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老总成功经历
创业人物事迹
创业人物事迹创业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在世界各国,创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在这个创业时代里里,很多创业人物的事迹在影响着我们。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创业人物事迹,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创业人物事迹一:3000万到身家910亿,27岁创业,他是全球第一狂人他有“全球华人第一狂人”、“财富黑马”、“中国厚待员工第一人”之称。
在国内他首创了BT模式,被誉为“中国BT模式鼻祖”。
从他3000万创建太平洋公司,到他如今身家高达910亿,在这财富爆炸式裂变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80年代,在江苏淮安,还是高中语文老师的严介和,就已经显露出了他的“不安分守己”。
1986年,26岁的严介和离开中学教师的岗位,去当地国有企业当临时工。
第二年,严通过公开竞争承包了一家当地的乡镇企业,开始创业。
1992年,严介和辞职注册了自己的建筑公司,紧接着承接的南京绕城公路建设项目是严介和自己创造出的打开“省门”的机遇。
因为这个项目,他挖掘到他人生中真正的第一桶金800万元,由此开启了他的太平洋时代。
为了能够在政府心中留下良好的形象,他甚至提出了“亏五万不如亏八万”的经营思想。
一百四十天完成的工程量,只用了七十二天就干完。
业主大吃一惊,检测结果质量全优!“吃亏”是富,第二年工程指挥部便放放心心地把1000万的工程交给了严介和。
2002年以前,严介和一直不声不响地在路桥建设业内“掘金”。
这以后,他开始与许多地方政府部门打得火热,陆续收购、托管了31家亏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旗下的成员企业达到115家,严介和因此获得了大量市政工程建设项目。
严介和找到了一条发财捷径——通过收购业绩不佳的国有企业,从而博得当地政府的好感,进而在当地的市政工程中分得一杯羹。
收编亏损国企,不仅验证了严介和“吃亏是富”的座右铭,更让严介和与政府走得更近。
“重组前的国企连一根火柴棒都不值,但我要将一个极端差的企业做成极端好。
6个成功人士的创业史真实
6个成功人士的创业史真实成功人士的创业史成为了许多人的谈资,这些成功人士创业的时候经历了什么,他们又是怎样走向成功的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真实的成功人士的创业史,欢迎阅读!成功人士的创业史1:许家印1996年,许家印一手创建了恒大地产集团,之所以将企业命名为恒大,许家印解释说,“恒大者,古往今来连绵不绝,曰恒;天地万物增益发展,曰大。
”而在房地产步入“白银时代”的当下,想要企业既恒且大,只靠房地产这“一条腿”,显然很快就会触及行业的天花板,难以继续高速扩张。
因此,多元化发展也就成了许家印把企业继续做大的唯一出路。
许家印创业史:从车间主任到业务员许家印说,他“个人经历很简单,但过程很艰难”。
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二届大学生,许家印走了一条大多数知识分子当年所走的路:毕业分配,满怀抱负地在一线工作岗位埋头苦干N年,此后适逢改革开发潮涌,终于按耐不住一颗驿动的心,放弃原有的铁饭碗,从内陆的河南直奔深圳,开始了商海浮沉。
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年轻的许家印“非常开心地”考上了武汉钢铁学院,学习四年钢铁专业,然后被分配到河南省的舞阳钢铁公司,在这里一呆就是10年。
“舞钢是大型国企,我一去就主动申请到了第一线—热处理车间,当时学钢铁的大学生比较少,所以受到重视,帮忙协助车间主任,一年后升为车间副主任,再后来做了车间主任。
”许家印说自己当时是工作狂人,在做车间主任的7年里,他没有休息过一天,年三十都会跑去车间。
这种工作习气许家印后来也带到了恒大。
广州的地产圈都知道,恒大永远有开不完的会,碰到年末,集团会议经常从白天开到深夜,再从深夜开到天亮。
当然,这是后话。
1992年初,许家印破例休假了,他南下深圳找工作去了。
他没料到是23天过去,投出的简历都撞了白板。
后来经别人提醒才知道原来是简历做的太厚了,50页,根本不会有人去看。
于是许就把简历改短,从50页改到了10页还是没用,再改,三、四次易稿后,只剩了2页,这时效果也立竿见影—有了5个候选单位。
国内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事迹10篇
国内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事迹10篇国内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事迹精选篇1梁稳根:成功从失败开始一个家庭穷得“甚至快到了要饭的地步”的农家孩子,一家国有企业的处长,一个下海创业屡屡失败的创业者,坚持创业不动摇,终于成就了中国首富。
他就是梁稳根!20XX胡润百富榜的发布,标志着三一集团55岁的梁稳根以财富700亿元首次成为“20XX年中国首富”。
人们不禁要问:梁稳根是谁?他有着怎样的创业经历及发家史?他是怎样成为中国首富的?出生贫寒,家里穷得甚至快到了要饭的地步梁稳根,1956年出生,湖南省涟源人,198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材料学专业,高级工程师,1983年至1986年在兵器工业部洪源机械厂工作,1986年下海创办涟源特种焊接材料厂,是三一重工主要创始人,现任三一集团董事长。
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山村道童村,地处湘西雪峰山余脉的山脚下,属湖南涟源市茅塘镇所辖,梁稳根的祖籍就是这里。
多年来,隐没于山坳间的几百农户一直以种植稻、麦、薯类和外出打工为主要生计。
出身寒微的梁稳根,父祖辈均是篾匠,他也干过多年篾匠,因在家中排行老四,人称“篾老四”。
梁稳根家当初是道童村最穷的,甚至连住的土墙屋都不是自己的,“甚至快到了要饭的地步”。
梁稳根人生的转机发生在改革开放前恢复高考时,他考取了长沙的中南矿冶学院(现为中南大学)的金属材料系,1983年毕业后进入兵器工业部,1986年下海创办三一重工企业,直至今天成为中国新首富。
在很多人眼里,梁稳根是个谜。
从砸掉铁饭碗到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从一度陷入绝境到成为湖南首富,这位“中国民营重工第一人”不知道创造了多少个湖南、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创造和打破多项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用奋斗的人生演绎出湖南人的另一种精彩。
下海失败,但不放弃创业梦想1983年,梁稳根大学毕业后顺利地分配到位于七星街镇的国营企业洪源机械厂。
在当时群山起伏的乡村中,大山深处的这家企业是不多的文明的灯火。
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第二轮改革的发轫期,各种思潮正在涌动。
五金店创业成功故事
五金店创业成功故事无论哪行哪业,成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管多再辛苦都要保持前进,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五金店创业成功故事。
五金店创业成功故事1:仇建平把五金当礼品卖走出国门成大亨钳子、工具刀、扳机作为礼品送人,这可能是过去很多人想起来都会一笑了之的事,却成为了仇建平年销售百亿的大生意。
他不但把专柜开到了国外,甚至吃下了美国百年的老工具品牌,成为了世界排名前六强的手工具上市企业从拿着一个月100多元的工资,到2010年8月末,仇建平夫妇持有的巨星科技股权市值已经达到56亿元,这大概是仇建平想也没想到的事,仇建平感慨地说:“我料到比上班的时候赚得多,但没想到是这么多”。
不过与比尔·盖茨很长时间都担任微软首席软件设计师相比,巨星科技董事长的仇建平到现在依然是公司第一业务员。
时至今日,他也依旧参与到销售的细节当中,而为了让销售更顺畅,他还直接负责另一个业务研发。
同时,销售和研发,也正是巨星科技“小强”般生命力的源泉。
而靠着销售,仇建平有了敏锐的洞察市场需求的能力,研发则成了一次又一次利润增长的升值点。
五金店创业成功故事2:女孩网上卖五金4年赚600万郭静1971年出生,在电力电容器分厂出来后,就有了自己创业的打算,于是便跟他的大伯哥学习做螺丝钉子标准件生意。
由于郭静精明能干,很快她就开始了自己“单飞”,她下定决心把自己仅有的3000元积蓄拿出来,租了一个6平米闲置的小屋干了起来。
然而在先后经历了初期做生意的千难困苦和诸多人怀疑之后,顶着巨大压力的她不甘束手待毙,开始在报纸上做广告、印传单做宣传。
一顿折腾后,宣传的效果果然不错,她的生意有了很大起色。
郭静深深体会到做宣传的重要性。
同时她要把自己的店做出自己的特色,果断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廉”的经营宗旨。
再加上到处做宣传,郭静这个才六平米的小店当年营业额达到了20多万,她赚了6万多。
第一年初战告捷,第二年郭静又加大了宣传力度,在电话号码簿、地图、160信息台上大做宣传。
网络营销10大人物
6、点石团队点石是唯一一个以团队身份入选2007中国网络营销10大牛人的,点石最火的时候应该是2006年底,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四个人组成了一个团体写作博客,专业研究SEO,博客名称为“点石互动”,点石的博客较系统地分析了搜索引擎优化的技术和策略,在业内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后国内著名网上商城系统SHOPEX宣布与点石达成战略合作,点石指导SHOPEX系统的搜索引擎优化,点石团队知名度达到顶峰。但后来,一个由爱好组成的团队毕竟需要生存,团队四人分别先后就职于网络公司,点石影响力渐微。
8、杜亮不知何时,北京的SEO业内盛传一句:“北王通,南杜亮”,说的是杜亮在搜索引擎优化领域的研究,他是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出身,作为一个广受评议的专业,学生毕业大多没有从事对口工作,他的出现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意义。在网络营销界,他绝对算得上是80后的代表之一,作为国内多家企业和协会的网络顾问,他常说网络营销不是只有SEO,他在深圳创办点意盛世科技,倡导整合网络营销服务,把SEO、网络广告、网络公关整合起来为企业服务。
7、胡宝介被称为搜索引擎优化(SEO)知识完全手册》让胡宝介的名字在网络营销界家喻户晓,胡女士一直较为低调,曾就职于广州时代财富,后与冯英健一起创办深圳竞争力科技,较好的英文水平也助其更好地研究国外先进的网络营销理念与技术,应该说,一定程度上,她开拓了网络营销海外研究市场。
褚时健
褚时健褚时健(1928年——)男,中国最具有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曾经是中国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
1979年10月,褚时健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
此后的18年的时间里,褚时健带领团队将这个陷入亏损的小烟厂打造成亚洲最大的烟厂,为国家创造利税991亿元。
退休前,由于“经济问题”褚时健被判无期徒刑,几年后因为罹患糖尿病,于2002年得以保外就医,从此在哀牢山中种橙至今。
人物简介褚时健,红塔集团原董事长,曾经是中国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
一手将红塔集团建成大型企业,后因贪污被捕,是中国最具有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
2个人履历1928年,褚时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1955年,27岁时担任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长。
1979年10月,任玉溪卷烟厂厂长。
1995年2月,一封匿名检举信指控玉溪卷烟厂厂长褚时健贪污受贿。
1997年,褚时健带着把破落的地方小厂打造成创造利税近千亿元的亚洲第一烟草企业的荣耀,和被判无期徒刑的身份,黯然离开执掌18年的红塔。
1999年1月9日,褚时健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褚时健被判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
2002年春节,办理保外就医。
3获得荣誉1990年,褚时健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终身荣誉奖“金球奖”。
1994年,褚时健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走到了他人生的巅峰。
褚时健使红塔山成为中国名牌,他领导的企业累计为国家上缴利税数以千亿计,他以战略性的眼光,强化资源优势,抓住烟草行业发展的机遇,使玉溪卷烟厂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烟草大王,地方财政支柱。
但是企业家激励机制与监督体制的不健全葬送了他的政治和职业生命。
4重大事件4.1红塔集团前掌门人他曾经是位英雄,他担任一家小厂的厂长后,卧薪尝胆,披荆斩棘,以非凡的胆识和能力,用18年光阴的拼搏,使这家小厂成长为每年利税数百亿元的大型集团。
在那个普遍工资只有几百元的年代,他们厂一个普通职工的工资至少有四五千元。
1994年,他当选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名人伟人成功背后的故事
名人伟人成功背后的故事成功的人不是从未曾被击倒过的人,而是在被击倒后、还能够积极地往成功之路不断迈进的人。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伟人的成功故事,一起来看看吧!伟人的成功故事篇1:赖昌星赖昌星从默默无闻的农村少年,到富甲一方的商界大亨,再到逃亡海外的走私罪犯。
12年后的今天,赖昌星再次进入公众视线。
7月23日,“厦门远华集团特大走私案”首犯赖昌星被遣返回国。
在中国网友的眼中,赖昌星身负多种功能:打压油价、揭露FB等等。
显然,赖独特的气质,以及他身上光怪陆离的传闻,让“赖昌星”这个普通的名字,在民间被演变成了一个集野心家与悲情英雄的传奇符号。
赖昌星回来了,在多年与法律周旋中,他曾多次逃脱法律的制裁,但这一次,却不再侥幸。
如同拉登被击毙后一样,中文互联网又陷入了集体狂欢中。
著名华裔评论家与媒体人丁果,在温哥华多次独家专访赖昌星。
他在一篇对赖昌星的专访中这样写道:“他还是招牌式地戴着一顶帽子,当他倒茶时,我想象远华红极一时的时候,他在那座如今已经被拍卖掉的红楼里,被人簇拥着招待八方来宾,哪里用得着如今这般谦恭地让座倒茶?”“赖氏”的“另类奋斗”1958年,赖昌星出生,在8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七。
与其他农村孩子一样,赖昌星上学很晚,直到9岁才踏入学校的大门。
童年时期的赖昌星,就表现出了与同龄人不同的经济头脑。
儿时玩伴赖永独回忆,早在读小学时,赖昌星就跟他一起卖过油条、包子、冰棒,还从果农手里买进水果,再在公路边卖给路人。
1973年小学毕业后,他先是在家种了一阵地,然后跟着哥哥一起到部队挖了一年多水井,之后又去了泉州挖防空洞。
工程做完后,赖昌星回到了烧厝,与5个村民集资办了一个小的汽车配件厂,每个人出几百块,几个人既当老板又当工人。
由此,他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笔投资。
两年后,他单起炉灶,开了一个纺织机械厂。
纺织机械厂的创办赶上了改革开放之后来料加工型经济的发展大潮,这为赖昌星的工厂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之后,他又相继开办印刷厂、雨伞厂,并从中积累了人生中的第一笔财富。
传统行业创业成功事例
传统行业创业成功事例谁规定创业一定要另开路径,只要在自己行业做深做精了,一样也能创业。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传统行业创业成功事例相关文章。
案例1:绮香纱蔡乐平:从传统行业探索新路子38年的丝绸行业经验,蔡乐平深谙其中的艰辛和风险,绮香纱的灿烂远景又重新点燃了他的激情和梦想。
四川南充素有“中国丝绸之都”之称,南充丝绸业发达。
四川绮香纱集团是南充丝绸行业的代表企业,记者专访了四川省绮香纱集团丝业公司总经理蔡乐平,他为记者讲述了绮香纱发展进程和方向。
令记者们非常感动的是,蔡乐平得知要记者要对他做专访,左手臂受伤的他匆忙从医院赶回来。
蔡乐平1977年在成都纺专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四川第二制丝厂工作,当时四川第二制丝厂大概有一万四千多员工,当时的生产规模和工作数量是全世界制丝行业的第一厂。
从1977年到2005年,蔡乐平与蚕丝打了38年的交道。
2005年四川第二制丝厂解体之后,蔡乐平开始做中国与越南、俄罗斯的跨境贸易,之后他也曾与人合伙承包村村通的工程。
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四川绮香纱集团董事长邓东,邓东被蔡乐平38年缫丝厂的管理经验和认真踏实的性格所折服,几次诚意地邀请蔡乐平到绮香纱工作,但是蔡乐平一直没有答应,在丝厂工作30多年的他不愿意再重操旧业。
邓东并没有放弃对蔡乐平的邀请,他曾经问邓东:“是否了解这个行业的风险有多大?”但是邓东的目标非常坚定。
经过多次的交流,蔡乐平最终被邓东的个人魅力和梦想所打动,2011年7月,蔡乐平成为为复兴中国丝绸之路的又一追随者。
绮香纱董事长邓东确定公司的战略规划是一年集成团队,两年集成规模,三五年集成团队打造品牌。
蔡乐平带领丝厂的团队,基本达成公司战略规划的目标。
同时,他承诺员工的待遇也逐步满足。
蔡乐平加盟绮香纱之后,每个月组织员工一次技能培训的比赛,获得前三名的员工分别给予300元、200元、100元的奖励。
并且将工人生产产品的质量纳入到自己的劳动报酬里。
根据国家检测标准,一共分为有6个等级。
管理--10个经理小故事和人生12个经典领悟
十个经典的小故事望这些故事能给各位光临的朋友一些思考,一些启发……1、陈阿土是台湾农民,从没出过远门。
终于,他得到一次参加旅游团出国旅游的机会。
国外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非常新鲜的,尤其是他参加是一个豪华团,一人住一个标准间,这更令他感到新奇不已。
这天早晨,服务生敲门送早餐时对他大声说道:“GOOD MORNING ,SIR!”陈阿土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的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想到这儿,陈阿土大声喊道:“我叫陈阿土!”如是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 MORNING,SIR!”。
而陈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几天下来,他非常生气: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告诉他吧他记不住,真烦!终于,他忍不住了,跑去问导游“GOOD MORNING,SIR!”是什么意思,导游告诉他答案,“天啊!真是丢死脸了!”回到房间后,陈阿土反复练习“GOOD MORNING,SIR!”这句话,以便能体面地应对服务生。
第二天早晨,服务生照常来敲门,门一开,陈阿土就大声叫道:“GOOD MORNING,SIR!”与此同时,服务生叫的是:“我是陈阿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的交往,常常是意志力与意志力的较量,不是你影响他,就是他影响你。
而我们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影响力;只有影响力大的人,才可以成为生活的最强者!!!2、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里干活。
突然间,下起大雨来,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
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
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把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
”汉克左右看了看,跑到一边将雨披撑开,挡在了风雨中飘摇的一朵娇弱的小花上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一定多么有力,或者多么有钱,最重要的在于他对别人多有帮助!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3、一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牌上写着: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
十个彭德怀的故事
• 当他们找到邓华住所的小楼,只见小楼里的电灯亮了,一 个身影在屋子里走动着,彭德怀立即认出那就是邓华,一 下子热泪盈眶。但他向前走了几步之后,又停了下来。
9.与发妻曲折姻缘
• 点评:
• 彭德怀与刘坤模的曲折姻缘,是一场婚姻 悲剧。彭德怀恪守婚姻道德,在音讯断绝, 未准确打听到结发妻子刘坤模的消息之前, 没有贸然成家,而是苦苦等待她。其高尚 品格令人肃然起敬。
• 当彭德怀确实知道结发妻子刘坤模已经又 与他人成婚,并已经生有了对方的孩子时, 他完全顾及对方家庭,主动选择了放弃。 其品德之高更是可圈可点。
•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颜面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 就像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要极为小心地对待 它。”大作家林语堂也说过:“不给人面子就是最大的无 礼,就像是一位西方人向对方提出挑战一样。”可见,与 人交往,保护他人的颜面,是为人处世应遵循的一个原则。
6.珍贵的洗衣搓板
• 彭德怀同志的侄女,珍藏着彭德怀同志的一块洗 衣服的搓板。这块搓板已经由黃色变成灰白色, 上面的凸楞都快磨平了。
• 彭德怀同志是位工作、学习各方面都很忙的人, 有些生活上的事,可以请警卫员去做,但他从来 就不肯这样。他一直坚持自己洗衣服。他就是用 这块搓板,搓呀搓呀,一天、一月、一年……洗 着自己里里外外的衣裳。
• 他从来不准别人替他洗东西,但他却经常帮助在 自己身边的侄女洗衣服。他的侄女有时病了,或 者是上班忙了,他总是不声不响地拿过来替他洗 了……
3.对人民感恩戴德
• 一次,彭德怀乘车考察,路上看到一位老乡衣着单薄而破 旧,于是下车一边脱下自己身上的中山装,轻轻地披在老 乡的身上,一边深沉地道歉说:“老乡,我们对不起你, 对不起你啊!”老乡一见慌了,连连地后退:“首长…… 这……这……”彭德怀忙拉住老乡的手说:“老乡,这只 是我的一点心意,一个红军老兵的心意!”
关于成功人士白手起家的励志小故事
关于成功人士白手起家的励志小故事成功人士白手起家的励志小故事:王嘉廉8岁随父母从台湾移民美国的王嘉廉,是全球第一个把软件公司做到10亿美金年营收的人,也被称为是华人软件业中唯一能和比尔・盖茨并肩挑战的企业家。
作为移民后代,王嘉廉很早就为将来的前途考虑。
大学时,他看到《纽约时报》整整两页半都在电脑招聘程序员,认为这个将来有前途,于是学了程序开发。
毕业后,王嘉廉进入到一家电脑公司工作,既编程又推销,学到一身本事。
不久,一个机会点燃他的创业梦:一家瑞士软件公司正在美国寻找销售代理。
王嘉廉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好这个事情。
虽然很遗憾,他没钱去成立公司。
“我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王嘉廉在接受华商名人堂采访时说。
之后,他开始行动:自己没钱,找人入伙一起凑。
还不够,他想到一个办法:去申请能够申请到的所有信用卡,透支出最高金额再凑起来。
为节约成本,他还找了一个需要劳动力的房东,以给房东干活儿抵消房租。
“这个月收入进来,我们就把上个月的还掉,然后再透支。
好几个月,我们都这样周转。
”因为有这段经历,有人问成功后的王嘉廉,你和比尔・盖茨的区别是什么?他说:“比尔不知道饥饿的滋味。
”成功人士白手起家的励志小故事:陈江和陈江河17岁创业。
他从向石油公司卖零件慢慢拓展生意,一步步成为石油公司的工程承包商,后来又进入原木加工行业,创办夹板厂。
这些阶段,他都是靠自己的本事和能力做生意,挣得都是勤劳加智慧的辛苦钱。
完成原始积累后,他看上一个新行业:棕榈种植,但遇到个大障碍。
印尼政治经济环境复杂,搞大规模棕榈种植要摆平很多关系,得有后台撑腰,而他没有。
没有关系,陈江和决定去建立关系。
他说,关系有妈生的,也有你自己去建立的,我们这样的人,只能自己去找。
多翻周折后,他找到当时在印尼后台最硬的华人――三林集团老板林绍良。
不过,他并不是像大多数生意人那样,带上厚礼,或者送上一大笔去请林绍良帮忙,而是借机把林绍良变成了自己人。
他拍着胸脯告诉林绍良,我没有关系,但我能干。
法人股大王刘益谦
法人股大王刘益谦从做皮包起步,靠认购国库券、炒原始股发家,以大量囤积法人股成名,从未错过中国股市任何一次暴富机会的刘益谦是新理益投资集团的董事长,并通过集团控股了上市公司天茂集团(000627)以及两家保险公司。
今年,他斥资50多亿参与六笔定向增发,而他和妻子王薇十年来在艺术收藏上也是出了名的挥金如土。
11月5日发布的200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刘益谦以36.9亿元的身家排名第196位。
有人说,刘益谦的身家被低估了,他的财富版图到底是怎样构建的,他的创富路径是如何勾勒的,他到底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财富,这些疑团通过梳理将会慢慢消散。
发家第一个100万,来自100股豫园商城(600655)原始股刘益谦1963年生于上海老城厢一个普通的家庭,初中毕业后便踏上社会,跟自己一个做皮包生意的亲戚学做皮具制造。
1984年,刘益谦在上海老城隍庙的豫园附近租赁了一个十几平米的商铺,干起了百货批发兼零售。
经营百货期间,上海街头的出租车零星出现,刘益谦买了两辆出租车,一辆自己开,一辆雇人开,同时从事个体出租生意。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刘益谦走出了利用手中闲钱进行投资理财的第一步,他投资的品种是国库券。
而刘益谦赚到第一个100万,是炒豫园商城原始股。
因为有在豫园经商的经历,当豫园商城发行股票时,刘益谦用手中的1万元闲钱以每股100元的价格买进豫园商城100股原始股。
“后来这只股票最高涨到每股1万元,我捂到最高价出手的。
”刘益谦说。
让刘益谦一飞冲天的则是1992年上海发行的“股票认购证”,炒认购证既是刘益谦积累亿万身家的关键一战,直到今天他还清楚记得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认购证总数量是207万张。
作为上海滩第一批认购证的大炒家,其中只有100张认购证是刘益谦自己出资3000元买下的,其它的成千上万张都是他“空手”套来的。
他介绍说,当时大多数人炒认购证的目的是赚取差价,而没有搞清楚这个东西的真正价值实际上在于中签后可以认购股票,因此中签率才是关键。
白手起家创业人物事迹
白手起家创业人物事迹创业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在世界各国,创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而成的白手起家创业人物事迹,谢谢你的阅读。
白手起家创业人物事迹:吕金刚才清晨7时,吕金刚就同往常一样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人如其名,吕金刚从来都是最早上班、最晚离开的,这也是他的乐趣,“只要没事做,我就会非常难受。
”于是,短短10余年之间,一个传奇就此诞生:当年仅带着70元出来闯荡的穷小子,摇身变成了身家亿万的富豪……打卡机逼出工作狂华徽国际股份董事长、四川徽记食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都华隆食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现在顶在吕金刚头上的名衔足以让人羡慕,但在1990年时,他还只是一个来自宜宾南溪、仅带着70元钱的17岁穷小子。
此后5年间,没钱也没人脉支持的吕金刚干过厨师、当过送货司机、做过业务员……尽管工作岗位都不甚理想,但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他坚持了下来,并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大量食品企业和零售企业的宝贵资源以及丰富的相关营销经验。
利用“第一桶金”,吕金刚东拼西凑了几万元钱,于1996年投资成立了成都华隆食品公司,开始走向食品代理之路。
创业之初,公司只有可怜的5个人,业务发展很长时间都无起色。
但吕金刚却出人意料地干了一件“傻事”:用占到总资金10%多的3800元,买了一台打卡机――而当时,打卡机在很多大公司都没有普及。
吕金刚说,这是提醒自己要努力工作;而打卡机也见证了他近乎疯狂的努力:从公司成立到现在,吕金刚都是最早上班、最晚离开的。
吕金刚的努力收到了巨大回报,到2000年,华隆食品成功代理国内外几十个知名品牌,并在川内构建了商超、社区便利店流通100%覆盖率的销售网络,雄霸一方。
高人一筹的胆识“产品开发、销售的成败与否,关键取决于市场,我绝不会做没有市场的产品和生意。
”吕金刚很勇猛,是商战中忘我奋战的斗士,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年轻老总骨子里饱含的其实是睿智和胆识。
名人企业家励志小故事
名人企业家励志小故事我们看事情要看全面,不要只看到人家光鲜的表面而看不到人家背后的付出,一起来看看名人企业家的励志故事吧。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名人企业家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名人企业家励志小故事:杨国强隐身于女儿“最年轻的中国首富”光环之后的杨国强,是中国第一个实践复合地产开发的地产商。
从碧桂园最初的“学校+地产”模式,到后来的“学校+会所+地产+酒店+度假”,可以说,复合地产成就了杨国强和他“五星级的家”。
在这一理念下,他通过开发超大楼盘,以低买低卖的策略快速回笼资金,并实施设计、建设、装修、物业管理一条龙开发,以降低成本,从而快速积累了巨额财富。
虽然杨国强表示,作为二女儿的杨惠妍只是代表家庭持股、代表家族签名,然而,445.1亿元的身家、25岁的年龄、海归的身份,都让外界对这位承继父荫却又至今隐于镁光灯后的“中国最年轻的首富”充满了好奇。
随着4月20日碧桂园控股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这份好奇也延续到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以及他一手打造起来的“五星级的家”出品方身上。
据媒体报道,17岁前杨国强从未穿过鞋,年轻时曾放牛种田、做过泥水匠。
从1992年进入房地产业后,短短十余年时间,杨国强完成了从“泥水匠”到亿万富翁的完美转身,并且为女儿打造了一个“中国最年轻的首富”的头衔。
“学校救市”和复合地产1992年,当时主业还是建筑承包的杨国强利用顺德碧桂园股东退股的机会,毅然接盘,进入房地产业,同时创立碧桂园品牌。
1993年6月,碧桂园破土动工的时候,房地产市场的低谷已经悄然来临。
面对数百幢尚未销售的别墅,杨国强请来了当时还是新华社记者的王志纲为其指点迷津,随后以兴办碧桂园学校为切入点,使碧桂园枯木逢春,成就了“学校救市”的说法。
虽然兴办学校投入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但对于当时处于“存亡关头”的杨国强而言,投资办学不仅打响了“碧桂园”的名号,带动了楼盘的人气,更重要的是,通过向每位学生收取30万元的教育储备金,1300多名学生为其筹到了3.9亿元的流动资金,缓解了燃眉之急。
十位创业成功人士案例
十位创业成功人士案例今天小编搜集了十位创业成功人士的案例,一起来阅读一下吧。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李彦宏百度公司CEO李彦宏的创业之路:创建百度,专注于搜索,这充分说明了李彦宏对技术趋势的敏锐嗅觉。
经过六年的漫长发展,百度终于迎来了互联网史上的搜索热潮。
2011中国十大创业人物解读!2005年,随着Google上市后股价的不断攀升,以及搜索在网民生活中的普及应用,再加上搜索所带来新商业模式,百度成功地在今年8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一夜之间,百度股价涨幅达到354%,创造了纳斯达克新的神话。
而李彦宏本人,亦因为百度的成功上市成为身价亿万的富翁,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赖一龙英特尔中国总经理赖一龙的创业之路:作为英特尔中国负责人,与业界伙伴广泛开展合作好像是赖一龙2005年的主题。
而借助英特尔的扶持,国内的IT 企业,尤其是硬件企业迅速成长,联想到今天更是成为了全球性的电脑厂商。
不过,英特尔扶植本土企业,推动电脑普及的战略没有停止。
2011中国十大创业人物解读!2005年,英特尔更是与黑龙江、湖北、山西、山东四省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展电脑普及计划项目。
虽然业界对其计划颇有质疑,称水土不服。
但赖一龙仍在有条不紊地实施着他的宏伟计划。
他相信,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刘军联想全球COO2004财年起负责集团企划系统与运作系统工作,协助CEO制定集团发展战略、推进集团运营管理,以及负责集团的采购、商务、物流、质量和生产制造等供应链管理工作。
合并IBM后,刘军领衔打造全球的全新供应链系统、区域总部拓展到五个等大规模调整动作。
刘军的创业之路:唐越作为见证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卓越人士之一,成功将互联网与旅游业结合,创造出旅游业电子商务新模式,并成功融入风险投资,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唐越e龙CEO2011中国十大创业人物解读!同样是经历了互联网兴衰和泡沫,进入2005年,e龙的旅游电子商务业务进一步长足发展。
励志青年的奋斗故事_名人奋斗励志故事10篇(3)
励志青年的奋斗故事_名人奋斗励志故事10篇(3)励志青年的奋斗故事_名人奋斗励志故事10篇(3)【--青年节】名人奋斗励志故事7:吴士宏1998年,微软为了进一步扩展在中国的业务,决定公开高薪招聘一名中国公司总经理。
微软是世界软件巨头,加上优厚的报酬,一时间应者云集。
经过初试,又经过几轮面试,最后入围的只有三个人。
一个是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博士,有好多科研发明;另一个应聘者正在另一家大公司任要职;而第三个人则任职于IBM,但她的学历很糟糕,她甚至没上过大学。
最后的面试在一间很大的房里,微软中国区的几位负责人坐在一张大桌子后面,等面试快开始时,才发现少了一把供应聘者坐的椅子。
工作人员正要去外面搬椅子,一位面试官说:“就这样吧,没有椅子也好。
”第一个进去面试的是那位博士,一位面试官说:“你好,请坐!”博士四周看看,并没有发现椅子,充满笑意的脸立刻转为尴尬和茫然。
“请坐下来谈。
”另一位面试官说道。
博士更加不知所措了,“没关系,我就站着谈吧。
”面试不到一会儿就结束了。
接下来是在大公司任要职那位,面试官还是要求坐下来谈,他谦恭地笑道:“可能是工作人员的疏忽吧,没关系,我还是站着谈吧。
”一位面试官似乎恍然大悟,“请原谅我们工作上的失误。
那就委屈你一下吧。
”面试只是谈了五六分钟。
最后面试的是那位女士。
她四处看了一下没有椅子,微笑着说:“您好,我可以去外面搬一把椅子进来吗?”一位面试官笑着答应,“为什么不可以呢?”最后,面试进行了近一个小时。
三天后,面试结果出来了,出任总经理的是最后一位应聘者。
很多人很不解,她没有什么显赫学历,又是一位女士,能胜任这样重要的职位吗?微软中国公司负责人给出的答案很详细:连自己搬一把椅子的勇气都没有,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开拓市场?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一切的经验和学识都毫无价值。
事实也证明这位负责人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位女士就是仅用七个月就完成全年销售额130%、成功帮助微软打开中国市场的打工皇后吴士宏。
陈沛亮一十位商界大佬企业管理之道
十位商界大佬企业管理之道企业管理涉及用人,关于用人之道,古往今来,无数帝王将相都有自己的答卷。
成功者有刘邦,失败者有项羽。
如何做到驾驭用人之道,依旧需要摸索,不过十位现代企业老总的用人心得,分享出来,相信能帮助大家不少。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了解企业的用人之道,是侧面提升自己能力的方向。
Top1:马云:把钱存在员工身上马云认为,一个企业最大的财富就是员工。
阿里巴巴也始终把“员工、客户”看作公司最不能忘的两件事。
所以他提出,“把钱存在员工身上”的理念。
他说“我们认为与其把钱存在银行,不如把钱投在员工身上,我们坚信员工不成长,企业是不会成长。
”解决员工的源动力,不论是薪酬,还是培训晋升,核心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地激发员工源动力。
而员工的源动力真正来自于:1、梦想。
2、收入。
3、成长。
4、机会。
5、认同。
6、文化。
做到永远不会被“人”束缚住,不会因为“人”而僵化,也不会让“人”滞后于战略。
团队的领导者应该像一个闲庭信步的守门员,所有危机和问题都能被前锋和后卫解决掉,当然,也会有重大危机,对方突破重围杀到球门前,这就要考验守门员的危机应变能力。
同时,作为领导如果手下的人没有超过你,你将永远不能升职。
唐僧是个好领导,对自己的目标非常执着;孙悟空虽然很自以为是,但是很勤奋,能力强;猪八戒虽然懒一点,但是却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沙僧,从来都不谈理想,脚踏实地的上班。
这四个人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最完美的团队。
Top2:柳传志:办公司就是办人柳传志认为办公司就是办人:1。
寄予希望让其能够忍受,考验其忠诚;2。
赛马不相马,有本事就拿出来溜溜。
3。
给予压力让其乐于折腾,锻炼其能力;4。
共享利益,上同一条船,捆绑命运;5。
搭建平台,给做大事的机会,让其施展才华。
(国学大师陈沛亮,精于易经和道德经,善于把国学融合在经济管理上,达到养身养性,增长管理智慧的目的。
)Top3:任正非:选拔人才注重人的大节,就是要敢于奋斗、不怕吃苦,不要小富则安选拔人才注重人的大节,就是要敢于奋斗、不怕吃苦,不要小富则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梁稳根(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尽管是农家孩子,但凭借不懈的勤奋努力,他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考取了中南矿冶学院(现为中南大学),学的是材料学专业。
他那时是茅塘镇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学生之一。
据说,当时镇里还为此庆祝了一番。
1983年,梁稳根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兵器工业部下属的湖南洪源机械厂,两年后就升任该厂体改委副主任(副处长级)。
后来,他放弃了铁饭碗下海创业。
关于他下海的原因,很多媒体说他是“向往万元户生活”。
但据记者对梁稳根老友施先生的采访了解,真正的原因其实是:洪源机械厂属于军工系列,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效益非常差,为了生存,梁稳根不得不下海创业。
梁稳根当时对厂里说:“如果下海失败了,我就回老家当教书先生去。
”在创业之初的1986年,梁稳根曾经尝试着做贩羊的生意,因为听说当时卖一只羊就能赚20块钱。
可当他从常德等地进了大批的羊之后才发觉,原来该消息过时了,最后钱都打了水漂。
后来他又干过卖白酒、倒腾玻璃纤维等产品的事,但也都是赔得一塌糊涂。
然而,梁稳根并没有因此去当“教书先生”,反而在商海里越游越有兴趣。
他认为,虽然自己赔了钱,但碰到了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三个好兄弟,大家表示成败与否都不离不弃。
这在后来被看成是梁稳根三一团队的雏形。
如今,有很多人说梁稳根的成功很偶然,但他的好友施先生却对记者说:“梁稳根是一个很勤奋、很会抓机会的人,他敏锐地把握住了前20年国家大兴土木的机会。
”在几次创业失败后,梁稳根开始分析失败的原因,他认为主要失败在产品方面。
因此,他决定投产一种市场上缺乏的有色金属焊接材料。
于是,梁稳根号召其他三个兄弟一起回家借钱,4个人最后凑足了6万元,就大胆地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
当初厂子建在一个地下室里,条件极为简陋。
2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厂区已经成为三一集团员工的厂史教育基地。
当年,梁稳根等几个人,每天钻到地下室,钻研实验配方,进行工艺改造。
经过数百次的努力,他们终于生产出了一种叫做“105铜基焊料”的产品。
然而,匆匆生产出的新产品,却达不到消费者的要求,结果被全部退货。
梁稳根终于明白,靠眼下的几个“外行”,根本不可能成功。
于是,他回到大学,恳请自己的老师翟登科帮忙。
看着自己的学生如此执着,翟登科也加入了这个研发团队。
最终,改良版的105铜基焊料成功问世。
靠这个产品,他们的第一笔货款就挣了8000元。
大家欣喜若狂,抱在一起激动得落下泪水。
有了钱,梁稳根瞄上了各地大兴土木搞基建这个大市场。
他拿出所有资金投身重工业制造领域,他说:“基础建设我们虽然不懂,但基建行业的设备我们还是懂的。
”对于这段历史,现在也有两种不同的解读版本。
一种说法是梁稳根也曾尝试过电子等其他领域,重工业只是其中一次试水;另一种说法是他一直以“产业报国”为理想,渴望改变中国重工业落后的局面。
然而,不管怎么说,梁稳根这一步走对了。
他的小厂在1989年实现了千万元的收入。
1991年,梁稳根的企业正式改名为“三一集团”,并邀请职业经理人向文波加入管理团队。
为了提高技术水平,他像当年请自己老师一样到处请专家加入三一。
其中很多还是外国专家。
在高手帮助下,当年三一产值就突破了亿元。
在之后的10年里,三一集团以年利润50%的增长率飞速发展。
2、李彦宏(百度CEO)李彦宏,1968年11月17日出生在山西小城阳泉,高中时就参加过全国青少年程序设计大赛,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学的是“情报学”,现在叫信息管理,当时学得很苦闷,但却从此与信息检索结缘。
1991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录用了李彦宏,过了三年,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而且论文也写得很精彩的李彦宏却决定放弃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因为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热爱的不是学术研究,而是做实用的产品。
1996年,李彦宏开始专注探索搜索引擎产业,其有关网页质量排序与基于相关性排序如何结合的研究,最终获得美国专利。
借此,李彦宏从道琼斯跳槽到INFOSEEK公司,这是当时全球最棒的搜索公司。
虽然薪水一流,但李彦宏逐渐开始渴望更大的发展空间,而INFOSEEK在被收购后的一系列决策与他的从业理想发生激烈冲突。
1998年,李彦宏决定放弃数十万股期权回国创业,19 99年年底,他与好友徐勇回到北京。
2000年1月1日,百度公司成立,公司名称取自辛弃疾《青玉案》中的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
百度随后在中国互联网大潮中苦苦挣扎多年,2005年8月5日,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价一飞冲天,百度成为22家中国概念股中的明星,李彦宏则成为目前(2009年)中国互联网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
3、许家印(恒大地产董事长)1958年,许家印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
幼年的许家印,母亲早逝,家境十分贫寒,依靠父亲节衣缩食供他念书,常常面临辍学的窘境。
印象中最刻骨铭心的是自己经常带馒头到学校上课,可不到三天馒头便长了毛。
生活的艰辛没有使许家印放弃求学的信念,反而坚定了他“知识改变命运”的决心。
在亲友的扶助下,许家印发奋读书,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武汉钢铁学院,终于学有所成。
1982年许家印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河南舞阳钢铁公司工作。
在工厂的10年,从小技术员做起,历任车间主任、厂长等职,并获得冶金部颁发的高级经济师职称。
1992年他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深圳,自己做了将近20份简历,每份简历有30多页,东奔西跑3个月,却石沉大海。
后来许家印重新做了10余份只有两页的简历,这招果然奏效,很快就有好几家公司的老总约他面试。
许家印在几家大公司的盛情邀请下,最终和一家连锁商店的老总签了约,“看中了它的发展前景和可提供锻炼自己的舞台以及老板的才智和胆略”,当谈到此时,许家印对这位老板的深情难以言表。
就这样,他从一家商店的业务员做起,靠着踏实、肯学又勇于开拓创新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他很快成为这家公司的办公室主任。
其果断、大气的作风也为老板所赏识,并和老板成为了要好的朋友。
到了1995年底,已是这家公司总经理的许家印,面临人生最大的一次机遇。
老板派他进军广东的房地产业。
洞察力极强的他意识到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会带动当地房地产行业的红火,胸怀大志的他决意在地产界打拼一番。
许家印立即收拾好行李,带着公司的委托和老板的信任去了广州。
许家印开始了他为老板的第二次创业,创业的艰辛难以想象,一个司机,一个出纳,一个业务员,一个只有3个员工的公司成立了。
没有办公费用,他就找朋友借了10万元。
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就在郊区租了一间民房办公。
公司没有资金、项目,他们就四处打广告,找客户,经过不到3个月的努力,他们终于找银行贷到了2000万元的启动资金。
经过不到一年半的努力,这家房地产公司已成为广州地产界小有名气、初具规模的地产公司。
他个人也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996年许家印开始真正属于自己的创业时,他的确是白手起家,带着原来公司的七八个人创立了恒大实业集团公司。
资金不多,但许家印却可以凭着在这之前十多年间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打造誉称中国第一个楼盘的广州金碧花园,并借此一举成名,成为“中国著名城镇化社区50佳”名盘。
1998年6月23日,广州市政府举行中心城区的首次土地拍卖会。
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恒大集团以1.34亿元的价格拿到了海珠区南州路的农药厂地块,楼面地价仅686元/平方米,土地出让金可在1年内分期缴付。
正是这块当时无人愿要的农药厂地块成就了许家印。
许家印在这块地上开发的金碧花园以2500元/平方米的价格开卖。
由于价格低,金碧花园成为当年海珠区销售最好的楼盘之一。
有业界人士保守估计,一个金碧花园让许家印有了五六亿的进账。
这也是他的第一桶金。
他还创下了包括金碧花园、金碧华府、金碧御水山庄、金碧湾等13个楼盘同期开发的惊人纪录,创下了房地产开发的奇迹。
1999年许家印的恒大集团位居广州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30强第七名,完成这一切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4、张近东(苏宁电器董事长)回眸张近东15年的创富历程,始终离不开一个“快”字。
1984年,张近东走出南京师范大学的校门,进入一家南京鼓楼区属企业。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出现一股“下海”潮流。
年轻的张近东也在此时跃跃欲试。
张近东利用工作之余承揽了一些空调安装工程,为自己创业攒到了10万元资本。
当时最热门也最赚钱的商品是家用电器,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供不应求。
但张近东却没凑这个热闹,在冷静思考了几天后,他做出了令周围许多人惊讶的选择:专营那时还属于“奢侈品”的空调。
1990年12月,27岁的张近东,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辞去了固定工作,在远离闹市的南京宁海路上租下一个面积不足200平方米的小门面,成立了一家专营空调批发的小公司———苏宁交家电,开始了个人和苏宁电器的创业历程。
谁也不会想到,十几年后,从这家并不起眼的“小门面”竟驶出一艘中国屈指可数的家电连锁业“航母”——苏宁电器,而其掌舵人张近东则成为“中国连锁风云人物”。
富有前瞻性的第一步奠定了张近东事业的基础。
当时正处于空调销售的暴利时代。
张近东下海第一年就做到了6000万元,纯挣1000万了。
此时的张近东年仅28岁。
在当时南京国有大商场眼中,民营企业苏宁无疑是半路杀入空调业的“程咬金”。
1993年,“八大商场”联合发动空调大战向苏宁发难,宣称将统一采购统一降价,如果哪家空调厂商供货给苏宁,他们将全面封杀该品牌。
这场商战是中国家电业第一次在卖方市场下出现的“价格战”,不过苏宁反而一战成名,凭借平价优势当年空调销售额达到3亿元,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空调经销商,最终成为这场大战的赢家。
但好景不长,1995年以后,中国家电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状况,许多制造商直接渗透零售市场。
为此,张近东逐渐缩减批发业务,开始自建零售终端,卖家电也从单一空调逐步增加到综合电器。
1996年,苏宁进入扬州市场,标志其开始走出南京探索家电连锁之路。
2000年对于苏宁电器是个转折年。
这一年苏宁停止开设单一空调专卖店,全面转型大型综合电器卖场,并喊出“3年要在全国开设1500家店”的连锁进军口号。
苏宁南京新街口店位于苏宁电器大厦内,该大厦位于南京最大商圈新街口商圈中心,属“黄金建筑”。
大厦落成之初就有人劝张近东把这栋楼出租,一年至少可以净赚3000万元,但张近东却坚定地表示:“哪怕亏4000万,苏宁也要做家电卖场”。
时间证明了张近东的正确选择,苏宁的全国连锁体系也在快速扩张:2001年平均40天开一家店,2002年平均20天开一家店,2003年平均7天开一家店,2004年平均5天就开一家新店,而今年前4个月,苏宁平均2天就开一家店。
张近东当初准备亏4000万元开的南京新街口店,如今已成为全国家电销售第一店,一年销售额达10亿元。
5、杨国强(碧桂园董事长)发迹于92年的杨国强,趁内地房产热,与几名农民在顺德碧江及桂山交界,兴建400 0套别墅,名为“碧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