初中语文《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在奥林匹克精神探讨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公平竞争、尊重和友谊等奥林匹克价值观。
2.教学难点
-修辞手法的深入理解:学生往往难以深入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效果和演讲者使用的意图。
-奥林匹克历史背景的掌握: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了解可能有限,需要通过辅助资料和课堂讲解来加强。
-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学生可能难以从文本中提炼出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哲理,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在讨论和表达自己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时,学生可能面临语言表达不清或逻辑不严密的问题。
举例解释:
-在修辞手法深入理解上,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不仅识别修辞,还能解释为何演讲者选择特定修辞手法以及它们对听众的影响。
-在奥林匹克历史背景掌握上,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构建起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时间线。
4.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以更符合学生需求的方式进行教学。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进行得比较顺利。我发现,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然而,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还存在表达不清晰、逻辑不严密的问题,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并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锻炼机会。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于奥林匹克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我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概念。奥林匹克运动是国际体育文化的盛会,代表着和平、友谊和公平竞争。它是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体育活动,展现了人类对卓越和进步的追求。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3.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在小组讨论环节,加强引导,确保讨论紧紧围绕主题展开。
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注意到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感到困惑,因此在课堂实践中,我特意安排了一个简短的写作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从成果展示来看,这个环节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部分学生需要进一步指导。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指导。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围绕奥林匹克精神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发现,这种开放式的讨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讨论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避免讨论偏离主题。
3.强化语言表达:掌握课文生字词,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提升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4.增强审美鉴赏:感悟课文中的美学元素,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5.培养国际视野:通过探讨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6.塑造价值观:深入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观。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这一章节的内容。首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我发现同学们对奥林匹克运动有着一定的了解,但对其深层次的意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认识不足。在讲授过程中,我注重理论介绍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旨在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把握奥林匹克运动。
举例解释:
-通过讲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发展,让学生明白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重要意义。
-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指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盛典犹如凤凰涅槃,重生辉煌”,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梳理演讲的思路,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2.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历史和演讲的时代背景。

3.感受本文庄重典雅的演讲风格,把握演讲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1.梳理演讲的思路,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2.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历史和演讲的时代背景。

【教学难点】感受本文庄重典雅的演讲风格,把握演讲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2022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一组图片。

)2022年,北京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成为了全球首个“双奥”之城,让世界走近中国,了解中国,也让我们更近距离更真切的感受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文明。

2021年7月20日,据新华社消息,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20日投票表决,同意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加入“更团结”。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倾听他对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的解读!。

设计意图:由图片导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夯实基础1.字词检测jiéchónɡqiǎng bǎo zhāi zǐ浩劫推崇襁褓指摘姊妹chǎn yíng jiāsuǒzhuōlièdǔ阐述萦绕枷锁拙劣目睹xuàn zhìsuìdiàn dìng bāo绚丽挚爱麦穗奠定含苞欲放钟爱:特别爱。

钟,(情感等)集中。

分崩(bēnɡ)离析:意为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借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暴风骤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

木,指棺材。

自圆其说: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担惊受怕: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遭受祸害。

3.作者简介皮埃尔·德·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顾拜旦及其生平、贡献,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2.反复阅读,品味本文语言;学会倾听,能够准确把握并筛选口语交流中传递的信息。

3.感受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学习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有个性和风度。

4.体会作者感情,激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情趣,树立演讲的信心。

重难点突破 重点:强化阅读及读听结合,培养倾听能力,学会在倾听中抓住主要信息。

难点: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演讲实践,培养演讲信心,提高演讲能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活动体验法:指导朗读课文,引导倾听演讲,在朗读和倾听的活动体验中形成理解。

2.情境创设法:结合演讲学习,创设演讲情境,开展演讲活动,提高演讲水平。

3.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实现“1+l>2”的合作效果,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表达交际能力。

学法: 1.情感体验法:体验、感受演讲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学生自己探索演讲的魅力所在。

2.倾听筛选法:通过倾听,筛选提取有效信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作者和背景资料、CAI课件。

学生:熟读课文,初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整体把握作者的情感,理解内容大意,初步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课时安排 2课时 探究新课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者思想,整体把握文章主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梳理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激情导入,学情诊断 1.情境导入。

播放2008年奥运会圣火传递过程中的一段视频解说。

师:圣火传递奥运的步伐,画面定格健儿的意志,人类奏响时代的强音。

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举办,让盛会走进了北京,让世界了解了中国。

那么,奥林匹克精神内涵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演讲现场,到顾拜旦的演说中去寻找答案吧!(板书: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2.作家作品。

(多媒体出示) 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国际奥委会第二任主席。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主备教师备课日期4月22日参加人员八年级语文教师上课日期课题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核心目标1.了解顾拜旦的相关常识及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梳理文章内容。

2.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感受演讲的魅力。

3.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积极投身于人类的和平事业。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感受演讲的魅力。

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积极投身于人类的和平事业。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感受演讲的魅力。

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积极投身于人类的和平事业。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黑板、粉笔、PPT、书本课型课时新授课 2课时教学过程个性化补充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第1课时一、导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东道国最后一个出场是历届奥运会的惯例,8月8日的中国国家体育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出场使得全场观众欢声雷动,人们惊奇地发现,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进入鸟巢的并不是传说中的姚明一人,汶川映秀小学的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跟随在姚明身边,引领着中国代表团。

中国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奥运梦可谓历尽艰辛,年初的雪灾、五月的地震,中国在大自然的磨砺中依然坚守着自己心中的奥运梦。

小林浩的出现并不是牵强附会,他在灾难面前勇救两名同龄人,同样彰显着奥运所倡导的与自己竞争、与自然斗争的顽强精神。

二、讲授新课(一)提出问题1.本文的作者是谁,为什么会写下这篇文章?2.标题的作用?奥林匹克运动是什么?3.这篇演讲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次庆祝活动呢?(二)自主探究1.本文的作者是谁,为什么会写下这篇文章?明确:(1)作者是谁?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他是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设计者,运动员誓词的起草者。

他赋予奥运火炬崭新的时代意义,他主张奥林匹克运动是“自由超越的领域”,并确立了他终身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 周年》一、教学目标1. 了解顾拜旦及奥林匹克运动的相关知识。

2. 理清课文思路,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3. 欣赏课文的语言特色,感受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 培养学生对体育精神的热爱,激发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掌握演讲的技巧。

2. 难点:体会演讲词的语言特色,感受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启发点拨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奥运健儿在奥林匹克赛场上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举动,我们看后总是热血沸腾。

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激励着我们在生活中顽强拼搏,奋力争先,同学们,你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吗?知道“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是谁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走进奥林匹克的世界。

2. 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介绍顾拜旦(1863-1937),出生在一个法国贵族家庭,享有男爵爵位。

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1896年至1925年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并设计奥林匹克会徽、奥林匹克会旗。

他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顾拜旦不仅是国际体育活动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

(2)写作背景顾拜旦在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与发展的奋斗生涯中,发表了1200 多篇著作和演说,内容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和美学等方面,其中闪烁着他的体育思想。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 周年》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主默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找出词语释义襁褓(qiǎng bǎo) 凋零(diāo) 携手(xié)萦绕(yíng) 嵌入(qiàn) 绚丽(xuàn)枷锁(jiā)拙劣(zhuō) 野蛮(mán)挚爱(zhì) 湛蓝(zhàn) 麦穗(suì)乌托邦:原为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所著书名的简称。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近日,为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一场《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公开课在某初中举行。

本次公开课采用了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教材,以多媒体展示与互动式教学为主要方式。

首先,课堂开始,老师向学生们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由来和历史,特别强调了古希腊时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通过介绍历史,激发了同学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们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符号与含义。

他向同学们展示了奥林匹克五环旗,解释了五环的含义:蓝色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绿色代表澳洲和南美洲,红色代表北美洲。

同学们纷纷表示骄傲和自豪,大声展示了自己对奥林匹克运动和各国人民的热爱和祝福。

之后,老师让同学们自主讨论奥林匹克运动与我们现代生活的联系和影响。

很多同学积极发言,在场地运动、公共交通、食品安全、环保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期望,为推广奥林匹克精神与健康生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最后,老师组织同学们举行了一场奥林匹克题材的小型演讲比赛。

同学们准备了自己的演讲稿,围绕着“奥林匹克里的精神和理念对我个人和社会的启示和作用”的主题进行发言。

部分同学直接站在教室前,或借助多媒体、PPT等工具,生动有趣地展示了自己的演讲,得到了大家的掌声和认可。

本次公开课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题,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热爱的平台。

通过学习和比赛,同学们学习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体会到了协作、公平、友善、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

同时,也展示了同学们广泛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保护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提供了科学、可持续和健康的方案和建议。

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公开课中,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认识和理解,也在自我提升和展示中得到了充足的滋养和锻炼,成为了新时代具有强烈热情和自信心的栋梁之材本次公开课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题,在活动、讨论和演讲中,全面展现了同学们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和热爱,并针对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健康、科学和可持续的建议和期望。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一篇演讲稿,选自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本文主要讲述了奥林匹克的起源、意义和复兴过程,以及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文章语言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奥林匹克的历史和文化,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文言文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本文涉及奥运会的知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补充奥运会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同时,学生对演讲稿这种文体可能不够熟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演讲稿的特点,并学会分析演讲稿的结构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奥林匹克的历史和文化,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和结构,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会运用演讲稿的技巧,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奥林匹克的历史和文化,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和结构,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和演讲稿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奥运会相关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情感体验。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实例分析法:以奥运会为例,分析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奥林匹克的历史和文化,准备相关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奥运会的基本知识,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语文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详细教案

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语文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详细教案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文化自信:学习奥林匹克精神内涵。

◎语言运用:理解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结合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历史和演讲的时代背景,把握演讲的内容;梳理演讲的思路,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重点)◎审美创造:感受演讲语言庄重典雅的风格,体会本文站位高、格局广的特点。

(难点)1课时1.布置学生完成第16课预习部分。

2.学生课外搜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史及奥林匹克精神的相关资料。

一、情景导入“万千雪花,竞相开放;万千你我,汇聚成一个家……”当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响起优美的旋律,晶莹璀璨的奥运五环缓缓升起,我们仿佛感受到了奥林匹克精神跨越时空的不朽力量。

这种精神,就是由“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提出的。

1919年是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会现场,听听顾拜旦为奥林匹克这项体育盛事送上的美好祝愿吧!(板书文题)【设计意图】由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题曲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栏目)2.速读解疑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第1段中的“5年前”具体是指哪一年?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这一年有什么重大事件?(2)顾拜旦阐述的奥林匹克的精神内涵是什么?(3)奥林匹克运动与一般体育运动有什么不同?(4)“重启奥林匹克时代”的原因是什么?(5)顾拜旦指出近代完美、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学生速读课文,对关键句进行圈点勾画)预设(1)“5年前”是指1914年,这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而停办。

(2)平和与自信。

(3)一般体育运动带给运动员的是拼搏的乐趣,“只涉及自身”;奥林匹克运动带给人的是自信、平和,“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

(4)重启奥林匹克运动是因为“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希望能通过体育竞赛来教育、改造青少年。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甘肃省高台县城关初级中学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甘肃省高台县城关初级中学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奥林匹克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部分学生能够提出有见地的观点,但也有一些学生在分析问题时缺乏深度。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奥林匹克精神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但仍有个别学生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这部分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基本概念、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认识到体育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
3.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表达和论述技巧;
4.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融合与发展,激发爱国情怀;
5.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奥林匹克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但在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仍有待提高。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修辞手法方面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这些手法。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9年,是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者和发扬者,我们有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从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节主题为“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优质课,以期引导学生认识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发展和价值,感受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良好品德。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精神内涵和奥林匹克标志的含义;2. 技能目标:通过阅读、听说、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关注世界、尊重人权、弘扬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培养正义、勇敢、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二、教学内容1. 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和发展:(1)介绍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背景、起源和传承;(2)介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诞生和发展史。

2.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1)解释并讨论奥林匹克精神的五个核心理念:友谊、尊重、公平、合作和和平;(2)引导学生分析奥运健儿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实际行为。

3. 奥林匹克标志的含义:(1)介绍奥林匹克五环旗的来源、设计及寓意;(2)讨论奥运会吉祥物设计背后的文化象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呈现奥林匹克五环旗,让学生讨论旗帜的颜色、布局和寓意;(2)播放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赞歌》。

2. 知识讲解(1)讲解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背景和精神内涵,并进行互动问答和配合图表的展示;(2)讲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诞生和发展史,并进行互动问答和配合视频的展示;(3)解释并讨论奥林匹克精神的五个核心理念,并引导学生分析奥运健儿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实际行为。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基本内容、结构框架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奥林匹克精神。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背景,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激发他们对体育精神的认同。
教学内容:
(1)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复兴意义。
(2)学习课文《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分析文章结构和内容。
(3)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词句,学习修辞手法。
(4)探讨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精神。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思考。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学会分析问题、提出观点。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整体效果较好,学生们能够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成果。但在引导与启发环节,我发现自己提出的问题有时过于开放,导致学生们思考方向不够集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精准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一. 教材分析《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过程,让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历史事件和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针对奥林匹克运动这一特定主题,学生可能存在知识盲区,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掌握课文中涉及的重要词汇和句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

2.难点:课文中涉及的重要词汇和句型的运用,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运动场景,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任务驱动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

2.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体育运动,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氛围。

随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历史和演讲的时代背景,把握演讲的内容。

2.梳理演讲的思路,理解演讲者阐述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3.感受演讲语言的庄重典雅风格,体会本文站位高、格局广的特点。

【教学重点】感受演讲语言的庄重典雅风格,体会本文站位高、格局广的特点。

【教学难点】结合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历史和演讲的时代背景,把握演讲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入一大家都知道,中国已成功举办过两届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

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穿越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历史风云,传递出中国智慧,在奥林匹克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一起来重温一下那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

(板书课题)导入二播放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员比赛、志愿者服务等视频。

赛场上,运动员顽强拼搏、挑战自我,在冰雪世界里绽放着耀眼的光芒;赛场外,志愿者贴心服务、兢兢业业……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美,看到了世界的和谐与团结。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顾拜旦一起去了解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意义吧。

(板书课题)导入三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奥运会吧?运动员们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总是能让我们热血沸腾。

那么,同学们,你们了解奥运会吗?你们知道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是谁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演讲稿《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一起来了解一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

(板书课题)导入四同学们,你们谁能说出一些奥运会冠军的名字?(同学们抢着回答)大家知道得真多,看来大家是非常喜爱奥运会的。

那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些运动员身上都体现着一种精神。

一种什么精神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这种精神。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了解作者。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会复兴25周年》教案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会复兴25周年》教案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会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学习内容】教材:《庆祝奥林匹克运动会复兴25周年》【学习目标】1.结合时代背景把握演讲内容,体会《庆祝奥林匹克运动会复兴25周年》站位高、格局广的特点。

2.将演讲词与书信对比阅读,突出演讲词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演讲内容,体会演讲的宏大与深刻。

【教学过程】导入:我们知道,演讲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场合,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演讲的形式表达自己。

前面我们学习了三种风格各异的演讲稿,他们或针对统治者、或针对中国学生,而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篇站在全人类高度的演讲词。

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1883年首次提出举行世界性体育比赛的设想。

1894年在巴黎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被选为秘书长,并促成1896年第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举行。

1896—1925年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1925年起任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

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代表作有《体育颂》《运动心理学试论》等。

重点生字词骤雨()襁褓()浩劫()携手并进()姊妹()嵌入()绚丽()误入歧途()枷锁()愚蠢()拙劣()不朽()祈祷()含苞欲放()【复兴】衰落后再兴盛起来。

【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

【浩劫】大灾难。

【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推崇】十分推重。

【日益】一天比一天更加。

【暴风骤雨】来势急速而猛烈的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

指人临近死亡。

木,指棺材。

【针锋相对】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策略、论点等尖锐地对立。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误入歧途】因受迷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拙劣】笨拙而低劣。

【一呼百应】形容响应的人很多。

【愧不敢当】感到惭愧,承当不起。

【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

活动一:说说现代奥林匹克明确: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源于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古奥运会停办约一千年后复兴起来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奥林匹克宣言》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它阐述了奥林匹克宗旨、格言和标志,体现了运动的精神内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顾拜旦在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中的作用。这个案例展示了奥林匹克运动在实际中的发展和它如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分析顾拜旦和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历史背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公平竞争意识,结合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和格言,提升道德品质和社交能力;
5.激发学生的创意表达,以奥林匹克运动为载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感悟,提升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问答游戏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奥林匹克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奥林匹克精神在当代社会中的体现,例如在反对兴奋剂、促进性别平等等方面的努力,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关注过奥运会?”(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奥林匹克运动的奥秘。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文选自《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及其意义。

本文语言简洁明了,内容深入浅出,适合八年级学生阅读。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复兴过程以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具体历史背景和复兴过程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并通过举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奥林匹克运动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复兴过程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激发学生对体育事业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复兴过程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2.教学难点: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感受奥林匹克运动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奥林匹克运动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展示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图片和相关视频。

2.教材:准备《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文文本。

3.参考资料:收集奥林匹克运动的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奥林匹克运动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奥林匹克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对奥林匹克运动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如古希腊奥运会、现代奥运会的复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写作背景
本文是顾拜旦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思考:文章中说的“五年前”具体是指哪一年?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这一年有什么重大事件?
XX市XXX中学统一备课用纸
科目
语文
年级
初二
班级
14
授课时间
年月 日
课 题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学会演讲技巧。
2.理清课文的思路,用体育精神来激发自己学习、生活的激情。
3.体会作者感情,激发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与拥护。了解顾拜旦,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2.为什么要重建奥运?
【交流点拨】一些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 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 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渴求进步但又常常因夸大某种正确思想而误入歧途的人类精神,开始致力于将青少年从这种状态中挣脱出来。
(四)把握主题 探究主旨
1.文中说:“在那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这句话说明顾拜旦提倡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交流点拨】本文写于1919年4月,“在过去的五年内”“五年前”从这一年到作者演讲时为止的五年,这期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年来,战火把奥林匹克精神粉碎了,作者在这里纪念恢复,因此具有重大意义。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奥林匹克主义”和一般的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
【交流点拨】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奥林匹克主义的运动员非常享受努力拼博的乐趣。他们喜欢施加于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压力感,因为压力往 往给人一种胜利在望的感觉,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奥运精神就诞生了。
三、拓展延伸
面对奥运会,面对我国的奥运健儿,面对我们身边的奥运志愿者,面对奥运的圣火传递者,你想说些什么?请和同桌说一说,或在小组相互说,并准备演讲。




1、课后字词抄写
2、面对奥运会,面对我国的奥运健儿,面对我们身边的奥运志愿者,面对奥运的圣火传递者,你想说些什么?写一篇演讲稿。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25周年
面向大众贵在参与强身健体奥林匹克精神




【交流点拨】从前后文看,作者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提倡的不仅仅是少数几个人的运动,应该是一种大众性的运动。它必须要面向大众。有什么名义能将大众排除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呢?这也是今天能够让全世界人民都关注奥运的原因。
2.通读全文,升华主旨,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
【交流点拨】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二、新授
(一)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骤雨(zhòu) 襁褓(qiǎnɡ bǎo)携手(xié) 阐述(chǎn) 枷锁(jiā)
祈祷(qí dǎo) 拙劣(zhuō)湛蓝(zhàn) 萦绕(yíng) 沉甸甸(diàn)
2.词语解释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了。木:棺材。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的思路,用体育精神来激发自己学习、生活的激情。
教学难点
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教具准备PPT教学内容 Nhomakorabea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情景导入
孔令辉获得冠军时忘情地亲吻胸前的国徽时,王军霞夺得金牌后激动的身披国旗绕运动场奔跑时,我们的泪也会与领奖台上以手抚摸着胸前国徽高唱国歌的运 动员的热泪一起落下。为什么“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现在我有了答案:那是一种奥林匹克精神在激励着我们。在提升着我们、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振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现代奥林匹克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
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自圆其说: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3.作者简介
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1896年至1925年,他曾担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并设计了奥运会会徽、奥运会会旗,由于他对奥林匹克不朽的功绩,被国际上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