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学习内容:第1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学习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放大,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第1页,我知道了(),我的问题是()。

学习过程:一、引学生自己出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并笔算。

算完后互相检查。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书,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主要说清楚分别要用第2个乘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去乘)。

二、议1.教学例题:出示例题图:让学生看图后,读读题目的意思,说说怎么列式?随学生回答板书:144×15指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2.探索算法:(1)学生自主探索:每人在本子上自己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换算法,说说自己怎么算的?有问题么?(2)找几个学生的做法板演,分别说说各题错在哪里?正确的该怎么算?[课堂中出现的问题:(1)直接一次乘。

指出:乘数是两位的,要分两次乘。

(3)分别用第一个乘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去乘,乘了三次。

指出:一般用第二个乘数分别去乘]另外再指出:个位乘得的积末尾和个位对齐,十位乘得的积和十位对齐。

3.总结:(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练1.做“想想做做”第2题(做在书上)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很容易出错,除了上面说的错,还有哪些呢?一起看第2题:说说错在哪里?怎么改正?特别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还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

新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完整)

新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完整)

新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完整)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六单元运算律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八单元确定位置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1)学情分析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5班,共有学生47人。

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并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少数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发言不积极。

我本学期需要较多地关注同学们业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整理与复习等。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本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生活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本教材既注意体现教育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的数学教育内涵,使我们的实验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

2.数学思考方面(1)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在探索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完整版)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课题:图形的平移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

(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二、交流共享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十二》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十二》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十二》教案教学设计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十二》教案教学设计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题:练习十二第 4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对三角形的定义和三角形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练习过程中,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加深对三角形定义和特点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提问:怎样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有几条?三角形有哪些特点?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三角形的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80~81页“练习十二”1.第1题。

画高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

这道题中第三小题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上的高不用重新画,只要在另一条直角边上标出就可以了。

2.第2题。

这是一道开放题,由于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可以画无数多个,因此这道题的答案不唯一。

3.第6题。

这道题是练习用“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1)先量出两根小棒的长度。

(2)再小组交流探究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范围。

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要大于前两根小棒长度的差,小于前两根小棒长度的和。

三、综合练习1.第7题。

这道题也是有关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练习,已知三边之和,确定三条边的长度。

2.第11题。

学生在完成这道题时,经常会误以为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那么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就是原来三角形内角和的两倍。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练习时教师可以让同桌交换一个三角尺,使每个学生都有两个相同的三角尺,再拼一拼,最后观察得出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还是180 。

3.第12题。

这道题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形象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让学生边折边观察。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102页 0145页 0211页 0278页 0290页
一 平移、 旋转和轴对称 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亿有多大 六 运算律 多边形的内角和 数字与信息
一 平移、 旋转和轴对称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二 认识多位数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Hale Waihona Puke 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四 用计算器计算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七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多边形的内角和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八 确定位置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一亿有多大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六 运算律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进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202X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202X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挑选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的问题,随后出现了常见的两种运算方法,一种是用分步列式运算,另一种是用综合列式进行运算。

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在研究的进程中,将运算方法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感遭到数学源于生活。

在探究的进程中,教材在解决问题之前先让学生估计一下结果,渗透估计的思想。

对于情境中触及到的一些专门用语,如“专业得分”“综合素养得分”,我要给学生稍作说明。

当学生知道了情境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先估算,再组织学生独立探索,并在全班进行交换。

练习的设计中“购物”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并且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三、学校及学生状态分析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多数学生基础良好,对学习数学抱有浓厚的爱好。

经过几年对新教材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敢于质疑,有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有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太好,设计教学进程需要注意面向全部学生,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

四、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播放实况录像。

(播放本校田海参加全镇教职工声乐比赛的实况录像,学生看的十分投入,看完后一片掌声,并众说纷纭:“我们音乐老师唱的真棒!”“像名星!”“她得了第几?”“一定是冠军!”)师:同学们,田老师在这次比赛中的杰出表演得到了评委的好评,经过初赛、复赛,最后她与小张幼儿园的贾春风老师争取冠军。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教学设计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教学设计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课题:常见的数量关系第 2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种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发展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及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术语概括、表达数量关系,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回顾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课件出示题目)(1)每个书包50元,4个书包多少钱?(2)一列动车每小时行20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3)李师傅每天生产15个零件,他6天可以生产多少个零件?指名学生口头列式,师生交流反馈。

2.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量关系,弄清楚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有很大帮助。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一)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题2情境图。

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情境中的信息:钢笔每支12元,练习本每本3元;要买4支钢笔和5本练习本。

2.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

(1)提问: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什么是总价?(2)追问:每种商品的单价各是多少?购买的数量呢?(3)介绍单价的读法和写法。

(4)认识总价。

引导思考:根据题目中购买钢笔的情况,我们可以求什么呢?“4支钢笔一共多少钱”指的就是4支钢笔的总价。

指出:3.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1)课件出示下表:单价数量总价钢笔()元/支()支()元练习本()元/本()本()元让学生先填写商品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再分别求出总价。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计划备课摘要(七)讨论内容: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主备人:王远坤一、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实例,认识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能正确地测量或画出三角形的高,以及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2.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1.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构建和发现图形的特征。

2.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体验探索掌握知识的策略和方法。

三、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以下问题:1.对几个图形的特征可能会混淆不清。

2.找不准对应的底和高。

3.对三角形的分类会混乱。

四、针对以上情况,在教学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给学生营造安静的计算环境,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

2.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体会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练习中加强指导,特别是生生之间的督促、交流等。

五、教学中我们的点滴见解:魏峰:三角形的认识。

学生已经有了三角形的一些感性认识,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找三角形、画三角形,并说说三角形的特点。

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索时间,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明确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

赵俊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出示几根不同长度的小棒后,要求学生每次从中任意选3根围三角形,针对学生不同的操作结果,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从围成的三根小棒中任意选出两根,把它们的长度和第三根比较,结果怎样?结合演示和交流,使学生初步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7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7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7篇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第一课时1复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几百乘几十、几百几十乘几十(不进位)和几十几乘几百(不进位)的口算以及接近整百的数乘接近整十的数的估算,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并能运用这些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一、口算练习:300×30460÷23230×30490÷70600×1193÷3180×8002×22042÷2一叁0×120630÷3360÷60400×90350÷512×40045÷342×96÷48500×20xx÷壹伍学生独立完成,一人报得数,错的自己改正。

今天我们主要复习乘法的计算以及用字母表示数。

(揭题)二、复习乘除法的笔算:1、笔算:65×一⑦742×30750÷50107×6542×300700÷50一⑦0×65420×30700÷40学生计算第一组,板演,集体订正,然后说说每一题需要注意的地方。

学生计算第二组,板演,集体订正,说说这组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所用简便方法的依据是什么?学生计算第三组,板演,集体订正,说说这组题在计算方法上(1mi)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所用简便方法的依据是什么?最后一题正确的余数是多少?为什么?2、计算下面各题,能口算的就口算,不能口算的用竖式计算:165×34410×20600÷3090×70880÷6036×208270÷45900÷4018×400先看题目要求,能口算的在书上口算,核对时说说口算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材第34~37页)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计算这类题。

2.在研究算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3.在学习中不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重点: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

难点: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班今天来了一位小客人,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好,闭上眼睛3,2,1,睁开!(课件演示:喜羊羊动画)生:喜羊羊!(喜羊羊:大家好,我是喜羊羊,很高兴能来到你们班做客,早就听说你们班学生个个都很聪明,数学顶呱呱,所以今天特地前来,想请大家帮我个忙,帮我救出被灰太狼关在山洞里的美羊羊,要想进山洞需要闯关,每一关都需要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要知道,我对付灰太狼还行,可是解答数学问题可不行,你们能帮我这个忙吗)生:能!师:好,那我们就出发吧!(课件出示:口算题)3×2=13×2=95×0=21×4=4×300=学生完成口算练习,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师:恭喜你们闯过第一关,进入第二关。

(课件出示:改编后的例5题)月星小区有85平方米草坪。

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15克,吸收二氧化碳20克。

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师:灰太狼不服气,决定来点难的刁难你们,他把“85平方米”的草坪改为“850平方米”,现在你还会算吗?【设计意图:通过口算练习,渗透了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算方法,为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做好铺垫。

同时又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漫故事创设情境,和喜羊羊一起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求知欲】1.教学例5。

师:先读题,再想想该怎样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5题)学生读题,列式15×850或850×15。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律《乘法分配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律《乘法分配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律《乘法分配律》运算律《乘法分配律》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学习例题:1、出示例题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事?你想到了什么?(买东西,单价×数量=总价)读一读信息:短袖衫32元,裤子45元,夹克衫65元。

这三个信息分别说明了什么?(单价)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

这信息说明了什么?(买的数量)问:一共要付多少元?指出:这里有一个多余条件,是哪个?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列综合算式,并算出结果。

2、交流:(1)(65+45)×5 (2)65×5+45×5=110×5 =325+225=550(元)=550(元)分别说说这两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指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一个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加上“=”)比较:左右这两个算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不同之处呢?(相同:三个数是一样的,都有乘法和加法;不同:前面的算式中出现了1个5,后面的算式中出现了2个5;一个是两步算式后面一个是三步算式……)用语言来表示它们的联系:两个数合起来乘5等于两个数分别乘5再合起来。

(只要学生能大概说出类似的意思就行。

)3、学生写类似的算式:在规定的时间内,请你写出符合这样特点的等式。

交流:你写了几个?读一读。

问:像这样的算式你还能继续写吗?写得完吗?那有什么好办法表示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用字母表示的乘法分配律:(a+b)×c=a×c+b×c指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4、比较:回忆以前学过哪些运算律,今天学的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以前只有加或乘,这个既有加又有乘)猜:学习运算律有什么用呢?(使计算简便)二、完成想想做做: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交流。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多位数-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多位数-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多位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多位数的概念,能够识别和读写多位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位顺序表读写多位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位顺序表进行多位数改写和近似数求取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数位顺序表进行多位数大小比较和求取最大数、最小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数位顺序表的应用,包括多位数改写、近似数求取、大小比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数位顺序表的应用。

难点: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数位顺序表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学习多位数做好准备。

2. 讲解新课(1)多位数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多位数的概念,明确多位数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字组成的数。

(2)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多位数的读写规律,总结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3)数位顺序表的应用讲解数位顺序表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数位顺序表在多位数读写、改写、近似数求取、大小比较等方面的应用。

3.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多位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和数位顺序表的应用。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多位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和数位顺序表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后练习和测试,评价学生对数位顺序表应用的熟练程度。

3.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积极参与、主动提问等,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和数位顺序表的应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乘法教学目标⒈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相应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⒉使学生联系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简便算法,掌握几百乘几十、几百乘几十几(不进位)和几百几十乘几十(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⒊使学生在思考、交流和总结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⒋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⒈重点: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⒉难点:理解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依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挂图等。

课时安排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课时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课时练习一…………………………………………………………………2课时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书P1-2的例题,完成“想想做做”的1~4题。

教学目标⒈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⒉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⒊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重点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用竖式计算:14×15 (指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他学生做在自备本上)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创境引新,促进迁移⒈谈话:这几年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月星小区最近新建了一些楼房,可漂亮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⒉电脑出示情景图,并出示文字:月星小区有15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4户。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5篇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5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的:1. 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里一种雪糕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价钱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出示课题,提出目标。

1.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三、自学尝试,探究新知。

1.出示尝试题(1)1、10、100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2)你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3)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说明什么?(4)“0.1米= 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又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学生自学课本38页后尝试练习并讨论。

(5分钟后全班交流)。

3.根据自学情况引导讲解。

四、拓展练习,验证结论。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2.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教案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教案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教案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重视寻求知识与技能,进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进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写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推敲到。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202X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202X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教案1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知道和掌控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知道、掌控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星星。

二、说教法与学法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都是自己去发觉。

学习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进程更是发觉、探索的进程。

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觉、主动去探索。

本节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体会和已有知识动身,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觉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算法的多样化,发展其作出决策的能力。

并通过小组讨论,把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课堂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旧知铺垫1.师:今天数学游乐园开张了。

老师准备带大家一起去游一游。

只要大家答对门口的几道题,就可以免费进去了,你们有信心吗?2.课件出示情境:0.24+0.1 0.82-0.32 1.54+2.3 9.88-4.32售票员阿姨:“只要小朋友能准确地运算出得数,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可以。

3.师引导:可以口算,可以列竖式运算、还可以请教别人,等等。

4.学生运算后、汇报结果。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崔琦先生说过:“爱好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

”针对学生的爱好和好奇心,以游乐园的情境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爱好。

本环节目的是激活学生学习本课所需的知识,挑选不同算法,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特别给予落后生再次学习的机会。

)(二)提出问题1、问题情境师:大家运算得真准确!我们可以进去数学游乐园喽!你们瞧,游乐园里真乐闹啊!大象伯伯在那里给大家量体重,我们去看看!哦,有三位小朋友量出来的体重是……(课件出示游乐园情境图)笑笑 38千克淘气 45.2千克丁丁 33.4千克2、大象伯伯要考考你们:你能不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呢?3、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从中挑选出本节课将解决的问题:(退位减法)(1)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2)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感遭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4 数字与信息(综合与实践)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4 数字与信息(综合与实践)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4 数字与信息(综合与实践)丨苏教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本节课的主题为“数字与信息(综合与实践)”,主要内容为:学习数字编码方式、数码管的组成、数字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如何通过数码管显示数字。

本节课对孩子的数学思维水平、运算能力、观察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1.2 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编码方式,能够用不同的编码方式来表示数字。

2.了解数码管的组成,会用数码管来显示数字。

3.掌握数字的读法和写法,能够正确读出不同的数字和将数字正确地书写出来。

4.学会分析数字的组成和特点,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1.3 教学重点1.数字的编码方式和显示。

2.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1.4 教学难点1.数字编码方式的理解和掌握。

2.数字的合理书写方法。

二、教学过程设计2.1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识讲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并通过展示数码管和教具等方式,给学生展示数字编码方式和数码管的组成。

步骤二:教学重点讲解1.数字编码方式: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

2.数字的显示:数码管的组成,各个数码的位置、亮灭、颜色等含义。

3.数字的读法和写法:如何正确地读出数字,如何将数字正确地书写出来。

步骤三:教学实践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通过把数字转换为不同的编码方式,并通过数码管展示出来,提高学生对数字的转换和展示能力。

步骤四:巩固练习在教学结束前,设计一些巩固练习,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2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 + 实践的教学方式,通过展示、讲解、操作、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评估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师生互动评估教师是否能及时响应学生的问题,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学与沟通能力,是否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交流。

3.2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实践操作、巩固练习等,是否具有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

3.3 教学效果评估本节课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对数字编码方式、数码管的组成、数字的读法和写法等方面的掌握程度是否符合教学要求。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四、单元教材解读 单元名称:第八单元 教学时间:_14___周至_15____周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确定位置二、本单元教学要求: 本单元是由 4 个例题,2 个课堂活动和练习九组成的。

主要教学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表示方格图上确定的位置。

学生在以前已经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比 如“第几组,第几排。

”本单元主要是将学生已有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 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本节课主要教学的是前两个例题,让学 生由“第几组,第几排”转变为“第几列,第几行”的表示方法,并认识表示位置的另一 种方法“数对”,会用数对来表示位置。

1、能在具体情景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认识列、 行的含义,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中获 得价值体验和成功体验。

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所在的位置。

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数学 学科 四 年级(下)电子备课设计方案总课时 44用数对确定位置课型 新授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平面图中认识列和行的含义,知道确定 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能在比较中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同时能 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在方格纸 上用数对正确地表示出物体位置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 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 98 页例题 1 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提出了什么问题?(小军坐在哪里?)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最新版【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课题:图形的平移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

(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二、交流共享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5)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6)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4.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2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画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

(2)组织汇报。

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的重点是巩固平移的距离问题,通过练习强化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2.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巩固平移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四、反思总结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第 2 课时总第课时课题:图形的旋转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绕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 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90 后的图形。

2.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 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播放有关风车和摩天轮的课件。

提问:游乐场的摩天轮和风车的运动是一种什么现象?追问:你能说说它们是怎样旋转的吗?它们都是绕着中间的点顺着旋转的。

2.导入新课。

对于旋转,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旋转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认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 的含义。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播放课件:某一高速公路收费站,各种车辆进出场面的录像。

为了维持秩序,收费站口设置了转杆。

引出问题:图中的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的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模拟操作,认识含义。

同桌合作,拿出活动角模拟转杆打开和关闭,讨论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

结合学具演示交流,明确转杆打开和关闭都属于旋转。

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

(3)深入探讨: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引导学生结合例题2的转杆图进行思考。

学生观察、交流,得出:转杆打开是绕O顺时针旋转90 ;转杆关闭是绕O逆时针旋转90 。

(4)全体活动,深化理解。

听口令做动作: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逆时针旋转。

2.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旋转。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题3图。

(2)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题目的要求的?引导学生进行审题:中心点:点A;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角度:90 。

(3)动手操作。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指名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进行旋转演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4)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提问:如果不借助具体的实物,该怎样画出三角形逆时针旋转90 后的图形?(出示教材第4页上方情境图)学生可能有如下方法:①先把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再画出另外的线段,最后连成相应的图形。

②先把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再连成相应的图形。

③借助手、笔等工具一转后再画一画。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尝试画图。

(5)组织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画的图,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6)师生共同小结。

提问:我们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要先找出一条线作为标准,再按“定点、定向、定角度”三个步骤进行操作。

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利用钟面的时针、台秤的指针、转盘的指针等实例来巩固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教学时切不可草率对待这些习题,它们都是旋转平面图形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实际上是例题3的补充,它是将一个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

教学时可以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要求,如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直接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90 后的长方形;而直接画图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照样子先做一个长方形,按旋转的要求在方格纸上转一下,再离开实物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四、反思总结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第 3 课时总第课时课题: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1.能用折纸等方法确定对称轴,根据对称轴判断已知的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够利用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在方格图中利用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出示飞机图、蝴蝶图和奖杯图。

提问:这三幅图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是轴对称图形)师指着蝴蝶图问:你怎么知道它是轴对称图形的?指名学生到讲台前折纸演示。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取出课前从教材第113页剪下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折一折,说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汇报交流。

(3)指名演示并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追问:为什么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经过对折,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平行四边形经过对折后,折痕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2.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1)提出问题:把长方形纸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有几种不同的折法?(2)指名汇报不同的折纸方法,并说说折纸时应该注意什么。

(3)小结:像这样对折,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画对称轴。

请学生在长方形纸上画出它的对称轴。

引导:刚才我们用折纸的办法找到了长方形的对称轴,那么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能对折吗?如果要画出它的对称轴,你有什么办法?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学生说怎样画对称轴,教师指出:因为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所以可以让对称轴延伸到图形外。

(5)完成教材第5页“试一试”。

请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再通过折纸研究它有几条对称轴,再在课本上画出正方形的各条对称轴。

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可与同桌商量,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

展示只画出两条对称轴的正方形,提问:这两条对称轴画得对不对?还有其他对称轴吗?小结: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3.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例题5。

学生独立在教材的方格图上画一画。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画的?(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①交流作图思路。

②交流作图方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方法一:用描点的方法。

先数格子,找出对应的顶点,再连接这些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方法二:用涂色的方法。

左边是个什么图形就在右边涂一个什么图形。

……提问:你觉得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用哪种方法比较好?(4)小结。

我们在方格图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应该注意什么?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画出方格图中几何图形的对称轴,第一个图形有1条对称轴,第二个图形又1条对称轴,第三个图形又2条对称轴。

练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方格图来帮助判断。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与例5一样的练习,是要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四、反思总结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第 4 课时总第课时课题:练习一教学目标:1.加深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能综合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