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科室准入标准

合集下载

高压氧质量与安全管理

高压氧质量与安全管理

高压氧治疗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组长:杨蕊质控员:赵振升王爱华李鲁静李淑兴小组工作职责一、经常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教育,不断增强质量与安全意识和职业责任感,自觉遵守各项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二、医师接诊或会诊病人后,向病人或其家属讲解治疗目的和治疗方案,告知高压氧治疗注意事项,根据病情适时安排病人做高压氧治疗。

三、每次治疗前,操舱人员必须对每个进舱病人进行认真检查,不得易燃易爆品带入舱内。

四、操舱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未经医生同意,不得随便更改治疗方案。

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操舱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看书报、不做私事、不扯闲谈。

六、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断督促检查,促进措施落实。

七、技术人员应定期检查、定期保养和维修各种设备,使其保持良好工作状态,不得让机器和设备带病工作。

八、未经本室工作人员同意,不得随意进入治疗厅和机房,严禁任何人在治疗厅和机房内吸烟。

九、如设备发生故障,禁止在设备工作状态下检修,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十、定期更换灭火器,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小组工作要点一、在院长和分管院长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并做好安全工作教育。

二、制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

三、带领医、护、技人员完成各项安全工作任务,解决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不断提高质量与安全责任意识。

四、经常督促落实本科室医、护、技各项安全工作制度,检查各项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严防差错事故发生,以保证高压氧治疗安全进行。

五、定期进行氧舱维修、检验和安全检查工作,制定氧舱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高压氧治疗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一、不断加强医疗服务过程各个环节的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

二、科室不断优化诊疗程序,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使病人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

三、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合格标准为80分)四、科室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5%。

高压氧三甲标准要求内容

高压氧三甲标准要求内容

定期开展高 压氧治疗质 量评价。 职能部门对问题与缺陷的改进情况进行追踪,质量改进有成效 。
对照自查情况汇总表(高压氧)和方 案,并定期 演练。 【A】符合“B”,并 有定期演练。 4.24.6 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的质量与安全管 理团队,能用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质量安全指 4.24.6.1 【C】 1.科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 的人员组成。 2.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等规范性文 件。 有科室质量 3.有质量安全指标,对高压氧治疗诊疗服务的全程监控管 与安全管理 理,定期评价质量。 小组并履行 【B】符合“C”,并 1.有完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 职责。 2.有主管部门定期检查、总结反馈。 【A】符合“B”,并 对问题与缺陷改进情况,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持续改进有成 效。 4.24.6.2 【C】 制定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培训,其中包括质量 改进和患者安全知识的培训。 【B】符合“C”,并 有质量与安 1.培训率≥90%。 全管理培训 计划并实施 2.对质量安全制度、诊疗规范、安全操作常规等进行定期再 培训、再考核。 。 【A】符合“B”,并 员工能知晓、掌握并自觉执行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人员 岗位职责、诊疗规范、技术操作常规。 4.24.6.3 【C】 1.定期开展高压氧治疗质量评价。 2.有适宜的评价方式与质量管理工具。 定期开展高 【B】符合“C”,并 压氧治疗质 有主管部门的监管记录。 量评价。 【A】符合“B”,并
证,执行医 嘱,有完整 的工作流程 及记录。
【A】符合“B”,并 每一例患者均有完整规范的治疗记录,整个治疗过程安全。 4.24.4医用氧舱由经培训并具备相应资格的医师负责,操作人员、维护 人员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4.24.4.1 【C】 1.有对医用氧舱各类执业人员资质的要求。 2.诊疗活动执行医护人员三级负责制。 由经培训并 3.医用氧舱的操作人员必须经卫生部指定的机构进行培训和 具备相应资 考核,取得相应专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 格的医师负 4.氧舱的维护和维修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通过国家特种设备局 责,操作人 认证合格,并持有有效期内的上岗证。 员、维护人 【B】符合“C”,并 员取得相应 资格证书。 主管部门有监管记录。 【A】符合“B”,并 人员资格能力符合临床需求。 4.24.5按规定定期检验医用氧舱,制定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措施和方案, 并定期演练。 4.24.5.1 【C】 1.按照规定安排医用氧舱定期检验。 2.一年期定期检验,可由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取得医用氧舱检 验资格的人员进行,也可由认可检验单位进行。 按照规定定 3.三年期定期检验必须由认可检验单位进行。 期检验医用 【B】符合“C”,并 氧舱。 有主管部门监管。 【A】符合“B”,并 各项定期检验资料完整,符合要求。 4.24.5.2 【C】 1.医院对医用氧舱内发生“紧急意外情况”有明确的定义。 制定紧急情 况时的处理 措施和方 案,并定期 演练。 2.制定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措施和方案,明确各相关人员职 责,有协调机制。 3.相关人员知晓履职要求。 【B】符合“C”,并 有主管部门监管。

高压氧诊疗规范

高压氧诊疗规范

诊疗规范高压氧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一、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分会推荐的适应证(2002)(一)急症适应证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其中毒性脑病2.急性气栓症3.急性减压病4.有害气体(硫化氢、液化石油气、汽油等)中毒5.厌氧菌感染(气性坏疽、破伤风等)6.休克7.视网膜动脉栓塞8.心肺复苏后急性脑功能障碍(电击伤、溺水、缢伤、窒息、麻醉意外等)9.脑水肿10.肺水肿11.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12.急性末梢循环障碍13.急性脊髓损伤14.断肢(指、趾)再植术后(二)非急症适应证1.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2.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期前收缩、心动过速)3.心肌炎4.支气管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5.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硬化症、脑血栓、脑梗死等)6.血管神经性头痛7.面神经炎(贝尔氏面瘫)8.高原适应不全症9.脑外伤(脑震荡、脑挫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10.植物状态11.周围神经损伤12.颅内良性肿瘤术后13.脑血管疾病术后14.多发性硬化15.癫痫(非原发性)16.骨髓炎17.骨折及愈合不良18.无菌性骨坏死19.慢性皮肤溃疡(动脉供血障碍、静脉淤血、褥疮、糖尿病及急性骨髓炎等所致)20.麻痹性肠梗阻21.周围血管疾病(脉管炎、雷诺病、深静脉血栓形成等)22.冻伤23.烧伤24.整形术后25.植皮术后26.突发性耳聋27.眩晕综合征(梅尼埃综合征等)28.神网膜静脉血栓形成29.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0.视网膜震荡31.视神经损伤32.糖尿病及其并发症33.病毒性脑炎34.消化性溃疡35.溃疡性结肠炎36.运动性损伤37.放射性损伤(骨、软组织损伤、膀胱炎等)38.药物及化学物中毒39.玫瑰糠疹40.带状疱疹41.牙周病42.复发性口疮溃疡43.恶性肿瘤(放疗或化疗并用)(三)探索性适应证1.慢性心功能衰竭2.青光眼3.自身免疫性疾病4.传染性肝炎5.慢性肝功能障碍6.精神病7.神经衰弱8.颈椎病9.霉菌感染10.帕金森病11.老年性痴呆12.脑萎缩13.脑脓肿14.脑膜炎15.进行性肌营养不良16.类风湿性关节炎17.结节性红斑18.成人呼吸窘迫症19.习惯性流产二、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分会推荐的婴儿氧舱治疗适应证(2002)1.心脏病孕妇产儿2.妊高症孕妇产儿3.糖尿病孕妇产儿4.感染孕妇产儿5.中毒孕妇产儿6.贫血孕妇产儿7.肾病孕妇产儿8.胎盘功能不全孕妇产儿9.过敏性疾病孕妇产儿10.新生儿破伤风11.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2.新生儿核黄疸及核黄疸后遗症13.新生儿窒息复苏后14.新生儿吸入综合征15.新生儿产伤所致颅骨骨折、头部血肿16.新生儿产伤所致皮肤及软组织损伤17.新生儿术前准备及术后恢复18.新生儿宫内窘迫19.新生儿脓疱20.新生儿脐炎21.产程过长产儿22.脐带先露、脱垂或绕颈产儿23.胎头吸引或钳产产儿24.胎儿异位产儿25.胎膜早破产儿26.难产产儿27.病毒性脑炎及后遗症28.缺血缺氧性脑病29.败血症30.各种中毒性疾病(白果、霉变甘蔗、药物过量、毒气等)31.感染性疾病三、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分会推荐的禁忌证(2002)(一)绝对禁忌证1.未经处理的气胸、纵隔气肿2.活动性内出血及出血性疾病3.氧中毒史4.结核性空洞形成并咯血(二)相对禁忌证1.重症上呼吸道感染2.重度肺气肿、肺大泡、支气管扩张症3.重度鼻窦炎4.高碳酸血症5.Ⅱ°以上心脏传导阻滞6.脑血管瘤、畸形7.妊娠3~4个月以内的孕妇8.未经处理的恶性肿瘤9.视网膜脱离10.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1.心动过缓(<50/min)12.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囊穿孔者)13.咽鼓管阻塞14.血压过高者(大于170/100mmHg)(三)婴儿氧舱治疗的禁忌证1.内出血未止者2.气胸、肺空洞、肺大泡3.严重肺部感染4.原因不明高热(大于39℃)5.鼻窦炎、中耳炎6.32孕周以下早产儿7.极低出生体重儿高压氧治疗方案医师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病种等具体情况选择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高压氧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标准

高压氧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标准

高压氧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标准高压氧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标准1、引言1.1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确保高压氧科(室)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能够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高压氧科(室),包括设备、工作人员、有关卫生保健机构、管理人员和患者。

2、设备质量控制2.1 设备维护检查2.1.1 严格按照生产商提供的维护手册进行设备维护。

2.1.2 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1.3 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外观、电源线、气体管道、压力表等。

2.2 设备安全性测试2.2.1 每年对设备进行一次安全性测试,包括电气安全性、气体泄露等。

2.2.2 所有测试结果记录并保存至少两年。

3、工作人员质量控制3.1 员工资质要求3.1.1 所有高压氧科(室)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科室培训资格证书。

3.1.2 医生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职称和执业资格证书。

3.2 岗位职责3.2.1 医生负责制定高压氧治疗方案,监督治疗过程。

3.2.2 护士负责患者入组、治疗操作、观察护理等工作。

3.3 培训和考核3.3.1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

3.3.2 定期开展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4、医疗质量控制4.1 患者管理4.1.1 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患者进行入组评估。

4.1.2 患者治疗期间保持完整、准确的病历记录。

4.1.3 定期进行患者随访,记录治疗效果。

4.2 治疗过程4.2.1 治疗过程中,严格按照高压氧治疗操作规程操作。

4.2.2 注意氧气浓度、气压控制等参数的准确调整。

4.3 不良事件管理4.3.1 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和分析。

4.3.2 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的不良事件再次发生。

附件:1、设备维护手册2、员工培训记录3、不良事件报告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压氧治疗:使用纯氧进行治疗,提高组织含氧量的一种医疗手段。

医用氧舱各类执业人员资质的要求

医用氧舱各类执业人员资质的要求

医用氧舱各类执业人员资质的要求
(一)氧舱应配备医师、护士和工程技术人员。

高压氧(治疗)科(室)的医师、护士、工程技术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

(二)对于大型氧舱及舱群,专职医师不少于2名、护士不少于2名、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工勤人员1名;对于小型氧舱,专职医师不少于2名(其中1名可以兼职)、护士不少于2名、工程技术人员1名。

(三)从事氧舱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取得卫生部颁发的《医用高压氧上岗证》,工程技术人员应取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脱离本专业3年及以上者,上岗前应重新培训。

(三)氧舱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图。

(完整版)山东高压氧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

(完整版)山东高压氧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

附录5. 山东省高压氧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评分表)
为加强我省高压氧医疗质量及其安全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根据GB/T12130-2005《医用高压氧舱》,卫生部、劳动部1996年颁发《医用高压氧舱临床使用安全技术要求》,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部1999年颁发的《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和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检测研究中心发布的《医用氧舱临床使用安全技术要求》,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2004版《医用高压氧舱管理与规范》,2014年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法》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估办法。

高压氧科室准入标准

高压氧科室准入标准

长沙明州康复医院高压氧科(室)准入标准一、人员准入1.高压氧从业人员和其他临床专业工作人员同样,规定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身体健康,能适应高气压环境下工作。

2.按规定配置好医、护、技工作人员。

3.高压氧科(室)从业医师规定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护士规定护理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技师规定机电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4.高压氧科医护人员、技术人员必须到省卫计委医政处指定的山东省高压氧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的培训中心接受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高压氧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工作(见2023年11月卫生部文献)。

5.高压氧舱维护管理技术人员必须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可的机构培训、考核,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从业人员证》,方可上岗工作,并按期复审。

(见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条<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第77条>)。

无持证人员的医用高压氧舱使用单位不得使用氧舱。

二、设备及设施准入1、医用高压氧舱必须经本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查验收,取得《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方可开舱收治患者。

氧舱使用单位应按规定将氧舱使用情况上报省、市高压氧医学质控中心。

2、高压氧科(室)应严格按下列规定进行房屋配置:(1)空气加压舱:①治疗厅(有足够的操舱区)、机房(含贮气、配电、氧气房等),(舱底维修保养层高度≥2023mm)②办公区有独立的医、护、技办公室、值班室、洗漱间、卫生间、仓库;诊疗区设候诊厅、诊断室、抢救室、男女更衣室、消毒间、卫生间。

有条件的科室应设动物实验室等科研场地。

科室内空间和途径布局合理,便于危重病人抢救和特殊感染需隔离的病人出入氧舱。

③候诊区有应急通道,周边有防火通道,距离氧气供应站、污水解决站、太平间、垃圾场等100米以上。

3.高压氧舱内外应严格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并有醒目的消防标记。

4.高压氧舱开业前必须具有医用氧舱合格证、压力容器使用证、医用氧舱使用证。

三、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1.各项管理制度:涉及高压氧科(室)安全管理制度、进舱人员管理制度、氧舱消毒隔离制度、机房管理制度、供氧间管理制度、储气罐管理制度、配电屏和配电箱管理制度、氧舱设备保养与维修制度从业人员卫生保障制度等(见附录1)。

章丘市人民医院高压氧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

章丘市人民医院高压氧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
10
不达标不得分
管理人员参会
10
高压氧从业人员参会
10
开舱前严格检查设备,确认设备无故障后开舱治疗。
10
现场检查,不符要求不得分
根据季节、温度的变化,加压前提前开启空调,将室内、舱内、温度调节至合适的温度。
5
现场检查,不符要求不得分
危重病人进舱前需做好以下准备:①对入舱陪护人员交代注意事项。②备好需用的药物、器械。③备好一级供氧和开放式输液设备。④备好负压吸引装置。⑤病人带导管入舱时,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并妥善固定。加压前关闭各种引流管。
章丘市人民医院高压氧质量控制院 时间
氧舱
空气加压舱 舱位人;
人员
医生2人,护士1人, 技师1人
一.高压氧科资质标准
检查内容
标准
检查方法
理由
得分
医院按要求配置医、护、技工作人员。
10
组织不完善者不得分
从业医师具备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科以上学历;护士护理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技师机电专业中专以上或同等学历。
15
根据具体需要,缺少一项制度扣1分
. 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包括科主任、医师、护士长、护士、主任技师、主管技师、技师、技术员、操舱人员、陪舱人员等岗位职责
10
根据具体情况得分
二. 医疗质量控制标准
医务人员三级负责制
10
查纪录,无纪录者不得分
普通会诊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急诊会诊必须10分钟到,会诊后及时写好会诊记录。
20
根据执行情况酌情打分
严格遵循高压氧治疗原则,熟练掌握临床适应证和禁忌证,针对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高压氧治疗方案。
20
查看病历,不达要求不得分
高压氧治疗前,高压氧医师应将高压氧治疗时间、治疗方案、疗程、注意事项等向患者告知。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为规范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是在医疗机构范围内运用高压氧舱特种治疗设备使患者或接受该项治疗的人员能在高于当地压力的环境中,吸入高于当地大气氧浓度的氧来治疗疾病或者解决其健康问题的特种医学方法,包括单人氧气加压舱和多人空气加压舱的高压氧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应当是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定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机构,且开展高压氧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具有卫健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该技术相关专业的诊疗科目,配置了单人氧气加压舱或多人空气加压舱的高压氧治疗设备。

(三)医疗机构在氧舱建造前医院应提供高压氧科(室)安全医疗出入流程管理平面布局图以评估高压氧治疗场地的安全诊疗出入流程;同时,医院应接受氧舱选址的环境安全评估。

在医用氧舱进入临床使用前均须按照国家规定经过医疗机构组织的临床验收,凭医用氧舱临床启用验收报告等资料取得《特种设备使用证》等相关资质证明文件。

(四)管理要求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医用氧舱包括工程设备和临床医疗两方面的院科三级管理要求,并以医院文件的方式加以明确。

1.一级管理者为医疗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作为氧舱的使用安全管理负责人。

2.二级管理者为医疗机构工程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和临床医务及护理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作为氧舱安全管理负责人。

3.三级管理设备管理者为实行氧舱具体维护和保养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氧舱的安全管理员,担负氧舱的使用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年度检查等工作。

三级管理医疗管理者为高压氧科负责人:负责高压氧科临床安全医疗工作。

(五)规模要求医疗机构仅配置单人氧气加压氧舱的总数量不得超过3台;多人空气加压氧舱的单舱额定进舱人数不得超过18人(含18人,包括患者、陪护人员以及医护人员)。

医技科室质量评估细则—高压氧

医技科室质量评估细则—高压氧

医技科室质量评估细则—高压氧评估项目评估要素分值评估方法评分标准人员结构及资质1.人员结构:按照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规定(附件1要求)3查医院专职人员编制文件1.多人氧舱或同时有单人氧舱的医院,缺专职医生扣1分;2.有单人氧舱和/或同时有婴儿氧舱的单位,缺专科或兼职医生,扣1分3.拥有多人、单人及婴儿氧舱的医院,缺专职或兼职维修技术人员,扣1分2.资质4查验工作人员证书(1)从业医生必须持有医师资格证和医师执业证1人不符合要求者扣0.5分(2)从业护士必须持有护士资格证和执业证1人不符合要求者扣0.5分(3)医生、护士必须经过省卫生厅认可的上岗培训1人不符合要求者扣1分(4)技术人员或氧舱管理人员必须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局认可的机构培训、考核,并取得资格证,方可上岗工作。

1人不符合要求者扣1分安全管理3.各种管理制度及规程 2检查以往及现有记录3.根据医院氧舱配置缺1项,扣0.1分4.高压氧治疗前设备及病人安全检查24.抽查婴儿和/或单人、多人氧舱,1份无检查记录扣0.2分5.工作人员在岗 25.出现医生不在岗或护士独自开舱治疗情况,扣2分6.多人舱治疗舱不可与过度舱同时治疗病人16.出现同时使用情况,扣2分7.安全学习制度 2 7.无制度扣0.5分,无学习记录扣0.5分氧舱设备1.使用证 2检查检验证原件过期扣2分2.压力表 23.安全阀 24.重点部位的定期检查及记录1检查原始记录及现场检查紧急排气阀检查记录:6个月以内没有检查扣1分1递物筒:6个月以内没有检查扣1分1观察窗/婴儿舱:6个月以内没有检查扣1分,银纹超过观察窗的1半而未发现,扣0.5分;婴儿氧舱银纹超过规定范围而未发现,扣0.5分2测氧仪:多人氧舱无定期检测记录扣2分,超过6个月未定期检测扣1分;氧电极过期或不能定标在20.8%,扣1分工作流程各种操作流程(病人就诊、医生工作、护士工作、技术员、单人或多人/婴儿舱操作流程、测氧仪使用、舱内负压吸引、空压机、应急演练)12 现场检查流程1.现场检查流程:根据医院氧舱配置,缺1个操作流程,扣0.1分;2.抽查工作人员:医护技各1分医生工作1.治疗记录要求:基本信息(出生年月日、诊断、住院号、联系电话必有)门诊病人记录见附件2,住院14抽查住院记录、门诊记录1.主诉与高压氧治疗适应证相符,如不符合扣2分,2.诊断符合高压氧治疗适应症,不符合扣2病人记录见附件3及会诊记录高压氧治疗前必备的检查:胸片、心电图,半岁以内患儿必须有眼底筛查记录。

医用氧舱各类执业人员资质的要求

医用氧舱各类执业人员资质的要求

医用氧舱各类执业人员资质的要求
(一)氧舱应配备医师、护士和工程技术人员。

高压氧(治疗)科(室)的医师、护士、工程技术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

(二)对于大型氧舱及舱群,专职医师不少于2名、护士不少于2名、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工勤人员1名;对于小型氧舱,专职医师不少于2名(其中1名可以兼职)、护士不少于2名、工程技术人员1名。

(三)从事氧舱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取得卫生部颁发的《医用高压氧上岗证》,工程技术人员应取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脱离本专业3年及以上者,上岗前应重新培训。

(三)氧舱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高压氧治疗科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参考文本

高压氧治疗科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参考文本

高压氧治疗科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高压氧治疗科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加强我院高压氧医疗的质量及其安全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估办法。

一、高压氧科(室)准入标准(一)人员准入1.高压氧从业人员和其他临床专业工作人员一样,要求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2.高压氧科(室)从业医师要求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护士要求护理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技师要求机电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

3.高压氧医护人员、操舱人员必须到卫生部指定的培训中心接受培训,并取得上岗证,方可上岗工作。

4.高压氧维护管理技术人员必须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局认可的机构培训、考核,并取得资格证,方可上岗工作。

(二)设备及设施准入1.高压氧科(室)必须经山东省医用高压氧质控中心检查验收,确保高压氧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可开舱收治患者。

2.高压氧科(室)应严格按下列要求进行房屋配置:空气加压舱:①包括治疗大厅、机房(含贮气、配电)。

②应有独立的医护办公室、候诊室、卫生间。

3.高压氧舱内外应严格按要求配备消防设施。

4.高压氧舱开业前必须具备医用氧舱合格证、压力容器使用证、医用氧舱使用证。

高压氧诊疗指 南

高压氧诊疗指 南

高压氧诊疗指南高压氧治疗进舱须知1、需要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必须经过高压氧科医生检诊、排除禁忌后再进行治疗。

2、严禁携带火种、火源,易燃、易爆、易挥发物质,电子玩具、手机、手表、钢笔、真空玻璃杯等物品进舱,带进舱的所有物品必须经工作人员同意。

3、高压氧治疗期间的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减少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白薯、萝卜、韭菜等。

4、一次高压氧治疗需要2小时左右,进舱前需要排空大小便。

5、由于压力、气体密度的变化,舱内温度会有3-5摄氏度左右的变化,加压时升温,减压时降温,穿着衣物时应考虑这一特点。

6、加压过程中为避免耳、鼻窦气压伤,必须按照要求做捏鼻鼓气、吞咽、动下颌或咀嚼等调压动作。

7、治疗过程中有任何不适或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过对讲设施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以便处理。

8、治疗过程中不能随意触动舱内设备,以免发生意外。

9、治疗过程中为避免减压病,应尽量避免随意走动和较大动作的活动。

10、减压过程中为避免肺气压伤,要正常呼吸,不能屏气。

高压氧治疗注意事项高压氧治疗是指病人置身于高气压的密闭舱内,进行加压,呼吸高浓度氧气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这是一种无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1.不能携带易燃物品进舱,例如:打火机、火柴、酒精及电动玩具等。

2.如出现发热、感冒,妇女经期、妊娠早期及青光眼的病人应暂停高压氧治疗。

3.治疗过程中,有病人会出现双耳胀痛、耳鸣等现象,这是因为氧气舱内升压时,气压加压在鼓膜上所造成的,此时应做吞咽动作或讲话,使咽鼓管开放,从而使鼓膜内外压力平衡。

病人通过咀嚼糖果以增加唾液分泌便于吞咽及增加吞咽动作,亦可自行捏鼻鼓气使咽鼓管自行通气。

4.注意不要在吸氧时看书,应自然放松,以确保疗效。

5.如吸氧过程中出现面肌、口角抽搐、刺激性咳嗽及胸骨后疼痛等氧中毒症状,应摘下面罩停止听氧并报告医生处理。

6.治疗结束减压时会感到耳部有气体跑出,这是正常现象。

这时切勿屏气,注意放松作正常呼吸,防止肺气压伤。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第一篇: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附件1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为了加强对本市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上海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办法》(沪府办〔2002〕71号),结合本市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冠心病介入诊疗是指经血管穿刺径路进入,在冠状动脉内进行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或具备相应临床应用能力和条件的医疗机构;(二)有独立的心血管内科和冠心病监护室(CCU);(三)有独立的胸外科;(四)有符合放射防护条件、面积不小于60平方米的心导管室;(五)配备1000mA,120KV以上并具有电动操作功能、影像储存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的心血管造影机;(六)具有记录功能的心电及有创压力监测设备、除颤器、心脏临时起搏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吸氧设备等必要的设备和急救药品。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独立从事心脏介入诊治医师应具备的资质条件:1、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有3年以上心血管病临床诊疗工作经历;2、独立完成100例冠状动脉造影。

(二)技术负责人应具备的资质条件:1、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10年以上心血管病临床诊疗工作经历;3、5年以上独立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历。

(三)心导管室护士应有3年以上心血管内科专业护理经验。

(四)心导管室技术人员应具有放射人员上岗资格。

三、临床应用基本规范和管理要求(一)冠心病介入治疗指征1、明显心绞痛症状或等同症状;2、急性心肌梗死自出现症状至入院12小时内,或12小时后仍有严重缺血表现;3、虽无临床症状但存在客观的大面积心肌缺血实验室证据;4、冠状动脉旁路术后心绞痛复发者。

附件2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管理规范(试行)为了加强对本市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上海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办法》(沪府办〔2002〕71号),结合本市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高压氧规章制度

高压氧规章制度

高压氧规章制度
前言
高压氧治疗是医学上的一种特殊治疗手段,它可以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如内耳疾病、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由于高压氧治疗是一项特殊的医疗手段,它需要严谨的管理规定来保障病人的安全。

因此,本文将介绍高压氧规章制度的相关内容。

治疗合格标准
高压氧治疗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医疗机构必须具备高压氧设备和相应的设备检验合格证书。

•接受治疗的患者必须经过严格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检、病情评估等。

只有在评估符合条件后,才可以接受高压氧治疗。

治疗操作规范
高压氧治疗过程应该严格按照以下规范进行:
•医务人员应该具备高压氧治疗的专业知识,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治疗前,患者应该遵守特殊的准备程序,包括吃饭、饮水、排便等。

•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治疗方案执行。

•治疗期间,患者应该配戴高压氧面罩,并保持呼吸自然畅通。

•治疗后,患者应该缓慢降压,避免突然站起来。

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严禁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吸烟、饮酒或进行剧烈运动等活动。

•治疗过程中,应该保持机械通风设备正常运转,以保障室内空气质量。

•治疗室内不得使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挥发性物质等。

•治疗室内温度、湿度应该处于适宜范围内,以确保治疗效果。

总结
高压氧治疗是一项特殊的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医务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定期接受进修培训,提高技能水平。

在相关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全面推进高压氧治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高压氧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标准

高压氧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标准

高压氧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标准高压氧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标准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提高高压氧科(室)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高压氧治疗机构和相关医务人员。

一、设施要求1·医疗机构应设置专门的高压氧科(室),具备符合卫生要求的硬件设施和基本设备,包括:高压氧设备、供氧系统、氧气储罐、压力控制设备、自动监控装置、冷却系统、消毒设备、逃生通道等。

2·高压氧科(室)的建筑与装修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与规范,确保正常通风、防火、防爆,并保持氧气纯度。

3·高压氧治疗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

4·每个高压氧科(室)应设置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以保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二、人员要求1·医疗机构应配备专业的高压氧科(室)负责人和专科医生,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2·高压氧治疗室的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应的岗前培训和技能培训,熟悉高压氧治疗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3·高压氧治疗室的医护人员应具备执业合法并持有有效的执业证书,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适宜从事高压氧治疗工作。

三、治疗操作规范1·患者的入组评估应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等,确保患者适合接受高压氧治疗。

2·高压氧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要求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包括治疗剂量、治疗时间、治疗频次等。

3·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治疗操作,包括接入氧气、控制压力、调节流量等,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4·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消毒制度,确保高压氧室内设备和用品的消毒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四、质量控制要求1·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高压氧治疗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治疗过程记录、设备维护记录、不良事件报告等。

2·定期进行高压氧治疗设备的巡检和检测,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

高压氧科(室)准入规范标准

高压氧科(室)准入规范标准

长沙明州康复医院高压氧科(室)准入标准一、人员准入1.高压氧从业人员和其他临床专业工作人员一样,要求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身体健康,能适应高气压环境下工作。

2.按要求配置好医、护、技工作人员。

3.高压氧科(室)从业医师要求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护士要求护理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技师要求机电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4.高压氧科医护人员、技术人员必须到省卫计委医政处指定的山东省高压氧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的培训中心接受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高压氧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工作(见2007年11月卫生部文件)。

5.高压氧舱维护管理技术人员必须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可的机构培训、考核,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从业人员证》,方可上岗工作,并按期复审。

(见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条<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第77条>)。

无持证人员的医用高压氧舱使用单位不得使用氧舱。

二、设备及设施准入1、医用高压氧舱必须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查验收,取得《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方可开舱收治患者。

氧舱使用单位应按要求将氧舱使用情况上报省、市高压氧医学质控中心。

2、高压氧科(室)应严格按下列要求进行房屋配置:(1)空气加压舱:①治疗厅(有足够的操舱区)、机房(含贮气、配电、氧气房等),(舱底维修保养层高度≥2000mm)②办公区有独立的医、护、技办公室、值班室、洗漱间、卫生间、仓库;诊疗区设候诊厅、诊断室、抢救室、男女更衣室、消毒间、卫生间。

有条件的科室应设动物实验室等科研场地。

科室内空间和路径布局合理,便于危重病人抢救和特殊感染需隔离的病人出入氧舱。

③候诊区有应急通道,周围有防火通道,距离氧气供应站、污水处理站、太平间、垃圾场等100米以上。

3.高压氧舱内外应严格按要求配备消防设施并有醒目的消防标识。

4.高压氧舱开业前必须具备医用氧舱合格证、压力容器使用证、医用氧舱使用证。

三、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1.各项管理制度:包括高压氧科(室)安全管理制度、进舱人员管理制度、氧舱消毒隔离制度、机房管理制度、供氧间管理制度、储气罐管理制度、配电屏和配电箱管理制度、氧舱设备保养与维修制度从业人员卫生保障制度等(见附录1)。

高压氧治疗科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正式)

高压氧治疗科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高压氧治疗科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7317-54 高压氧治疗科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加强我院高压氧医疗的质量及其安全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估办法。

一、高压氧科(室)准入标准(一)人员准入1.高压氧从业人员和其他临床专业工作人员一样,要求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2.高压氧科(室)从业医师要求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护士要求护理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技师要求机电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

3.高压氧医护人员、操舱人员必须到卫生部指定的培训中心接受培训,并取得上岗证,方可上岗工作。

4.高压氧维护管理技术人员必须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局认可的机构培训、考核,并取得资格证,方可上岗工作。

(二)设备及设施准入1.高压氧科(室)必须经山东省医用高压氧质控中心检查验收,确保高压氧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可开舱收治患者。

2.高压氧科(室)应严格按下列要求进行房屋配置:空气加压舱:①包括治疗大厅、机房(含贮气、配电)。

②应有独立的医护办公室、候诊室、卫生间。

3.高压氧舱内外应严格按要求配备消防设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氧科(室)准入标准
(一)人员准入
1.高压氧从业人员和其他临床专业工作人员一样,要求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身体健康,能适应高气压环境下工作。

2.高压氧科(室)应严格按表1要求进行人员配置
表1 高压氧科(室)工作人员配备表
注: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医用高压氧舱管理与应用规范》
3.各地市拥有12人以上的高压氧舱的医院要成立建制的高压氧科,并按本要求配置好医、护、技工作人员。

4.高压氧科(室)从业医师要求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护士要求护理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技师要求机电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5.高压氧科医护人员、技术人员必须到省卫计委医政处指定的山东省高压氧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的培训中心接受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高压氧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工作(见2007年11月卫生部文件)。

6.高压氧舱维护管理技术人员必须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可的机构培训、考核,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从业人员证》,方可上岗工作,并按期复审。

(见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条<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第77条>)。

无持证人员的医用高压氧舱使用单位不得使用氧舱。

(二)设备及设施准入
1、医用高压氧舱必须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查验收,取得《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方可开舱收治患者。

氧舱使用单位应按要求将氧舱使用情况上报省、市高压氧医学质控中心。

2、高压氧科(室)应严格按下列要求进行房屋配置:
(1)空气加压舱:
①治疗厅(有足够的操舱区)、机房(含贮气、配电、氧气房等),(舱底维修保养层高度≥2000mm)
②办公区有独立的医、护、技办公室、值班室、洗漱间、卫生间、仓库;诊疗区设候诊厅、诊断室、抢救室、男女更衣室、消毒间、卫生间。

有条件的科室应设动物实验室等科研场地。

科室内空间和路径布局合理,便于危重病人抢救和特殊感染需隔离的病人出入氧舱。

③候诊区有应急通道,周围有防火通道,距离氧气供应站、污水处理站、太平间、垃圾场等100米以上。

(2)氧气加压舱:①包括氧舱治疗室及氧气房。

②成人氧舱应有共用的医护办公室,单独的更衣室、卫生间。

③婴幼儿氧舱可参照成人氧舱实施,也可只设氧舱治疗室、氧气房。

3.高压氧舱内外应严格按要求配备消防设施并有醒目的消防标识。

4.高压氧舱开业前必须具备医用氧舱合格证、压力容器使用证、医用氧舱使用证。

(三)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
1.各项管理制度:包括高压氧科(室)安全管理制度、高压氧科(室)工作制度、进舱人员管理制度、氧舱消毒隔离制度、机房管理制度、供氧间管理制度、储气罐管理制度、配电屏和配电箱管理制度、氧舱设备保养与维修制度、婴儿氧舱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卫生保障制度等(见附录1)。

2.各级岗位职责:包括科主任、医护技人员、操舱人员、陪舱人员等岗位职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