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精品,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3课 内战爆发 (共33张PPT)-课件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3课 内战爆发 (共33张PPT)-课件

教学目标
1、了解重庆谈判的有关情况;知道全面内战的爆 发的标志以及解放区军民开展自卫反击战,粉碎国 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有关史实。 2、分析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和毛 泽东冒险去重庆谈判的原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 分析历史问题,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 力。 3、认识国民党反动派独裁内战的反动本性,人民 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 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
国 民 党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 中 中原原解放区
1947年3 月,国民 党全面进
攻被粉碎, 陕甘宁
开始发动 了对陕北 解放区与 山东解放 区的重点 进攻。
山东
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全国内战爆发前后美国对国民政府援助统计简表
装备军队
45个师
训练军事人员
15万人
给予贷款和物资
59亿美元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C.中共七大
D.重庆谈判
2.流行词汇反映了时代的主题,“和平、民主”最有
可能流行于( C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重庆谈判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3.既参加了西安事变的和谈,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中
共领导人是( B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挺
D.彭德怀
4.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B )
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 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 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 来了一线曙光。
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
国民党军队乘美国 登陆舰开往东北
美国飞机空运国民党 军队到内战前线
1946年6月,蒋介石公 然违背“双十协定”, 撕毁政治协议,全力 围攻中原解放区,发 动了全面内战。10月, 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 口,全面进攻达到最 高峰。

2022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精品教案(word版)

2022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精品教案(word版)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为八年级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讲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得到人民的支持,为其后三大战役及解放南京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大战役及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教材主要写军事斗争,但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是多方面,需教师在教学中加以补充。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无论是知识层次还是理解能力都相应的有些加强了,且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动的时期,好奇心强,所以课堂上应该着重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

但本课需要学生思考、概括的问题难度较大,需教师多引导。

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的作用;知道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分析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胜利进行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原因的探究分析过程,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初步掌握归纳、分析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意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研究,认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

难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顺利进行的关系。

(一)导入新课出示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是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后写的,渡江战役是怎样发起的,渡江之前江北广大地区是如何解放的?下面我们学习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回顾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历程(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回顾总结近代的土地政策:①太平天国运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②井冈山时期:打土豪,分田地③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二上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三代:夏代的政治组织是封建制,商代开始有了王朝制度,周代开始推行封建制。

2. 封建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以封建主义为基础,实行以君权为中心的制度。

3. 五行:指天、地、水、火、风的五种自然现象,古人用五行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

4. 三纲五常: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妇的义务关系;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5. 秦朝的统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全面实行法家思想的统治。

6. 秦始皇的改革:秦始皇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县制,推行郡县制。

7. 隋唐政治制度: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唐朝推行了科举制度和封建土地制度。

8. 封建土地制度:是指封建时代地主分封土地给农民耕种,农民要向地主交纳赋税。

9.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制度、对象、过程。

10. 宋朝的政治制度:宋朝时实行科举,同时实行封建土地制度。

11. 元朝的政治制度:元朝时实行四等人制度,还实行科举制度。

12. 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推行了一些新的政治制度,如八股文和科举。

13. 清朝的政治制度:清朝时推行乡试制度,同时又推行了科举。

14. 经济制度: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主要是封建土地制度,后来又出现了家田制和保田制。

15. 农田水利:中国古代的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水利、塘泽和灌溉农田。

16. 贸易:古代的贸易主要是丝绸贸易,主要的丝绸之路。

17. 海上贸易:中国古代的主要的海上贸易是南海贸易和东海贸易。

18. 经济文化:古代的经济文化主要是农业经济和商业经济。

19. 军事制度:古代的军事制度主要是兵役制度,后来出现了武林制度。

20. 兵器制造:古代的兵器制造主要是弓弩和兵器铸造。

21. 职业:古代的职业主要是官僚、商人和手工业者。

二、世界史1. 古代的西方世界:古代的西方世界主要是古希腊和罗马。

2. 希腊城邦政治:古希腊的政治制度是城邦政治,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民主政治。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个人与社会有什么关系?①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个人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来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我们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2、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志愿者)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与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④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有什么作用?(好处)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④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⑤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2、为什么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利与弊)①网络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④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⑤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网络交往有风险。

3、怎样合理利用网络?①要提高媒介素养,完善自我。

②要学会“信息节食”,不沉溺于网络。

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④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⑤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⑥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什么是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为什么生活需要秩序?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2021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PPT课件

2021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PPT课件
A.1934年 B.1935年 C.1936年 D.1924年
2.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下
列关于发生在南京的历史事件中,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成立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此制定并公布
④孙中山、袁世凯都曾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材料三: 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
全体民众。……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为重 要的任务,而只接受了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即反对满洲异 族统治的民族主义。——节选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评价辛亥革命。
答案:
(1)同盟会;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 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 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 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3)积极: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 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族革命,极大推动 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局限:革命具有不彻底性,民族、民权、民生的革命目标均未彻底实 现。
武昌起义胜利后 各省纷纷独立
武昌 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 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 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二: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
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 (共23张PPT)

汉口 汉阳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武昌起义的影响:
①振奋了全国人心,推动了革命 高潮得到来;
②清政府统治开始瓦解,为中华 民国成立创造了条件;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
合作探究
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
1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 革命有着正确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3 革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半壁东西三楚雄, 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 谁与斯人慷慨同。
—— 孙中山赋诗深切哀悼
刘道一(1884-1906年)
1906年12月初起义爆发,各路起义 军遍布附近几县,在几天内占领麻石、 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镇,以同盟会 的政纲为号召。起义军声势浩大,屡败 清军。清政府调集湘、鄂、赣及江宁( 今南京)数万军队镇压。
原因
同盟会、文学社、共进会等
组织: 积极谋划起义
思想: “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
武昌首义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主力: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武昌起义经过
10/14/2019
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 夺取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 攻占汉口、汉阳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10月11日)
—— 《中国近现代史》
开创了...民主革命,推动 了...思想解放,打开了...闸 门;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课堂练习
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A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2、在探究性学习中,小钟同学查阅了“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
结果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 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 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 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完整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道光帝在位)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2、导火线(直接原因):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4、主要经过:1840年6——1842年8月,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反抗人物:关天培、陈化成5、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须经双方协议。

6、附加条约: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签订: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权利。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签订7、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

...的开端..近代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咸丰帝在位)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英、法分别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2、概况: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罪行:英法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4、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①公使常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④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北京条约》的内容:(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5、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加重对人民的剥削,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激化。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专题九 第五单元材料分析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专题九  第五单元材料分析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饶、自强不 息的民族精神集中体现!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 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 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 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中国 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 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革命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 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 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 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 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 p84页 的。…… 国革命的新局面。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p76页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毛泽东提出这一著名论断,是在() 是吸取了[ ] A.八七会议 B.中共二大 C.中共六大 D.中共七大 E、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F、南昌起义失败的教训 G、秋收起义失败 H、红军第五 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
A
E
材 料 研 读
一是需要革命阵地,即建立农村革命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 根据地;二是需要人民群众支持,即 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 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三是需要进 p78页 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行武装斗争,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 ——毛泽东《中国的 进行游击战争。三者相辅相成,缺一 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材 料 分 析
阅读下列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 ( 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 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 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3)长征胜利结束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梳理提纲完整版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梳理提纲完整版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鸦片走私:(1)背景:英国为了改变贸易不利局面,向中国走私鸦片。

(2)危害: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加重百姓负担;摧残国人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2.林则徐禁烟:(1)措施:在广州,明察暗访,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3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3)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2.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3.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4.经过: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攻虎门、广州→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进犯吴淞→占镇江→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

5.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1)1843年中英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1844年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华权益。

8.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9.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②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综合实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2.主凶:英、法;帮凶:美、俄3.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4.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5.英法美俄和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八年级历史(上册)《抗击八国联军》教学案分析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抗击八国联军》教学案分析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抗击八国联军》教案分析部编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理解义和团运动中的口号——“扶清灭洋”;理解《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和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分析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培养学生抓住主要矛盾、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逐条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揭露八国联军破坏和掠夺中国国宝、践踏中华文明的罪行,使学生永远牢记国耻、国难,树立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重点难点】重点:义和团运动和“扶清灭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我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是签订《马关条约》而告结束。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不仅支付了巨额的赔款,丧失了大片领土,更重要的是,大片领土的割让,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在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西方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

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亡图存,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7:抗击八国联军。

二、新讲授目标导学一:义和团运动教师讲述: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时,主要用了三种手段:鸦片、枪炮、十字架。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欧美的天主教、耶稣教和沙俄的东正教,依靠不平等条约和大炮的保护,先后向中国派遣传教士,到19世纪末已达三千三百多人。

他们在中国建立教堂,网罗教徒,收集情报,干涉词讼,挑拨民族关系,进行文化侵略,并为本国政府出谋划策,掠夺中国利权,起到了侵略者的大炮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中国人民对此极其痛恨,不断进行反抗。

作为较早被传教的山东遭到了外来文化宗教侵略更为严重,因此,山东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首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

2教师提问:义和团是由哪些组织发展起来的?最初的WORD格式可编辑斗争矛头是谁?学生回答: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4.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1842年。

5.结果:清朝失败,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6.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7、其他条约: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8.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9.鸦片战争的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战争时间:1856-1860年2.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结果:中国失败,签订条约:《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5.列强侵华罪行: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

(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6.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3、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4、《天朝田亩制度》: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5、北伐和西征: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和西征;。

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

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6、天京事变: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巩固措施:洪秀全封洪仁玕且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太平军结局:被中外联合势力绞杀天京陷落: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17、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4课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3.代表人物: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4.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5.口号:(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①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②后期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③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④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

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7、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评价: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积极性:)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消极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他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0.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没有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②洋务派内部的腐败③外国势力的挤压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1、爆发: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邀派兵镇压,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蓄意挑起战争,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2、平壤战役: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而逃,平壤陷落。

黄海海战: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重创日舰。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

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旅顺大屠杀:日军占领大连、旅顺。

旅顺守将徐邦道孤军奋战,最终失败。

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大屠杀,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3、中国战败,被迫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4、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5、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6、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7、“瓜分”狂潮:列强以干涉还辽为契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8、“门户开放”: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第6课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建立君主立宪制)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深。

2.时间:1898年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4.主张(目的)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挽救民族危亡。

5.过程: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创办《万国公报》(宣传维新变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百日维新(变法高潮);戊戌政变(变法失败)6、结果: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变法诏令。

谭嗣同、刘光2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7、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8.失败原因: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9.启示: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1.时间:1900年2.2.目的: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权益3.3.经过: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在西摩尔率领下发动侵华战争。

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列强第二次洗劫、焚烧北京)4.结果: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5.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且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重要问题: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答: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启示:落后就会挨打,只有国家强盛才能维护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独立;清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本质是侵略;中国近代是一部屈辱史、斗争史。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1、背景: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

他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2、兴中会: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广州起义:1895年,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由于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孙中山流亡海外,为继续革命做准备。

3、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革命思想的传播: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号召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各革命团体也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革命团体有华当全和光复会。

同盟会:1905年8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

创办《民报》作为机关报。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4、三民主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9课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1、萍浏醴起义: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六道一、蔡绍南在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一个多月后失败。

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虽然失败,但是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安庆起义:1907年夏,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后失败,徐锡麟死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