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国家标准清单
锌镍合金电镀国家标准
锌镍合金电镀国家标准锌镍合金电镀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它能够为金属制品提供优良的防腐蚀性能和装饰效果。
为了规范锌镍合金电镀工艺的生产和质量,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国家标准,以下将对锌镍合金电镀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锌镍合金电镀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GB/T 10125-2012《中性盐雾试验》、GB/T 10126-2012《酸性盐雾试验》和GB/T 10127-2012《碱性盐雾试验》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锌镍合金电镀膜的耐蚀性能测试方法,以及对电镀层的厚度、结合力、表面状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要求。
其次,GB/T 10125-2012《中性盐雾试验》是对锌镍合金电镀膜在中性盐雾环境下的耐蚀性能进行测试的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试验条件、试样制备、试验设备、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评定等内容,以确保锌镍合金电镀膜在实际使用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
另外,GB/T 10126-2012《酸性盐雾试验》和GB/T 10127-2012《碱性盐雾试验》则是针对锌镍合金电镀膜在酸性和碱性盐雾环境下的耐蚀性能进行测试的标准。
这两项标准同样对试验条件、试样制备、试验设备、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评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证锌镍合金电镀膜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够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
除了耐蚀性能测试标准外,锌镍合金电镀国家标准还包括了对电镀层的厚度、结合力、表面状态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锌镍合金电镀膜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以满足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
总的来说,锌镍合金电镀国家标准对锌镍合金电镀工艺的生产和质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了耐蚀性能测试方法、电镀层的厚度、结合力、表面状态等方面的要求。
遵循这些国家标准,能够帮助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锌镍合金电镀膜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和装饰效果,从而满足市场需求,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电镀行业标准目录
电镀行业标准目录标准编号标准名称GB/T 9800-1988 电镀锌和电镀镉层的铬酸盐转化膜GB/T 12333-19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铜电镀层GB/T 13322-1991 金属覆盖层低氢脆镉钛电镀层QB/T 1146-1991 机械中文打字机电镀件技术要求和实验方法GB/T 13346-1992 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镉电镀层GB/T 13744-1992 磁性和非磁性基体上镍电镀层厚度的测量GB/T 12305.6-1997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六部分:残留盐的测定GB/T 12307.3-1997 金属覆盖层银和银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三部分:残留盐的测定GB/T 9799-1997 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GB/T 17461-1998 金属覆盖层锡-铅合金电镀层GB/T 17462-1998 金属覆盖层锡-镍合金电镀层GB/T 5267.1-2002 紧固件电镀层GB/T 12599-2002 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GB/T 8184-2004 铑电镀液GB/T 12600-2005 金属覆盖层塑料上镍+铬电镀层GB/T 20015-2005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电镀镍、自催化镀镍、电镀铬及最后精饰自动控制喷丸硬化前处理GB/T 2056-2005 电镀用铜、锌、镉、镍、锡阳极板GB/T 9797-2005 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GB/T 2520-2008 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GB/T 15675-2008 连续电镀锌、锌镍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GB/T 11379-2008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GB/T 12332-2008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镍电镀层GB/T 22316-2008 电镀锡钢板耐腐蚀性试验方法GB/T 1838-2008 电镀锡钢板镀锡量试验方法GB 21900-2008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23846-2009 电镀用氨基磺酸钴GB/T 23847-2009 电镀用氨基磺酸镍GB/T 23848-2009 电镀用氨基磺酸亚铁JB/T 6986-1993 铝及铝合金电镀前表面准备方法JB/T 7704.1-1995 电镀溶液试验方法霍尔槽试验JB/T 7704.2-1995 电镀溶液试验方法覆盖能力试验JB/T 7704.3-1995 电镀溶液试验方法阴极电流效率试验JB/T 7704.4-1995 电镀溶液试验方法分散能力试验JB/T 7704.5-1995 电镀溶液试验方法整平性试验JB/T 7704.6-1995 电镀溶液试验方法极化曲线测定JB/T 9991-1999 电镀金刚石铰刀JB/T 50174-1999 电镀工序能耗分等JB/T 7991.1-2001 电镀超硬磨料制品代号和标记JB/T 7991.4-2001 电镀超硬磨料制品磨头JB/T 7991.3-2001 电镀超硬磨料制品什锦锉JB/T 10241-2001 金属覆盖层装饰性多色彩组合电镀层JB/T 7991.2-2001 电镀超硬磨料制品内圆切割锯片JB/T 6354-2006 电镀超硬磨料制品套料刀JB/T 10620-2006 金属覆盖层铜-锡合金电镀层JB/T 9749.2-2008 内燃机轴瓦第2部分:精密电镀减摩层轴瓦检验规范QB/T 1217-1991 自行车电镀技术条件QB/T 1572-1992 缝纫机零件电镀通用技术条件QB/T 1912-1993 眼镜架金属镀层厚度测试方法X荧光光谱法QB/T 2002.1-1994 皮革五金配件电镀层技术条件QB/T 2122-1995 童车电镀技术条件QB/T 3741-1999 灯具电镀、化学覆盖层QB/T 3818-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厚度测试方法点滴法QB/T 3826-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QB/T 3830-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二氧化硫试验法QB/T 3816-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铝氧化膜的厚度测试方法测重法QB/T 3817-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金相显微镜法QB/T 3834-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磁性法QB/T 3814-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外观质量测试方法QB/T 3815-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厚度测试方法计时液流法QB/T 3819-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β射线反向散射法QB/T 3820-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磨试验方法QB/T 3821-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结合强度测试方法QB/T 3822-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硬度测试方法显微硬度法QB/T 3823-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孔隙率测试方法QB/T 3827-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乙酸盐雾试验(ASS)法QB/T 3828-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铜盐加速乙酸盐雾试验(CASS)法QB/T 3829-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腐蚀膏试验(CORR)法QB/T 3831-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抗变色腐蚀试验方法硫化氢试验法QB/T 3832-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YS/T 592-2006 电镀用氰化亚金钾QC/T29031-1991(2005)汽车发动机轴瓦电镀层技术条件XB/T 903-2002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表面电镀层XB/T 903-2000(2005)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表面电镀层YB/T 5088-2007 同轴电缆用电镀锡钢带HG/T 2771-1996 电镀用氯化镍HG/T 3591-1999 电镀用焦磷酸钾HG/T 3593-1999 电镀用焦磷酸铜HG/T 3592-1999 电镀用硫酸铜HG/T 3594-1999 电镀用焦磷酸SJ/Z 44-1964 电镀和化学涂复(典型工艺过程)SJ/Z 1081-1976 电镀溶液典型分析方法SJ/Z 1171-1977 电镀溶液极化曲线的测试方法SJ/Z 1172-1977 电镀溶液分散能力的测定方法SJ/Z 1173-1977 电镀溶液电流效率的测定方法SJ/Z 44-1984 电镀和化学涂复(典型工艺过程)SJ 20146-1992 银电镀层总规范SJ 20443-1994 铑电镀层规范SJ/T 31050-1994 电镀生产线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SJ/T 31052-1994 电镀通用槽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SJ 20515-1995 金电镀层薄层电阻测试方法SJ 20516-1995 金电镀层纯度分析方法SJ/T 11104-1996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金和金合金电镀层SJ/T 11105-1996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镀层厚度测定SJ/T 11106-1996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二部分环境试验SJ/T 11107-1996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三部分孔隙率的电图像试验SJ/T 11108-1996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四部分金含量的测定SJ/T 11109-1996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五部分结合强度试验SJ/T 11110-1996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银和银合金电镀层SJ/T 11111-1996 金属覆盖层银和银合金电镀层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镀层厚度的测定SJ/T 11112-1996 金属覆盖层银和银合金电镀层试验方法第二部分结合强度试验SJ 20846-2002 电镀用氰化亚金钾规范SJ 20912-2004 金属覆盖层低应力镍电镀层。
电 镀 标 准
电镀标准2009-02-27 18:56电镀标准名称标准编号摘要铝及铝合金电镀前表面准备方法 JB/T 6986-93本标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电镀前一般应进行的表面准备方法,包括清洗、表面调整处理、浸镀、预镀等。
适用于铝及铝合金(包括常用铸铝、变形铝合金)的表面准备。
不适用于电铸用铝和铝合金模芯的表面准备。
引用标准 GB1173 铸造铝合金技术条件 GB3190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化学成份 GB5270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术语清洗cleaning 清除工件表面油污或外来物的工艺过程。
表面调整处理conditioning 把工件表面状态转变成适合于以后工序进行成功处理的工艺过程。
电镀准备方法的选用铝件电镀前表面准备工艺过程一般为清洗------表面调整-------浸镀-------预镀,经过热处理的铝件,清洗前还需采用机械磨光、抛光加工或酸、碱浸蚀以除去热处理氧化膜。
选用表面准备方法时,应注意区别下述情况:a.铝件的材料牌号(对照G B1173和GB3190); b.铝件的制造方法,例如是铸造或压力加工方法制造等;c.铝件是否经过热处理。
其它镀前准备方法的选用根据不同的情况,实际生产中也可采用清洗------表面调整-------阳极氧化,或吹砂------清洗-----表面调整---------出光等镀前准备工艺。
除浸锌外,也可浸镀镍、镍锌合金、铁等重金属,在选用这些工艺过程时,电镀后的铝件应按GB5270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电镀层必须符合结合强度良好的要求。
清洗和表面调整的处理清洗清洗工艺由蒸汽除油,有机溶剂清洗,可溶性乳化剂清洗,铝材料清洗剂清洗及相应的水漂洗工序组成。
常用的有热碳酸盐-磷酸盐水溶液清洗液。
油污严重的铝件开始清洗时可采用弱碱性或弱酸性溶液清洗。
表面调整处理的目的 a.除去铝件表面原有的氧化膜;b.除去表面有害的微量成份。
常用的表面调整处理溶液通常的表面调整处理是在中等温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渍后充分的水漂洗,再浸入硝酸-氟化氢铵溶液以除去表面挂灰,然后水漂洗干净。
电镀国家标准清单
4526-1985
48
GB12333-90
金属覆盖层 工程用铜电镀层
49
GB12334-90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 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
2064-1980
50
GB12335-90
金属覆盖层 对底材呈阳极性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试样评级
51
GB12336-90
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标准方法
44
GB12306-90
金属覆盖层 工程用银和银合金电镀层
4521-1985
45
GB12307.1-90
金属覆盖层 银和银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镀层厚度的测定
4522/1-1985
46
GB12307.2-90
金属覆盖层 银和银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二部分结合强度试验
4522/2-1985
47
GB12332-90
4543-1981
36
GB11378-89
金属覆盖层厚度 轮廓尺寸测量方法
4518-1980
37
GB11379-89
金属覆盖层 工程用铬电镀层
6158-1984
38
GB12304-90
金属覆盖层 工程用金和金合金电镀层
4523-1985
39
GB12305.1-90
金属覆盖层 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镀层厚度测定
金属覆盖层 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三部分孔隙的电图象试验
4524/3-1985
42
GB12305.4-90
金属覆盖层 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四部分金含量的测定
4524/4-1985
43
GB12305.5-90
电镀与精饰技术标准及常用国家标准
电镀与精饰技术标准(国标)与国际标准ISO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标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1 GB3138-82 电镀常用名词术语02 GB/T4342-91 金属显微维氏硬度试验方法03 GB4955-85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方法 2177-197204 GB4956-85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 2178-198205 GB4957-85 非磁性金属基体上非导电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方法 2360-198206 GB5270-85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厚(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07 GB5926-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外观质量测试方法08 GB5931-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β射线反向散射法 3543-198109 GB5932-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磨试验方法10 GB5935-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孔隙率测试方法11 GB5936-86 轻工产品黑色金属化学保护层的测试方法浸渍点滴法12 GB5937-86 轻工产品镀锌白色钝化膜的存在试验及耐腐蚀试验方法13 GB5943-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抗变色腐蚀试验方法硫化氢试验法14 GB5945-86 轻工产品铝或铝合金氧化处理层的测试方法15 GB6458-86 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 3768-197616 GB6459-86 金属覆盖层醋酸盐雾试验(ASS试验) 3769-197617 GB6460-86 金属覆盖层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 3770-197618 GB6461-86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为阴极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电镀试样的评级 4540-198019 GB6462-86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1463-198220 GB6463-86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 3882-198621 GB6464-86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静置户外曝晒腐蚀试验一般规则 4542-198122 GB6465-86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腐蚀膏腐蚀试验(CORR试验) 4541-197823 GB6466-86 电沉积铬层电解腐蚀试验(EC试验) 4539-198024 GB9789-88 金属和其他非有机覆盖层通常疑露条件下的二氧化硫腐蚀试验 6988-198525 GB9790-88 金属覆盖层及其他有关覆盖层维氏和努氏显微硬度试验 4516-198026 GB9791-88 锌和镉上铬酸盐转化膜试验方法 3613-8027 GB9792-88 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单位面积上膜层质量的测定重量方法 3892-8028 GB9797-88 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 1456-197429 GB9798-88 金属覆盖层镍电镀层 1458-197430 GB9799-88 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 2018-197331 GB9800-88 电镀锌和电镀镉层的铬酸盐转化膜 4520-8132 GB10124-88 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33 GB10125-88 人造气氛中的腐蚀试验盐雾试验(SS试验) ISO/DIS922T34 GB11376-89 金属的磷酸盐转化膜35 GB11377-89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储存条件下腐蚀试验的一般规则 4543-198136 GB11378-89 金属覆盖层厚度轮廓尺寸测量方法 4518-198037 GB11379-89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 6158-198438 GB12304-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金和金合金电镀层 4523-198539 GB12305.1-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镀层厚度测定 4524/1-198540 GB12305.2-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二部分环境试验 4524/2-198641 GB12305.3-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三部分孔隙的电图象试验4524/3-198542 GB12305.4-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四部分金含量的测定 4524/4-198543 GB12305.5-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五部分结合强度试验 4524/5-198544 GB12306-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银和银合金电镀层 4521-198545 GB12307.1-90 金属覆盖层银和银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镀层厚度的测定 4522/1-198546 GB12307.2-90 金属覆盖层银和银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二部分结合强度试验 4522/2-198547 GB12332-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镍电镀层 4526-198548 GB12333-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铜电镀层49 GB12334-90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 2064-198050 GB12335-90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呈阳极性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试样评级51 GB12336-90 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标准方法52 GB12599-90 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 2093-198653 GB12600-90 金属覆盖层塑料上铜+镍+铬电镀层 4525-198554 GB12609-90 电沉积金属覆盖层和有关精饰计数抽样检查程序 4519-198555 GB/T12610-90 塑料上电镀层热循环试验 4525-198556 GB/T12611-90 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技术要求57 GB/T12612-90 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液通用技术条件58 GB6808-86 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阳极氧化膜耐晒度的人造光加速试验 2135-8459 GB8013-87 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 7599-198360 GB8014-87 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厚度的定义和有关测量厚度的规定 2164-1980适用国家标准常用国家标准CNS 3627、 3385、 4159、7669、 8886JIS D0201、 H8502、H8610、K5400、Z2371ISO 3768、 3769、 3770ASTM 8117、B268常用国家标准对照表CNS:中国国家标准ISO:国际标准组织MILSTO:美国国防部JIS:日本工业标准NACE:腐蚀工程协会ASTM:美国材料实验协会DIN:德国标准协会IEC:国际电工委员会BS:英国标准协会。
解读国家标准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涂 装 与 电 镀
43
标准化
解 读 国 家 标 准 GB21900 - 2008《 电 镀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黄大江 (兴达表面技术信息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1)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国家标准 GB21900 - 2008《电镀污 染物排放 标准》的主 要技术 内容 ,分析了 该标准的 特点及 与 相关标准的关系 。 关键词 电镀污染物 ;国家标准 ;标准分析
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适用于单位产品实际 排气量不高于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的情况。若单位 产品实际排气量超过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 ,须将实
测大气污染物浓度换算为大气污染物基准气量排放 浓度 ,并以大气污染物基准气量排放浓度作为判定 排放是否达标的依据。大气污染物基准气量排放浓 度的换算 ,可参照采用水污染物基准水量排放浓度 的计算公式。
力为 101325Pa (即 1 标准大气压 ,760mmHg 柱) 时的
状态。标准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均以标准状
态下的干气体为基准 。
212 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见表 1。
现有 企业 ( 即标 准实 施之 前已 有的 企业) , 自
2009 年 1 月 1 日至 2010 年 6 月 30 日执行表 1 中现
车间或生产设 施废水排放口
8
总 铜 ,mg/ L
110 015
013
企业废水总排 放口
9
总 锌 ,mg/ L
210 115
110
企业废水总排 放口
10
总 铁 ,mg/ L
510 310
210
企业废水总排 放口
11
总 铝 ,mg/ L
完整版)中国电镀标准一览表
完整版)中国电镀标准一览表中国电镀标准一览表1、标准编号:GB/T 2056-2005标准名称:电镀用铜、锌、镉、镍、锡阳极板简介:该标准规定了电镀用铜、锌、镉、镍和锡轧制阳极板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适用于电镀用的铜、锌、镉、镍和锡阳极板。
2、标准编号:GB/T-2005标准名称: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重量法和化学分析法评述简介:该标准等同于3、标准编号:GB/T -1998标准名称:金属覆盖层锡-铅合金电镀层简介:该标准规定了含锡量范围为50%~70%(质量比)的锡-铅合金电镀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适用于电子、电气制品及其他金属制品上防止腐蚀和改善焊接性能的锡-铅合金电镀层。
4、标准编号:GB/T -1998标准名称:金属覆盖层锡-镍合金电镀层简介:该标准规定了由约为65%(质量比)锡和30%(质量比)的镍所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锡-镍合金电镀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适用于钢铁及其他金属制品上的锡-镍合金电镀层,该电镀层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能防止基体金属腐蚀。
5、标准编号:GB/T 2056-2005标准名称:电镀用铜、锌、镉、镍、锡阳极板简介:该标准规定了电镀用铜、锌、镉、镍和锡轧制阳极板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适用于电镀用的铜、锌、镉、镍和锡阳极板。
6、标准编号:GB -2008标准名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7、标准编号:GB/T -2008标准名称:电镀锡钢板耐腐蚀性试验方法(2009年4月1日实施)简介:该标准适用于镀锡量单面规格不低于2.8g/m2的电镀锡钢板耐腐蚀性能的测定。
其中包括电镀锡钢板酸洗时滞试验方法、铁溶出值测定方法、锡晶粒度测定方法和合金锡电偶试验方法。
8、标准编号:GB/T 5267.1-2002标准名称:紧固件电镀层简介:该部分规定了钢或钢合金电镀紧固件的尺寸要求、镀层厚度,并给出了高抗拉强度固件或硬化或表面淬硬紧固件消除氢脆的建议。
电镀行业表三标准
电镀行业表三标准
电镀液pH值是常规的电镀参数之一,合理的pH值可以有效地保证电镀质量。
一般情况下,镀铬电镀液的pH值应在2.0~3.0之间,
镀镍电镀液的pH值应在3.5~5.0之间,镀锌电镀液的pH值应在
5.5~7.5之间。
2. 电镀液温度标准
电镀液的温度也是影响电镀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电镀液温度过低的情况下,电镀速度慢、孔洞率大,而温度过高则容易造成电镀液的挥发和腐蚀。
一般情况下,镀铬电镀液的温度应在50~60℃之间,镀镍电镀液的温度应在50~65℃之间,镀锌电镀液的温度应在20~40℃之间。
3. 金属离子浓度标准
金属离子浓度是制定电镀配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如果金属离子浓度过高,则容易造成电镀液的不稳定,反之则会影响电镀质量。
一般情况下,镀铬电镀液的铬离子浓度应在100~200g/L之间,镀镍
电镀液的镍离子浓度应在200~300g/L之间,镀锌电镀液的锌离子浓
度应在30~60g/L之间。
注:本标准仅供参考,具体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1 -。
【生产管理】电镀行业国家标准汇编(doc 162页)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
电镀方面国家标准汇编
名称
标准编号
摘要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与有关过程术语
本标准规定了电镀、化学镀、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和与其有关过程的术语的定义。适用于电镀、化学镀、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与有关过程所用术语。化学腐蚀chemical corrosion金属和非金属在电解质溶液、干燥气体和高温下发生化学作用而引起的腐蚀。双电层electric double electrode带电质点在两相不均匀分布或外电源向界面充电导致剩余电荷集中在界面两侧而形成的双电层。双极性电层bipolar electrode不与外电源连接而置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电解液中的导体,其面对着阳极的一侧起着阴极的作用,对着阴极的另一侧起着阳极作用的一种电极。分散能力throwing power在特定条件下,镀液使电极(通常是阴极)上镀层分布比初次电流分布更为均匀的能力。对于阳极沉积过程,其定义类似。分解电势decomposition potential能使电化学反应以明显速率持续进行的最小电势(不包括溶液的欧姆电压降)。不溶性阳极(惰性阳极)inert anode电流通过时不发生阳极溶解反应的阳极。电化学electrochemistry研究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变及与此过程有关的现象的科学。电化学极化(活化极化)activechemical corrosion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或金属表面覆盖液膜时,由于电化学反应使金属氧化的过程。电化当量electrochemical equivalent电极上通过单位电量(例如1Ah,或1C)时,具有100%电流效率的电极反应所产生或消耗的物质的质量称为有关物质的电化学当量,通常以g/C或g/Ah表示。电导率(比电导)conductivity单位截面积和单位长度的导体之电导,通常以S/m表示。电泳elec
电镀检验标准[2]
有限公司电镀检验规则及标准一、电镀质量检验规则:1.检验项目:(1)外观;(2)厚度;(3)盐雾试验;以上三项必须在产品出厂之前进行检验。
2.检验项目:(1)湿热试验;(2)压力锅试验;(3)结合力试验;(4)孔隙率试验;以上检验项目在需方有要求或定期质量抽检或型式检定,客户质量投诉以及产品质量纠纷时必须进行。
3.检验应按需方所提出的抽样方案抽样,如需方未提出具体的抽样方案,则按GB/T 12609中的方法抽样检查。
二、电镀质量检验标准:(一)、外观:按GB/T 5926第2章的方法进行检查,在工件的主要表面上,不应有明显的镀层缺陷,如起泡、孔隙、边角毛刺、表面粗糙、镀层裂纹或局部无镀层及镀层脱落等肉眼可见的镀层缺陷。
挂镀时,充许在非主要表面上有肉眼可见不大于1mm的痕迹二至三处,因无法避免的挂具导电接触而引起的痕迹,但此接触痕迹不应暴露出钕铁硼的基体,不应局部无镀层的现象。
各种镀层表面呈现表一中色泽要求:(二)、厚度:使用GB/T 4955 中规定的库仑法测定。
最小局部镀层厚度:(有特殊要求的,按特殊要求定)(1).镀锌厚度δ≥6um;(2).镀镍厚度δ≥10um;(3).其它镀层厚度参考镀镍厚度。
(三)、耐腐蚀性:各种镀层开始出现腐蚀迹象的时间不小于表二每24h开箱检查一次,以短暂观察试样表面变化情况,但开箱时间应尽可能的短。
对于挂镀产品,其表面挂具痕迹必须在非主要表面上,且尽可能地小或不明显,做盐雾实验时挂具痕迹用胶绝缘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四)、温热试验在附录B中的方法试验1000h后,观察镀层表面不应出现起泡、裂纹、翘起、脱落等现象,允许有钝化膜的退色,轻微变色发暗,但不允许有黄色和白色锈迹。
(五)、压力锅试验按附录C中的方法试验120h后,观察镀层表面不应出现起泡、裂纹、脱落粉化等现象,允许镀层有退色,轻微变色发暗,但不能出现黄色锈迹。
(六)、结合力镍电镀层和铜、镍作底层的组合镀层的结合力经附录A1规定的试验方法试验后,不应出现任何镀层与基体分离的迹象。
电镀产品通用检测标准
电镀产品通用检测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镀件的检验内容及检验方法,适用于公司来料、半成品的检查。
2引用标准
GB/T 2828-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适用于产品逐批检查)。
3定义
3.1 A 面:指电镀件正面 . (在使用过程中能直接看到的表面)
3.2 B 面:指电镀件四侧边。
(需将电镀件偏转45~90 °才能看到的四周边)
3.3 软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
(无手感)
3.4 硬划痕:硬物摩擦造成的划痕或有深度的划痕。
3.5 批锋:由于注塑等原因造成塑胶边缘突起。
3.6 麻点:由于电镀环境不干净而导致有点状或线状物覆盖于产品表面的缺陷。
3.7 凸点:由于有灰尘造成电镀表面凸点状缺陷。
3.8 沙眼:由于模具压伤后留下的印痕。
4要求
4.1 检验步骤:
? 包装检验信赖度测试试装检验尺寸检验外观检验
4.2 检验条件
4.2.1 光源: 两支40W 日光灯照射下距物件1.2 ~1.5 米
4.2.2 目视距离:35 ± 5cm
4.2.3 目视角度:检测面与人眼方向成45° ~90°
4.2.4 目视时间:5 ~10S
4 .3 检验仪器和工具
4.3.1 游标卡尺[ 准确度:0.02mm ]
4.3.2 标准菲林
4.3.3 普通刀片[ 有保护手柄]
4.3.4 塞尺
4.3.5 配套卡机面、底壳[ 工程提供]
4.3.6 3M 胶纸
4.3.7 RCA 耐磨测试仪4.4 检验细则
4.4.1 检验项目。
(完整版)中国电镀标准一览表
中国电镀标准一览表1、标准编号:GB/T 2056-2005 标准名称:电镀用铜、锌、镉、镍、锡阳极板简介:本标准规定了电镀用铜、锌、镉、镍和锡轧制阳极板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用的铜、锌、镉、镍和锡阳极板。
2、标准编号:GB/T 20017-2005 标准名称: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重量法和化学分析法评述简介:本标准等同ISO 10111:2000《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质量法和化学分析法评述》(英文版)。
3、GB/T 17461-1998金属覆盖层锡-铅合金电镀层简介:本标准规定了含锡量范围为50%~70%(质量比)的锡-铅合金电镀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电气制品及其他金属制品上防止腐蚀和改善焊接性能的锡-铅合金电镀层。
本标准也适用于其他成分的锡-铅合金电镀层,但使用时应注意这些镀层的性能可能与上述合金成分范围的锡-铅合金镀层不同。
4、 GB/T 17462-1998 金属覆盖层锡-镍合金电镀层简介:本标准规定了由约为65%(质量比)锡和30%(质量比)的镍所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锡-镍合金电镀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及其他金属制品上的锡-镍合金电镀层,该电镀层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能防止基体金属腐蚀。
5、GB/T 2056-2005电镀用铜、锌、镉、镍、锡阳极板简介:本标准规定了电镀用铜、锌、镉、镍和锡轧制阳极板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用的铜、锌、镉、镍和锡阳极板。
6、GB 21900-2008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7、GB/T 22316-2008 电镀锡钢板耐腐蚀性试验方法(2009年4月1日实施)简介:本标准适用于镀锡量单面规格不低于2.8g/m2的电镀锡钢板耐腐蚀性能的测定。
其中包括电镀锡钢板酸洗时滞试验方法、铁溶出值测定方法、锡晶粒度测定方法和合金锡电偶试验方法。
电镀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Metallic coatings——Hot dip galvanized coatingson fabricated ferrous products—SpecificationGB/T 13912-92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 ISO 1459——1973(E)《金属覆盖层——热铰锌防腐蚀层——指导原则》和 ISO 1461——1973(E)《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条件》。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铁制品上热镀锌层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制品防腐蚀的热镀锌层。
本标准不适用于未加工成形的钢铁线材、管材和板材上的热镀锌层。
本标准对热镀锌前基体材料的性质、表面状态不作规定。
影响热镀锌效果的基体材料状况参见附录A(参考件)。
本标准对热镀锌产品的后处理未作规定。
2 引用标准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4956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GB 12334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GB/T 13825 金属覆盖层黑色金属材料热镀锌层的质量测定称量法3 术语3.1热镀锌将钢件或铸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在其表面形成锌—铁合金或锌和锌—铁合金覆盖层的工艺过程和方法。
3.2热镀锌层(简称:镀层)采用热镀锌方法所获得的锌—铁合金或锌和锌—铁合金覆盖层。
3.3主要表面指制件上热镀锌前和热镀锌后的某些表面。
该表面上的镀层对于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是起主要作用的。
3.4 检查批(简称:批)为实施抽样检查汇集起来的热镀锌件。
在热镀锌厂检验时,指一个生产班内同一镀槽中生产的相同类型和大小的热镀锌件。
交货后由需方检验时,指一次订货或一次交货量。
3.5 样本从批中随机抽取的镀件或镀件组。
3.6基本测量面在主要表面上进行规定次数测量的区域。
3.7局部厚度在基本测量面内进行规定次数厚度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电镀检验标准
1.目的:规范我司电镀(外协/外购)的检验标准。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司产品的零部件镀镍层,镀锌层的质量验收。
规范了电镀标准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3.特殊规定:3.1本文件若与技术图纸及SIP,SOP客户检验规范发生冲突,以上述规范和技术图纸为准。
3.2例外规定放入个别检验规格中。
4.引用标准:GB4956-85 磁性金属基本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GB12334-90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GB/T19798-1997 金属覆盖层镍电沉积层GB/T10125-1997 盐雾实验5.术语:5.1表面缺陷:镀层表面缺陷:镀层表面上(特别是镀件的主要表面上)的各种针孔,麻点,起皮,起泡,剥落,阴阳面,斑点,烧焦,雾状,树枝装和海绵状沉积层,以及应当镀覆而未镀覆的部位等。
5.1.1针孔:从镀层表面贯穿到底部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
5.1.2麻点: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在电镀表面形成的小坑。
5.1.3起皮:镀层呈片状脱落基体的现象。
5.1.4起泡:在电镀中由于镀层与底金属之间失去结合力而引起的一种缺陷。
5.1.5剥落:由于某些原因(如不均匀的热膨胀或收缩)引起的镀层表面破裂或脱落。
5.1.6阴阳面:镀层表面局部亮度不一致或色泽不均匀的缺陷。
5.1.7斑点:镀层表面的一类色斑,暗斑等缺陷。
由于电镀过程中沉淀不良,异物黏附或钝化液清洗不干净所致。
5.1.8烧焦镀层:在过高电流的情况下形成的黑暗色,粗糙松散的沉积物,其中含有氧化物或其他杂质。
5.1.9雾状:镀层表面存在程度不同的云雾覆盖物,多产生于光亮赌层表面。
5.1.10树枝状结晶:电镀时在阴极(特别是边缘和其他高电流密度区)形成的粗糙/松散的树枝壮或不规则突起的沉淀物。
5.1.11海绵状镀层:与基材结合不牢固的疏松多孔的沉积物。
5.2镀层厚度术语:5.2.1主要表面:制件上某些已作或待作覆盖的表面,在该表面上覆盖层对制作的外观或使用性能是重要的。
电镀产品检测标准
电镀产品检测标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镀件的检验内容及检验方法,适用于公司来料、半成品的检查。
2 引用标准GB/T 2828-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适用于产品逐批检查)。
3 定义3.1 A 面:指电镀件正面 . (在使用过程中能直接看到的表面)B 面:指电镀件四侧边。
(需将电镀件偏转45~90 °才能看到的四周边)软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
(无手感)硬划痕:硬物摩擦造成的划痕或有深度的划痕。
批锋:由于注塑等原因造成塑胶边缘突起。
麻点:由于电镀环境不干净而导致有点状或线状物覆盖于产品表面的缺陷。
凸点:由于有灰尘造成电镀表面凸点状缺陷。
沙眼:由于模具压伤后留下的印痕。
4 要求检验步骤:包装检验外观检验检验条件4.2.1 光源 : 两支 40W 日光灯照射下距物件~ 1.5 米4.2.2 目视距离:35 ± 5cm4.2.3 目视角度:检测面与人眼方向成45° ~90° 4.2.4 目视时间 :5 ~ 10S4 . 3 检验仪器和工具4.3.1 游标卡尺 [ 准确度: 0.02mm ]普通刀片 [ 有保护手柄 ]3M 胶纸RCA 耐磨测试仪检验细则4.4.1 检验项目检验项目检验内容检验器具/ 方法判定基准判定结果min maj cri包装包装箱 / 袋形状、外表目测包装箱 / 袋没有严重变形、破损,产品无散落 , 无杂物、没有被水浸过的痕迹GB2828—2003IL:ⅡMA。
电镀标准参考
GB 11379-89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程用铬电镀层的表示方法、加工定货时需方应向供方提供的资料、工件镀前镀后的热处理工艺规范、镀层质量要求、试验方法等。
适用于黑色金属或有色金属基体上带底镀层或不带底镀层的工程用铬电镀层。
工程用铬电镀层常被称为“厚铬”或“硬铬”层。
本标准不包括用于防护装饰性目的的薄铬面层。
工程用铬的应用实例及有关说明见附录A。
2 引用标准GB1238 金属镀层及化学处理表示方法GB4955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方法GB4956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GB6458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GB64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GB6463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3.术语主要表面:指工件上电镀前和电镀后的某些表面,该表面上的镀层对于工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是起主要作用的。
4.镀层的表示方法镀铬层及有关处理的表示方法按GB1238的规定。
5.需方应向供方提供的资料a.本标准的标准编号;b.基体金属的成分、含量或牌号以及它的金相组织状态;c.镀前是否需要作消除应力的处理;d.是否需要作引入压应力的处理,如电镀前喷丸;e.主要表面、不应有镀层的所有表面、允许铬层延伸到的所有部位可用图或有适当标记的样品详细说明;f.对于镀前处理的任何要求或限制,例如用喷砂代替浸酸处理;g.若要求底层,要说明底层的类型,例如镍层或无裂纹铬层等;h.铬层应沉积的最小厚度,若要求底层还应说明电镀层的总厚度,若认为必要,还应说明镀层的最大厚度,特别是磨损或超差零件的修复镀铬。
上述镀层的厚度均指经过磨光之后精饰表面上镀层的厚度;i.铬层的类型,如多孔的、无裂纹的、微裂纹的、双层的或常规的;j.铬层最后的表面精饰状态;k.允许的表面缺陷,包括缺陷的类型、尺寸、位置;l.工件电镀后的任何热处理要求;m.其他特殊要求。
电镀行业铜镍铬排放标准
电镀行业是一个涉及到金属表面处理的行业,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
其中,铜、镍、铬等重金属是电镀废水和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来限制这些重金属的排放量。
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电镀行业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
其中,广东省地方标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150-2019)对铜、镍、铬的排放浓度做出了具体的规定:铜为0.5 mg/L,镍为0.5 mg/L,铬为0.5 mg/L。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减少电镀行业的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也促使电镀企业加强环保意识,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
电镀件技术标准
电镀件技术标准本标准适用于盛百硕科技有限公司防护性和装饰性电镀件。
本标准规定了以钢铁、铝和铝合金、塑料为基体的电镀件的一般标准。
引用标准:GB 1238 《金属镀层及化学处理表示方法》GB 4955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方法》GB 5270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GB 6458 《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GB 6460 《金属覆盖层-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CASS》GB 6461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为阴极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电镀试样的评级》GB 64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GB/T 12610 《塑料上电镀层-热循环试验》GB/T 12611 《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技术要求》GB 9797 《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GB 9798 《金属覆盖层-镍电镀层》GB 9799 《金属覆盖层-钢铁上锌电镀层》GB 12600 《金属覆盖层-塑料上铜+镍+铬电镀层》1、名词术语:1.1、电镀利用电解使金属或合金沉积在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的金属层的过程。
1.2、塑料电镀在塑料制件上沉积金属镀层的过程。
1.3、泛点在镀层表面出现的斑点或污点。
1.4、麻点在电镀和腐蚀中,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
1.5、保护等级:覆盖层对底材腐蚀的保护能力。
1.6、外观等级:试样经试验后所有外观缺陷的评定级数。
1.7、主要表面:指零件上电镀前和电镀后的某些表面。
这些表面上的镀层对工件的外观和使用性能起着主要作用。
1.8、闪镀:通电时间极短的薄层电镀。
2、镀层分级号的表示规则:2.1、化学符号,表示基体金属或合金基体中的主要金属或塑料制品,符号后接一斜线。
Fe/……表示基体为钢铁Al/……表示基体为铝或铝合金PL/……表示基体为塑料2.2、如果用铜或含铜量超过50%的铜合金作为底镀层,那么用化学符号Cu表示;2.3、Cu后的数字代表铜镀层的最小厚度,μm;2.4、Ni后的数字代表镍镀层的最小厚度,μm;数字后的小写字母,表示镍镀层的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4957-85
非磁性金属基体上非导电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方法
2360-1982
06
GB5270-85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厚(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
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07
GB5926-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外观质量测试方法
08
GB5931-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β射线反向散射法
3543-1981
09
GB5932-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磨试验方法
10
GB5935-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孔隙率测试方法
11
GB5936-86
轻工产品黑色金属化学保护层的测试方法浸渍点滴法
12
GB5937-86
轻工产品镀锌白色钝化膜的存在试验及耐腐蚀试验方法
13
GB5943-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抗变色腐蚀试验方法
30
GB9799-88
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
2018-1973
31
GB9800-88
电镀锌和电镀镉层的铬酸盐转化膜
4520-81
32
GB10124-88
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
33
GB10125-88
人造气氛中的腐蚀试验盐雾试验(SS试验)
ISO/DIS922T
34
GB11376-89
6581-1980
72
GB/T12967.5-91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用变形法评定阳极氧化膜的抗破裂性
3211-1977
73
GB11250.1-89
复合金属覆层厚度的测定—金相法
74
GB11250.2-89
复合金属覆层厚度的测定—X荧光法
75
GB11250.3-89
复合金属覆层厚度的测定—容量法
76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铜电镀层
49
GB12334-90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
2064-1980
50
GB12335-90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呈阳极性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试样评级
51
GB12336-90
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标准方法
52
GB12599-90
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
2093-1986
53
电镀国家标准清单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等效采用国际
标准ISO标号
01
GB3138-82
电镀常用名词术语
02
GB/T4342-91
金属显微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03
GB4955-85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方法
2177-1972
04
GB4956-85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
2178-1982
金属的磷酸盐转化膜
35
GB11377-89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储存条件下腐蚀试验的一般规则
4543-1981
36
GB11378-89
金属覆盖层厚度轮廓尺寸测量方法
4518-1980
37
GB11379-89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
6158-1984
38
GB12304-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金和金合金电镀层
4523-1985
39
GB12305.1-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镀层厚度测定
4524/1-1985
40
GB12305.2-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二部分环境试验
4524/2-1986
41
GB12305.3-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三部分孔隙的电图象试验
4542-1981
22
GB6465-86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腐蚀膏腐蚀试验(CORR试验)
4541-1978
23
GB6466-86
电沉积铬层电解腐蚀试验(EC试验)
4539-1980
24
GB9789-88
金属和其他非有机覆盖层通常疑露条件下的二氧化硫腐蚀试验
6988-1985
25
GB9790-88
金属覆盖层及其他有关覆盖层维氏和努氏显微硬度试验
18
GB6461-86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为阴极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电镀试样的评级
4540-1980
19
GB6462-86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1463-1982
20
GB6463-86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
3882-1986
21
GB6464-86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静置户外曝晒腐蚀试验一般规则
GB8015.1-87
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厚度的试验方法重量法
2016-1982
62
GB8015.2-87
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厚度的试验方法分光束显微法
21氧化薄阳极氧化膜连续性的检验硫酸铜试验
2085-1976
64
GB8753-88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封闭后吸附能力的损失评定酸处理后的染色斑点试验
8252-1987
69
GB/T12967.2-91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用轮式磨损试验仪器测定阳极氧化膜的耐磨性和磨损系数
8251-1987
70
GB/T12967.3-91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氧化膜的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
3770-1976
71
GB/T12967.4-91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阳极氧化膜耐紫外光性能的测定
GB11250.4-89
复合金属覆层厚度的测定—重量法
77
GB/T13322-91
金属覆盖层低氢脆镉钛电镀层
78
GB/T13346-92
金属覆盖层 钢铁上镉电镀层
2082-1986
79
JB/T5067-91
钢铁制件粉末机械镀锌
80
JB/T5068-91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X射线光谱测量方法
3497
2143-1981
65
GB8754-88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应用击穿电位测定法检验绝缘性
2376-1972
66
GB11109-89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术语
7583-1986
67
GB11110-89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封闭质量的测定方法导纳法
2931-1983
68
GB/T12967.1-91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用喷磨试验仪器测定阳极氧化膜的平均耐磨性
4524/3-1985
42
GB12305.4-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四部分金含量的测定
4524/4-1985
43
GB12305.5-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五部分结合强度试验
4524/5-1985
44
GB12306-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银和银合金电镀层
4521-1985
硫化氢试验法
14
GB5945-86
轻工产品铝或铝合金氧化处理层的测试方法
15
GB6458-86
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
3768-1976
16
GB6459-86
金属覆盖层醋酸盐雾试验(ASS试验)
3769-1976
17
GB6460-86
金属覆盖层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
3770-1976
45
GB12307.1-90
金属覆盖层银和银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镀层厚度的测定
4522/1-1985
46
GB12307.2-90
金属覆盖层银和银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二部分结合强度试验
4522/2-1985
47
GB12332-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镍电镀层
4526-1985
48
GB12333-90
4516-1980
26
GB9791-88
锌和镉上铬酸盐转化膜试验方法
3613-80
27
GB9792-88
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单位面积上膜层质量的测定重量方法
3892-80
28
GB9797-88
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
1456-1974
29
GB9798-88
金属覆盖层镍电镀层
1458-1974
GB12600-90
金属覆盖层塑料上铜+镍+铬电镀层
4525-1985
54
GB12609-90
电沉积金属覆盖层和有关精饰计数抽样检查程序
4519-1985
55
GB/T12610-90
塑料上电镀层热循环试验
4525-1985
56
GB/T12611-90
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57
GB/T12612-90
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液通用技术条件
58
GB6808-86
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阳极氧化膜耐晒度的人造光加速试验
2135-84
59
GB8013-87
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
7599-1983
60
GB8014-87
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厚度的定义和有关测量厚度的规定
2164-198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