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的十大虫害汇总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也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玉米
主要的病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病害
1. 玉米锈病:是玉米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锈菌引起。
病菌常在潮湿的环境
下繁殖,并通过风、水等途径传播。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抗锈病品种、清除病害源、注意排水、定期喷洒杀菌剂等。
2. 玉米霜霉病:由霜霉菌引起,一般在潮湿和凉爽的环境下发生。
病原菌通过种子
传播,也可经由风、昆虫传播。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抗霜霉病品种、严格选择病害-free种子、适时播种、调整密度以提高空气流通、及时清除病害残体、合理施肥等。
3. 玉米赤霉病:由赤霉菌引起,主要危害玉米的穗部。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抗赤霉病
品种、定期田间巡视、及时清除病害部分、喷洒杀菌剂、适时收割等。
二、虫害
1. 玉米螟:是玉米上最主要的虫害之一,主要以幼虫阶段为害,且虫口繁殖力极强。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玉米田周围的杂草、适时种植抗虫品种、做好轮作、注意田间排水、适时喷洒杀虫剂等。
2. 玉米象甲:主要危害玉米幼苗,幼虫可啃食幼苗的根部,影响植株的生长。
防治
措施包括适时播种、合理施肥、清除田间杂草、及时喷洒杀虫剂等。
以上只是玉米的主要病虫害介绍,针对不同的病虫害,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
的防治措施。
而且,定期检查田间状况、合理施肥、合理轮作、保持土壤肥沃度以及培养
健康的作物等都有助于预防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玉米常见的十大虫害汇总
玉米常见的十大虫害汇总1、玉米蓟马蓟马在玉米上发生 2 代,行孤雌生殖,主要是成虫取食玉米造成为害,主要是苗期为害重,玉米和中茬玉米在6 月下旬已过心叶期或心叶末期时,蓟马便转向处于苗期的夏播玉米和高梁上为害。
形态特征雌成虫分长翅型、半长翅型和短翅型。
体小,暗黄色,胸部有暗灰斑。
前翅灰黄色,长而窄,翅脉少但显着,翅缘毛长。
半长翅型翅长仅达腹部第 5 节,短翅型翅略呈长三角形的芽状。
卵肾形,乳白至乳黄色。
若虫体色乳青或乳黄,体表皱榴有横徘隆起颗粒。
蛹或前'蛹'体淡黄色,有翅芽为淡白色,蛹块羽化时呈褐色。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合理密植,适时浇灌,及时清除杂草,有效减轻蓟马为害。
(2)药物防治:当蓟马为害严重时应及时喷施药剂进行防治,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或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500 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 倍液喷雾。
(3)人工防治:对于已形成“鞭状”的玉米苗,可用锥子从鞭状叶基部扎入,从中间豁开,让心叶恢复正常生长。
2、黏虫玉米黏虫为迁飞性、暴食性害虫,为当前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
黏虫食性很杂,尤其喜食玉米叶片,使之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吃光,仅剩光秆,造成绝收。
危害特点黏虫繁殖力强,产卵部位有选择性,在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上卵多产在枯叶尖部位。
幼虫孵化后,集中在喇叭口内取食嫩叶叶肉,3 龄食叶成缺刻,5 龄食量最大,可将叶片吃光。
在玉米上多栖息在喇叭口、叶腋和穗部苞叶中。
有假死性,3龄后有自残现象,4 龄以上能群集迁移扩大危害。
幼虫取食活动以傍晚、清晨及阴雨天最盛。
成虫喜取食蜜源植物,对黑光灯和糖醋酒混合液有很强趋性。
黏虫喜温暖高湿条件。
降雨一般有利于发生,但大雨、暴雨和短时间的低温,不利于成虫产卵。
生长茂密、地势低、杂草多的玉米田发生重。
防治方法(1)药剂防治:在黏虫幼虫3 龄前每亩用20%杀灭菊酯乳油15~45 克对水50 公斤喷雾,或用5%灭扫利1000~1500 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2000 倍液,或10%大功臣2000~2500 倍液喷雾防治。
中国玉米病虫害大全
02
玉米虫害
地下害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蛴螬
蛴螬是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玉米田的 主要地下害虫,危害较重。
金针虫
金针虫是华北、西北和东北部分地区的 主要玉米地下害虫,危害较轻。
蝼蛄
蝼蛄在各地都有发生,危害也较轻。
地老虎
地老虎主要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发生,也 危害较轻。
地上害虫
玉米螟
粘虫
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虫,危害玉米的茎秆、 叶片和果穗,造成减产。
谢谢您的观看
《中国玉米病虫害大全》
contents
目录
• 玉米病害 • 玉米虫害
01
玉米病害
总结词
玉米病毒及类病毒病害主要包括粗缩病、矮花叶病和玉米黄条矮 缩病等,是玉米生产中重要的病害之一。
粗缩病
粗缩病是一种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病害,侵染玉米后引起植株矮缩、簇生、叶片变硬、颜色浓绿等症状。该病害在 北方玉米产区发生较为普遍。
粘虫是一种突发性害虫,在黄淮海夏玉米区 常发生,也危害较轻。
蝗虫
叶甲
蝗虫在各地都有发生,一般危害较轻。
叶甲是食叶害虫,危害玉米叶片,造成减产 。
玉米穗及籽粒害虫
玉米穗虫
玉米穗虫是玉米穗上的主要害虫,危害玉米的穗部,造成减 产。
玉米螟蛾
玉米螟蛾是另一种玉米穗上的害虫,危害玉米的穗部,造成 减产。
THANKS
矮花叶病
矮花叶病是一种由甘蔗花叶病毒引起的病害,侵染玉米后会在叶片上产生黄色或绿色条纹或斑驳,并伴有叶片变形、 皱缩、卷曲等症状。该病害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容易发生。
玉米黄条矮缩病
玉米黄条矮缩病是一种由玉米条纹矮缩病毒引起的病害,主要侵 染玉米的茎秆和果穗,导致植株矮缩、果穗发育不良等症状。该 病害在南方玉米产区发生较为普遍。
玉米生长期间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玉米生长期间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生长期间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障玉米的正常生长和丰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玉米生长期间常见的病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法,以帮助农民朋友有效控制病虫害,保障玉米产量。
一、玉米生长期间常见的病虫害1.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害虫之一。
玉米螟幼虫以叶片和穗为食,严重危害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2. 玉米花叶螟玉米花叶螟亦为玉米生长期间常见的害虫之一,幼虫钻入玉米花蕾,破坏玉米的生殖器官,导致玉米结实率下降。
3. 玉米病毒病玉米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常见的有条纹花叶病毒、花叶褪绿病毒等。
病毒通过介体(如蚜虫)传播,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4. 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影响玉米的叶片和茎部。
病情严重时,叶片出现褐色锈斑,严重阻碍光合作用和养分输送。
二、玉米生长期间的病虫害防治措施1. 玉米螟的防治(1)生物防治:可使用天敌如寄生性黄花蜂、蚜茧蜂等,进行玉米螟的生物防治。
(2)农药防治:在发现玉米螟危害时,及时使用合适的农药喷洒,如拜克威、棕榈酯等。
2. 玉米花叶螟的防治(1)肥料调控:合理施用氮肥,控制氮肥的过量投入。
过量的氮肥会使玉米花蕾发生增大,从而增加玉米花叶螟的滋生。
(2)化学防治:在玉米花蕾期使用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如敌敌畏、氢氧化氯等。
3. 玉米病毒病的防治(1)田间清除: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毒感染的植株,减少病毒的传播。
(2)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4. 玉米锈病的防治(1)合理灌溉:控制田间湿度,避免过度湿润的环境利于真菌的繁殖。
(2)防治药剂:发现锈病初期病灶时,可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如苯醚甲环唑、三环唑等。
三、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1. 预防为主在玉米生长期间,必须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包括田间地力的合理调控,科学施肥,避免病原和虫源的积累。
玉米常见地十大虫害汇总情况
玉米常见的十大虫害汇总1、玉米蓟马蓟马在玉米上发生2代,行孤雌生殖,主要是成虫取食玉米造成为害,主要是苗期为害重,玉米和中茬玉米在6月下旬已过心叶期或心叶末期时,蓟马便转向处于苗期的夏播玉米和高梁上为害。
形态特征雌成虫分长翅型、半长翅型和短翅型。
体小,暗黄色,胸部有暗灰斑。
前翅灰黄色,长而窄,翅脉少但显著,翅缘毛长。
半长翅型翅长仅达腹部第5节,短翅型翅略呈长三角形的芽状。
卵肾形,乳白至乳黄色。
若虫体色乳青或乳黄,体表皱榴有横徘隆起颗粒。
蛹或前'蛹'体淡黄色,有翅芽为淡白色,蛹块羽化时呈褐色。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合理密植,适时浇灌,及时清除杂草,有效减轻蓟马为害。
(2)药物防治:当蓟马为害严重时应及时喷施药剂进行防治,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
(3)人工防治:对于已形成“鞭状”的玉米苗,可用锥子从鞭状叶基部扎入,从中间豁开,让心叶恢复正常生长。
2、黏虫玉米黏虫为迁飞性、暴食性害虫,为当前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
黏虫食性很杂,尤其喜食玉米叶片,使之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吃光,仅剩光秆,造成绝收。
危害特点黏虫繁殖力强,产卵部位有选择性,在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上卵多产在枯叶尖部位。
幼虫孵化后,集中在喇叭口内取食嫩叶叶肉,3龄食叶成缺刻,5龄食量最大,可将叶片吃光。
在玉米上多栖息在喇叭口、叶腋和穗部苞叶中。
有假死性,3龄后有自残现象,4龄以上能群集迁移扩大危害。
幼虫取食活动以傍晚、清晨及阴雨天最盛。
成虫喜取食蜜源植物,对黑光灯和糖醋酒混合液有很强趋性。
黏虫喜温暖高湿条件。
降雨一般有利于发生,但大雨、暴雨和短时间的低温,不利于成虫产卵。
生长茂密、地势低、杂草多的玉米田发生重。
防治方法(1)药剂防治:在黏虫幼虫3龄前每亩用20%杀灭菊酯乳油15~45克对水50公斤喷雾,或用5%灭扫利1000~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或10%大功臣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
玉米十大常见病害与防治方法
玉米十大常见病害与防治方法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也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
下面列举了玉米十大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玉米花叶病玉米花叶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叶片。
病叶上出现黄色斑点,并逐渐扩大蔓延,最终叶片枯萎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和做好病毒和真菌病害的防治措施。
二、玉米穗腐病玉米穗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穗部。
病穗上出现黑色或棕色的病斑,并迅速扩大蔓延。
防治方法包括适当改变种植密度、注意病害的早期发现和采取化学防治手段。
三、玉米秧苗病玉米秧苗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幼苗。
病苗株上出现黄色斑点和白色霉层,幼苗生长缓慢,苗期容易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良好的田间管理、用种子处理剂处理种子、选择抗病品种等。
四、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叶片、茎和穗部等。
病叶和病穗上出现红褐色的锈斑,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玉米的产量。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病残体和采取化学防治措施等。
五、玉米灰斑病玉米灰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叶片和茎部等。
病叶和病茎上出现灰褐色的小斑点,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玉米的营养管理和采取化学防治措施等。
六、玉米纹枯病玉米纹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根系和地下茎。
植株根系出现红褐色的坏死斑,并逐渐变黑。
防治方法包括用含锌的肥料施用和改善土壤排水条件等。
七、玉米病毒病玉米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通过蚜虫传播。
病株出现黄化、畸形和凋萎等症状,严重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巡查和清除病残体、控制蚜虫的数量和选择抗病品种等。
八、玉米夜盲病玉米夜盲病是由缺素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引起玉米叶片的黄化和干缩。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施肥,增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和选择适合的种植地点等。
九、玉米腐心病玉米腐心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茎和秆部。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玉米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给玉米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玉米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必须加以重视和掌握。
1. 玉米夜蛾玉米夜蛾是危害玉米的重要害虫,它对幼苗和成株玉米的危害都非常大,喜欢趁着夜色来袭,干扰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防治玉米夜蛾的方法有:喷洒苯酚、氢氧化钾、杀虫剂等。
3. 玉米眼斑病玉米眼斑病是由玉米革菌引起的一种病害,该病害会导致玉米的叶片出现大面积的眼斑状病变,表现为叶片上有小圆斑或椭圆斑,严重会导致叶片萎缩和枯死。
防治玉米眼斑病的方法有: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合理的水肥管理、灌溉排水要合理等。
4. 玉米镰刀菌病玉米螟是玉米上最常见的虫害之一,玉米螟危害玉米田非常严重,但也有一些小农户半亩地种玉米的比较省事省力,完全不需要灭虫。
防治玉米螟的主要方法是:喷洒大剂量的杀虫剂、换作物、清理病虫害源等。
玉米蝇是一种对于玉米幼苗危害很大的虫害,它的幼虫会钻入玉米幼根内,形成“玉米小王子”,从而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防治玉米蝇的方法有:选择抗虫性强的品种、喷洒马拉松、多菌灵、熏蒸除虫剂等。
玉米蚜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会在玉米叶片上产卵、幼虫将玉米叶片的营养物质吸食干净、堆积污染导致玉米枯萎。
防治玉米蚜的方法有:合理管理土壤、灌溉排水要合理、选用抗性较强的品种、加强病毒病虫害的防治等。
通过以上对玉米常见病虫害的介绍,可以看出,防治玉米病虫害需要多方面的措施。
除了使用农业药剂、加强规范化管理、选用高抗性品种外,还要注意一定要掌握土壤肥力、灌溉排水等基础知识。
为了提高玉米的品质和产量,必须要采取综合措施,尽量避免病虫害的侵害。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第一章玉米常见病害1. 玉米赤眼病玉米赤眼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
其主要症状为玉米叶片出现黄色病斑,并逐渐蔓延到整个叶片,叶片表面还会出现红褐色小斑点。
防治措施:●生长季节合理管理,包括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合理施肥等。
●使用防菌剂进行病害防治,可选择有效成份为甲基硫菌灵的防菌剂。
2. 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上。
其症状为叶片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黄色病斑,病斑上覆盖有黑色或褐色的孢子囊。
防治措施:●在秋季进行田间杂草清理,减少病原菌的过冬源。
●使用防菌剂进行病害防治,如使用三硝基甲苯等药剂。
3. 玉米灰斑病玉米灰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其症状为玉米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灰白色病斑,叶片上还可见到黑色小点,叶片发生弯曲。
防治措施:●高效旋流雾化机进行喷雾防治,使用有效成分为敌草快的防菌剂。
●合理施肥,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
第二章玉米常见虫害1.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上的一种重要害虫。
其幼虫以玉米叶片为食,造成叶片损伤,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
防治措施:●在玉米苗期进行适时的化学防治,可使用高效低毒的防虫剂。
●定期检查田间情况,发现玉米螟时及时进行防治。
2. 玉米蛀螟玉米蛀螟是一种常见的玉米害虫,以玉米茎部和穗部为食,造成玉米的减产。
防治措施:●使用环境友好的防治措施,如埋黄法、撒硫粉等。
●定期检查玉米田,对有害虫的植株进行淘汰。
3. 玉米象玉米象是一种以玉米为主要食物的害虫。
其幼虫在玉米穗内取食,造成玉米减产。
防治措施:●在玉米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留物,减少玉米象的繁殖环境。
●使用有效的防虫剂进行喷雾防治。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病害图片、虫害图片、防治措施示意图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防菌剂: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作物病害的药物。
●成份为甲基硫菌灵的防菌剂:其中甲基硫菌灵是主要有效成份的防菌剂。
玉米常见虫害及综合防治要点
玉米常见虫害及综合防治要点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但是在种植和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害虫的侵害。
这些害虫主要包括玉米螟、玉米蚜虫、玉米叶螟、玉米象等。
这些害虫的侵害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这些虫害,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的方法。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玉米常见虫害及综合防治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玉米常见虫害及危害1.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主要以幼苗和玉米叶片为食,对玉米的叶面和生长点造成严重损害。
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叶片被蜂蛀、卷曲、破损,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会导致玉米减产。
玉米螟的危害程度与气候、土壤、玉米品种等因素有关。
玉米蚜虫主要以玉米叶片汁液为食,它会导致玉米叶片黄化、卷曲、干枯,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还会影响玉米的萌发和生长。
玉米蚜虫的危害主要在春季和夏季。
玉米叶螟是一种以叶片和茎秆为食的玉米害虫,它主要通过蛀食叶片和茎秆造成叶片黄化、卷曲、干枯,严重时会导致玉米减产。
玉米象主要在玉米成熟期出现,它以成熟的玉米籽为食,通过啃食玉米籽造成玉米的质量下降,影响玉米的市场价值。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天敌或天敌物质对害虫进行防治的方法,主要包括天敌释放、微生物制剂等。
天敌释放是利用特定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常见的方法包括释放蚜虫天敌和玉米螟天敌。
微生物制剂是利用具有病原性的微生物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常见的方法包括利用病毒、细菌和真菌对玉米害虫进行防治。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对害虫进行防治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螨剂和杀菌剂。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可以根据害虫的种类和数量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洒。
但是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覆盖、灭虫灯等方式来降低害虫数量。
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可以采用覆盖玉米叶片的方式来防止害虫的侵害,也可以在玉米田里布置灭虫灯来吸引和杀死害虫,从而减少害虫的数量。
2024版太全了玉米26种常见病虫草害图谱
2024/1/30
31
防治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一
通过定期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虫口密度, 评估防治效果。
01
评估方法二
采用产量对比法,比较采取防治措施和 未采取防治措施的地块产量差异,评估 防治效果。
02
2024/1/30
03
评估方法三
结合经济效益分析,综合考虑防治成 本、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等因素,对 防治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28
药害识别与诊断
除草剂药害
叶片出现黄化、畸形、枯斑等症状,严重时导致植株 死亡。
杀虫剂药害
叶片出现斑点、穿孔、卷缩等症状,影响光合作用。
杀菌剂药害
叶片出现灼伤、枯斑、落叶等症状,严重时导致植株 死亡。
2024/1/30
29
06 玉米病虫害防治 实践与经验分享
2024/1/30
30
防治实践案例
2024/1/30
13
玉米叶螨
形态特征
玉米叶螨成螨体长0.5-0.6毫米, 体色变化大,一般为红色。
2024/1/30
为害症状
玉米叶螨以成螨和若螨聚集在玉米 叶片背面刺吸汁液,被害叶片正面 呈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枯黄 脱落。
防治方法
在叶螨点片发生时及时摘除有虫叶 片并带出田外销毁。可选用炔螨特、 哒螨灵等药剂喷雾防治菌引起,病部产生黑色粉 末状物。
9
02 玉米虫害图谱
2024/1/30
10
玉米螟
形态特征
玉米螟幼虫体长20-30毫米,头 部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
灰黄等多种。
为害症状
玉米螟幼虫主要为害玉米的心叶、 茎秆和穗部,被害心叶展开后, 在叶面上形成不规则的半透明薄 膜状排列小孔,茎秆被害后易遭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一、玉米常见病害及防治1.纹枯病纹枯病是玉米上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
其症状为叶片出现黄褐色的纵向条纹,并最终导致叶片枯死。
该病害主要通过种子传播,喜好高温高湿的环境。
针对纹枯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种子处理:将种子进行热水处理或化学处理,以杀死携带病菌的种子。
病害监测:定期检查玉米田,及早发现并清除感染病菌的植株。
病害轮作:避免连续种植玉米,尽量采取轮作的方式,减少病菌的滋生。
2.灰斑病灰斑病是玉米叶片上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
该病害的症状为叶片上出现小而圆形的灰色斑点,并散布在整个叶片上。
灰斑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喜好高湿条件下的气候。
针对灰斑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清除病源:及早将感染病菌的叶片和植株清除,避免病菌传播。
控制湿度:保持玉米田的通风和排水良好,减少湿度,降低病菌滋生的环境。
喷洒药剂:可使用有效的杀真菌药剂进行喷洒,预防和控制灰斑病的发生。
二、玉米常见虫害及防治1.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上常见的一种害虫,其幼虫会在玉米叶片上钻孔,并导致叶片干枯或腐烂。
为了防止玉米螟的侵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种子处理:将种子进行化学处理或昆虫灭活处理,以减少玉米螟的孵化和侵害。
清除杂草:定期清除玉米田周围的杂草,杂草可能成为玉米螟的滋生地。
利用天敌:引入天敌,如天牛和蜻蜓等,来控制玉米螟的数量。
2.玉米蚜虫玉米蚜虫是玉米上常见的一种害虫,其咀嚼玉米叶片,并分泌蜜露,导致玉米叶片黄化和卷曲。
为了控制玉米蚜虫的繁殖和侵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多元种植:采用多元种植玉米和其他作物的方式,可以减少玉米蚜虫的滋生和侵害。
引入天敌:引入捕食玉米蚜虫的天敌,如瓢虫和蜻蜓等,来控制玉米蚜虫的数量。
喷洒杀虫剂:在玉米叶片上喷洒有效的杀虫剂,以预防和控制玉米蚜虫的繁殖和侵害。
以上是关于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玉米常见虫害及综合防治要点
玉米常见虫害及综合防治要点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玉米也容易遭受各种虫害的侵袭,给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对于玉米常见虫害的防治,以及综合防治要点,总结如下:一、玉米常见虫害1、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上比较常见的害虫,它的幼虫在玉米叶片或茎内发生大量的蚕食,导致玉米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严重的话可以导致玉米减产或失收。
成虫体长约12mm,深褐色带黄斑,翅膀上有白色横线。
卵状黑色,有光泽。
幼虫是黄色,黑宝石形状,有螺旋纹,成虫多在玉米苗期来袭。
2、玉米步甲:玉米步甲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和茎部,以幼虫群体为害最为严重。
幼虫在玉米叶面上结成各种形状的网状突起体,多数影响玉米生长发育;成虫体长2~2.5mm,卵形,背部高椭圆形,长展成棱柱形,黄褐色带灰色、乳白色斑纹胸背板中央部位各有一枚锥形骨刺,这种锥形骨刺白色的种毛散发红丝线。
3、玉米夜蛾:玉米夜蛾又称玉米螟眉虫,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害虫之一,其幼虫为半夜活动的夜蛾。
在叶片上吃掉玉米的叶肉,导致玉米秸秆稀疏。
成虫体小、淡棕色,前翅有深绿色颜色带及黄色斑块,可以通过拉扯操作制举出来。
1、选择抗虫性较强的品种2、适时进行玉米田间管理,及早通过翻土等措施清除虫害源,削减虫害危害3、施用农膜等杀虫剂:种植过程中可以在玉米叶面喷施农膜来根据对应技术要求杀虫,经询问农药店员取得最佳药剂;4、进行专业的虫害防控:在秸秆上喷洒残留在田地里的化学物质,及时进行玉米灭虫,大批量杀灭害虫5、合理施用肥料和农药,保持田间卫生和环境清洁,6、要注意防暴雨和强风,避免农药流失,尤其在化肥和农药施用前后加强田间巡视,准确掌握降雨等环境要素。
7、为玉米根部灌注养分,增强玉米根系对虫害的抗性,提高玉米整体养分吸收效率。
总之,对于玉米常见虫害的防治,以及综合防治要点,需要全民的共同付出努力,只有做好综合防治,才能让玉米健康成长,以达到最佳收益。
玉米病虫害防治38种
玉米病虫害防治38种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为了防止病虫害对玉米的损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玉米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1. 玉米大斑病:及早采收受病株,实施轮作制度,使用抗病品种。
2. 玉米条斑病:采用间作种植,清除病株,喷施杀菌剂。
3. 玉米灰斑病:及早采收受病株,清除田间秸秆和杂草,合理施肥。
4. 玉米晚疫病:使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喷施杀菌剂。
5. 玉米稻瘟病:采用间作种植,适时灌水,喷施杀菌剂。
6. 玉米赤霉病:尽早采收受病株,清除田间秸秆和杂草,喷施杀菌剂。
7. 玉米锈病:使用抗病品种,适时灌水,喷施杀菌剂。
8. 玉米叶斑病:清除田间秸秆和杂草,喷施杀菌剂。
9. 玉米干腐病:清除病株和田间秸秆,合理施肥。
10. 玉米穗腐病:及早采收受病穗,清除病株,喷施杀菌剂。
11. 玉米蚜虫:喷洒有针对性的农药。
12. 玉米斑点叶蝇:适时收获,清除秸秆和杂草,适量进行化学防治。
13. 玉米螟:喷施杀虫剂,并及时清除田间残茬。
14. 玉米叶甲:喷洒农药,清除田间杂草。
15. 玉米天蛾:喷施杀虫剂,适时收获。
16. 玉米象甲:清除田间秸秆和杂草,喷洒杀虫剂。
17. 玉米蚂蚜:喷洒有针对性的农药。
18. 玉米叶蝼:喷洒杀虫剂,清除杂草。
19. 玉米小米虫:采用化学防治,清除田间秸秆和杂草。
20. 玉米苗虫:适时栽培,喷洒杀虫剂。
21. 玉米叶蝇:适时栽培,采用有针对性的农药。
22. 玉米黑粉菌病:及早采收受病穗,清除病株,喷施杀霉剂。
23. 玉米锈菌病:清除田间秸秆和杂草,喷施杀菌剂。
24. 玉米灰霉病:及早采收受病穗,清除病株,喷施杀菌剂。
25. 玉米稻瘟病:采用间作种植,适时灌水,喷施杀菌剂。
26. 玉米烟霉病:清除田间秸秆和杂草,喷施杀菌剂。
27. 玉米褐飞虱:喷洒有针对性的农药。
28. 玉米八星天牛:清除树叶、秸秆和杂草。
29. 玉米刺褐蟹:喷洒杀虫剂,并清除田间秸秆和杂草。
玉米常见地十大虫害汇总情况
玉米常见的十大虫害汇总1、玉米蓟马蓟马在玉米上发生2代,行孤雌生殖,主要是成虫取食玉米造成为害,主要是苗期为害重,玉米和中茬玉米在6月下旬已过心叶期或心叶末期时,蓟马便转向处于苗期的夏播玉米和高梁上为害。
形态特征雌成虫分长翅型、半长翅型和短翅型。
体小,暗黄色,胸部有暗灰斑。
前翅灰黄色,长而窄,翅脉少但显著,翅缘毛长。
半长翅型翅长仅达腹部第5节,短翅型翅略呈长三角形的芽状。
卵肾形,乳白至乳黄色。
假如虫体色乳青或乳黄,体表皱榴有横徘隆起颗粒。
蛹或前'蛹'体淡黄色,有翅芽为淡白色,蛹块羽化时呈褐色。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合理密植,适时浇灌,与时去除杂草,有效减轻蓟马为害。
〔2〕药物防治:当蓟马为害严重时应与时喷施药剂进展防治,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
〔3〕人工防治:对于已形成“鞭状〞的玉米苗,可用锥子从鞭状叶基部扎入,从中间豁开,让心叶恢复正常生长。
2、黏虫玉米黏虫为迁飞性、暴食性害虫,为当前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
黏虫食性很杂,尤其喜食玉米叶片,使之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吃光,仅剩光秆,造成绝收。
危害特点黏虫繁殖力强,产卵部位有选择性,在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上卵多产在枯叶尖部位。
幼虫孵化后,集中在喇叭口内取食嫩叶叶肉,3龄食叶成缺刻,5龄食量最大,可将叶片吃光。
在玉米上多栖息在喇叭口、叶腋和穗部苞叶中。
有假死性,3龄后有自残现象,4龄以上能群集迁移扩大危害。
幼虫取食活动以傍晚、清晨与阴雨天最盛。
成虫喜取食蜜源植物,对黑光灯和糖醋酒混合液有很强趋性。
黏虫喜温暖高湿条件。
降雨一般有利于发生,但大雨、暴雨和短时间的低温,不利于成虫产卵。
生长茂密、地势低、杂草多的玉米田发生重。
防治方法〔1〕药剂防治:在黏虫幼虫3龄前每亩用20%杀灭菊酯乳油15~45克对水50公斤喷雾,或用5%灭扫利1000~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或10%大功臣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
玉米病虫害(很全哦)
玉米病虫害一、玉米病害一、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又称玉米煤纹病、玉米条纹斑病、玉米叶枯病等,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一样造成玉米减产15~20%,发生严峻的年份,感病品种减产达50%以上。
病症要紧为害叶片、叶鞘和苞叶,以叶片受害最重。
一样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慢慢向上扩展。
发病初期,叶片上显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慢慢向两头扩展,形成纺锤形或梭形大斑,病斑中央黄褐色或青灰色,边缘暗褐色。
在感病品种上病斑一样长5~10cm,宽1cm,严峻的长可达15~20cm,宽2m左右。
发病后期,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叶片变黄枯死。
潮湿时,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在抗病品种上病斑小,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周围有褪绿晕圈,病部不产生或极少产生黑色霉层。
发生特点玉米大斑病的病原为真菌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 Leonard et Suggs ,属半知菌亚门。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内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
在玉米生长季节,病残体中的菌丝体萌生产生的分生孢子和越冬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玉米叶片上,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萌生侵入,经10~14天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引发再侵染。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程度,除与玉米品种的抗性有关外,还与那时的环境条件有紧密关系。
玉米品种不同,抗病性有明显不同,若是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往往致使大斑病的流行。
一样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蔓延,若是旬平均气温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7天以上,无益于病菌的生长发育,病害的发生就受到抑制,危害转轻。
另外,在玉米抽穗以后,若是氮肥不足,密度过大,排水不良,发病较重。
春玉米播种过晚及连作地块病害往往严峻,轮作地病轻。
防治方式防治该玉米大斑病应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增强栽培治理,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
中国玉米病虫害大全
剂。
03
玉米田有害动物及有害植物
玉米田有害动物
1 2
蝗虫
蝗虫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们会吃掉玉米 的叶子和雄穗,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黏虫
黏虫是一种常见的玉米害虫,主要发生在玉米 苗期,会危害玉米的叶片和雄穗。
3
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们会钻进玉 米植株内,吃掉玉米的内部组织,导致玉米枯 萎和倒伏。
玉米田有害植物
葎草
01
葎草是一种常见的杂草,会与玉米争夺养分和水分,影响玉米
的生长和发育。
马唐
02
马唐也是一种常见的杂草,会与玉米争夺养分和水分,影响玉
米的生长和发育。
稗草
03
稗草是一种常见的杂草,会与玉米争夺养分和水分,影响玉米
的生长和发育。
04
玉米田草害及化学除草
主要玉米田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
禾本科杂草
如马唐、稗草、狗尾草等,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
莎草科杂草
如香附子、碎米莎草等,生长旺盛,繁殖快。
阔叶杂草
如藜、苋、蓼等,分布广泛,繁殖迅速。
(一)主要玉米田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
发生规律
玉米田杂草的发生与气候、土壤、耕作制度、品种等因素有 关,一般雨量充沛、温暖潮湿的条件下有利于杂草发生。
防治方法
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如使用杀虫剂和保护天敌。
金龟子
01
分布与危害
金龟子分布广泛,对玉米等作物的危害较为严重,可造成产量和质量
下降。
02
症状识别
金龟子的幼虫会取食玉米的根部和茎部,导致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
能力下降。
03
防治方法
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如使用生物农药和化学杀虫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一、玉米常见病害1. 锈病玉米锈病是玉米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锈菌引起。
初期病斑呈黄色,随后变成红褐色或棕褐色,并有黑色的孢子粉。
该病害会导致玉米叶片变黄,严重时叶片会枯死。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清除病残体、间断种植、合理施肥等。
2. 玉米穗黑穗病玉米穗黑穗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玉米的穗部出现。
病斑呈黑色或者棕黑色,会导致玉米粒变黑,并且产量明显降低。
防治方法包括疏花、适时收获、使用抗病品种等。
3. 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是由立枯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玉米叶片上出现。
病斑为椭圆形或圆形,边缘呈黑褐色。
该病害会导致玉米叶片枯死,并影响光合作用。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增加植株间距、留意排水等。
二、玉米常见虫害1.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上最常见的虫害之一,它的幼虫会在玉米叶片上挖掘隧道,导致叶片变黄、干枯。
防治方法包括种植抗虫品种、疏食杂草、适时施药等。
2. 玉米象玉米象是玉米上的害虫,幼虫主要以玉米穗为食,导致玉米晚期穗粒变少甚至空穗。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检查田间虫情、清除杂草、适时施药等。
3. 玉米蚜玉米蚜会群集在玉米植株的叶片上,吸取植株汁液。
严重感染时,会导致玉米叶片卷曲、变黄、枯死。
防治措施包括注意田间管理、增加天敌数量、使用生物农药等。
三、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为了有效防治玉米的病虫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1. 选择抗病虫品种,选用具有抗病虫特性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
2. 施肥合理,保证玉米植株的营养均衡,提高植株的抵抗力。
3. 种植密度适宜,合理控制植株间距,减少病虫传播的机会。
4. 定期除草,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的栖息宿主。
5. 做好灌溉排水工作,保持田地的湿润度适宜,防止病菌滋生。
6. 注意田间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的初期感染。
7. 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在适当的时机对病虫进行防治。
综合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玉米的病虫害发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也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采用生物防治等友好方式,保持农田的生态平衡。
玉米常见地十大虫害汇总情况
玉米常见的十大虫害汇总1、玉米蓟马蓟马在玉米上发生2代,行孤雌生殖,主要是成虫取食玉米造成为害,主要是苗期为害重,玉米和中茬玉米在6月下旬已过心叶期或心叶末期时,蓟马便转向处于苗期的夏播玉米和高梁上为害。
形态特征雌成虫分长翅型、半长翅型和短翅型。
体小,暗黄色,胸部有暗灰斑。
前翅灰黄色,长而窄,翅脉少但显著,翅缘毛长。
半长翅型翅长仅达腹部第5节,短翅型翅略呈长三角形的芽状。
卵肾形,乳白至乳黄色。
若虫体色乳青或乳黄,体表皱榴有横徘隆起颗粒。
蛹或前'蛹'体淡黄色,有翅芽为淡白色,蛹块羽化时呈褐色。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合理密植,适时浇灌,及时清除杂草,有效减轻蓟马为害。
(2)药物防治:当蓟马为害严重时应及时喷施药剂进行防治,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
(3)人工防治:对于已形成“鞭状”的玉米苗,可用锥子从鞭状叶基部扎入,从中间豁开,让心叶恢复正常生长。
2、黏虫玉米黏虫为迁飞性、暴食性害虫,为当前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
黏虫食性很杂,尤其喜食玉米叶片,使之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吃光,仅剩光秆,造成绝收。
危害特点黏虫繁殖力强,产卵部位有选择性,在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上卵多产在枯叶尖部位。
幼虫孵化后,集中在喇叭口内取食嫩叶叶肉,3龄食叶成缺刻,5龄食量最大,可将叶片吃光。
在玉米上多栖息在喇叭口、叶腋和穗部苞叶中。
有假死性,3龄后有自残现象,4龄以上能群集迁移扩大危害。
幼虫取食活动以傍晚、清晨及阴雨天最盛。
成虫喜取食蜜源植物,对黑光灯和糖醋酒混合液有很强趋性。
黏虫喜温暖高湿条件。
降雨一般有利于发生,但大雨、暴雨和短时间的低温,不利于成虫产卵。
生长茂密、地势低、杂草多的玉米田发生重。
防治方法(1)药剂防治:在黏虫幼虫3龄前每亩用20%杀灭菊酯乳油15~45克对水50公斤喷雾,或用5%灭扫利1000~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或10%大功臣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种植。
然而,玉米也面临很多常见的病虫害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的介绍:
常见病害:
1. 玉米白粉病:造成叶面出现白粉状斑点,干燥后变成白色或灰色粉末。
防治技术:
①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农药,如三唑磷、氯硫氰菊酯等;
② 加强土壤肥力管理,保持土壤适宜湿度和通风;
③ 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
3. 玉米病毒病:叶片和茎部出现变黄病斑,植株生长缓慢。
防治技术:
① 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
② 及时清理病株和病叶,隔离病株;
③ 控制害虫,减少病毒传播。
常见虫害:
1. 玉米螟:以玉米叶片为食,导致植株失绿、变弱。
防治技术:
① 使用光降解剂等环保农药;
② 进行定期喷洒,以防止幼虫孵化。
3. 玉米蛀茎夜蛾:幼虫在玉米茎内钻孔蛀虫,并污染玉米果穗。
防治技术:
① 及时铲除玉米秸秆,减少蛀虫越冬藏身处;
② 使用昆虫诱捕器等生物防治方式。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预防和控制玉米的病虫害,可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种植防病虫性较强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喷洒农药等。
只要这些措施得当,就能够保持玉米产量和质量,提高玉米农业的经济效益。
玉米常见虫害及综合防治要点
玉米常见虫害及综合防治要点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虫害的威胁。
虫害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要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保障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玉米常见的虫害以及综合防治的要点。
一、玉米常见虫害1.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穗部。
成虫是灰褐色小蛾,幼虫为淡黄色的头和体呈乳白色。
玉米螟以田间雌虫产卵、幼虫穿膜取食组织等部位让其造成细长线形状的损伤,严重时致使玉米产量减少甚至无法产穗。
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中、西南和华北地区。
2. 玉米蚜虫玉米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吸食性害虫,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和叶鞘。
成虫是深绿色小蚜虫,幼虫呈灰黑色。
玉米蚜虫吸食叶肉汁液,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变黄、枯萎,严重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与产量。
主要分布在全国各地。
1. 预防为主玉米虫害的综合防治首要是做好预防,加强玉米田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农艺管理,保持良好的田间环境和土壤条件,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和免疫力,减少虫害的发生。
2. 合理施肥玉米肥料的施用要合理,避免过量使用氮肥,因为氮肥的过量供应会增加玉米螟虫的数量和繁殖速率,导致虫害的加重。
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对玉米虫害比较有效的方法。
可以利用天敌昆虫和捕食性昆虫进行生物调控,来控制玉米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4. 化学防治在玉米虫害的高发期,可以选用效果较好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剂量的控制和施用的方法,避免对环境和自然敌害的损害。
5. 轮作种植科学合理的轮作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玉米虫害的发生。
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从而降低虫害的风险。
6. 损、杂、补及时清除玉米田间的杂草和病虫害的枯叶,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地和传播源。
及时疏通排水沟渠,促进玉米田间的通风透光。
7. 调节植株密度玉米植株密度的调节可以适当降低虫害的发生率。
过密的植株间容易滋生病虫害,适当调节植株密度可以减少虫害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常见的十大虫害汇总1、玉米蓟马蓟马在玉米上发生2代,行孤雌生殖,主要是成虫取食玉米造成为害,主要是苗期为害重,玉米和中茬玉米在6月下旬已过心叶期或心叶末期时,蓟马便转向处于苗期的夏播玉米和高梁上为害。
形态特征雌成虫分长翅型、半长翅型和短翅型。
体小,暗黄色,胸部有暗灰斑。
前翅灰黄色,长而窄,翅脉少但显著,翅缘毛长。
半长翅型翅长仅达腹部第5节,短翅型翅略呈长三角形的芽状。
卵肾形,乳白至乳黄色。
若虫体色乳青或乳黄,体表皱榴有横徘隆起颗粒。
蛹或前'蛹'体淡黄色,有翅芽为淡白色,蛹块羽化时呈褐色。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合理密植,适时浇灌,及时清除杂草,有效减轻蓟马为害。
(2)药物防治:当蓟马为害严重时应及时喷施药剂进行防治,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
(3)人工防治:对于已形成“鞭状”的玉米苗,可用锥子从鞭状叶基部扎入,从中间豁开,让心叶恢复正常生长。
2、黏虫玉米黏虫为迁飞性、暴食性害虫,为当前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
黏虫食性很杂,尤其喜食玉米叶片,使之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吃光,仅剩光秆,造成绝收。
危害特点黏虫繁殖力强,产卵部位有选择性,在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上卵多产在枯叶尖部位。
幼虫孵化后,集中在喇叭口内取食嫩叶叶肉,3龄食叶成缺刻,5龄食量最大,可将叶片吃光。
在玉米上多栖息在喇叭口、叶腋和穗部苞叶中。
有假死性,3龄后有自残现象,4龄以上能群集迁移扩大危害。
幼虫取食活动以傍晚、清晨及阴雨天最盛。
成虫喜取食蜜源植物,对黑光灯和糖醋酒混合液有很强趋性。
黏虫喜温暖高湿条件。
降雨一般有利于发生,但大雨、暴雨和短时间的低温,不利于成虫产卵。
生长茂密、地势低、杂草多的玉米田发生重。
防治方法(1)药剂防治:在黏虫幼虫3龄前每亩用20%杀灭菊酯乳油15~45克对水50公斤喷雾,或用5%灭扫利1000~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或10%大功臣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
(2)生态防治:在低龄幼虫期以灭幼脲1~3号防治,不杀伤天敌,对农作物安全,用量少不污染环境。
在黏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和糖醋酒混合液诱集成虫。
3、玉米粘虫玉米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
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体长17-20毫米,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
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一年可发生三代,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为主。
天敌主要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
形态特征卵长约0.5mm,半球形,初产白色渐变黄色,有光泽。
卵粒单层排列成行成块。
老熟幼虫体长38mm。
头红褐色,头盖有网纹,额扁,两侧有褐色粗纵纹,略呈八字形,外侧有褐色网纹。
体色由淡绿至浓黑,变化甚大;在大发生时背面常呈黑色,腹面淡污色,背中线白色,亚背线与气门上线之间稍带蓝色,气门线与气门下线之间粉红色至灰白色。
腹足外侧有黑褐色宽纵带,足的先端有半环式黑褐色趾钩。
蛹长约19mm;红褐色;腹部5-7节背面前缘各有一列齿状点刻;臀棘上有刺4根,中央2根粗大,两侧的细短刺略弯。
防治方法对成虫防治,要利用粘虫成虫趋光、趋化性,采用糖醋液、性诱捕器、杀虫灯等无公害防治技术诱杀成虫,以减少成虫产卵量,降低田间虫口密度。
幼虫的防治时间,大部分地区为9月上中旬,防治对象田为中迟熟夏玉米田,防治指标为玉米田虫口密度30头/百株。
防治时亩用50%辛硫磷乳油75-100克、或40%毒死蜱乳油75-100克、或20%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对水40公斤均匀喷雾。
4、玉米螟玉米螟俗称箭杆虫、玉米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
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虫,为害寄主种类多达150种以上,其中玉米为害最重。
每年可造成产量损失5一15%。
形态特征成虫:玉米螟成虫体长13一15毫米,体黄色(雌)或黄褐色(雄)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纹状,外横线暗褐色锯齿状。
卵:玉米螟卵块由20一60卵粒呈不规则鱼鳞状排列,单粒卵椭圆形扁平,出产时乳白色(似蜡滴)渐变淡黄色,虫卵孵化前中央有黑点(俗称黑头卵)。
幼虫:玉米螟幼虫初孵时体长1.5毫米头壳黑色,体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20一30毫米头壳棕黑色,体污白色,体背毛片明显。
蛹:玉米螟蛹15一19毫米,纺锤形、黄褐色、体背密布细小波状横皱纹,臀刺黑褐色、端部有5一8根向上弯曲的刺毛。
防治方法(1)物理防治:使用高压汞灯诱虫,具体方法是:在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将200W或400W的高压汞灯安装在村庄内较开阔的地方,灯距150m(用400W的灯泡则为200m)。
灯泡应装在防水灯头上,用铁丝固定好,灯下面修一直径为lm的圆形水池、砖结构和水泥结构均可;亦可在灯下挖一同样大小的土坑,坑内铺塑料布,但均以不漏水为准。
池内放水6cm深,并加入100g左右的洗衣粉,拌匀。
一般每3天换水1次,并另加洗衣粉。
如换水时间未到而池中水不足时,可随时添加。
灯泡挂在水池中央距水面15cm处为宜。
从越冬代成虫的羽化初期至末期,每天20:30时半开灯,翌日晨4:00时闭灯。
由于诱蛾量通常很大,每天早晨将池中的蛾子捞出深埋。
(2)生物防治: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越冬幼虫化蛹前,用白僵菌孢子粉对烧剩的寄主作物秸秆、根茬进行喷粉封垛,垛面每平方米喷1个点,至垛面可见菌粉即可。
或心叶中期将含菌量为100亿—500亿/g的白僵菌孢子粉0.5kg与skg过筛的煤渣拌匀,制成1:10白僵菌颗粒剂,按每株2g施入玉米心叶内。
用8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kg/亩,同10kg细砂拌匀制成颗粒剂,在玉米心叶中期施用,防治效果较好。
采用夏玉米间作绿豆,增加自然界赤眼蜂等螟卵寄生蜂的种群数量,控制螟害的发生。
或大量饲养繁殖释放寄生蜂治螟。
此外,还可利用玉米螟的性信息素诱杀雄虫或投放大量性信息素,使雄虫难以找到雌虫,无法交尾。
玉米螟防治的最佳适期为心叶末期,也就是大喇叭口期,即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
(3)药剂防治:在2—3龄幼虫期,可用下列药剂:25%氰戊菊酯.辛硫磷乳油80—100ml/亩;20%辛硫磷乳油200—250ml/亩;30%乙酸甲胺磷乳油125—230ml/亩;48%毒死蜱乳油70—90ml/亩;80%敌百虫可溶液剂80—100ml/亩;40%甲基辛硫磷乳油50—100ml/亩;40%水胺硫磷乳油75—150ml/亩;40%三唑磷乳油60—100ml/亩;25%喹硫磷乳油120—150ml/亩;20%哒嗪硫磷乳油75—l00ml/亩;50%二嗪磷乳油80—120ml/亩;20%亚胺硫磷乳油250—300ml/亩;10%杀螟腈可湿性粉剂100—200g/亩;50%甲基嘧啶磷乳油80—100ml/亩;30%氯氨磷乳油160—200ml/亩;40%嘧啶氧磷乳油150—300ml/亩;20%丁硫克百威乳油200—250ml/亩;75%硫双威可湿性粉剂60—70g/亩;25%仲丁威乳油200—250ml/亩;50%杀螟丹可溶性粉剂70—100g/亩;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200—300g/亩;2.5%氯氟氰菊酯乳油25—50ml/亩;2.5%溴氰菊酯乳油20—30ml/亩;5.7%氟氯氰菊酯乳油30—40ml/亩;20%虫酰肼悬浮剂25—35ml/亩;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0—30ml/亩;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5—10ml/亩:8000IU/ml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200g/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
玉米心叶末期,可用下列药剂:10%二嗪磷颗粒剂0.4—0.6kg/亩;1.5%辛硫磷颗粒剂0.5—0.75kg/亩;40%治螟磷乳油150—250ml/亩;3%克百威颗粒剂2—3kg/亩;5%丙硫克百威颗粒剂2—3kg/亩,拌细土15—20kg灌心。
5、蝗虫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
俗称“蚱蜢”,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
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形态特征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盖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适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做到大面积荒滩垦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植树造林,改变蝗区小气候,减少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达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变作物的布局,减少蝗害。
(2)生物防治:在蝗灾区,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
大面积施用蝗虫微孢子虫。
(3)药剂防治:大面积使用药剂防治蝗蝻应掌握蝗虫在3龄以前。
用75%马拉硫磷乳油进行超低容量或低容量喷雾。
飞机防治每亩用60~70克;地面喷雾,每亩用75克,或用45%马拉硫磷乳油地面超低容量喷雾,每亩用75~100克,或20%敌马合剂,每亩用100克或1.5%林丹粉剂,每亩用1.5~2千克喷粉。
6、玉米蚜玉米蚜,有害生物,可为害玉米、水稻及多种禾本科杂草。
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中为害,抽穗后为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
天敌有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食蚜蝇、草蛉和寄生蜂等。
形态特征无翅孤雌蚜体长卵形,长1.8mm至2.2mm,活虫深绿色,披薄白粉,附肢黑色,复眼红褐色。
腹部第7节毛片黑色,第8节具背中横带,体表有网纹。
触角、喙、足、腹管、尾片黑色。
触角6节,长短于体长1/3。
喙粗短,不达中足基节,端节为基宽1.7倍。
腹管长圆筒形,端部收缩,腹管具覆瓦状纹。
尾片圆锥状,具毛4至5根。
有翅孤雌蚜长卵形,体长1.6mm至1.8mm,头、胸黑色发亮,腹部黄红色至深绿色,腹管前各书有暗色侧斑。
触角6节比身体短,长度为体长的1/3,触角、喙、足、腹节间、腹管及尾片黑色。
腹部2至4节各具1对大型缘斑,第6、7节上有背中横带,8节中带贯通全节。
其他特征与无翅型相似。
卵椭圆形。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采用麦棵套种玉米栽培法比麦后播种的玉米提早10至15天,能避开蚜虫繁殖的盛期,可减轻为害。
在预测预报基础上,根据蚜量,查天敌单位占蚜量的百分比及气候条件及该蚜发生情况,确定用药种类和时期。
(2)药剂防治:用玉米种子重量0.1%的10%吡虫啉可湿粉剂浸拌种,播后25天防治苗期蚜虫、蓟马、飞虱效果优异。
玉米进入拔节期,发现中心蚜株可喷撤0.5%乐果粉剂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
当有蚜株率达30%至40%,出现'起油株'(指蜜露)时应进行全田普治,一是撒施乐果毒砂,每667平方米用40%乐果乳油50g对水500L稀释后喷在20kg细砂土上,边喷边拌,然后把拌匀的毒砂均匀地撒在植株上。
也可喷洒25%爱卡士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每667平方米用药量509或喷撒1.5%1605粉剂,每667平方米2至3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