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复习资料精选三篇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专题总结(3篇)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专题总结(3篇)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专题总结有关“政府”的命题1.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设问模式](1)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如何)关注和改善民生(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政府为什么(怎样)关注重大社会问题[答题指导]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知识,侧重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

[答题要素]性质+宗旨+原则+职能+政治文明建设[答题模板](1)国家性质决定和政府性质决定。

(2)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4)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2.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设问模式]运用政府的知识分析为什么(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某件事情[答题指导]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知识进行分析。

[答题要素]职能+原则+依法行政+审慎用权+监督[答题模板](1)履行职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

(3)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才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审慎用权,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5)接受监督: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专题总结(二)有关“人大代表”的命题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做某事[设问模式](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2)人大代表在------中发挥什么作用[答题指导]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人大代表的知识进行分析。

[答题要素]地位+权利+义务+与人民的关系[答题模板](1)法律地位决定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是行使权利的表现(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

(3)是履行义务的需要(遵守法律;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4)体现与人民的关系(产生、负责、服务、监督)。

2.人大代表应该怎样做[设问模式](1)人大代表如何为------工作提出建议。

(2)在------活动中,人大代表应该怎样做[答题指导]运用政治生活中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的知识进行分析。

[答题要素]权利+义务+素质[答题模板](1)积极行使权利(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

2024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计划典模版(3篇)

2024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计划典模版(3篇)

2024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计划典模版一、教学目标旨在稳固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强化知识结构;同时,通过加强综合训练,实施每周一次的考核,全面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思考能力。

每周计划进行一次课程复习,复习内容涵盖五个部分:知识网络、考点解析、热点探讨、典型试题和单元过关。

二、情况分析当前学生群体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且在应用能力上存在不足。

因此,如何巩固基础,增强针对性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是复习阶段面临的主要挑战。

三、总体策略第一阶段,完成所有知识点的教学,补充相关知识,巩固考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第二阶段,进一步加强综合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四、具体策略1. 深入研究____年《高考试题评价报告》、____年《考试说明》以及____年至____年的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评价报告》为高考复习提供重要指导,其由高考命题人员、高考评价人员和大中学教师共同制定,对下一年度的高考命题有一定导向性。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基准,也是高三复习工作的指导文件,需特别关注与上一年度的变化和新增内容。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确设定教学难度和目标。

教学应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合理设定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确保教学难度的适宜性。

3. 扎实基础知识,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复习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简化复杂内容,关注学科主干知识和交叉渗透内容,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和能力结构。

4. 精研学科解题策略。

系统研究各类题型的常规解法,精选关键解题方法供学生参考。

教师应亲自做题,以了解题目的难易度,有效归纳解题策略,提高讲评效果。

5. 强化思想教育,激发学习动力。

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的热爱,增强现实主义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学时间规划1. 时间规划:____年至____月底2. 完成章节复习,按照章节体系系统复习知识点,并进行单元测试,巩固学生对考试重点的掌握。

3. 利用历年高考题,让学生熟悉高考的答题模式。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之成就篇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之成就篇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之成就篇一、建党100年,我国是如何发挥政治优势凝聚中国力量的(1)发挥政治优势凝聚中国力量必须毫不动播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3)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4)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二、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累计减贫9348万人,年均减贫1335万人,七年累计减贫幅度达到94.4%,农村贫困发生率也从2012年年末的10.2%下降到2019年年末的0.6%。

到2020年11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脱贫攻坚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减贫成绩,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1.脱贫攻坚取得伟大成就的巨大意义(1)大幅度提高了贫困群众收人水平。

明显改善了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2)加快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提升了贫困治理能力。

(3)构建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创新完善了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

(4)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5)坚定全球减贫决心,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脱贫攻坚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减贫成绩,有哪些宝贵经验(1)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全面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坚持精准扶贫方略。

(4)坚持完善大扶贫格局。

2023年高考政治总复习高中政治常考时政名词整理(收藏)

2023年高考政治总复习高中政治常考时政名词整理(收藏)

2023王军高考政治总复习高申政治常考时政名词整理(收藤)经济篇(一〉经济概念类z1.【宏观经济】即宏观层面的国民经济,包店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构成(主要分为GDP部门与非GDP部门)、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幸福指数)。

2.【微观经济】是指个量经济活动,即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

是指个别企业、经营单位及真经济活动,如个别企业的生产、供销、个别交换的价格等。

3.【下行压力】是指下降带来了压力,与”上行压力”同属于新闻常用语。

4.【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5.【经济预期】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进行某项经济活动之前,对未来的经济形势及真变化,冥中主要是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变化,作出一定的估计和判断。

经济预期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静态预期;非理性预期、理性预期、适应性预期。

6.【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

包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

7.【中央财政预算】通常称为中央预算,由国务院负责编制中央预算。

预算的编制、审查、批准、监督以及预算的执行和调整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8.【正逆回购】债券回购交易指债券交易的双方在进行债券交易的同时,以契约方式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以约定的价格,由债券的”卖方”向”买方”再次购回该笔债券的交易行为。

正回购方就是抵押出债券,取得资金的融入方;而逆回购方就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

9.【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真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相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小总结范本(3篇)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小总结范本(3篇)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小总结范本如何认识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问题(1)主要表现答题模板: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②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异明显,收入向高收入群体集中,两极差距扩大。

③不同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④行业差距继续扩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日益突出。

(2)为什么要努力缩小收入差距理论依据答题模板:①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____的具体体现。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现实意义:①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②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效率和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3)怎样缩小收入差距答题模板:①根本途径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②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

③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

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④坚持____,促进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⑤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并____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小总结范本(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公民应该怎么做(1)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等。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享受了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3)劳动者: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努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成为创新型人才。

(5)纳税人:权利与义务,依法纳税。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小总结范本(三)(1)价格变化的原因答题模板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值越小。

政治高考知识点

政治高考知识点

政治高考知识点
政治高考知识点:
1. 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权力的机关和运行方式等。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党的性质、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的组织制度等。

3. 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等。

4. 法治社会和法治国家:包括法治的基本内容、法治社会的特征、法律的地位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等。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人大的组织和工作原则等。

6. 国家行政制度:包括国家行政制度的性质、行政机关的组织和工作原则等。

7. 单一的国家权力:包括国家权力的统一性、集中性和权力制约等。

8.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法定义务等。

9. 民族自治制度:包括我国民族自治制度的性质、民族自治地方的组织和工作原则等。

10. 参政议政和人民民主监督:包括政府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人民团体的组织和工作原则等。

11. 土地制度和农村经济:包括我国土地制度的性质、农村集
体经济组织的发展等。

12. 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包括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党的建设的任务和基本原则等。

以上是政治高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应对政治高考的考试。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和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中国的建设问题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3.中国的基本情况
中国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和组织原则
中国历史、中国路线、中国制度和中国作风建设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
分配制度和再分配
发展不平衡问题和解决途径
5.中国政治制度
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7.中国历史
中国创立和发展历程
中国三大历史阶段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决策和成就
以上是高考政治必背的精华知识点,掌握了这些内容可以为你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提供帮助。

同时,还需要结合教材和考纲进行全面复习。

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政治复习资料

高中政治复习资料

高中政治复习资料一、政治定义和特点政治是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其特点包括:- 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存在- 决策和执行的过程- 影响和管理社会行为的机制二、政治制度与制度的特点政治制度是一套规范和组织政治行为的制度安排,其特点包括:- 稳定性:政治制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长期维持社会秩序和政治权力运行的机制- 公正性:政治制度应该保证公正和公平的原则,保护人民的权益- 可变性:政治制度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革三、政治文化与文化的作用政治文化是一种影响人们政治观念和行为的文化形态,其作用包括:- 形成政治意识和行为的基础- 塑造国家和社会的政治传统和价值观- 促进政治参与和民主发展的重要条件四、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治和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其关系包括:- 政治对经济的影响:政治决策和制度对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具有重要影响- 经济对政治的影响:经济利益和经济力量对政治决策和政治机构产生影响五、政治参与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政治参与是公民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的过程,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包括:- 参选权和被选举权:公民有权参选和被选为政治职务- 投票权:公民有权通过投票来表达自己对政治决策的意见和选择- 支付税款和遵守法律的义务:公民有义务按时支付税款和遵守国家的法律六、政治制度改革与社会发展政治制度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需要,其关系包括:- 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政治制度改革应该在稳定社会秩序的前提下进行,以实现制度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政治制度改革应该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以促进国家的长期发展和进步七、政治课题与社会问题政治课题是存在于社会中的问题和需求,社会问题包括:- 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问题:如贫富差距、社会阶层的问题- 社会管理和治理问题:如环境污染、社会安全和公共服务的问题- 政府与市民关系问题:如政府的公信力和市民的信任问题以上是高中政治复习资料的内容概述,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高考政治法律与生活专题复习

《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高考政治法律与生活专题复习

《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高考政治法律与生活专题复习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政治课老师,今天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个既重要又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专题——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

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将通过轻松幽默的方式,梳理知识点,掌握法律常识,为高考做好准备。

一、开篇引语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都是这场旅行的主角。

在这场旅行中,我们拥有一些最基本的权利,它们就像是我们身上的“护身符”,保护我们不受伤害。

这些权利,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

二、人身权利篇什么是人身权利?人身权利,简单来说,就是与我们的身体和生命密切相关的权利。

比如,我们都有权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这就是生命权;我们都有权决定自己的发型、穿着,这就是人身自由权;我们都有权不被别人恶意中伤、侮辱,这就是名誉权。

知识点梳理:生命权:生命权是最基本的人身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

人身自由权:公民在法律范围内有独立为行为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剥夺、限制自由及非法搜查身体的自由权利。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

它是人格权的一种。

这些被维护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

如何保护人身权利?保护人身权利,首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相信陌生人,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其次,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受到不法侵害,要及时报警,寻求法律帮助。

三、财产权利篇什么是财产权利?财产权利,就是与我们的财产密切相关的权利。

财产,不仅仅是指金钱和物质财富,还包括我们的知识产权、虚拟财产等。

比如,我们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著作权就属于我们;我们在游戏里充值获得的装备,这些装备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也是我们的财产。

知识点梳理: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就下列各项智力成果所依法就下列各项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高中政治复习方法(实用5篇)

高中政治复习方法(实用5篇)

高中政治复习方法(实用5篇)1.高中政治复习方法第1篇选择题的做法(1)选择题的构成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高考政治尤其是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选择题,从类型上看大多以"组题"的形式出现,即一个材料设计多个试题,最多可达到5个试题;从形式上看有两部分构成:题干、题肢;从内容上看有三部分构成:立意、情景、问题设置。

(2)具体做法①抓住立意。

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即一个中心思想。

因而,看到试题后,认真阅读,并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最好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取出立意。

然后,再看题肢的设问,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

当然,对于简单的试题来讲,读完也就应该做完。

②找关键词。

一般来说。

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如"范围关键词":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

"内容关键词":措施是……、制度是……等。

"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

"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等。

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

③排查误项。

高考试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目,甚至有些题肢的设置一时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用排查法,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

④不得已,猜。

对于实在拿不准的题目,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可用猜测法。

如果此题大多数人都不会,每一个人都有猜测得分的机遇。

先用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如果能排除两个,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正确答案,再随意选其中一项,这就意味着你答对的概率为50%,如果放弃就等于放弃了这50%的得分机遇。

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弃。

四个选项中随便选一个,得分的机遇率仍有2596,若每名考生对自己不能肯定答对的题目都猜一下,那么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考试对所有的考生仍是公平的。

非选择题解题的思路及步骤(1)非选择题的构成高考政治单科卷非选择题一般包括简答、辨析、论述三类;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非选择题总称为问答题;部分省市试卷还包括分析说明题、研究性学习试题等。

政治学基础复习资料

政治学基础复习资料

1、从利益的本质分析利益的内在矛盾(1)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现实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2)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3)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行之间的矛盾(4)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2、产生纵向利益矛盾(即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主客观因素)及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客观因素:(1)直接意义和间接意义的差别(2)局部意义和全局意义的差别(3)当前意义和长远意义的差别(4)非根本意义和根本意义的差别主观因素: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并不天然地构成利益矛盾,只有在扭曲一种需要和利益来实现另一种需要和利益,即不合理地分割同一利益主体的两部分利益时,它们之间的矛盾才会发生。

在实际生活中,这种不合理的分割或是忽视特殊利益而片面强调共同利益,或是一味追求特殊利益而损害共同利益。

这种对于不同利益的不合理的扭曲或者分割,构成了纵向利益矛盾的主观因素。

由于纵向利益关系中的两部分利益对于该利益关系中利益主体的意义上天然而不可改变的,因此产生纵向利益矛盾的客观基础上不可消除的,由此可见,解决纵向利益矛盾的途径在于消除和克服纵向矛盾产生的主观原因,即重新合理分割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

3、政治权力构成要素和特征客观构成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有生产资料、物质财富、暴力等。

暴力成为政治权力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此外,它还包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地理条件、文化传统、形势和时机,以及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等。

主观构成要素:其主要因素有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组织等。

其中能力素质是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此外,它还包括已有的权力、实际政绩因素等。

特征:主体利益性、强制约束性、专属排他性、扩展延伸性、多重职能性。

4、政治权力的作用。

从政治关系来看:首先,政治权力是实现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特定方式和凭借。

其次,政治权力是人民获得和实现法定政治权利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

从社会政治生活来看:首先,人们的政治活动和政治行为都是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展开的。

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资料9篇

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资料9篇

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资料9篇高考政治是每位考生都要面对的一门科目,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匡助泛博考生更好地复习政治知识,本文将为大家整理9篇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资料。

一、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历史唯心主义则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

了解这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对于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强调在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和特点,对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它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特点。

科学性表现在它以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基础,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科学分析,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革命性则表现在它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创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

初创阶段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阶段;发展阶段是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阶段;完善阶段则是指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其基本特征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对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份。

它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强调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政治高考备考(时事政治篇)

政治高考备考(时事政治篇)

政治高考备考(时事政治篇)眼下,高三政治复习已进入白热化状态,现阶段,各校一般情况下一轮复习业已结束。

随着二轮复习的全面展开,时政热点问题正式浮出水面。

政治科考试的最大特点是和当年的时政结合紧密。

因此“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背政治书”的做法无疑也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要在平时注意积累时政。

把握时事政治命题的特点和方向,从而有效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时政热点问题在高考题中的切入点纵观近几年文综试卷的政治科目,对社会执点、焦点问题的考核从来没有放松过,只不过是考查的切入点有“直接切入’和“间接切入”两种不同的方式。

找准重大时政问题在高考试题中的切入点,可以使时政问题的复习事半功倍,从而更有利于整个政治学科的复习。

1.“直接切入”直接切入考点,是对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等问题考查的明显特点。

直面热点,直接切入,即对于人们关注的重点、焦点问题直接命题,题目和备选项都围绕这些主题设计,直接以这些问题作为试题的载体和考查目标,直接考查考生的了解、掌握情况。

比如,2012年安徽文综(新课标)第5、11题分别考查十八大和诺贝尔生理学奖问题,北京卷第39题考查对外关系问题,福建卷第39题考查”义利观”问题,山东文综(新课程卷)第38题考查国际关系,国家利益问题,广东政治(新课程卷)第41题考查科学发展观问题,上海卷第5题则直接以中国和菲律宾的海洋领土为切入点,直接考查维护海洋权利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本年度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影响重大、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因此,它们都具有常识性,即作为生活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人们都应该也必须关心的问题。

因此,直接切入考点是高考政治试题对于基本知识考查最常见的命题方式。

2.“间接切入”间接切入考点,对于知识点的考查不易察觉,较为综合和间接地反映命题人的意图。

由于治学科在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基础上,更为重视的是对学生理论了解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对重大时事问题直接命题外,命题人常常会间接选取较为深层次的出题点,来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政治知识点最新归纳

高考政治知识点最新归纳

⾼考政治知识点最新归纳在⽂科⾼考中,最令⼈头痛的科⽬莫过于政治了,因为政治科⽬需要复习的知识点真的很多,参加2022年⾼考的学⽣知道哪些知识点需要加以重视吗?下⾯⼩编给⼤家整理了关于⾼考政治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考政治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区域⾃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我国是统⼀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定居在中国⼟地上所有民族的总称,我国是统⼀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是少数民族。

(2)新中国成⽴后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新中国成⽴后,各民族陆续⾛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歧视的阶级根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但历史遗留的各民族间的经济、⽂化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①民族平等原则:A.法律依据:《宪法》规定:中华⼈民共和国各民族⼀律平等。

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要原则。

B.民主平等的含义:指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化和社会等⽅⾯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应尽的义务。

②民族团结原则:A.含义:各民族⼈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

B.坚持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民族凝聚⼒是衡量⼀个国家综合国⼒的重要标志之⼀,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的基础。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A.含义:我国各民族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B.原因:这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复兴的必然要求。

④三个原则的关系:A.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B.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C.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D.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政治高考知识点归纳

政治高考知识点归纳

政治高考知识点归纳
1. 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主席是国家元首,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2. 中国的政治体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特色。

3. 国家主席的权力和职责:国家主席是国家元首,负责对外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主持国务院工作,签署法律、决议和命令。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5. 国务院的职责和权力: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负责国家行政工作,包括制定和实施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政策。

6.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中央政府是全国的最高机关,地方政府是各级地方的政府组织,根据宪法和法律明确的权限进行管理。

8.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进行
多党合作,共同参与国家的决策和管理,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

9. 中国的政治参与:中国的政治参与包括选举和被选举权、参政权和监督权等,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权益。

10.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外交政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
国家,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政治高三复习(集锦5篇)

政治高三复习(集锦5篇)

政治高三复习(集锦5篇)1.政治高三复习第1篇一、教学目标:1、夯实基础,通过提问、默写等有效手段督促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理解教材中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奠定坚实的理论功底。

2、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课堂教学、时事评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懂得从经济、文化、哲学、政治等多角度去思考热点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训练,通过加强题型训练、规范训练、限时训练,积累解题技巧和方法,加强考试心理素质的磨炼,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应试能力。

4、分层教学,通过区别对待,对实验班和普通班采取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措施,大面积提高政治教学成绩,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又要突出学科尖子生的培养,使培优取得实效。

二、工作思路:1、研究高考,把握教学方向。

研究高考,把握教学方向是实现成功教学的前提条件。

为此,我们要广泛收集高考信息,认真学习《考试说明》,研究20xx年文科综合高考政治试题。

如20xx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政治试题呈现以下特点:(1)注重主干知识和书本知识的再现,突出试题的基础性;(2)命题坚持能力立意,注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3)试题背景材料与考生的学习生活经历相适应,呈现方式丰富多样;(4)积极开发当地考试资源,突显试卷的地方色彩;(5)试题充溢浓厚的人文精神,实现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核。

2、坚持集体备课,发挥整体功能。

强化集体备课,把集体备课作为落实常规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

在网上充分搜集资料,坚持集体备课。

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每周坚持一次,时间是周三下午第七节。

一备目标,二备知识体系,三备知识点定位,四备精选试题习题,五明确各自的分工分职,六反馈一周教学得失,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为之,组员之间可相互随堂听课,共同探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实备课中的不足。

3、紧抓本本,坚持以生为本。

第一轮复习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本内容,明确主干核心知识点,逐步构建知识体系,要及时补充内容、观点。

复习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恰当把握课堂复习的容量和节奏,注意讲练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满堂灌,以提高复习工作的有效性。

2024年高考政治复习重点知识总结(二篇)

2024年高考政治复习重点知识总结(二篇)

2024年高考政治复习重点知识总结政治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高考来说占有相当的分值。

在复习政治时,需要将重点知识进行总结,以提高复习效果。

以下是高考政治复习的重点知识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2.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质量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事物的本质与现象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阶级斗争是历史的推动力。

4. 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基本经济制度。

5.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地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任务,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党的性质、宗旨和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党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2.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全国党的代表大会;党的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

3. 党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基本内容;党的组织路线的形成和基本内容。

4.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有红太阳之称的周恩来;统一战线的缔造者陈独秀;开创新时期的邓小平;井冈山精神和宁夏回族的英雄董存瑞。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

三、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体系1. 具体和根本的政治制度:行政制度、审判制度、立法制度;国家权力机关及其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 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成果;党章修正案的历史意义和目标任务。

高三政治复习计划范文3篇

高三政治复习计划范文3篇

高三政治复习计划范文一为搞好20XX届高三政治的教学和复习工作,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完成教学任务,经高三备课组成员集体讨论商量,特制定如下详细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高三年级组的计划目标为统帅,以高考政治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力量,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的训练,使学生在2015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教学任务与总体安排(一)第一轮全面复习,对高考考点逐一落实。

(20XX年8月11日—20XX 年3月中旬)第一轮复习教学进度20XX年8月11日——9月中旬:《经济生活》20XX年9月中旬——10底:政治生活》20XX年10底——20XX年2月中旬:《生活与哲学》20XX年2月中旬——20XX年3月中旬:《文化生活》(二)第二轮专题复习:理清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触类旁通,坚持知识点与实际相结合。

(20XX年3月中旬—5月中旬)第二轮复习教学进度本学科内知识的复习与综合运用,分专题进行复习,复习12个专题,在课时分(三)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阶段,就是识瞄准高考,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掌握技巧,重点训练。

(20XX年5月中旬—5月末)三、教学目标与策略(一)第一轮复习目标任务:夯实基础,循序渐进。

通过本轮复习,使学生对“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内容,能准确、完整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全面掌握考点中的基本知识,达到能独立完成高考试题中的“基础”题。

具体措施:(1)以教材为准绳,按照课、框复习,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巩固。

(2)每节配置一套课时作业,每课进行一次单元检测,并做到认真督察。

充分利用好纠错本。

(3)加强互研、掌握信息,立足学生实际,把互研落到实处,在基础知识上,力争不留死角。

(二) 第二轮专题复习目标任务:第二阶段复习时间短暂,要突出知识的主干性和体系的建构性 ,注意思维的概括性与发散性。

主要是知识梳理,深化网络。

2023高三政治备考复习计划(精选7篇)

2023高三政治备考复习计划(精选7篇)

2023高三政治备考复习计划(精选7篇)2023高三政治备考复习计划范文(精选7篇)工作计划的本身就是一个框架,只有把工作放在框架里,才能对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设置应对预案。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23高三政治备考复习计划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2023高三政治备考复习计划(篇1)根据红星中学对__届高考的工作要求,以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素养和高考成绩为目标,以研究高考考纲、提高教学效率为重点,充分挥组员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确保20__年高考取得满意成绩。

一、整体思路高三政治学科备课组工作整体思路是“一二三四”。

“一”个目标:各项工作都要以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素养和高考成绩为目标。

“二”大内容:四本必修课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和时事政治“三”个阶段:第一轮复习、第二轮复习、第三轮复习“四”个重点工作:教材、考纲和全国卷的分析与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有效练习和及时反思。

(1)教材、考纲和全国卷的分析与研究。

开展教材和考纲的分析处理研究活动;进行高考试题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2)优化课堂教学。

开展集体备课。

教师课堂教学注重分析、讲解重点、难点和知识结构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学科主干知识。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突出知识的条理性、系统性。

(3)有效练习。

为学生选择相关高考试题进行课堂练习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高考试题的特点、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组织答案的基本要求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重视教学和模考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和每一次模考结束后及时反思,主动与学生沟通,调整教学方式和进度。

二、复习进度安排和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及政治高考的能力要求,政治学科复习要坚持全面掌握知识,注重能力提高,努力增强素质,采用三轮复习方法。

每个阶段确立一个重点目标而又互相兼顾。

(一)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对高考考点逐一落实。

1、识记、理解、把握全部考点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全面复习,又突出重点、难点、薄弱环节。

2024年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一、我国的政治制度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

2. 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 中国国家体制:中国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由全国人民共同建立和维护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 中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5. 中国的国家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6. 中国的地方制度:中国实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方各级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7. 中国的选举制度:中国实行普选制度,公民有依法参加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权利。

8. 中国的行政制度:中国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政府决策法定化制度。

二、法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法治的重要性:法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制度基础,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之一。

2. 法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集中体现,是经过整合和提炼而成的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系统,是中国道德文化建设的方针。

3. 法治与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 法治与公平正义:法治是保障公平正义的基本保障。

5. 法治与社会和谐稳定:法治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条件。

6. 法治与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7. 法治与人民安居乐业:法治是维护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保障。

8. 法治与国家安全:法治是捍卫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三、党和国家机构1.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精选三篇
学习很辛苦,但并不痛苦;学习没有什么捷径,苦学才是根本;下面是为您推荐的高考政治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学习。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个由许多内容构成的体系。

其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
心。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注重自身建设,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备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2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是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主权国家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当代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是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而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依据不同标准,国际组织可分为不同类型。

其中,有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有一般性的和专业性的。

对国际组织作用要做具体分析。

有的国际组织受某些大国控制。

许多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和国家之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联合国
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的宗旨简单地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联合国本身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必须履行宪章所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积极支持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表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3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政府依法行政,
(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
(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威信;(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政府行使权力要接受监督
政府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就必须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权力是把双刃剑。

既可造福人民,也可贻害无穷。

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府的权力是法律和人民赋予的,政府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因此,政府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确保权力用于为人民谋利益。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政府只有接受监督,
(1)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2)才能防止滥用职权,保证清正廉洁;才能更好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决策;
(3)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这个机制,
(1)靠民主: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公民参与对政
府权力的监督。

(2)靠法制: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才是最好、最有效的监督。

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包括:
(1)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纪检)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和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2)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上级政府部门、法制部门、监察部门、经济审计等部门的监督等。

有威信的政府
政府的威信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有威信与无威信政府的标志。

在我国,政府威信是通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依法行政的态度和能力、履行职责的效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现象等树立起来的。

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
(1)立法权。

即制定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大及其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备案。

(2)决定权。

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级人大和县以上各级人大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重大事项的权力。

(3)任免权。

任免权是各级人大及会对相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

(4)监督权。

监督权是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作用
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

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有两种:县级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

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各项职权,参加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

人大代表依法行使审议权(审议各项议案);表决权(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质询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