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有答案解析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有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深入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35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至今仍充满蓬勃生机与旺盛生命力,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了不起的奇迹。
本固根深、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是铸就这一奇迹的重要基础。
先秦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创生期,奠定了此后几千年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
考古发现证实,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再到“多元一体”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文化交流交融,中华民族最早的大家庭逐渐成形,国家由此诞生,“大同”社会理想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价值追求逐渐深入人心。
在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我们的先人积累了初步的国家治理经验,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最终以典章、思想的形式进行总结和传承。
流传至今的夏商西周国家治理经验、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是先秦时期历史文化的集中反映。
秦汉至宋元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发展期,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个时期走向成熟并迈向新的高峰。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度的推广、官僚制度的健全,推动中国传统社会形成国家治理的基本形态,为中国传统社会的长期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和文化支撑,贯穿其中的价值主线是对“大一统”的坚定追求。
与此同时,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以文化人的文治主张、协和万邦的天下观等,也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完善。
在追求“大一统”的历史中,民族精神世代相传,民族英雄史不绝书。
明清以降是中华文化的转型期,形成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丰厚遗产。
这个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愈益深厚,“大一统”趋势愈益强化,新生社会因素愈益彰显。
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全新历史变局的出现和中国人民的抉择。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
面对新的时代变革,中华民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甘沉沦、前赴后继、浴血奋斗,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全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选项中每组加点字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山坳./执拗.菁.华/根茎.扒.手/扒.皮下载./千载.难逢B、熨.斗/熨.帖鞭鞘./剑鞘.子拧.掉/性子拧.犄.角/掎.角之势C、煞.白/煞.车抹.布/抹.掉褴褛./伛偻.起哄./乱哄.哄.D、愀.然/悄.声巷.子/巷.道薄.饼/日薄.西山连累./果实累累..2、选出下列选项中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A、国籍琐碎惦量笑嘻嘻B、回朔时辰决窍莫名其妙C、晶茔荒涎僻好能言善辨D、发泻端祥贩卖惊皇失措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一个工作不足半年,就利用职权挪用挥霍公款达950万元之巨的蛀虫,仅被判处无期徒刑,罚不当罪....,难平民愤。
B、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
C、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D、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娥眉山,奇树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李清照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陆游那样和朋友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甚至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
B、“要我说,”张师傅说,“当质检员就得有‘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才能保证咱厂产品件件是优质品。
”C、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八荣八耻”积淀着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内涵,也折射出中华民族新时期的道德追求,我们能否将我国建设成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将直接取决于对这一标准的有效落实。
D、专家认为,发现极少数非禽类动物的呼吸道外部有H5N1病毒并不奇怪是可能的,但这完全不能代表这种动物已经受感染。
二、(9分,每小题3分)华人姓氏有宝藏奇云①姓氏通常被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然而将它作为生物学标记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在国外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附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赍赏(jī) 擂鼓(léi) 熟稔(rěn) 怏怏不乐(yàng)B、脖颈(gěng)茶峒(tóng) 田畴(chóu)一蹴而就(cù)C、房檩(lǐn)抱厦(xià)苜蓿(sù)逸兴遄飞(chuán)D、下乘(chéng)石墁(màn)叨光(dāo)涸辙之鲋(hé)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迤逦援例促浃鬼解腕尖刀B、喧阗合拢碧溪岨感恩戴德C、请缨流敝雄黄酒不落言铨D、阈值隼头掉脚楼拨木转石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着同一的风习,沾着边。
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A.浸染千头万绪百折不回痕迹 B.濡染千丝万缕千磨百折烙印C.沾染千变万状克难奋进记忆 D.感染千绪万端小心翼翼刻痕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理。
B、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C、受快餐文化的影响,真正喜欢阅读中外名著的中学生并不多,因此在教学中,广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就显得非常重要。
D、马年“春晚”节目中,由开心麻花团队精心打造的喜剧小品《扶不扶》,以生活气息浓郁、喜剧效果明显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喜爱是毋庸置疑的。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罗贯中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塑造了“三绝”人物:奸绝—曹操,义绝—关羽,智绝—孔明。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颤抖/颤栗舷窗/琴弦呼吁/驾驭B.踟躇/踯躅撇下/瞥见奕奕/弈棋C.维系/系数砰然/怦怦炮手/泡桐D.俳优/徘徊涅槃/啮噬圈养/隽永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黄山以其巍峨奇特的石峰、苍劲多姿的青松、水质清净的温泉和波滔起伏的云海闻名于世,不愧是誉满全球的旅游胜地。
B.吃完煎饼,大家也不离开,都围坐在炉子旁。
在闪亮的烛光里,看着嘻笑玩耍的同伴,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C.改进信访工作,首先要正确认识社会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让矛盾得到正常显现,让上访群众的情绪得到合理宣泄,不要草木皆兵。
D.对我而言,四季的更叠,无异于一出激动人心的不朽戏剧,那些栩栩如生的文字如同潺潺的溪流穿过我的指尖。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重庆有关部门领导表示,这次打黑行动必然会“拔出萝卜带出泥”,对待黑恶势力,我们见黑就打,除恶务尽,绝不心慈手软。
B.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C.王明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手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D.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目前虽有一些已搬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一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冼星海的音乐理论和实践,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过去不仅起过重要的作用,就是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B.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
C.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将对京沪铁路运力长期严重紧张的局面、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东部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D.这篇文章指出,中国中小学生睡眠状况令人堪忧,约有三分之二的小学生和四分之三的中学生睡眠严重不足。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有参考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有参考答案一、名篇名句默写1.默写。
(1)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3)《论语》中,孔子用“,”来解释“恕”,倡导我们用一生来践行。
二、语言文字运用2.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在以数字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进而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如何影响城乡差距。
可以说,___,___,更重要的是,___,___。
①信息技术是乡村振兴的巨大推动力之一②信息技术可被视为现阶段调节城乡差距的一个均衡器③它会产生“数字红利”效应④持续科学配置信息技术资源能够缩小城乡差距并推动城乡均衡发展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2)下列对联与名人,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②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③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④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A.①杜甫②陶渊明③苏轼④屈原 B.①杜甫②白居易③陶渊明④屈原C.①屈原②苏轼③陶渊明④杜甫 D.①屈原②白居易③苏轼④杜甫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别用“常识”理解复杂世界万维钢①如果一个物理学家谈物理,哪怕他只是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做科普,外行一般也不太敢提出质疑。
人们知道物理学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尖端科学,没经过多年训练的人胡乱说话只能闹笑话。
可是当一个社会学家谈论社会问题的时候,哪怕他旁征博引了好多东西方先贤的经典理论,别人还是可以毫无压力地批评他。
②这也许怪不得大众。
实践表明,像政治学这样的软科学,其“专家”的实用程度很可能并不显著高于“砖家”。
1984年,心理学家泰特洛克做了一个影响深远的研究。
他调查284个专门以预测政治经济趋势为职业的政治学家,向他们提出各种预测问题,要求专家们对其中大多数问题——比如某个国家的未来政治自由状况,提供出现三种可能性(保持现状,加强或者减弱)的大致概率。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35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注意力源于人的感觉和知觉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指向和集中。
各类企业通过挖掘消费者对自己产品和服务的注意力培养潜在消费者,产生价值和利益,形成注意力经济。
注意力经济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商业形态是依托互联网平台融合各类传媒内容所形成的听觉注意力经济。
近年来,在视觉注意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听觉注意力经济崛起,网络有声读物成为消费者的“阅读新宠”。
从最早的唱片教材、广播剧,到磁带出版物,再到今天的网络电台,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的有声读物市场越来越大。
据统计,2018年,我国有声读物市场规模达到46.3亿元,用户规模达到3.85亿人。
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商用化为各类媒体发展新的传播渠道提供了便利。
在互联网这一没有时间和地域局限的平台上,音频内容产品触网成为必然。
同时,与网络视频内容相比,网络有声读物更能适应信息时代的“碎片化时间”消费,非常符合移动互联网的特性,消费者在运动、出行、锻炼等各类场景下都能使用音频。
网声读物迎合了人们的多场景收听需求,人们在不方便阅读和观看视频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网络有声读物获取信息和知识,感受“听读”带来的娱乐魅力,满足求知欲。
网络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
未来,知觉注意力将是注意力经济的主导形态。
为适应注意力经济发展转型,我国网络有声读物平台一方面需要更多地关注垂直领域差异化经营。
同一产业内,因产品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及信息提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某一企业的产品能与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有显著区别。
产品差异化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核心策略。
无论是对单纯娱乐消费型用户,还是对知识获取型用户,网络有声读物平台都应打造垂直化内容。
对网络有声读物平台的用户而言,垂直化能真正提升产品的影响力,增加用户粘性。
对网络有声读物的同业竞争而言,垂直化可以形成竞争门槛,提升竞争优势。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35分)1.(19分)材料一: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不是美而是意境,这一点已经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
那么,什么是意境?从中国美学史来看,意境与意象、象等概念相关。
在《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象与形相比,有虚与实、动与静的区别。
象比形更虚灵,更生动。
象还有另外一个用法,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想象”。
《韩非子·解老》中对象做了这样的解释:“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
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比较起来说,眼见的形为实,意想的象为虚。
正因为想象的介入,象变得更加虚灵、生动和非现实。
顺着这个思路,可以说意象比形象更虚灵、更生动。
正因为如此,意象专指诗歌和绘画等艺术形式所创造的审美对象,它可以是虚构的、想象的,总之,是非现实的。
形象多指现实中的事物的形状。
形象可以是审美欣赏的对象,从而转化为意象。
比如,在文学形象这种说法中,形象就是审美对象,可以包含虚构和想象的成分。
不过,形象也可以是非审美活动的对象。
比如,在测量活动中,形象就表现为客观的形状。
意象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目标。
通过意象,我们可以将审美与非审美、艺术与非艺术区别开来。
既然意象已经将审美和艺术从其他人类活动中区别开来,为什么还需要意境?究竞什么是意境?尽管境与象关系紧密,但它与象不同。
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境生于象外”“象外之象”等说法。
由此可见,境不是个别的象,而是个别的象的放大或延伸,是不能对象化的境域或者世界。
世界不是对象,不能与自我相对,因为自我始终是在世界之中存在,不能越出世界而存在。
从这种意义上说,意境比意象要大。
意境不仅大于意象,而且高于意象。
与具体的意象相比,非对象化的意境更加抽象和虚一灵,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意境也有境界的意思。
有意境就意味着境界更高,更有形而上的意味。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35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文学批评是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也就是引导人们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这就需要文学批评家有更高的美学素质、人文修养和优秀的审美能力,并且敢于做一种价值判断,对那些艺术质量差、价值观有问题的文学作品,要敢于批评,敢于亮剑。
美国文学评论家韦勒克说:“价值问题置之不顾的话,我们就无法理解和分析任何艺术作品。
”文学批评的一个很重要功能,就在于具有否定意义,也就是去伪存真,为比较优秀的作品留存余地,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文学史上那些优秀的批评家之所以优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敢于裁断,敢于批评,他们走在公众前面,对公众的阅读发挥指导作用。
当代文学批评为什么缺乏公信力?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批评没有价值判断,或缺少价值判断。
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有两个,一是批评家本身就没有价值判断的能力。
由于学养有限,趣味不高,视野狭隘,很少阅读国内外文学经典,所以,一看当下作品满眼都是经典,处处都是大师。
更有甚者,价值错位,思想混乱,没有基本的审美趣味,无法承担起引领健康阅读的职责。
二是批评家陷于人情伦理,甚至金钱伦理的漩涡而无法自拔。
他们明明知道作品很差,但由于人情的因素,或者有了金钱介入,就违心地唱赞歌。
这类批评家,确实是需要反省的。
一个批评家,应该坚持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能够对作品进行严谨细致的分析并正确的评价。
对此,美国批评家威尔逊说,从历史的和生平的角度出发,在演绎文学作品时,不论探求多么全面彻底,我们都必须准备尝试评估,而且还必须能够识别优劣,分辨一流与二流。
否则就根本不是撰写文学批评,而仅仅是文学文本里反映的社会史或政治史,或者着眼于过去时代的心理个案记录。
“评估”“识别优劣”,是一个文学批评家的最根本素质和起码的专业精神。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29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灵感既然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那不就无法可以用人力来解释么?从前人大半以为灵感非人力,以为它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
在灵感之中,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他只是坐享其成。
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
什么叫做“潜意识”呢?我们的心理活动不尽是自己所能觉到的。
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
意识既不能察觉到,我们何以知道它存在呢?变态心理中有许多事实可以为凭。
比如说催眠,受催眠者可以谈话、做事、写文章、做数学题,但是醒过来后对于催眠状态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
此外还有许多精神病人现出“两重人格”。
例如一个人乘火车在半途跌下,把原来的经验完全忘记,换过姓名在附近镇市上做了几个月的买卖。
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发现身边事物都是不认识的,才自疑何以走到这么一个地方。
旁人告诉他说他在那里开过几个月的店,他绝对不肯相信。
心理学家根据许多类似事实,断定人于意识之外又有潜意识,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受催眠者和精神病人便是如此。
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
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交替来去。
它们完全分裂开来,意识活动时潜意识便沉下去,潜意识涌现时,便把意识淹没。
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
它好比伏兵,在未开火之前,只是鸦雀无声地准备,号令一发,它乘其不备地发动总攻击,一鼓而下敌。
在没有侦探清楚的敌人(意识)看来,它好比周亚夫将兵从天而至一样。
据心理学家的实验,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
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
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35分)1.(19分)材料一:整体而言,网络小说的典型形态和传统通俗文学是一脉相承的。
互联网的作用体现在使小说创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新的联系,读者通过互联网推动创作者开发出更多新题材、新创作方式和新内容。
创作者们在同一平台上相互竞争,也会推动内容进化,使得内容走向“多元化”。
可以说,中国网络小说在全球都是走在前列的,对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强的推动力。
互联网传播和反馈速度更快,交流更直接。
用户通过互联网贴出小说,瞬间就能到达读者手中。
作家可以快速调整内容,写作水平也会快速提高。
很多小说开头很一般,甚至漏洞百出,但写了几个月之后,作品渐入佳境,让人无法割舍。
互联网对创作的提升帮助非常大。
网络文学的面貌几年就会发生一次巨大变化,不断推陈出新。
近20年来,网络文学有三个最直观的变化:一是数量更加庞大。
最早的时候,论坛上前一晚所有小说的更新内容,早上起来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看完。
现在网络小说每天的更新量之大,无论你怎么翻页都翻不完。
二是从模仿到原创。
当时网络文学的内容,以玄幻类为主,题材不够丰富,而现在仅大类就有200多个,下面小流派更多,原创性大大提高。
三是质量大幅提高。
当时作品大多模仿痕迹很重,语言和构思也比较稚嫩。
现在很多作家文笔老练。
今天,网络小说可以说聚集了通俗文学领域的很多优秀作家作品。
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我们的网络小说已经大量进入,翻译后不存在接受障碍,国内的热门作品,在国外受欢迎程度也很高。
在欧美,近两年也开始出现翻译中国网络小说的趋势,截至2019年初已翻译100多部,起点国际上线后,有了专业译者组的帮助,迄今已翻译500多部。
这是我们以前很难想象的,尤其是我们网络小说都很长,几百万字、上千万字的都有。
有国外爱好者花如此大的精力和成本主动翻译,说明我们的网络文学有内容品质优势,成功走出去本身很能说明问题。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沂水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根据联合国2022年的报告,大概在2022年或者2023年,中国人口将达到峰值,随后进入负增长时代,这不是周期性的,不是稍纵即逝的。
同时,从2023年到2035年,劳动人口大概每年以1.5%的速度快速减少,比原来设想得还要快。
设想一下,20—45岁这一最好就业年龄段的人口每年以四五百万的规模在绝对意义上减少,同时老龄化加重,这是一个崭新的情况,我们观察到的情况都证明了这样一个趋势。
人口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变量,过去不太被重视,因为大部分人关注的是短期的经济波动,即周期性。
如果从比较长的时间来看,长期经济增长的唯一变量就是人口增长速度。
过去,我们的人口和经济增长是减速的,人口总量效应是导致消费低迷的第一个因素,人就是消费者,人口的增长速度慢了或者出现负增长,消费必然会受到影响。
第二个是增长效应或者叫收入效应,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了,收入水平的提高速度也一定会放慢,这些都直接影响消费。
因此,人口的增长、人均GDP的增长和居民消费的增长,三者是一致的,都是下行的,未来会出现人口的负增长,GDP 的增长率还会更低。
这些在相当大的层面上会抑制居民消费。
第三个是人口年龄结构效应,中国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总体上低于年轻人。
同时他们退休以后还会出现一些后顾之忧,为自己的孩子、孙子着想,因此更倾向于储蓄,较少消费,所以消费力和消费倾向都比较低。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
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
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
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
《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
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
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
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
例如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
”(《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
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材料二:“述”的内涵非常丰富。
《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性“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
《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
孔子践履“孝”这种德性的对象是天。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有参考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有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鼎是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的始终。
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在大约1500年的历史进程中,鼎从一件日常的生活用器逐渐走向政治舞台,成为国家政权的标志。
尊贵的社会地位,深厚的精神内涵,完美的艺术形式,汇聚于铜鼎一身,使其成为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
铜鼎是由新石器时代的陶鼎演化而来,最初用来烹煮食物。
最早的铜鼎见于夏代晚期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经商、周发展至极盛,两汉至魏晋时期逐渐衰落。
早期的铜鼎,囚铸造技术的局限,形制比较单一,以锥足圆鼎为主,器壁较薄,纹样简单,充满了原始性。
商中期以后,随着铸造技术的提高和日益重要的祭祀的需要,鼎的形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方鼎和分档鼎,且形体也不断变大,鼎足由原来单一的锥足发展为柱足和造型各异的扁足;同时纹饰也逐渐精关繁缤起来,甚至整器都有装饰的纹饰,而且主。
次分明。
值得一提的是在商代中期偏晚的时候,以族徽与日名为主题所构成的铭文开始出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后母戊鼎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青铜鼎由此进入了它的繁荣期。
西周是青铜鼎发展的全盛时期,时代的更替变革必然会给青铜器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这一时期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纹饰和鼎足上,纹饰由繁缤逐渐变得简约,青铜器满花的装饰风格已经不是主流。
另外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是鼎足。
西周早期的柱足从中期开始向蹄足的方向发展。
更重要的突变是这一时期的青铜鼎已经成为"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的礼制用器,由此也赋予了青铜鼎政治与精神的含义。
列鼎制度就是在这时兴起的,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长篇铭文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
铭文内容涉及革命、战争、诉讼和婚嫁等许多方面。
在类型上,西周青铜鼎较前代也有所发展,既有庙堂重器,也有人间烟火气息浓郁的实用型的温鼎等。
高二下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chì)惊愕(è)狼藉(jí)B. 恍若(huǎng)氤氲(yīn yūn)豁然开朗C. 妩媚(wǔ)羞涩(sè)悄无声息D. 蜿蜒(wān)崎岖(qí)毕恭毕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的性格却十分孤僻。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C. 为了确保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各部门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D. 在这次比赛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不仅赢得了胜利,还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生动的一项是()A. 夜晚,月亮升起来了,照亮了整个大地。
B. 夜晚,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仿佛给世界披上了一层银纱。
C. 夜晚,月亮升起来了,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
D. 夜晚,月亮升起来了,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
4. 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手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犹如一位智者,向我传授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B. 那个季节,阳光明媚,如同温暖的怀抱。
C. 他的声音洪亮,仿佛能穿透云层。
D. 这里的风景如画,美得让人陶醉。
5.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A. 你这孩子真是不懂事,怎么又把东西弄丢了?B. 你的想法很有创意,值得我们学习。
C. 你这个做法太愚蠢了,我无法理解。
D.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但我暂时无法回答。
6.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B. 这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C. 她长得漂亮,举止优雅,是大家公认的美女。
D. 他做事认真负责,从不马虎,是同事们信赖的人。
7.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最恰当的一项是()A. 原句:他认真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共5套)
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
明初制定的《大明律》对商人服饰作出限制性规定,其中肯定包含压制商人炫耀财富的意思。
明代后世皇帝不能更改祖制,并未删除该项法规,但实践中并不严格推行。
清代沿用明朝的基本法律,在其基础上另制种种则例,当作法律来行使。
其中,乾隆二十六年至四十一年(1761-1776年)间编制的《钦定户部则例》涉及商事尤多。
明清时代,商人不得穿着绸缎绫罗之类的条款,一直存在于法律文本之中。
但是,《大明律》中许多条款在明中期以后就已经不再构成社会行为法则。
明中叶迄于清末,商人服饰实际上毫无限制,炫耀奢华反而是常见的现象。
有学者对明清商人的法权地位进行总体考察,认为商人在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中地位归属于庶民,并非排在被歧视或被排斥的地位;清朝对商业于帝制统治关系之重要性的了解超过明朝,商人与权贵的关联也更为深切,商人的法权地位更非低于庶民。
明清两代政府皆曾推行大量旨在维系平稳市场秩序的政策。
如皆规定牙行评估物价必须公允,如明初规定有“凡买卖诸物,两不和同,而把持行市,专取其利,及贩鬻之徒通同牙行,共为奸计,卖物以贱为贵,买物以贵为贱者,杖八十”。
康熙五年(1666年),令各地将应征商税额数刊于直省商贾往来的关口孔道木榜上,“遍行晓谕”,防止官员自行加征。
雍正时期曾对这些政策加以重申。
其后历朝也曾屡次申明对官吏敲诈商人的惩罚措施。
明清政府承认商人合伙经营的权利及商人在民间融资的权利,这是明清时代诸多资本雄厚的商帮存在与发展的制度环境。
明清政府也承认商人为商业经营目的而结为社团的合法性。
从明中晚期开始出现商业性会所,到清代大批商业、手工业会所发展起来,其制度环境大体保持一致。
明清政府权力在维系比较平衡的商业运行秩序的同时,也会发生干扰商业的作用。
其突出表现,包括官方资本直接进入商业构成特权经营造成的市场不公平竞争,政府对食盐等生活必需品的严格控制,政府对矿业很长时期的垄断,政府对外贸过于严格的管控,税收标准公平性的欠缺,以及权力腐败造成的官吏对商人的敲诈与盘剥。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有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有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跑警报宗璞弗之进了教室,站在教桌前,慢慢解开包袱,把《中国通史》的讲义拿出来。
这一学期弗之开了两门课,继续讲通史,增加了断代史。
凄厉的汽笛声响了,是空袭警报。
“今天接得这么紧!”有人低声说。
汽笛声从低到高,然后从高处降低下来,好像力量不够了似的,稍停一下又从低到高。
弗之抬抬手臂,表示不上课了,慢慢地放好讲义,包起蓝花布。
学生们陆续向外走。
最初有警报时人们很慌乱,有人真的拔脚飞奔,成为名副其实的跑警报。
后来习惯了,都悠闲起来,似乎是到郊外散一次步。
弗之和人群的走向相逆,尽量靠边。
“弗之,你往回走?”忽听见招呼,见庄卣(yǒu)辰老师夹在人群中匆匆走来,遂立住脚说:“你走得快,肯定不是跑警报。
”“当然不是。
”卣辰穿一件深色大衣,拿着手杖,眼光还是那样天真清澈,脸上却添了许多皱纹,大概皱纹里装了不少时事报告。
他指一指几排房屋后面的实验室:“老地方。
”弗之知道,每有警报,卣辰都到实验室守护,怕电器着火,怕仪器失窃。
他觉得对实验室的惦记比对警报的恐惧还难受,还不如在实验室守着,炸弹来了也知道是怎么掉下来的。
秦校长和朋友们几次告诫,他都当成耳旁风。
卣辰也知道,有警报时,弗之的习惯是回家坐在腊梅林里。
有些文章便是那时构思的。
“我还有个防空洞,紧急警报来了可以钻进去。
”“我有铁皮屋顶呀。
”两人笑笑,各奔前程。
弗之进了腊梅林,缓步而行,欣赏着阵阵幽香。
走到门前,见门上挂着锁,知碧初等已往防空洞去了,遂也往城墙走来。
城墙的这一段很高,如同一个小悬崖。
崖下原有一小洞,为狸牲出没之所。
附近两家邻居和申大爷商议,邀了弗之参加,修了这个防空洞。
其实上面都是浮土,很不结实,峨和玹子都说它只能防手榴弹。
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南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语文科期中考试试题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苏轼亲笔手书的《赤壁赋》,网友发现帖中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并不是此前广为流传的“沧海一粟”,疑似是后人抄写笔误,才造成这样的理解错误。
“沧海一粟"是否要被改为“浮海一粟”,一时间引发热议。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此前教育部纠正过一些异读字的读音,比如粳(jīng)米改为粳(gēng)米、确凿(zuò)改为确凿(záo)、说(shuì)服改为说(shuō)服,都把之前大众容易读错的读音认证为了新的正确读音。
后由于一些异读词的拼音打破了大众原本认知,因此有些修改读音已通过,而还有一部分则一直处于审核阶段,仍以原读音为准。
是以正确读音为重还是以大众读音为重呢?从教育部颁布的异读词修订表的底层逻辑来看,显然还是以后者为重。
毕竟,读音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换言之,文字和词语又何尝不是如此?文字和词语的发展过程会经历很多的变化,非要说存在一个亘古不变或者绝对正确的版本,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真相很可能是,某一时期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什么版本,这一版本就将流传到下一时期。
就像一位网友所说“成语本质上是约定俗成的东西,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成语,原本的出处是什么已不再重要了"。
原先我们有“沧海一粟”,现在又多了一个“浮海一粟”,在渺小的比喻上加了一层浮萍无根、漂泊不定的寓意,孤独感透纸而出,如果真的适宜人们流传,那么多一个成语又何妨?反之,若人们使用不便,它适用的语境较少,那么成语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摘编自小亢《“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不必太较真》)材料二:对照手书本《赤壁赋》来看,现行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中的“沧海”,手书本作“浮海”,此处异文所传递出的信息或可帮助学生对《赤壁赋》一文产生新的理解。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35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美国学者理查德·利汉在其所著的《文学中的城市》中,将“文学想象”作为“城市演进”利弊得失之“编年史”来阅读。
在他看来,城市建设和文学文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因而,阅读城市也就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文本阅读。
这种阅读还关系到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历史:它既丰富了城市本身,也丰富了城市被文学想象所描述的方式。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极力理解并欣然接受的“北京” “上海”或“长安”,同样也是城市历史与文学想象的混合物。
并不只有“通过城市的社会经济的研究”,才能揭示城市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
除了讨论都市人口增长的曲线,或者供水及排污系统的设计,在拥挤的人群中漫步,观察这座城市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保留想象与质疑的权利,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城市,研究城市,不是纯粹的研究城市的史地或经济,而是城与人的关系,兼及“历史”与“文学”。
文学中的城市,必须兼及作家、作品、建筑、历史、世相、风物等,在文化史与文学史的多重视野中展开论述。
如此“关注”,自然不会局限于传统的“风物记载”与“掌故之学”,对城市形态、历史、精神的把握,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以及坚实的学术训练,因此,希望综合学者的严谨、文人的温情以及旅行者好奇的目光,关注、体贴、描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这一个”城市,诸如抗战中的重庆与昆明,具体而微的成都杜甫草堂。
城市文学研究必须把“记忆”与“想象”带进来,这样,这座城市才有生气,才可能真正“活起来”,只有斑驳的百姓家,只有来去匆匆的燕子,还不够,还必须把“旧时王谢”的历史记忆带进来,这个画面才完整,才有意义,把人的主观情感以及想象力带入都市研究,这个时候,城市才有了喜怒哀乐,才可能既古老又新鲜。
当我们努力用文字、用图像、用文化记忆来表现或阐释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时,这座城市的精灵,使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人:姜顺明第一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我为什么喜欢读书阿巴斯·阿卡德我爱读书只是因为在这个世界我只有一个生命,而一个生命对我来说是不够的,一个生命不能把我心中的全部动因都激发起来。
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因为它从生命的深处增加了生命,尽管它并不能在时间上延长它。
你的思想是一个思想,你的感觉是一个感觉,你的想象是一个想象——假如你限制了自已的想象的话。
但是,你若借助你的思想与另一个思想相会,借助你的感觉与另一种感觉相会,那么,事情就不止于此了:你的思想变成了两个思想,或者,你的感觉变成了两种感觉,你的想象变成了两个想象。
决不仅仅如此!由于这一相会,你的思想变成了数百个有力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思想。
一个思想是一条被分开的小溪,但许多相会在一起的思想,则是融汇全部溪流的大海。
这二者的区别,正如广阔的天际和汹涌的波涛同狭窄的堤岸和有限的轻波之间的区别。
很多问题,也许表面上或标题上有所不同,但你若将其归到这个本源上来,那最遥远的也像最切近的了。
例如,昆虫的天性和宗教哲学有什么关系呢?宗教哲学与一首抒情诗或一首讽刺诗有什么关系呢?这首诗或那首诗与一段复兴史或一场革命有什么关系呢?一个人的生平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有什么关系呢?从表面上看,许多事情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它们都是一种生命的物质,都是从一眼泉中涌出的溪流,还要归回到那里去。
昆虫的天性是对生命初始的一种研究。
抒情诗或讽刺诗,是一个人的生命在爱情和报复时的两块燃烧的木炭。
民族的复兴或革命,是千百万人心中生命波涛的汹涌澎湃。
伟大的个人的生平,是一个生命对其他生命的展示。
所有这些都在同一个大海中相会,它们把我们从溪涧引向浩瀚的大海。
在阅读时,我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寻求这一切,也不知道这一爱好是从这一愿望中产生出来的,但是我喜欢阅读了。
我从我所读的东西中发现了这一广泛的联系。
我喜欢书,因为一个生命对我来说是不够的。
一个人尽管可以吃,但他决不可能吃下比一个胃的容量还要多的食物;尽管可以穿,但他决不可能穿比人体所能穿的还要多的衣服;尽管他可以行走,但他不可能同时在两个地方落脚。
然而,当他的思想、感觉、想象增长时,他就能把许多生命集于一身,就能成倍地扩充自己的思想、感觉和想象,正如彼此交换的那种爱情的成倍增长,亦如两面镜子间叠映出的那张像一样层出不穷。
1、第一段中“它并不能在时间上延长它”的意思是()A.“从生命的深处增加”的生命不能使人的生命长度增加B.“从生命的深处增加”的生命不能使人的时间更加充裕C.“阅读——而不是别的”不能使人的生命长度得到延长D.“阅读——而不是别的”不能使人的生活时间有所增加2、第四段中的“这一愿望”指的是()A.尽量地增加自己的生命的深度和长度B.成倍地扩充自己的思想、感觉和想象C.努力地发现万事万物间的广泛的联系D.不断地提升思想的力度、深度和广度3、下列几句名言中,哪一句与本文的旨趣最为接近?()A.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唉声叹气。
——罗曼·罗兰B.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C.一本新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凯勒D.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伏尔泰二、古代诗文阅读。
(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9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平南长史。
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
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
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
”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
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
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
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
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
永日:“深沟固垒,然后图之。
”聪等不从,一战而败。
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
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
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
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
齐将马仙碑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碑。
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
仙碑烧营卷甲而遁。
英日:“公伤矣!且还营。
”永日:“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
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
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
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
永每言日:“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
后为南衮州刺史。
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
每自称六十九。
(《北史•傅永传》,有删节)4、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寻.复南奔不久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责备C.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碑背对D.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允许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永乃.发愤读书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B.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引以.为流觞曲水C.深沟固垒,然后图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公伤矣!且.还营。
彼且.奚适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永年少时就武艺超群,但20多岁时却不能答对朋友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后来通过发愤读书,终于兼具文武之才。
B.傅永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他摸准了南齐入侵之敌的心理,巧置疑标,妙施伏兵之计,一战而大获全胜。
C.解涡阳之围时,在高聪等人不听从作战意见而导致战败后,傅永没有气馁,而是收拾残兵,利用伏击转败为胜。
D.傅永临阵勇猛过人,70多岁了还独自率领千余人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且不顾腿伤冲入敌阵,把敌人打得大败而逃。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
(3分)译文:(2)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 (3分)译文:(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分)译文:(二)古诗阅读:8、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城东早春雨晴杨巨源王驾诗家清景在新春,雨前初见花间蕊,绿柳才黄半未匀。
雨后全无叶底花。
若待上林花似锦,蜂蝶纷纷过墙去,出门俱是看花人。
却疑春色在临家。
(1)这两首诗歌咏的对象和抒发的心情有何不同?请在空格中写出答案(4分)杨诗对象:心情:王诗对象:心情:(2)这两首诗的下联表现手法上有何相同?分别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意?(4分)9、文学常识及名言名句默写。
(10分)(1)已欲立而立人,。
,可谓仁之方也已。
(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不亦远乎?"(3)子曰:“岁寒,。
”(4)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
(5) ,只今惟有鹧鸪飞。
此情无计可消除。
,却上心头。
(6)《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体散文著作,共20篇,“论语”的含义是。
孟子的思想有三个鲜明的要点:一是张扬性善说,二是宣扬,三是提倡。
(7)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确立现实人生的根本法则是。
庄子的思想主要是主张要以为师,随顺造化,尊重。
(8)韩非的思想主要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1题古九谷瓷瓶[日本]井上靖著何少贤译桑木大二郎在能登半岛W镇看到一只古九谷小瓷瓶(指日本石川县南部九谷产的古瓷器——译者),还附有鉴定标志,证明是宽文(1661—1672)年代的珍品。
这是十多年以前的事了。
那时,大二郎结婚还只有两三年光景,现在大女儿已经上中学了。
他是因公司里的事,出差到W镇的。
这是个渔镇,全镇弥漫着鱼腥味儿。
他在一家古董商店不太整洁的橱窗里发现这只红花小瓷瓶时,异常惊奇,心想要是能亲手托着欣赏一下,那该有多美呀!一问价钱,回答是500元。
“500元!”对于月薪只有70元的他来说,价钱实在太高了。
“要是200元么,倒还可以……”“别开玩笑。
在古九谷瓷器中,它也算是最古老的了,这可是我家的传家宝啊!”一眼可以看出,这位四十开外的商人脾气执拗,即使让他减一分钱也不会答应的。
说起来兴许有些夸张吧。
实际上,桑木大二郎自从在能登半岛W镇上见到古九谷瓷瓶到如今,十年中简直是被迷住了心窍。
他曾先后五次借口有公事跑到W镇,欣赏这个古瓷瓶。
他越看越想买,然而对于工资微薄的他来说,那瓷瓶真不啻是悬崖峭壁上的一朵鲜花。
最近一次,即第五次看到那只古瓶,是在前年夏天。
不管时代怎样变迁,惟有那只瓷瓶依旧装饰在临海的不太干净的橱窗里,只是十年前500元的价钱涨到了7万元。
据物主说,十年中间,这里遭到过一次海啸袭击,近处失火一次,即便在这种时候,最先被抢出屋子的总是这个瓷瓶。
在战争打得最激烈的时候,他还专门修了一座水泥防空洞收藏它呢。
从前年夏天至今的整整两年中,桑木大二郎在生活上节衣缩食,连旁人都觉得他实在可怜。
这是由于大二郎已下定决心,说什么也得从本来就够拮据的开支中挤出7万元钱来。
为了能登半岛上的这只瓷瓶,他的妻子连尼龙围裙都舍不得买一条。
大女儿竟连郊游也都不能去了。
有时,大二郎也想过,这样做,大人孩子真可怜。
可他自己也戒了烟酒,和同事的交际应酬之类的一切都给免掉了,为瓷瓶他什么都不惜牺牲。
这样,他好不容易凑齐了7万元钱,摆在那家古董店脏乱程度与当年无二的柜台上。
“其实,我也是最近才听说的,这东西是假的呀。
前些日子,家父去世13周年那天,母亲告诉我,父亲在世时说过,那是假的,于是,我拿到金泽市,请大学里的先生鉴定,果真是假的啊!”十年前满头蓬松的乌发如今一根不剩的店主,仿佛有些过意不去似地说完后,脸上泛起一丝苦笑。
大二郎一听说那是假的,顿时觉得瓷瓶黯然失色。
但是,一想起这十年来的执著,这二年的苦日子,他还是想弄到手。
然而,物主却执意不肯脱手,尽管得知它不是真品,对它有些漫不经心,却似乎依然对它怀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偏爱。
结果,大二郎出2000元成交。
这价格,比真货便宜,但比赝品要贵。
当夜,他和店主把瓷瓶放在中间,一起对饮。
不知为什么两人只是默默无言地举杯,直至皎月临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