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镜和规矩纹
汉代铜镜设计
汉代铜镜设计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
一、材质两汉时期铜镜的合金比例是比较稳定的,铜的含量为79~85%,锡10%~13%,铅2%~5%。
由于汉镜含锡量高,有利于镜表面的抛光。
铜镜中加入一定量的铅,是因为铅溶液环流状态良好,有利于热溶液的平均流注,有助于镜面干整,减少气泡,提高铸造文字和花纹的清晰度。
二、铸造汉代手工业中,铜镜铸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铸造工艺技术水平在当时的青铜冶铸业中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长期以来,对汉代铜镜铸造技术及生产工艺的研究虽相对滞后,但仍取得一定的成果。
这里对汉代铜镜的铸造过程及其工艺技术做一初步介绍和讨论。
汉代铜镜铸造的基本工艺流程为:制范→浇铸→铸件加工。
制范是铜镜制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临淄齐故城汉代陶质镜范的发现以及部分镜范标本的科学检测表明,当时临淄铜镜的铸造采用了陶质双合范技术。
这一技术在汉代铜镜铸造业中可能普遍使用,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临淄镜范分镜面范和镜背范两类,外形多呈扁钵状,从平面看为上方下圆的弧底梯形。
镜面范正面平整,分型面和型腔位于同一个平面。
镜背范分型面要高于型腔,型腔上部中间接浇道,两侧接排气道。
部分镜背范保存有清晰纹饰,包括蟠螭纹、龙纹、四乳弦纹、草叶纹等。
从检测和分析的情况看,临淄镜范所用原料是当地一种含有较多黏土的细颗粒黄土,其中羼杂一定比例的稻壳灰或其他草木灰,目的应是降低范体密度,增加透气性,从而改善其充型能力。
在部分镜范的残断面上,可观察到若干大小不一且不连续的孔隙。
另外,镜范的质感一般较轻,测量所得比重多数都小于1。
这些现象和特点,可能都与镜范胎体的原料及成分有关。
经仔细观察和研究,临淄镜范的制作既有模制法,也有刻制法。
两种工艺并存,但以模制法居多。
范体制作好之后,还对型腔表面进行了处理,具体是加上一较薄的涂层,使得型腔表面结构平滑、细腻,不至于浇铸时产生铸造缺陷。
在出土的很多镜范上,尚可见该涂层,多呈黄褐色。
晾干后的泥质镜范需要入窑烘烤或焙烧,以制成陶范。
博大精深的汉代规矩镜
博大精深的汉代规矩镜西汉规矩纹镜新莽“博局去不祥”四神规矩镜新莽“尚方御”四神规矩镜张宏林孙一琼铜镜,是我国古人照面饰容的日常生活用具。
它早在齐家文化时期就已开始出现,发展到战国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期,两汉为第二个高峰期,隋唐则为第三个高峰期,此后一直沿用。
至清朝末期到民国初期,因玻璃镜的普遍使用、替代,铜镜才彻底绝迹。
其沿用时间约为4000年,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青铜器。
铜镜的正面用于照面,而背面往往饰有各种各样的图案纹饰和铭文。
这些美丽奇特的图纹和内容丰富的铭文,与时代的艺术创作紧密相连,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民风习俗等,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历史资料。
两汉铜镜不但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而且还具有极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其图案纹饰、铭文内容、制作工艺、艺术风格,无不反映和体现了这一时期雄浑大气的时代气息和博大精深的艺术手法。
研究两汉铜镜文化,不但可以根据当时的历史典籍等资料,采取图像学和文献学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论证和考据,而且还可以结合镜铭、榜题来诠释、剖析图案纹饰的历史面目和文化内涵。
本文主要谈谈汉代规矩镜中蕴藏的某些文化内涵。
汉镜中的规矩纹是古人心目中的宇宙图式汉代铜镜中的T、L、V图形符号,因其形似我国神话传说中的创世之神伏羲、女娲手持的用于规天矩地的工具——规矩,故早在上个世纪之初,即在日本学者原田叔人编撰的《泉屋清赏》中被称为“规矩纹”。
规矩之名,起源甚早。
《史记·龟策列传》有“规矩为辅,副以权衡”的记载;《淮南子》曰:“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
根据纹饰形象,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以古代名物为铜镜命名的方式,还是比较符合国人的传统意识和文化心理的,故规矩镜的命名经梁上椿先生介绍传入我国后,即被国内学界接受并沿用至今。
然而,这一命名并非定论。
如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周铮先生,根据新莽时期的四神规矩镜拓本上有“刻具博局去不祥”的铭文,认为:“这说明镜中的所谓‘规矩’,确乎是一具‘博局’。
汉代四神规矩镜简述
汉代四神规矩镜简述作者:孙丽华来源:《文物世界》 2011年第4期孙丽华汉代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深深地吸引着研究汉文化的东西方学者,促使他们不断深入地进行研究。
尤其是汉代铜镜,无疑是汉文化最具影响力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汉代铜镜制作精良,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其流行程度、铸造技术、艺术风格等几个方面都超过了前代。
汉镜从艺术构图上,有别于战国多层次的纹饰表现手法(图一),若从铜镜上简明的锯齿(单线、复线)、双线、双线三角、流云纹上来看,好像是一种简单的装饰,其实它涵盖着很深的文化元素在里面,体现了汉代人对审美的追求。
在出土的汉代众多青铜镜品种中,四神规矩镜(四神博局镜)大概是文博界、考古界以及铜镜收藏界最熟悉的镜种。
本文试对四神规矩镜及其铭文四神博局镜)作一简要阐述。
四神规矩镜(四神博局镜)是汉代流行的铜镜品种,尤其在西汉晚期和新莽时期最为盛行(图二、图三)。
规矩镜布局整齐严谨,纹饰清晰:镜钮外一个方格,有时方格内会有铭文带,方格四边中点各出一T形纹饰,与其相对为L形纹饰,方格四角外相对V形纹饰.TLV纹饰间一般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以及羽人、瑞兽、乳钉纹等。
四神规矩镜(四神博局镜)在欧美艺术品收藏界称之为TLV纹镜”,国内和日本学者称之为“规矩纹镜”。
它的命名可能源自木工做活时使用的工具。
人们将V”形符号纹饰称其为规”。
规是画圆用的工具,今天称之为圆规。
早在商代中期人们就已熟练地应用圆规。
与“T”形纹饰正对的“L”形纹饰,被人们称之为矩”。
矩是角尺,是木工刨方形木料时用来画线或测量的工具。
相传古代伏羲氏发明了矩,从而教化人们做用具、盖房屋。
在我国有关编著中,规矩镜的命名最早见于1942年梁上椿编撰的《岩窟藏镜》一书,梁氏称:“外人称为TLV式,国人则以字命名。
梅原氏谓为方格规矩云。
”梅原氏是日本学者梅原末治。
由此可知,首先为规矩镜”定名的,是日本学者梅原末治先生。
古代各时期铜镜的镜面流行演变情况
简谈古代各时期铜镜的镜面流行演变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铅、锡的含量极少,因为颜色青灰,故名青铜。
由于青铜的熔点比较低,约为800℃,硬度高,为铜或锡的2倍多,所以容易融化和铸造成型。
考古学上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又称青铜时代或青铜器时代,这是由张光直院士最早提出。
青铜时代初期,青铜器具比重较小,甚或以石器为主,进入中后期,比重逐步增加。
自有了青铜器和随之的增加,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条件也渐渐丰富。
青铜铸造术的发明,与石器时代相比,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下面我想简单的谈一下铜镜的流行演变情况。
上古的镜,就是大盆的意思,它的名字叫监。
《说文》中说:“监可取水于明月,因见其可以照行,故用以为镜。
”在三代之初,监都是用瓦制成的,所以古代的监字是没有金字旁的。
到商代初年的时候,开始铸造铜鉴,后来鉴字也有了金字偏旁。
商周时期,虽然有铜鉴,但是瓦鉴依然通行。
到秦朝时期,才开始铸造铜镜,因为镜的适用优于鉴的方面很多,所以到秦以后,再不用水作鉴了。
秦汉以后,镜的使用更加广泛,镜的制作也更加精良。
它的质料包括金、银、铜、铁等,以铜最为多,也有镀金银的、背面包金银的、或镶嵌金银丝的。
隋唐以来,还有带柄的、四方的,各种花纹应有尽有。
直到明代末期,开始有以玻璃为镜子的。
清代乾隆以后,玻璃开始大兴于民间。
直至民国初年,少数边远地区还有以铜为镜子的。
古代各时期铜镜的镜面流行演变情况<一>商周铜镜:殷代铜镜均为圆形。
镜面近平或微凸,镜身较薄,背面中央有一拱起的弓形(或称桥形)钮。
西周铜镜也都是圆形的,镜面平直或微凸,镜身较薄,镜钮有弓形、半环形、长方形多种。
又可分为素镜、重环镜、鸟兽纹镜三类。
这时以素镜为主,到西周中期出现了有纹饰的铜镜,到晚期镜背的纹饰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动物纹饰,打破了传统的风格。
<二>春秋战国时期铜: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
这一时期出现和流行的镜类有:素镜(全素镜、单圈、双圈凸弦素镜)、纯地纹镜(方形的很少,图案都有地纹,但没有铭文)、花叶镜、四山镜、多钮镜等。
中国古代纹样的变迁
中国古代纹样的变迁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化传统的艺术大国,装饰纹样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恢宏的成就。
我国传统装饰纹样千变万化、绚丽多彩。
因其附着载体的不同从而产生了陶器纹样、青铜纹样、织绣纹样、玉器纹样等;因其装饰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动物纹样、人物纹样、植物纹样、生活场景纹样等;按其装饰手法又可将其分为抽象纹样、具象纹样等。
从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角度来看,它大概经历了一个从简洁抽象到繁缛,从狰狞严肃到活泼和生活化,从简单的动物植物到寓意丰富的装饰吉祥纹样占居主流这样一个历史发展演化的脉络。
早在几千年前的陶器时代,先民们就开始运用图案来装饰自己的生活,利用装饰语言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彩陶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中一种卓越的创造。
它的图案组织和表现手法的出色成就在装饰艺术领域中放射着灿烂的光彩。
从彩陶图案整体看,是以丰富多彩的集合图案为主体,但也有山纹、花瓣纹。
几何印纹陶的制作,有手制、模制和轮制集中,几何形花纹常见的有水浪纹、米字纹、回纹、方格纹、编织纹、绳纹等十种。
这些几何纹连续反复,系那个成了一种规律的图案美。
所以被誉为是最优秀的东方沿海的古代文化。
商代青铜器的装饰花纹,多流行想象的动物纹。
例如,饕餮纹、夔纹、龙纹、凤纹等。
其主纹常见的饕餮纹,多饰在器物的显要部位。
龙纹是我国装饰纹样中应用最久的一种,最早见于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的图案纹样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多采用对称的格式。
尚待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
后期出现了三层刻画,即除主纹和地纹外,还在较粗的花纹或主体花纹上,再勾刻以细线。
周代纹样打破了商代一直线为主的特点,也打破了对称的格式,一般都组成S形,但又未完全摆脱直线的雏形,因此形成直中有圆、圆中有方的特点,窃曲纹就是代表性的一种。
周代盛行鸟纹,环带纹应用也较多。
另外,还有重环纹、瓦纹等。
周代的装饰特色是不用地纹,装饰画纹中,在商代成为主体花纹的饕餮纹已退居次要地位;装饰格式御用二房连续的带状纹样以取代商代的单独适合对称形式。
中国铜镜
Zhongguo tongjing中国铜镜Chinese bronze mirrors中国古代的一种生活日用品,用以照面。
在铜镜未流行前,人们用铜鉴盛水照面,故镜又称鉴。
铜镜的正面平滑光泽,背面一般都铸有各种题材的花纹或字铭,是研究古代装饰图案的重要资料。
不同时期的铜镜有不同的艺术特点。
它的发展演变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较兴盛的时期,最突出的是战国、汉代和唐代。
过去研究铜镜的资料,多为盗掘出土,且多出于淮河一带。
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发掘,出土了几面商代的铜镜,把过去认为铜镜产生于战国时期或春秋时期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几百年,但其制作仍以战国、汉代和唐代最为精美。
战国铜镜随青铜工艺技术的发展和提高,铜镜的制造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制作技术、图案装饰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战国铜镜以其制作和装饰,可分为北方和南方两个体系。
北方铜镜,质朴简略,较少装饰,数量也不多。
南方铜镜,精巧纤细,多花纹装饰,数量较大,以楚国所产居多。
战国铜镜以圆形为主,亦有少量方形,具有胎薄、卷边、三弦纽(或称川字纽)等特点。
其装饰花纹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即双层纹。
主纹有山字纹、双菱纹、禽兽纹、蟠螭纹、花叶纹、连弧纹等,其中以山字纹双菱纹最多,也最具特色。
山字纹像“山”字,欧美学者称为“T”字,有三山、四山、五山、六山等数种,山字之间常配以花瓣纹或草叶纹,此类铜镜分布较广,安徽、江苏、河南等地均有出土,而以湖南最多。
对山字形的含义有多种解释:①系青铜器雷纹的演变;②为以形代字,含安静、养物之意。
双菱纹,或称连方纹,系一大菱形带两小菱形,可能仿自丝织品花纹。
地纹有回纹、羽状纹等。
回纹是连续的回旋状几何纹,而羽状纹则是滑粒状,一说为变形兽纹。
地纹除作主纹的衬托外,亦有纯地纹而无主纹的铜镜,称纯地纹镜。
[战国山字纹铜镜]战国铜镜以陶模刻花纹,形成浅浮雕效果,也有采用透雕、彩绘、金银错等装饰方法的,但数量极少。
其铜镜因早年多发现于淮河流域一带,故有淮式镜和楚式镜之称。
规矩镜与博局镜
规矩镜与博局镜在出土汉代众多的青铜镜品种中,四神规矩镜或称四神博局镜大概是文博界、考古界以及铜镜收藏界最熟悉的镜种。
在数十年前,四神博局镜一直被人们称之为四神规矩镜。
对于四神规矩镜名称的命名,是古代文献中流传下来的,并非现代学界所定。
而对于四神规矩镜名称的延用,笔者认为前人有足够的道理。
从四神规矩镜的镜背布局来看,其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维。
道家的宇宙观认为天下分5个方位即东、南、西、北等四方加中央,这5个方位分别配10个天干,四神规矩镜背中心的钮代表着中央,以钮孔为中心形成子午线分出南、北。
在四神规矩镜背钮座外至凹槽式方框内侧一般会有十二地支铭,对着钮孔子午线上侧为南、下侧为北,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火向高处烧水往低处流,因此,在四神规矩镜背纹中正对着钮孔的铭文中会有一侧为午为南为上、另一侧必为子为北为下,以钮孔为中心与子午线呈垂直的方位两侧中心一侧为辰为左为东,另一侧则为酉为右为西。
那么,这辰、午、酉、子分别代表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道家讲五行学说,认为天下万物都来源于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任何事物都要遵循它们运行的规律。
方位即定,四神规矩镜背纹中的纹饰是严格按方位及五行的属性来配置四神各自的位置。
镜背纹饰中既然有十二地支,那么在纹饰的内涵中必然对应十个天干。
从四神规矩镜的背纹中配置的四神及十二支所处的位置中,很明确的体现出了天干、地支、四神、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东方甲乙属木配青龙,南方丙丁属火配朱雀;西方庚辛属金配白虎,北方壬癸属水配玄武,中央戊己属土。
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
”道家认为:天是圆的,地为方地,在这种宇宙观的思维指导下,在四神规矩镜背纹的外缘大多铸有云水纹,这意味着天上的宇宙周而复始没有穷尽,镜背中心钮座外的内凹槽式方框代表着大地;中央属土,人们只能在大地上生存,镜钮是大地的中心,方框至镜钮的区域就是大地了。
因大地是方形的,所以大地有四个方位。
古代铜镜中的民俗文化
47
4.古代铜镜与辟邪习俗 以镜辟邪,镜辟不祥,是2000多年 以来延续至今的文化信仰和传统民俗。 铜镜的辟邪功能,在古代典籍中有记 载。 《西京杂记》中记载秦始皇时期咸 阳宫中的一面镜子:“高祖初入咸阳 宫,周行库府,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 九寸,表里通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 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 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 之,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 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 动者则杀之。”这或许是最早出现的关 于以镜辟邪最为神奇的记载了。 铜镜又被道人、方士奉为驱邪照妖 的法宝。后汉郭宪《洞冥记》载:“望 蟾阁十二丈,上有金镜,广四尺。元 封(公元前110~105年)中有 国献此 镜,照见魑魅,不获隐形。”晋·葛洪 《抱朴子》:“道士以明镜九寸悬于 背,老魅不敢靠近。若有鸟兽邪物,照 之,其本形皆现镜中。”难怪古代修道 炼丹的道士们,总是镜不离身,把其作 为护身的法宝呢! 汉代铜镜中还有“刻镂博局去不
46
“大”、“太”、“泰”三字同 源。《广雅·释诂一》说:“太,大 也”。而“太”、“泰”互为通假。故 镜铭中的“大山”、“太山”亦即“泰 山”。 汉镜中“上大山”、“上太(泰) 山”、“上华山”的这类铭文,与古人 的山岳崇拜意识密切相关。 《逸周书·职方解》中就有:“东 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正南曰荆 州,其山镇曰衡山……河南曰豫州,其 山镇曰华山……正东曰青州,其山镇曰 沂 山 …… 河 东 曰 袞 州 , 其 山 镇 曰 岱 山 ……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岳山……东 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河内曰 冀州,其山镇曰霍山……正北曰并州, 其山镇曰恒山……”把大自然中的山岳 封为山镇,并例行祭祀,这是古代社会 自然崇拜观的具体反映。 后来,这九大名山演变成了五岳四 镇。五岳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 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镜铭 中的“泰山”、“华山”即其中的东岳 与西岳。唐代铜镜中不但出现了“五岳 灵”的铭文,还饰有与之对应的五岳图 形。
规矩镜与规矩纹
□专家论坛规矩镜与规矩纹梁鉴■ lot 2750汉代“中国安宁”规矩镜估价: RMB 50,000—100,000■ lot 2652汉代“刻治六博”规矩镜估价: RMB 100,000—200,000规矩镜是汉代流行的铜镜品种,规矩纹指的是镜钮外一个方格,有时方格内会有铭文带,方格四边中点各出一T 形纹饰,与其相对为L 形纹饰,方格四角外相对V 形纹饰,TLV 纹饰间一般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和羽人、瑞兽、乳钉纹等。
规矩镜于西汉晚期和新莽最为盛行,关于它的来源和寓意和定名问题,不少学者曾进行过探讨。
在我国的编著中,规矩镜的命名最早出现于1942年梁上椿编撰的《岩窟藏镜》一书,梁氏称:“外人称为TLV 式,国人则以字命名,梅原氏谓为方格规矩云。
”由此可知,首先为“规矩纹”定名的,是日本学者梅原末治先生(其实,梅原末治君又何尝不是“外人”)。
自从梁上椿将“规矩镜”的名称引入之后,我国学者便普遍接受和采用,原因可能是此三种纹饰皆类似于木工用具的“规矩”,且“规矩”二字较之“TLV ”的洋字码更易得到中国人的认同。
日本学者中山平次郎早于1918年在《古代支那镜鉴沿革》一文中就提出,规矩纹是西汉中、后期草叶纹镜、叶纹镜的草叶纹变化的产物。
日本的后藤守一也赞成并引用此说。
此外还有人提出规矩纹是由纯地纹兽纹镜之兽纹演变而成。
梁上椿不同意中山等人的观点,认为这是由山字纹镜的“山”字、细地纹镜之细纹及蟠螭纹等变化而来。
他还具体阐明它们的发展序列是规矩蟠螭——规矩草叶——规矩四神。
他们的“演变说”遭到一些学者的反对。
日本的铃木博司等人指出方格与TLV 组合的图形不是先前某种铜镜纹饰变化的结果,而是独立存在的,因此也被镜子采用。
从战国到汉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与龙纹、叶纹、草叶纹、四神等不同纹样组合在一起。
1937年,欧洲一些学者提出TLV 的形式只适合于方格的基调而不适合于圆形的镜子。
梅原末治根据王盱墓出土的占星盘上有与此相同的纹饰,提出了来源于占星盘之说。
浅析汉代铜镜装饰纹样中的规矩纹
浅析汉代铜镜装饰纹样中的规矩纹作者:范佳玉范勇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3期【摘要】在古代,铜镜具有多种用处。
其既可以当作女子梳妆用的镜面,也可作为房间内的装饰品。
铜镜有正反两面,且两面各有用处。
其中,正面平整光亮,用來作镜面,背面大多以各种各样的图案和花纹为主。
铜镜背面的装饰体现了当时背景下的艺术风格,带有浓厚的时代文化色彩。
铜镜的发展在汉代达到了高潮时期,且汉代铜镜具有图案复杂、纹路交错、质地精密等特点,因此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其中,有一种镜被称为“规矩镜”,在汉代最为流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铜镜;汉代;纹饰;规矩镜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3-0155-02一、汉代铜镜的形成和发展因素铜镜的广泛使用从战国时期开始直至明清时期,延续了三千余年。
历史上的铜镜发展曾出现过几次较兴盛的时期,依次是战国时期、汉代、唐代、宋代,宋代以后,玻璃镜传入我国,铜镜逐渐衰落。
汉代是秦朝暴乱结束之后史上的稳定时期,该时期,铜镜飞速发展。
意识到秦朝暴政为国家带来的悲惨命运之后,汉代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强调与民休戚。
因此,汉代一直处于一个稳定发展的社会时期,在这样稳定的时代背景下,汉代的各种产业较之前都取得了进步,如商业、自然科学产业以及手工业等发展迅速,进而出现了一片民生安乐、百姓富足的繁荣景象。
社会的空前繁荣和地域间的广泛交流,使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其中青铜文化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期,该时期的铜镜无论是在款式还是制造方面都比以往更为丰富,更为精致,铜镜也因此而在群众中得到普及。
道教是我国传统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为秦朝道家学说,正式形成于两汉时期。
道家追求人类的永生,以成为神仙为最终的愿景。
汉代的铜镜是普通百姓中常见的日用品,其在某种程度上与道家学说具有一定的联系,即道教中的核心思想会在铜镜中以图案或者铭文的方式传达出来。
汉代规矩镜的特征与装饰纹样
汉代规矩镜的特征与装饰纹样
两汉时期的铜镜制作精巧,再加上汉代文化融合了不少边塞和异国的情调,其图案造型也在汉朝时期非常丰富。
铜镜纹饰图案除了美观之外,也与思想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汉代铜镜中出现了草叶纹(有些学者认为是“麦穗纹”),这种花纹来源于汉代人民的日常劳作,反映了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的历史。
除了植物纹镜,纹饰还有龙凤,兽纹,蝙蝠这些动物纹饰。
这些图案都带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现实生活的美好祝愿。
几何图案的纹饰图案也是汉代铜镜的一大类别,比如星云纹的形状就像古代的天文星象,与汉代的神话和长生不老的思想有关。
而它其实是由战国时期流行的蟠螭(一种与龙相关的神兽)纹镜演变而来,小乳钉系蟠螭骨节变幻,云纹则为蟠螭体之化身。
还有一种四神纹镜上的图案与甲文中的四方风神相关,汉代以“左龙,白虎,南鸟,北玄武”为代表,象征着镇守东南西北,也寓意着四方国泰民安。
连弧纹装饰在汉代铜镜中并不少见,主要用弧纹内向链接成一圈或者两圈构成,连弧纹位于镜背内区,起主要装饰作用。
蝙蝠纹镜实际上是柿蒂纹的变形和扩张,纹样抽象化,形式美观。
汉镜中的纹饰和铭文赏析
汉镜中的纹饰和铭文赏析我国古代铜镜,滥觞于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历经战国、汉唐而臻鼎盛。
两汉铜镜,继先朝之余脉,立后世之楷范,于实用功能外,承载思想,寄托情感,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纹饰铭文:崇神灵而作祈禳,饰图文以寓希冀。
故避灾禳祸,纳福降瑞,乃是汉代镜铭纹饰的主题思想之一。
角王巨虚四神间隔规矩镜“角王巨虚”四神间隔规矩镜四方八区配置:左青龙配人首鸟身的朱芒;右白虎配飞鸟;前朱雀配鸾鸟;后玄武配独角瑞兽。
双圈内铭文为:“仓(苍)龙白虎神而明,赤爵(雀)玄武顺阴阳。
角王鉅(巨)虚辟不详(祥),七子九孙治中央。
”湅治铜华四灵间隔规矩镜“湅治铜华”四灵间隔规矩镜四方八区配置:左饰相随的两白虎;右饰手持芝草相对而跪的两羽人;前饰相向的两朱雀;后饰相随的两玄武。
双圈内铭文为:“湅(炼)治铜华清而明,已(以)为镜、宜文章。
延年益寿辟不羊(祥),与天毋极、如日月之光长。
”尚方御四神规矩镜“尚方御”四神规矩镜四方八区配置:左青龙配人首鸟身的句芒,中间饰鸟,青龙后饰芝草,句芒后饰乌;右白虎配蟾蜍,中间饰鸟,白虎后饰鸟,蟾蜍后亦饰鸟;前为朱雀配仙人骑鹿,中间饰鸟,朱雀后饰鸟,鹿后亦饰鸟;后玄武配前肢捧芝草的辟邪,玄武后饰鸟,辟邪后亦饰鸟。
周围铭文为:“尚方御竟(镜)大毋伤,左龙右虎辟不详(祥)。
朱鸟玄武调〔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得富昌。
寿敝今(金)石如侯王。
”刻镂博局四神规矩镜“刻镂博局”四神规矩镜四方八区配置:左白虎配蹲伏的羽人;右青龙配手持芝草的羽人;前朱雀配麒麟;后玄武配瑞兽。
周围铭文为:“新有善铜出丹阳,和已(以)银锡清且〔明〕。
左龙右虎掌亖彭(方),朱爵(雀)玄武顺阴阳。
八子九孙治中央,真尚安作出阳方。
刻镂博局去不羊(祥)。
”桼言四神规矩镜“桼言”四神规矩镜四方八区配置:左青龙配羽人;右白虎配蟾蜍;前回首之虎配九尾狐;后玄武配天鹿。
周围铭文为:“桼言ㄓ(之)始自有纪,湅治铜锡去其宰(滓)。
规矩镜和规矩纹
规矩镜和规矩纹规矩镜与规矩纹(一)梁鉴/编写规矩镜是汉代流行的铜镜品种,规矩纹指的是镜钮外一个方格,方格内有铭文带(或没有),方格四边中点各出一T形纹饰,与其相对为L形纹饰,方格四角外相对V形纹饰,TLV 纹饰间一般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和羽人、瑞兽、乳钉纹等。
规矩镜于西汉晚期和新莽最为盛行,关于它的来源和寓意和定名问题,不少学者曾进行过探讨。
在我国的编著中,规矩镜的命名最早出现于1942年梁上椿编撰的《岩窟藏镜》一书,梁氏称:“外人称为TLV式,国人则以字命名,梅原氏谓为方格规矩云。
”由此可知,首先为“规矩纹”定名的,是日本学者梅原末治先生(其实,梅原末治君又何尝不是“外人”)。
自从梁上椿将“规矩镜”的名称引入之后,我国学者便普遍接受和采用,原因可能是此三种纹饰皆类似于木工用具的“规矩”,且“规矩”二字较之“TLV”的洋字码更易得到中国人的认同。
日本学者中山平次郎早于1918年在《古代支那镜鉴沿革》一文中就提出,规矩纹是西汉中、后期草叶纹镜、叶纹镜的草叶纹变化的产物。
日本的后藤守一也赞成并引用此说。
此外还有人提出规矩纹是由纯地纹兽纹镜之兽纹演变而成。
梁上椿不同意中山等人的观点,认为这是由山字纹镜的“山”字、细地纹镜之细纹及蟠螭纹等变化而来。
他还具体阐明它们的发展序列是规矩蟠螭——规矩草叶——规矩四神。
他们的“演变说”遭到一些学者的反对。
日本的铃木博司等人指出方格与TLV组合的图形不是先前某种铜镜纹饰变化的结果,而是独立存在的,因此也被镜子采用。
从战国到汉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与龙纹、叶纹、草叶纹、四神等不同纹样组合在一起。
1937年,欧洲一些学者提出TLV的形式只适合于方格的基调而不适合于圆形的镜子。
梅原末治根据王盱墓出土的占星盘上有与此相同的纹饰,提出了来源于占星盘之说。
另一些学者根据端方旧藏以及另外一些被认为是汉代的日晷上有与规矩镜相似的TLV纹饰,认为TLV纹具有天文学的意义。
因而有人就将方格规矩纹镜取名为“日晷镜”,并根据日晷推测L与V是表示时间的图像,L表示夏至、秋分、冬至、春分,V表示四季的开始,T则含有空间的意思。
五代十国宋元明清铜镜特点及区别
五代十国,宋元明清铜镜特点及区别五代十国铜镜造型主要有圆形、葵花形,亦有方形和方形委角的。
纹饰除四灵八卦纹外,尚有花鸟纹和花朵纹图案。
一般铜镜为素面,有的镜上铸有吉祥语或作坊铸工名。
宋镜造型仍继承唐代多样化的风格,并创出了一些新式样。
纽制变小,纽弓窄而孔显大,纽顶趋平。
无纽座、圆纽座和花瓣纽座居多。
镜缘主要有两种:一种较宽,里厚向外缓坡;另一种为窄边,比较方正。
带柄镜的镜缘与镜柄的凸边连成一气。
宋镜大致自北宋政和年间开始出现铭文,铭文绝大多数为商标铭记,多置于镜纽一侧的方格内。
辽代铜镜在形制上,主要有圆形、“亚”字形和葵花形,此外还有八角形。
在纹饰上,主要有双鱼纹、八卦纹、童子戏花纹、荷花纹、连钱纹和牡丹龟背纹等。
辽镜上也见有吉祥语句,不仅有汉字,还有契丹字。
金镜造型常见的主要有圆形、菱花形和带柄镜等。
镜纽以圆纽为多,纽上部较尖,尖顶为平面。
镜缘多外薄里厚,与宋镜特征相仿。
区别于其他时代铜镜的特征是:在圆形镜边缘内侧常铸有一个二层台,二层台有宽有窄,宽者上面多饰有花纹或铸有铭文。
金代铜镜铭文意义渐乏趣味,偏重实用,惟有特殊情况,则为阴刻、边刻、地名、官名。
元代铜镜一般可以说是“粗者甚粗,精者颇精”。
式样较少,除流行的圆形和圆形带柄镜外,早期常见的还有菱花形和葵花形镜,与金镜不同,它仍保留着宋镜六分法的形制。
元镜镜缘多为素宽缘,里厚外薄,里直外坡。
镜纽多为半圆形纽,较之宋金时期的镜纽要大。
纽座主要有方形和圆形纽座两种。
另外,无纽座铜镜此时仍占有很大比例。
元镜纹饰有浅浮雕和浮雕两种。
元代前期铜镜均无铭文,后期铭文内容也较简单,纪年铭文多绕纽配置。
明清仿古铜镜的特点明代仿古铜镜的铅质比宋,金好,质细,表面多呈灰白色,但无汉唐铜镜的那种光泽。
仿制的唐镜多有铭文,内区大于外区;而宋代仿制铜镜则正好相反。
汉代规矩镜——精选推荐
汉代规矩镜
(直径15.7厘⽶)汉代
专家点评:此藏品为汉代铜镜,品相完好,纹饰清晰,外圆饰连续双线锯齿纹,圆形镜钮周围饰三线⽅框纹饰,寓意天圆地⽅,⽅座纽,⼋乳丁,由于⽅与圆的对⽐,形成了⼀个优美的图案结构。
并⽤青龙、⽩虎、朱雀、⽞武四神图案作装饰,所以称为规矩四神镜,也有国外学者称之为TLV镜,也有叫博局镜、⼋极纹镜等。
此类纹饰由于也出现在汉代天⽂⽤具——⽇晷上,也叫⽇晷镜。
所有这些名称,都表达了古代先⼈⼼⽬中的宇宙图式,有极为深奥的精神、⽂化内涵,规矩镜在两汉极为流⾏,也是铜镜中最为博⼤精深的。
市场参考价:35000-38000元。
规矩镜名词解释
规矩镜名词解释规矩镜是古代用来鉴别人品德的一种器物,通常以铜或铁铸成,圆形,中间有圆孔,孔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调节。
通过观察镜面所映现出的图案、影像、纹饰,可知道一个人的行为准则,道德品质等。
镜子又称规矩镜,方正,无格,是悬挂于墙上或橱柜里用以映照衣帽,以便检查衣帽是否端正合适的一种仪容用具,多为圆形。
能够像规矩那样照出人的行为准则,所以叫做规矩镜。
唐朝诗人李峤,自称“风流三别驾”,喜欢风流韵事,被贬官至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市)任司马,其为人也有规矩镜的意思。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原本是个乞丐,后来他带领众人起义,平定了天下,当了皇帝,而且制定了一系列严明的法律和制度,而且约束自己的子孙后代,不许效仿他们,防止这些贪官污吏乱搞男女关系,影响国家政治的清明。
明朝文学家徐渭,虽然屡试不中,但却很有规矩镜的品质。
他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均落榜,便愤而自杀。
他曾言:“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古往今来,那些有名的人都有自己的规矩镜,从中我们就可以知道他们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在《西游记》里面有一个妖怪最擅长迷惑人,他长得尖嘴缩腮,面目狰狞,头顶生有一支黑色独角,全身长着蓝色斑点。
这个妖怪的名字叫做“人参果树”,书上说这棵树已经有三千年的高龄了,他开花的时候会飘出一股异香,闻一闻可以活三百六十岁。
他结出的果子也是非同小可的,吃了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凡是吃过的人,寿命都可以增加一倍。
唐僧的白马因为贪吃了这个果子,当时的相貌与普通马差别不大,后来再也没有变回去。
这个果子只有比丘国才有,比丘国王很是喜欢它,想留着招待唐僧师徒,但最后还是因为没有唐僧的命令,擅自摘取果子而犯了死罪,被吊死在树上。
他的两个徒弟被他的模样吓坏了,没有心情再前进,并假装打起来,将老国王推入井里淹死。
后来悟空得知此事,救出师父,赶跑了两个妖怪,打死了人参果树。
最后猪八戒拿了果子变成老虎,吃掉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记·礼运》:“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规矩镜和规矩纹
规矩镜和规矩纹规矩镜与规矩纹(一)梁鉴/编写规矩镜是汉代流行的铜镜品种,规矩纹指的是镜钮外一个方格,方格内有铭文带(或没有),方格四边中点各出一T 形纹饰,与其相对为L形纹饰,方格四角外相对V形纹饰,TLV 纹饰间一般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和羽人、瑞兽、乳钉纹等。
规矩镜于西汉晚期和新莽最为盛行,关于它的来源和寓意和定名问题,不少学者曾进行过探讨。
在我国的编著中,规矩镜的命名最早出现于1942 年梁上椿编撰的《岩窟藏镜》一书,梁氏称:“外人称为TLV 式,国人则以字命名,梅原氏谓为方格规矩云。
”由此可知,首先为“规矩纹”定名的,是日本学者梅原末治先生(其实,梅原末治君又何尝不是“外人” )。
自从梁上椿将“规矩镜”的名称引入之后,我国学者便普遍接受和采用,原因可能是此三种纹饰皆类似于木工用具的“规矩” ,且“规矩”二字较之“ TLV ”的洋字码更易得到中国人的认同。
日本学者中山平次郎早于1918 年在《古代支那镜鉴沿革》一文中就提出,规矩纹是西汉中、后期草叶纹镜、叶纹镜的草叶纹变化的产物。
日本的后藤守一也赞成并引用此说。
此外还有人提出规矩纹是由纯地纹兽纹镜之兽纹演变而成。
梁上椿不同意中山等人的观点,认为这是由山字纹镜的“山” 字、细地纹镜之细纹及蟠螭纹等变化而来。
他还具体阐明它们的发展序列是规矩蟠螭——规矩草叶——规矩四神。
他们的“演变说”遭到一些学者的反对。
日本的铃木博司等人指出方格与TLV 组合的图形不是先前某种铜镜纹饰变化的结果,而是独立存在的,因此也被镜子采用。
从战国到汉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与龙纹、叶纹、草叶纹、四神等不同纹样组合在一起。
1937 年,欧洲一些学者提出TLV 的形式只适合于方格的基调而不适合于圆形的镜子。
梅原末治根据王盱墓出土的占星盘上有与此相同的纹饰,提出了来源于占星盘之说。
另一些学者根据端方旧藏以及另外一些被认为是汉代的日晷上有与规矩镜相似的TLV 纹饰,认为TLV 纹具有天文学的意义。
千秋宝鉴善铜之光——今镜曾经照古人
千秋宝鉴善铜之光——今镜曾经照古人中华古鉴,历经四千多年悠悠岁月的洗礼,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才智与力量,交织着中华历史的苦难与荣耀。
它以其神奇独特、精美卓绝、恒稳发展、经久不衰而成为东方艺术的瑰宝。
跑兽边“新家有善铜”规矩镜直径22cm镜版工细致,尺寸大,乳丁锋利,跑兽纹缘,裂修。
此镜通体黑色,包浆沉稳,配饰地支文,并有四神及瑞兽纹饰,线条流畅,纹饰构成感极强。
一周铭文“新家有善铜出丹阳,取之为镜清如明,左龙右虎补四旁,朱雀玄武”。
尺寸超过二十公分的跑兽边规矩镜存世极少。
重量:1279g四叶羽状纹镜直径12.6cm镜弦钮,方形钮座延伸出四叶纹饰,背以羽状纹底铺设,此镜底纹精美无比,刻画面面俱到,羽翅叠压盘曲,层次极为丰富。
整体观之可见羽翅来龙去脉,铸造工艺之奇巧,线条婉转且不失犀利,保存完整更显珍罕。
重量:270g四鸟镂空镜直径长7.7cm镜方形,保存完整,纹饰以四鸟对称排列,镂空制式,纹饰生动细致,鸟怒目巨爪,翎毛舒展,通体鳞片状羽,整体象形而成,极富生趣。
此品种甚为稀有,版工如此犀利者甚少,日本收藏大家千石唯司存有一枚,为《中国青铜器全集》第十六卷封面,两者相较,此镜工艺及完整度皆胜。
重量:85g“角王巨虚”中圈铭文七乳镜直径21cm镜纹饰线条洒脱,乳丁锋利异常,纹饰内容特殊,龙凤羽人与金乌玉蟾两两组合,叙事性极强。
此双圈铭文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内容里,都甚为特殊,存世极为罕见,曰:“长宜官秩,子孙大吉昌”,“角王巨虚日得憙,上有龙虎四时宜,长保二亲乐无事,子孙顺息家大富”。
此镜尺寸巨大,保存完整,精工无匹,巧妙绝伦。
重量:942g神人车马画像镜直径21.8cm此镜通体光泽匀亮,包浆细润,乳丁扎手,保存完整,仅镜面有冲线,厚重。
纹饰作高浮雕,东王公西王母位列镜背,正襟端坐,面容祥和,衣带飘举,背着霞光。
两侧羽人俯首,场面庄严。
十匹骏马载车飞驰,所过之处尘土飞扬,崇山峻岭一览无余。
刻铸极精,神人面貌、羽人衣褶、奔马状态都一一细琢,无不生动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矩镜和规矩纹
规矩镜与规矩纹(一)
梁鉴/编写
规矩镜是汉代流行的铜镜品种,规矩纹指的是镜钮外一个方格,方格内有铭文带(或没有),方格四边中点各出一T 形纹饰,与其相对为L形纹饰,方格四角外相对V形纹饰,TLV 纹饰间一般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和羽人、瑞兽、乳钉纹等。
规矩镜于西汉晚期和新莽最为盛行,关于它的来源和寓意和定名问题,不少学者曾进行过探讨。
在我国的编著中,规矩镜的命名最早出现于1942 年梁上椿
编撰的《岩窟藏镜》一书,梁氏称:“外人称为TLV 式,国人则以字命名,梅原氏谓为方格规矩云。
”由此可知,首先为“规矩纹”定名的,是日本学者梅原末治先生(其实,梅原末治君又何尝不是“外人” )。
自从梁上椿将“规矩镜”的名称引入之后,我国学者便普遍接受和采用,原因可能是此
三种纹饰皆类似于木工用具的“规矩” ,且“规矩”二字较
之“ TLV ”的洋字码更易得到中国人的认同。
日本学者中山平次郎早于1918 年在《古代支那镜鉴沿革》一文中就提出,规矩纹是西汉中、后期草叶纹镜、叶纹镜的草叶纹变化的产物。
日本的后藤守一也赞成并引用此说。
此外还有人提出规矩纹是由纯地纹兽纹镜之兽纹演变而成。
梁上椿不同意中山等人的观点,认为这是由山字纹镜的“山” 字、细地纹镜之细纹及蟠螭纹等变化而来。
他还具体阐明它们的发展序列是规矩蟠螭——规矩草叶——规矩四神。
他们的“演变说”遭到一些学者的反对。
日本的铃木博司等人指出方格与TLV 组合的图形不是先前某种铜镜纹饰变化的结果,而是独立存在的,因此也被镜子采用。
从战国到汉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与龙纹、叶纹、草叶纹、四神等不同纹样组合在一起。
1937 年,欧洲一些学者提出TLV 的形式只适合于方格的基调而不适合于圆形的镜子。
梅原末治根据王盱墓出土的占星盘上有与此相同的纹饰,提出了来源于占星盘之说。
另一些学者根据端方旧藏以及另外一些被认为是汉代的日晷上有与规矩镜相似的TLV 纹饰,认为TLV 纹具有天文学的意义。
因而有人就将方格规矩纹镜取名为“日晷镜” ,并根据日晷推测L 与V 是表
示时间的图像,L 表示夏至、秋分、冬至、春分,V 表示四季的开始,T 则含有空间的意思。
但是,较多的学者则认为规矩纹与六博图纹有关或来源于六博。
中山平次郎早已注意到了两者的关系。
还有的人也注意到了TLV 纹不适合于圆镜而适合于六博方形盘,推测其可能是由此而演变来的。
杨柳升亦认为汉画像石上有TLV 图纹的方形物是六博盘,并提出铜镜是转借它的图案的看法。
熊傅新根据马王堆等地出土的陆博的格道图案与铜镜上的规矩纹相同,提出规矩纹铜镜亦可称为“博局纹铜镜” 。
这些看法也遭到一些学者反对或表示难于接受。
关于规矩纹象征宇宙图式的看法,在国外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中比较流行。
伽马认为钮周图的方框表示地,T 象征四方之间,四隅的V 象征四海,L 是沼泽地的栅栏门,用弯曲的符号是为了表示防止恶魔直接进入(一说T 象征大地四边入口两侧有阙楼的门,T 的竖线表示通道)。
中心的钮代表居于宇宙中心的中国,钮座的八个乳表示支撑天的柱子。
这种图式的目的是基于汉代的思想意识形态,表示自己置身于宇宙中间,故铭文有“子孙备具居中央” ,以示与宇宙一起运行,有企求长生不死、高官厚禄之意。
他的观点虽然有的学者表示同意,但对于他的TLV 的解释却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