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

合集下载

中国粮食主产区

中国粮食主产区

中国粮食主产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大国之一,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中国的粮食产区分布广泛,但也存在一些主要的粮食主产区。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包括南方的水稻主产区、北方的小麦主产区和东北的玉米主产区。

1. 南方水稻主产区中国的南方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和水资源条件,适合水稻的种植。

南方水稻主产区主要包括江南地区、福建和广东等省份。

江南地区,如江苏、浙江和安徽,是中国最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

这些地区拥有充足的雨水和丰富的水资源,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此外,江南地区的温暖气候和湿润的土壤也有助于水稻的生长。

2. 北方小麦主产区中国的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适合小麦的种植。

北方小麦主产区主要包括河北、山东和河南等省份。

这些地区的冬季非常寒冷,但夏季阳光充足,这种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同时,北方地区的土壤也较为肥沃,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由于北方的小麦产量较高,中国被誉为“小麦王国”。

3. 东北玉米主产区中国的东北地区气候温和,适宜玉米的种植。

东北玉米主产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份。

这些地区的土壤肥沃,气候条件适宜,有助于玉米的生长。

此外,东北地区的大面积耕地也为玉米的种植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中国的玉米产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东北地区是中国玉米的主要产区之一。

除了以上提到的三个主要粮食主产区外,中国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粮食产区。

例如,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区是中国的主要小麦种植区,这些地区的干旱气候非常适宜小麦的生长。

此外,云南和贵州等地区则是中国的主要稻米种植区,这些地区的高海拔和湿润的气候条件非常利于稻米的生长。

总体来说,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分布广泛,每个产区都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这些主产区为中国的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了中国人民的粮食安全。

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和保护,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和食品安全挑战。

中国主要农作物简介

中国主要农作物简介

除食用外,玉米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植株的其它部
分用途也相当广泛:玉米秆用于造纸和制墙板;苞叶可作填充材料
和草艺编织;玉米穗轴可作燃料,也用来制工业溶剂,茎叶除用作牲畜饲料外,还是沼气池很好的原料。

2小麦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产量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

2010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
(6.51亿吨),仅次于玉米(8.44亿吨)。

冬麦种植于温带地区,在秋天时播种, 而春麦则生长在有长冬的地方,它在无霜的春天播种。

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范围较广,自北纬17°~50°,从平原到海拔约4000m 的高原(如中国西藏)均有种植。

分布情况: 【华北地区】
:河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华东地区】:山东、江苏、安徽 【华中地区】
:江西、湖北【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

9张地图,帮你搞清中国农产品的主产区

9张地图,帮你搞清中国农产品的主产区

9张地图,帮你搞清中国农产品的主产区(审图号:JS(2012)01-297)中国粮⾷主产区的分布情况:(1)三⼤粮⾷主产区: 河南、河北、⼭东。

(2)五⼤商品棉基地: 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江汉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下游滨海和沿江平原、南疆。

(3)两类油料作物:花⽣的重要性居⾸位,主要分布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和丘陵地区。

油菜是播种⾯积最⼤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近年有“北移南迁”趋向,如黄淮海平原、辽、⿊及华南地区。

(4)两类糖料作物:⽢蔗⽣长期长,需⽔肥量⼤,喜⾼温,主要分布在台湾、⼴东、⼴西、福建、四川、云南六省。

甜菜⽣长期短,耐盐碱⼲旱,喜温凉,主要分布在⿊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省区。

(5)三⼤出⼝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泉州、漳州、厦门)三⾓地区、珠江三⾓洲。

三⼤粮⾷作物⼩麦稻⽶⽟⽶⽔稻:性喜温凉,⽔分条件和光热较好的平原,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稻⼟适宜种植。

⼩麦:耐旱耐寒耐盐碱,适应性强,分冬⼩麦和春⼩麦两种。

冬麦多分布于华北和黄⼟⾼原;春麦则分布于东北地区。

油料作物:花⽣:对热量要求较⾼,多分布于华北平原,集中分布于⼭东丘陵⼀带。

油菜:⼟肥地平,光热较好的亚热带地区,如长中下平原糖料作物:⽢蔗:⾼温多⾬的热带、亚热带,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和海南,台湾。

甜菜:⽓候温凉的中温带,分布于东北,宁夏,新疆北部⼀带。

棉⿇作物:棉花:光照充⾜、灌溉⽔源、⼟壤肥沃,多分布于长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及华北地区(新疆的长绒棉质地最好)黄⿇:喜⾼温,⽔分⾜,⼟壤肥沃,地形平坦的三⾓洲地带。

典型分布区是恒河三⾓洲⽟⽶:我国⽟⽶主产区在东北地区,播种⾯积最⼤的⼗个省份是吉林省、河北省、⼭东省、河南省、⿊龙江省、内蒙古⾃治区、辽宁省、四川省、云南省、陕西省;其中,吉林省是我国⽟⽶的第⼀⼤⽟⽶主产省,占全国总产量的14%,其次是⼭东省和⿊龙江省,均占全国总产量的10%;我国还将⽟⽶分为六个种植区:即北⽅春播⽟⽶区、黄淮海平原夏播⽟⽶区、西南⼭地⽟⽶区、南⽅丘陵⽟⽶区、西北灌溉⽟⽶区、青藏⾼原⽟⽶区;我国的四⼤牧区:内蒙古牧区:内蒙古牧区是我国最⼤的zhi牧区。

我国的主要农作物(全)

我国的主要农作物(全)

我国的主要农作物(全)“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

”农业是根基,是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狭义的农业特指种植业,来看看小麦、玉米、水稻、甘蔗、大豆等农作物在我国的分布吧~1影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2耕作制度即某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3主要耕作方式4农业特色5主要农作物分布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分布比较广。

按播种季节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

春小麦:春季播种,夏、秋季收获,生长期一般为80天-120天。

分布规律:分布在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的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中温带的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冬小麦: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生长期较长、地区差异也比较大南方一般为120天,北方一般为270天,西南海拔较高的地区一般为330天以上,我国以冬小麦为主。

分布规律:分布在暖温带的黄淮海平原地区,长江以南地区也有分布目前,我国专用小麦优势区域重点是:黄淮海优质小麦带、长江下游优质小麦带、大兴安岭沿麓优质小麦带。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

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6主要油料作物油菜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为33%-50%油菜在我国分布极广,北起黑龙江、新疆,南至海南,西至青藏高原,东至沿海各省均有种植我国长江流域是世界最大的冬油菜集中产区,优势区域重点(长江上游区、中游区和下游区)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大豆大豆性喜暖,原产中国以黑龙江大豆最为著名,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一、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二、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三、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四、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五、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中国主要农作物简介

中国主要农作物简介

中国主要农作物简介
库存亦是玉米需求的一种形式。

处于粮食安全的考虑,各国总要储备一些粮食。

世界玉米库存量一般占消费量比重的20%左右。

除食用外,玉米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植株的其它部分用途也相当广泛:玉米秆用于造纸和制墙板;苞叶可作填充材料和草艺编织;玉米穗轴可作燃料,也用来制工业溶剂,茎叶除用作牲畜饲料外,还是沼气池很好的原料。

2小麦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产量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

2010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6.51亿吨),仅次于玉米(8.44亿吨)。

冬麦种植于温带地区,在秋天时播种,而春麦则生长在有长冬的地方,它在无霜的春天播种。

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范围较广,自北纬17°~50°,从平原到海拔约4000m的高原(如中国西藏)均有种植。

分布情况:
【华北地区】:河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华东地区】:山东、江苏、安徽
【华中地区】:江西、湖北【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南地区】:重庆、四川、。

小学地理课教案: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及其特征

小学地理课教案: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及其特征

小学地理课教案: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及其特征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及其特征一、引言地理课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包括了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

在地理课中,学生需要学习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及其特征,这对于他们理解中国的农业和地理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教案将介绍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及其特征,帮助学生对中国的农业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及其特征1. 稻谷:稻谷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它适应湿润的气候和富饶的土壤条件,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

稻谷是湿地农作物,需要充足的水源和灌溉设施。

中国拥有大量的水资源,为稻谷的种植提供了便利。

稻谷是中国人主要的主食,它对中国人民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小麦:小麦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它适应干燥和寒冷的气候条件,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的黄淮平原、长白山脉等地。

小麦是旱地农作物,对土壤的要求较低,适合在北方的平原地区种植。

小麦是中国人民的重要主食之一,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人民更加依赖它。

3. 玉米:玉米是中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它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玉米对气温和光照要求较高,适合在温暖和阳光充足的地区种植。

玉米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农产品之一,也是中国人民的主食之一。

4. 大豆:大豆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和油料作物之一。

它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

大豆需要阳光充足和土壤肥沃的条件,适合在这些地区的平原上种植。

大豆是中国人民的重要蛋白质来源之一,也是中国油料生产的重要原材料。

5. 红薯:红薯是中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它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和西南地区。

红薯对温度和水分的要求较高,适合在湿润和温暖的地区种植。

红薯是中国人民的重要主食之一,也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农产品之一。

三、结论通过学习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及其特征,小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农业的多样性和地理环境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

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

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

(一) 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分布1.稻谷稻谷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我国种植稻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产稻谷最多的国家。

稻谷在全国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消费中均占第一位。

稻谷按其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大小,可分为旱稻和水稻两类,我国主要是水稻,旱稻种植极少。

水稻按其品种不同,可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按其成熟期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

水稻在我国分布很广,除了个别高寒或干旱地区以外,从北纬18.5°的海南岛到北纬52°的黑龙江呼玛县,从东部的台湾到西部的新疆都有分布。

水稻的分布广而不均,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

大致分为两大产区(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

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

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

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

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

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

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

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

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

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

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

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

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东北林区: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人参、貂皮、鹿茸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苹果黄河流域:葡萄、梨、桃、杏、柿、枣、栗、核桃南方地区:柑橘、、荔枝、桂圆、菠萝、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蚕桑南部沿海:、荔枝、桂圆、菠萝海南:椰子西北:新疆的葡萄、哈密瓜、长绒棉,内蒙古的三河牛、三河马,宁夏的滩羊青藏高原: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台湾:樟树(樟脑)、甘蔗、茶叶、、菠萝主要经济作物分述如下:①棉花。

1990年中国棉田面积约558.8万公顷,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6%,1990年皮棉产量达450.8万吨,为世界上最大产棉国。

棉花种植分布在北纬19°~45°,东经76°~125°范围内,但主要产于黄河流域(约占中国棉花产量59%)和长江流域(约占中国棉花产量35%),其中最大的集中棉区是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次为黄河中游(关中平原、晋南盆地)、四川盆地及南疆等地区。

②油料作物。

1990年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50.9%,种类多而分布广。

主要包括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等5大油料作物。

1978年以来,油菜籽面积和产量均超过花生,分布遍及各省区,以冬油菜为主,绝大部分产于长江流域,在长城以北,内蒙古、西北、青藏等地区则种植春油菜。

花生除青海、西藏、内蒙古、宁夏外,各省区均有种植,其中山东一省占中国产量1/3以上。

主要集中产区有二:一是环渤海周围的山东、辽东半岛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二是粤、桂、闽、台丘陵及沿海地区。

芝麻以淮河中游的洪河、南汝河流域及汉江中游、南襄盆地等为主要产区。

向日葵1978年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迅速扩种,日益成为北方地区主要油料之一。

胡麻是长城以北的河北坝上、雁北、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的主要油料作物。

1990年中国油料作物产量达1613.2万吨,其中油菜籽产量为695.8万吨。

③糖料作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分布1.稻谷稻谷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我国种植稻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产稻谷最多的国家。

稻谷在全国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消费中均占第一位。

稻谷按其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大小,可分为旱稻和水稻两类,我国主要是水稻,旱稻种植极少。

水稻按其品种不同,可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按其成熟期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

水稻在我国分布很广,除了个别高寒或干旱地区以外,从北纬18.5°的海南岛到北纬52°的黑龙江呼玛县,从东部的台湾到西部的新疆都有分布。

水稻的分布广而不均,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

大致分为两大产区(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

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

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

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

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

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

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

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

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

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

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

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

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

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

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2.小麦小麦是我国仅次于稻谷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我国也是小麦栽培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约有4500年的历史。

小麦是温带性旱地作物,品种较多,耐旱、适应性强,我国大部地区适宜种植小麦,小麦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两大类,我国以冬小麦分布面积最大,约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0%以上。

(1)春小麦区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是一年一熟制作物。

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为主要产区。

(2)北方冬麦区分布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各省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

是我国最大的小麦生产区和消费区,该区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2/3以上,有我国的“麦仓”之称。

(3)南方冬麦区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地区。

安徽、江苏、四川和湖北等省为集中产区,大部分为棉麦和稻麦两熟制。

本区居民以稻米为主食,故小麦商品率较高。

3.玉米玉米属高产作物,经济价值较高,是我国最主要的杂粮,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

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玉米对自然条件要求不严格,在我国分布很广,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吉林、山东、河北、辽宁、四川产量最多。

4.其他作物(1)高粱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强的特性,所以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涝洼及盐碱地区多有种植。

高粱在我国分布很广,以东北平原最为集中,其次为黄河中下游和淮北平原一带。

(2)谷子谷子是我国传统粮食作物。

谷子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需水量少,比小麦低1.5倍左右,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生长期较短。

谷子容易储藏,适宜作储备粮,营养价值较高,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直至黑龙江的克山地区。

二、经济作物经济作物又称技术作物。

是轻工业的主要原料和人民生活吃、穿、用的农作物。

经济作物的种类繁多,可分为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

(一) 纤维作物纤维作物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有棉花、麻类和蚕茧等。

1.棉花我国是世界主要产棉国之一。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面积居经济作物之首,约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1/3左右。

棉花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国防、化工、医药等工业也离不开棉花,棉杆可造纸,棉籽可榨油,棉籽饼是优质饲料。

所以棉花生产在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我国棉花产地分布广泛,按照自然条件、栽培管理水平和种植的历史条件,将全国划分为三个主要棉区。

见图5-3。

1)黄河流域棉区。

包括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及北京、天津七省市。

棉花产量以山东、河南、河北三省最多。

本区植棉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区内地势平坦,秋雨少,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棉田面积的1/2。

(2)长江流域棉区本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市,湖北、江苏两省产量最多。

本区植棉历史悠久,技术水平较高,劳动力充足,区内纺织业发达,运输条件便利,使该区成为全国棉花单产和商品率最高的棉区,也是我国第二大产棉区。

但秋天雨多,湿度大,日照较少,影响棉花吐絮,棉花质量不如黄河流域棉区。

(3)西北内陆棉区包括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地区。

本区地处干旱地区,降水少,光照条件优越,温差大,病虫害少,棉花品质好,是我国第三大产棉区,也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

2.麻麻类是一种古老的纤维作物。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麻国之一,也是麻类品种最多的国家,主要品种有黄麻、红麻、苎麻、亚麻等。

亚麻主要产于东北,以黑龙江产量最多,集中于哈尔滨附近,其次是吉林,集中于延边地区。

(二) 油料作物油料作物品种繁多,主要有花生、油菜籽、芝麻、胡麻、大豆、向日葵等。

我国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在经济作物中居首位,是世界上油料作物种植最多的国家。

1.花生在各种油料作物中,花生的单产高,含油率高,是喜温耐瘠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最好。

花生生产分布广泛,除西藏、青海外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广西、辽宁、四川、福建等省区,其中山东的产量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广东。

目前,全国花生要集中在两个地区:一是渤海湾周围的丘陵地及沿河沙土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花生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二是华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的丘陵及沿海地区。

2.油菜油菜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地区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

是世界上生产油菜籽最多的国家。

油菜是喜凉作物,对热量要求不高,对土壤要求不严。

根据播种期的不同,可分为春、冬油菜,春、冬油菜分布的界限,相当于春、冬小麦的分界线而略偏南。

我国以种植冬油菜为主。

长江流域是全国冬油菜最大产区,其中四川省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

其次为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贵州等省。

春油菜主要集中于东北、西北北部地区。

3.芝麻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芝麻最多的国家之一。

芝麻是一种含油率很高的优质油料作物,我国芝麻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山东等省,其中河南省产量居全国首位。

4.大豆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早在5000年前,大豆就扎根于华夏沃土,中世纪以后,大豆经阿拉伯传入西方。

美国大面积种植大豆只有70年余的历史,却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大豆生产国,2000年产量达7500万吨,占全球大豆总产量的50%。

而中国却成为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年进口量达1400万吨。

年产量目前在世界排在美国、巴西之后,居第三位。

大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同时也是副食品的重要原料,营养价值高,因而大豆在农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大豆是喜温作物,生长旺季需要高温,收获季节以干燥为宜,很适宜在我国北方温带地区栽培。

我国大豆分布广泛,而以东北松辽平原和华北的黄淮平原最为集中。

松辽平原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主要集中于松花江、辽河沿岸和哈大线沿线。

其中,哈尔滨、辽源、长春被称作我国大豆的“三大仓库”,其单产和商品率居全国之冠。

5.向日葵向日葵是一种出油率和营养价值都很高而又高产的油料作物。

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区,为向日葵油商品生产基地。

其中内蒙古的产量最高。

(三) 糖料作物糖料作物主要包括甘蔗和甜菜,其中以甘蔗为主。

甘蔗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各省区,甜菜分布在北方各省区,所以有“南蔗北菜”的特点。

1.甘蔗甘蔗是热带和南亚热带经济作物,具有喜高温、喜湿、喜肥的特性,生长期长。

我国甘蔗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的地区。

其中以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海南、云南、四川等省区种植面积最大,广东是大陆上种植甘蔗最多的省份。

2.甜菜甜菜喜温凉气候,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

我国甜菜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北各省区。

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吉林、甘肃、宁夏为主要产地。

黑龙江是我国甜菜的最大产区。

甜菜生产基地有:黑龙江松嫩平原西部、吉林西部、内蒙古河套地区和新疆玛纳斯地区。

(四)其他作物茶叶我国是茶叶原产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明清时期,就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物资,曾长期独占世界市场。

后来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49年年产仅4.1万吨。

建国后,我国茶叶生产恢复和发展很快,1996年茶叶产量达59万吨,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如果你得罪了老板,失去的只是一份工作;如果你得罪了客户,失去的不过是;是的,世上只有一个人可以得罪:你给她脸色看,你冲她发牢骚,你大声顶撞她,甚至当着她的面摔碗,她都不会记恨你,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是你的母亲。

我国茶区辽阔,广泛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山地和丘陵地带,以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福建五省产量最多,是我国著名的五大产茶省,其次是云南、广东、湖北等省。

自贪睡和不守时,都将成为你工作和事业上的绊脚石,任何时候都一样。

不仅要学会准时,更要学会提前。

就如你坐车去某地,沿途的风景很美,你忍不住下车看一看,后来虽然你还是赶到了某地,却不是准时到达。

“闹钟”只是一种简单的标志和提示,真正灵活、实用的时间,掌握在每个人的心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