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等级划分(材料特制)

合集下载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降雨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降水的数量,是气象学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根据降雨量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于对降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管理。

一、轻度降雨。

轻度降雨是指降水量较小的降雨,通常在0.1毫米至10毫米之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一定的作用,但对水资源的补充作用有限。

二、中度降雨。

中度降雨是指降水量适中的降雨,通常在10毫米至25毫米之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较好的作用,可以有效补充地下水和水库的水源。

三、大雨。

大雨是指降水量较大的降雨,通常在25毫米至50毫米之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显著的作用,但同时也容易引发山洪和地质灾害。

四、暴雨。

暴雨是指降水量非常大的降雨,通常超过50毫米。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极其显著的作用,但也容易引发城市内涝和河流洪水。

五、特大暴雨。

特大暴雨是指降水量异常巨大的降雨,通常超过100毫米。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极其显著的作用,但也容易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

六、超特大暴雨。

超特大暴雨是指降水量极其巨大的降雨,通常超过250毫米。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极其显著的作用,但也容易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滑坡和泥石流。

总结,根据降雨量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轻度降雨、中度降雨、大雨、暴雨、特大暴雨和超特大暴雨等不同等级。

不同等级的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土壤湿润以及水资源的补充都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管理。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

气象部门: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

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

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降雨等级表
防汛部门: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

按12小时降雨强度和24小时降雨强度划分大小降雨量等级,见下表:
雨量等级表
水文部门: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

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199.9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另外,人们也可以从降水情况来判定雨的等级:下小雨时,一般雨点清晰可辩,没有飘浮现象;落到地面、石板或屋瓦上不四溅;地面泥水浅洼形成很慢;至少两分钟以上才会润湿石板、屋瓦;屋檐下只有滴水。

降中雨中,雨水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在硬地、屋瓦上雨水四溅;水洼泥潭形成很快;屋顶有沙沙声。

下大雨时,雨如倾盆,模糊成片;落在屋瓦、水泥地或石板上可四处飞溅,水潭形成很快;屋顶雨水有喧闹声。

降雨分级

降雨分级

1、什么是降雨量:降雨量是至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

2、降雨量等级的划分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具体如下:降雨等级表等级1小时雨量(mm)12小时雨量(mm)24小时雨量(mm)小雨<2.5 2-5 ≤10中雨 2.5-8 5-15 10.1-50大雨8.1-16 15-30 50-100暴雨>16 30-70 100-200大暴雨70-140 >200特大暴雨>140地质灾害分级标准:Ⅰ级地质灾害:1、因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害造成30人以上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2、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

3、造成大江大河支流被阻断,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Ⅱ级地质灾害:1、因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害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2、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

3、造成国家高速路网公路中断;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地质灾害。

Ⅲ级地质灾害:1、因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害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2、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

Ⅳ级地质灾害:1、因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害造成3人以下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

2、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下。

滑坡体积分类表依据类型指标和特征滑坡体体积小型滑坡体积<10万m3中型滑坡体积为10-100万m3大型滑坡体积为100-1000万m3特大型滑坡体积为1000-10000万m3巨型滑坡体积为>10000万m3。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降雨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某地区降水的总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降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水资源供应、生态环境等方面。

因此,对降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等级划分,对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的制定目的。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描述和评价降雨量的大小,便于人们对不同降雨量进行比较和分析。

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城市防洪排涝、水资源管理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二、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的内容。

(一)根据降雨量大小,通常将降雨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四个等级。

1. 小雨,指降水量在0.1毫米至9.9毫米之间的降雨,一般对农作物生长影响不大,但对于城市排水和道路交通有一定影响。

2. 中雨,指降水量在10毫米至24.9毫米之间的降雨,对农作物生长有一定帮助,但如果连续下雨时间过长,也可能引发水浸等灾害。

3. 大雨,指降水量在25毫米至49.9毫米之间的降雨,对农作物生长有明显帮助,但也有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4. 暴雨,指降水量在50毫米及以上的降雨,对农作物生长有显著影响,同时也容易引发城市内涝、山洪、泥石流等严重灾害。

(二)除了降水量大小外,降雨量等级划分还应考虑降雨持续时间、降雨频率、降雨强度等因素。

1. 降雨持续时间,长时间的小雨对土壤渗透有利,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则容易引发水浸等灾害。

2. 降雨频率,降雨频率高的地区,即使降雨量不大,也容易引发城市内涝等问题。

3. 降雨强度,同样是50毫米的降雨,如果在短时间内集中下来,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会更大。

三、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的应用。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主要应用于气象监测、农业生产、城市防洪排涝、水资源管理等方面。

在气象监测方面,根据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和记录降雨情况,为气象预报和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在农业生产方面,根据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可以及时采取灌溉、排水、防洪等措施,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降雨量等级划分

降雨量等级划分

降雨量等级划分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

气象部门: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

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

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水文部门: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

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毫米;暴雨降雨量为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另外,人们也可以从降水情况来判定雨的等级:下小雨时,一般雨点清晰可辩,没有飘浮现象;落到地面、石板或屋瓦上不四溅;地面泥水浅洼形成很慢;至少两分钟以上才会润湿石板、屋瓦;屋檐下只有滴水。

降中雨中,雨水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在硬地、屋瓦上雨水四溅;水洼泥潭形成很快;屋顶有沙沙声。

下大雨时,雨如倾盆,模糊成片;落在屋瓦、水泥地或石板上可四处飞溅,水潭形成很快;屋顶雨水有喧闹声。

诏安县东溪流域西潭水利中心站。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水的总量,通常以毫米或英寸为单位。

降雨量的多少对于农业、水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降雨量进行合理的划分和等级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降雨量等级划分的标准。

一、轻度降雨。

轻度降雨是指降雨量在0.1-10毫米之间的降水。

这种降雨量一般对于植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大面积的灌溉和水资源补给的效果并不显著。

二、中度降雨。

中度降雨是指降雨量在10-25毫米之间的降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湿润有着较好的效果,可以满足一定范围内的灌溉需求,也有助于补充地下水资源。

三、大雨。

大雨是指降雨量在25-50毫米之间的降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湿润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可以满足大部分地区的灌溉需求,也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补给。

四、暴雨。

暴雨是指降雨量在50-100毫米之间的降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湿润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以满足大范围的灌溉需求,也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充分补给。

五、大暴雨。

大暴雨是指降雨量在100-250毫米之间的降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湿润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以充分满足大范围的灌溉需求,也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充分补给。

六、特大暴雨。

特大暴雨是指降雨量超过250毫米的降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湿润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以充分满足大范围的灌溉需求,也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充分补给。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地区的降水情况和需求,可以对以上降雨量等级进行适当调整和细化,以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

同时,也需要根据降雨量等级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合理的降雨量等级划分可以更好地发挥降水资源的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分歧部分有分歧的尺度.之青柳
念文创作
气象部分: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暗示.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停止划分,详细如下:
降雨等级表
防汛部分: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出50毫米者定为暴雨.按12小时降雨强度和24小时降雨强度划分大小降雨量等级,见下表:
雨量等级表
水文部分: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1 99.9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别的,人们也可以从降水情况来断定雨的等级:下小雨时,一般雨点清晰可辩,没有飘浮现象;落到地面、石板或屋瓦上不四溅;地面泥水浅洼形成很慢;至少两分钟以上才会润湿石板、屋瓦;屋檐下只有滴水.降中雨中,雨水如线,雨滴不容易分辨;落在硬地、屋瓦上雨水四溅;水洼泥潭形成很快;屋顶有沙沙声.下大雨时,雨如倾盆,恍惚成片;落在屋瓦、水泥地或石板上可四处飞溅,水潭形成很快;屋顶雨水有喧闹声.。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在气象上用降雨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

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

小雨:雨点清晰可见,没漂浮现象;下地不四溅;洼地积水很慢;屋上雨声微弱,屋檐只有滴水;12小时内降水量小于5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小于10mm的降雨过程。

中雨: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四溅;洼地积水较快;屋顶有沙沙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5~15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25mm的降雨过程
大雨:雨降如倾盆,模糊成片;洼地积水极快;屋顶有哗哗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15~3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25~50mm的降雨过程。

暴雨:凡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50mm的降雨过程统称为暴雨。

根据暴雨的强度可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三种。

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30~7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50~100mm的降雨过程。

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70~14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0~250mm 的降雨过程。

特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14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250mm的降雨过程。

降水等级划分表

降水等级划分表

降水等级划分表
降水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在气候系统中,降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方便描述和分析降水现象和降水量的大小,人们制定了降水量等级划分表。

根据降水量多少的不同,降水等级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①少雨:0.1~10毫米,此时一般只有轻微的湿润感受。

②小雨:10~25毫米,此时地面有水迹,但能正常行走。

③中雨:25~50毫米,此时街面能见到积水,流量加大。

④大雨:50~100毫米,此时出现严重的积水现象,地势低洼的区域会淹水泡水。

⑤暴雨:100~250毫米,此时雨势猛烈,降雨量大,主干道也可能被淹没。

⑥大暴雨:250~500毫米,此时出现城市内涝,河流将会发生较大的洪水。

⑦特大暴雨:500毫米及以上,此时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出现重大的洪水及山洪灾害。

在现代人们生活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密,了解和掌握降水等级划分表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将有助于人们及时进行各种防范行动,减少不必要的灾害。

同时,这也更好地展示了降水的重要性和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

下雨大小划分标准

下雨大小划分标准

下雨大小划分标准摘要:1.概述2.雨量等级的划分3.降雨强度的划分4.我国的降雨量等级标准5.国际上的降雨量等级标准6.结论正文:一、概述降水是大气中水分在一定条件下凝结并落到地表的现象,其中雨水是最常见的形式。

为了对降雨量进行科学、准确的描述和衡量,人们制定了一系列的降雨量等级和强度标准。

本文将对降雨量的划分标准进行简要介绍。

二、雨量等级的划分1.轻雨:1 小时内的雨量小于等于2.5mm 的降雨。

2.中雨:1 小时内的雨量小于等于10mm 的降雨。

3.大雨:1 小时内的雨量小于等于25mm 的降雨。

4.暴雨:1 小时内的雨量小于等于50mm 的降雨。

5.大暴雨:1 小时内的雨量小于等于100mm 的降雨。

6.特大暴雨:1 小时内的雨量超过100mm 的降雨。

三、降雨强度的划分降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一般用毫米/小时表示。

根据降雨强度,降雨可分为:1.弱降雨:降雨强度小于0.5mm/小时。

2.中等降雨:降雨强度在0.5-1.5mm/小时之间。

3.强降雨:降雨强度在1.5-3.0mm/小时之间。

4.极强降雨:降雨强度超过3.0mm/小时。

四、我国的降雨量等级标准我国降雨量等级标准主要参考1 小时和24 小时的降雨量。

根据1 小时的降雨量,分为:1.轻雨:小于2.5mm。

2.中雨:2.5-6.9mm。

3.大雨:7.0-14.9mm。

4.暴雨:15.0-31.9mm。

5.大暴雨:32.0-61.9mm。

6.特大暴雨:大于62.0mm。

根据24 小时的降雨量,分为:1.小雨:小于10mm。

2.中雨:10-25mm。

3.大雨:25-50mm。

4.暴雨:50-100mm。

5.大暴雨:100-200mm。

6.特大暴雨:大于200mm。

五、国际上的降雨量等级标准国际上,降雨量等级标准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

通常,国际上的降雨量等级也主要参考1 小时和24 小时的降雨量。

雨量、风力等各种气象等级划分

雨量、风力等各种气象等级划分

从事防汛抗旱工作人员必备-----雨量、风力等各种气象等级划分一、雨量等级划分小雨:日(本日8时至次日8时)降雨量小于10毫米;中雨:日降雨量10~25毫米;大雨:日降雨量25~50毫米;暴雨:日降雨量50~100毫米;特大暴雨:日降雨量200毫米以上。

二、风力等级划分六级:风速10.8~13.8米/秒,每小时39~49公里,举伞困难,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七级:风速13.9~17.1米/秒,每小时50~61公里,全树摇动,迎风步行感到不便;八级:风速17.2~20.7米/秒,每小时62~74公里,树枝折断,人向前走阻力很大;九级:风速20.8~24.4米/秒,每小时75~88公里,吹倒草房,吹动屋瓦;十级:风速24.5~28.4米/秒,每小时89~102公里,可吹倒树林,破坏一般建筑物;十一级:风速28.5~32.6米/秒,每小时103~117公里,摧毁力大,吹倒大树,一般建筑物严重破坏。

十二级:风速大于32.6米/秒,每小时117公里以上,海浪滔天,摧毁力极大。

三、热带气旋等级划分热带气旋是大气中的一种巨大涡旋现象,中心为台风眼,常风平浪静,近中心周围由于强烈的上升气流,伴有狂风暴雨,是最恶劣的危险区域。

热带风暴:近中心附近风力在8~9级的热带气旋。

强热带风暴:近中心附近风力在10~11级的热带气旋。

台风:近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的热带气旋。

强台风:近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

四、干旱等级划分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小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45天、夏季26~35天、秋冬季51~70天;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特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五、洪水等级划分洪水是指特大的径流而言。

大雨等级划分标准

大雨等级划分标准

大雨等级划分标准: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

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

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

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

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

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2.5~5.0mm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5.0~10.0mm或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过程。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mm或积雪深度达8CM的降雪过程。

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2.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0.0mm或积雪深度达16CM的降雪过程。

特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4.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30.0mm或积雪深度达32CM的降雪过程。

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

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

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是指根据降雨量的大小对雨水进行分类和评估的一种标准。

根据国际惯例,通常将24小时降雨量分为多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降雨量范围。

通过这些等级,可以更好地判断降雨量的强弱,为气象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降雨量等级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但基本上都遵循较为类似的规律。

一般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小雨:降雨量在0.1毫米(mm)至9.9mm之间。

这种降雨量大小通常被认为是轻微的,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小,一般不会造成明显的问题。

2. 中雨:降雨量在10mm至24.9mm之间。

这种降雨量大小适中,有时可能会引起一些局部积水或水渍,但一般不会对交通和人们的出行带来太大困扰。

3. 大雨:降雨量在25mm至49.9mm之间。

这种降雨量较大,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积水情况,对交通影响较大,可能造成道路塌方等气象灾害。

4. 暴雨:降雨量在50mm至99.9mm之间。

这类降雨量属于极端天气,容易引起严重的洪涝灾害,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堵塞、山体滑坡、城市内涝等情况。

5. 大暴雨:降雨量在100mm至249.9mm之间。

这种降雨量极大,可能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对交通、农田和城市基础设施的破坏都将非常严重。

6. 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50mm以上。

这类降雨量属于极为罕见的极端天气事件,往往会引发重大的灾害,严重破坏城市和农田,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降雨量等级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具体的影响程度还与地区的地形、排水系统的情况以及降雨时长等因素密切相关。

同样的降雨量,在不同的环境下可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总之,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是一种用于对降雨量进行分类和评估的标准体系,通过对降雨量的划分,可以更好地了解降雨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同时为气象预报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

气象部门: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

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

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降雨等级表
防汛部门: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

按12小时降雨强度和24小时降雨强度划分大小降雨量等级,见下表:
雨量等级表
水文部门: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

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 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199.9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另外,人们也可以从降水情况来判定雨的等级:下小雨时,一般雨点清晰可辩,没有飘浮现象;落到地面、石板或屋瓦上不四溅;地面泥水浅洼形成很慢;至少两分钟以上才会润湿石板、屋瓦;屋檐下只有滴水。

降中雨中,雨水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在硬地、屋瓦上雨水四溅;水洼泥潭形成很快;屋顶有沙沙声。

下大雨时,雨如倾盆,模糊成片;落在屋瓦、水泥地或石板上可四处飞溅,水潭形成很快;屋顶雨水有喧闹声。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降雨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等级划分标准
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 的降雪过程。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2.5~5.0mm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5.0~10.0mm或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过程。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mm或积雪深度达8CM的降雪过程。

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2.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0.0mm或积雪深度达16CM的降雪过程。

特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4.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30.0mm或积雪深度达32CM的降雪过程。

—1—。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

防汛部门: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

按12小时降雨强度和24小时降雨强度划分大小降雨量等级,见下表:
雨量等级表
水文部门: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

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199.9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气象部门: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

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

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降雨等级表
另外,人们也可以从降水情况来判定雨的等级:下小雨时,一般雨点清晰可辩,没有飘浮现象;落到地面、石板或屋瓦上不四溅;地面泥水浅洼形成很慢;至少两分钟以上才会润湿石板、屋瓦;屋檐下只有滴水。

降中雨中,雨水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在硬地、屋瓦上雨水四溅;水洼泥潭形成很快;屋顶有沙沙声。

下大雨时,雨如倾盆,模糊成片;落在屋瓦、水泥地或石板上可四处飞溅,水潭形成很快;屋顶雨水有喧闹声。

降雨量等级划分

降雨量等级划分

降雨量等级划分之宇文皓月创作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分歧部分有分歧的尺度。

气象部分: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暗示。

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

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防汛部分: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出50毫米者定为暴雨。

按12小时降雨强度和24小时
水文部分: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

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199.9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另外,人们也可以从降水情况来判定雨的等级:下小雨时,一般雨点清晰可辩,没有飘浮现象;落到地面、石板或屋瓦上不四溅;地面泥水浅洼形成很慢;至少两分钟以上才会润湿石板、屋瓦;屋檐下只有滴水。

降中雨中,雨水如线,雨滴不容易分辨;落在硬地、屋瓦上雨水四溅;水洼泥潭形成很快;屋顶有沙沙声。

下大雨时,雨如倾盆,模糊成片;落在屋瓦、水泥地或石板上可四处飞溅,水潭形成很快;屋顶雨水有喧闹
声。

诏安县东溪流域西潭水利中心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类材料#
1
降雨量等级划分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

气象部门: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

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

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雨量时段 (等级) 12小时 降雨量 24小时 降雨量 雨量时段
(等级) 12小时 降雨量 24小时 降雨量 小雨 0.1~4.9 0.1~9.9 暴雨 30.0~69.9 50.0~99.9 小到中雨 3.0~9.9 5.0~16.9 暴雨到大暴雨 50.0~104.9 75.0~174.9 中雨
5.0~14.9
10.0~24.9
大暴雨 70.0~140.0 100.0~250.0 中到大雨 10.0~22.9 17.0~37.9 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105.0~170.0 175.0~300.0 大雨
15.0~29.9 25.0~49.9
特大暴雨
>140.0
>250.0
大到暴雨30.0~49.9 38.0~74.9
防汛部门: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

按12小时降雨强度和24小时降雨强度划分大小降雨量等级,见下表:
强雨(等级) 12小时降雨量24小时降雨量小雨0.1~4.9 0.1~9.9
中雨 5.0~14.9 10.0~24.9
大雨15.0~29.9 25.0~49.9
暴雨30.0~69.9 50.0~99.9
大暴雨70.0~139.9 100.0~249.9
三类材料# 2
特大暴雨≥140 ≥250
水文部门: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

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199.9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另外,人们也可以从降水情况来判定雨的等级:下小雨时,一般雨点清晰可辩,没有飘浮现象;落到地面、石板或屋瓦上不四溅;地面泥水浅洼形成很慢;至少两分钟以上才会润湿石板、屋瓦;屋檐下只有滴水。

降中雨中,雨水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在硬地、屋瓦上雨水四溅;水洼泥潭形成很快;屋顶有沙沙声。

下大雨时,雨如倾盆,模糊成片;落在屋瓦、水泥地或石板上可四处飞溅,水潭形成很快;屋顶雨水有喧闹声。

三类材料# 3
诏安县东溪流域西潭水利中心站
三类材料#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