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性

合集下载

穴性与腧穴功能的本质——影响腧穴功能与作用的因素探讨

穴性与腧穴功能的本质——影响腧穴功能与作用的因素探讨

·772·Shanghai J Acu-mox, Aug 2014, V ol 33, No 8文章编号:1005-0957(2014)08-0772-03 ·述评·穴性与腧穴功能的本质——影响腧穴功能与作用的因素探讨王振国1,余楠楠1,陈泽林1,2,郭义1,2(1.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天津 300193)【关键词】穴位特异性;穴性;标准;腧穴学【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志码】 ADOI:10.13460/j.issn.1005-0957.2014.08.0772近年来,关于“穴性”的讨论不断深化,但看法不一,也没有统一的认识,穴性与腧穴功能往往被混同看待,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二者本质含义加以区分,以促进针灸理论的完善与腧穴研究的深化。

本文旨在结合当代文献,挖掘穴性和腧穴功能本质,明确药穴功能差异,并对影响腧穴功能与作用的因素进行探讨,以期对今后腧穴功能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 穴性的含义民国时期,李文宪在《针灸精粹》一书中首次提出“穴性”[1]一词,并对穴性有较系统的阐述。

李文宪在第九章“穴性括要”中将常用腧穴的性能分类归纳成气、血、虚、实、寒、热、风、温八大类门,同时根据穴性进行配穴,在第十章“配穴精义”中:“配穴云者,乃某穴之特性与某穴之特性,互相佐使,而成特效功用。

”李文宪的论述为“穴性”奠定了基础,给后人以很大启发。

80年代,《针灸心悟》[2]:“穴性喻药性,处方不识药性,何以调燮寒热虚实,针灸不明穴性,焉起诸病之机”。

尔后针灸处方学的建立也是以穴性理论为基础。

李文宪提出“穴性”理论时,并未论及其理论渊源,只是比附药性而提出“穴性”。

通过该书具体内容来看,其所言之“穴性”是单指穴位的功能。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穴性”的论述更加深入,张慰民[3]认为穴性即腧穴的特异性,与药性同样重要,包括共性、个性及双向性。

穴性

穴性

㊙药有药性,药穴同源,掌握好人体穴位的药性,你将百病不侵。

夫所谓穴义者,即各穴具有之主要特性也,知其性之所在,而后明其功用之特长。

故研究针灸术者,不知穴之性质,亦犹讲求方剂,而不识其药性,药性既不之识,乌得谓为讲求方剂者哉?愿吾侪同志,凡研究经穴时,必首重乎性质,而推求其功用可也。

第一节气类穴义中府—理肺利气云门—开胸降气尺泽—调肺气列缺—逐水利气鱼际—清热利气合谷—升气降气行气宣气曲池—行气肩髃—理肺舒气巨骨—开肺降逆气气户—利气天枢—调肠胃之气水道—理三焦膀胱肾中热气缺盆—开胸降气三里—升气降气调中气陷谷—调胃气隐白—升阳气公孙—运脾气三阴交—行气降气大包—行胸腹中诸气神门—除心内郁结之气攒竹—宣泄热气天柱—理气治气乱于头大杼—理气道复溜—固卫气布阴气收肾气通谷—理五脏之乱气彧中—开胸降冲气俞府—降逆气理肾气清肺顺气大陵—降心气除浊气劳宫—清热理气肩井—镇肝气降逆气阳陵泉—行气导浊大敦—泄肝气太冲—降气关元—驱腹中一切冷气气海—固元气振阳气凡一切气疾俱以此穴为主中脘—解郁气升清降浊利气膻中—升脾气降胃气天突—降气大椎—调和卫气上星—泻诸阳热气膏肓—补阳气第二节—血类穴义曲池—行血三里—清血养血行血补血隐白—止经血三阴交—通经行瘀清血生血凉血固血血海—调血膈俞—统理全身之血膈关—行血委中—清血承山—清热血昆仑—下血交信—调经血间使—行血阳陵泉—行血行间—行瘀破血结太冲—通经行瘀养血凉血曲泉—清血凉血养血中极—调经血止崩漏血海[2]—调血[3]承浆—宣通血脉大椎—散瘀血上星—止头部诸衄血第三节虚类穴义太渊—润肺天枢—补虚损调经血三里—益胃补气血上廉—益胃解溪—益胃陷谷—益肝补胃隐白—补脾益气升阳公孙—补中运脾阳三阴交—补三阴壮阳益精生气血地机—补脾益阴精阴陵泉—补脾滋阴益气血固精神门—宁心神利气补阳肝俞—补肝调血肾俞—补肾益精膏肓俞—益气振阳涌泉—补肾益精滋阴然谷—益肾振阳太溪—益肾振阳滋阴照海—益肾阴水泉—益肾阴复溜—补肾气滋阴振阳固精交信—补肾滋阴阴谷—益肾阴大敦—益肾胃太冲—养肝血蠡沟—益肝曲泉—养肝补血章门—补五脏益气血曲骨—补真气益精中极—益精补气血关元—固下元益精气气海—补气振阳益肾精神阙—补气血益肾精中脘—振阳益胃补六腑第四节实类穴义中府—泻胸膈尺泽—泻肺列缺—泻肺太渊—泻肺少商—泻肺天枢—通肠遂秽三里—泻胃降浊丰隆—泻胃折痰通大便太白—通肠逐秽公孙—泻脾商丘—泻脾阴陵泉—泻心神门—泻心少冲—泻心通里[5]—泻心腕骨—泻脾肺俞—泻肺然谷—泻肾太溪—泻肾照海—通肠逐秽水泉—通肠逐秽俞府—泻肺曲泽—泻心包络内关—泻心包络大陵—泻心包络劳宫—泻心包络中冲—泻心包络关冲—泻三焦外关—泻三焦支沟—泻三焦阳陵泉—泻胆通大便绝骨—泻胃降浊大敦—泻心行间—泻肝太冲—泻肝中封—泻肝蠡沟—泻肝章门—泻心中极—泻肾关元—泻膀胱中脘—泻腑导浊上脘—泻胸膈巨阙—泻胸膈膻中—泻胸膈天突—泻肺长强—通肠逐秽第五节寒类穴义列缺—理肺寒曲池—行气血理手臂寒冷归来—治下元寒冷寒疝三里—治胃寒腹中寒冷厉兑—温下焦治足寒如冰隐白—温脾壮阳理中下寒公孙—理心腹寒三阴交—温中下焦治血寒及一切寒冷阴陵泉—温中焦理脾寒后溪—发表寒肾俞—温下焦治足寒冷然谷—温下元助肾火大敦—温肝暖下元治寒疝曲泉—理血寒及腹中寒章门—治脏寒横聚关元—温下焦暖子宫气海—温中下焦治腹中一切寒冷中脘—温中暖腑治胃寒及腹中一切寒冷膻中—理中焦治胸寒大椎—发表寒百会—为诸阳之首理头寒第六节热类穴义中府—泻胸中热及身体烦热云门—清四肢热尺泽—清肺热鱼际—清肺热少商—清五脏热合谷—清气分及头面诸窍之热曲池—清气血表里及头面诸窍之热肩颙—清四肢热缺盆—清胸中之热天枢—清大肠热水道—清三焦膀胱胃中诸热气冲—清胃热三里—清胃热腑热上廉—清肠胃热下廉—清胃热丰隆—降肠胃热及痰热解溪—泻胃热三阴交—清血热平肝热通里—清心热神门—清心热少府—清心热后溪—清表热大杼—清胸中之热风门—清胸背之热肺俞—清肺热心俞—清五脏之热肝俞—清五脏之热脾俞—同上肾俞—同上魄户—同上魂门—同上意舍—同上志室—同上委中—出血清血热降大肠膀胱热然谷—清肾热曲泽—出血清血泻心热治暑热内关—清心包利六腑解心胸中之郁热大陵—清心胸热劳宫—清心膈热关冲—清三焦热支沟—清三焦热丝竹空—清头目热阳陵泉—清肝胆热悬钟—清三阳及脑热上脘—清心胃热大椎—清表热风府—清胸中之热百会—清头部热上星—清头目鼻中诸热金津—出血退心胃之热玉液—出血退心胃之热第七节风类穴义尺泽—治四肢肿痛邪风列缺—搜麻痹风邪鱼际—理肾清肺扶正逐邪少商—治惊风喉风及一切风邪曲池—搜周身风邪肩颙—搜经络之风主周身四肢颊车—理口噤歪斜诸风邪地仓—理口噤歪斜诸风邪三里—搜四肢风邪三阴交—理周身四肢中风风门—治腰背诸风委中—治腰腿诸风昆仑—治风邪挛急然谷—治婴儿撮口脐风瘛脉—驱头面风邪风池—治头风外感风邪环跳—搜经络之风主四肢风市—治腰腿风邪阳陵泉—舒筋利节搜四肢风大敦—舒筋调肝祛邪太冲—治惊痫筋痹风邪膝关—治足膝诸风承浆—治口歪偏风风府—搜周身风尤治头风外感风邪百会—治暴中风头风囟会—治鼻寒头风水沟—治暴中风头面风邪八风—治腿脚风邪八邪—治手臂风邪第八节湿类穴义曲池—行温阴市—祛湿犊鼻—祛湿三里—燥温祛湿上廉—祛湿燥湿下廉—祛湿伏兔—利温丰隆—祛寒湿三阴交—化湿行温委中—利温昆仑—行湿然谷—利温太溪—利湿复溜—清热化温内关—清热利温阳陵泉—清热悬钟—祛湿风市—利湿中脘—清热化湿[2]血海:原为气海据后表改。

论_穴性_

论_穴性_

!理论探讨#论“穴性”(317000) 浙江省临海市中医院 吴其康主题词 穴性 “穴性”是指腧穴对人体某些脏腑,经络等病症,具有相应治疗作用的特性和功能,故也有叫穴位作用,功效、功能、功用、穴义等,至今未被统一命名,是腧穴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穴性”主要研究腧穴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通过探讨,了解腧穴的特性、功能,对疾病的疗效和对机体的内在影响,以阐解腧穴的作用机理,用以指导临床的辨证施治,提高腧穴在临床的疗效,同时通过穴性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和评价腧穴新的作用。

本文就“穴性”略述浅见,当有纰缪之处,恳祈赐手教正。

“穴性”是由临床实践上升为基础理论。

“穴性”是晚近才出现的学术名称,迄今少有专著,但早在秦汉时代就已于医学家们所注意。

在《内经》中散在于各篇中记载着,虽当时仅以用穴之义,用方之义,阐述腧穴的治疗作用机理,但已是现代针灸处方、治法、穴性的渊源和萌芽。

如《素问・水热穴论》:“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

”“云门、骨禺骨、委中、髓空,此八者泻四肢之热。

”“五脏俞傍五,皆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

”《灵枢・五邪》:“补三里以温胃中。

”《灵枢・四时气》:“取三里以下胃气逆。

”以后历代宗《内经》也有散在记述,如晋《甲乙经》:“…以泻胃中之热。

”宋《铜人经》中:“若频刺风门,泄诸阳热。

”隋唐《太素》:“背俞此八者前后近胸,故泻胸中之热也。

”宋・《太平圣济方》,《资生经》:“三里下气也。

”元・杜思敬《治病直刺诀》:“阴都穴,进饮食和脾胃。

”“巨厥,化气除诞。

”“合谷穴,解表发汗。

”明・张介宾《类经图翼》:“风门,此穴能泻一身之热。

”明・严振《循经考穴编》也有不少论述。

如“少商以泄腑热。

攒竹宣泄诸阳之热。

风门泄诸热气。

三焦俞能生津液。

灸足三里引火下行。

听会宣泄耳气。

足临泣泄水(水肿),使五脏通利而不损元气。

风门能提下焦之气。

上星出血能宣泄诸阳热气。

气海生气之海,男子能藏精,女子以藏血。

合谷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

合谷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3, 12(6), 1338-1342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tcm https:///10.12677/tcm.2023.126200合谷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解建利1,沈湘媛1,江明霞1,程为平2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二科,黑龙江 哈尔滨收稿日期:2023年5月3日;录用日期:2023年6月19日;发布日期:2023年6月26日摘要 合谷穴是针灸临床应用频率极高的腧穴,合谷穴具有“疏风解表,清解热邪”“养血活血,祛瘀通络”“理气通腑,健脾和胃”“通关开窍,镇静安神”“舒筋活络,通经止痛”的作用。

历代医家记载了大量关于合谷主治功用的文献资料,应用广泛,条理清晰。

现代研究发现合谷穴主治头面部等经脉所过疾病,是治疗面口部的腧穴。

为了进一步分析合谷穴的穴性特点,本文主要对合谷穴的穴名、定位、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便灵活应用,充分发挥合谷穴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合谷穴,穴性,临床应用,综述Acupoi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egu PointJianli Xie 1, Xiangyuan Shen 1, Mingxia Jiang 1, Weiping Cheng 21Graduate Schoo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2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Received: May 3rd , 2023; accepted: Jun. 19th , 2023; published: Jun. 26th , 2023AbstractHegu acupoint is an acupoint with high frequenc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Hegu acupoint has the functions of “dispelling wind and relieving exterior, clearing away heat evil”, “nourishing blood and activating blood, removing blood stasis and dredging collaterals”, “regulating qi and dredging fu-organs, invigorating spleen and harmonizing stomach”, “dredging and opening orifices, calming and tranquilizing”, “relaxing tendons and activating collaterals, dredg-解建利等ing meridians and relieving pain”. Doctors in the past dynasties have recorded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s on the functions of Hegu, which are widely used and clearly organized. Modern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Hegu is mainly used to treat diseases of meridians such as head and face, especially for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and mouth areas. In order to further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gu acupoint, this paper mainly reviews the name, loca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e-gu acupoint, so as to flexibly apply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Hegu acupoint. KeywordsHegu, Acupoint Attribute, Clinical Application, Review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合谷,经穴名,出自《黄帝内经灵枢·本输》。

穴性赋

穴性赋

穴性赋1、气门经穴性质,气分为先。

少商宣泄肺气,胆俞降泄肝胆。

公孙降脾胃气逆而止呕,丰隆降肺气定喘而化痰。

闻之经渠能降肺气而治气逆,天突降逆气而定哮喘。

巨阙治逆道而开胸满,隐白治咳逆而升陷阳。

大肠俞疏通肠胃之气化兮而润便燥,膀胱俞疏通膀胱之气化兮而利小便。

是以曲池行气,云门开胸。

阳陵泉有行气导泄之效,厥阴俞有治胸满呕吐之功。

抑又闻肝俞治肝,肺俞理肺。

欲调肠胃之气求内庭,理肺气以中府。

气海膻中专治一切气病,上中下脘乃脾胃之气疾。

常闻足临泣泄肝降逆以定喘,足三里升气降逆而调中。

调和卫气有大椎,行气下气寻照海。

商阳泄肠,内关调胃。

合谷泻肺气之郁结,肺俞降肺气之上逆。

2、血门穴有血门,亦当牢记。

一切血病膈俞饶,大便脓血腹衰治。

原夫委中清血中之毒,行间行淤可破血结之证。

天枢足三里破淤理血有治吐血咳血行血之效,太冲三阴交通经行淤尤有清血凉血固血之功。

咳血咯血肺俞太渊宜审,呕血咳血心俞肝俞同攻。

月经不调自有地机血海,漏血不止无不交信合阳。

鼻衄二间极效,牙衄合谷最良。

月事不行照海灸,吐血不止尺泽攻。

迎香气户能治鼻衄不止,十二井十宣能使气血通流。

血崩漏血求大敦,调经行淤曲池针。

吐血咳血有鱼际,齿衄鼻衄求内庭。

中极关元妇人血症为主,气海阴交施功效亦同。

若能因症配合而施治,针到病除显奇功。

3、虚门虚者补之,穴要审真。

隐白补脾益肾,地机补脾益精。

益精气之不固漏谷去取,补气血之不足心俞下针。

原夫脾胃虚弱补使上中下脘,饮食不化脾俞胃俞同功。

阳气欲脱神阙灸,虚损劳弱天枢攻。

治虚劳肺萎魄户好,止阴虚盗汗间使高(佐太溪、阴郄)。

闻之膏肓俞益精气而补虚损,中膂俞止消渴而益肾阴。

补肾益精命门肾俞宜审,养津益液太渊少冲同针。

大便闭结支沟取,虚热烦渴涌泉清。

抑又闻丹田(关元)固下元益精气而补虚损,气海固下元助阳气且滋肾阴。

补肺治虚劳以肺俞,补中益脾阳以公孙。

太冲曲泉与行间补血而养肝,太溪复溜连交信滋阴而补肾。

中极固下元虚冷,曲骨补真气而益精。

针灸腧穴性质

针灸腧穴性质

解表类腧穴性质穴位穴性定位
列缺疏风解表,宣肺,通调任脉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肌腱之间
合谷疏风解表,通通络镇痛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缘的中点处
阳溪疏风解表,清热,明目,利咽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拇目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曲池疏风解表,清热,调调和营卫在肘横纹外侧端,祛皱,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
天柱疏风解表,利鼻止痛在项部,大筋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归经主治
手太阴肺经穴头痛,项强,喘咳,瘾疹,咽喉肿痛,口眼歪斜,腕痛无力,遗尿,尿血,阴中痛
手阳明大肠经穴头痛,齿痛,鼻衄,目赤肿痛,面肿,口眼歪斜,腮肿,热病无汗,多汗,腹痛,经闭,滞产,风疹,痢疾,小儿惊风
手阳明大肠经穴头痛,齿痛,目赤肿痛,耳聋,寒热,疟疾,癫狂,胸痛
手阳明大肠经穴热痛,咽喉肿痛,皮肤瘾疹,瘰疬,癣疥,上肢瘫痪,癫狂,腹痛,吐泻,肘臂痛,肝阳上亢
足太阳膀胱经穴头痛,项强,眩晕,鼻塞,癫狂。

常用腧穴穴性、功效与主治特点

常用腧穴穴性、功效与主治特点

常用腧穴穴性、功效和主治特点一、手太阴肺经1.中府穴性:中性,趋局部(胸、肺),入气分,肺之募穴。

功效:疏调肺气,宽胸止痛。

主治特点:主胸肺部病症,以治疗咳嗽、气喘、胸满痛等胸肺部病症为主。

如西医学的气管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肺炎;胸部肋间神经痛等。

2.尺泽穴性:偏泻,趋肺,入筋分、阳分、血分,肺经合穴,属水。

功效: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主治特点:主筋病、肺火证及血分证,以治疗上肢病症、外感病症、高热、皮肤病为主。

如西医学的各种原因引起的上肢病症及运动障碍;感冒、肺炎、扁桃体炎、中暑、;急性胃肠炎;丹毒、风疹、瘙痒症、粉刺等。

3.孔最穴性:偏泻,趋肺,入阳分、血分,肺经郗穴。

功效;清肺泻火,凉血止血。

主治特点:主表证、疼证,以治疗肺系病症为主。

如西医学的鼻出血、感冒、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4.列缺穴性:偏泻,趋肺、头顶,入表分、筋分,肺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

功效:宣肺止咳,解表祛风,舒筋通络。

主治特点:主表证、痛证,以治疗肺卫表证和头项部筋病为主。

如西医学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面瘫、落枕、颈椎病等。

5.太渊穴性:偏补,趋肺,入气分,肺经腧穴、原穴,属土。

功效:补益肺气,复脉。

主治特点:主气虚证,以治疗肺气不足为主。

如西医学的肺气肿、老年性慢支气管炎、感冒(体虚感冒)、无脉症等。

6.鱼际穴性:偏泻,趋肺、胃,入阳分,肺经荥穴,属火。

功效:清泻肺胃,消食化积。

主治特点:主热证、食积证,以治疗肺之实热或虚火及小儿食积为主。

如西医学的肺炎、扁桃体炎、咽炎、鼻炎;小儿消化、吸收不良等。

7.少商穴性:偏泻,趋肺、咽喉、眼、神窍,入阳分、血分、神分,肺经井穴,属木。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开窍。

主治特点:主实热证,以治疗高热昏迷、实热火毒证为主。

如西医学的感冒及传染病出现的发热或高热昏迷、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结膜炎、腮腺炎等。

二、手阳明大肠经1.商阳穴性:偏泻,趋齿、咽喉,入阳分、血分,大肠经井穴,属金。

穴性

穴性
1986 年肖少卿编撰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以“针灸处方学”命名的专著《中国针灸处 方学》,他在书中写到:
“输穴和药物在性质上虽然不同,但从其主治疾病的作用方面来看,却起着异曲同工、 殊途同归的效果。例如外感风寒出现头项强痛、恶寒、脉浮紧的症状时,在中药方面可用麻 黄汤来发汗解表;在针灸方面可用风池、大椎、合谷、复溜来发汗解表。又如阳明腑证出现 痞、满、燥、实、坚(大便不通)的症状时,可用承气汤来攻下,在针灸方面可取天枢、丰 隆、支沟、大敦、阳陵泉来泻火通便。中药治法中有汗、吐、下、消、和、清、温、补八法, 而针灸方面也有同样的治法[[15]]。”
…… 1.1.2 “穴性”理论对后世的影响
范式的提出,往往对学科的发展至为重要,它能够形成一个讨论和发展的平台,让 后人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11]]穴性理论一经提出,就迅速得到针灸界的认同,例如, 当今流传很广的《经穴性赋》就是在此基础上编撰的,1937 年李文宪在《针灸精粹》中引 用了《实用针灸指要》关于穴性的论述。但是毕竟民国时期政局不稳,学术交流不甚通畅, 穴性理论提出后造成的针灸学演变,主要还是体现在新中国成立后。穴性理论提出后,对针 灸影响之大,这很可能是罗兆琚始料未及的。 1.1.2.1 腧穴功效归纳出现了新的形式
很明显,肖少卿先生建立针灸处方学的根据,就是“穴性”理论。自《中国针灸处方学》 后,针灸处方学的专著以及教材陆续出版,至今已有十余部针灸处方学刊行。 1.1.2.3 针灸辨证论治体系的演变
在针灸处方学建立起来的同时,针灸的辨证治疗体系实际上发生了悄无声息的变 化。 唐**,男,11 岁,住南阳县李八庙公社龙王庙大队。1965 年 3 月 29 日初诊。
正如中药处方学建立的基础是药物功能那样,针灸处方学建立的基础,是“穴性” 理论。孙震寰在《针灸心悟》中说道:“穴性喻药性,处方不识药性,由于腧穴主治发展的自身特点[[14]],针灸主流著 作一直以来没有对穴位进行“穴性”归纳,所以针灸学中没有类似中医的处方学。“穴性” 理论的提出,为建立类似中医的针灸处方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百会穴穴性初探

百会穴穴性初探

百会穴穴性的探所古人云:“用药如用兵”,只有“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

同样作为针灸临床大夫,在明确诊断达到“知彼”的基础上,只有对腧穴的特性了解清楚,并且熟练运用补泻手法,达到“知己”,方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笔者在学习和临床之余,对百会穴运用较多,对其穴性略有体会,现不揣冒昧,写出以作引玉之砖。

百会穴的穴性,笔者认为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可升、可降、可静、可动。

1 可升即对于因气机上升不及甚至反而下降所导致的一些临床疾患,选用百会穴具有升阳、益气、举陷的作用。

百会又名三阳五会(《针灸甲乙经》),《会元针灸学》载:“百会者,五脏六腑奇经三阳百脉之所会,故名百会。

”其属督脉经腧穴,督脉为“阳脉之海”,该穴位于头部,头为诸阳之会,本穴处于人之头顶,在人的最高处,又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故而针刺用补法时,本穴具有良好的升阳举陷、益气固脱的作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曰:“百会,治小儿脱肛久不差……”临床中因为中气下陷所导致的脱肛、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眩晕、头痛等证,常常可以选用百会穴为主,配合其他穴位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中气下陷所致的脱肛,可以选用百会、长强、大肠俞、脾俞、气海,均用补法;配合足三里、中脘、建里、气海,对于因中气下陷所致的胃下垂具有较好的疗效。

2 可降即对于因气机下降不及甚至不降反升所导致的临床疾患,选用百会穴具有降逆平冲的作用。

百会又名巅上(《针灸聚英》)、五会。

《灵枢·经脉》云:“肝足厥阴之脉……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故而“五会”为手足三阳、督脉与足厥阴肝经之会。

肝为刚脏,其气易逆易亢,人体的火热之邪或者阴寒之气多易顺肝经上逆入脑,直犯巅顶,从而出现眩晕、恶心、巅顶头痛、中风以及神智昏迷等症状,此时取穴百会并且用泻法具有良好的平肝潜阳、镇肝熄风的功效。

《玉龙歌》云:“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使苏醒免灾危。

”所以临床中对于因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风内动或者厥阴寒气上逆所致的眩晕、恶心、巅顶头痛、中风、昏迷等症,常选用百会穴用泻法,配合其他穴位来进行治疗。

穴位穴性(上)

穴位穴性(上)

穴位穴性(上)今天讲一下穴性,大家知道中药有药性,针灸同样有穴性,所有的穴位都有穴性,“针之理即药之理”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临床当中好多人在针灸的时候,对穴位的穴性几乎不去考虑,考虑的只是这个穴能够治疗哪些疾病。

中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那么穴位有什么?穴位有升、有降、有动、有静的特点。

另外,穴位和中药区别的最大一点是:穴位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同一个穴位,当针刺手法、深度、角度、方向不同,它的作用可能是迥然有别的,所以说穴性和药性并不完全相同。

药物虽然也有双向调节作用,但是具有这种功效的药物并不是很多。

但是穴位大多数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还有同一条经的不同穴位的治疗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相临的穴位因为它所处的经络不同,它的作用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在这种情况下要掌握穴性、穴位的功用,然后才能谈主治。

所有经穴有一个共同特点,可以治疗本经疾病,也可以治疗局部疾病。

特定穴我们已经讲了很多了。

大家记住,有一些穴位专门治以某一方面为主。

中药有解表药,升清降浊药,清热泻火药,理气药,理血药,滋阴药,温阳药,益气药,平肝熄风药。

严格的讲这些作用穴位都有。

所以说要把穴性跟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经络辨证相结合,才能够提高针灸的疗效。

每个穴的穴性是不完全相同的,穴性最主要掌握的就是穴位功用,因为主治刚才说了,可以治疗局部疾病,可以治疗本经的疾病,当然还有治疗表里经的或者表里脏腑的疾病,这都是根据经络学说或脏腑学说来的。

今天就以补气穴位为例,进行一个讲解。

我们先看具有补气作用的穴位有几个?我们知道百会可以补气,膻中也可以补气,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同样可以补气,这些穴位都具有补气之效,不是补益之效。

那这些穴位都有什么区别?我们看除了一个三里以外,其余几乎都是在任督脉,因为任脉是阴脉之海,督脉是阳脉之海。

以下分别讲解一下,首先说第一个穴位百会,百会补气不是以补为主,而是以升提为主,所以百会的作用有举陷升阳,在补气的时候,如果是一个气不摄血、中气下陷,这时候用它补气升阳。

八类穴性表汇总

八类穴性表汇总
涌泉
补肾,益精,滋阴
神门
安心神
然谷
益肾振阳
水泉
益肾阴
太溪
益肾,振阳,滋阴
照海
益肾阴
复溜
补肾气、滋阴,振阳,固 精
交信
补肾滋阴
阴谷
益肾阴
曲泉
养肝补血
蠡沟
益肝
太冲
养肝气
太渊
润肺
大敦
盆肾胃
4•实类
穴名
穴性
穴名
穴性
天枢
泻肾
大敦
泻心
太溪
泻肾
神门
泻心
章门
泻肾
少冲
泻心
然谷
泻肾
通里
泻心
大陵
泻心包络
阴陵泉
泻心
劳宫
泻心包络
理诸气,治头上气
天突
降诸气
气户
利气
大椎
调利胃气
攒竹
宣泻头部热气
肩井
镇肝气,降逆气
巨骨
开肺降逆气
曲池
行气
彧中
开胸降卫气
俞府
降逆气,理肾气,清肺顺 气
合谷
升清降浊,理大肠气,宣诸

中府
理肺利气
云门
开胸降气
肩髃
理肺舒气
水道
理三焦膀胱肾中热气
隐白
升阳气
复溜
固卫气,布阴气,收肾气
阳陵泉
行气导浊气
公孙
运脾气
足三里
(火)

土寸
庚金
壬水
甲木

丙火
戊土
大肠
庚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合谷
阳溪
曲池
三隹

《临床腧穴学》纲要2(穴性)

《临床腧穴学》纲要2(穴性)

《临床腧穴学》纲要二、从药性到穴性这一讲引入了穴性的概念。

用中药治病和用针灸治病有什么区别吗?从根本上说,应该是没有区别的,因为都是在同样的理论指导下,只是手段不同。

但是在立法之后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确定中药处方,但针灸处方呢?离开了书本,面对并不那么典型的病人,你还能轻松的开具针灸处方吗?为什么会这样?原来我们在学习中药的时候,已有前人为我们总结了中药的药性和功用,而在学习腧穴时,只学习了十分凌乱的腧穴的主治,以及很少一点、用在临床上就显得捉襟见肘的腧穴主治规律。

既然中药有药性和功用,我们能不能也给腧穴总结出一套穴性和功用呢?当然可以!首先,我们来看药性。

药性包括中药的性味(四气五味)、作用趋势(升降沉浮)、毒性和归经。

穴性的内容与之大致相当,具体我们放在下一讲讨论。

这里仅提一句:中药的炮制大致相当于针灸的手法。

下面我们来看穴性的概念。

我们认为所谓穴性,就是腧穴在治疗疾病时所体现的基本特征。

而腧穴的功用就是对其主治范围的高度概括。

从总结穴性入手,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掌握腧穴的主治规律,具体方法就是把腧穴按照中药的分类方法重新归类,反复学习。

中药为什么易学而不易忘呢?学习中药大致可分为下面几个步骤,或者说层次。

按照功用分类总结,这一点教科书已经为我们做好了。

背熟每一类药物的药名,比如解表药有那些,活血化瘀药有那些,这是药物的共性。

对比学习同类药物的作用特点,比如麻黄和桂枝是通过什么来解表的?这是药物的个性。

进一步掌握药物的特殊作用和其他作用,比如麻黄、桂枝除了解表以外还有什么作用?这是药物的高级个性,据此我们还可以把同一药物归到两种以上的类别中,比如麻黄可以放到平喘药中。

据此思路,我们在学习针灸腧穴时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把腧穴按照中药的分类方法重新归类。

然后是记穴名,然后是同类腧穴对比,最后是具体腧穴的其他作用和特殊作用。

具体的分类将在后面论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经络理论和特定穴理论的指导作用。

穴性赋

穴性赋

氣門經穴性質,氣分為先。

少商宣泄肺氣,膽俞降泄肝膽。

公孫降脾胃氣逆而止嘔,豐隆降肺氣定喘而化痰。

經渠能降肺氣而治氣逆,天突降逆氣而定哮喘。

巨闕治逆道而開胸滿,隱白治咳逆而升陷陽。

大腸俞疏通腸胃之氣化兮而潤便燥,膀胱俞疏通膀胱之氣化兮而利小便。

曲池行氣,雲門開胸。

陽陵泉有行氣導泄之效,厥陰俞有治胸滿嘔吐之功。

肝俞治肝,肺俞理肺。

欲調腸胃之氣求內庭,理肺氣以中府。

氣海膻中專治一切氣病,上中下脘乃脾胃之氣疾。

足臨泣泄肝降逆以定喘,足三里升氣降逆而調中。

調和衛氣有大椎,行氣下氣尋照海。

商陽泄腸,內關調胃。

合谷泄肺氣之郁結,肺俞降肺氣之上逆。

血門穴有血門,亦當牢記。

一切血病膈俞饒,大便膿血腹哀治。

委中清血中之毒,行間行瘀可破血結之証。

天樞足三里破瘀理血,有治吐血咳血行血之效;太沖三陰交通經行瘀,尤有清血涼血固血之功。

咳血咯血肺俞太淵宜審,嘔血咳血心俞肝俞同攻。

月經不調自有地機血海,漏血不止無不交信合陽。

鼻衄二間極效,牙衄合谷最良。

月事不行照海灸,吐血不止尺澤攻。

迎香氣戶能治鼻衄不止,十二井十宣能使氣血通流。

血崩漏血求大敦,調經行瘀曲池針。

吐血咳血有魚際,齒衄鼻衄求內庭。

中極關元婦人血症為主,氣海陰交施功效亦同。

若能因症配合而施治,針到病除顯奇功。

虚門虚者補之,穴要審真。

隱白補脾益腎,地機補脾益精。

益精氣之不固漏谷去取。

補氣血之不足心俞下針。

脾胃虚弱補使上中下脘,飲食不化脾俞胃前同功。

陽氣欲脫神闕灸,虚損勞弱天樞攻。

治虚勞肺痿魄戶好,止陰虚盜汗間使高(佐太溪、陰郄)。

膏肓俞益精氣而補虚損,中膂俞止消渴而益腎陰。

補腎益精命門腎俞宜審,養津益液太淵少沖同針。

大便閉結支溝取,虚熱煩渴湧泉清。

關元固下元益精氣而補虚損,氣海固下元助陽氣且滋腎陰。

補肺治虚勞以肺俞,補中益脾陽以公孫。

太沖曲泉與行間補血而養肝,太溪復溜連交信滋陰而補腎。

中極固下元虚冷,曲骨補真氣而益精。

肝俞補肝血,上廉溫胃津。

足三里益氣而補脾胃,三陰交生氣血而補三陰。

关于穴性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关于穴性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关键 词 : 穴性; 主治; 药性; 针法
中图分 类 号 : 2 4 R 2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 80 0 ( 0 0 0 —5 7 1 10 -8 5 2 1 ) 61 6 - 0
穴 性 是 指 腧 穴对 人 体 某 些 病 证 具 有 相 应 治 疗 作 用 的 特 性 和 重 视 整 理 腧 穴 的性 能 , 以也 就 没 有 形 成 系 统 的理 论 , 是 一 直 所 而 按照腧穴 的“ 主治 病证 ” 指导 针灸 临床。随着 长期 临床实 践 , 来 性能 , 主要研究的是腧穴与机体 之间 的相互作 用和规 律 , 以及腧 对 腧 穴 特 性 认 识 的逐 步 提 高 , 穴 性 理 论 的论 述 也 逐 步 的深 入 。 对 穴对疾病 的疗效 和对机体 的内在影响 。早在 《 内经》中就有 关于 穴性 的记 载 , 当时 虽 然 是 以 用 穴 之 义 , 方 之 义 阐述 腧 穴 治 疗 作 2 穴 性 和 主 治 的 关 系 用 用机理 , 但已经是现代针灸处方 、 性的渊 源和萌芽 0 。掌 握腧 穴 J 现在对 于腧穴 的描述 , 然大多都 是功效 和主 治 , 仍 很少 提及 穴 穴性 理 论 ,’ 腧 穴 的 特性 , 指 导 针 灸 临 床 有 着 重 要 的意 义 。 腧 穴 的 性 能 。但 实 际 上 正 是 由 于腧 穴 的 不 同 的性 能 , 产 生 了腧 了解 对 才
1 腧 穴 的 腧穴 的主治就是 穴性 在发挥作用 。 腧 穴 的本 意 是 指 人 体 气 血 输 注 的孔 隙或 通 道 , 目前 比较 统 一 早在《 内经 》 中就 已经可 以从“ 热俞 、 水俞 、 寒热俞 ” 等概念 看出 内 的认识是腧穴是脏腑经络 气血输 注于体表 的特殊部 位 。回顾腧 经 中已经对腧穴 的穴性进行 了简单 的分类 , 治疗热病可 以用热俞 穴 的发 展 过 程 主 要 经 历 了 以下 几 个 阶 段 : 无 定 位 阶 段 。最 初 , 穴 , ① 治疗水病可 以用水俞 穴等 等 , 当时 已认识 到一些 腧穴 的特性 古代劳动人 民用砭石 剖刺痈疽肿 疡 , 排脓 放血 , 解除病痛 。逐 渐 是与特定性质的疾病相关 联的 。但 后世 的一 些歌赋 特别强调 腧 发 现 有 显 著 痛 感 和 压 痛 处 的 位 置 效 果 更 好 , “ 痛 为 腧 ” 规 穴的主治性质 , 玉龙 歌》 即 以 的 《 就是其代表 , 致 了人们 以主治代穴 性 导 律 。因为“ 以痛为腧 ” 常随着 患者疼 痛部 位不 同 , 在不 同位 置 的倾 向。主治是腧穴的重要 特点 , 而 但并不 代表穴 性 , 在往往 是 现 出现压痛点 , 以这 时 的腧 穴 没有 固定 的位 置。②定 位定 名 阶 从 主 治来 概 括 穴 性 , 所 比如 肾 俞 穴 具 有 补 益 肝 肾 的 性 质 , 实 这 只 其 段 。经过反复实践 , 人们 发 现用针 刺或 艾灸 刺激 体表 的某 些部 是在 病症 、 手法 、 腧穴配伍等特定条件下 的一个作用 , 并不 是肾俞 位 , 相 应 的某 些 疾 病 和 症 状 有 治 疗 作 用 ; 些 部 位 , 仅 对 相 应 穴 固定不 变的性质 , 以不 能 以 主治 代 替穴 性 , 《 对 有 不 所 故 针灸 问对》 病症有效 , 而且对其他病症也有效 , 日积月 累 , 逐渐发现 了某些部 云 :治 病 无 定 穴 也 ”¨ 。 “ 位和某 些病症 具有 相关性 的规 律 。战 国晚期 , 内经 》 为代 3 穴 性 的 多 样 性 以《 等 表的医学著作确定 了这些 部位 的取法 和治疗作 用 , 并加 以命 名 , 腧穴 的穴性也是多 样 的, 同的腧穴有 不 同的性能 , 不 一个腧 成为腧 穴。③ 系统分类 阶段 。又经过 了较长 时间的实践 , 人们发 穴也可 以有两 个 或者 几个 不 同的穴 性。在 《 性赋 》中, 气 、 穴 从 现各个腧穴并不是孤立存在 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 。它们之间在治 血 、 、 、 、 、 、 8个方 面来概括 腧穴 的穴性 , 经穴性 虚 实 寒 热 风 湿 即“ 疗作用上 既有 共 性 , 有相 对 的特 异 性。在 魏 晋唐 宋 时期 , 又 以 质 , 气分 为先。……穴有 血门 , 当牢记 。……虚者补之 , 亦 穴要审 《 针灸 甲乙经》 铜人腧 穴针 灸图经》 《 为代 表 , 使经络 、 位 、 位 真 。… … 实 则 泻 之 , 要 辨 清 。… …寒 则 温 之 , 了 于 心 。… … 部 穴 症 须 逐渐结合起来研究 , 成为系统分类的基础。到了这个 阶段虽然对 热则清之 , 阴阳有别 。……原夫百病 , 中于风 。……大凡湿症 , 首 腧穴的主治作用进行 了具体 的归纳 , 是却没有像归纳药性那样 艾灸最 良。 以鱼际穴 为例 既可 以“ 俞 鱼际 俱泻 肺 ” 又能 “ 但 ’ ” 肺 ,

穴性分类及穴位与中药之对应关系

穴性分类及穴位与中药之对应关系

穴性分类及穴位与中药之对应关系一、穴性分类气类穴名穴性穴名穴性气海固元气,凡一切气疾皆宜取尺泽调肺气陷谷调胃气神门除心郁内结之气膻中升脾气,降胃气中脘解郁升清降浊利气劳宫清热理气通谷理五脏之气大敦泻肝气膏肓补阳气列缺逐水利气鱼际清热利气大陵降心气,降浊气太阳理诸阳热气关元驱腹中一切冷气大包行腹中诸气气户利气大椎调利胃气巨骨开肺降逆气曲池行气合谷升清降浊,理大肠气,宣诸气中府理肺利气云门开胸降气肩髃理肺舒气水道理三焦膀胱肾中热气隐白升阳气复溜固卫气,布阴气,收肾气阳陵泉行气导浊气公孙运脾气足三里升气,降气,调中气太冲降气三阴交行气降气血类穴名穴性穴名穴性三阴交通经行瘀清血生血凉血固血太冲通经行瘀清血生血凉血隐白止经血上星止口鼻出血承山清热血曲泉清血凉血养血活血曲池行血交信调经血血海调血膈俞统理全身之血足三里清血,养血,行血,补血中极调经血,止崩漏大椎散瘀血阳陵泉行血气海泻血承浆宣通血脉虚类名穴性穴名穴性神阙补气血,益肾精关元固下元,益肾精气海补气振阳,益肾精中极补气血,益精曲骨补真气益精膏肓益气振阳章门补五脏,益气血中脘振阳益胃,补六腑足三里益胃,补气血解溪益胃上廉益胃三阴交补三阴,益阳壮精生气血公孙补中土,运脾阳阳陵泉补脾滋阴,固精益气血涌泉补肾,益精,滋阴神门安心神太溪益肾,振阳,滋阴照海益肾阴复溜补肾气、滋阴,振阳,固精交信补肾滋阴蠡沟益肝太冲养肝气实类穴名穴性穴名穴性天枢泻肾大敦泻心太溪泻肾神门泻心章门泻肾少冲泻心大陵泻心包络阴陵泉泻心劳宫泻心包络公孙泻脾曲泽泻心包络商丘泻脾中冲泻心包络阳陵泉泻肝肺俞泻肺太冲泻肝列缺泻肺蠡沟泻肝尺泽泻肺中封泻肝少商泻肺关元泻三焦太渊泻肺支沟泻三焦照海泻肠逐秽丰隆泻胸膈长强泻肠逐秽中府泻胸膈水泉泻肠逐秽膻中泻胸膈天枢泻肠逐秽巨阙泻胸膈上脘泻胸膈寒类穴名穴性穴名穴性中脘温中暖胃寒及腹中一切寒冷关元温下焦,暖子宫大椎餮表寒气海温中下焦,治腹中一切寒冷肾俞温下焦,治足冷如冰后溪餮表寒冷厉兑温下焦,治足冷如冰章门脏寒结聚归来治下元寒冷寒疝足三里治胃寒,腹中寒冷三阴交温中下焦,血寒,一切寒冷公孙理心腹之寒曲泉理血寒腹中痛阴陵泉温中焦,理睥气热类穴名穴性穴名穴性通里清心热大陵清心胸热少府清心热劳宫清心胸热内关清心包络,六腑及胸中热十井治诸热病神门清胃热鱼际清肺热风门清三焦热中府泻四肢热少商清三焦热大杼泻四肢热肝俞清三焦热云门泻四肢热支沟清三焦热尺泽清五脏之热百会清头部热脾俞清五脏之热丝竹空清头目热魄户清五脏之热曲池清血气,表里,头面,诸窍热意舍清五脏之热合谷清气分,头面诸窍之热阳陵泉降肝赡热绝骨清三阳经热及脑热三阴交清血热,平肝热大椎清表热足三里清胃及六腑热丰隆降肠胃热,及痰热天枢清大肠热上脘清心胃热尺泽清血,泻心火,治暑热金津退胃热,心热,生津止渴委中清血热,降大肠膀胱热风类穴名穴性穴名穴性风府搜周身之风,治头风外感风风池治头风,外感风邪风门肝风甚动风市治腰腿风百会治卒中风,头风囱会治鼻塞头风瘈脉去头面邪风水沟卒中风,头面风邪颊车口噤喎斜风邪承浆口喎偏风肩髃擅周身四肢百骸之风曲池搜周身风邪八风治腿膝风邪八邪手臂风邪少商治小儿惊风喉风,一切风足三里搜四肢风邪环跳搜经络及四肢之风膝关治腿膝诸风湿类穴名穴性穴名穴性阳陵泉利湿阴市祛湿内关利湿曲池行湿伏兔利湿昆仑行湿太溪利湿三阴交行湿化湿风市利湿复溜化湿足三里祛湿行湿中脘祛湿化湿二、穴位与中药之对应关系第1章解表类一、合谷配复溜-麻黄二、大椎-桂枝三、太渊-紫苏叶四、风门(灸)-羌活五、风府-防风六、天柱-藁本七、风池(泻)-薄荷八、少商(点刺出血)-牛蒡子第2章涌吐类一、手四穴(针出血)-食盐二、內关(补)-藜芦第3章泻下类一、阳陵泉(泻)配足三里(泻)-大黄二、丰隆(泻)-火麻仁三、中脘-巴豆第4章清热类第一节清热泻火类一、曲泽(针出血)-石膏二、神门(泻)-栀子三、上脘(泻)-淡竹叶四、睛明(泻)-决明子第二节清热凉血类一、神门(泻)配太冲(泻)-犀角(用代用品)二、十二井穴(针出血)-牛黄三、大陵(泻)配曲泉(泻)-鲜地黄四、金津、玉液(俱针出血)-玄参五、间使(泻)-牡丹皮六、行间(泻)配中极-赤芍七、鱼际(泻)配太溪(补)-地骨皮第三节清热燥湿类一、合谷(泻)-黄芩二、神门(泻)配曲池(泻)-黄连三、委中(针出血)-黄柏四、行间(泻)-龙胆五、上廉(泻)-苦参第四节清热解毒类一、足临泣(泻)-连翘二、少冲(针出血)-山豆根第5章化湿类一、胃俞(灸)-藿香二、足三里(泻)配三阴交(补)-苍术三、足三里(泻)-厚朴四、膻中(灸)-白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target='_blank'>白豆蔻五、三阴交(泻)配隐白(补)-砂仁六、阴陵泉(补)-草豆蔻第6章利水渗湿类一、內关(泻)配三阴交-茯苓二、水分(灸)-猪苓三、涌泉(泻)-泽泻四、大敦(灸)-车前子五、胆俞(泻)-茵陈六、膀胱俞(泻)配委中(泻)-滑石七、脾俞(灸)-薏苡仁八、太溪(泻)配风市-防己九、少泽(泻)-木通十、小肠俞(泻)-瞿麦第7章祛风湿类一、风府(泻)配风市(泻)-独活二、大敦配阳陵泉-五加皮三、阳陵泉(泻)配三阴交(补)-木瓜四、足三里(灸)配环跳-秦艽五、环跳(泻)-海桐皮六、大杼-虎骨(用代用品)第8章温里类一、神阙(灸)-附子二、隐白(补)-干姜三、关元(灸)-肉桂四、阴陵泉(灸)配三阴交(灸)-吴茱萸五、中脘(灸)-高良姜六、曲泉(灸)-小茴香第9章开窍类一、十宣(针出血)配四关-麝香二、水沟-石菖蒲第10章安神类一、大陵(泻)-朱砂二、心俞(泻)-琥珀三、复溜(补)配颈百劳-牡蛎四、涌泉(补)-柏子仁第11章平肝息风类一、肝俞(泻)-石决明二、百会(泻)配太冲(泻)-天麻三、足临泣(泻)-白蒺藜第12章理气类一、中脘(补)配胃俞(灸)-橘皮二、脾俞-大腹皮三、天枢(泻)-枳实四、章门(不补不泻)-香附五、天枢(灸)-木香六、俞府(灸)-沉香第13章理血类一、隐白(泻)-三七二、阴陵泉(泻)-白茅根三、气海(灸)配三阴交(灸)-艾叶四、曲池(泻)配三阴交(泻)-川芎五、内关(泻)配阳陵泉-乳香六、支沟(泻)-红花七、血海(泻)-延胡索八、太冲-五灵脂九、肩井(泻)-牛膝十、大肠俞(泻)-桃仁第14章补益类第一节补气类一、神阙(灸)配气海-人参二、膻中(灸)配隐白(补)-黄芪三.公孙(补)配三阴交(补)-山药四、三阴交(补)-白术五、足三里(补)配三阴交(补)-甘草第二节补阳类一、命门(灸)-鹿茸二、肾俞(灸)-肉苁蓉三、腰阳关(补)-锁阳四、肾俞(补后灸)配阳陵泉-杜仲五、悬钟(补)配中极(补)-菟丝子第三节补血类一、中极(灸)-熟地黄二、太冲配肝俞-白芍三、肝俞(灸)配脾俞(灸)-当归四、肺俞(灸)-阿胶五、肝俞(灸)配肾俞(灸)-拘杞子第四节补阴类一、鱼际(泻)配足三里(补)-沙参二、膏盲(灸)-麦冬三、大杼-桑寄生第15章消导类一、中脘(补)配足三里(泻)-莱菔子二、三焦俞(泻)-山楂三、申庭-麦芽四、痞根(灸)-阿魏第16章化痰止咳类第一节温化寒痰类一、中脘(灸)配足三里(灸)-半夏二、丰隆(泻)配中脘-天南星三、中府(泻)-桔梗四、尺泽(泻)-白前第二节清化热痰类一、经渠配风门(泻)-前胡二、支沟(泻)-瓜蒌三、云门(泻)配水分(灸)-葶苈子四、哑门-竹沥第三节止咳平喘类一、肺俞(泻)配气海-杏仁二、痰喘(灸)-紫苏子三、中府(泻)配肺俞-紫菀第17章收涩类一、肾俞(灸)配申极(灸)-山茱萸二、尺泽(泻)配太溪(补)-五味子。

穴性小结

穴性小结

穴性小结一、十二原穴一、概述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

原,含本原、真元之义。

原气来源于脐下肾间,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动力。

原气通过三焦输布于全身脏腑、十二经脉,其在四肢部驻留的部位就是原穴。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

二、十二原穴表三、原穴的应用原穴有祛邪和扶正补虚的功能,主要用于脏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当脏腑发生病变时,会在原穴表现出来,根据原穴部位出现的异常变化,可以推测判断脏腑功能的盛衰、气血盈亏的变化。

原穴能使三焦通达,从而激发原气,调动体内的正气以抗御病邪,主要用来调整脏腑经络的虚实病变。

四、原穴口诀胃原冲阳脾太白,大肠合谷肺太渊;小肠腕骨心神门,膀胱京骨肾太溪;三焦阳池包大陵,胆经丘墟肝太冲。

二、十五络穴一、概述“络”有联络、散布之意。

俗话说:“久病入络”。

络穴是治疗慢性病的要穴首选,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部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发于鸠尾,督脉络发于长强,脾之大络出于大包(脾有公孙和大包两个络穴)位于胸胁部。

,合称十五络穴。

二、络穴的治疗作用1、络穴各主治其络脉虚实的病证。

如:手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通里穴”治疗。

2、络穴可沟通表里两经。

因此,不仅能治本经病,也能治相表里的经脉的病证。

如: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相表里的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疼痛等疾患。

3、凡有急性炎症时,刺络穴出血,亦有良好的效果。

三、络穴口诀十五络脉是从本经(脉)别出之处的穴位,其中十二经脉的络穴,有沟通表里经脉和治疗表病及里、里病及表,或表里两经同病的见证;任脉督脉及脾之大络有通调躯干前、后、侧部营卫气血和治疗胸腹、背腰及胁肋部病症的作用。

络穴口诀:大肠偏历肺列缺,小肠支正心通里;三焦外关包内关,膀胱飞扬肾大钟;胃经丰隆脾公孙,胆经光明肝蠡沟;任脉鸠尾督长强,最后再有一大络;脾经大包不可忘。

三、原络配穴:络穴在临床应用时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相表里经的原穴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

花尽心思整理的穴性归类,看了此文给人针灸就知道如何取穴了

花尽心思整理的穴性归类,看了此文给人针灸就知道如何取穴了

花尽心思整理的穴性归类,看了此文给人针灸就知道如何取穴了药有药性,只有熟知各种药材的药性才可以临症不乱,懂得取舍。

同样针灸也需要知道穴位的特性是什么,只有熟知穴性,才可以在临床中合理搭配,灵活运用。

因此熟练掌握穴性以后,就可以随证取穴,做到有的放矢。

1.补气穴:气海、气海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2.理气穴:中脘、内关、气海、太冲、行间、大陵。

3.补血穴:脾俞、膈俞、章门、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

4.通脉穴:太渊、内关、神门、心俞、厥阴俞、膈俞、三阴交、足三里。

5.止血穴(1)鼻衄:上星、膈俞、尺泽、禾髎、血见愁(上星与囟会之间)。

(2)咳唾血:孔最、膈俞、二白、肺俞、太渊。

(3)肠风下血:长强、承山、二白。

(4)经漏:交信、冲门、气冲、大敦、血海、脾俞,隐白。

6.散淤穴(1)腰扭伤:委中(刺血),龈交。

(2)胸中淤血:足三里,内关。

(3)胸肋扭伤:大包、阳陵泉,支沟。

(4)腕关节扭伤:阳池、大陵。

(5)肩臂扭伤:曲池、肩髃。

(6)踝关节扭伤:丘墟、昆仑。

(7)膝关节扭伤:膝眼、阳陵泉。

7.通经穴:天枢、十七椎下、归来、血海、水泉、地机、太冲。

8.催产穴:合谷。

9.通乳穴:乳根、膻中,少泽、足三里。

10.止呕穴:内关,足三里,天枢,中脘,公孙,中魁,膻中,劳宫。

11.催吐穴:内关、中院。

12.止泻穴:天枢、大肠俞、足三里、大横、脐中四边穴。

13.通便穴: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丰隆、支沟、照海、内庭。

14.生津止渴穴:金津玉液、海泉、液门、照海、三阴交、太溪。

15.发汗穴:合谷、复溜、大杼、大都、经渠。

16.止汗穴:阴郄、后溪、合谷。

17.利尿穴:中极、膀胱俞、三焦俞、阴陵泉、三阴交、肾俞、水分、气海、列缺。

18. 止咳穴:列缺、太渊、尺泽、肺俞、天突。

19.定喘穴:列缺、四缝、定喘、膻中、肺俞、璇玑、气海、膏育。

20.祛瘀穴:丰隆、中脘、内关、脾俞、列缺、肺俞、上脘、天突。

21.消食穴:足三里、公孙、脾俞、璇玑、中脘、天枢。

穴位穴性(上)

穴位穴性(上)

穴位穴性(上)今天讲一下穴性,大家知道中药有药性,针灸同样有穴性,所有的穴位都有穴性,“针之理即药之理”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临床当中好多人在针灸的时候,对穴位的穴性几乎不去考虑,考虑的只是这个穴能够治疗哪些疾病。

中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那么穴位有什么?穴位有升、有降、有动、有静的特点。

另外,穴位和中药区别的最大一点是:穴位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同一个穴位,当针刺手法、深度、角度、方向不同,它的作用可能是迥然有别的,所以说穴性和药性并不完全相同。

药物虽然也有双向调节作用,但是具有这种功效的药物并不是很多。

但是穴位大多数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还有同一条经的不同穴位的治疗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相临的穴位因为它所处的经络不同,它的作用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在这种情况下要掌握穴性、穴位的功用,然后才能谈主治。

所有经穴有一个共同特点,可以治疗本经疾病,也可以治疗局部疾病。

特定穴我们已经讲了很多了。

大家记住,有一些穴位专门治以某一方面为主。

中药有解表药,升清降浊药,清热泻火药,理气药,理血药,滋阴药,温阳药,益气药,平肝熄风药。

严格的讲这些作用穴位都有。

所以说要把穴性跟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经络辨证相结合,才能够提高针灸的疗效。

每个穴的穴性是不完全相同的,穴性最主要掌握的就是穴位功用,因为主治刚才说了,可以治疗局部疾病,可以治疗本经的疾病,当然还有治疗表里经的或者表里脏腑的疾病,这都是根据经络学说或脏腑学说来的。

今天就以补气穴位为例,进行一个讲解。

我们先看具有补气作用的穴位有几个?我们知道百会可以补气,膻中也可以补气,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同样可以补气,这些穴位都具有补气之效,不是补益之效。

那这些穴位都有什么区别?我们看除了一个三里以外,其余几乎都是在任督脉,因为任脉是阴脉之海,督脉是阳脉之海。

以下分别讲解一下,首先说第一个穴位百会,百会补气不是以补为主,而是以升提为主,所以百会的作用有举陷升阳,在补气的时候,如果是一个气不摄血、中气下陷,这时候用它补气升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性”的讨论1.1 腧穴主治演变之“穴性”1.1.1 “穴性”概念的提出在讨论“穴性”之前,需要对“穴性”的概念进行界定,以避免概念混淆而造成分歧。

当前发表的关于“穴性”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中,有不少实际讨论的是“穴位的属性”,包括了特定穴理论和狭义的“穴性”。

本文所探讨的穴性,是狭义的“穴性”,不包括特定穴(如五俞穴、背输穴)等固有属性,即特指根据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仿照中药药性理论中的药物功能(功效),归纳出来的穴位功能或功效,在有的书中也称之为“穴义”。

罗兆琚在《针灸杂志》第二卷1-5期中连载了专著《实用针灸指要》,在该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穴性”理论:“药性穴性,其义一也,凡研究药剂者,莫不谙熟药性,针灸家对于穴性之研究,实未之前闻也,本篇共集穴性二百六十二穴之多,并依经脉次序、详细举出,尚冀针灸同志,努力精求,继续发明,俾臻完善,实所望于先后进君子。

[[1]]”该书还示范性的将262穴进行了穴性归类,共分为气、血、虚、实、寒、热、风、湿八大类。

如气类穴义:中府理肺利气尺泽调肺气鱼际清热利气曲池行气巨骨开肺降逆气天枢调肠胃之气缺盆开胸降气陷谷调胃气公孙运脾气大包行胸腹中诸气攒竹宣泄热气大杼理气道通谷理五脏之乱气俞府降逆气理肾气清肺顺气劳宫清热理气阳陵泉行气导浊太冲降气气海固元气振阳气凡一切气疾俱以此穴为主膻中升脾气降胃气大椎调和卫气并列表方便查询,如气类穴义经络检查表。

罗兆琚先生在提出“穴性”理论时,并没有对其理论渊源进行回溯,只是说“药性穴性,其义一也”,显然是比附药性而提出“穴性”的。

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功能、主治等几个方面,通过后面罗兆琚先生所提出的“穴性”具体内容来看,“药性穴性,其义一也”中的“药性”是指药物的功能(功效)。

在本草学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在《本经》中就已经有药物功能的归纳,但是药物功能归纳的规范化,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长期以来有关中药功能的认识都在若明若暗之中,没有鲜明地提出,明清的本草逐渐有了改善,但直至民国时期,本草(中药)才对药物的功能作了专项介绍。

”[[2]]民国时期开始出现中医学的学校教育,对中医教材提出了切实的要求,“由于按药效分类的本草易于学习运用,20年代前后中医药学校多仿照此体例编写教科书”[[3]],更促使药物功效分类研究。

正是由于民国时期中药按药物功效分类,同时加强了药物功效的研究,这就为“穴性”理论的提出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

但是,任何理论都不可能空穴来风,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穴性理论也不可能无中生有,陡然提出。

近十年来,有针灸学者[[4]]考查古文献,认为自《内经》以降,历代文献中都有散在记载。

并认为《内经》“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的提法,是“穴性”理论的滥觞。

“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素问?气穴论》)“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痏。

风水肤胀,为五十七痏。

”(《灵枢?四时气》)“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间各一,五指间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

头入发一寸傍三分各三,凡六痏。

更入发三寸边五,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痏。

耳前后口下者各一,项中一,凡六痏。

巅上一,囟会一,发际一。

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

[[5]](《灵枢?热病》)“帝曰:夫子言治热病五十九俞,余论其意,未能领别其处,愿闻其处,因闻其意。

岐伯曰: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支之热也;五藏俞傍五[[6]],此十者,以泻五藏之热也。

凡此五十九穴[[7]]者,皆热之左右也。

”(《素问?水热穴论》)“水俞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菟上两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六穴。

”(《素问?骨空论》)“帝曰:水俞五十七处者,是何主也?岐伯曰: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

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俞,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

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

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

凡五十七穴者,皆藏之阴络,水之所客也。

”(《素问?水热穴论》)[[8]] 以后历代宗《素问》者,也有散在记述,如《铜人腧穴图经》中:“今附:若频刺风门,泄诸阳热。

”宋?《太平圣惠方》、《资生经》:“三里下气也。

”[[9]]元?杜思敬《治病直刺诀》:“阴都穴,进饮食和脾胃。

”“巨厥,化气除诞。

”“合谷穴,解表发汗。

”明?张介宾《类经图翼》:“风门,此穴能泻一身之热。

”清?严振《循经考穴编》也有不少论述。

如“少商以泄腑热。

攒竹宣泄诸阳之热。

风门泄诸热气。

三焦俞能生津液。

灸足三里引火下行。

听会宣泄耳气。

足临泣泄水(水肿),使五脏通利而不损元气。

风门能提下焦之气。

上星出血能宣泄诸阳热气。

气海生气之海,男子能藏精,女子以藏血。

”《行针指要歌》:或针风,先向风门气海中;或针水,水分夹脐脐边取;或针结,针著大肠泻水穴;或针劳,须向风门及胸膏;或针虚,气海丹田委中奇;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或针嗽,肺俞风门须用灸;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翻胃吐食一般针,针中有妙少人知。

清?岳含珍的《经穴解》一书较完整地解释了腧穴功能作用以及性能,书中运用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学说,结合自己的经验,对腧穴的主治作用机理系统地进行了具体分析、归纳、分类阐述。

如“中府穴,此穴主泄胸中之热,以实肺气”。

在(肺之肝病)项中:“胆热呕逆,其汁必苦,金可以克木者,宜补此穴以降胆上逆之气。

”就在罗兆琚在《针灸杂志》中发表他的专著《实用针灸指要》,系统论述穴性之前,《针灸杂志》刊登了河北社员魏复乾《致针灸学研究社众位社员书》[[10]],文中建议社员根据各自经验,建立平肝针、宽胸针等针灸方:“鄙人今欲为举者方便见以创造一针灸表即何者为平肝针、何者为宽胸针、何者为清痰利气针、何者为除风散寒针,将详细有验效之穴填入表内,……,今以拙见,妄填几项,祈本社诸位同志互相润色,互相纠正……”针名除风针百会风府风门风池合谷散寒针清热解毒针清痰针列缺亶中上脘丰隆关元三里肺俞利气针亶中上脘关元三里……1.1.2 “穴性”理论对后世的影响范式的提出,往往对学科的发展至为重要,它能够形成一个讨论和发展的平台,让后人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

[[11]]穴性理论一经提出,就迅速得到针灸界的认同,例如,当今流传很广的《经穴性赋》就是在此基础上编撰的,1937年李文宪在《针灸精粹》中引用了《实用针灸指要》关于穴性的论述。

但是毕竟民国时期政局不稳,学术交流不甚通畅,穴性理论提出后造成的针灸学演变,主要还是体现在新中国成立后。

穴性理论提出后,对针灸影响之大,这很可能是罗兆琚始料未及的。

1.1.2.1 腧穴功效归纳出现了新的形式继罗兆琚在《实用针灸指要》中,将腧穴262穴分为八大类之后,以后许多针灸学者沿着这种思路,做了这方面的努力。

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种为对单个腧穴的“穴性”进行描述,如[[12]]:合谷穴功用:镇痛镇静,通经活络,清热解表。

天枢穴功用:健脾理气,和胃通畅,调经导滞。

足三里穴功用: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理气降逆,通经活络。

另一种为以功效统穴的归类法,如[[13]]:解表类发散风寒类:风池、风府、风门、列缺、头维、四白、玉枕、天柱。

发散风热类:鱼际、少商、中府、尺泽、大椎、曲池、合谷。

1.1.2.2 针灸处方学的建立正如中药处方学建立的基础是药物功能那样,针灸处方学建立的基础,是“穴性”理论。

孙震寰在《针灸心悟》中说道:“穴性喻药性,处方不识药性,何以调燮寒热虚实,针灸不明穴性,焉起诸病之机。

”可是,由于腧穴主治发展的自身特点[[14]],针灸主流著作一直以来没有对穴位进行“穴性”归纳,所以针灸学中没有类似中医的处方学。

“穴性”理论的提出,为建立类似中医的针灸处方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1986年肖少卿编撰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以“针灸处方学”命名的专著《中国针灸处方学》,他在书中写到:“输穴和药物在性质上虽然不同,但从其主治疾病的作用方面来看,却起着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效果。

例如外感风寒出现头项强痛、恶寒、脉浮紧的症状时,在中药方面可用麻黄汤来发汗解表;在针灸方面可用风池、大椎、合谷、复溜来发汗解表。

又如阳明腑证出现痞、满、燥、实、坚(大便不通)的症状时,可用承气汤来攻下,在针灸方面可取天枢、丰隆、支沟、大敦、阳陵泉来泻火通便。

中药治法中有汗、吐、下、消、和、清、温、补八法,而针灸方面也有同样的治法[[15]]。

”基于中药和针灸穴位的功能一致,中药的治法和针灸的治法相通,那么处方学的建立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宣肺清热方[[16]]处方:大椎、曲池、合谷、鱼际、尺泽、外关。

主治:风热感冒:因风热袭肺,证见鼻干咽痛,咳嗽痰稠,汗出发热恶风,头胀痛,口渴欲饮,脉浮数,舌苔薄而微黄。

随症加穴:喉痛者加少商、照海;痰多者加丰隆。

方义:本方以宣散风热,清肃肺气为主。

督脉为阳脉之海,主一身之阳气,大椎为其经输,又系六阳之会,故借以表散阳邪而解热;合谷、曲池为手阳明原穴,二穴并用,具有清肺气、退热邪的功用;鱼际为肺经荥穴,用以清肃肺气,宣散风热,以镇咳嗽、咽痛;尺泽为肺之合穴,针刺泻法,以泄肺脏之热邪;外关为手少阳之络,通于阳维,用于疏散在表之阳邪,祛风解热。

六穴同用,共奏宣散风热、清肃肺气之效。

[[17]]很明显,肖少卿先生建立针灸处方学的根据,就是“穴性”理论。

自《中国针灸处方学》后,针灸处方学的专著以及教材陆续出版,至今已有十余部针灸处方学刊行。

1.1.2.3 针灸辨证论治体系的演变在针灸处方学建立起来的同时,针灸的辨证治疗体系实际上发生了悄无声息的变化。

唐**,男,11岁,住南阳县李八庙公社龙王庙大队。

1965年3月29日初诊。

主诉:患头部热肿痛已4天。

现病史:4天来后头部突发高突肿痛,痛处拒按,触之觉热,食欲不振,脉象滑数。

辨证:证属风热痰火型头痛。

治则:疏风清热导痰。

取穴:针泻风池、风府、丰隆。

效果:针治1次愈。

随访:1965年7月20日其母前来诊病,转告针愈未发。

按本例辨证要点是:后头部突然发热肿痛,拒按,触之觉热,又见滑数之脉。

故以风热痰火,上扰清阳之头痛辨治,针泻风池(祛风通络、清热清肿)、风府(祛风清热,消肿止痛)、丰隆(化痰),施用祛风豁痰、消肿止痛之法而收效。

针泻风池、风府属邻近取穴[[18]],即可祛头风,又可消肿止痛,还能借助丰隆以散局部之痰火;针泻丰隆祛痰浊,配以风池、风府,有助清降头部之风痰火热。

[[19]]上面的病例,除了最后的是用穴位,而不是用药物治疗之外,从辨证分型到治则治法,所运用理论与中医辨证别无二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