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t x V =定义式平均速率;t s V =2、有用推理ax Vo Vt 222=-3、中间时刻速度;202V Vt V Vt +==平4、末速度Vt=V0+at5、中间位置速度22220Vt V Vx += 6、位移t 2t 2a t 0t t 2V V V s =+==平 7、加速度t V Vt a 0+=(以V0为正方向,a 与V0同向[加速]a 〉0,反向则a <0)8、实验推论;S1-S2=S3-S2=S4-S3= =∇x=a t 29、初速度为0n 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 的比;s1:s2:s3 :Sn=1:3:5 :(2n-1)10、初速度为0的n 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 之比;t1:t2:t3 :tn=1:(12-0):(23-): :(1--n n )11、a=t n m SnSm 2--(利用上个段位移,减少误差---逐差法)12、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0=s m;加速度a=s m 2;末速度Vt=s m 1s m =h k m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加大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0=02末速度Vt=gt23下落高度)位置向下计算从00(22V g h t =4推论t 2V =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s 2m≈10s 2m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底小,方向竖直向下)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22gt2末速度Vt=Vo-gt3有理推论022V Vt -=-2gs4上升最大高度Hm=g Vo 22(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5往返时间g t Vo 22=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总结1匀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最基本,同时也是考察做多的一种运动形式。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也可定义为: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应着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
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应着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前提条件物体到底在满足什么前提下才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呢?这个前提条件,主要是对比曲线运动的前提条件来说的。
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须同时符合下述两条:1,受恒外力作用(保证加速度方向大小不变);2,合外力与初速度在同一直线上(保证物体运动方向不变)。
当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时,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时,为匀减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有四个最基本公式,分别如下:(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vt=v0+at(2)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x=v0t+1/2at?(3)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公式vt?-v0?=2ax(4)位移与平均速度的关系公式x=(vt+v0)·t/2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使用与选择一般来说,题目中含有t的时候,优先考虑的是第一个、第二个方程。
题目没有时间t时,优先考虑的是第三个方程(位移和速度关系)。
从上述的四个公式中不难看出,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主要是研究五个物理量:s、t、a、v0、vt,这五个物理量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可以任意选定。
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确定了。
每个公式中只有其中的四个物理量,当已知某三个而要求另一个时,往往选定一个公式就可以了。
如果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物理量对应相等,那么另外的两个物理量也一定对应相等。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重要知识点讲解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重要知识点讲解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重要知识点讲解。
匀变速直线运动重要知识点讲解
基本概念: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也可定义为: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最核心公式
末速度与时间关系:Vt=Vo+at
位移与时间关系:x=Vot+at^2/2
速度与位移关系:Vt^2-Vo^2=2as
●重要公式补充
(1)平均速度V=s/t;
(2)中间时刻速度V(t)=(Vt+Vo)/2=x/t;
(3)中间位置速度V(s)=[(Vo^2+Vt^2)/2]1/2;
(4)公式推论Δs=aT^2;备注:式子中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这个公式也是打点计时器求加速度实验的原理方程。
●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须同时符合下述两条:
⑴受恒外力作用
⑵合外力与初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重要比例关系
由Vt=at,得Vt∝t。
由s=(at^2)/2,得s∝t^2,或t∝2√s。
由Vt^2=2as,得s∝Vt^2,或Vt∝√s。
高中物理匀加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汇总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①运动是,静止是。
②宏观、微观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二、参考系:①描述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决定于它相对于所选的参考系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由于所选的参考系并不是真正静止的,所以物体运动的描述只能是相对的。
②描述同一运动时,若以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描述的结果③参考系的选择原则上是,但是有时选运动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会给问题的分析、求解带来简便,三、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做.质点没有形状、大小,却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实际并不存有,是为了使研究问题简化的一种科学抽象。
把物体抽象成质点的条件是:(1)作平动的物体由于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能够选物体任意一个点的运动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能够当作质点处理。
(2)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虽然不同,但它的大小、形状及转动等对我们研究的问题影响极小,能够忽略不计(如研究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的运动,地球仍可看成质点).由此可见,质点并非一定是小物体,同样,小物体也不一定都能当作质点.【平动的物体不一定都能看成质点,{物体的形状与运动的距离相比不能忽略};转动的物体可能看成质点来处理{研究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的运动}】【能否看成质点一看研究问题,二看物理的形状与研究物体的关系】【一个实际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决定于物体的尺寸与物体间距相比的相对大小】四、位置、位移与路程1、位置:质点的位置能够用坐标系中的一个点来表示,在一维、二维、三维坐标系中表示为s(x) 、s (x,y) 、s (x,y,z)2、位移:【矢量】①位移是表示质点物理量.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来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位移的,箭头的方向表示位移的。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以下是高中物理中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位移和位移公式: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直线距离,用Δx表示。
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位移与物体的初速度v0、末速度v、加速度a以及时间间隔t 之间满足位移公式:Δx = v0t + 1/2at²。
2. 速度和速度公式: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用v表示。
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与物体的初速度v0、加速度a和时间间隔t之间满足速度公式:v = v0 + at。
3. 加速度和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是速度的改变率,用a表示。
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与位移Δx、初速度v0和时间间隔t之间满足加速度公式:a = 2(Δx -v0t) / t²。
4. 时间和时间公式:时间是运动持续的时间,用t表示。
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时间与位移Δx、初速度v0和加速度a之间满足时间公式:t = (v - v0) / a。
5. 加速度与运动方程: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与时间t的关系可由运动方程表示:v = v0 + at。
位移与时间t的关系可由运动方程表示:Δx = v0t + 1/2at²。
另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运动方程:v² = v0² + 2aΔx。
6.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用速度-时间图、位移-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来表示。
在速度-时间图中,匀速直线表示匀速运动,斜线表示匀变速运动;在位移-时间图中,直线表示匀速运动,抛物线表示匀变速运动;在加速度-时间图中,横线表示匀速运动,直线表示匀变速运动。
7.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为重力加速度g。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可用v = v0 + gt表示,位移可用Δx = v0t + 1/2gt²表示。
8. 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用v表示;瞬时加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加速度,用a表示。
2022届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汇总笔记
(每日一练)2022届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汇总笔记单选题1、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频闪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一次、第二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在第三次、第四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由此可以知()A.质点运动的初速度为0 m/s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6 m/s2C.第一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1 m/sD.从第二次闪光到第三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5 m答案:D解析:B.设第一次到第二次闪光的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x1=2 m,第三次到第四次闪光的时间内质点的为x3=8 m,则有x3-x1=6 m=2aT2得aT2=3 m已知T=1 s,可解得a=3 m/s2B错误;D.第二次闪光到第三次闪光的位移x2=x1+aT2=5 mD正确;A.由于不知道第一次闪光时质点已运动了多长时间,所以无法求出初速度,A错误;aT2,可解得C.设第一次闪光时质点速度为v1,由x1=v1T+12v1=0.5 m/sC错误。
故选D。
2、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假设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降落到火星表面前在重力和发动机推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A、B、C、D四点,最后平稳落到火星表面,探测器经过AB、BC和CD三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3:5。
已知AB段和BC段的长度分别为ℎ1和ℎ2,则根据题给条件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有( )A.探测器加速度的大小B.探测器经过AB段所用的时间C.探测器在B点速度的大小D.CD段的长度答案:D解析:ABC.设探测器加速度大小为a,在A点的速度为v A,在B点的速度为v B,经过AB段所用的时间为T,CD段的长度为ℎ3,则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v B=v A−aTℎ1=v A T−12aT2ℎ2=v A(4T)−12a(4T)2−ℎ1ℎ3=v A(9T)−12a(9T)2−ℎ1−ℎ2求解五个未知量但只有四个方程,所以无法将五个未知量全部解出,故ABC错误;D.通过观察可知若把v A T、aT2看成两个整体,利用ℎ1=v A T−12aT2ℎ2=v A(4T)−12a(4T)2−ℎ1ℎ3=v A(9T)−12a(9T)2−ℎ1−ℎ2三个方程可求解得v A T=5ℎ14−ℎ212,aT2=ℎ12−ℎ26,ℎ3=5ℎ2−10ℎ1故D正确。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重要知识点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重要知识点高中物理直线运动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是运动学的基础,牵涉到众多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的重要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学科,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直线运动问题。
1. 直线运动的定义和表示方法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的移动过程,可以通过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加速度-时间图等方法进行表示和描述。
其中,位移表示物体在某一时间内的位移,速度表示物体在某一瞬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加速度表示物体在某一瞬时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移动的平均速度,可以分别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路径长度和时间的比值,以及等速直线运动公式v=Δs/Δt来计算;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导数计算得到。
3. 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平均加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速度变化的平均值,可以用速度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以及等加速直线运动公式a=Δv/Δt来计算;瞬时加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时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导数计算得到。
4. 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包括位移-时间规律、速度-时间规律和加速度-时间规律。
其中,位移-时间规律描述了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速度-时间规律描述了物体在直线上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加速度-时间规律描述了物体在直线上的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5. 合速度和相对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合速度是指物体在两个速度的影响下运动的总速度,可以用合成速度公式vH=(v1+v2)/2来计算;相对速度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相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两个物体之间的速度差计算得到。
6. 运动图像和分析方法运动图像是指通过图表或图像的形式来描述和分析物体的直线运动,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
通过分析和解读不同类型的运动图像,可以得到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变化率等信息。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基本概念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基本概念一. 机械运动:物体相对其他物体(参照物)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二. 参考系:为了研究的方便,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1.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取决于它相对于所选参考系的位置是否变化。
2.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3.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实际应用中以简化运动为标准。
未强调参考系的运动都是以地球(地面)为参考系。
所有公式里物理量的参考系也都是地球(地面)。
如 W = F·S Ek = mv2/2 S = at2/2三.质点1.定义:有质量而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
(对空间有占有性 )2.能看成质点的条件:①平动的物体一般都可以看成是质点。
(注意区分平动和转动)②转动的物体有时候也可以看成是质点。
(只要物体的尺寸不影响研究的问题。
)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看成是质点;研究地球公转时可以看成是质点。
四.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五.时间和时刻对应在数轴上,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例 1:0 1 2 3 4 5 S(秒)注意:1. 所标数字均表示某时刻末。
(“1”表示第 1 秒末)2.前一秒末即为后一秒初。
(第 2 秒末就是第 3 秒初)3.第几秒表示时间就是 1 秒。
(第 3 秒就是第 3 个 1 秒)FBA图 2- 5794.计时起点不一定是运动的起点 .六.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联系1.位移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
位移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路程合成用算术和。
2.位移的大小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间的轨迹长度。
3.随时间延长(运动物体的)位移不一定增大,而路程一定增大。
4.它们的单位都是米。
5.路程总是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
(当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取等号)例 2:一支长 150m 的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兵从队尾前进 300m 赶到队前并立即返回,当通讯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 200m,在整个过程中通讯兵的位移大小是▁▁▁,通讯兵的路程是▁▁▁。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1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梳理 1、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理想模型,当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时候,可以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速度均匀增加的的变速直线运动,即匀加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v-t 图像为一条经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斜率就是下落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直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就是自由落体运动经过时间t 的位移大小。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称为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方向竖直向下,大小通常取9.8m/s 2。
3、自由落体的物体,下落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为:v= gt ,变形式有t= v/g ;下落高度h 和t 的关系:h= 221gt ,变形式有下落速度v 与下落高度h 的关系为:v 2= 2gh ,也即h= g v2 。
4、如果告诉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经过中间某一段距离△h 所用的时间△t ,可以假设其前面所经过路程为h ,所用时间为t ,然后列出两个方程⎪⎪⎩⎪⎪⎨⎧∆+=∆+=22)(2121t t g h h gt h ,解方程组即可。
5、对于自由落体运动,某段时间内的末速度如果如果是v ,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2。
6、自由落体运动等时间的比例规律:①△t 末、2△t 末、3△t 末......n △t 末的速度之比:v 1:v 2:v 3:...:v n =1:2:3:...:n ;②△t 内、2△t 内、3△t 内......n △t 内的位移之比:h 1:h 2:h 3:...:h n =12:22:32:...:n 2;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h ①:h ②:h ③:...:h N =1:3:5:...:(2n-1)。
7、自由落体运动中,求某一段时间△t 内的位移:法①,△h=222121初末gt gt -;法②,△h=v ·△t=t t t g ∆⋅+⋅2末始。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6篇)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6篇)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重要知识点讲解基本概念: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也可定义为: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最核心公式末速度与时间关系:Vt=Vo+at位移与时间关系:x=Vot+at^2/2速度与位移关系:Vt^2-Vo^2=2as●重要公式补充(1)平均速度V=s/t;(2)中间时刻速度V(t)=(Vt+Vo)/2=x/t;(3)中间位置速度V(s)=[(Vo^2+Vt^2)/2]1/2;(4)公式推论Δs=aT^2;备注:式子中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这个公式也是打点计时器求加速度实验的原理方程。
●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须同时符合下述两条:⑴受恒外力作用⑴合外力与初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重要比例关系由Vt=at,得Vt⑴t。
由s=(at^2)/2,得s⑴t^2,或t⑴2√s。
由Vt^2=2as,得s⑴Vt^2,或Vt⑴√s。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2一、基本关系式v=v0+at x=v0t+1/2at2 v2-vo2=2ax v=x/t=(v0+v)/2二、推论1、vt/2=v=(v0+v)/22、⑴x=at2 { xm-xn=(m-n)at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1)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末的速度之比:V1:V2:V3: :Vn=1:2:3: :n(2)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时间内全位移X之比:X1: X2: X3: :Xn=1:2(3)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之比:S1:S2:S3::Sn=1:3:5::(2n—1)(4)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全时间t之比t1:t2:t3::tn=1:√2:√3::√n(5)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之比:t1:t2:t3::tn=1:(√2—1):(√3—√2)::(√n—√n—1) 应用基本关系式和推论时注意:(1)、确定研究对象在哪个运动过程,并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最新高中物理《直线运动》核心知识点系统构建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核心知识点系统构建一、知识网络图解1.“运动的描述”网络图:2.“直线运动”网络图:直线运动单向匀减速直线运动双向匀变速 20at21t v x +=二、易错知识清单1.质点(1)质点的概念:当物体的形状、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不起作用或所起作用可忽略时,为了研究方便,就可忽略其形状、大小、体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2)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①当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时,物体上任意一点的运动情况都能反映物体的运动,物体可看作质点.②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或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可看成质点. 2.时间间隔与时刻①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一个点即为时刻。
②时间间隔:前后两时刻之差。
时间坐标轴上用一条线段表示时间间隔,例如,前几秒内、第 几秒内。
3.位移与路程4.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①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 ②平均速度=总时间总位移,平均速率=总时间总路程; ③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速率. 5.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方法:①假设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是正比关系;②推论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③用小角度的光滑斜面来延长物体的下滑时间,再通过不同角度进行合理的外推来得出结论。
三、核心知识点系统构建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三个公式①速度公式:v =v 0+at . ②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 ③推导式:v 2-v 20=2ax .这 三个基本公式,是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石.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一般以始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2)三个推论① 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即:2t x 02t υ+υ=υ=∆∆=υ ,由此可知物体的位移:t 2x 0⋅υ+υ= ②某段位移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υ s2与这段位移的初、末速度υ0与υ的关系为22202s υ+υ=υ③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 Δx =x 2-x 1=x 3-x 2=…=x n -x n -1=aT 2 ,推广为x m -x n =(m -n )aT 2. (3)v 0=0的四个比例① 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v 1∶v 2∶v 3∶…∶v n =1∶2∶3∶…∶n ② 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 x 1∶x 2∶x 3∶…∶x n =12∶22∶32∶…∶n 2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的比为: 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④ 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 t 1∶t 2∶t 3∶…∶t n =1∶(2-1)∶(3-2)∶…∶(n -n -1) 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题常用的“六种”物理思想方法 (1)一般公式法一般公式法指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推论三式。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类平 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 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注:
(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
(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
}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见图[第二册P98];
(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
(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
,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高中物理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即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相等。
它是速度为恒矢量的运动,加速度为零的直线运
动。
2.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像为一直线:图线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速度。
【知识网络】
【综合例析】
例 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D.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解析: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不能说这个标量就是这个矢量,所以 A 错,B 正确。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而位移是从物体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如果物体做的是单向直线运动,路程就和位移的大小相等。
如果物体在两位置间沿不同的轨迹运动,它们的位移相同,路程可能不同。
如果物体从某位置开始运动,经一段时间后回到起始位置,位移为零,但路程不为零,所以,CD 正确。
例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解析:v 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也越大,B 正确。
加速度和速度方向没有直接联系,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可能不变,也可能改变.加速度大小变小,速度可以是不断增大.故此题应选 B。
第1讲——直线运动
第1讲———直线运动【考点说明】【知识点回顾】本章是动力学的基础,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复习时,不仅要重视概念、规律形成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它们的物理实质,还要熟练掌握分析解决运动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求解直线运动的基本思路:(1)审清题意,分析运动过程,构建运动图景,并尽量画出草图;(2)明确题中已知及未知各物理量的关系,恰当选用规律;(3)若涉及多个过程,要分段分析,找准运动交接点,同时应注意s、v、a等矢量的符号规定和位移图象、速度图象的应用及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等.求解直线运动常用的方法有: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法、中间时刻速度法、比例法、推论法、逆向思维法、图象法、巧选参考系法.图象法在物理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运动的图象是本章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图象问题应首先明确所给的图象是什么图象,即认清图象中横、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它们的函数关系,要清楚地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对某些运动过程较为复杂或较难直接列式表达的运动问题,可用运动图象来表达,此时一般选择待研究的物理量作为纵坐标.从物理图象上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出物理过程的动态特征;同时,利用图象解题可以使解题过程简化,思路清晰,比解析法更巧妙、更灵活.【热点题型精讲1+1】【题型一】质点的理解【例题1】如图为我国田径名将刘翔,曾多次获得110米栏冠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刘翔在飞奔的110米中,可以看做质点B、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D、是否能将刘翔看做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解析】在刘翔飞奔的110米中,我们如果只关心他的速度,则无需关注其跨栏动作的细节,故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时,如果作为质点,则其摆臂、跨栏等动作细节将被掩盖,无法研究,所以就不能看做质点。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直线运动
一、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 平=x/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 t 2-V o 2=2as3.中间时刻速度V t/2=V 平=(V t +V o )/24.末速度V t =V o +at5.中间位置速度V s/2=[(V o 2+V t 2)/2]1/26.位移s =V 平t =V o t+at 2/2=V t/2t7.加速度a =(V t -V o )/t(以V o 为正方向,a 与V o 同向(加速)a>0;a 与V o 反向(减速)则a<0)8.实验用推论Δs =aT 2 (Δs 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 o ):m/s ;加速度(a):m/s 2;末速度(V t ):m/s ;时间(t):秒(s);位移(s):米(m );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 t -V o )/t 只是测量式,不是决定式第一册P 19〕/s--t 图、v--t 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 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 o =02.末速度V =gt3.下落高度h =gt 2/2(从V o 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 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 =g =9.8m/s 2≈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 =V o t-gt 2/22.末速度V =V o -gt (g=9.8m/s 2≈10m/s 2)3.有用推论V t 2-V o 2=-2gs4.上升最大高度H m =V o 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 =2V o /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直线运动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 o2=2as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 o)/2 4.末速度Vt=V o+at中间位置速度Vs/2=[(V o2+Vt2)/2]1/2 6.位移s=V平t=V ot+at2/2=Vt/2t加速度a=(Vt-V o)/t{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 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V 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竖直上抛运动位移s=V ot-gt2/2 2.末速度Vt=V o-gt(g=9.8m/s2≈10m/s2)有用推论Vt2-V 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 o2/2g(抛出点算起)往返时间t=2V 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理解口诀: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为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
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与实用口诀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与实用口诀1. 质点:不考虑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把物体看作是一个有质量的点。
它是运动物体的理想化模型。
注意:质量不可忽略。
哪些情况可以看做质点:1)运动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都相同,那么它任何一点的运动都可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
2)物体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即可忽略形状和大小,而看做质点。
(比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即可看成质点,而研究地球自转时就不能看成质点)2. 位移和路程: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3. 速度和速率①平均速度:位移与时间之比,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而平均速率: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v=s/t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4. 加速度(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矢量。
加速度又叫速度变化率.(2)定义:速度的变化Δv跟所用时间Δt的比值,,比值定义法。
(3)方向:与速度变化Δv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与v的方向一致.注意: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加速度就大.5. 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a=0,v=恒量.(3)位移公式:s=vt.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2)特点:a=恒量(3)★公式: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s=v0t+at2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s平均速度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致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6. 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关系的应用:(一)时间连续等分1) 在T 、2T、3T…nT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2) 在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3) 在T末、2T末、3T末……nT末的速度之比为1:2:3:……:n;(二)位移连续等分在第1个S内、第2个S内、第3个S内……第n个S内的时间之比为1:7. 重要结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ΔS=Si+l-Si=aT2=恒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4)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都是8. 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
1. 质点:
不考虑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把物体看作是一个有质量的点。
它是运动物体的理想化模型。
注意:质量不可忽略。
哪些情况可以看做质点:
1)运动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都相同,那么它任何一点的运动都可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
2)物体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即可忽略形状和大小,而看做质点。
(比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即可看成质点,而研究地球自转时就不能看成质点)
2. 位移和路程:
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3. 速度和速率
①平均速度:位移与时间之比,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而平均速率: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v=s/t
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
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
4. 加速度
(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矢量。
加速度又叫速度变化率.
(2)定义:速度的变化Δv跟所用时间Δt的比值,,比值定义法。
(3)方向:与速度变化Δv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与v的方向一致.
注意: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加速度就大.
5. 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a=0,v=恒量.
(3)位移公式:s=vt.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a=恒量
(3)★公式:
速度公式:v=v0+at
位移公式:s=v0t+at2
速度位移公式:v t2-v02=2as
平均速度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致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
6. 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关系的应用:
(一)时间连续等分
1) 在T 、2T、3T…nT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
2) 在第1个T内、第 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3) 在T末、2T末、3T末……nT末的速度之比为1:2:3:……:n;
(二)位移连续等分
在第1个S内、第2个S内、第3个S内……第n个S内的时间之比为1:
7. 重要结论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
ΔS=S i+l-S i=aT2=恒量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即: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
(4)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都是
8. 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
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注意“刹车陷井”假时间问题:先考虑减速至停的时间。
9. 自由落体运动
(1)条件: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
(2)性质:是一种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g.
(3)公式:
10. 运动图像
(1)位移图像(s-t图像):
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
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2)速度图像(v-t图像):
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
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