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阅读答案
许衡,字仲平阅读答案
许衡,字仲平阅读答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许衡,字仲平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许衡,字仲平阅读答案1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
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
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
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
未几,衡谢病归。
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
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
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
《许仲平义不苟取(节选)》阅读及答案
《许仲平义不苟取节选》阅读及答案《许仲平义不苟取(节选)》阅读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
(14分)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①者,吾非其师。
遂辞去。
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②家见《书》疏义③,因请寓宿④,手抄归。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⑤。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注】①过:过人之处。
②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
③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④寓宿:指在别人家借宿。
⑤《易》王辅嗣说:王辅嗣对《易》的解说。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师大奇之()②师谓其父母曰()③如是者凡更三师()④手抄归()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然遭乱世,且贫无书A.怡然称快(《幼时记趣》)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C.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D.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八则》)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11.从许衡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除教育因素外)?(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9、尝从日者家 / 见 / 《书》疏义(2分)10、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今后一定能大大超过其他人,我不能做他的老师。
《送东阳马生序》《许衡字仲平》阅读练习及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何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许衡①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②家见疏义③,因请寓宿,手抄归。
既避祸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尔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如。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行也。
”人日:“世乱,此无主。
”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选自《元史·传记第四十五》)【说明】①许衡:元初大臣。
②日者:古时称占 h 的人。
⑧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14. 解说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 分)(1) 弟子填其室 填: (2) 援疑质理 援:(3) 俟其欣悦 俟: (4) 危坐树下 危: 15. 翻译以下句子。
(4 分)(1)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2) 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
16. 译文: (4【甲】【乙】两篇选文在内容上有什么同样之处? 分)答:17. 【甲】【乙】两篇选文在内容上有什么不一样之处?(3 分) 答:参照答案: 14. ( 4 分) (1) 挤满 (2) 引、提出 (3) 等候 (4) 正直(地) (共 4 分。
每题 1 分) 15. ( 4 分) (1) 拿着经书向老乡有道德有学识的长辈讨教。
(2) 许衡夜晚思虑白日朗读,亲自体验努 力践行。
(共 4 分。
每题 2 分,意思对即可)16. ( 4 分)宋濂与许衡在念书修业中都勤劳勤学。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阅读答案(附翻译)
篇一:中考(zhōnɡ kǎo)文言文阅读元史·列传第四十五|许衡传》翻译(fānyì)(译文)及试题设计时间(shíjiān):2012-7-13 7:52:52 点击:1844内容提要(nèi rónɡ tí yào):《元史·列传第四十五|许衡传》...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kēd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日:“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日:“世乱,此无主。
”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
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
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
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
未几,衡谢病归。
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
“许衡,字仲平”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
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
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
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
未几,衡谢病归。
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
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
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
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
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
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
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
以疾请还怀。
十八年,衡病革。
已而卒,年七十三。
文言文《元史许衡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20题(20分)①许衡,怀之河内人也。
七岁入学,授幸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既逃难徂探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揍诸狡而后发。
尝署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EJ:“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②寻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
凡经传、子史、礼乐、星历、水利之类,无所不讲,而慨然以道为己任。
尝语人曰纲常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苟在上者无以任之则在下之任也。
凡丧祭娶嫁,必檄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慷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人有所遗,一毫弗狡,弗受也。
③中统元年,召至京师。
时王文统以言利进为平章政爭,衡言治乱休戚,必以义为本,文统患之。
阿合马领尚书省六部事,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
④帝欲开太学,以为国子祭酒。
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
”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
其为教,因觉以明基,因明以开蔽,相其动息以为张弛。
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
少者则令习进退、应对,或射,或投壶,负者罚读书若干遍。
久之,诸生人人自得。
⑤六月,以疾请还怀。
已而卒,年七十三。
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
四方学士闻讣,皆聚哭。
皇庆二年,诏从祀孔子庙廷。
(节选自《元史》)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衡独危坐树下自若()(2)寻居苏门()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A. 准则B.管理C. 掌握D.度量(2)必徵于《礼》()A. {\集B.责问C.引证D.表露17.把第②段画波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6分)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
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
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
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
未几,衡谢病归。
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
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
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
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
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
”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阅读答案(附翻译)
篇一:中考(zhōnɡ kǎo)文言文阅读元史·列传第四十五|许衡传》翻译(fānyì)(译文)及试题设计时间(shíjiān):2012-7-13 7:52:52 点击:1844内容提要(nèi rónɡ tí yào):《元史·列传第四十五|许衡传》...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kēd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日:“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日:“世乱,此无主。
”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
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
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
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
未几,衡谢病归。
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
许衡字仲平阅读答案
许衡字仲平阅读答案【篇一: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许衡①字仲平,怀之河內②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
”随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③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④家见《书》⑤疏义⑥,因请寓宿,手抄归。
既逃难徂徕山⑦,始得《易》⑧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⑨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注释】【译文】许衡字仲平,是怀州河内人,祖辈世代务农为生。
许衡年幼的时候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七岁进入小学,老师教他认字写字,他问他的老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老师说:“为考试中举。
”许衡说:“仅仅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对他暗暗称奇。
每次老师给他讲解书籍,他总是问老师其中的微言大义。
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很聪明,悟性又非常好,总有一天,他会超过一般人,我当不了他的老师”。
于是就辞职离开了,父母尽力挽留他,也不能够留住。
像这样总共换了三位老师,许衡渐渐地长大,他酷爱读书如饥如渴,然而身处混乱时代,而且贫穷,家中没有书。
曾经跟随一个算卦的人到他家去,见那人家有《书》(疏义,对经的注释),于是就请求住在他家里,用手抄好后才回家。
后来逃到徂徕山,才得到易王辅嗣说的《易经》。
当时正在兵荒马乱之中,许衡日夜思考背诵,身体力行去实践,一言一行必要合乎礼仪,然后才行动。
曾经在夏天经过河阳,许衡口渴极了,路边有梨树,大家争着摘梨吃,许衡独自端正地坐在树下和平常一样。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他说:“不是属于我的东西却去拿,这是不对的。
”别人说:“世道这么乱,这些梨早没有主人了。
许衡字仲平_李德辉_字仲实阅读附答案
许衡字仲平李德辉,字仲实阅读附答案(一)(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
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此而已乎?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非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①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
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方劝必揆②诸义而后发。
家贫,食糠核菜茹,泰然自若,讴诵之声闻户外。
(二)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
适岁凶,家储粟才五升,其母舂蓬稗、炊藜苋而食之。
德辉秉性孝悌,操履③清慎,既就外傅④,嗜读书,束于贫,无以自资,乃辍业。
年十六,监酒⑤丰州,禄食足量,甘旨,有余则市笔札录书,夜诵不休。
已乃厌糟曲,叹曰: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⑥无闻,同腐草木也!乃拒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
【注】①日者:以占侯卜筮为业的人。
②揆(ku):揣度。
③操履:操行。
④外傅:老师。
⑤监酒:监管制酒。
⑥恶可:怎样能,如何能。
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过错的一项是()(3分)A.如是者凡更三师(改换) B. 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亲自)C. 有余则市笔札录书(购买)D. 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值得)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北山愚公,年且九十B.因请寓宿,手抄归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C.嗜读书,束于贫货恶其弃于地也D. 仕不足以匡君福民诚宜开张圣呼,以光先帝遗德3.用汉语写出以下句子的意思。
①儿颖悟非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②乃拒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
4.许衡与李德辉在志趣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作扼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D2.B D3.①②4.许衡与李德辉两人的家庭都很穷困,但他们都喜欢读书且胸有大志。
许衡抄书而读,又擅长思考发问,读书的目的不但仅是为了科举中举;李德辉抄写书籍,读诵不息,又拒绝与朋友的交往,专心请教,立志于做一个为国效率、造福于民、孝顺父母且有涵养的人。
(内蒙古)七上课外文言文(一)(解析)
(内蒙古)七上课外文言文(一)(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许衡,字仲平,河内人也,世为农。
稍长,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果,众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漏,一毫弗义弗受也。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尝.暑中过河阳(2)或.问之(3)熟烂堕.地(4)亦不睨视而去.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下车引之.A.众取啖之.B.童子过之.C.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D.其家人化之.如此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4.简要概括元方和许衡性格上的相同点,并结合两篇短文内容,分析阐述理由。
【答案】1.①曾经。
①有人。
①掉落。
①离开。
2.C 3.梨树没有主人,我的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4.元方和许衡性格上的相同点有:都很正直,坚守原则,不随意拿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元方在面对友人的不当行为时,据理驳斥,坚守礼仪规范;许衡在众人都取路旁无主之梨吃时,唯独他坚守道义,不拿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他们都表现出了对道德规范的坚守和高尚的品德。
【导语】这篇文言文通过许衡的一个故事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坚定的道德信念。
故事中的许衡在饥渴难忍时,仍坚持不取无主的梨,体现了他的自律与道德坚守。
他强调即使在混乱的世道中,内心亦需有主,此理念对其家庭产生深远影响,孩子们亦步亦趋地跟随其道德榜样。
这种“传家风”不仅彰显了个人的品德操守,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的重视。
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翻译。
(1)句意:曾经在酷暑天里路过河阳。
尝:曾经。
(2)句意:有人问他。
或:有人。
(3)句意:熟透掉到地上。
《许仲平义不苟取(节选)》阅读及答案
《许仲平义不苟取节选》阅读及答案《许仲平义不苟取(节选)》阅读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
(14分)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①者,吾非其师。
遂辞去。
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②家见《书》疏义③,因请寓宿④,手抄归。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⑤。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注】①过:过人之处。
②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
③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④寓宿:指在别人家借宿。
⑤《易》王辅嗣说:王辅嗣对《易》的解说。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师大奇之()②师谓其父母曰()③如是者凡更三师()④手抄归()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然遭乱世,且贫无书A.怡然称快(《幼时记趣》)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C.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D.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八则》)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11.从许衡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除教育因素外)?(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9、尝从日者家 / 见 / 《书》疏义(2分)10、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今后一定能大大超过其他人,我不能做他的老师。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篇一:文言文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单元测试
高中文言助读:许衡不食无主之梨
许衡①字仲平,怀之河內②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
”随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③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④家见《书》⑤疏义⑥,因请寓宿,手抄归。
既逃难徂徕山⑦,始得《易》⑧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⑨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注释】
①许衡:元初大臣。
官至集贤大学士。
②怀之河內:怀,怀州。
治所在河内(今河南沁阳)。
③更:换。
④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
⑤《书》:也叫《尚书》,《书经》。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的汇编。
相传是孔子编选而成。
⑥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⑦徂徕(cúlái)山:山东泰安境内。
⑧《易》:《周易》的简称,儒家经典之一。
通过八卦的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
⑨揆(kuí):揣度。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 阅读答案附翻译(2)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2)17.(1)姚枢曾经被召入京师,就把自己的雪斋让许衡居住,命令留守的人招待他,许衡坚辞不受。
(2)当时正处在战乱时期,许衡晚上思考,白天诵读,亲身体验,努力践行,举止言谈一定要揣度书中的大义然后才实行。
(3)人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4分)【解析】14.试题分析:居:停留15.试题分析:A表递进;表修饰B因为;凭借C代词;动词D在,介词16.试题分析:断句的最根本的依据还是句子的结构,即一个句子只有一个主谓或动宾,另外,相同的句式、句首句尾的发语词、语气词也可作为断句的辅助性依据。
17.试题分析:尽量用直译,直译不通的情况下才考虑意译。
第一句要注意其居馆的,第二句要注意身体动揆发的翻译,第三句要注意宁移且青云之志的翻译。
【参考】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世代务农。
自幼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入学,老师交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干什么?老师说:为了科举考试中举!许衡说: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大为惊讶。
每次叫他读书,他都要问书文的旨义。
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将来有一天肯定能远远超出常人,我不适合当他的老师。
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
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
逐渐长大之后,许衡嗜好读书如饥似渴,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且家里贫穷,没有藏书。
后来逃难到徂徕山,才开始得到王辅嗣对《易》的解说。
当时正处在战乱时期,许衡晚上思考,白天诵读,亲身体验,努力践行,举止言谈一定要揣度书中的大义然后才实行。
曾经在酷暑天路过河阳,渴得很厉害,道旁边有棵梨树,大家都争着摘梨吃,唯独许衡在树下正身独坐,神情自若。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而拿来吃,是不可以的。
那人说:世道混乱,这棵树是没有主人的。
许衡回答:梨树无主,我的内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后来迁移到山东,留在了魏州,人们见他道德高尚,逐渐的开始追随他。
元史·许衡传阅读答案
元史·许衡传阅读答案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日:“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日:“世乱,此无主。
”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
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
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
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
未几,衡谢病归。
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
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
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
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
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
”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
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
以疾请还怀。
十八年,衡病重。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阅读答案(附翻译)
篇一:中考(zhōnɡ kǎo)文言文阅读元史·列传第四十五|许衡传》翻译(fānyì)(译文)及试题设计时间(shíjiān):2012-7-13 7:52:52 点击:1844内容提要(nèi rónɡ tí yào):《元史·列传第四十五|许衡传》...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kēd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日:“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日:“世乱,此无主。
”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
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
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
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
未几,衡谢病归。
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阅读答案(附翻译)
篇一:中考(zhōnɡ kǎo)文言文阅读元史·列传第四十五|许衡传》翻译(fānyì)(译文)及试题设计时间(shíjiān):2012-7-13 7:52:52 点击:1844内容提要(nèi rónɡ tí yào):《元史·列传第四十五|许衡传》...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kēd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日:“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日:“世乱,此无主。
”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
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
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
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
未几,衡谢病归。
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
(14分)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①者,吾非其师。
遂辞去。
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②家见《书》疏义③,因请寓宿④,手抄归。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⑤。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
【注】①过:过人之处。
②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
③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④寓宿:指在别人家借宿。
⑤《易》王辅嗣说:王辅嗣对《易》的解说。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师大奇之()②师谓其父母曰()
③如是者凡更三师()④手抄归()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A.怡然称快(《幼时记趣》)
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C.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D.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
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
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八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许衡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除教育因素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9、尝从日者家 / 见 / 《书》疏义(2分)
10、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今后一定能大大超过其他人,我不能做他的老师。
⑵聪敏而又努力学刁,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11、热爱学习;刻苦勤奋。
(意对即可。
每点1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