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官员1

合集下载

改善“个性官员”生存状态的基本对策和建议

改善“个性官员”生存状态的基本对策和建议

改善“个性官员”生存状态的基本对策和建议毋庸置疑,“个性官员”在他们的个性施政的路上布满了荆棘,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停滞不前,应该看到他们给中国官场带来“鲶鱼效应”。

在看到他们为国为民尽心尽力的同时,还需要我们继续完善相应的任用制度和创造宽容的人文环境,保护“个性官员”在法治轨道内个性施政,保障更多的“个性官员”脱颖而出。

一、转变思想观念,尊重和承认官员个性的存在我党建设过程中始终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可以指导行动,先进的思想可以促使观念的转变,紧跟时代的发展。

回顾我国党员干部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官场之所以问题重重,除了制度上的缺陷,思想观念的落后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思想观念的落后扼杀了新事物的成长,所以我们在“个性官员”的问题上,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确认识“个性官员”的个性。

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和关注“个性官员”的成长,倡导宽松的人文环境,具有人文关怀,促进“个性官员”的成长。

1.更新思想观念,正确认识“个性官员”我们所讲的正确认识“个性官员”的个性,就是一分为二的看待,个性官员中积极向上的部分是财富具有创造性,我们要更好的引导和培育,而对那些与党的原则和纪律违背的个性,我们应该毫不留情地把它除掉。

所以我们认为保护“个性官员”的个性和改正缺点,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个性官员”的个性能够充分的发挥,使“个性官员”健康成长和我党的事业长远发展。

我们只有正确的认识“个性官员”才能引导“个性官员”的个性健康成长,从而为公众认识“个性官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政治发展上鼓励党政干部学习“个性官员”的优点,在“个性官员”的仕途发展上给予经济和精神上的鼓励。

2.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促进官员的个性成长在“个性官员”的培养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个性官员”得到健康的成长。

首先是关注“个性官员”的个性发展。

个性具有其独特性,我们不能加以排斥,也不能不加以引导听之任之,我们应该尊重“个性官员”的个性,因为个性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成为当今时代一个主旋律。

最新 “个性官员”问题的重要性探微-精品

最新 “个性官员”问题的重要性探微-精品

“个性官员”问题的重要性探微【导读】从我国当今以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时代特征视角审视,就会发现,“个性官员”从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出发矫正现行体制的缺陷。

近年来,中国的一些独特的“个性”执政的干部,被称为“个性官员”的出现。

这种现象,人们各不相同:一些人认为,“个性官员”敢于面对挑战的系统,官方的“潜规则” ,致力于改革和创新,“代表中国政治良心”的缺陷,但有些相信“个性官员”,“践踏民主与法制”,提醒人们“小心落下的人依赖于人为卖点的玫瑰陷阱”。

谈论“个性官员” ,另外一个人感到困惑,虽然他们在很多方面都非常受欢迎,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还到中央领导同志的一致好评,但他们的经验是不全面的推广,个别官员绝大多数的失败,来推动。

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封闭的“个性官员”的做法,一些非个人素质评价,这些问题难以解决,如果超出个人的评价,从长期困扰我们的角度来看,如何突破中国改革时代特色的政治体制改革,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会欣喜地发现,改革和创新的原因个别人员所从事的,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逐步制定切实可行的方式。

政治体制改革的极端重要性,早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通过我们的改革最终成功,取决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应该配合对方,但运动总是有优先级和顺序安排,实践证明,中国的经济改革战略是正确的,明智的。

但是,每一个硬币都有两面,第一次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策略也有其负面影响,它是系统的缺陷和政策的偏差,提高社会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这是难以遏制官员腐败滋生和蔓延,导致社会矛盾的积累和激化。

在现阶段如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点。

然而,再分配,政治体制的改革,涉及到社会的核心力量,这是非常困难的,最敏感的。

当经济体制改革,有力促进了邓小平,一些重要的时间生产实践的独裁的领袖和长期的革命和建设,恐怕,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根本性的突破和政治制度是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

浅谈“个性官员”现象

浅谈“个性官员”现象

官员” 是 国家 的一笔难能可贵 的财富 , 他们 的产生是社
会发展到特定时期的必然产物 , 与政治生态的变迁密
切相关 。同时 , 官员个人 的政治素质 也是不容忽视 的 推动因素。 1 _ 夕 在动 因 ( 1 ) 政治环境 。首先 , 改革开 放 以来 , 中央政府权 力 的不 断下放使地 方政府权 力不断 扩大, 地方各级 官 员在施政 上有了底气 ; 同时, 随着大社 会小政 府模式 的 逐渐形成 , 民间权力不 断扩张 , 地方 官员在施 政过程 中 得 到更 多 的来 自民众 的支持 。其 次 , 历届 国家领导人 大力支持改革创新 , 创造 了个性化施政 的环境 。再次 , 当今干部人事管理 和人 才评价 机制更加 强调领导者 的 能力 、 业绩 , 主要表现 为个 性化施政 。最后 , 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建设 的不断推进也为 “ 个性官员 ” 展示 自己的 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提供 了宽松 的平 台。 ( 2 ) 经济 环境 。 由于我 国经济体制 的转变促 使官 员 随之转 变经济 管理职能 , 破 旧立 新 。同时地 方经济 发展 不 平衡 促 使 “ 个性” 官员 进行 “ 压 缩饼 干 式 的改 革” 。拥有 很大 自主权 的各 地党政一 把手们会根 据 自 己负责区域里的具体情况 , 因地制宜 , 制定切实可行的
思 政 研 究
浅谈‘ I : 生 官员, , 现象
郭耀 华
(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 江 苏 南京 2 1 0 0 0 4 )
摘要: 近年 来, 随着“ 个性 官员” 的涌现 , 社会各界对其 争议 不断, 褒贬不一 。本 文从辩证 的角度 对“ 个性官 员” 现 象进行 了 深入 分析 , 对“ 个性 官员” 的概念进行 了界 定并分析 了其产 生动 因, 具体 阐述 了“ 个性官 员” 现 象的价值和局 限性 并提 出了一 些

从“个性官员”透视新时期领导风格转变的必然性——一种权变理论视角

从“个性官员”透视新时期领导风格转变的必然性——一种权变理论视角
以 同 样 的 方 式 表 现 他 们 的 领 导 角 பைடு நூலகம் ,领 导 者 们 通 常 使 用 不 同 的 领 导 风 格 ,这 些 不 同 的 领 导 风 格 对 团 体 成 员 的 工 作 绩 效 和 2 作 满 意 度 有 着 不 同 的 影 1 2 响 ” …勒 温 力 图 科 学 地 识 别 出 最 有 效 的 领 导 行 为 , 。
关键词 :“ 个性 官员“ ;领导风格 ;权 变理论
中 图分 类 号 :D2 13 6. 文 献标 志码 :A 文 章编 号 :17 - 0 (0 0 0 - 5 -2 6 25 9 2 1 )20 10 4 0
改革 开放 三 十 年来 ,随着 中 国大环 境 的变 化 , 中 国 官 员 的领 导 风 格 经 历 了 从 拘 谨 到 开 放 的 变 迁 。 当 下 , 中 国政 坛 上 涌 现 出 一 批 又 一 批 有 个 性 、 有 才 干 、有 胆 略 的 “ 官 ”、 “ 官 ”、 “ 性 官 员 ” 能 强 个 。 作 为 执 政 党 中 国共 产 党 的 领 导 风 格 也 随 着 经 济 社 会 的发 展 呈 现 出 新 的 趋 势 ,开 始 适 应 从 革 命 党 到 执 政 党 的角 色 转 变 和 党 的领 导 方式 的 变 革 。 “ 性 官 个 员 ” 的 不 断 涌 现 ,与 其 说 是 社 会 价 值 尺 度 的 宽 容
化 ,不 如 说 是 执 政 党 在 外 界 环 境 变 化 的 前 提 下 主 动 迎 合 改 变 的 一 种 自信 。

的 领 导 方 式 。 权 变 理 论 告 诉 管 理 者 应 不 断 地 调 整 自 己 ,使 自 己不 失 时 机 地 适 应 外 界 的 变 化 ,或 把 自己 放 到 一 个 适 应 自 己 的 环 境 中 。2 l

南方周末个性官员报道读后感

南方周末个性官员报道读后感

南方周末个性官员报道读后感以前吧,一提到官员,脑海里就浮现出那种规规矩矩、正襟危坐、满口官话的形象。

但是这些被报道的个性官员可不一样,就像一阵不一样的风,吹进了那种有点沉闷的官场氛围里。

这些个性官员啊,他们有的是在行事风格上特别出彩。

比如说有的官员特别敢于打破常规,在处理当地事务的时候,不按那种老一套的、慢悠悠的流程走。

就像报道里提到的一位官员,为了改善当地的交通拥堵,没有像以前那样开无数个会研究来研究去,而是直接撸起袖子跑到马路上实地调研,跟小商贩、出租车司机、普通市民一顿聊,当场就开始制定解决方案。

这就像是在一潭有点平静得过头的水里,丢了一块大石头,溅起了大大的水花。

还有些个性官员在和老百姓打交道上很有一套。

他们不端着架子,能真正把老百姓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

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个官员,老百姓找他反映问题,他不仅耐心听,还像个老大哥一样跟人家唠家常,把政策啊什么的用特别接地气的话讲出来。

这和那种把自己关在办公室,等着秘书汇报情况的官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样的官员啊,老百姓打心眼里觉得亲近,愿意听他的话,跟着他一起搞建设啥的。

不过呢,在看这些报道的时候,我也会有点小思考。

个性官员虽然给官场带来了新活力,但是他们有时候可能也面临着不少压力。

毕竟官场有官场的规则和传统,他们这么有个性地冲在前头,说不定就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或者打破了一些旧有的平衡。

这就像是一个新物种闯进了一个老生态里,虽然带来了新的生机,但也可能会遭到一些排斥。

从这些报道里,我也感觉到现在的官场好像也在慢慢发生变化。

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模式,而是开始包容和鼓励不同的做事风格和个性。

就像一个大花园,以前只种一种花,现在开始欢迎各种各样的花朵绽放了。

我觉得这是个好现象,不管是对当地的发展,还是对整个官场形象的改变,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而且啊,这些个性官员的故事也给其他官员做了榜样,告诉他们当官不一定非得是那种刻板的样子,可以有自己的风格,只要是真心为老百姓好,就大胆地去干呗。

解读“个性官员”现象

解读“个性官员”现象

解读“个性官员”现象
肖木
【期刊名称】《人民论坛》
【年(卷),期】2007(000)018
【摘要】近年来,在中国各级政治舞台上,一批批个性官员以鲜明的施政风格展
现着自己的才华和个性,在中国政坛上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为中国政坛吹入一阵阵新风。

对于“个性官员”,人们褒贬不一,莫衷一是。

为此,本刊特邀两位专家,对“个性官员”这一政坛群体阐述各自的看法。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肖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12
【相关文献】
1.浅谈“个性官员”现象
2.解读个性官员:个性官员显露身手
3.求神拜佛为哪般?——官员迷信现象解读
4.政治新常态下“个性官员”淡出公众视野现象解读
5.从“个性官员”现象透视领导者不良性格矫正问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方周末个性官员报道读后感

南方周末个性官员报道读后感

南方周末个性官员报道读后感首先呢,这些个性官员打破了我对官员那种一贯古板、千篇一律的印象。

以前一想到官员,就是西装革履,正襟危坐,说话一套一套的官方辞令。

但是报道里的这些个性官员啊,他们就像是从另一个星球来的,这个星球是创新和亲民星球。

他们有的行事风格特别大胆,敢于挑战一些传统的官场做法。

比如说,在推动某个项目的时候,不按那种层层审批、慢慢悠悠的老路子走,而是自己撸起袖子就开干,用一些超常规的手段去打破官僚体系里的那些个繁文缛节。

这就好比在一潭平静得有点发臭的水里丢了个大石头,一下子就激起了千层浪,也让大家看到原来事情还能这么办。

而且啊,这些个性官员在和老百姓打交道的时候,那真叫一个接地气。

他们不是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而是深入到群众中间,就像邻家大哥或者大叔一样。

报道里有个官员为了了解民生疾苦,跑到菜市场跟小贩聊天,跟大妈们唠嗑,了解菜价为啥涨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咋样。

这让我觉得,这官员还挺有人味儿的嘛。

不像有些官员,离老百姓远远的,只知道在办公室看文件、开大会,讲些空洞的大道理。

不过呢,这其中也有些让人担忧的地方。

个性官员在官场这个大染缸里,有时候就像一群白羊里的黑羊。

他们的个性虽然是亮点,但也可能成为他们的绊脚石。

官场毕竟有官场的规矩,虽然有些规矩可能是陈腐的,但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这些个性官员有时候可能会因为触动了一些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或者是因为行事风格与传统官场文化格格不入,而受到排挤和打压。

这就好比在一群按照固定舞步跳舞的人中间,突然来了个跳街舞的,那些跳传统舞的可能就不乐意了,觉得你这是破坏规矩。

从这些报道里,我还想到一个问题。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官员呢?是那些老老实实、按部就班,但可能缺乏创新精神的官员,还是这些充满个性、敢于创新,但又有点“刺头”的官员呢?我觉得啊,这就像是做菜,不能光有一种调料。

我们既需要那些稳扎稳打的官员来维持官场的基本秩序,也需要这些个性官员来给官场注入新鲜血液,带来创新和活力。

解读个性官员对官场生态的影响

解读个性官员对官场生态的影响
员越 来越 多. 大 党 政 干 部 也 不 再 像 广 先 前 的 那样 讳 提 独 特 、 斥 个 性 .这 力 . 个 新 的 局 面 的 形 成 与 经 济 体 制 深 刻 变 革 、 会 结 构 深 刻 变动 、 益 格 局 社 利 深刻 调 整 、 想观 念 深刻 变化 是 密切 思 相 关 、 密 适 应 的 . 仅 反 映 了 时代 紧 不
的 不 是 科 学 的 决 策 . 则 强 力 推 进 的
力度 越 强 . 其 后 续 的 负 面 效 应 也 会
官 员 ” 他 们 以 鲜 明 的 施政 风格 , 示 展 看 自 己的 才华 和 个性 . 中 国政 坛 带 为
越 大 随 着 社 会 发 展 日益 多元 多样 多 变 .各 级 官 员 面 临 的科 学发 展 任 务 也 越 来越 重 . 面 临 的情 况 也 越 来
越复 杂 .仅 靠魄 力侥 幸成 功 的几率
和 空 间 都 大 大 缩 减 .个 性 官 员 们 在
多元 化 的社 会 对 官 员提 出 了 多 样 化 的 要 求 着 改 革 开放 的持 续 深 随 入 、 想 解 放 的 不 断推 进 . 部 队 伍 思 干 也 逐 渐 改 变 了过 去板 着 面孔 、 情 严 表 肃 、 规 蹈 矩 、 唯 诺 诺 的整 体 形 象 . 循 唯 呈 现 出丰 富 多彩 的特 征 有个 性 的 官
所谓好坏 . 因为一个普通人的个性对 民服 务的价值 . 兼具魄 真正 办成 事 . 有魄 展稳 定的各项任务仍然很重 . 仅 全 局 性 的 公 其 利 益 采说 . 响 比较 有 力. 影 显然还远远 不够 接受 冲锋命 令 力 、 识 、 政 的 个 性 官 员还 不 够 多 , 智 廉
绩 .我 们 国 家发 生 了明 显 的 变化 . 但 我, 仍 没 有掉 以轻 心 的 理 由 . 革 发 f r 】 改

个性官员:责任与信心的破茧

个性官员:责任与信心的破茧

间之 内, 众 有 必要 以更 宽容 和 积极 公
的姿 态 ,关 注这份 政 治 个性 的 萌 芽、
多半仍 是 一种 单 向度 的仰视 姿 态 , 由 高蹈 、 大 和礼 赞 式 的 , 奇 性 与 偶 高 传 像化、 英雄 化 归 纳 , 它宿 命 般 的 时 是
代 定语 ; 当共 性 被 消 解 、 性 被 张 而 个
们 共 同组 成 了社会 共 同体 的 精 神 动
力 与 价 值 经 纬 。 是 要 拒 绝 为 个性 而 但
个性 、 迎合 与跟 风 而矫 情 上 演的政 为 治个性 秀 , 那只是 从 一 个政 治风 格极
端 到 另一 个极 端 的惰 态轮 回 ,木偶
渐 专业 、 准 和 富 含 品 质时 , 会 气 精 社
象与公 共政 治生 活的 旨趣 内涵 、 味 品
戏、 英雄 戏 也 好 , 场 秀 、 情 剧 也 官 苦
罢 ,都 只 是虚 与委 蛇 的短 暂 游戏 , 它
可能魅 惑一 时 , 永远 无 法 抵达政 治 却
追 求将水 涨船 高 。 它的濡 染和推 动 在
下 ,政 治共 同体成 员之 而来 , 它既 是 政 治 文
理 想与政 治 文明 的彼 岸 。尤其 在这 么

明 、政 治 伦 理 的 时代 因应 与进 步 使
然 , 时 也 是 民 意 民 智 和 公 共 趣 味 的 同
个开 放 的权 利 时代 , 慧识 明辨 的公
民之 眼 , 同样在 绽 放 责任 与信 念 的光 芒 。惟 愿 , 员的 个性标 签不是 终点 , 官
3 江淮法治 21 5 8 0 0・・
职业命题尚在脚下。融
它 只是 超越 旧我 、 超越 固态 思维 的一

个性官员仇和

个性官员仇和

个性官员仇和宿迁经历----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宿迁市是个寂寂无名的地方。

这个8年前新建的地级市,历史太短,知名度太低,而且太穷,在江苏这个富裕省份,宿迁排名倒数第一。

但这些年,宿迁市又是一个太出名的地方。

这里“盛产”新闻,宿迁频频成为外界媒体曝光的对象,并连续出现了几起标志性事件:1998年,宿迁市下属的沭阳县,给教师下达“招商引资”任务,结果引起集体罢课,此事被央视《焦点访谈》披露;1999年,又是沭阳县,将犯有小偷小摸等行为的人,在电视上予以亮相、念检讨书,取名“沉重的忏悔”,此事被南方周末曝光;2002年,宿迁推行1/3干部离岗招商、1/3干部轮岗创业,政府催生了上千“官商”,这同样引起媒体集中轰炸。

2003年,宿迁市强行推进教改医改,变卖幼儿园和医院,引起激烈争议。

从7月12日至10月2日的短短时间内,被很多官员视为“政治杀伤力极大”的《焦点访谈》,三次聚焦宿迁。

江苏省一位官员评价,如此高频率关注一个地区,实属罕见,实非寻常。

耐人寻味的是,所有这些引起争议的事件,背后都站着同一个人。

8年来,他从沭阳县委书记,升任到宿迁市市长、市委书记,一直以激进的手段推进改革,争议伴随了他施政的全过程。

但他一直隐于幕后,面对媒体的质疑,从未试图去公开解释。

他是一个有留美经历的恢复高考制度之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他又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农家孩子,他还是一个性格倔强面孔复杂的官场中人。

在他的下属眼里,他有时心细如发,有时一意孤行,有时温情,有时铁血。

他是仇和,中共宿迁市委书记,一个连名字都充满了矛盾色彩的人。

官场中的“恶人”在宿迁,现在还存有一个“项王故居”。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是现宿迁市宿城区人。

项羽的红颜知己虞姬,则正是现沭阳县人。

对于一直在农科院、科委工作的仇和来说,1996年12月8日,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日子:当天,仇和以宿迁市委常委、副市长之衔,兼任沭阳县委书记。

个性官员的强势选择

个性官员的强势选择

个性官员的强势选择个性官员的强势选择钝俚个性官员不断涌现和得以重用是当今中国政治领域的一个现象(虽然绝大多数归于“革命家、政治家”一类都是十分有个性的),但是在当前中国的现行政治构架下,极富个性的干部往往就是绝对强势的领导,绝对强势的背后就是极富争议。

各方面的关注往往都会集中起来,缺点会被无限放大,优势会被无端拔高,很难还原一个所谓的绝对真实本来面目,这也就是仇和为什么会说“媒体仇和”不是真实的“我”的原因。

一、强势领导都是个性官员要理解当前为何大多数地方强势领导总是能够带动一方发展,获得绝大多数辖区内老百姓的拥护,就必须从人的本性谈起。

“人之初,性本善”说的是平稳运转下的社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状态,这句话对于社会管理和政治运作来说也是一样。

衡态和均势下的社会活动特别是政治活动基本倾向于相对稳定,通常表现为有变化的只是形式上的细微变化和局部调整,能够达到成为改革的即是各方力量角逐的最大让步,要达到创新便显得难上加难。

眼下各方曝光并大力鼓吹的主要着眼于对于某些具体行政行为的要求严格导致的“强势”上,这类强势吸引目光特别是媒体关注的要害在于对现在具体行政行为低效率、冗员冗事的另类途径批判上。

说到对于体制内构架或者发展方向的有益探讨基本没有,而敢于突破一定禁区的前提就是:在干部身上做文章。

无论是仇和还是吕日周,得到广大群众认可的强势领导者基本工作思路为:在既有构架体系下,对干部严格要求、严管重罚,对百姓循循善诱、逐渐改变。

把吏治的整饬作为基本出发点,敢于兴规矩、定制度,然后严要求、重惩处。

他们的个性集中体现在对干部考评考核的办法和措施上,让在老百姓眼里看来狐假虎威万分畏惧的所谓干部在其面前谨小慎微、颜面尽失,于是广大公众似乎找到了给自己做主的靠山,看到了自己当家作主的希望。

在官声和民生之间,在官样和民望之间,似乎永远难以找到最佳契合点。

所以,强势领导的选择往往都是压住能够管住的官员,得到人民群众最大的拥护。

新形势下个性官员的内涵和时代关系

新形势下个性官员的内涵和时代关系
1 . 2 独 特 的 个性
清晰地界定活 动的范围 ,该做的和不该做 的,能做 的和不 能做 的, 为人们 的一切行为提供可行性 的依 据。我们 强调依法办事 , 注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有法可依 , 有法必依 , 执法必严 , 违法必 究。现阶段 , 我们 面临着民主意识 、 守法意识欠缺与法治建设 不 完善 的弊病 , 而“ 个性 官员 ” 的个性施 政如强力 反腐 、 政务公 开 、 整治工作作风 、新 的干部管 理机 制等举 措能够督促 各级领导 干 部在遵守 民主和法治 的前 提下 , 高效 、 快捷 地处理各 种政务 , 从 而对 民主法治建设具有积极 的推动意义 邓小 平早 在 8 0年代就 已经 指出 , 制度好就会使 坏人无法任 意横 行 , 制度不好 就会使好 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没有好的制度 . 纵有 千百个 “ 个 性官员” 也无法施展 自己的政治才能。 在“ 个性 官员 ” 拥有高度 自律 的同时 , 进一步完善 民主监督 制度和用人制 度 的硬性 约束也必不可少 。个性官员敢 于打破 常规 , 突破极 限 . 但他们 又是固执 、 有个性 、 爱 冒险 的代表 , 为此 , 在不挫伤他们工 作积极性 的同时 , 加紧完善 相关 监督约束 法治制度 . 这不 仅是对 他们 的监督 , 更是对他们 的一种保 护。同时 , 我们应在坚 持党要 管党 , 严 管干部的原则前 提下 , 逐步 扩大干部 工作 中的民主 . 把 群众公认 、 组织公认 和专家公认 的好干部 , 好 官员培养起来 。
既要 看到前进 、 推动 的一 面 , 比如个性官 员对官员 治理 、 政治体 制、 民主法治等的推动作用 ; 又要看到不足 、 局 限的一 面 , 比如 官 员 自身 的局 限性等 ,从 而客 观公正得 看待 和对 待这一时代的现

“个性官员”:凸显国家公仆人格风范

“个性官员”:凸显国家公仆人格风范
伦理 。

14 ・ 7
中国公仆 人格 塑造 的方 法途径 。
关键 词 : 个性 官 员”; “ 公仆人格 ; 气节 ; 念 ; 格境界 信 人
中图分类 号 : 2 3 3 D 6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6 1 2 9 ( 0 0 0 — 14— 4 1 7 — 94 2 1 ) 1 0 7 0
质疑 的官 场共识 。在 数千 年 文பைடு நூலகம் 发 展 的历 程 中 , 们 我 的先 人不 断创造 出诸 如“ 打 出头鸟 ” “ 秀于林 , 枪 、木 风
必摧 之 ” “ 、 行高 于人 , 众必非 之 ” “ 等 至理 名 言 ” 这 些 ,
都被 尊为做 官或 从政 的座 右 铭 。 即便在 当下 的 中国 ,
1“ 、 共性 ” “ 性”的 突 围。有 人 以 为 , 些 官 到 个 这
员虽 然得 到 了广 大人 民群 众 的认 可 和赞 同 , 他们 的 但 行 为在某 种 意义 上 触 犯 和 挑 战 了事关 政 治 生 命 和 前
途 的官场 潜规则 , 背 了数 千 年来 几 乎 无人 对 此提 出 违
“ 性 官 员 ” 多 具有 如 下这 样 或那 样 的 “ 个 大 个
性 ” “ 者 敢 于 挑 战 官 场 的所 谓 “ 规 则 ” “ 规 :或 显 或 潜 则 ”, 场鲜 明 , 义执 言 , 做敢 当; 立 仗 敢 或者 敢于 突破 传 统 施政 思维 , 意 改 革 创新 , 力 为 经济 社 会 发 展 营 锐 努 造 良好 的制度 环境 ; 或者 敢 于触 犯部 门和局 部 既得 利 益 , 注 民生 , 国家和人 民的利 益 而 振臂 高 呼 ; 者 关 为 或 敢 于揭 露政 治领 域 中 的敏 感 问 题 , 击 社 会 时 弊 , 直 把 官位 和 乌纱 置 之 度 外 。相 对那 些 四平 八 稳 的温 和 官 员 而言 , 他们个 性 相 对 外露 , 因其 “ 另类 ” 的施 政 风 格 而引 起 社 会 各 界 的 广 泛 关 注 并 且 带 来 争 议 , 称 为 被 “ 性官 员 ”② 括 起 来 , 个 性 官 员 ” 有 如 下 的一 个 。概 “ 具

改革需要有个性的官员

改革需要有个性的官员
印象
不知 道是 从什 么 时候 开始 的 , “ 个 性官 员 ”这 个词 开 始淡 出
2 0 1 4 5 ◆ 上 ◆ 领 导 文 萃 6 5
舆 论视 野 , 似 乎是 集体 从 媒体 前 台退 场 。 曾经 的“ 个 性 官员 ” 。 高 升 的高升 , 退休 的退休 . 沉默 的沉 默 , 作 为 一个 群体 和 一个 现 象 , 他们 慢慢 成为 人们 的记 忆
成痼 疾 的官场 陋 习 . 需要 “ 个性 ” 去撼 动 “ 宁做 庸 官 而不 敢承 担 改革 风 险” 的保 守政 治取 向需 要 “ 个性” 去刺 激 。 “ 不 敢创 新 、 害 怕
当改 革 先 行 者 ” 的鸵 鸟思 维需 要 “ 个性” 去 .不是 那种 无 视 民主 的专 断 和铁 腕. 拿“ 听 不 见 不 同意 见 ” 的强 硬 当个 性 : 也不是“ 人治” 的代 名 词. 将 个人 的意 志 和偏好 置 于组 织 和制 度之 上 . 一 言 堂下 为所 欲
为, 拍 脑袋 决 策拍 屁 股 走 人 , 拿 不 负 责 任 当个 性 ; 当然 更 不是 那
种 人们 所 厌 恶 的作 秀 姿 态 . 台前 说 这 一套 , 背 后 却 做 另 一套 , 所
谓“ 个性” 不 过是 一种 欺骗 大 众 的表演 . 高调 取悦 大 众 . 却 从 没有
实 质性 的行 动 公 众期 待 的个 性 . 是 一 种在 改 革 问题 上 的勇 气 与担 当 。敢 于 当领 头羊 . 但 不 是去 “ 出风 头 ” : 敢 于作 决 断 , 但 不是 独 断专行 ;
岗位 的变 化而磨 灭 了个 性 。 张保 庆 的退休 . 也 带走 了他 的能言 和
敢言: 仇 和 的高 升 。 那种 使 他成 为万 众 瞩 目的政 治 明 星 的个 性 也 被 隐藏 了起来 不知 道这 个词 为什 么 消失 . 但是 . 中国 的改革 深化 需要 负 责

“个性官员”:凸显国家公仆人格风范

“个性官员”:凸显国家公仆人格风范

作者: 黄晋华 陈志龙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出版物刊名: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页码: 174-176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
主题词: “个性官员” 公仆人格 气节 信念 人格境界
摘要:当代,个性官员在中国各级政治舞台上,以鲜明的施政风格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个性,中国政坛上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吹入了阵阵新风。

“个性官员”有其内在和外在的个性特征,蕴涵了官员的公仆信念,展现了官员的公仆气节,达到了官员的公仆人格境界。

本文试图探讨个性官员与公仆人格的内在关系,解释公仆人格所具有的涵义与内在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尝试着提出当代中国公仆人格塑造的方法途径。

解读个性官员:个性官员显露身手

解读个性官员:个性官员显露身手

解读个性官员:个性官员显露身手
王春
【期刊名称】《廉政瞭望》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一改官场四平八稳的传统风格,敢于亮出个人观点,用“铁腕”手段推行变革,甚至用“专制”手段推行民主,“另类”施政引发争议……个性官员大胆挑战官场潜规则,民生,公平,和谐……个性施政无疑彰显了政治的文明。

【总页数】4页(P8-11)
【作者】王春
【作者单位】《廉政瞭望》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12
【相关文献】
1.中国个性官员的成长启示——浅谈"改革官员"罗崇敏 [J], 郭洋
2.官员彰显个性不能无视法纪 [J], 张立新
3.解读“个性官员”现象 [J], 肖木
4.清官的历史个性与现代风貌--新时期官员腐败行为及其治理系列之六 [J], 陈锦山;梁芷铭
5.政治新常态下“个性官员”淡出公众视野现象解读 [J], 寇政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仇和现象”的法治思考一提起个性化执政走向法治,一些人往往会指责为“人治”。

这是对仇和改革诸多非议中杀伤力较大的一种。

诚然,个性化执政的人治色彩是比较浓重的。

然而,它却是推动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

这大概也是一种“异化”吧?仇和在回答人们的这种指责时,说过一句话:“我们能不能用人治来推动法治,用不民主的方式来推动民主呢?”笔者以为,这句话极富哲理性,堪称为真知灼见。

凡懂得一些政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任何法治无不是人治发展的结果。

法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基本运行轨迹是,将人治的经验上升为制度,并通过法定的程序固定下来,最终才达到法治。

执政行为的主体是人,当然摆脱不了个人意志和理念的影响。

关键在于,这种个人意志和理念的基本方向是朝着法治的目标的。

这正如美国建国初期的总统华盛顿、杰弗逊等多位政治家以政治人格推动和坚持法治一样。

而且必须指出的是,这种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总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即使对于已建成了法治社会的国家,也仍然存在局部上由人治向法治的过渡。

也就是说,人类由人治向法治的全面推进,这一过程是永远不会完结的。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是纯粹的人治或法治。

对于今天我们这个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国家,经由人治向法治的过渡,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一切以法治为目标的人治行为,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为法治建设所必须的。

仇和不仅是“用人治推动法治”的倡言者,而且是身体力行者。

他在自己的施政过程中,总是首先以自己的政治智慧和坚强意志掀起和推动某项改革,而后就继之以那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这是由人治推动法治的生动体现。

以仇和在沭阳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人事管理为例。

仇和到任沭阳县委书记之初,为了澄清吏治,彻底刹住沭阳卖官鬻爵盛行的歪风,他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调兵遣将,并争得省纪委领导的支持,迅即打响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反腐恶仗。

留下来的一个经典镜头是,前县委书记供出41个买官者,每报出一个名字,纪委就立马派人去“请”;当天仇和正率官员到各乡镇观摩,纪委书记当路拦下车队,从中巴车上往下揪人,这在当时引起的震动不亚于九级台风。

然而仇和的眼光决不停留在这样的反腐成果,他考虑的是如何从制度上杜绝官员腐败现象。

为此,他进行了艰苦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在全国最先推出了干部任前公示制度,还先后建立和完善了竞争上岗制、公开招聘制、公开推荐制、实绩动态考核制、谈话诫勉制、离任审计制等配套制度十多项,在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和制约机制创新上迈出了一大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仇和在沭阳首推的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实行一年半后,中共中央组织部派专员到沭阳调研,为此胡锦涛同志还专门作了长篇批示,后来将这一制度写进了《干部任免条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行。

当然,仇和在沭阳县以及升任宿迁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后,还有多方面制度建设的生动事迹,在此不再赘述。

仇和以人治推动法治的观点,有其理论上的支持。

他认为,我国当前正处在体制转轨、机制转换、社会转型、国民转心的阶段,在经济形态上既不是铁板一块的计划经济,又不是体制完全到位的市场经济,在这个时期更需要靠制度去推进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而这些制度的产生,必然有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的意志就会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了。

仇和以这一理论为自己颇为大胆的改革行为辩护并回击那些指责他“搞人治”(其实是否定他所进行的改革)的种种论调。

我们作这些引证的目的,仅在于说明一点:当人们真正了解了仇和等一大批个性化执政官员的施政经历及他们的某些理性思考后,还能简单化地指责他们是在搞人治吗?难度我们不能将他们在某个时段上带有一定“人治”色彩的施政行为与“法治”建设的价值导向联系起来,并将其看作是法治建设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和前奏吗?发挥“个性官员”的积极作用,加快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现在我们的社会已经能够包容“个性官员”的存在,这是中国政坛的好现象。

但是众所周知,个性是把“双刃剑”,利用的好,会促进改革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给老百姓带来福音;利用的不好,会偏离改革的轨道,给人民群众带来伤害,甚至会动摇党和国家事业的“基石”。

我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应当理解为执政为民之心,而不是一种造作和作秀,其蕴含的应该是一种敢于负责和改正错误的政治勇气、大公无私的政治精神和疾恶如仇的政治良心。

官员的个性施政的作用的发挥绝对不能违背公平、效率和正义等原则,像那种只讲效率而不讲原则的“个性官员”是我们所不提倡的。

民主法制建设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在民主政策、法律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

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采用不民主的手段或者不合乎法律约束的途径,那是与我们对“个性官员”的要求所不相符合的。

我们需要的是在政治体制框架下,主动接受制度的监督和约束,能切实做到“心为民所系、权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又能以自己独特的个性赢得群众理解、尊重、信任并在工作中卓有成效的官员,而不是只注重工作结果不讲原则、穿越底线的官员。

我们应该利用好“个性官员”敢说敢干、突破常规思维、为老百姓谋取利益等积极方面的作用,为我们的民主法制化建设服务。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监督并确保那些个性官员在严守民主制度、法律原则的前提之下行事,切不可打着“个性”的招牌恣意妄为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我们认为当务之急国家需要健全人事任免机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事评价体系,以制度化的方式来考核选拔和任用官员,不但要让各种“个性官员”能够包容其中,更要让“个性官员”的各种优良执政品质得以推广。

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这么一句话“制度好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这就说明只有凭借良好制度的推动,一个社会才能够长久地正常运转。

比如仇和在从沭阳县委书记升任到宿迁市市长、宿迁市委书记、昆明市委书记的过程中,他工作过的每一处地方都会留下其“个性施政、效果卓著”的口碑,而每当仇和在一个地方离任之后就会把带有其个性色彩的施政方略“带走”,他的继任者很难掌握其中所存的施政精髓。

没有制度的指引,仇和等少数人的成功就只能是个案,只能算作一个人的成功,没有制度机制的运作这种成功很难成为普遍意义上的范式。

综上所述,官员能否亲政、善政不仅依靠其个人所具有的“个性”,更重要的是国家要创造一种制度环境,即一个人事任免机制下的约束、鞭策与淘汰制度。

制度因素不仅是“个性官员”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更多“个性官员”得以产生的重要保证。

在畅行民主法制的社会,只有在制度护航下的个性施政才是我们的社会所真正需要的。

四、“仇和现象”的威权政治思考仇和现象的价值在于,在官场的腐败和坏风气达到一定了程度的时候,仇和在本地自上而下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由于得民心落实得比较好,也有相当好的效果。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率先试点乡镇党委书记。

公推公选是向民主迈进的一步,但是总的来看,仇和的所作所为基本属于威权政治。

其特点是依靠领导者魄力和能力,意志力和具有独断色彩的理政模式展开工作其实际有效性和持续性值得继续观察。

威权政治在特定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威权领导人物威信较高而决策不失误的情况下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战争、抗灾、紧急等情况下威权政治也会发挥相当明显的效力,在民主政治开始启动的时候也往往需要威权作为原始推动力。

最先启动一个国家或地区民主政治的威权人物还会彪炳史册,但笔者认为威权政治不具有普适意义。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中,其局限性也是非明显的,常并不值得各地效仿。

首先威权政治有短时之效而无长久之功,按照正常的逻辑,即使具有高超智慧和崇高威望的人,其综合能力也比不上民众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规律。

古谚有,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毛泽东也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唯物主义也反复强调。

毛泽东同志,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有着高超智慧和崇高威信的领导人。

多次在革命的紧急关头挽狂澜于既倒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卓著功勋。

但一分为二地看,他在建国后又犯不少错误。

这些错误从上世纪57-67年代中后期开始,越来越严重,文革时达到顶峰,而这些错误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当时每一项重大政策的出台,即使在党内都有反对意见而这些意见不但没有得到足够的正面重视。

反而被上升到政治的高度。

不同意见持有人被打到,阶级对立面成专政和被打击的对象,悲剧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原因在于威权人物无论多么伟大、多么智慧超群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当他正确的时候,会给社会带来福社,而当他错误的时候,则会给社会带来灾难。

虽然他常常是正确的。

由谬误常常有一步遥。

正确与错误常常在悄悄发着变化,在于威权缺乏必要的权力制约,错误的决策会无法阻挡地贯彻开来,这样虽然威权人物和他具有的超人智慧会在一个时期,一个地方,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发展。

但如果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长期被威权人物所笼罩,其加大危害也就不言而喻,总的说得不偿失,损失会远远多于收益,历史事实表明,随着时间的发展,威权政治及其领导者极容易走向反面,从而使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威权政治的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其次威权政治以人治为特征和法治有着深刻的矛盾,威权政治极容易伤害到公民权利和公民自由,而在牺牲公民自由的前提下威权人物无论多么用心良苦一心为公,无论打着什么样的旗号都是本末倒置的做法,都不会建成一个繁荣富强充满活力的社会;在威权政治的环境下领导人容易忽视公民权利;在施政过程中往往带有简单粗暴的色彩。

法律容易被灵活运用往往为了推行自以为正确的政令而忽视公民个人的自由,例如言论自由可能会被认为是对权威的冒犯而被加以禁止或限制,我们注意到仇和所在城市为抓好社会治安,曾经让犯事的人在电视台发表忏悔。

显然这经构成对公民人格尊严的伤害,有一个时期仇和要求农民种杨树田间地头各处种,当时是很多农民开始有抵触情绪,但是后来杨树价格上扬了。

农民得到了实惠,看起来这是仇和的功劳,实则并不值得赞扬。

市场经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农民有种杨树或者不种杨树的自由和权利。

如果农民赔了呢。

显然仇和的做法具有冒险性,一旦农民赔了钱,他们就会怨声载道,甚至引发诉讼和社会的不稳定。

事实是在许多地方曾经出现过县乡政府要求农民种辣椒搞大棚最后却没有销路的例子。

威权政治最容易制造各种大跃进,各种好大喜功,想当然的豪迈,决策层出不穷,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砸锅大炼钢铁,早为历史的笑话,仇和改革中,但仅靠疾风暴雨式的改革能创造经济奇迹吗?我担心这只是新的大跃进,几年前曾经听到山东某市委书记提出的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模式,各地报纸也跟着起哄。

但事实上,这位市委书记连干两任,所在地既没有超常规,也没有跳跃式发展,基本上还是老样子。

现在一些地方出现新大跃进。

编造虚假数字欺骗群众,当初整个乡镇年值只有二三百万,但是乡党委书记却要求上报亿、不报这么高还不行,其他的乡镇也报得高啊。

浮夸几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