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课时练习课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练习课(第1~3课时)
(2)每包饼干8元,每块巧克力的价钱是饼干的3倍。 每块巧克力多少元?
8×3=24(元)
答:每块巧克力24元。
随堂练习
3. [教材P53 练习十一 第4题]
(3)有3只母鸡,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5倍。小鸡有多少只?
3×5=15(只) 答: 第6题] (1)李奶奶养了6只鹅,养的鸭的只数是鹅的7倍。 李奶奶养了多少只鸭?
2. [教材P53 练习十一 第2题]
长跳绳的长度是短跳绳的几倍?
短跳绳: 长跳绳:
答:长跳绳的长度是短跳绳的3倍。
随堂练习
3. [教材P53 练习十一 第4题]
(1)有5只蝴蝶,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4倍。蜻蜓 有多少只?
5×4=20(只 ) 答:蜻蜓有20只。
随堂练习
3. [教材P53 练习十一 第4题]
(2)小明踢的个数是小亮的2倍。 小明踢了多少个? 3×2=6(个)
答:小明踢了6个。
拓展练习
5. [教材P54 练习十一 第8题]
同学们一起踢毽子。小红踢了18个,小亮踢了3个。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不唯一。 如:小红踢的个数是张楠的2倍。张楠踢了多少个? 18÷2=9(个) 答:张楠踢了9个。
熊宝宝: 熊妈妈:
给完后,妈妈玉米的 个数是宝宝的2倍。
拓展练习
7. 熊妈妈原来有多少根玉米? [教材P55 练习十一 第12题]
熊宝宝现在的玉米根数: 5+3=8(根)
熊妈妈现在的玉米根数: 8×2=16(根)
熊妈妈原来的玉米根数: 16+3=19(根)
答:熊妈妈原来有19根玉米。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6×7=42(只) 答:李奶奶养了42只鸭。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
1加法第1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课时目标导航一、教学内容三位数加两、三位数。
(教材第37页例1、例2)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学会三位数加两位数或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一、复习引入笔算。
师:像这样的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我们已经学过,同学们也已经掌握得很好了,那么三位数加两位数以及三位数加三位数又该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的内容,同学们可以看看这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有什么联系。
(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二、学习新课1.教学教材第37页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1)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学生齐答)师:我国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大家一起来看看下面这幅图和表。
师: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观察表格,你能说说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类群的种数各是多少吗?(点名学生回答)师:那么,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呢?应该怎样计算呢?(学生继续回答,老师板书)师:回答正确,求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就是把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种数相加,列式是271+122。
(2)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算法。
师:这个算式是三位数加三位数,数字较大不易口算,我们可以用竖式笔算。
还记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是怎样计算的吗?我们可以尝试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来笔算这两个三位数的和。
(点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师: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2.教学教材第37页例2。
师:刚刚我们通过笔算求出了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种数,那么计算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点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师:请同学们把这个加法算式同例1的加法算式相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例1是三位数加三位数,例2是三位数加两位数)师:两个加法算式在计算方法上有相同的地方吗?(点名学生回答)师:对于三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我们同样可以列竖式计算,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演示一下。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8张PPT)
3时=( 180 )分 240分=( 4 )时
巩固练习
一集电视剧从8时10分开始播出,8时55分结束,一 共播出了多长时间?
55-10=45(分) 答:一共播出了45分钟。
巩固练习
联欢晚会从晚上7:30开始,演出2小时20分后结 束,结束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7时30分+2小时20分=9时50分
答:结束的时间是9时50分。
巩固练习
足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45分钟,下半场 跟上半场的时间一样,中间休息15分钟,全场比赛 需要多少时间?
45+45+15=105(分)
答:全场比赛需要105分钟。
巩固练习
李丽从一楼走到二楼用了1分钟,如果两层之间楼梯的 台阶数一样,李丽用同样的速度从一楼走到七楼,需 要多长时间? 问题怎么解决?你是怎么想的?
填一填。
(1)钟面上的三根针中,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那一根是 ( 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是( 1 )秒,走一圈是( 60) 秒。 (2)分针走一小格是( 1 )分,秒针正好走( 一圈 ), 是( 60 )秒,所以1分=( 60 )秒。
(3)秒针从12走到3,经过了( 15 )秒。
(4)2分=( 120 )秒 120秒=( 2 )分
第 3 课时 练 习 课
答7-:1=从6 一楼1到×七6楼=6需(要分6)分钟。 (55答第答答答答答答一一答答答足 李7答1李一联7一7答答一((李155时2-时)13:::::::集列:::球丽:丽集欢集集::集3丽--0钟=113)33)秒600一 全 全 一 全 结 结 电 火 一 结 全 比从 结 从 电 晚 电 电 结 全 一 电 从00面==课秒秒分=分44共场场共场束束视车共束场赛 一束一视会视视束场共视一(上55时针针++((播比比播比的的剧本播的比分 楼的楼剧从剧剧的比播剧楼22的1从从小 小×分分出赛赛出赛时时从应出时赛上 走时走从晚从从时赛出从走练三)11时时6))了需需了需间间了间需下 到间到上间需了到89888822根分=习时:时时时时走走226要要要是是是要两 二是二是要二4447400针(551151:151到到分分课个 楼楼楼1119991991分分分分050000中分000时时时0时3时03分到分分分分3==2半 用用用钟55钟5钟505钟,,99,)455555分分分开达分开开开开分开时时0场了了了。。00。000。经经最分钟钟钟始,钟始始始始钟始分分分分分55,111过过00细=分分分。。。播现。播,播播。播。。。。。分分(上了了最钟钟钟出在出演出出出半((长,,,,要,出,,,)场走如如如晚882888时4时时小时时得))5果果果点分55时555最秒秒两两两255555钟25分分分分分快。。层层层0分,结结结结结分的之之之钟下后束束束束束那间间间,半结,,,,,一楼 楼 楼什场束一一一一一根梯梯梯么跟,共共共共共是的的的时上结播播播播播(台台台候半束出出出出出阶阶阶能场的了了了了了数数数到)的时多多多多多一一一达,时间长长长长长样样样?秒间是时时时时时,,,针一几间间间间间李李李走样时?????丽丽丽一,几用用用小中分同同同格间?样样样是休的的的(息速速速1度度度5分)从从从钟秒一一一,,楼楼楼全走走走走场一到到到比圈七七七赛是楼楼楼需(,,,要需需需)多要要要秒少多多多。时长长长间时时时?间间间???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课时 练习课教案与反思
第5单元倍的认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十一第8~11*题。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和思考,使学生更加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倍。
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有关倍数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课件展示)1.填一填。
2.想一想,做一做。
(1)鞋子的价钱是帽子的多少倍?(2)围巾的价钱是帽子的5倍,围巾多少钱?二、指导练习1.练习十一第8题。
(1)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小丽和爸爸的年龄。
从图中可以知道要求爸爸今年多少岁,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2)求去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多少倍,想一想,去年爸爸多少岁?小丽呢?怎样解答?小组内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
(3)指名反馈,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一第9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1)如果黄珠子数量不变,是指黄珠子一直是8颗,不增加也不减少。
要使红珠子数量是黄珠子的6倍,那么红珠子应该有多少颗?红珠子现在有54颗,要增加几颗还是减少几颗呢?(2)如果红珠子数量不变,是指红珠子一直是54颗,要使红珠子是黄珠子的6倍,那么黄珠子应该是几颗?你是怎么想的?现在的黄珠子是6颗,应该增加还是减少几颗呢?小组内讨论交流,可以画一画,算一算,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方法。
(3)小组代表汇报答案,集体订正,师做出评价,并进行归纳。
3.练习十一第10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边讲解,边画图表示(用○代替一个细菌):每过1分钟,就由原来的1个变成2个,那么再过1分钟,这2个变成了多少个?再过1分钟,仍然是1个变成2个,那现在变成了多少个呢?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完成。
小组代表汇报方法和结果,师进行评定。
4.练习十一第11*题。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并提问:(1)小熊有5个玉米,熊妈妈给小熊3个后,熊妈妈的个数是小熊的2倍,现在小熊有几个玉米?(8个)(2)现在熊妈妈的玉米个数是哪个数的2倍?(8的2倍)(16个)(3)求熊妈妈抱了多少个玉米是指熊妈妈原来的玉米个数熊妈妈给小熊3个后才是现在这么多的玉米,那熊妈妈原来抱的玉米到底是多少个呢?(引导学生说出16+3=19(个))小组合作,逐步讨论该怎样解答,然后指名汇报答案,集体订正。
新人教版(新插图)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3课时 三位数减法(不退位和退位) 教案(教学设计)
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公交地图查询10条公交经过浙江工商大学57/K57(内环)大关小区5:30-21:00大关小区 -- 通信市场 -- 德胜新村 -- 潮王路口 -- 朝晖五区 -- 朝晖三区 -- 朝晖一区(文晖路) -- 朝晖二区(近朝晖路) -- 中山北路口 -- 武林门湖墅路口 -- 市府大楼 -- 密渡桥路口 -- 文三路口(文三路) -- 上宁桥 -- 花园新村 -- 浙江工商大学 -- 文一路口 -- 教工路北口 -- 大关桥西 -- 上塘路口 -- 大关西六苑 -- 香积寺路口 -- 大关小区K278路政新花园7:15 7:30政新花园 -- 骆家庄(文一西路) -- 雅仕苑 -- 益乐路口(文一西路) -- 文一西路东口 -- 翠苑一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上宁桥 -- 市府大楼 -- 杭州大厦(环城北路)B2区间蒋村公交中心站5:00-21:20|城站火车站5:50-22:10蒋村公交中心站 -- 骆家庄(文一西路) -- 益乐路口(文一西路) -- 宋江村 -- 文一路学院路口 -- 浙江工商大学 -- 花园新村 -- 教工路口 -- 八字桥(天目山路) -- 武林广场北-- 莫衙营 -- 潮鸣寺巷 -- 菜市桥 -- 城站火车站15/K15路曲院风荷6:00-20:00|汽车北站5:30-20:00曲院风荷 -- 玉泉(植物园大门) -- 浙大 -- 浙大附中(曙光路) -- 求是路 -- 玉古路天目山路口 -- 天目山路学院路口 -- 古荡(万塘路以东) -- 古翠路天目山路口 -- 天苑花园-- 东方通信大厦 -- 九莲新村 -- 花园新村 -- 浙江工商大学 -- 省委党校 -- 打索桥-- 余杭塘上 -- 董家新村 -- 北大桥 -- 登云路口 -- 和睦新村 -- 方家塘 -- 汽车北站(莫干山路)接送车蒋村公交中心站7:30-19:20|六和桥8:40-20:30蒋村公交中心站 -- 蒋村商住区(文一西路) -- 雅仕苑 -- 益乐路口(文一西路) -- 文一西路东口 -- 宋江村 -- 翠苑一区 -- 文一路学院路口 -- 浙江工商大学 -- 花园新村 -- 教工路口 -- 黄龙体育中心(黄龙路) -- 浙大附中(曙光路) -- 虎跑 -- 西环路 -- 桥南(东信大道) -- 新胜(东信大道) -- 六和桥B2路金渡北路公交站5:30-20:20|市民中心6:00-21:30金渡北路公交站 -- 祥符南路西口 -- 古墩路飞虹路口 -- 机动车辆管理所 -- 三坝 -- 政新花园 -- 骆家庄(文一西路) -- 益乐路口(文一西路) -- 宋江村 -- 文一路学院路口-- 浙江工商大学 -- 花园新村 -- 教工路口 -- 八字桥(天目山路) -- 武林广场北 -- 莫衙营 -- 潮鸣寺巷 -- 菜市桥 -- 新城隧道东口 -- 下车路口 -- 市民中心K307路刘文村5:20-19:00|黄龙体育中心6:10-20:00刘文村 -- 薄板分厂 -- 沈家桥(杭枫公路) -- 焦化分厂 -- 杭玻(沈半路) -- 张家园 -- 袁家村 -- 里横街 -- 沈半路口 -- 皋亭坝 -- 善贤村 -- 沈塘湾(沈半路) -- 二纺机总厂 -- 上塘路口 -- 大关桥西 -- 教工路北口 -- 文一路口 -- 浙江工商大学 -- 花园新村 -- 教工路口 -- 庆丰村(教工路以东) -- 浙大西溪校区(杭大路) -- 黄龙洞 -- 黄龙体育中心(黄龙路)58/K58(外环)大关小区5:30-21:00大关小区 -- 上塘路香积寺路口(上塘路) -- 大关西六苑 -- 上塘路口 -- 大关桥西 -- 教工路北口 -- 文一路口 -- 浙江工商大学 -- 花园新村 -- 上宁桥 -- 文三新村 -- 八字桥(天目山路) -- 武林门马塍路口 -- 武林门湖墅路口 -- 杭州大厦(环城北路) -- 朝晖一区(河东路) -- 朝晖三区 -- 朝晖五区 -- 潮王路口 -- 德胜新村 -- 通信市场 -- 大关小区K77路荷花苑6:00-19:00 |绍兴路北口6:35-19:35荷花苑 -- 古墩路文三西路口 -- 康乐新村 -- 丰潭路口 -- 丰潭路文二西路口 -- 文二西路丰潭路口 -- 文二西路东口 -- 节能公司 -- 花园西村 -- 团校 -- 浙江工商大学 -- 文一路口 -- 教工路北口 -- 大关桥西 -- 上塘路口 -- 大关路口 -- 上塘路绍兴路口 -- 绍兴路北口K211路武林广场20:00-0:00 4:00-5:20 |三墩20:50-0:10 4:00-5:40武林广场(东跑道) -- 武林小广场 -- 市府大楼 -- 密渡桥路口 -- 沈塘桥 -- 文二路口-- 下宁桥(文二路) -- 浙江工商大学 -- 文一路学院路口 -- 翠苑一区 -- 宋江村 -- 文一西路东口 -- 益乐路口(文一西路) -- 雅仕苑 -- 骆家庄(文一西路) -- 政新花园 -- 余杭塘路口 -- 三坝 -- 机动车辆管理所 -- 虾龙圩 -- 华东陶瓷建材市场 -- 振华路口 -- 文星桥 -- 三墩镇政府 -- 三墩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汽车北站05:30-20:00 曲院风荷05:30-20:00 全程票价1.5元。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位数乘一位数练习课(第1-3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位数乘一位数练习课(第13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熟练地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理解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1. 复习:回顾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2. 练习: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练习。
3. 拓展:探索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难点: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乘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复习:简要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练习,包括个别练习和小组合作练习。
4. 讲解与讨论:对练习中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5. 拓展:引导学生探索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分配等。
板书设计1. 多位数乘一位数练习课2. 重点内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3. 典型例题:展示几个典型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题目,以及解题步骤。
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练习册上的多位数乘一位数题目。
2. 选做题:探索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同学。
课后反思1. 学生理解情况:通过学生的练习和讨论,了解他们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教学方法效果:评估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并理解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 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课时安排:3课时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长度单位及测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计算方法。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
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和体验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 会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1. 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灵活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直尺、三角板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如书本、窗户、桌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
二、探究新知1. 让学生举例说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 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判断一些图形是否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并说明理由。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长方形的周长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长方形的周长。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长方形的周长是指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的总长度。
小学数学教案二: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小学数学教案二: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第三单元第3课时的练习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讲解,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
下面将着重介绍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点,希望能够给教师们带来帮助。
一、教学内容这节课主要是学生学习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
老师会带领学生回顾一遍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
接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会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
2.掌握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能够应用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如:1.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
2.练习法:通过多次的练习来解决学生不透彻的概念和对运算方法的掌握不够熟练的问题。
3.游戏法:设计一些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
四、课堂情景1.开篇铃声响起,老师迅速进入教室,询问同学们是否都准备好了。
2.老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们进行了一番简单的回顾讲解,帮助学生们迅速回忆起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
3.接着,老师设计了各种形式的练习题目,让学生们反复进行加减法的运算。
4.为了增加趣味和互动性,老师设计了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点。
5.老师进行了一次小结,帮助学生们梳理思路,回顾知识点,并鼓励学生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应用这一知识点。
五、教学效果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在对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了运算的能力。
同时,通过游戏法的运用,学生们的兴趣得到了提高,增加了学生们对数学的公开性和兴趣。
六、反思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不论学习概念还是巩固运算都得到了锻炼。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3课时)
五倍的认识第1课时倍的意义【教学内容】教材第50页例1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
【情境导入】导入:小兔子们数萝卜,怎么数也数不清,请你们来帮帮忙吧!(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情境图)师:原来这里有不同种类的萝卜,你们认识它们吗?生: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和白萝卜(10根)。
师:请你比较胡萝卜和红萝卜的数量,发现了什么?生1:胡萝卜比红萝卜少4根。
生2:红萝卜比胡萝卜多4根。
师:怎么摆就能让我们一眼看出红萝卜比胡萝卜多4根呢?学生到黑板上摆。
师提示:摆时要注意什么呢?(一一对应)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红萝卜的数量多,胡萝卜的数量少,在比较中,我们除了知道多和少以外,还能知道什么呢?预设一:红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3倍。
师:真好!你都会用倍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了。
预设二:如果学生没有答出:“红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3倍”,教师可借助其他例子,如小鸡与公鸡的数量之间存在的关系,就是倍数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
【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倍”。
胡萝卜和红萝卜相比,胡萝卜有2根(板书:2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师:怎么摆就能明显地看出有3个2根?反馈:谁愿意到黑板上摆一摆。
为什么中间要空开?大家一起数数是3个2吗?学生数,师板书。
师:胡萝卜和红萝卜相比,我们就以数量少的胡萝卜为标准,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边说边圈出2根胡萝卜),红萝卜有3个2根(手点数),也就是有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红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3倍)2.进一步理解“倍”。
师:找一找,图中还有谁和谁之间有这样的倍数关系呢?要求:独立圈一圈、画一画,再小组交流。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3课时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2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为学生们准备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几百几十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几百几十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几百几十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几百几十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学生们正在购物,他们需要计算商品的价格。
例如,一个商品的价格是230元,另一个商品的价格是160元,学生们需要计算这两个商品的总价格。
2. 例题讲解:(1)几百几十的加法:例如,230元加上160元等于390元。
我们可以将230元和160元分别表示为230和160,然后进行竖式加法运算。
(2)几百几十的减法:例如,390元减去160元等于230元。
我们可以将390元和160元分别表示为390和160,然后进行竖式减法运算。
3. 随堂练习:(1)230元加上160元等于多少元?(2)390元减去160元等于多少元?4. 答案与解析:(1)230元加上160元等于390元。
(2)390元减去160元等于230元。
六、板书设计:竖式加法运算:230+ 160390竖式减法运算:390160230七、作业设计:(1)470元加上180元等于多少元?(2)580元减去290元等于多少元?答案与解析:(1)470元加上180元等于650元。
(2)580元减去290元等于290元。
第三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6页练习十第1~5题
第三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6页练习十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图表的题意,进一步掌握解决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从条件想起说明书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思路,能应用策略正确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体会解决两步讲算问题的关键是确定先求什么样,培养根据条件间的联系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发展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实际生活里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由下面每组条件能求出什么问题?(1)读一读条件,说说能想到什么。
①红葡萄有25箱,绿葡萄有30箱。
②男生有30人,女生比男生少12人。
③小明买了6支铅笔,王老师买的铅笔支数是小明的4倍。
让学生读条件提出问题、口头列式,并板书算式。
说明:如果两个条件有联系,就可以提出能解决的问题。
通过练习,小朋友要进一步熟悉这个策略,能用它分析问题,找出怎样解答,并正确列式解决。
二、策略练习第1题,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之后,要让他们说清楚是根据哪些条件想到这些问题的,相关的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例如,根据第(1)题中的条件能够提出的问题有:跳绳的有多少人,拔河的有多少人,跳绳和拔河的一共有多少人,等等。
其中,求出跳绳的人数后就能接着求出拔河的人数了。
第2题,根据图意,小力的身高是136厘米,小英比小力矮15厘米,小军比小英高21厘米。
第4题,要适当帮助学生理解表中的信息,知道表中每一竖栏分别表示一个公交站点的上、下车人数。
其中,西门站由于是始发站,所以没有下车人数的记录,而只有上车人数的记录。
计算公共汽车从每个站点开出时的总人数时,应考虑到汽车从前一站开出时的总人数和本站上、下车的人数。
例如,从建设路站开出时乘客人数,应等于从西门站开出的16人,加上本站上车的9人,减去本站下车的1人,得24人。
三、练习总结今天练习了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你觉得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要怎样想?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通过练习你还有哪些体会?第四课时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77练习十第6~11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的第3课时,主要是对第2课时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巩固和练习。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例题和练习题,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目标1.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能够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笔算,避免出现错误。
2.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练习本。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本练习本、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购买商品,引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需求。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过程。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计算心得,解决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个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1. 将两位数和一位数写成乘法的形式。
2. 从个位开始,先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个位数,写在个位上。
3. 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十位数,写在十位上。
4. 若有进位,要加上进位。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自己找一些类似的题目进行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需求,然后通过讲解例题、随堂练习、小组讨论和个人练习等环节,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整数的概念及大小比较规则。
2.能够灵活运用整数大小比较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3.能够通过练习题加深对整数大小比较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1.整数的大小比较规则。
2.运用整数大小比较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整数大小比较进行计算。
2.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整数大小比较。
四、教学准备1.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粉笔、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可通过简单的整数大小比较练习题,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提出问题老师给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比较大小:-3 和 5,哪个数更大?”3. 学生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整数大小比较的练习题,督促学生独立完成。
4. 练习讨论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抽查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整数大小比较规则。
5. 拓展练习为巩固学生对整数大小比较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练习,如应用题和实际问题练习。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整数的大小比较规则,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老师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总结。
七、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整数大小比较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整数大小比较展开,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概念。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整数大小比较的应用。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数大小比较的概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慕课教案-【练习课(第1-3课时)】 (2)
第4课时 练习课(第1-3课时)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慕课堂,我是小千老师。
今天我们对前面3个课时所学的内容进行 “梳理和练习”一、单元知识点回顾师: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倍”, 会用倍的知识,解决两种问题。
问题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样的问题用除法计算。
问题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这样的问题我们用乘法来计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练习来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
二、基础练习,巩固知识1. 师:大家可以翻开课本53大家做完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第1大题的两个小题都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先数出相应水果的个数,然后用除法计算。
桃子有8个,香蕉有4个,所以桃子的个数是香蕉的2倍。
苹果有9个,梨有3个,所以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
师:其实第2小题,苹果和梨的排列是有规律的,3个苹果1个梨为一组,每一组苹果的个数都是梨的3倍。
那么,无论再增加一组或减少一组,它们的倍数关系是不会变化,还是3倍的关系。
(2)第2大题,长跳绳的长度是短跳绳的几倍?大家一定要注意,这里比的是跳绳的长度。
这里长跳绳正好与1、2、3,3根短跳绳一样长,所以长跳绳的长度是短跳绳的3倍。
师:我们在比较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时,只需要明确一个量里有几个另一个量那么多,就可以知道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了。
2. 师:课本54页的第6题,4大家做完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里4个小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都用乘法计算。
蝴蝶有5只,5的4倍是20只。
饼干是8元,8的3倍是24元。
母亲有3只,3的5倍是15只。
一只小熊收7个玉米,6只小熊也就是6个7共收42个玉米。
倍的理解了吧。
接下来我们继续用有关倍的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吧。
三、拓展练习,锻炼思维1. 师:课本54页的第7题,孩子们都在开心的踢毽子,这里的两个问题你能完成吗?第1题(读题)李芳踢的18个,是王平踢的3个的6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第3课时练习课 人教版
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39-40页的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
2.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师: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习,请打开课本39页,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转的东西最多?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课本第39页,第3题列竖式算一算在连线。
2.判断,课本39页第5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
(1) 1 3 5(2) 4 2 7(3) 1 6 2_+6_9____ _+5_4_3__ _+9_5_9__8 2 5 9 6 0 10 1 1第1题数位没有对齐。
第2题个位向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没加1。
第3题连续两次进位,本位上的数都没有加进位的数。
3.课本39页第6题536、915、351、85、464、208、649、873、792、127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1000?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和是1000,看这些数的前一位是否凑成九,个位相加是否凑成整十。
4.课本40页第7题开锁游戏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5.课本40页第8题用笔算加法解决问题。
6.星期天上午,小君要去寄信,买书,买食品,然后再回家。
小君可以怎样走?走哪条路最近?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训练学生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
第一条218+75+440+510=第二条218+329+440+75+218=第三条218+75+440+125+410=……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到第一条路最近。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1.列竖式计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
教案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第四单元的知识点,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练习课主要针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包括但不限于:整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混合运算等。
2. 通过练习题目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点。
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第四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整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混合运算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二、课堂练习1. 教师发放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课堂讲解1. 教师针对练习题目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发放巩固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 学生独立完成巩固练习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和不足。
2. 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巩固练习,评价学生对第四单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评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延伸:1. 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课后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注意事项:1. 教师在讲解时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复习和巩固第四单元知识点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
教案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第3单元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第3单元的知识点,包括:两位数的加减法、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几何图形的认识等。
2. 进行练习题的训练,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和应用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第3单元的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第3单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二、练习题训练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2.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讨论解题方法和思路,教师适时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强调解题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提醒他们要注意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2. 学生提出自己在课堂上的疑问,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四、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学生按时提交作业,教师及时批改和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第3单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课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第3单元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答他们的问题。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在课后,教师要及时批改和反馈学生的作业,对他们的学习进行评价和指导。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第一单元练习 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第一单元练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第一单元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知识点回顾:认识整数、分数、小数,掌握加减乘除运算。
2. 第一单元练习题讲解。
3.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第一单元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
2. 教学难点: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回顾第一单元的主要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回顾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第一单元的知识点,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的认识,以及加减乘除运算。
对于每个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举例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巩固所学知识。
3. 练习题讲解教师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进行讲解。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解题思路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同时,针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和强调。
4.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点。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作业内容以第一单元的练习题为主,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针对性辅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第一单元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学生练习,教师辅导”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的有效辅导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榆树市第二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第3课时练习课(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时练习课(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材第24~25页的内容。
1.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加深毫米、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联系,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让学生参与长度单位间关系的整理过程,在探讨交流中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关系。
重点: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对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形成更清晰的认识。
难点: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关系。
课件。
师: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师:用手势比划这些长度单位约有多长?师:你能将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师:同学们都对这些长度单位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将通过练习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1.你会找吗?你能从尺上找到15毫米吗?38毫米呢?让同学们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15毫米和38毫米。
2.教材第24页“练习五”第5题。
3.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6、7题。
4.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8、9、10题。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你还有什么疑问吗?练习的过程也是知识梳理的过程,边练边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并学会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说课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我将从三个大的板块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研究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了解了周长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好这一内容将为今后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其它图形的周长以及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拟定的教学目标是:1、巩固图形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得出求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算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练习课(第1~3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练习课(第1~3课时)教案:倍的认识练习课(第1~3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
第一节主要介绍了“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倍数,如何计算一个数的倍数。
第二节则着重讲解了如何求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倍数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求一个数的倍数。
2.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求倍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篮子苹果,小明吃掉了3个,妈妈又给了小明2个,请问小明现在一共有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倍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倍数,如何计算一个数的倍数。
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倍数的概念。
3. 练习: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练习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的题目,巩固对倍数概念的理解。
4. 新课讲解:讲解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求一个数的几倍。
5. 练习: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练习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的题目,巩固对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倍的认识1. 倍数的概念一个数的倍数:2. 求一个数的几倍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出10的倍数。
答案:10、20、30、40、50、60、70、80、90、1002. 求20的3倍是多少?答案:20的3倍是6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倍数的概念有了较为清晰的理解,但部分学生在求一个数的几倍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5单元倍的认识
第3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一第8~11*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和思考,使学生更加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倍。
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有关倍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课件展示)
1.填一填。
2.想一想,做一做。
(1)鞋子的价钱是帽子的多少倍?
(2)围巾的价钱是帽子的5倍,围巾多少钱?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一第8题。
(1)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小丽和爸爸的年龄。
从图中可以知道要求爸爸今年多少岁,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2)求去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多少倍,想一想,去年爸爸多少岁?小丽呢?怎样解答?小组内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
(3)指名反馈,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一第9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如果黄珠子数量不变,是指黄珠子一直是8颗,不增加也不减少。
要使红珠子数量是黄珠子的6倍,那么红珠子应该有多少颗?红珠子现在有54颗,要增加几颗还是减少几颗呢?
(2)如果红珠子数量不变,是指红珠子一直是54颗,要使红珠子是黄珠子的6倍,那么黄珠子应该是几颗?你是怎么想的?现在的黄珠子是6颗,应该增加还是减少几颗呢?
小组内讨论交流,可以画一画,算一算,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方法。
(3)小组代表汇报答案,集体订正,师做出评价,并进行归纳。
3.练习十一第10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边讲解,边画图表示(用○代替一个细菌):
每过1分钟,就由原来的1个变成2个,那么再过1分钟,这2个变成了多少个?再过1分钟,仍然是1个变成2个,那现在变成了多少个呢?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完成。
小组代表汇报方法和结果,师进行评定。
4.练习十一第11*题。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并提问:
(1)小熊有5个玉米,熊妈妈给小熊3个后,熊妈妈的个数是小熊的2倍,现在小熊有几个玉米?(8个)
(2)现在熊妈妈的玉米个数是哪个数的2倍?(8的2倍)(16个)(3)求熊妈妈抱了多少个玉米是指熊妈妈原来的玉米个数,熊妈妈给小熊3个后才是现在这么多的玉米,那熊妈妈原来抱的玉米到底是多少个呢?
(引导学生说出16+3=19(个))
小组合作,逐步讨论该怎样解答,然后指名汇报答案,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