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的性能指标

合集下载

如何评估和测试内存技术的性能(一)

如何评估和测试内存技术的性能(一)

如何评估和测试内存技术的性能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内存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向前迈进。

然而,对于众多的内存技术,如何进行评估和测试其性能成为了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评估和测试内存技术的性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第一部分:评估内存技术的性能指标在开始测试内存技术性能之前,我们需要首先了解内存技术的性能指标。

内存技术的性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1. 带宽:带宽是指内存技术能够传输的数据量。

较高的带宽可以提高计算机的数据传输速度,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2. 延迟:延迟是指内存技术响应请求的速度。

低延迟的内存技术可以提供更快的数据访问速度,从而加快计算机的处理能力。

3. 容量:容量是指内存技术可以存储的数据量。

较大的容量可以提供更多的存储空间,满足计算机处理大规模数据的需求。

4. 耐久性:耐久性是指内存技术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稳定性高的内存技术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二部分:测试内存技术的性能1. 带宽测试:带宽测试可以通过几种方式进行。

一种方法是使用专业的软件测试工具,如Iometer等,来模拟多种负载情况进行带宽测试。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编写自定义程序,利用内存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并采集传输时间来计算带宽。

2. 延迟测试:延迟测试可以通过发送不同大小的数据包,并测量数据包传输的时间来进行。

可以使用专业的网络测试工具,如Ping或Traceroute等,来测试内存技术的延迟性能。

3. 容量测试:容量测试可以通过加载大量数据来进行。

可以使用专业的内存测试工具,如MemTest86等,来模拟大规模数据的加载和处理,以评估内存技术的容量性能。

4. 耐久性测试:耐久性测试可以通过模拟不同的工作负载和环境条件来进行。

可以使用专业的压力测试工具,如Blender或Prime95等,来评估内存技术在极限工作环境下的表现。

第三部分:综合评估和反馈在完成以上测试后,我们可以得出一系列数据和结果。

内存的性能指标

内存的性能指标

内存的性能指标
内存的性能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速度:内存的速度指标通常以频率(例如DDR4-3200)表示,表示每秒钟可以读写的数据量。

速度越高,内存的
读写速度就越快。

2. 带宽:内存带宽指的是内存模块每秒钟能传输的数据量。

通常以GB/s(千兆字节每秒)为单位。

带宽越高,内存的数据传输能力就越强。

3. 延迟:内存延迟指的是从发出一个读写请求到开始进行
相应操作所需的时间。

延迟越低,内存的响应速度就越快。

4. 容量:内存的容量指的是内存模块能够存储的数据量,
通常以GB为单位。

容量越大,内存可以存储的数据就越多。

5. 工作电压:内存模块的工作电压指的是内存模块需要的
电压大小。

工作电压越低,内存的能耗就越低。

这些性能指标通常会影响计算机的整体性能。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内存模块以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

5-6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5-6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内存指标
⏹容量
☐内存容量指的是单条内存的总容量,它是内存颗粒的容量与内存颗粒数的乘积。

⏹内存主频
☐内存主频和CPU主频一样,习惯上被用来表示内存的速度,它代表着该内存所能达到的最高工作频率。

内存主频是以MHz
(兆赫)为单位来计量的。

⏹存取速度
☐即两次独立的存取操作之间所需的最短时间,又称为存储周期。

内存指标
⏹数据宽度和带宽
☐内存的数据宽度是指内存同时传输数据的位数,以位(bit)为单位。

内存带宽指内存工作频率与内存总线
宽度的乘积。

⏹内存的“线”数
☐就是指内存条与主板插接时有多少个接触点,这些接触点就是“金手指”。

内存性能的技术参考指标

内存性能的技术参考指标

内存性能的技术参考指标3.1 性能重要指标内存技术参考指标包括:内存的工作频率TCK(与外频对应)、存取时间宽度TAC、等待存取延迟CAS 等,同时内存是否带纠错(ECC)这种特性对服务器非常重要;内存条使用的PCB的层数同样是衡量内存条的重要指标,标准的PC-100、PC-133内存要求使用6层板,它比四层印制电路板具有更好的电气性能。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参量外,衡量内存条的优劣还需要对内存条的核心——内存芯片的品牌、品质进行区分,关于不同厂商的内存芯片这个问题将安排到后文讲解。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内存芯片的封装工艺也会对内存性能产生明显影响。

内存最实质的指标——存取速度,与上述的TCK、CAS、TAC都有关系:存取速度(ns)=1/TCK*CAS+TAC,举个例子:如果一片内存的工作频率是100M,CAS为2,TAC取典型值6ns,那么该片内存的存取速度为26ns 。

3.2 PC-100统一格式P/N号让很多朋友感到恼火的是,PC-100规范对内存芯片的标注没有规定,因此大家常常被诸如:GM72V66841CT-7J、HY57V658020A TC-10S、KSV884T4A0-08等搞得莫名其妙,其实这些都是不同厂商对自己的产品进行的产品编号,有经验的朋友能够通过这些编号识别出内存的标称性能。

这种编号对普通朋友的确不方便,不过对于满足PC-100规范的内存,还有一个必须满足INTEL要求的P/N号,朋友们购买内存时,不妨参考一下,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典型的P/N号为PC100-322-620,这种P/N号的定义如下:3.3 重要指标详细介绍1.内存工作频率TCK。

这是衡量内存条性能的较简单而直接的指标,它表示该内存条能在多大的外频下工作,很多朋友选购内存时只使用这个参量,由此可见这个参量的重要性,当然仅参考这一个参量也是不够的。

内存工作频率可以通过您的主板来设置,对于同步工作模式(流行的BX、ZX、I810、I820等Intel 芯片组只支持这种模式),设置外频就设置了内存工作频率;对于异步工作模式(VIA系列的主板芯片组通常支持),您需要使用主板上专门的软(硬)跳线来设置。

04关于内存的性能指标

04关于内存的性能指标
内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存储速度
内存的存储速度用存取一次数据的时间来表示, 单位为纳秒,记为ns, =10亿纳秒,即1 单位为纳秒,记为ns,1秒=10亿纳秒,即1纳秒 =10¯9秒。Ns值越小,表明存取时间越短,速度就 =10¯9秒。Ns值越小,表明存取时间越短,速度就 越快。目前,DDR内存的存取时间一般为6ns,而 越快。目前,DDR内存的存取时间一般为6ns,而 更快的存储器多用在显卡的显存上,如:5ns、 更快的存储器多用在显卡的显存上,如:5ns、 4ns、 3.6ns、 3.3ns、 2.8ns、 等。 4ns、 3.6ns、 3.3ns、 2.8ns、 注意:内存条的生产厂家非常多,目前还没有形 成一个统一的标注规范,所以内存的性能指标不 可简单地从内存芯片标注上读出来,但可了解其 速度如何,如-70或-60等数字,就表示此内存 速度如何,如-70或-60等数字,就表示此内存 芯片的速度为70ns或60ns。 芯片的速度为70ns或60ns。
SPD芯片 SPD芯片
SPD是一个8 256字节的EERROM(可电擦 SPD是一个8针256字节的EERROM(可电擦 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芯片. 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芯片.位置一般处在内 存条正面的右侧, 存条正面的右侧, 里面记录了诸如内存的速 度、容量、电压与行、列地址、带宽等参 数信息。当开机时,计算机的BIOS将自动 数信息。当开机时,计算机的BIOS将自动 读取SPD中记录的信息。 读取SPD中记录的信息。
内存的电压
FPM内存和EDO内存均使用5V电压,而 FPM内存和EDO内存均使用5V电压,而 SDRAM则使用3.3V电压,在使用中注意主 SDRAM则使用3.3V电压,在使用中注意主 板上的跳线不能设错。

内存寿命标准

内存寿命标准

内存寿命标准
内存作为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其寿命对于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内存寿命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写速度
内存的读写速度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读写速度越快,内存的性能就越好。

一般来说,读写速度越快的内存,其寿命也会相应增加。

这是因为读写速度快的内存可以减少访问延迟,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从而延长内存的使用寿命。

二、稳定性
内存的稳定性也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稳定性好的内存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因内存问题导致的系统崩溃或数据丢失。

一般来说,稳定性好的内存具有较低的故障率和较高的耐用性,从而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温度和电源
内存的温度和电源对其寿命也有重要影响。

过高的温度和电源波动可能会导致内存出现故障或损坏。

因此,在使用内存时,应该注意控制温度和电源波动,以保证内存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四、使用方式
使用方式也会影响内存的寿命。

例如,频繁地插拔内存、超频使用、不正确的安装方式等都可能导致内存出现故障或损坏。

因此,在使用内存时,应该注意正确的使用方式,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内存损坏或缩短其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内存寿命标准主要包括读写速度、稳定性、温度和电源以及使用方式等方面。

在使用内存时,应该注意这些方面,以保证内存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linux内存相关指标

linux内存相关指标

linux内存相关指标
在Linux系统中,有几个重要的内存相关指标可用于监控和管理系统内存的使
用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Linux内存指标:
1. Total(总内存):这是系统中总共可用的内存量,包括物理内存和交换空
间。

2. Used(已使用内存):已经被分配给进程使用的内存量,包括正在使用的物
理内存和交换空间。

3. Free(空闲内存):尚未被分配给任何进程使用的内存量,包括未使用的物
理内存和未使用的交换空间。

4. Buffers(缓冲区):用于存储正在写入磁盘的数据的缓冲区所使用的内存
量。

5. Cached(缓存):用于存储经常访问的文件数据的缓存所使用的内存量。

6. Swap(交换空间):当内存不足时,用于将不活动的内存页交换到磁盘上的
一块特殊的空间。

Swap被视为延伸的物理内存。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命令`free`来查看,例如:
```
$ free -h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7.7G 3.5G 1.2G 239M 3.0G 3.0G
Swap: 2.0G 392M 1.6G
```
除了`free`命令之外,还可以使用`top`、`htop`、`procfs`等工具来查看和监
控系统内存使用情况。

这些内存指标对于诊断性能问题、优化内存使用以及了解系统健康状况都非常
有用。

在运行Linux服务器或进行性能调优时,了解和监控内存指标可以帮助您更
好地管理系统资源。

计算机内存

计算机内存

168线SDRAM内存:
第一代SDRAM 内存为PC66 规范(如图6),但很快由于Intel 和AMD的频率之争将 CPU外频提升到了100MHz,所以PC66内存很快就被PC100内存取代(如图7),接 着133MHz外频的PIII以及K7时代的来临,PC133规范也以相同的方式进一步提升 SDRAM 的整体性能,带宽提高到1GB/sec以上。由于SDRAM 的带宽为64bit,正好 对应CPU 的64bit 数据总线宽度,因此它只需要一条内存便可工作,便捷性进一步 提高。在性能方面,由于其输入输出信号保持与系统外频同步,因此速度明显超 越EDO 内存。 如下图
三、内存的性能指标
1.容量: 早期的内存容量比较小,只有64KB、128KB、256KB、512KB 386时代-------1MB、2MB、4MB Pentium3时代------128MB、256MB、512MB 目前-------2GB、4GB、8GB、16GB 2.位宽: 内存的位宽是指内存与CPU交换数据时一次传输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8位:80286、80386的30线内存 32位:72线的EDO内存 64位:DDR(其中DDR3是主流的内存) 3.速度: 内存的数据传输速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两次独立的存取操作之间所需的最短时间,又称存取周期,单位一般为纳秒 二是有效数据传输频率,现在内存的有效传输频率达到了1600MHz 数据带宽=有效数据传输频率X位宽 例如:主流的DDR3-1600的数据带宽: 数据带宽=1600MHz X 64/8=12.8GB
72线内存:
72线的SIMM内存引进了一个FP DRAM(又叫快页内存),在386时代很流行。因 为DRAM需要恒电流以保存信息,一旦断电,信息即丢失,其刷新频率每秒钟可 达几百次,但由于FP DRAM使用同一电路来存取数据,所以DRAM的存取时间有 一定的时间间隔,这导致了它的存取速度并不是很快。另外,在DRAM中,由于 存储地址空间是按页排列,所以当访问某一页面时,切换到另一页面会占用CPU 额外的时钟周期。

内存的性能指标

内存的性能指标

(1 ) CAS(Column Address Strobe) Latency :列地址选通脉冲延迟时间,即DDR - RAM内存接收到一条数据读取指令后要延迟多少个时钟周期才执行该指令。

这个参数越小,内存的反应速度越快,可以设置为 2.0、2.5、3.0。

(2 ) Row - active delay (tRAS ):内存行地址选通延迟时间,供选择的数值有1〜15,数值越大越慢。

(3 ) RAS - to - CAS delay (tRCD ):从内存行地址转到列地址的延迟时间。

即从DDR - RAM行地址选通脉冲(RAS , Row Address Strobe)信号转到列地址选通脉冲信号之间的延迟周期,也是从1〜15可调节,越大越慢。

(4 ) Row - precharge delay (tRP ):内存行地址选通脉冲信号预充电时间。

调节在刷新DDR-RAM之前,行地址选通脉冲信号预充电所需要的时钟周期,从1〜7可调,越大越慢。

(5 )物理Bank:内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主板上的北桥芯片进行,内存总线的数据位宽等同于CPU数据总线的位宽,这个位宽就称之为物理Bank ( Physical Bank,简称P-Bank )的位宽。

以目前主流的DDR系统为例,CPUV内存之间的接口位宽是64bit , 也就意味着CPU在一个周期内会向内存发送或从内存读取64bit的数据,那么这一个64bit的数据集合就是一个内存条物理Bank。

(6)逻辑Bank :在芯片的内部,内存的数据是以位(bit)为单位写入一张大的矩阵中,每个单元我们称为CELL,只要指定一个行 (Row ),再指定一个列(Column ),就可以准确地定位到某个CELL, 这就是内存芯片寻址的基本原理。

这个阵列我们就称为内存芯片的 BANK,也称之为逻辑BANK(Logical BANK)。

由于工艺上的原因,这个阵列不可能做得太大,所以一般内存芯片中都是将内存容量分成几个阵列来制造,也就是说存在内存芯片中存在多个逻辑BANK ,随着芯片容量的不断增加,逻辑BANK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从 32MB至ij 1GB的芯片基本都是4个,只有早期的16Mbit和32Mbit的芯片采用的还是2个逻辑BANK的设计,(7)位宽和带宽:内存的位宽是指内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送数据的位数,以bit为单位,位数越大则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这是内存的重要参数之一。

内存条的性能参数

内存条的性能参数

内存条的性能参数正因为内存条的性能直接关系着能否充分发挥电脑数据高速处理能力,以及电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所以选择内存条时一定要注意。

选择内存条应主要考虑其引脚数、容量,奇偶性、速度、品牌等几项性能指标。

1.引脚数目内存乘机的引脚数目必须与主机板上的SIMM插口的数目相匹配。

SIMM的插口有30线,72线和168线三种,所以相应的内存条也有30线,72线和168线三种。

应注意,在72线系统中,有奇偶校验使用的36位内存条,无奇偶校验则使用32线内存条。

在30线的系统中,有奇偶校验的则使用9位的内存条,无奇偶校验的使用8位的内存条。

2. 容量:30线的内存条在容量大小上一般有三种:256KB、1MB、4MB;72线的内存条现有五种容量规格:1MB、4MB、8MB、16MB、32MB,其中8MB和32MB为双面内存条。

对于30线内存条,由于它们的数据是8位/条,而奔腾机具有64位数据线,因此若用30线内存条,每次至少要用两个BANK即8条,不但滥占插槽,争抢机箱空间,且易发生接触不良和损坏等问题,再加上每条内存最大仅4MB,故586主板不用这种形式,而直接使用72线内存条。

72线内存条的数据线为32位,因此在32位的主机板上,可以单独使用。

如果用于586电脑,每次用两个完全一样的SIMM组成一个BANK即可。

3.存取速度内存条的一个重要性能是存取速度,用ns(纳秒)表示,说明系统在内存无错误的情况下作出反应的时间,常见有60ns、70ns、80ns、120ns几种,在内存条上标有-6、-7、-8等字样,该数值越小,说明内存速度越快。

内存条的存取速度与主机板速度相匹配时,方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如果系统要求内存速度为80ns,但使用60ns或70ns的内存条,并没有实际的效益。

如果系统要求内存速度为60ns,而使用70ns或80ns的内存条,可千万系统崩溃。

不同速度的内存条可混合使用,但以最慢的速度为准。

内存的指标

内存的指标

内存的指标:内存延迟表示系统进入数据存取操作就绪状态前等待内存相应的时间,它通常用4个连着的阿拉伯数字来表示,例如“3-4-4-8”。

其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内存读取数据所需的延迟时间(CAS Latency),即我们常说的CL值;第二个数字表示从内存行地址到列地址的延迟时间(tRCD);第三个数字表示内存行地址控制器预充电时间(tRP),即内存从结束一个行访问到重新开始的间隔时间;第四个数字表示内存行地址控制器激活时间(tRAS)。

一般来说,这4个数字越小,表示内存性能越好。

DDR2的定义:DDR2(Double Data Rate 2)SDRAM是由JEDEC(电子设备工程联合委员会)进行开发的新生代内存技术标准,它与上一代DDR内存技术标准最大的不同就是,虽然同是采用了在时钟的上升/下降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但DDR2内存却拥有两倍于上一代DDR内存预读取能力(即:4bit数据读预取)。

换句话说,DDR2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4倍外部总线的速度读/写数据,并且能够以内部控制总线4倍的速度运行。

此外,由于DDR2标准规定所有DDR2内存均采用FBGA封装形式,而不同于目前广泛应用的TSOP/TSOP-II封装形式,FBGA封装可以提供了更为良好的电气性能与散热性,为DDR2内存的稳定工作与未来频率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回想起DDR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应用到个人电脑的DDR200经过DDR266、DDR333到今天的双通道DDR400技术,第一代DDR的发展也走到了技术的极限,已经很难通过常规办法提高内存的工作速度;随着Intel最新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前端总线对内存带宽的要求是越来越高,拥有更高更稳定运行频率的DDR2内存将是大势所趋。

DDR内存和DDR2内存的频率可以用工作频率和等效频率两种方式表示,工作频率是内存颗粒实际的工作频率,但是由于DDR内存可以在脉冲的上升和下降沿都传输数据,因此传输数据的等效频率是工作频率的两倍;而DDR2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四倍于工作频率的速度读/写数据,因此传输数据的等效频率是工作频率的四倍。

内存测试常用指标

内存测试常用指标

内存测试常用指标Memory testing is a crucial aspect of computer hardware validation, ensuring the relia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systems. Key metrics used in memory testing include latency, bandwidth, error rate, and scalability. Latency refers to the time taken by memory to respond to a request, crucial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 Bandwidth measures the amount of data that can be transferred per unit time, essential for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Error rate quantifies the frequency of data corruption, vital for data integrity. Scalability assesses how well the memory subsystem performs as the workload increases, critical for expanding systems. Comprehensive testing across these metrics ensures the robustness and efficiency of memory subsystems.内存测试是计算机硬件验证的重要环节,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在内存测试中,常用的关键指标包括延迟、带宽、错误率和可扩展性。

延迟指的是内存响应请求所需的时间,对实时应用至关重要。

硬件度量指标计算示例讲解

硬件度量指标计算示例讲解

硬件度量指标是衡量计算机硬件性能的重要指标,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和性能表现。

下面以一个示例来讲解硬件度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假设我们有一台计算机,其CPU型号为Intel Core i7-8700K,内存容量为16GB DDR4,硬盘容量为512GB SSD+1TB HDD。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该计算机的硬件度量指标:1. CPU性能指标:* CPU主频(GHz):Intel Core i7-8700K的主频为3.7GHz。

* CPU核心数:该CPU有6个核心。

* CPU缓存(MB):Intel Core i7-8700K拥有44MB的L3缓存。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计算出该CPU的单核性能和多核性能。

单核性能可以通过主频来衡量,即单核性能= 主频(GHz)*10000;多核性能可以通过核心数和单核性能的乘积来衡量,即多核性能= 核心数* 单核性能。

2. 内存性能指标:* 内存容量(GB):该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为16GB。

* 内存带宽(GB/s):内存带宽可以通过内存容量和主频的乘积来计算,即内存带宽= 内存容量(GB)* 主频(GHz)/ 8。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得出该计算机的内存性能指标,即内存带宽为2483.33GB/s。

3. 硬盘性能指标:* 硬盘类型:该计算机的硬盘包括一块512GB的SSD和一块1TB的HDD。

* 读取速度(MB/s):SSD的读取速度通常比HDD快得多,因此我们可以忽略HDD的影响。

对于SSD,读取速度可以通过SSD容量和读写速度的比值来计算,即读取速度= 写入速度/ SSD容量* 8 / 1000。

假设这块SSD的读写速度为2000MB/s和350MB/s,那么读取速度就是约492.86MB/s。

综上,这台计算机的总硬件度量指标为CPU多核性能(约24.45GFlops)+ 内存带宽(约2483.33GB/s)+ 硬盘读取速度(约492.86MB/s)= 约27.93GFlops + 约2483.33GB/s + 约492.86MB/s = 约3.2TB/s。

电脑买几g的内存条好

电脑买几g的内存条好

电脑买几g的内存条好
电脑要买几g的内存条好呢!小编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下面由店铺给你做出详细的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买多大的内存条好:
内存条,起码要2G。

内存条的牌子不同,不管容量大小都就不能混在一起用,性能指标不一至,不兼容。

内存的性能指标
评价内存条的性能指标一共有四个:
(1) 存储容量:即一根内存条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如目前常用的168线内存条的存储容量一般多为32兆、64兆和128兆。

而DDRII3普遍为1GB到2GB。

(2) 存取速度(存储周期):即两次独立的存取操作之间所需的最短时间,又称为存储周期,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取周期一般为60纳秒至100纳秒。

(3) 存储器的可靠性:存储器的可靠性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来衡量,可以理解为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

(4) 性能价格比:性能主要包括存储器容量、存储周期和可靠性三项内容,性能价格比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对于不同的存储器有不同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CAS(Column Address Strobe) Latency:列地址选通脉冲延迟时间,即DDR-RAM内存接收到一条数据读取指令后要延迟多少个时钟周期才执行该指令。

这个参数越小,内存的反应速度越快,可以设置为2.0、2.5、3.0。

(2)Row-active delay(tRAS):内存行地址选通延迟时间,供选择的数值有1~15,数值越大越慢。

(3)RAS-to-CAS delay(tRCD):从内存行地址转到列地址的延迟时间。

即从DDR-RAM行地址选通脉冲(RAS,Row Address Strobe)信号转到列地址选通脉冲信号之间的延迟周期,也是从1~15可调节,越大越慢。

(4)Row-precharge delay(tRP):内存行地址选通脉冲信号预充电时间。

调节在刷新DDR-RAM之前,行地址选通脉冲信号预充电所需要的时钟周期,从1~7可调,越大越慢。

(5)物理Bank:内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主板上的北桥芯片进行,内存总线的数据位宽等同于CPU数据总线的位宽,这个位宽就称之为物理Bank(Physical Bank,简称P-Bank)的位宽。

以目前主流的DDR系统为例,CPU与内存之间的接口位宽是64bit,也就意味着CPU在一个周期内会向内存发送或从内存读取64bit的数据,那么这一个64bit的数据集合就是一个内存条物理Bank。

(6)逻辑Bank :在芯片的内部,内存的数据是以位(bit)为单位写入一张大的矩阵中,每个单元我们称为CELL,只要指定一个行(Row),再指定一个列(Column),就可以准确地定位到某个CELL,这就是内存芯片寻址的基本原理。

这个阵列我们就称为内存芯片的BANK,也称之为逻辑BANK(Logical BANK)。

由于工艺上的原因,这个阵列不可能做得太大,所以一般内存芯片中都是将内存容量分成几个阵列来制造,也就是说存在内存芯片中存在多个逻辑BANK,随着芯片容量的不断增加,逻辑BANK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从32MB到1GB的芯片基本都是4个,只有早期的16Mbit和32Mbit的芯片采用的还是2个逻辑BANK的设计,(7)位宽和带宽:内存的位宽是指内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送数据的位数,以bit为单位,位数越大则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这是内存的重要参数之一。

内存的带宽是指内存在单位时间内的数据传输速率。

(8)内存频率:是指在默认情况下,内存正常工作时的额定运行频率,以MHz(兆赫兹)为单位。

显存频率与显存时钟周期是相关的,二者成倒数关系,也就是显存频率=1/显存时钟周期。

因为DDR -RAM在时钟上升期和下降期都进行数据传输,其一个周期传输两次数据,相当于SDRAM频率的二倍,所以习惯上称呼的DDR频率是其等效频率,在其实际工作频率上乘以2,就得到了等效频率。

因此所谓的PC3200内存,是指工作频率为200MHz,等效频率为400MHz的DDR内存,也就是常说的DDR400。

(9)内存封装:是指内存颗粒所采用的封装技术类型,封装就是将内存芯片包裹起来,以避免芯片与外界接触,防止外界对芯片的损害。

空气中的杂质和不良气体,乃至水蒸气都会腐蚀芯片上的精密电路,进而造成电学性能下降。

不同的封装技术在制造工序和工艺方面差异很大,封装后对内存芯片自身性能的发挥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显存封装形式主要有TSOP、TSOP-II、MBGA、FBGA等。

(10)SPD(Serial Presence Detect,串行存在检测):SPD是一颗8针的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芯片。

它一般位于内存条正面的右侧(如图1),采用SOIC封装形式,容量为256字节(Byte)。

SPD芯片内记录了该内存的许多重要信息,诸如内存的芯片及模组厂商、工作频率、工作电压、速度、容量、电压与行、列地址带宽等参数。

SPD信息一般都是在出厂前,由内存模组制造商根据内存芯片的实际性能写入到ROM芯片中。

给大家送上内存常见性能指标的解释之后,就进入到文章的压轴部分,来谈一谈我对内存选购的一些看法。

说实在的,本人对于内存条这玩意还算不上是行家,跟硬盘相比,我对内存技术的了解就稍逊一筹了。

不过在跟电脑摸爬滚打的这十年里,我也先后使用过EDO-RAM、PC100 SDRAM、PC2100 DDR-RAM、PC3200 DDR-RAM 这四种内存条,在使用过程中也真切地感受到内存颗粒技术的发展真可谓是“日新月异”啊,不仅在运行频率方面提升很快,而且在内存颗粒的位宽、工作时序、工作电压、封装技术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记得以前在许多人(包括鄙人在内)还只能用得起杂牌LG-7J SDRAM的年代里,能够得到一条金士顿的PC133 SDRAM 就已经算得上是极品了,每当看到一些“有米”的朋友拿着惹人眼馋的金士顿内存条在自己的机器上超频超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我们这些穷人就只有羡慕得直流口水的份了(钱啊……)。

现在就不同了,市面上的品牌内存条除了金士顿之外,还有三星金条、威刚、Kingmax、超胜、宇瞻、海盗船、芝奇等好几个品牌,不仅种类繁多、做工精细,而且价钱也越来越平易近人,大大满足了众多电脑玩家(尤其是超频玩家)的胃口,杂牌内存条称雄DIY市场的时代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

在选购内存条的过程中,除了要看内存颗粒的运行频率、带宽、工作时序等指标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以及内存颗粒本身有没有经过打磨、涂漆等Remark手段的处理之外,还要看PCB的色泽和质量、电路板的走线是否清晰、焊点是否饱满牢固、金手指镀层是否均匀、内存颗粒和电容的排列是否整齐、贴片电容的数目是否足够等等。

至于该如何挑选合适的内存条这个问题,本人觉得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什么样的马就配什么样的鞍”,要根据自己的CPU的性能档次和外频情况来选购相应档次的内存条,“好马配劣鞍”或者“劣马配好鞍”都不是明智的选购方法,前者容易使选购回来的内存条成为系统的瓶颈,令CPU的性能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后者大材小用,浪费Money。

对于大多数使用CeleronD或者Sempron级别的CPU,而且并不打算超频的普通电脑用户来说,选购DDR400的内存条就绰绰有余了,没必要上DDR2内存条,免得大材小用,适得其反。

至于内存条的牌子嘛,可以选择三星金条、Hynix、宇瞻等品牌,无论在性能方面还是在兼容性方面都是有保证的,其中Hynix的内存条由于假货较多,所以选购时要注意一下。

至于使用Pentium D级别的CPU,并且又比较喜欢超频的玩家来说,可以考虑上海盗船、芝奇等“极品”DDR2内存条,无论其性能还是价钱上都是够“发烧”的,一般选用到这些内存条的都是一些“骨灰级”玩家,他们对于内存条这玩意可能比我还在行,所以在这里就不细说了。

至于许多人都很关心的关于内存工作时序对内存性能的影响问题,个人感觉理论上会有一些影响,但实际上并不明显,要知道那些工作时序都是一些ns级的性能指标,凭着我们这些“肉眼凡胎”是很难直接看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的。

要不大家来做一个实验,在同一台机器上分别插上一条容量相同,运行频率和带宽相等,但工作时序分别为5-3-3-15和3―3―3―10的DDR2内存条,如果有哪一位仁兄在不使用一些测试软件手段的情况下,单凭操作电脑时的肉眼感觉能够把这两条内存的性能差距辨别出来的话,我就叫他一声老大!对于内存的工作时序问题,如果你既不是内存芯片工程师出身的专业人士,又不是极度“发烧”的超频玩家的话,那就根本不需要在这些“微观”的性能指标上花太多的精力!一家之言,纯属抛砖引玉,如有不同意见的话,欢迎前来灌水讨论!谢谢!1.tCKtCK.代表SDRAM所能运行的最大频率,数字越小说明SDRAM 芯片所能运行的频率就越高。

对于一片普通的PC-100的SDRAM内存条来说,其芯片上的标识10代表了它的运行时钟周期为10ns,即可在100MHz的外频下正常工作。

大多数内存标号的尾数表示的就是tCK周期,像PC-133标准要求tCK的数值不大于7.5ns。

2.CL(CAS Latency)CL(CAS Iatency)为CAS(Column Address Strobe,列地址控制器)的延迟时间,这是纵向地址脉冲的反应时间,也是在一定频率下衡量不同规范内存的重要标志之一。

比如现在大多数的SDRAM(在外频为100MHz时)都能在CL=2或CL=3的模式下运行,就是说,它们读取数据的延迟时间可以是2个时钟周期也可以是3个时钟周期。

在SDRAM的制造过程中,可以将这个特性写入SDRAM的EEPROM(就是SPB)中,在开机时主板的BIOS就会检查此项内容,并以CL=2这一默认的模式运行。

对于PC一100内存来说,要求当CL的值为3时,tCK的数值要小于10ns、tAC:要小于6ns。

至于为什么要强调是CL=3的时候呢?这是因为对于同一个内存条,当把它设置成为不同cL数值时,tCK 的值就可能不相同,其性能与稳定性都不同。

总延迟时间一般用公式来计算:总延迟时间=系统时钟周期×cL+存取时间(tAC),比如某PC —100内存的存取时间为6ns,我们设定比模式数为2(即CL=2),则总延迟时间=10ns×2+6ns=26ns。

3.tACtAC也就是最大CAS延迟时的最大输入时钟值,PC一100规范要求在CL=3时,tAC不大于6ns,而某些内存编号的尾数则表示的是这个值。

目前大多数SDRAM芯片的存取时间为5、6、7、8或10ns。

4.EGGECC是新型PC-100内存中普遍提到的一种技术名词,它是内存校验的一种。

ECC与传统的奇偶校验(Parity)类似,然而奇偶校验只能检测到错误所在,并不能进行纠正,ECC却可以纠正绝大多数错误。

ECC在简单奇偶错误检测的基础上前进了很多。

’ECC不仅能够检测一位错误,而且能够纠正一位错误,这意味着系统能在不中断和不破坏数据的情况下继续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