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祝福读后感500字3篇-word范文 (4页)
《祝福》读后感
![《祝福》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2f37b3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a.png)
《祝福》读后感《祝福》读后感15篇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祝福》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祝福》读后感1这个岁月是没有未来的,实质般的荒凉,冷漠得让人颤心惊,行走在古市,像看透了那些没有热情,让人胆寒的灵魂,草芥上是比它更加廉价和丑陋而可怜的白骨,野兽衔食的惨白齿痕透着沧桑,最终肉体随着堕落的灵魂坠入地狱……她死时确实没有了念想,她被这世压榨了所有的信念,最后落得个灵魂都枯败的地步,亦步亦趋地走向死亡。
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这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一缕孤魂,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时代培养的一群贪婪的恶魔,蚕食着人的情感,渐渐冰冷的'心刺痛着懦弱的灵魂,一次又一次地用冷言嘲讽来消磨她的生机,活着竟成了最后的追求。
所谓的面善人慈竟是如此冷酷,宣扬着生无所恋,死无所安。
以麻木,冷漠磨砺的一把剑来切割那最后柔软的血淋淋的心脏,将那最后的颤抖都消磨殆尽。
生活的信念,不!这不再是生活了,它只是具被百般折磨的肉体了,应该叫作:活下去的信念。
也在当作安慰的无聊的麻木看客中被毁灭了,未老而衰朽,未死而如尸,形惨惨而心无动。
若心中有哀,脸上无悲,那是恋生使然;脸上无悲,心如枯泉,则对生已无留恋,内心已无哀,她就陷入绝望的境地,也只等风月中吹散她已如尘埃般的肉体与早已颓落的灵魂一并迈入地狱,这样绝望的灵魂定然没有办法在死后得到解脱,再去地下继续过着懦弱的生活,等待着哪一天的救赎……究竟怎么了,连泪水都被封建礼教给标上了惺惺作态,沦为麻木的看客的装饰。
究竟怎么了,就连"仁慈"也为道士冠上了丑恶的虚伪,变作残忍的看客的嘲讽。
她是不死也得死了,这样一个冷漠得世界,没有了精神支持,她还怎么"活下去",倒不如一死了事,还能得到个”清白“的身躯来看看形形色色人的丑态,恶俗以及步入死亡……《祝福》读后感2大年三十的晚上,在家家都忙着除夕和祝福时,一个瘦削羸弱的女人倒在了雪地中,永远没有再起来,那是祥林嫂。
祝福读后感
![祝福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f5cbba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c.png)
祝福读后感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祝福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祝福读后感篇1祥林嫂虽然生活在一个不同于现在的时代,但是《祝福》这篇小说却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徘徊,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在众人眼前撕碎。
我想这篇《祝福》可能就真正做到了悲剧的塑造,一个命运悲苦的人就在那样一个人心冷漠的时代径自飘零了。
祥林嫂原本是一个命运颇差的年轻妇女,年轻能干,勤劳敬业,对未来还充满着憧憬,勇敢地逃离了束缚自己的婆婆渴望在外地找到新的生活,可是命运不公,祥林嫂被婆婆绑回家,还把她许给了一个山里的男人。
那个封建的时代,这是对她多大的屈辱,她的生活好不容易又安定下来了,但是意外又来了。
她的第二个丈夫死了,两岁的孩子也被狼叼走了,这个世界又剩下了她孤苦伶仃一个人,为了谋生她回到了以前的雇主家里缺被冷落嫌弃,讲述自己的悲惨遭遇却被人嘲笑挖苦。
最后都觉得祥林嫂晦气,她成了乞丐,倒在了乞讨的路上。
与其说这是小说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哀,不如说这个那个时代很多命运悲惨的妇女的写照,封建的社会残害了多少无辜的人们,封建的礼节让那么多原本善良的人们见到一个可怜无助的女子而撒手不管。
到底是谁害死了祥林嫂,我认为是祥林嫂自己的沦落和封建的时代中冷漠的人心。
还好,我们现在不是那样封建的时代。
总是会有温暖的人帮助在黑夜里挣扎的人,这个世界永远是光明打败黑暗。
庆幸,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人没有被艰难的命运打到,敢于做命运的主人。
祝福所有的人在什么时代都不要冷漠,都不要沉沦。
祝福读后感篇2在昨晚才知道,今晚是南方的小年夜。
难怪早上天还没亮,外面就响起了鞭炮声。
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祝福的最佳时机。
不禁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祝福》。
心中不免有点徒悲。
祥林嫂,正是以这样一个不尴不尬的生存状态,出现在他的小说里。
与其说是小说成就了她——这样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不如说是现实毁灭了她!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残酷的故事从来都最引人注目,残酷的故事经常都会发生,所以,欣赏残酷的人们还可以继续欣赏下去。
祝福读书心得优秀文章五篇
![祝福读书心得优秀文章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e1acd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a.png)
祝福读书心得优秀文章五篇《祝福》是鲁迅写得最好的小说。
他用“我”的眼光,把祥林嫂这个人物活生生地表现出来,把世态的苍凉,封建社会的黑暗暴露无遗。
无论是从选事,还是从写作方法上来看,《祝福》都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祝福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祝福读书心得1第一次读《祝福》是在初一的时候,记得读完后印象最深的当然是祥林嫂,那个时候总觉的她是那么的不幸,总觉的是老天在和她开玩笑,亦或是她上辈子做了太多的坏事,这辈子要用一生的时间来补偿。
我真想对祥林嫂说一句:“祥林嫂,你真傻,你不该去反抗,纵使你有千万种委屈。
”祥林嫂的命运,怪不了别人,怪不了四爷的顽固,怪不了婆婆的自私,怪不了柳妈的无知,要怪就怪她不懂得男尊女卑,不懂得逆来顺受,不懂得听天由命。
祥林嫂一定知道她自己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可她就是要反抗,殊不知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绳子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已经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企容她这区区的一个弱女子就能改变得了?它们是如此的伟大,伟大到连庙祝都厌弃她去捐门槛。
贞德她不该顶撞封建制度,她错就错在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没有认识到命运不是自己说怎样就是怎样……“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都不错。
”你为何要再回鲁镇呢?你不来该多好,既不会惹人厌弃,也不会落魄成为乞丐冻死在街头,如此一举两得的事你为何不去选择?祝福读书心得2在我看《祝福》以前,我一直以为,鲁迅只是一个思想前卫,语言犀利的作家。
他的出名只是因为他的杂文和他的思想,但是在看了《祝福》后,我对他的看法改观,觉得他是一个凭着真本事而屹立在中国文坛上的。
《祝福》一开始用一种很悲凉的手法渲染气氛,写那满天飘舞的雪花,让人们满目疮痍,感到荒凉和痛苦。
然后鲁迅慢慢地用祥林嫂的死引出她的一生的悲剧。
鲁迅的叙述很自然,把祥林嫂由逃走——打工——被绑走——再嫁——失夫失儿再打工——遭唾弃这些遭遇很完整地表达出来,没有丝毫的拘束。
祝福读后感500字鲁迅
![祝福读后感500字鲁迅](https://img.taocdn.com/s3/m/77533a7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9.png)
祝福读后感500字鲁迅引言《祝福》是中国现代作家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写作风格闻名于世。
本文对于《祝福》这篇作品进行阅读和思考后,我深受触动,感受到了其中所传达出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下文中,我将分享我对《祝福》的读后感。
生命的无奈和无可奈何在《祝福》这篇小说中,鲁迅通过描述主人公狄克生的遭遇,展现了人生的无奈和无可奈何。
狄克生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贫苦的环境中,他的命运就像是一只被绑住了翅膀的鸟,无法展翅高飞。
无论他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他出生的环境和社会地位。
鲁迅通过狄克生这个形象,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对命运的无奈。
孤独和无助的内心世界在《祝福》中,狄克生面对的不仅仅是物质的贫困,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孤独和无助。
他在贫穷的环境中长大,缺乏亲情和温暖。
当他经历了病痛和死亡的困扰时,仅有的家人却选择了逃避和背叛。
他身边的人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无人关心他的痛苦和困境。
狄克生内心的苦楚和孤独让人触动,也反映了社会冷漠的现实。
人性的丑陋和残忍在《祝福》中,鲁迅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展现了人性的丑陋和残忍。
狄克生在贫苦的年代里过着苦日子,他的同事们不仅在他面前夸口自己的财富和享乐,还明目张胆地对他进行诽谤和嘲笑。
这些人不顾他的病情和困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表现出了对他的冷漠和无情。
这种残忍和自私的行为揭示了人性中的丑陋面。
希望的微光尽管《祝福》中展现了人生的无奈和困境,但鲁迅并没有让读者感到绝望。
在狄克生的生活中,仍然有希望的微光存在。
无论是狄克生争取救治自己的病痛,还是他在面对社会的不公时始终保持自尊和尊严,这都体现了一个人在困境中坚持希望和勇气的重要性。
鲁迅通过这种微光,向读者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努力。
总结通过《祝福》这篇小说,鲁迅展示了人生的无奈和无可奈何,揭示了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丑陋。
然而,他并没有被这些困境和现实打倒,而是通过描绘主人公狄克生的内心世界和奋斗精神,展现了生命中的希望和勇气。
短篇小说《祝福》读后感500字12篇
![短篇小说《祝福》读后感500字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fdc05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a.png)
短篇小说《祝福》读后感500字12篇读后感一:《祝福》这篇小说虽然只有短短一千多字,但是却打动了我的心灵。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送给新邻居的祝福,虽然字迹不好,但是却是出自他的真心,他的真心让邻居感到了温暖,也感动了我。
通过这个小男孩的祝福,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需要关爱和关注,也可以感受到一个小小的祝福可以带给人们很大的力量。
这篇小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心存善念,努力去关心别人,就可以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美好。
读后感二:《祝福》这篇短篇小说深深地打动了我。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里,人们往往只注重自己的利益,很少关心别人。
但是在这篇小说中,一纸简单的祝福却感动了新邻居,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善良如同阳光,世界因它更明亮”。
希望我们可以像小男孩一样,用自己的善心来改变世界。
读后感三:《祝福》这篇小说让我真正地感受到了一个人最珍贵的财富是内心的美好。
这个小男孩朴素的祝福表达出了他对新邻居的关心和祝福,而这份关心和祝福却是无价之宝。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很多人追求的是名利和金钱,他们忽略了内心的美好。
但是这篇小说告诉我们,只有拥有一颗善良纯真的内心,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命中的温暖和美好。
读后感四:《祝福》这篇小说让我重新认识了“祝福”这个词。
在我的印象中,祝福似乎只是一句话,一个简单的形式而已。
但是通过这篇小说,我明白了祝福背后的深刻含义。
祝福不仅是一种关心和关爱,更是一种力量和支持。
这个小男孩的祝福虽然简单,却充满着温情和温暖,让人感到无比的安慰和支持。
通过这篇小说,我学会了如何用真诚的祝福去关心身边的人。
读后感五:《祝福》这篇小说让我感到非常的温暖。
虽然小男孩的祝福很简单,字迹也不是很好,但是这份真诚却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这篇小说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真正的美好来自内心,真正的力量源于内心的坚强”。
希望我们都能像小男孩一样,拥有一颗纯真的内心,用真诚的祝福去关心和支持身边的人。
读《祝福》有感(通用48篇)
![读《祝福》有感(通用4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f15b5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d.png)
读《祝福》有感读《祝福》有感(通用48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祝福》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祝福》有感篇1《祝福》是鲁迅《呐喊》中的首篇,开篇就吸引了众多人的眼光,这必与它的内容曲折精彩有关。
因而我也随波逐流,带着一颗好奇心翻阅此篇。
细细地品读,我的眼神开始迷离,眼前的一切正在消散。
再回过神,我竟发现我正身处一片热闹的世界中:送灶的爆竹声噼啪响,身边缭绕着幽微的火药香。
这应该是在过祝福吧!可我的内心却与这氛围沾不上半点关系,我只想知道,祥林嫂,你在哪?这时,天下起了雪,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我迷茫地奔寻,最终在鲁镇的一个角落里,我找到了她。
周围的环境很冷,冷的我心已成冰,即使还没有入冬。
我用颤抖的手缓缓地将她身上的雪拍掉,她闭着眼,嘴唇微微阖着。
我想:她应该开心了吧!毕竟着热闹的世界已把她抛弃,她只有去另一个世界才活的快活。
浏览整篇,祥林嫂的命运真可谓是一波三折,从好不容易逃到鲁四老爷家当女工,生活安逸却是短暂,她还是逃不掉命运的折磨。
似乎命运在和她开玩笑,她的第二个丈夫待她很好,还生了一个白胖小子,可是命运终究是在开玩笑,它收走了她最珍贵的宝贝——两条生命,从此样林嫂成了一个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寡妇。
她又一次回到了原点,经历了太多的她早已狼狈不堪,最终她的一生就这样终结在鲁镇的角落里。
祥林嫂用她的一辈子向我们放映了封建旧制度下生活的妇女的悲惨电影,影射出封建宗法制的“四条绳索”——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中国妇女肉体的折磨。
但阅读《祝福》后,我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世态的冷酷凉薄。
在《祝福》中,祥林嫂最基本的生存权利被肆意践踏。
她的婆家像追捕牲口一样把她捕获、倒卖,周围的人不仅没有任何异议,相反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示了认可和赞赏。
【最新推荐】祝福读后感500字大全-推荐word版 (5页)
![【最新推荐】祝福读后感500字大全-推荐word版 (5页)](https://img.taocdn.com/s3/m/11df06e15fbfc77da269b15d.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祝福读后感500字大全《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
下面为你们献上祝福读后感 500字,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采纳。
祝福读后感500字一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
一个是封建思想的影响,第二方面就是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冷酷与无情。
这些才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
鲁四老爷的凶残以及冷酷无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重要原因。
再有,封建思想是造成祥林嫂死亡的很重大原因。
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进行过不间断的挣扎与抗争:在被虐待、被迫再嫁时,她挣扎她抗争。
丧夫后逃到鲁镇做工;被婆婆出卖强嫁到贺家;后夫死于伤寒,儿子被狼叼去,自己被大伯赶出屋;重返鲁镇做工遭歧视,被看成是”伤风败俗“的女人。
这四大波折使她遭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从而使她一步一步走向绝境。
在走向绝境的过程中,鲁四老爷自然要负主要责任:他吩咐四婶不让祥林嫂沾碰祭祀用的器具,使祥林嫂的精神支柱完全摧毁。
逼她再嫁,将她卖进深山里的婆婆,赶她出门的大伯,用地狱之类的迷信来恐吓她的柳妈,荐她又合伙抢她的卫老婆子,还有鄙视她、嘲笑她、侮弄她的鲁镇一些人,所有这些人对祥林嫂的死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都使祥林嫂在精神上受到打击,将她逼上了绝路。
另外以柳妈为代表的大众的愚昧无知,对祥林嫂的毁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柳妈一个和祥林嫂同样受鲁四老爷欺压的下层人民,不但没有觉悟、没有反抗,反而又成为了统治者手中的帮凶,再去愚弄他人。
再看看柳妈为祥林嫂所开的”良方“——捐门槛。
不但没有拯救祥林嫂,反而直接毁灭了她。
祝福观后感500字作文
![祝福观后感500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730986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c.png)
祝福观后感500字作文
《祝福观后感 500 字作文》
《祝福》这本书让我心里好难过呀!
故事里的祥林嫂真可怜。
她先是死了丈夫,后来又被婆婆卖了,孩子也没了。
她到处跟人说自己的苦,一开始大家还同情她,可后来就都烦她了。
我觉得大家不应该这样,我们应该多关心那些可怜的人。
就像我们班上有个同学,他家里条件不好,学习也有点吃力,一开始大家还会帮他,后来有的同学就笑话他。
看完《祝福》我知道这样不对,我们要一直有爱心。
祥林嫂的命运让我知道,以前的社会对女人太不好了。
女人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总是被别人欺负。
我们现在多幸福呀,能上学,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努力学习,长大了有本事,就能帮助更多像祥林嫂这样的人啦!
《祝福观后感 500 字作文》
读完《祝福》,我心里有好多好多的想法。
祥林嫂一直想找人倾诉自己的痛苦,可大家听多了就不愿意听了。
这让我明白了,我们听别人讲话要有耐心,不能嫌烦。
因为当我们自己有困难的时候,也希望别人能认真听我们说。
还有啊,这个故事也让我知道,我们要对生活充满希望,不能像祥林嫂那样,被命运打倒。
比如说我考试没考好,我不能灰心,要继续努力,下次一定能考好。
我希望世界上不要再有像祥林嫂这样悲惨的人,大家都能过上开心、幸福的生活。
《祝福》读后感(精选10篇)
![《祝福》读后感(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02ec8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c.png)
《祝福》读后感(精选10篇)《祝福》读后感篇1在昨晚才知道,今晚是南方的小年夜。
难怪早上天还没亮,外面就响起了鞭炮声。
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祝福的最佳时机。
不禁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祝福》。
心中不免有点徒悲。
祥林嫂,正是以这样一个不尴不尬的生存状态,出现在他的小说里。
与其说是小说成就了她——这样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不如说是现实毁灭了她!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残酷的故事从来都最引人注目,残酷的故事经常都会发生,所以,欣赏残酷的人们还可以继续欣赏下去。
再读《祝福》心情更是百感交集。
我有种压抑是说不出来的。
在我这个容易多愁善感的年纪,我常常会不由得读别人的故事哭自己。
但这次,我却是压抑得落不下泪来。
只是,突然好想打开窗,让呼吸更顺畅些。
只是这样的天气,外面下着冬雨,罢了,还是躺着被窝里,静静聆听嘀嗒嘀嗒。
《祝福》一开始用一种很悲凉的手法渲染气氛,写那满天飘舞的雪花,让人们满目疮痍,感到荒凉和痛苦。
鲁迅的文很难懂。
我深有此感。
时隔很久再看一遍,便会有新的感触。
比如初中的课文《藤野先生》,直到现在,我才能深深地感受到那种深沉而又饱满的哀伤,又不知,这是不是鲁迅先生的全部情感。
我是喜欢鲁迅的,瘦削的脸型像是雕版画,棱角分明却又刚劲有力,很少有圆滑的曲线。
我认为,鲁迅是现代作家中帅的,或许也是因为我比较喜欢他的字吧,眉头深锁处,仿似他永远都不会被世人读懂的内心,暗暗讽刺着,我只是一个膜拜者。
看一下时间,夜已深。
得和周公见面了。
就此打住。
《祝福》读后感篇2近日,读了鲁迅《彷徨》中的《祝福》一文,对鲁迅的文章又增添了几分认识。
《祝福》写了“我”回家过年时,听说了祥林嫂的故事。
祥林嫂是外乡人,初来鲁镇时活泼开朗、勤劳朴实,深受大家喜爱。
但她丧夫后被逼再婚,而后来的丈夫和孩子却都因意外丧生,她沦为了乞丐。
在被大家欺辱,嘲笑后,自闭起来,最终不得不自了终生,期盼着下地狱与家人重逢。
整个故事充满了悲情色彩,读后心情十分沉重。
《祝福》读后感范文5篇
![《祝福》读后感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b3f32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6.png)
《祝福》读后感范文5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祝福》读后感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祝福》读后感范文5篇(一)读了鲁迅的《祝福》,其中祥林嫂的一生引出了我无数的感慨。
鲁四老爷说:"祥林嫂是穷死的,在我看来,用来形容一个在被封建思想统治的社会中死去的她,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因为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得出来......."第一,从祥林嫂初到鲁镇,就已经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剧。
她当时已经嫁人并且丧偶,是受不了婆婆的严格管制才逃出来做工的。
更不幸的是雇主--鲁四老爷夫妇是一对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卫道士,初到鲁镇的时候,鲁四老爷就因为嫌弃她是一个寡妇而不喜欢她,以至于后来别人都休息了,她都在通宵地做着男人才会做的重活,但她面对这样的剥削和压迫居然没有反抗,而是逆来顺受。
只是为了能摆脱婆婆的管制而已,后来还是逃不过,被迫再次嫁人,然而好景不长。
两年之后她的丈夫儿女相继死去,她不得不再一次回到鲁镇做工,然而这次别人对她的眼光都变了,都认为她是残花败柳而处处排挤她,从禁止她参加常人的祭祀活动就看得出来,最终,她被这种精神折磨给活活逼死。
然而,造成这种悲剧她自己要负最大的责任,因为她自己也认为自己不干净,所以才会有将一年的薪水拿去捐门槛的举动,如果她敢于反抗,及时离开鲁镇的话,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了。
第二,鲁四老爷这样的衣冠禽兽是直接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因为他们用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封建宗法这三把刀捅向了她的胸膛。
首先,婚姻应该由个人意志所决定,祥林嫂的婆婆不顾其的想法,强行将其再嫁给他人。
如果是这样也就罢了,当她再回鲁镇之时,鲁镇的人面对她的遭遇不但不同情她,反而以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判断她是一个不干不净的人,并且剥夺了她参加祭祀活动这样的做人的基本权利,然而,最后一击却是在柳妈身上,她以封建思想认为祥林嫂不该活着,更认为她死后会受到惩罚,这一番话击垮了她最后一点做人的希望与权利,因此,鲁镇的所有人都是直接导致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刽子手第三,这是封建思想下的必然产物,祥林嫂只是千千万万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中的一个缩影罢了。
祝福读后感精选6篇
![祝福读后感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ab490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0.png)
祝福读后感精选6篇读后感的目的在于激发我们对生活的思考,让我们在阅读中成长,通过读后感,我们能够与作者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感受他们的情感与智慧,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祝福读后感精选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祝福读后感篇1今天,我阅读了鲁迅先生的《祝福》,读后我深有感受。
小说采用倒叙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在封建礼法的迫害。
蹂躏下牺牲的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形象——祥林嫂。
祥林嫂一生非常悲惨:二十六七岁就成了寡妇,给四叔当女工,后来又被强行嫁给贺老六、结果贺老六也死了,孩子阿毛又被狼叼了去。
她又被迫给四叔当女工。
在四叔家,她又受到歧视被逐走,最后饥寒而死。
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充分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
奴役和歧视。
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
鬼神迷信和封建道德观念对人民的虐杀。
小说多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例如: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啊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伤了香案的角,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了几层布还止不住血呢。
直到把她捆在床上,和她男人反关在新房里,还是骂。
这一段中撞碰流血骂写出了祥林嫂的反抗精神;捆关等写出了封建道德观对人民的迫害。
祥林嫂,这个悲剧的化身,历尽了尘世间所有的痛苦,带着满心的屈辱与伤害,终是离开了我们。
为什么说是终?她的死,是偶然中的一个必然。
即便她没有寻死的意愿,即便她还有生存下去的意念,她还是会被社会中那只无情的,黑暗的手所杀害。
我不知道祥林嫂最终是死于何种原因,我只能揣测,她在闭上眼的最后一刻应该是没有忘记微笑罢。
祥林嫂在生活中受尽苦难,历尽嘲讽,在封建礼教冷血的狞笑中步履艰难地走着。
祝福读后感篇2彷徨是苦闷的,彷徨时迷茫的,彷徨时无处宣泄的,彷徨就像游走在荒野上的孤魂,不知该何去何从,不光是身体的无归无依,更是灵魂的无法寄托。
二十年代的中国,黑暗、混乱、动荡不安,满目苍夷,热血青年奋起反抗,期望着改变这个千疮百孔的旧世界。
有的隐退,有点高升,有的前进。
《祝福》读后感
![《祝福》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c2e913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4.png)
《祝福》读后感《祝福》读后感8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祝福》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祝福》读后感1念人的《风啊,请捎上一个祝福》一文,是一篇爱情散文。
以描述女人长辫子作为切入口,回忆起四十多年前的一段初恋故事,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一、角度新颖自古至今,有关爱情话题都深受读者青睐,对此,写这方面题材散文也比较多。
在题材选择上,不论从何种角度选择,读者都喜欢。
像在七十年代流行的《第二次握手》,使人爱不释手。
《风啊!请捎上一个祝福》一文,选择姑娘长辫子作为主线,角度新颖,然后用倒叙写法,描述在七十年代发生的一幕十分凄美的初恋故事。
男女主人公分别来自相隔千山万水的海南岛与上海。
尽管初恋是朦朦胧胧的,但是,那段刻骨铭心的初恋,事隔四十多年后,依然在主人公心中挥之不去。
所以,萌生了这一篇角度新颖,超尘出俗的散文。
文章是借赞赏姑娘留长辫子之名,以达到赞美姑娘善良纯洁美丽之品德。
尽管几十年过去了,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在变,而且变得辩认不出来了。
可是,在作者心里姑娘那条长辫子没有变,依然是姑娘善良纯洁美丽的象征。
二、情感纯真这段初恋情感发生在七十年代。
他们的初恋情感,是在一种纯真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
尽管分别几十年,可是,初恋情感依然如故。
姑娘每年除夕都到外滩祝福。
为了坚守这份情感,姑娘竟是终生孤身一人,直到走完最后人生。
反映了姑娘心中的那份情感,依然是那样的纯洁、真挚、执着。
在散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把姑娘珍藏在心底深处的那份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段话这样描述:“前年,我到上海开会顺便探望她时,她仍然独身一人,我的心像刀割一样难过极了。
看着她那稍白仍保留下的辫子,我的泪水立即流了出来……”可见,姑娘这份初恋情感,是经得起任何风吹浪打与生活考验的。
从《风啊,请捎上一个祝福》一文,我们感到,爱情建立在金钱之上,这种爱情对人格是一种侮辱。
《祝福》的读后感范文(通用11篇)
![《祝福》的读后感范文(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9c94d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b.png)
《祝福》的读后感《祝福》的读后感范文(通用11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祝福》的读后感范文(通用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祝福》的读后感1我捧着鲁迅的《祝福》,本是为了放松消遣,读后却让我倍感压抑,心情如同这夜晚一般的凝重沉郁,几欲窒息。
整篇文章旨在通过对祥林嫂的描写揭示封建制度的残酷性和对受害者精神上的摧残,把当时社会的黑暗,迂腐,愚昧,清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小说展示了一个悲惨的女人——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她结婚后丈夫死了,伤心之中,她又被逼改嫁,然而平静生活不到三年,第二任丈夫又死了,甚至连儿子也被狼吃了。
她不爱说话,只是时常与人诉说心中的苦:“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雪天时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一大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碗豆,叫我们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
他是很听话的孩子,我的话句句听。
他就出去了。
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要蒸豆。
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
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
我急了,央人出去寻。
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
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
再进去,果然,他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可怜他手里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句句都那般真切,满怀一个母亲丧子的痛苦与悔恨,催人泪下。
可是说多了,说久了,便引来了众人的厌烦和唾弃,而她却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安慰自己,让自己活下来,还苦命挣钱去买门槛为自己赎罪,可同时,许多人又拿她脸上的伤疤作趣。
她变得胆怯,苍老,健忘,她在世上无依无靠,最终沦落成一名乞丐。
她精神失措,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幻想,她对鲁迅极秘密似的切切地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她在痛苦不解中死去?鲁镇人对祥林嫂从喜欢到厌恶的感情充分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鲁迅《祝福》读后感(精选8篇)
![鲁迅《祝福》读后感(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4785f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b.png)
•••••••••••••••••鲁迅《祝福》读后感(精选8篇)鲁迅《祝福》读后感(精选8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鲁迅《祝福》读后感(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迅《祝福》读后感1《祝福》长期以来是在不考虑叙述方式的情况下被评论的,评论者将目光集中在小说中祥林嫂的故事上,从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角度,于祥林嫂的故事中归纳出故事的思想文化意义。
但是《祝福》中,祥林嫂的故事是在“我”的叙述中出现的,“我”为什么要叙述祥林嫂的故事?这个问题,是研究《祝福》不能不回答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角度看。
祥林嫂的故事其实是“我”的一个回忆,在本文中已经强调过,人物的回忆话语的意义,主要不在其回忆的内容,而在这个回忆对于回忆者的价值与意义。
在“我”回忆中,祥林嫂的悲剧的原因是明确的,即她的悲剧概归因于社会。
祥林嫂的悲剧归因是如何完成的?我们可以引一段用传统研究方法作的概括来说明。
祥林嫂是病态社会中正常悲剧的典型。
悲剧的形成和发展,完全是按照这个社会的正常秩序进行的。
小说不是以特地设计的个别好险邪恶的人物,而是以社会关系中的内在矛盾必然性作为推动悲剧情节发展的动力的。
讲理学的监生鲁四老爷,俨然是封建势力的道德化身,所谓“事理通达”,表示他是按照最规矩的封建教条办事的;所谓“心气和平”,表明他并非格外奸诈凶残之徒。
对于再醮重寡的祥林嫂,他用“伤风败俗”来评价她的生存,用“谬种”来论定她的死亡,均是从程朱理学的“道德心性”演绎而来,完全符合当时中国乡村小镇根深蒂固的占统治地位的伦理观念。
连柳妈渲染地狱恐怖,也并非由于她心地歹毒,而是出自她对鬼神的虔信,她的思想和鲁四老爷的“不净观”一脉相通的。
因此鲁家把她归入“善女人”,以示跟祥林嫂的区别,“有其主必有其仆”,写柳妈也是为了写鲁四老爷们的社会。
祝福读后感最新7篇
![祝福读后感最新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7ff6b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0e.png)
祝福读后感最新7篇读后感的目的在于激发我们对生活的思考,让我们在阅读中成长,读后感是一个自我表达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祝福读后感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祝福读后感篇1昨天在鲁迅的《彷徨》里又一次读到了《祝福》也就是在不久我又在网上看了一遍同名电影。
这已经是我第二遍读和看《祝福》了。
书中说的和影视演的是有一些出入的,但是主要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我总感觉影视里祥林嫂要更加的深刻。
直到现在我也无法想像为什么在那个社会一个人竟然会那样悲惨的死去,不知道是因为那是的人思想太保守了还是说现在人的思想太开放了。
书里的这样一段让我颇有些印象——以身为乞丐的祥林嫂碰到回鲁镇的鲁迅问鲁迅:人死后到底有没有魂灵,鲁迅也不太确定当时我感觉应该是鲁迅为了给祥林嫂一些精神寄托才说:可能有吧。
但是祥林嫂又反问道:那也有地狱了?鲁迅无法回答了就搪瓷的走了。
几天后鲁迅从下人的嘴中得知祥林嫂死了,这使得鲁迅很是愧疚总感觉是自己的话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可见鲁迅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一个人,当祥林嫂二次丧夫走投无路又一次回到鲁四爷当下手的时候,同为下人的柳妈竟说祥林嫂到阴间要被那两个死鬼用锯锯成两半,这使得祥林嫂很是恐惧只有去庙里捐门槛让万人踏千人骑才能减轻自己的罪孽。
祥林嫂将积攒的一年的工钱去庙里捐了一条门槛,后来总被主人打发了从此变成了乞丐,就这样在死了两次丈夫阿毛又被狼吃了之后祥林嫂终于没有了气力就在那个祝福的晚上祥林嫂死去了。
纵观祥林嫂的一生怎是坎坷二字了得一个那么要强的女人到最后却是那样的命运在过去的社会人太容易死了病源来自思想上,现代的人也太容易死了病源来自身体上,这也许就是常说的横竖都是一死吧。
祝福读后感篇2每次读鲁迅的文章,我总会对旧中国加深理解,感受到那时这个民族所经受的巨大痛苦。
这次读完祝福,心中同样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它叙述的是上个世纪中国最黑暗的时代,鲁迅家乡的一位雇工祥林嫂坎坷的一生。
读祝福有感优质(六篇)
![读祝福有感优质(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7ca7b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4.png)
读祝福有感优质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就像是一条毒蛇,封建礼教就像一种解药让每人都不得不心甘情愿的臣服在它脚下。
然而许多女性在封建礼教的控制下逐渐丧失了自我和对生活的追求。
虽然她们缺少挣脱封建桎梏解放自我的勇气与力量,但在其灵魂深处她们还是渴望自由和希望能被别人平等对待。
祥林嫂是当时深受封建礼教的残害的女性代表。
在看完《祝福》这篇文章后,很多人认为祥林嫂是一个向命运低头的弱者,但我却觉得她是具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勇于与封建封建礼教抗争的勇士。
因丈夫去世,她在家里可能忍受不了婆婆的欺凌,或者不想像畜生一样被婆婆卖掉,自己也不想逆来顺受,于是她千方百计地逃了出来了。
倘若他没有勇于与封建封建礼教抗争的勇气,她能逃出来吗?倘若他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她或许会和那些迂腐的女人一样为丈夫而殉情或者守寡。
在鲁镇她靠着自己的勤快的双手得到了雇主的赞扬,可是好景不长,她就被婆婆抓回去背卖给了贺老六当媳妇了,她有挣扎过,有寻死过,但是最后还是被贺老六用强力成婚了。
“再婚”对我们来说没什么,但是在当时社会这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情,“饿死是小,失节是大”。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祥林嫂最后服从呢?我觉得祥林嫂并不是服从,只是他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有丈夫和儿子一家圆圆满满,和乐融融的日子正是她这辈子最大的心愿。
这也恰巧说明她被卖时的抗争并非仅仅为了死守节烈,而是为了反抗任人摆布的命运。
老天似乎很喜欢和她看玩笑,两年后,她的丈夫和儿子相继去世,世界上最悲惨的是都被她遇上了,那里有压迫那里就会有反抗,她并没有因为这种.种的痛苦而被压垮,她选择坚强的活下去。
从伤心中学会坚强,从痛苦中学会坚强。
因为是一个“不洁”之人了,嫁了两个男人,所以当她再一次回到鲁镇后,人们对她的态度与以前截然相反,嘲弄、冷眼,以及病态的取乐摧残着她,她的反抗便是“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抗争对自己不公的命运。
这些看似沉默的反抗,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所以她捐了赎罪的门槛后,希望人们不要在歧视和嫌弃她。
作文祝福读后感500字范文6篇小学生
![作文祝福读后感500字范文6篇小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edca107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a.png)
作文祝福读后感500字范文6篇小学生读后感又俗称读书笔记,是对于一句话,一段文字,一本书的感想和见解。
好的读后感应该是和原著作者在思想上的一次火花交锋,在文学修养上的一次升华。
小编在此整理了作文祝福读后感500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作文祝福读后感500字1今天,我们读了鲁迅的《祝福》,其中祥林嫂的一生引出了我无数的感慨。
鲁四老爷说:"祥林嫂是穷死的,在我看来,用来形容一个在被封建思想统治的社会中死去的她,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因为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得出来......."第一,从祥林嫂初到鲁镇,就已经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剧。
她当时已经嫁人并且丧偶,是受不了婆婆的严格管制才逃出来做工的。
更不幸的是雇主--鲁四老爷夫妇是一对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卫道士,初到鲁镇的时候,鲁四老爷就因为嫌弃她是一个寡妇而不喜欢她,以至于后来别人都休息了,她都在通宵地做着男人才会做的重活,但她面对这样的剥削和压迫居然没有反抗,而是逆来顺受。
只是为了能摆脱婆婆的管制而已,后来还是逃不过,被迫再次嫁人,然而好景不长。
两年之后她的丈夫儿女相继死去,她不得不再一次回到鲁镇做工,然而这次别人对她的眼光都变了,都认为她是残花败柳而处处排挤她,从禁止她参加常人的祭祀活动就看得出来,最终,她被这种精神折磨给活活逼死。
然而,造成这种悲剧她自己要负的责任,因为她自己也认为自己不干净,所以才会有将一年的薪水拿去捐门槛的举动,如果她敢于反抗,及时离开鲁镇的话,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了。
第二,鲁四老爷这样的衣冠禽兽是直接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因为他们用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封建宗法这三把刀捅向了她的胸膛。
首先,婚姻应该由个人意志所决定,祥林嫂的婆婆不顾其的想法,强行将其再嫁给他人。
如果是这样也就罢了,当她再回鲁镇之时,鲁镇的人面对她的遭遇不但不同情她,反而以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判断她是一个不干不净的人,并且剥夺了她参加祭祀活动这样的做人的基本权利,然而,最后一击却是在柳妈身上,她以封建思想认为祥林嫂不该活着,更认为她死后会受到惩罚,这一番话击垮了她最后一点做人的希望与权利,因此,鲁镇的所有人都是直接导致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刽子手第三,这是封建思想下的必然产物,祥林嫂只是千千万万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中的一个缩影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祝福读后感500字3篇
你们看过鲁迅的祝福之后,有没有感受到旧社会的风气呢?下面小编整理
了祝福读后感 500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祝福读后感500字一
个人认为,《祝福》是鲁迅写得最好的小说。
他用"我"的眼光,把祥林嫂
这个人物活生生地表现出来,把世态的苍凉,封建社会的黑暗暴露无遗。
无论
是从选事,还是从写作方法上来看,《祝福》都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
在我看《祝福》以前,我一直以为,鲁迅只是一个思想前卫,语言犀利的作家。
他的
出名只是因为他的杂文和他的思想,但是在看了《祝福》后,我对他的看法改观,觉得他是一个凭着真本事而屹立在中国文坛上的。
《祝福》一开始用一种
很悲凉的手法渲染气氛,写那满天飘舞的雪花,让人们满目疮痍,感到荒凉和
痛苦。
然后鲁迅慢慢地用祥林嫂的死引出她的一生的悲剧。
鲁迅的叙述很自然,把祥林嫂由逃走——打工——被绑走——再嫁——失夫失儿——再打工——遭
唾弃这些遭遇很完整地表达出来,没有丝毫的拘束。
鲁迅没有在文中对祥林嫂
表示同情,但是却能在叙述中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使大家同情祥林嫂,这表
现他的深刻的文学造诣,我想这种文章写作方法是我们最难学习但是又是最
需要学习的。
我觉得文章最精彩之处是文章的题目"祝福",文章为什么不叫"祥林嫂之死"呢?文章写的是悲剧,但是却用了一个很有希望的题目,这正是鲁迅最高明的地方,简单的"祝福"两个字,把悲愤和希望都表现出来,引人深省。
文章是表现生活的。
而鲁迅的《祝福》是揭示生活,把当时的社会的黑暗
愚昧展示给读者。
祥林嫂第二个丈夫死了后,她回到鲁家打工,主人并没有关
心她,而是在意她的表现比不上以前了,而且还认为她是个克星,在祭祀的时
候不让她碰供品。
祥林嫂用自己一年的工资去捐了条门槛,但是却仍然没有法
改变大家对她的看法,而她自己也过不了自己一关,迅速衰老,自己首先在精
神上把自己杀死了。
祥林嫂死在大年夜,但是却没有人把她当人看待,只是说
她死的不是时候。
我看完这篇文章时,觉得很压抑,好像要把那愚昧的社会推
翻才能松一口气似的,我想,这就是鲁迅的精神力量吧。
鲁迅用笔和黑暗作斗争,用文章来解放人们的思想,鲁迅堪称中国精神领域界的教父。
鲁迅在文章
中设计了一个麻木的祥林嫂,当她在面对别人的嬉笑时,眼睛呆呆地望着前方。
我想,这也表达了鲁迅那当他面对愚弱的国人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
奈吧。
屈原曾经反复这样吟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想鲁迅在
这文章中表达的也是这样的一种无奈。
这种无奈是矛盾的,深深的折磨着他的
灵魂,对于这样的灵魂,我是同情他的。
有人说,鲁迅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不这样认为,因为仅仅就是从《祝福》
上面说来,鲁迅还是离我们很近的。
离我们远的只是那封建社会和那愚昧的人们。
祝福读后感500字二
今天,我们读了鲁迅的《祝福》,其中祥林嫂的一生引出了我无数的感慨。
鲁四老爷说:"祥林嫂是穷死的,在我看来,用来形容一个在被封建思想统治的社会中死去的她,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因为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得出来。
"
第一,从祥林嫂初到鲁镇,就已经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剧。
她当时已经嫁人
并且丧偶,是受不了婆婆的严格管制才逃出来做工的。
更不幸的是雇主——鲁
四老爷夫妇是一对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卫道士,初到鲁镇的时候,鲁四老
爷就因为嫌弃她是一个寡妇而不喜欢她,以至于后来别人都休息了,她都在通
宵地做着男人才会做的重活,但她面对这样的剥削和压迫居然没有反抗,而是
逆来顺受。
只是为了能摆脱婆婆的管制而已,后来还是逃不过,被迫再次嫁人,然而好景不长。
两年之后她的丈夫儿女相继死去,她不得不再一次回到鲁镇做工,然而这次别人对她的眼光都变了,都认为她是残花败柳而处处排挤她,从
禁止她参加常人的祭祀活动就看得出来,最终,她被这种精神折磨给活活逼死。
然而,造成这种悲剧她自己要负最大的责任,因为她自己也认为自己不干净,
所以才会有将一年的薪水拿去捐门槛的举动,如果她敢于反抗,及时离开鲁镇
的话,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了。
第二,鲁四老爷这样的衣冠禽兽是直接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因为他们用封
建礼教,封建迷信,封建宗法这三把刀捅向了她的胸膛。
首先,婚姻应该由个
人意志所决定,祥林嫂的婆婆不顾其的想法,强行将其再嫁给他人。
如果是这
样也就罢了,当她再回鲁镇之时,鲁镇的人面对她的遭遇不但不同情她,反而
以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判断她是一个不干不净的人,并且剥夺了她参加祭
祀活动这样的做人的基本权利,然而,最后一击却是在柳妈身上,她以封建思
想认为祥林嫂不该活着,更认为她死后会受到惩罚,这一番话击垮了她最后一
点做人的希望与权利,因此,鲁镇的所有人都是直接导致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刽
子手
第三,这是封建思想下的必然产物,祥林嫂只是千千万万深受封建思想毒
害的妇女中的一个缩影罢了。
有更多不知名的妇女也经受着像她一样的苦难,
因此作为一个穷苦妇女的她自然也无法摆脱厄运。
所谓的"穷"死的,实际上就
是被封建思想剥夺了生存的权利,走投无路而死。
在20世纪20年代,正处于新旧文化的交替时期,虽然封建帝制早已荡然
无存,但封建礼教却仍然根深蒂固。
因此,作者想借祥林嫂这个典型人物。
来
呼吁人们解放思想,推翻封建礼教,腐朽的事物总是要灭亡的,20年后,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