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
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卷

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卷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卷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简称成人高考,那么成人高考政治试题是怎样的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卷,仅供大家参考!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卷一、选择题:1~4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发展对外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B.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关系C.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的关系D.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2.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A.武力统一B.只争取和平统一C.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D.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3.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A.坚持“三个代表”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4.我国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是()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B.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C.循序渐进,由初级到高级D.先合作化,后机械化5.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过程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A.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B.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6.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A.通过经济交流的方式来解决B.通过政治谈判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C.通过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D.通过政治谈判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不使用武力7.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已进入()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资本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社会8.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系统的体系标志是()A.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C.党的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9.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B.中产阶级C.一个独立的阶级D.小资产阶级10.在和平发展的时代,世界范围的竞争是()A.军事实力的较量B.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较量C.人口数量和物质资源的较量D.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11.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是在()A.开始委托订货之后B.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之后C.个别企业公私合营之后D.实行了统购统销之后12.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是()A.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B.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C.反贪污、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D.反腐化、反贪污、反官僚主义13.标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反动政权覆灭的历史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C.解放南京D.北平和平解放14.第一次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民主专政组织形式的会议是()B.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D.第一届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一次会议15.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C.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D.社会关系各方面的总和1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叫()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
成人高考笔记小抄专升本讲义串讲.2016年政治知识点总结2019年-2017年成考考点汇总资料-2018年专升本重点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二、物质和意识(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四、实践和认识(一)认识的本质(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三)真理及其检验标准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二)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三)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五)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更多内容请与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重要意义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三、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二)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四、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二)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更多内容请与(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九、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十、"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一) "一国两制"构想(二) "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事业(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第三部分时事了解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综合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选择题第1题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A.地质学和胚胎学B.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C.机械力学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参考答案:D第2题单选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存在就是被感知B.万事皆备于我C.理在事先;事随理变D.物是感觉的复合参考答案:C第3题单选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源是..A.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对立B.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相*C.世界观与方*的对立D.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相*参考答案:B第4题单选“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答案:D参考答案:D第5题单选*和假象的区别在于..A.*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B.*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C.*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D.*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参考答案:D第6题单选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C.实践第一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参考答案:B第7题单选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同一性和斗争性B.普遍性和特殊性C.共性和个性D.绝对性和相对性参考答案:A第8题单选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A.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B.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C.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D.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参考答案:C第9题单选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A.可有可无的作用B.破坏性的作用C.促进或延缓的作用D.决定性的支配作用参考答案:C第10题单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参考答案:D第11题单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A.一元论B.可知论C.不可知论D.诡辩论参考答案:C第12题单选*思想得到多方面发展而达到成熟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参考答案:C第13题单选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A.农民阶级B.小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大资产阶级参考答案:A第14题单选*在1941年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着作是..A.改造我们的学习B.整顿党的作风C.*八股D.学习和时局参考答案:A第15题单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A.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农民阶级D.地主阶级参考答案:B第16题单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宝是..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土地革命B.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实行自我批评C.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D.实事求是、根据地建设、群众路线参考答案:C第17题单选*阐述关于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理论的着作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C.论持久战D.新民主主义论参考答案:A第18题单选*全面论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成熟的着作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B.论联合政府C.新民主主义论D.论政策参考答案:A第19题单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无产阶级的天然和可靠的同盟军是..A.学生B.城市市民C.农民D.民族资产阶级参考答案:C第20题单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参考答案:D二、辨析题:第21题简答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参考答案:错误..1混淆了新旧事物的本质区别..2新生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3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及远大前途..不能把是否是新出现的作为衡量标准..有些事物虽然是新出现的但本质上却是旧事物;是旧事物以新的形象出现..第22题简答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所以应该有资产阶级来领导..参考答案:错1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资产阶级革命;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的阶级是无产阶级;2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革命领导的;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建立社会主义..3所以上述观点是错的..三、简答题:第23题简答简述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发展战略..参考答案:第一步是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边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指;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44题简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参考答案:1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2实行两种制度..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3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并保持繁荣稳定局面..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期不变..第25题简答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参考答案:第一;加大宣传;提高全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第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第三;完善法规标准;加大监督处罚力度;第四;加快结构调整;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四、论述题第26题简答用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说明我国建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参考答案: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4答案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4答案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四)一、选择题:l~4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c)A.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C.不可知论D.绝对主义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d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分泌物C.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3.我国古代有人提出白马非马论的说法,其错误在于割裂了(d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D.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c )A.础润而雨B.冬去春来C.摩擦生热D.电闪雷鸣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叉具有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
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 c)A.具有客观性B.具有能动性C.具有历史局限性D.具有社会性6.、“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表明了(d)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C、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D、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7.历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所参与的活动。
由此( d)A.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B.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思想动机决定的C.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自然界的规律完全不同D.社会发展的规律必须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8.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把“天理”说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这是一种(b)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9.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表达确切的是(b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反映意识D、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10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c)A.科学技术B.社会基本矛盾C,.阶级斗争 D.生产方式1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构成(b)A.生产方式B.社会形态C.社会意识形态D.社会经济结构12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标志是( a)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B.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C.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善13.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c )A.旧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性质C.新民主主义性质D.封建主义性质14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大会是( b)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四大D.中共三大15.中国共产党初步提出自己的统一战线方针是在c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16.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d )A.一党制B.两党制C.多党制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17.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首次以法律形式正式载人的文献是(d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C.《论联合政府》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8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观点的着作是(d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改造我们的学习》C、《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D、《反对本本主义》19.1840年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最紧迫的历史任务是(a)A.反帝反封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反对资本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人民民主专政D.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0.、( b)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三个代表”思想C、党的基本路线D、党的基本纲领21..区别新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是(a)A.领导权问题B.革命对象问题C.革命形式问题D.革命动力问题22.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 b )A.通过经济交流的方式来解决B.通过政治谈判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C.通过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D.通过政治谈判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不使用武力2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a )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2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c)A、革命B、政治运动C、改革D、阶级斗争25.中国共产党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d)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讲话中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C.党的十二大报告中D.当的十三大报告中26.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民族工商业实行(c)A.没收B.赎买C.保护D.改造.27.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是(c)A.《新民主主义论》B.《论人民民主专政》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D.《(共产党人)发刊词》28.我国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由于( c)A.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B.吸引外资的需要C.生产力发展多层次、不平衡的要求D.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29.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c)A.促进物质文明建设B.提高国民文化素质C.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D.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30.邓小平曾说:现在我们虽然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必看重点题目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必看重点题目一、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两者虽然都是以客观物质世界为对象的,但具体科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某一特殊领域或某一特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2)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表现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因为物质是世界上一切运动的主体与客观基础,设想离开物质主体的运动必然主张以意识为主体的运动,最终陷入唯心主义。
如黑格尔“绝对观念”的运动。
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因为运动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根本属性,设想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主张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最终陷入形而上学。
如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实质上是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静止的存在。
恰恰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绝对运动中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但相对静止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而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三、简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答:(1)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静止主要是指物质运动的三种特殊状态:其一是相对于特定的参照系而言,事物没有发生机械运动。
其二是相对于质变而言,事物仍处在量变阶段。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大全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大全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一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记忆口诀▲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答题要点 A.世界观是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和观点。
B.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2.哲学的基本问题记忆口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答题要点 A.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B.(1)思维与存在,谁为第一性、为世界本原 (2)思维、精神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和物质。
3.哲学的基本派别记忆口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答题要点 A.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B.主张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记忆口诀▲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前提、思想理论来源答题要点 A.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C.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记忆口诀▲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答题要点 A.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1)马哲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是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2)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要以马哲为指导。
B.马哲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
(2)马哲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哲学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C.马哲的三个特点: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D.马中、中马、二飞、一毛二邓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记忆口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答题要点 A.目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B.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二、物质和意识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记忆口诀▲唯心唯物,物质意识谁先谁后答题要点 A.唯心主义二大分支 B.唯物主义三大分支C.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记忆口诀▲绝对运动相对静止答题要点 A.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B.绝对运动相对静止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物质具有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五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五1、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A、一元论B、可知论C、不可知论D、诡辩论2、两种对立的发展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是A、普遍与特殊的关系B、现象与本质的关系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D、相对与绝对的关系4、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形式和内容B、方向和道路C、内因和外因D、动力和性质5、在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是A、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B、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C、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D、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6、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联系起来的纽带是A、环境B、思想C、语言D、劳动7、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生产关系B、生产力C、阶级斗争D、先进社会意识8、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标志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C、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9、在近代中国,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二次革命10、毛泽东思想经过多方面展开达到成熟,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前期C、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1、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于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百色起义1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是A、“三三制”政权B、苏维埃政权C、人民共和国D、民主共和国1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从A、1840年到1911年B、1911年到1949年C、1940年到1949年D、1919年到1949年14、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A、有理、有利、有节B、又联合有斗争C、一切经过统一战线D、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15、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是A、没收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B、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归家所有C、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D、减租减息16、毛泽东在论述三大法宝的相互关系时指出,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A、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B、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C、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D、独立自主和群众路线17、延安整风的中心内容是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18、20世纪5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中央领导人是A、周恩来B、邓小平C、陈云D、邓子恢19、在人民内部,发展科学文化的正确方针是A、团结—批评—团结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统筹兼顾,合理安排20、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归宿是A、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B、批判教条主义C、达到实事求是D、批判经验主义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A、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加强国家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C、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自发调节作用D、完全取消国家的计划调控2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A、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防现代化的国家2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实际出发,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是A、生产力不发达B、科技落后C、资源短缺D、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4、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A、发展速度为中心B、经济效益为中心C、比例协调为中心D、经济增长为中心25、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A、工业B、农业C、科技产业D、服务业26、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A、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B、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C、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D、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7、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体是A、股份制B、集体所有制C、全民所有制D、公有制2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是A、经济建设B、完成祖国统一大业C、维护世界和平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A、发展生产力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实现工业化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0、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A、消除剥削现象B、实现社会公平C、促进生产力发展D、公平占有生产资料3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是A、按资分配B、按劳分配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按需分配32、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其中核心问题是A、和平B、发展C、反恐D、合作3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问题是A、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B、为经济建设提供文化支持C、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D、树立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34、“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A、一个中国的原则B、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C、保持港、澳、台地区繁荣稳定D、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3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主集中制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
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汇总

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汇总成人高等是我国成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毕业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政治试题试怎样的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汇总,仅供大家参考!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汇总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存在就是被感知”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2.空间的无限性是指它的()A.存在是永恒的B.三维广延性是无限的C.体积是不可度量的D.存在是绝对空虚的3.必然性是由事物的()A.主要矛盾决定的D.次要矛盾决定的C.外部矛盾决定的D.根本矛盾决定的4.理性认识的特点是()A.直接性和形象性B.间接性和抽象性C.客观性和实在性D.具体性和历史性5.生产关系的性质取决于()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C.人们在生产和交换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D.阶级关系6.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主张()A.历史是英雄创造的B.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C.历史是英雄与群众共同创造的D.具体情况具体分析7.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说明()B.社会发展的方向根本上要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意志C.社会发展无客观规律可盲D.这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8.开始确立党指挥枪的原则,奠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的是()A.南昌起义B.三湾改编C.八七会议D.广州起义9.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A.人民团体B.人民政府C.人民政协D.人民代表大会10.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最早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的著作是()A.《<共产党人>发刊词》B.《改造我们的学习》C.《整顿党的作风》D.《反对党八股》11.我国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采取的方针是()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B.利用、限制C.鼓励、支持、扶持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12.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A.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观点B.关于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观点C.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D.关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1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A.一次历史性飞跃B.两次历史性飞跃C.三次历史性飞跃D.四次历史性飞跃A.当代世界的新变化B.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C.国情与党情的变化D.中国人民的努力1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邓小平理论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6.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得出的依据是()A.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B.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的理论C.中国的具体实际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一般矛盾规律1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A.阶级基础B.社会基础C.政治基础D.经济基础18.为了有效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必须()A.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B.适当削弱宏观调控C.坚持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宏观调控D.取消对经济的宏观调控19.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人民民主专政B.多党合作制C.依法治国D.政治协商20.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A.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B.提高整个民族的科技水平C.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D.提高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A.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B.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C.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D.西方国家的“西化”与“分化”政策22.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A.“叶九条”B.“邓六条”C.“一纲四目”D.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23.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是()A.坚持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加强党的建设C.培养接班人D.坚持爱国统一战线24.提出“二次革命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A.陈独秀B.瞿秋白C.李立三D.王明25.意识能动性实现的根本途径是()A.实践B.主观努力C.客观规律D.先进的物质手段26.我国的政党制度是()A.共产党的一党制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制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两党制27.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A.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B.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C.统一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官方网址:28.我党对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A.没收、没收B.没收、和平赎买C.和平赎买、没收D.和平赎买、和平赎买2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全国政治协商会议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人大会D.国务院30.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A.社会关系B.地理环境C.生产劳动D.社会存在31.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能够()A.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B.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C.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32.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的全局性质未变,局部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B.事物的只要矛盾未变化,次要矛盾发生了变化C.事物的根据和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D.事物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发生了根本变化33.邓小平提出,从长远的观点看,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实现的飞跃有()A.废除农业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市场调节B.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C.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强农业发展D.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34.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A.积累与消费的关系B.投入与产出的关系C.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官方网址: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3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变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6~40为时事政治题(略)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016年成人高考《思想道德修养》试卷及答案

2016年成人高考《思想道德修养》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称为(理想)2 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3 理想作为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4 不切实际的想象称为(空想)5 没有现实根据的、不真实的主观想象是(臆想)6 理想按性质划分,可以分为(科学的和非科学的)7 人们对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指的是(生活理想)8 人的生活的真正内涵是(精神生活)9 处于核心地位的理想类型是(社会政治理想)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11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成分有机融合而成的合金12 信念突出的本质特征是(信)13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 在共产主义社会,关于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15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在联系是(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16 人们在道德修养方而的信念品质和理想追求是(道德理想)17 信念在感清上的反映表现为(亲和性)18 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理想信念)19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20 信念的核心是(理智)21 确立理想信念最集中和最突出的时期是(青年时期)22 理想在从时序上划分,分为(远大与近期)23 信念在本质上表达的是一种(态度)24 创新的关键是(人才)25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6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27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28 个体梦是国家梦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29 国家强盛之梦是个人梦想的(有力保证和最终目标)30 实现中国梦最主要、最直接的受益者是(人民)3l 所谓人生是指(人的生命活动的社会旅程)32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着法和态度是指(人生观)33 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目的)34 科学的人生观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35 世界观要回答的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36 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目的性)37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胜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8 人生的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39 人生目的是指(人为什么活着)40 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稳定的合理倾向和基本意愿就是(人生态度)41 人生态度主要同答(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42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能够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精选模拟试题二

⼀、选择题 1.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 A )A.唯⼼主义B.不可知论C.形⽽上学D.朴素唯物主义 2.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B )A.客观唯⼼主义B.形⽽上学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主观唯⼼主义 3.运动和静⽌的关系是(B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4.时间和空间是( B )A.物质的内在形式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物质的根本属性D.物质的两种基本属性 5.“机事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B )A.时间的连续性B.时间的⼀维性C.时间的⼴延性D.时间的重复性 6.“时间和空间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都只是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抽象的概念”这段话说明时间和空间是(B )A.⼈脑中主观产⽣的概念B.物质的存在形式C.有限性和⽆限性的统⼀D.物质的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7.认为⼀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与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种( A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主义的观点C.形⽽上学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 8.科学证明,⼈脑是思维的( A )A.器官B.产物C.源泉D.对象 9.意识的反作⽤或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 )A.对客观世界的改造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C.对社会的改造D.正确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10.在⼈⼯智能与⼈的意识关系的问题上,正确的观点是( D )A.电脑的发展会⼤⼤超过⼈脑B.电脑的发展会产⽣意识C.电脑的发展完全取代⼈脑D.电脑与⼈脑有着本质的区别 11.规律是( A )A.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偶然的联系C.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表⾯的联系D.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本质的联系 12.不同的⼈对同⼀事物的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 C )A.意识是主体的⾃由创造B.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厦的基⽯是( D )A.质量互变规律B.对⽴统⼀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物质性原理 14.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15.⼀元论就是( A )A.认为世界本原只有⼀个B.唯⼼主义C.唯物主义D.形⽽上学 16.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某⼀种或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构成的观点是(D )A.形⽽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7.物质的“惟⼀特性”是( B )A.运动B.客观实在性C.发展的规律性D.⽭盾的⽃争性 18.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D )A.客观性B.可知性C.稳定性D.运动 19.静⽌是( B )A.运动的⼀般状态B.运动的⼀种特殊形式C.绝对不动,永远不变D.与运动⽆关的稳定状态 20.⼀切事物都是运动和静⽌的辩证统⼀,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多选题专项训练题及答案-word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多选题专项训练题及答案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多选题专项训练题及答案1.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表明(AB)A.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B.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C.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和平与平等的大家庭D.人类已经战胜了战争,消灭了战争E.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平等发展的机会1.2、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命题说明(CDE)A.邓小平理论改造了马克思主义B.邓小平理论修正了马克思主义C.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D.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E.邓小平理论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1.3、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BCD)A.邓小平理论没有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B.邓小平理论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发展和创新C.邓小平理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发展和创新D.邓小平理论用-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E.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机械的重复1.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ACD)A.改革也是一场革命B.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C.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D.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E.改革是补资本主义的课1.5、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BDE)A.坚持改革开放B.马克思列宁主义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毛泽东思想E.邓小平理论1.6、邓小平理论是(ABCDE)A.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B.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C.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D.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统一E.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1.7、学习邓小平理论要(BCD)A.熟记邓小平的所有著作B.认真系统地研读邓小平的著作C.把学邓小平著作同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思想结合D.注意理论联系实际E.用什么学什么1.8、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主要是(ABCD)A.错误路线造成的政治混乱B.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C.没有及时地、成功地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D.经济搞得不好,人民生活改善不大E.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具有缺陷2.1、邓小平再三强调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AB)A.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B.适应时代和历史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C.正确处理改革和建设的关系D.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E.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2.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CE)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3、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ABCD)A.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B.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C.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D.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2.4、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存在下去都需要发展生产力,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和目的却不相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具有的特点是(ACDE)A.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的B.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C.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E.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存在的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的关系是(CDE)A.和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千方百计维护世界和平B.既统一又矛盾C.和平是发展的条件D.发展是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E.发展问题或者说经济问题是核心2.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所以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ABCD)A.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B.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C.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D.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E.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2.7、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BDE)A.坚持改革开放B.马克思列宁主义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毛泽东思想E.邓小平理论2.8、邓小平理论是(ABCDE)A.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B.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C.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D.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统一E.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2.9、学习邓小平理论要(BCD)A.熟记邓小平的所有著作B.认真系统地研读邓小平的著作C.把学邓小平著作同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思想结合D.注意理论联系实际E.用什么学什么2.10、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主要是(ABCD)A.错误路线造成的政治混乱B.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C.没有及时地、成功地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D.经济搞得不好,人民生活改善不大E.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具有缺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 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科学性、革 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 界观理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B、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证明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
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做好一 切工作的根本保证。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党的 思想路线。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要求:
了解联系、发展、矛盾、质变、量变、否定
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第一,客观唯心主义,在万事万物之前,存
在一种神秘的“客观精神”。 第二,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精神当作世 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意识的 产物。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对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 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与斗争。 辩证法的发展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 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古代形而上学——中世纪的 形而上学——近代欧洲的形而上学——庸俗进化论 的形而上学。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不构成哲学的基本派别,而是从 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学科要求: *哲学部分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掌 握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偏重历史,以记忆为主。
*按照考试复习大纲讲解。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绪论(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论(物质和意识) *辩证法(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认识论(实践和认识) *历史观(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历史观(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2)两者相统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既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又要有高度的革 命热情。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A、世界是统一的世界 B、世界统一于物质 C、物质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2)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论证
A、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证明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存在)第一性、意识
(思维)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 质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的哲学 派别。 区分哲学上一元论和二元论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 第一,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基本特征:把 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原初物质(水、土等) 第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特征: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 特征: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把唯 物辩证法和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结合起来。
的。 (1)什么是规律 (2)规律的特点:客观性 (3)规律的种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起关键作用
2、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第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第二,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有无同一性
的问题。 (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哲学的主要派别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 《政治》考前辅导
考试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第三部分:时事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比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约2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概论约65% 时事 约7%
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总论) 二、物质和意识(唯物论)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辨证法) 四、实践和认识(认识论) 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
要求:
1、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
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B、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性作用及其表现
(2)意识能动性作用的实现途径与条件
第一,要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第二,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 第三,还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
段
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1)两者是辩证的统一。
可知论:肯定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承认客观世界 能为人们所认识的哲学观点。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否认客观世 界能被人们所认识,或者否认客观世界能被人类彻 底认识的哲学观点。 在可知论中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不可知论 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因此,可知论与不 可知论作为哲学的非基本派别,并未超越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基本派别。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产生和存 在的根源
A、社会历史根源:主要指导社会实践的性质
和发展状况。 B、认识根源: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也存在 着正确认识事物和歪曲认识事物两种可能性, 即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 C、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里,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同阶级之间的矛盾 和斗争是分不开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伟大工具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A、社会条件。 B、阶级基础 C、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需
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
(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A、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 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 复写、摄影、反映。 B、物质定义的意义 第一,它深刻地提示了物质对意识的独立性和根源性,意识 对于物质的依赖性和派生性。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能为人的感觉所选 定、摄影、反映。 第三,它阐明了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第四,它把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贯彻于社会历史原因。坚 持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同历史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第五,它给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提供了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 学前提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
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
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 与个别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 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理论体系
2、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与意 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3、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一切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物质和意识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唯心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意识或精
神的产物,精神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原 和基础。 如: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王守仁 的“天下无心外之物”等
(2)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某种或某几种具
体的“原初物质”构成的, “原初物质”是 世界的本原。如中国的五行说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把原子的特性说成是一切物质的特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战
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鉴别各种 理论和路线是非的能力。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运用 概念的艺术、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
二、物质和意识
要求:
1、了解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等基本概念。
等基本概念。 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基本 规律的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及其辩 证关系。 能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工作和生 活中遇到的 问题
试卷题型比例:
选择题 约53% 辨析题 约13% 简答题 约20% 论述题 约14%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 约30% 中等难度题 约50% 较难题 约20%
• 题型及分值权重: •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 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36-40题为时事 政治 。 • 二、辨析题: 41-4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并将其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 • 三、简答题: 43-45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分。 •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