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上册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963014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e.png)
(4)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控制光线强弱。 (5)转换器:上有物镜,转动时可转换放大倍数大小不同 的物镜。
知识点2 显微镜的使用 1.练习使用显微镜: (1)目的要求: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习规范的_操__作__ _方__法__。 (2)材料用具:光学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动 物或植物玻片标本、_擦__镜__纸__、纱布。
×
×
4.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 可以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A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5.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
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D )
↓ 观察:①放置玻片标本: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 上放在载物台上,用_压__片__夹__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 _通__光__孔__的中心
②下降镜筒:转动 _粗__准__焦__螺__旋__,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 物镜接近_玻__片__标__本__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 _物__镜__) ③升高镜筒:一只眼向_目__镜__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 _粗__准__焦__螺__旋__,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二、对光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 镜筒缓慢上升,再 转动转换器,使低 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注意不要用手扳 物镜!)
转动遮光器,把一 个较大的光圈对准 通光孔,一眼注视 目镜,另一只眼睁 开,边转动反光镜 边通过目镜观察。 直至看到白亮的圆 形视野
试一试:1.比较反光镜两面的差异 2.转换遮光器上的不同光圈,看看视野亮度的变化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7f0309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3.png)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显微镜的构造。
二、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三、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一、玻片标本。
1、种类:切片、涂片、装片2、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二、植物细胞的结构。
1、模式图。
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细胞质内含有液泡、叶绿体2、细胞壁的作用: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3、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4、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一、人和动物的细胞形态不同,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动物细胞模式图。
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有液泡,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
细胞的生活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细胞中含有两类物质。
1、无机物:水和无机盐2、有机物:糖、脂类、蛋白质、核酸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三、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1、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2、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将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理转换器。
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遗传信息的定义:上一代能把控制生长发育的信息传给下一代,这样的信息就叫做遗传信息。
二、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
由克隆羊的故事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实验鲁中学六年级生物上册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汇总 鲁科版五四制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实验鲁中学六年级生物上册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汇总 鲁科版五四制](https://img.taocdn.com/s3/m/81c1127cc8d376eeafaa3173.png)
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显微镜的结构1、显微镜最重要的部件是:物镜和目镜(或镜头)2、目镜和物镜的作用:放大物像。
3、物镜放大倍数与长短成正比,即物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大;目镜放大倍数与长短成反比,即目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小(反目成仇)4、调节光线强弱的部件:遮光器、反光镜光线强时:小光圈、平面镜光线弱时:大光圈、凹面镜5、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凹面镜6、粗准焦螺旋:大范围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小范围升降镜筒。
二、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是薄而透明2、对光时,两只眼睛都睁开: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
对光时,要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对光成功的标志:通过目镜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对光时:光圈----通光孔—物镜—目镜等部件要在一条直线上3、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4、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原因:防止物镜压碎标本和损伤物镜镜头5、从目境内看到的物镜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或旋转180度)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计算: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7、低倍镜:放大的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小,数量越多,光线越亮。
8、高倍镜:放大的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数量越少,光线越暗。
9、判断污点在目镜、物镜、还是标本上:①移动目镜和物镜,污点不动,则污点在标本上;②移动目镜和标本,污点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③更换物镜和标本,污点不动,则污点在目镜上。
10、标本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即移到某方向,向相反的方向移;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在哪向哪移。
11、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 顺降逆升)显微镜知识点汇总一、显微镜的结构1、显微镜最重要的部件是:(或镜头)2、目镜和物镜的作用:。
3、物镜放大倍数与长短成正比,即物镜越长,放大的倍数;目镜放大倍数与长短成反比,即目镜越长,放大的倍数(反目成仇)4、调节光线强弱的部件:、光线强时:、光线弱时:、5、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反光镜有两个面:面镜、面镜。
【精选】秋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章第1节《练习使用显微镜》word学案-生物知识点总结
![【精选】秋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章第1节《练习使用显微镜》word学案-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465df2da32d7375a417805a.png)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习目标: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学会使用显微镜并初步观察。
3、养成认真规范操作的习惯,爱护显微镜。
重点、难点、考点提示:重点: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难点:掌握使用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考点:显微镜的对光、调节、和观察步骤。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能力考试)学习过程:一、情境引入:1、生物形形色色,看起来千差万别,但构成他们的基本单位是一样的,这个基本单位是什么?2、观察越来越小的生物或观察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要用到什么工具?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件的用法1、对照教材和实物认识并填写显微镜的结构名称:2、小组内互相指认显微镜各结构名称和作用。
3、动手探索:⑴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操作中发现有什么不同?⑵物镜分高倍镜和低倍镜,可转换镜头。
⑶转动遮光器,发现了什么?⑷转动反光镜,看看有什么不同?4、小组内思考讨论:光线如何到达我们眼睛的?学习任务二:练习使用显微镜(要求:能规范、独立操作,并通过调节看到物像。
)1、阅读教材,总结方法步骤:⑴如何取放显微镜?⑵如何对光?总结三转:①转动,使镜对准通光孔。
三转:②转动,选择一个较大光圈。
③转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⑶如何调节观察到物像?(动作记忆)放压降升讨论: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2、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写有“上”的标本。
思考:①“上”的物像是;标本与物像的移动方向。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②思考: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上”字吗?1、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光线强时用镜,光圈)。
2、显微镜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带有螺纹的镜头是。
3、使用:显微镜使用的步骤:;;。
4、对光的三转:;;。
5、怎样算是对好光了?6、观察动作的先后顺序:. . . .7、观察时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
8、转动准焦螺旋(先粗后细)。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以免。
七年级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
![七年级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ea8e4c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4.png)
七年级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显微镜是一种能够放大细小物体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微观世界中的物体。
在七年级科学课程中,使用显微镜已经成为了必要的一环。
在使用显微镜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显微镜的知识点。
第一、了解显微镜的种类在七年级学习中,我们通常使用的显微镜主要有两种:简单显微镜和复合显微镜。
简单显微镜只有一个透镜,主要用于放大物体上的细节。
而复合显微镜由多个透镜组成,可以放大更小的物体,并且可以进行更复杂的观测和研究。
其次、样品的准备在使用显微镜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合适的样品。
首先,我们需要将样品裁剪成合适的大小,以适应显微镜的视野。
然后,我们需要将样品放置在玻片或载玻片上,并将其涂上一层透明胶片。
第三、了解调整显微镜的方法调整显微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观察样品。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低倍镜来将样品放大,调整物镜的高度,以便将样品放置在适当的位置。
然后,我们需要使用高倍镜进行更高放大倍数的观察。
在使用高倍镜时,我们需要使用粗调焦和细调焦来调整透镜,以达到最佳的观察效果。
最后、了解正确的显微镜使用方法正确的使用显微镜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在使用之前进行清洁。
然后,我们需要小心翼翼地将样品放在显微镜中,以确保其在视野中。
当观察时,我们需要使用粗调焦和细调焦精细地调整样品以达到最佳的观察效果。
结论使用显微镜是学习科学的必要部分。
了解简单的显微镜和复合显微镜的种类,样品的严格准备方法,正确的显微镜使用方法和调整显微镜的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使用显微镜,并在科学实验中取得成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https://img.taocdn.com/s3/m/ee583e1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1.png)
2.视野亮度调节方法:
光线强 用反光镜的平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小光圈 光线弱 用反光镜的凹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大光圈
知识点二 显微镜的使用(P37~P40) 1.显微镜使用的方法步骤:
2.成像特点: (1)显微镜成___放__大__倒__立__的__虚__像____。 (2)物的上下左右同时颠倒,相当于___旋__转__1_8_0_度____。 如图为字母“b”和“生物”二字在显微镜下的成像。
连接镜座和镜臂,支持镜身
支持和固着其他部件,取镜时手握部位 上端安装___目__镜____,下端连接转换器,转换器上 安装___物__镜____ 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___通__光__孔____,两旁各有一个 ___压__片__夹______
名称
功能
光学 ①镜头 部分
②反光镜
目镜:接近人眼的镜头,无螺纹 物镜:安装在__转__换__器_____上的镜头,有螺纹
2.(2020·广东学业考)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其中放大倍数
最小的显微镜的序号是 ( C )
显微镜序号 目镜 物镜
A
5× 40×
B
10× 40×
C
10× 4×
D
16× 10×
【解析】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40=200(倍);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0×40=400(倍);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40(倍);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6×10=160(倍);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的是C 40倍。故选C。
【解析】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实物的倒像,即将实物旋转180度后看到的像。
11.王敏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 D) A.物像不清晰——调节光圈 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C.视野较暗——用平面镜反光 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当物像不清晰时,应当调节细准焦 螺旋;物像偏右下方时,只有让物像向左上方移动,物像才能到达视野的中 央,故玻片需要向右下方移动;当视野较暗时,应当用凹面镜反光或者使用大 光圈;物像太小时,应当换用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以看到大小合适的物像。
2022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
![2022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https://img.taocdn.com/s3/m/3b9abe4eb0717fd5370cdc51.png)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1显微镜的构造图1普通光学显微镜1.请将图1中显微镜的部分结构或功能填写完整。
(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和[];能升降镜筒的是[]和[]。
(2)放置标本的部件是[],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3)能反射光线的是[],它有两个面,分别是平面镜和凹面镜,其中光线弱时,用镜;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光线弱时用它上面的。
2.下列不属于显微镜结构的是()A.镜筒和镜臂B.镜座和压片夹C.载玻片和盖玻片D.物镜和载物台3.小明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室外正在下大雨,碰到这种情况,他可以选择下列哪组组合()A.小光圈和平面镜B.小光圈和凹面镜C.大光圈和平面镜D.大光圈和凹面镜知识点2显微镜的使用图24.如图2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2)图①是放置标本: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住,并且要正对的中心。
(3)图②是下降镜筒:眼睛注视,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
(4)图③为步骤,眼睛注视目镜,双手转动反光镜,以通过目镜看到视野为宜。
(5)图④是升高镜筒:一只眼睛向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
5.[2019·柳州]用显微镜观察数字“2019”,看到的物像是()A. B.2019 C. D.6.小王同学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3,若将细胞甲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则他应将玻片()图3A.向左上方移动B.向右上方移动C.向左下方移动D.向右下方移动7.一台显微镜的两个目镜分别为5倍和10倍,物镜分别为10倍和45倍,这台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为()A.15倍和55倍B.50倍和450倍C.5倍和45倍D.100倍和225倍8.使用显微镜时,错误的操作是()A.对光时要看到明亮的视野B.显微镜背光摆放C.观察时左眼看着目镜,右眼睁开,便于画图D.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9.[2019·自贡]显微镜视野中发现了一个污点,下面操作中不能用于判断污点来源的是()A.转动反光镜B.移动玻片标本C.更换目镜D.转动转换器10.[2020·宁夏]探索微观世界离不开显微镜。
初中生物知识点:练习使用显微镜
![初中生物知识点:练习使用显微镜](https://img.taocdn.com/s3/m/4925699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e.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地理资料、政治资料、历史资料、艺术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art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初中生物知识点: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构造: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遮光器(光圈)反光镜转换器镜筒物镜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ea7066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f.png)
1.单目;双目;光学
知识点二
1.转动转换器;调节遮光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2.转动转换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3.中央;转换器;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平面镜;凹面镜
4.反光镜;物镜;目镜
5.物镜;防止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1.单目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2.双目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3.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观察的方法
特别提醒(1)在调焦观察时,单目显微镜转动准焦螺旋升降的是镜筒,而双目显微镜转动准焦螺旋升降的是载物台。
(2)不要用手扳镜头来转换物镜,更不要用手触摸镜头的镜片部分。
(3)实验完毕,对单目显微镜,要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对双目显微镜和数码液晶显微镜,要将载物台下降到最低处,将电源亮度调到最低后关闭电源。
亮
________
方法点拨
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相当于将物体旋转180°后的图像。玻片标本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如物像在右上方,要想将其移向视野中央,实际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即“偏哪往哪移”。
【参考答案】
第二章 认识细胞
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
知识点一
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反光镜⑤粗准焦螺旋
2.大;少;小;小;多;大
第二章 认识细胞
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
知识点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作用
1.实验室中常见的显微镜有__________显微镜和__________显微镜,这两种显微镜都以可见光为光源,属于__________显微镜。
2.数码液晶显微镜可以直接在液晶屏上显示观察到的视野画面,为拍照和录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知识点二:练习使用显微镜
(4)擦拭显微镜的镜身用纱布,擦拭镜头用擦镜纸。
七年级上册生物重要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37f32a3186bceb18e8bbea.png)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其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单一的是农田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使用显微镜的一般步骤是:①取镜和安放② 对光③ 观察3、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当装片向左移时,物像应向左方向移动;将视野的右上方要观察的物像移至中央,装片应向右上方向移动。
4、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1、使用显微镜观察,除了会对光、调节焦距、安放和移动玻片外,还必须使光线能够穿过被观察的物体,这样才能看清楚物象。
因此,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如细菌培养液、血液〕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有的生物非常微小,也可以直接做成装片〔如草履虫、水螅、青霉等〕。
上述三种玻片标本都可做成永久〔可长期保存〕或临时〔不能长期保存〕。
2、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中,可以把制作方法概括成:准备→制作临时装片→染色→观察。
注意: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而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中,用滴管滴加的那么是生理盐水。
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根本单位。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着根本相同的结构,分别是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其中起到控制物质进出作用的是细胞膜,遗传信息库是细胞核。
人体或动物体的各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结构功能却是一样的。
与动物细胞不同的是,植物细胞还具有叶绿体、细胞壁、液泡等。
植物的光合作用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各种结构虽然不同,但都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初一生物上册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初一生物上册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https://img.taocdn.com/s3/m/3cc7a89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b.png)
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A、玻D 片上
C、反光镜上
B、物镜上 D、目镜上
12、如图所示,①②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 镜,③④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⑤⑥为 观察时物镜与玻片标本间的距离,下列哪种组
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C )
①② ③④
⑤⑥
A、①③⑤ C、①④⑤
B、②④⑥ D、②③⑤
练
习
1、取放显微镜时,正确的方法是一手握_镜_臂__, 另一只手___托_住_镜_座。
2、对光时要让_低__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 前端离载物台面需要保持__2__cm的距离。
3、让显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C )
A、镜筒
B、目镜
C、物镜
D、准焦螺旋
4、在视野中,标本物像偏向视野左上方,欲将
二)对光
2、根据光线强弱,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光圈)
三)放置标本: 玻片标本放置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四)调焦观察
1、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五)善后整理 2、转动转换器,把两物镜偏到旁边,并下
调镜筒至最低,送回镜箱。
顺调粗焦,两眼旁观;
低倍镜: 逆调粗焦,左眼内观; 摆动细焦,左眼内观;
调焦观察
扭动转换器;使用高倍镜
A. b
B. d
C. q
D. p
10.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 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C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物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11.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C )
A.以目镜倍数为准
B.以物镜倍数为准
C.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草 履 虫
1 练习使用显微镜
![1 练习使用显微镜](https://img.taocdn.com/s3/m/060b6062804d2b160b4ec064.png)
。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要转换物镜,需要调节[ ]
。
(4)若所用显微镜,配有一个目镜C(10×)和两个物镜A(10×)、B(40×),对
光时,应选用的物镜是
。(填字母)
(5)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
使物像清晰。
答案 (1)④ ② 400 (2)③ ⑦ 反光镜 (3)① 转换器 (4)A (5)细准焦螺旋
答案 A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栏目索引
知识点一 显微镜的构造 1.(2018安徽宣城中考)在显微镜结构中,与放大物像相关的是 ( ) A.目镜 B.反光镜 C.遮光器 D.准焦螺旋 答案 A 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 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2017海南中考)在显微镜对光过程中,能反射光线的结构是 ( ) A.目镜 B.反光镜 C.转换器 D.光圈 答案 B 显微镜的反光镜能够反射光线,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之分。外 界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遮光器具有调节光线强弱的 作用,上有大小光圈。外界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栏目索引
解析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若所用显微镜的[④]目镜放大倍数为10×,[②]物镜放大倍数为40×,则物 像被放大了400(倍)。(2)调节光线强弱的是[③]遮光器和[⑦]反光镜,光 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3)转换器上 安装的是不同倍数的物镜;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要转换物镜,需要调 节[①]转换器。(4)对光时,应选用低倍物镜。(5)细准焦螺旋的作用除了 可以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如果视野中物 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中考生物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默写单(苏教版)
![中考生物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默写单(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6af31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f.png)
初中生物会考默写单1一、认识显微镜1、调节光线的结构:和。
光线强时用面镜、光圈;光线弱时用面镜、光圈。
2、升降镜筒:粗准焦螺旋:寻找物像;:使物像更加清晰。
3、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放大倍数×的放大倍数4、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将试卷旋转180°即可)5、显微镜视野中较偏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的方法: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玻片。
(例:像在视野左上方,玻片向移动。
)二、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和安放→→→整理2、对光(三转):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
①转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选择一个较大的光圈。
③转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目的是(避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3、观察“升”:左眼看,右眼。
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初中生物会考默写单2三、动、植物细胞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步骤:→→→→→→。
3、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
动物细胞没有植物细胞有的结构:,,。
4、细胞膜的功能:,细胞核的功能:。
5、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能将无机物合成;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是的场所。
6、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的基本单位。
初中生物会考默写单3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1、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和有关。
2、细胞分化:细胞、、改变,形成不同组织。
3、细胞分裂:的变化最明显。
染色体先进行,再成完全相同的两份,细胞分裂的结果是。
五、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人的四种基本组织:组织、组织、组织、组织。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或人体)。
3、绿色开花植物通常有六大器官:。
4、植物的几种基本组织:组织、组织、组织、组织、组织。
5、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
一、取镜和安放:
1.为何要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答:防止目镜和反光镜脱落
2.为何要把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cm处,还得偏左?
答:防止显微镜掉落,为了方便观察
二、对光:
1.选一个较小倍数的物镜,一般都是10倍的
2.用大拇指和食指转动转换器,而不能直接掰物镜
否则,镜头容易松动,使得放大倍数不准确了,另外也容易污染镜头。
3.对光后的效果是什么?
答:调出白亮的圆形视野(A转动转换器,使得目镜、物镜、
通光孔和反光镜在一条直线上B选择一个较大的光圈C 转
动反光镜)
4.光线太强为何不好?该怎么办?
答:强光刺眼,对眼睛不好;可换用较小光圈和使用反光镜的平面镜一面。
反之,光暗时用较大光圈和凹面镜一面。
三、观察:
1.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注意:是玻片上的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直到接近玻片标本。
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损毁物镜
3.上升镜筒(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入怀”),直到看清物像为
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4.你知道为什么用左眼看目镜,而同时右眼也要睁开吗?
答:一般人都是用右手写字,以便写字、记录或绘图
四、显微镜实验完毕后,应把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物镜
和目镜,请问擦镜纸。
然后,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或什么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小结
一.逆时针(入怀)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是上升(逆升,顺降)
二 1.目镜没有螺纹,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
2.物镜有螺纹,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
三、物象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四、显微镜成的是倒像,上下左右都倒。
若玻片上有一“b”字,你所看到的物像是“q”
五、在观察生物标本时,发现视野中出现了个污点,想判断污点是
在物镜上、还是玻片标本上或是在目镜上,你有何办法?
答:先转动目镜,若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在目镜上。
若污点不动,再移动玻片,若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在标本上。
若污点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视野越暗,所看到的实物范围越小;
放大倍数越低,视野越亮,所看到的实物范围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