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含反思
蒲公英旅行记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蒲公英旅行记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472ca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a.png)
蒲公英旅行记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知道蒲公英的种子可以通过风力传播到远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蒲公英的生长和传播过程。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蒲公英的生长过程:种子、芽、叶、花、种子。
2. 蒲公英的传播方式:风力传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难点: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蒲公英的生长和传播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蒲公英图片、PPT、实物标本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让幼儿观察蒲公英图片,引导他们说出蒲公英的特点。
2. 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3. 实践:让幼儿动手操作,将蒲公英的种子粘贴在画纸上,模拟风力传播的过程。
4. 表达: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蒲公英的生长和传播过程。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六、教学拓展:1. 蒲公英的用途:讲解蒲公英可以食用和药用,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界的资源。
2. 植物的生长周期:介绍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
七、教学活动:1. 蒲公英找朋友:分组进行游戏,让幼儿找到生长在不同环境的蒲公英。
2. 蒲公英诗歌:学习一首关于蒲公英的诗歌,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八、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的理解。
2. 听取幼儿在课堂上的表达,评估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九、教学反馈:1. 家长沟通:与家长交流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2. 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延伸:1. 开展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拓宽他们的视野。
幼儿园大班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d03c90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a.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通过教材,使幼儿学会察看和描述蒲公英的特点;2. 能够感受蒲公英的柔嫩、轻快的特点;3. 能够探究蒲公英的生长环境和它的生命周期;4. 通过亲身体验,培育幼儿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蒲公英实物,相机、录音机等;2. 教学环境:教室、室外花园、亲子活动室。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1)幼儿园花园里的蒲公英(2)冒险旅行即将开始(3)了解和保护蒲公英的任务2. 感知体验(1)察看蒲公英的外观(植物的形态、颜色、花瓣的形状)(2)感受蒲公英的触感(柔嫩的花瓣、轻快的花序)(3)听蒲公英的声音(风中飘逸的声音)3. 园外实地探究与拍照(1)组织大班幼儿到花园进行蒲公英的讨论(2)老师引导幼儿通过摄影记录下本身爱好的蒲公英4. 共享互动(1)幼儿带着本身拍的蒲公英的照片来共享阅历;(2)老师引导幼儿利用拍摄到的照片回忆和表达;(3)让幼儿自发想象本身的蒲公英冒险故事;(4)激励幼儿相互表达对蒲公英的珍惜之心;5. 蒲公英亲子DIY(1)组织幼儿与家长一同制作蒲公英相关的小手工;(2)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去花园里采摘蒲公英花瓣,制作蒲公英饰品。
四、反思:在本次幼儿园大班《蒲公英旅行记》的教学活动中,我接受了情境教学法,让幼儿在生动的情境下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喜好,激发了他们的自动性和制造性。
活动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以下问题:1. 学问的传授并不够全面,对于蒲公英的其他可能存在的特点和宝贵价值没有深入介绍。
2. 在察看蒲公英的时候,应当引导幼儿更加细致、认真地察看,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的感受上。
3. 老师需要更多地与幼儿互动,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得到磨练和启发。
4. 策划活动时,应当更多地发挥想象力和制造性,让活动更富有创意。
通过本次教学,我深刻认得到,幼儿教育需要重视学习目标和手段的统一,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反思、总结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大班科学教案蒲公英旅行记
![大班科学教案蒲公英旅行记](https://img.taocdn.com/s3/m/49d2935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a.png)
大班科学教案蒲公英旅行记蒲公英,一种常见的野花,也是许多孩子童年时的玩伴。
它轻盈的种子随风飘舞,带来无限的遐想和梦想。
而今天,我们将携手蒲公英,展开一场奇幻的科学之旅。
一、引入环节为了让孩子们对蒲公英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可以先从引入环节开始。
通过播放一段有关蒲公英的视频或展示一些蒲公英的照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他们观察蒲公英的不同部分,如花朵、花瓣、茎和种子等。
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在孩子们对蒲公英有了初步的认知后,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讨论和互动的形式,帮助学生们回忆起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基本因素,例如阳光、水分和土壤等。
然后,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蒲公英能够生长在各种环境中,即使是在沙漠或是石头缝隙中。
三、探究蒲公英的繁殖方式蒲公英的种子是如何传播的呢?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蒲公英的种子,他们可以发现种子上有一片薄薄的膜状物。
我们可以提出问题,这片膜状物在风中是如何起作用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一项简单的实验。
首先,准备一些蒲公英的种子和一张纸,并在纸上放置一把吹风机。
然后,让学生们将蒲公英的种子放在纸上,打开吹风机,观察种子的运动方向。
通过实验观察的结果,我们得出结论:蒲公英种子上的膜状物在风中起到了扩散的作用。
这样,蒲公英的种子在风中可以迅速传播到其他地方,为下一代的生长提供了机会。
四、发现蒲公英的药用价值除了美丽和独特的繁殖方式外,蒲公英还有其他的价值。
通过引导孩子们的思考,我们可以探究蒲公英在中药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回顾一下自己是否听说过蒲公英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然后,我们可以请教中药专家给予一些指导,探讨蒲公英在中药中的具体应用和功效。
例如,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等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他们可以发现蒲公英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野花,还有许多药用价值。
五、制作蒲公英手工艺品作为学习的结束,我们可以邀请学生们一起制作蒲公英手工艺品。
幼儿园小班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及教学反思(共5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及教学反思(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7eb2c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1.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及教学反思(共5篇)第一篇:幼儿园小班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及教学反思小班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运用肢体动作模仿表现种子的传播,初步了解植物种子不同的传播途径,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蒲公英旅行记》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植物种子不同的传播途径。
2、运用肢体动作模仿表现种子的传播。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1、活动前幼儿收集各种种子实物或图片。
2、教师事先了解一些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3、故事:《蒲公英旅行记》。
4、课件:《喜欢旅行的种子》、电视机等。
5、扇子、鼓。
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故事《蒲公英旅行记》,激起幼儿对种子的传播探索的兴趣。
教师提问,幼儿交流讨论。
1、故事里讲到了谁?(蒲公英)2、它们用什么好办法让自己旅行?(利用风来让自己旅行)3、你还知道其他种子是怎样旅行的吗?二、感知探索1、幼儿欣赏课件《喜欢旅行的种子》,一起看看自然界中的植物是用什么方式把种子传播出去的呢?l 蒲公英是靠风来让自己旅行的。
(风的传播)l 苍耳等植物会粘在动物的身上,被传送到其他地方去。
(动物的传播)l 豆荚等植物是太阳晒了,自己一个人炸开来的,弹出去旅行。
(自然的传播)l 有的是靠水来传播的,我们叫它水力传播,如:睡莲,椰子。
(水的传播)2、幼儿利用实物,了解种子传播方式。
l 幼儿手拿蒲公英,用嘴吹动蒲公英的种子,亲自感受风力的传播。
l 苍耳的椭圆形种子中,有尖尖的刺。
可以沾附在动物的身体上,到处去旅行。
l 教师取出一颗豆荚种子,演示。
如果材料充足可以每位幼儿发一个,让他们动手亲自试一试。
三、游戏表现幼儿以肢体动作表现传播的方式:---女孩当花,手举高,手掌张开,并拢手腕做开花状;男孩张开双臂拍动当蜜蜂。
游戏进行时,全体幼儿唱小蜜蜂歌,当花的幼儿蹲下,手随音乐摆动,当蜜蜂的幼儿拍动翅膀,穿梭于花丛间,每一段歌词停顿处做在花中吸蜜状。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https://img.taocdn.com/s3/m/b8908d0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e.png)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探索热情,提高孩子的自然观察能力2.引导孩子感受诗歌中的美好意境,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3.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4.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内容课前热身1.游戏:自我介绍卡片交换。
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一张卡片,孩子要将自己的名字和兴趣爱好介绍给其他同学。
2.讨论:对蒲公英了解多少?老师与孩子们开展互动式讨论,了解孩子对蒲公英的了解程度。
正文1. 蒲公英旅行记1.1 背景介绍蒲公英是生长在草地上的一种小花,它生性顽强,全身都是珍贵的药草,寓意着生命力和希望。
《蒲公英旅行记》这首儿歌讲述了蒲公英在世界各地的奇妙旅行经历,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1.2 演唱儿歌老师为孩子们演唱《蒲公英旅行记》儿歌,鼓励孩子们一起跟唱。
老师重点引导孩子们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和韵律,通过快乐的歌声,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生命的热情。
1.3 朗读诗歌老师为孩子们精选了几首关于蒲公英的诗歌,让孩子们朗诵。
朗读过程中,老师要指导孩子们注意诗歌中的语言风格和美好意境,在练习语音语调的同时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1.4 讲解生命力和希望蒲公英虽然看似柔弱,但它却有着非常强的生命力,不断地向上生长和开放,同时它的花瓣会随着风的吹拂四处飘散而播种新芽,预示着新生命的希望。
老师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物展示,让孩子们深切感受蒲公英的“希望”和“生命力”,引导孩子们学习蒲公英的无畏精神,鼓励孩子们热爱生命,积极探索世界。
2. 制作蒲公英手工2.1 准备材料准备蒲公英花瓣纸、绿色的棒棒糖棒、绿色泡沫纸和白色泡沫纸等制作材料。
2.2 制作过程老师向孩子们讲解制作流程,简单为孩子们演示,然后指导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
孩子们在制作中掌握了一定的创意和操作技巧,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 朗读故事3.1 讲述故事梗概老师向孩子们讲述《蒲公英大冒险》这个小故事的梗概,带领孩子们进入故事情境,产生与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共鸣。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dff217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0.png)
活动目标:1、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在世界的东方,在太平洋的西岸,我们的首都是北京。
2、了解我们的祖国有着世界最高的山、最长的城墙、宏伟的天安门等名胜古迹。
3、能大胆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4、通过老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加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依据已有阅历,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预备:1、长城、天安门、喜马拉雅山和太平洋的图片各一幅。
2、在活动室里预备一幅中国地图。
活动过程:1、完整的观赏故事《蒲公英旅行记》,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语言美。
2、分段观赏。
(1)第一段,提问:蒲公英的家在世界的哪个地方?蒲公英的家有什么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2)观赏地二段,出示太平洋图片,提问:蒲公英看到了什么样的大海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什么?(3)观赏第三段,出示山峰、城墙的图片,提问:你知道天安门广场在什么地方吗?我们的祖国在哪里?3、再次观赏故事,鼓舞幼儿简洁复述故事情节,要求能讲出最大的海洋、最高的山峰、最长的城墙、最宽的广场名称。
4、幼儿之间相互讲一讲,了解了我们的祖国以后,觉得作为中国人有什么感受。
观看评估:本次活动通过关心蒲公英找家,以故事的形式使幼儿了解了我们的祖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知道我国有最高的城墙、最高的山脉、最宽的广场等名胜古迹,使幼儿对自己的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和幼儿在地图上观看,知道我们的首都在北京,那里有天按门广场等,初步萌发了幼儿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促进幼儿更加喜爱祖国的美妙情感。
活动反思:从小班升入到中班,幼儿对语言的掌控力量普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四周事物的描述性语言也能由简洁的两三个字的名词晋升为完整的主谓宾语句,能将自己的所观、所闻、所想用较完整贴切的语言表达出来,对老师及他人讲授的新颖词句有较深厚的仿照及叙述爱好.在4-6岁这一阶段,由于处在幼儿把握语言的关键期,若训练得当,幼儿的语言力量将会有很大的进展。
因此,老师在设计并实施语言活动时就要特殊留意熬炼幼儿的思维力量及口头表达力量。
大班语言蒲公英旅行记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蒲公英旅行记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3b7e5e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1.png)
大班语言蒲公英旅行记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蒲公英旅行记的故事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探
索自然世界,学习相关的词汇和知识;
2.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3.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
蒲公英旅行记
三、教学步骤及具体内容
第一课时:引入
1.导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是《蒲公英旅行记》;
2.引入故事情节:和孩子们一起看图描绘故事开端,引导孩
子们想象自己也探寻大自然;
3.提问:请问大自然包括哪些内容?(海洋、陆地、空气、
动植物等)
第二课时:学习词汇
1.教授生词:根据故事情节中的单词,介绍和解释相关生词;
2.师生互动:通过图片展示或口头讲解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
理解词汇。
第三课时:听说训练
1.首先,老师朗读故事;
2.让孩子们根据故事内容复述故事;
3.组织孩子们分组讨论,谈论自己心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
4.展示孩子们的讨论成果,展示合作成果。
第四课时: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反思教学效果可以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1.教学效果:孩子们学习到了故事中的知识和词汇,能够较好地复述故事;
2.存在问题:有些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差,需要加强听说训练。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自然有一种特殊的追求和兴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遵循了。
蒲公英旅行记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蒲公英旅行记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08519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d.png)
蒲公英旅行记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珍惜亲情,懂得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蒲公英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成长、开花、结果。
2. 蒲公英的传播方式:风力传播。
3. 故事情节:蒲公英妈妈鼓励小蒲公英勇敢地飞向远方,小蒲公英在旅途中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在陌生的地方生根发芽,成为一颗新的蒲公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感受故事的温馨和勇敢。
2. 难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蒲公英图片、PPT、故事课件、贴纸、画纸、彩笔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教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蒲公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蒲公英的特点。
2. 故事讲解: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跟随故事情节,感受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3. 讨论:故事结束后,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对故事的感受,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心目中的蒲公英,并贴在板上展示。
5.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勇敢和亲情,教育幼儿珍惜家人,关爱他人。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和反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温馨和勇敢。
在实践活动环节,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绘制出独一无二的蒲公英作品。
教学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在家庭中观察周围的蒲公英,了解其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与孩子一起分享观察心得。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蒲公英主题墙饰,引导幼儿观察、交流。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解过程中的专注程度和参与度。
2. 评价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语言表达和观点分享。
幼儿园大班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a5f0d7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7.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含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幼儿应该能够:1.熟悉蒲公英的生长习性,了解它的传播方式。
2.理解蒲公英和自己的关系,培养对小动物和植物的保护意识。
3.感受到旅行和探索的快乐,在游戏中体验探险的乐趣。
4.尝试交际表达,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二、教学重点1.认识蒲公英及其生长习性。
2.培养保护小动物和植物的意识。
3.体验探险的乐趣。
三、教学内容1. 导入(10分钟)老师向幼儿们介绍“蒲公英”这个植物,让幼儿了解它的外观、产生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并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进一步介绍。
2. 认识蒲公英(20分钟)老师逐一介绍蒲公英的生长习性,并重点介绍蒲公英的传播方式。
老师向幼儿们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蒲公英的特点,并试着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回答和问题的引导,帮助幼儿建立蒲公英这一植物的完整认识。
3. 保护小动物和植物(20分钟)老师向幼儿们介绍,蒲公英对许多小动物和植物来说都非常重要。
通过介绍蒲公英生态环境中的生物,让幼儿们认识到蒲公英的重要性,并了解到保护蒲公英的重要性。
利用图片、短片和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深入感受对生物的保护是多么重要,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生物的意识。
4. 探险游戏(30分钟)老师向幼儿们提供一些剪纸和画笔等工具,让幼儿设计自己的旅行计划,并设置不同的游戏关卡,如翻越山丘、穿越小溪等。
在游戏过程中,老师会设置一些小游戏和趣味活动,在游戏的同时体验探险的快乐。
5.交流和总结(10分钟)通过讨论和展示,让幼儿和他们的小伙伴分享他们在探险游戏中的收获。
并通过老师的引导,总结整个活动的过程及教育理念,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和体验。
四、教学后思考及反思这次课程旨在让幼儿通过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培养探险精神和环保守护意识。
研究教育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通过命题、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方式的设定等方面,达到教育的目的。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27df2b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f.png)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含反思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幼儿能够认读《蒲公英旅行记》中出现的生词、短语、句型。
1.2 技能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幼儿能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逐步提高其说、读、写、听的综合能力。
1.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幼儿能够培养其爱好读书、阅读习惯,提升其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书中简单的文字,理解故事情节。
2.2 教学难点:能够自己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读《蒲公英旅行记》的故事,简单解释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
•学习故事中的常用语句型。
•整体朗读故事,让幼儿感受故事的情感。
3.2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出现的生词和短语来诱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听说训练法:通过模仿故事中的常用语句型和角色情感,让幼儿在故事中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互动交流法:让幼儿和教师一起探讨故事情节,互相交流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4.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教师分享《蒲公英旅行记》的封面,向幼儿介绍本次课程将要学习的故事。
2.请幼儿回忆从小到大走过的旅行,分享自己旅游的体验、看到的景象等,提高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第二阶段:教学主要过程1.教师给幼儿朗读《蒲公英旅行记》中的故事,让他们熟悉故事情节和角色。
2.根据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分别进行讲解和加深记忆。
3.教师引导幼儿理解、运用故事中的常用语句型,并进行适当的口语练习。
4.整体朗读故事,让幼儿感受故事的情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阶段:总结归纳与反思1.教师与幼儿一同回忆本节课中主要学习内容,总结并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对本节课的感悟和体会,让幼儿反思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和表达意识。
5.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对于故事中情节的理解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加强幼儿的理解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含反思word版
![幼儿园大班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含反思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ce0b4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6f.png)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学校启蒙教育的最早阶段,教育内容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既要有趣又要能够传达一些道理,培养孩子的各项基础能力。
幼儿园阶段最常用的资料是幼儿园教案,一般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过程、提问互动环节、活动反思等内容,帮助幼儿园教师梳理安排好每次的课堂环节。
好的教案设计能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掌握知识技能。
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一些优质的教案案例,方便大家使用学习。
《大班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教案《蒲公英旅行记》含反思!活动目标:1、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在世界的东方,在太平洋的西岸,我们的首都是北京。
2、了解我们的祖国有着世界最高的山、最长的城墙、雄伟的天安门等名胜古迹。
3、能大胆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4、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1、长城、天安门、喜马拉雅山和太平洋的图片各一幅。
2、在活动室里准备一幅中国地图。
活动过程:1、完整的欣故事《蒲公英旅行记》,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语言美。
2、分段欣。
(1)第一段,提问:蒲公英的家在世界的哪个地方?蒲公英的家有什么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2)欣地二段,出示太平洋图片,提问:蒲公英看到了什么样的大海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什么?(3)欣第三段,出示山峰、城墙的图片,提问:你知道天安门广场在什么地方吗?我们的祖国在哪里?3、再次欣故事,鼓励幼儿简单复述故事情节,要求能讲出最大的海洋、最高的山峰、最长的城墙、最宽的广场名称。
4、幼儿之间相互讲一讲,了解了我们的祖国以后,觉得作为中国人有什么感受。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通过帮助蒲公英找家,以故事的形式使幼儿了解了我们的祖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知道我国有最高的城墙、最高的山脉、最宽的广场等名胜古迹,使幼儿对自己的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和幼儿在地图上观察,知道我们的首都在北京,那里有天按门广场等,初步萌发了幼儿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促进幼儿更加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https://img.taocdn.com/s3/m/008bf23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07.png)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简介《蒲公英旅行记》是一本小学生阅读的故事书,主人公是一只小蒲公英,记述了它的奇妙旅程。
这本书中充满了想象力的元素,起到了鼓励孩子们开展多彩的想象力的作用。
充分体现了团队协作的意义。
在故事中,小蒲公英遇到了许多不同的生物和情况,但它总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给孩子们指明了一条成长之路,也引导了他们前进。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该故事主要内容,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2.能够掌握该故事中出现的重点单词及词组。
3.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听力能力。
4.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对生态环保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重点单词。
2.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听力能力。
教学准备1.《蒲公英旅行记》故事书。
2.运用PPT制作的故事情节图片展示。
3.计算机和投影仪进行配合授课。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通过PPT播放《蒲公英旅行记》故事情节图片,引导孩子们理解故事大意,激发孩子们学习阅读的兴趣。
步骤二:课文阅读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大声朗读全文,并在主要情节部分让学生自发表达个人观点,对故事角色和情节进行讨论。
步骤三:重难点讲解教师讲解重点单词和词组,并通过演示、比对、举例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
步骤四:情境操练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情景模仿操练,既让孩子们理解故事情节也提升口头表达能力。
步骤五:拓展延伸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小蒲公英周围环境的保护和意义,创建更多场景,发扬创造力。
步骤六:作业布置在课堂结束前老师布置作业,并检查当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结《蒲公英旅行记》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儿童读物,它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鼓励他们在语言表达和理解上不断进步。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让学生不仅掌握故事情节和单词,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生态环保意识。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https://img.taocdn.com/s3/m/8dec22a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3.png)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一、教学目标1.在故事中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及其生命力的强大2.学习认读蒲公英的名称3.讲述旅行过程中发生的趣事和见闻4.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能力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感悟生活、发扬勇气、压制恐惧、不畏挫折的勇气和毅力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蒲公英旅行记》是一篇以蒲公英为主角的儿童文学作品,是适合幼儿阅读的一篇故事。
故事主要讲述蒲公英和它的小伙伴蜜蜂、蜻蜓、蝴蝶一起旅行的故事,途中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困境,但蒲公英秉持着勇气、坚强和顽强的精神,在伙伴的帮助下,最终成功地旅行到了远方的草原。
教学内容包括:1.故事主题分析:生长、发育、生命力、勇气、毅力等2.思维拓展:蒲公英、蜜蜂、蜻蜓、蝴蝶等绘画和认读3.语言练习:老师引导幼儿从蒲公英、蜜蜂、蜻蜓、蝴蝶出发,边看边谈,多方位开展语言听说能力2. 教学步骤第一步:热身老师播放蒲公英主题的音乐,引导幼儿参与舞动,并向幼儿提出问题,“今天我们想要和谁一起玩耍呢?”、“大家知道蒲公英的样子长成什么样子了吗?”等等,渐进式的引导幼儿进入故事环节。
第二步:故事阅读老师为孩子们阅读《蒲公英旅行记》的故事,可以采取逐行读、播放录音导读、聚焦阅读等方式,重点讲解蒲公英、蜜蜂、蜻蜓、蝴蝶等卡通角色,以及在故事中发生的趣事和见闻。
第三步:角色认识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蒲公英、蜜蜂、蜻蜓、蝴蝶等卡通角色,并让孩子们仿照老师画的角色进行识别和认读。
然后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给角色进行填色。
老师可以适当的加入词语练习,如“小虫虫”、“花粉”等,加强词汇的巩固。
第四步:语言练习通过问答的方式来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扩大学生的语言范围,以及帮助幼儿自信表达自己的看法。
例如,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一些问题,比如“蒲公英的地下茎可以拔出来吗?”、“蒲公英的叶子有什么作用?”等等,然后请学生进行回答。
第五步:课文朗读课文朗读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https://img.taocdn.com/s3/m/02a3d95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f.png)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课程:语言课年级:大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
- 利用故事进行语言学习,提高学生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蒲公英旅行记》故事书- 图片或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单词卡片,展示故事中出现的重要单词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让学生坐在一起,准备开始学习故事。
- 显示故事书的封面,引起学生的兴趣,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本书的名字。
2. 阅读故事(10分钟):- 开始阅读《蒲公英旅行记》故事。
教师可以用声音变化和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 使用插图或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教师可以停下来解释重要的词汇或句子,并鼓励学生提问。
3. 讨论故事(10分钟):- 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展开讨论,以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例如:- 故事中的主角是谁?- 故事中讲了些什么事情?- 孩子们去了哪些地方?- 故事中有哪些感人的情节?-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互相分享意见。
4. 拓展练习(10分钟):- 使用单词卡片展示故事中出现的重要单词,例如“蒲公英”、“旅行”、“冒险”等,教师可以给出简单的解释和示范。
-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单词,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练习正确的发音和使用这些单词。
5. 总结(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提出关于故事的总结性问题。
例如:- 故事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认为故事中的孩子们学到了什么?- 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情节?为什么?- 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肯定鼓励。
6. 作业(分发作业纸,5分钟):- 要求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读这个故事,并在课堂上分享感受或画一幅与故事相关的图画。
扩展活动:-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制作一个小剧本,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重新演绎故事情节。
-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重述故事。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https://img.taocdn.com/s3/m/011e403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4.png)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蒲公英旅行记》的基本情节和故事架构。
2.听、说、读、写生词并熟练掌握。
3.加强对语言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2.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语言技能。
3.培养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的关注和热爱,提高综合素质。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2.向学生灌输环保与保护自然的意识,营造美好的诗意环境。
3.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1.掌握《蒲公英旅行记》的基本情节和故事架构。
2.听、说、读、写生词并熟练掌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2.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述故事法2.合作学习法3.知识导航法4.互动探究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观看一段乡村的美丽景色视频,让学生进入田园诗意环境,引起学生对大自然和环境的关注。
2. 学习《蒲公英旅行记》1.故事简介:向学生讲述《蒲公英旅行记》的主要情节和故事框架。
2.故事解读:通过课堂讲述,带领学生感悟故事中的情感,引发学生对自然和环境保护的思考,提高学生道德情感素养。
3.听、说、读、写:通过听录音、朗读、默写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生词和句型,并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 创作环节1.小组创作:将学生分为小组,在教师引导下,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围绕故事主题,创作自己的蒲公英旅行记。
2. 分享交流:在小组内进行展示和分享,丰富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4. 总结1.回顾教学内容:通过回答问题、小结和复述等方式,让学生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
2.留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语言技能和阅读能力。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反应速度、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
2.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创作内容、表达能力、语言运用等方面。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https://img.taocdn.com/s3/m/eadfe92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5.png)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蒲公英旅行记》,了解蒲公英的生长和传播方式。
2. 学会运用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活动。
3. 学习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描述事物和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蒲公英的生长和传播方式。
2. 掌握《蒲公英旅行记》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心理活动。
3. 学会运用适当的形容词和副词描述事物和情感。
教学准备:1. 《蒲公英旅行记》教材与习题。
2. PPT呈现相关图片。
3. 美术课教师准备蒲公英的样本。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情境(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蒲公英。
教师呈现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蒲公英的外观和特点。
Step 2:预测故事情节(10分钟)教师告诉学生即将要学习的故事名称《蒲公英旅行记》。
教师给学生讲述蒲公英的生活方式和传播方式。
学生根据已知情节和自己的想象,预测故事的情节。
Step 3:阅读故事(20分钟)教师为学生分发故事<<蒲公英旅行记>>,让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阅读后,回答故事中的相关问题,包括情节和人物的心理活动。
Step 4:讨论故事情节(15分钟)学生交流自己的回答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观点,理清故事中的逻辑关系和人物心理。
Step 5:学习形容词和副词(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中的形容词和副词,总结其用法和意义。
教师通过例句和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形容词和副词的作用。
学生进行练习,用适当的形容词和副词描述事物和情感。
Step 6:巩固与拓展(10分钟)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教师展示蒲公英的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其细节并描述。
Step 7: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强调学习要点。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完成教材和习题的阅读和练习。
课后作业:1. 继续阅读教材《蒲公英旅行记》,完成相关习题。
2. 描述一个你印象深刻的蒲公英的经历,并用适当的形容词和副词描绘细节。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https://img.taocdn.com/s3/m/8042632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2.png)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蒲公英旅行记》一、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蒲公英的旅行过程。
2.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会生词,能够正确发音,丰富词汇量。
4.培养热爱大自然、探索未知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故事《蒲公英旅行记》。
2.生词:蒲公英、旅行、风、土壤、种子、扎根、生长、翅膀、漂浮、冒险、奇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正确发音生词。
2.难点:理解故事寓意,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讲述故事。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故事《蒲公英旅行记》动画或图片。
2.生词卡片:蒲公英、旅行、风、土壤、种子、扎根、生长、翅膀、漂浮、冒险、奇遇。
3.画纸、彩笔:用于学生绘画蒲公英旅行过程中的奇遇。
五、教学过程1.导入:邀请孩子们猜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无脚也能走,无手也能动,无嘴也能说?"(蒲公英)2.讲述故事:播放《蒲公英旅行记》动画或展示图片,带领孩子们一起讲述故事。
3.学习生词:出示生词卡片,教孩子们认读、发音,讲解生词含义。
4.互动环节:让孩子们想象自己是蒲公英,讲述自己的旅行过程。
5.绘画环节:让孩子们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蒲公英旅行过程中的奇遇。
6.分享环节: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讲述画中的奇遇故事。
六、作业布置1.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有关蒲公英的资料,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2.请家长协助,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语讲述故事《蒲公英旅行记》。
七、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重点补充:在讲述故事环节,要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蒲公英的旅行过程、遇到的困难和奇遇等,以便在互动环节能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
2.难点补充:在孩子们创造性地讲述故事时,要引导他们理解蒲公英旅行的意义,鼓励他们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未知的勇气。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环节: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蒲公英的故事,你们猜猜,蒲公英是怎么旅行的呢?(孩子们纷纷发表意见)教师:那我们一起来观看蒲公英的旅行故事,看看它们究竟是如何旅行的吧!2.讲述故事环节:教师:故事开始了,蒲公英妈妈给了孩子们一把小小的翅膀,它们要开始旅行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蒲公英旅行记》
带反思
大班《蒲公英旅行记》课对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进行了反思,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国家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长的城墙,雄伟的天安门等名胜古迹,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他是世界的东方,在太平洋西岸,我们的首都是北京。
我们可以用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并为成为中国人感到自豪。
来看看幼儿园班《蒲公英旅行记》的几点思考。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在世界的东方,在太平洋的西岸,我们的首都是北京。
2.了解我们的祖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最长的城墙以及雄伟的天安门及其他名胜古迹。
3.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为成为中国人感到自豪。
4.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继续故事。
5.鼓励幼儿敢于表达意见。
活动准备:
1.长城,天安门,喜马拉雅山和太平洋的一张照片。
2.在活动室准备中国地图。
活动程序:
1,完全欣赏故事《蒲公英旅行记》,引导孩子感受故事的语言美感。
2,舞台欣赏。
(1)第一段,提出问题:
蒲公英的家在哪里?
世界上最美妙的家是什么?
(2)欣赏第二部分,介绍太平洋的情况,提出问题:
蒲公英看见了什么样的海?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什么?
(3)欣赏第三段,展示山脉和墙壁的图片,并提出以下问题:
你知道天安门广场在哪里吗?
我们的国家在哪里?
3.再次欣赏故事,鼓励孩子简单地讲故事,并要求最大的海洋,最高的山脉,最长的墙和最宽的正方形。
4.孩子们互相交谈,了解了我们的祖国后,了解成为中国人的感觉。
活动反思:
通过帮助蒲公英找到家,活动使孩子们了解了我们的国家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
我们知道中国有最高的城墙,最高的山脉,最宽的广场和其他名胜古迹,因此孩子们可以拥有自己的国家。
通过与幼儿一起在地图上观察来进一步了解,知道我们的首都在北京,那里有一个日常的
广场等,因此它最初萌芽了幼儿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并促进了儿童的成长。
孩子们热爱祖国。
小百科全书:蒲公英别名黄花Did丁,婆婆,花花郎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
头上的花,种子有一白色的冠状绒球,花开后,风飞到一个新的地方繁殖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