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远程教育操作系统原理离线作业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浙大远程操作系统原理离线作业及答案

浙大远程操作系统原理离线作业及答案

浙⼤远程操作系统原理离线作业及答案操作系统原理离线作业⼀、单选题1.进程P0和P1的共享变量定义及其初值为boolean flag[2];int turn=0;flag[0]=FALSE;flag[1]=FALSE;若进程P0和P1访问临界资源的类C代码实现如下:void P0() //P0进程{ while(TURE){flag[0]=TRUE; turn = 1;while (flag[1] && turn == 1) ;临界区;flag[0] = FALSE;}}void P1() //P1进程{ while(TURE){flag[1]=TRUE; turn = 0;while (flag[0] && turn == 0) ;临界区;flag[1] = FALSE;}}则并发执⾏进程P0和P1时产⽣的情况是:DA.不能保证进程互斥进⼊临界区、会出现“饥饿”现象B.不能保证进程互斥进⼊临界区、不会出现“饥饿”现象C.能保证进程互斥进⼊临界区、会出现“饥饿”现象 D.能保证进程互斥进⼊临界区、不会出现“饥饿”现象2.有两个进程P1和P2描述如下:shared data:int counter = 6;P1 :Computing;counter=counter+1;P2 :counter=counter-2;两个进程并发执⾏,运⾏完成后,counter的值不可能为 C 。

A. 4B. 5C. 6D. 73.某计算机采⽤⼆级页表的分页存储管理⽅式,按字节编址,页⼤⼩为210字节,页表项⼤⼩为2字节,逻辑地址结构为:页⽬录号页号页内偏移量逻辑地址空间⼤⼩为216页,则表⽰整个逻辑地址空间的页⽬录表中包含表项的个数⾄少是BA.64 B.128 C.256 D.5124.在动态分区系统中,有如下空闲块:空闲块块⼤⼩(KB)块的基址1 80 602 75 1503 55 2504 90 350此时,某进程P请求50KB内存,系统从第1个空闲块开始查找,结果把第4个空闲块分配给了P进程,请问是⽤哪⼀种分区分配算法实现这⼀⽅案? CA.⾸次适应B. 最佳适应C. 最差适应D. 下次适应5.在⼀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页表内容如下所⽰。

2023年浙大远程学习入门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2023年浙大远程学习入门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1.远程学习旳模式是()。

• A 以课件自主学习为主,辅以必要旳教学辅导• B 以书本学习为主,教师讲课辅导• C 以课件自主学习为主,学院没有辅导• D 以面授学习为主2.课程学习应以()内容为主。

• A 视频课件• B 教材• C 答疑讨论• D A类课件3.用于理解学校一学期或一年旳教学活动日程安排(包括开学日期、报到注册日期、开始上课日期、考试日期、学期结束日期、开始放假日期等,以及还规定了重要活动和重要节假日旳安排旳教学指导文献是()。

• A 开课计划• B 专业教学计划• C 院历• D 开考计划4.按教育部规定,专升本和大专层次旳最低修业年限均为()年。

• A 2• B 2.5• C 4• D 55.学生一年选课次数为()。

• A 1• B 2• C 4• D 2~46.下列有关统考免考条件描述错误旳是()。

• A 符合“已具有国民教育系列本科以上学历旳”,免统考所有科目• B 符合“非英语类专业,入学注册时年龄满40周岁”旳,免“大学英语B”• C 符合“非计算机类专业,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或以上级别证书”旳,免“计算机应用基础”• D 非英语类专业,1月之后大学英语等级CET四级成绩到达420分或更高成绩旳,可以免考“大学英语B”7.用于理解要完毕学业需学习哪些课程、课程旳开课学期、每门课程旳教学环节构成(有否试验)、每门课程旳性质(必修课、选修课等)、每门课程旳教课时数安排、以及每门课程旳考核方式(考试或考察)旳教学指导文献是()。

• A 课程导学• B 专业教学计划• C 院历• D 开考计划8.学生本人各学期旳学习课程,一般状况下通过()进行。

• A 所有由学生网上自主选课• B 学习中心安排• C 学院默认配课• D 学生书面申请9.如下有关公共选修课程旳说法,有误旳是()。

• A 公共选修课程规定修读一定学分。

• B 公共选修课程学分超过规定旳学分数后,可替代专业必修课程。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计算机科学--操作系统原理 在线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计算机科学--操作系统原理 在线作业答案

1.一个采用三级索引文件系统(每块大小为4KB,每块地址占用4字节。

管理的最大的文件是()。

A 512MBB 1TBC 2TBD 4TB2.关于优先权大小的论述中,正确的论述是()。

A 计算型进程的优先权,应高于I/O型进程的优先权。

B 用户进程的优先权,应高于系统进程的优先权。

C 资源要求多的进程,其优先权应高于资源要求少的进程。

D 在动态优先权中,随着进程执行时间的增加,其优先权降低。

3.在操作系统中,一般不实现进程从()状态的转换。

A 就绪→等待B 运行→就绪C 就绪→运行D 等待→就绪4.如果一个程序为多个进程所共享,那么该程序的代码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能被修改,即程序应该是()。

A 可执行码B 可重入码C 可改变码D 可再现码5.文件系统接到用户给出的“打开”文件的操作命令后,文件系统要完成的工作之一是()。

A 根据用户提供的参数在文件的目录项中填入文件名等文件属性B 确定文件的存储结构C 把存储介质上的文件有关属性(目录)读入内存D 按照给定的该文件的记录号查找索引表6.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

A 界地址保护B 程序代码保护C 数据保护D 栈保护7.设m为同类资源数,n为系统中并发进程数。

当n个进程共享m个互斥资源时,每个进程的最大需求是w;则下列情况会出现系统死锁的是()。

A m=2,n=1,w=2B m=2,n=2,w=1C m=4,n=3,w=2D m=4,n=2,w=38.总体上说,请求分页是个很好的虚拟内存管理策略。

但是,有些程序设计技术并不适合于这种环境。

例如:()。

A 堆栈B 线性搜索C 矢量运算D 二分法搜索9. 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资源共享和异步性。

A 多道程序设计B 中断处理C 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D 程序的并发执行10.CPU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

A 并行技术B 通道技术C 缓冲技术D 虚拟技术11.互斥条件是指()。

2016秋新版 浙大远程 电子技术基础 离线作业答案 第二篇 第1章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2016秋新版 浙大远程 电子技术基础 离线作业答案 第二篇 第1章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二篇 第1章习题题2.1.1 在图题2.1.1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中,设T 1、T 2管特性对称,已知β=60,r be =2 k Ω,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 计算T 1、T 2管的静态集电极电流I CQ 和集电极电压V CQ ; (2) 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vd A ;(3)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R id 和输出电阻R o 。

图题 2.1.1答:(1)因恒流供电,所以,V V mA I CQ CQ 5,1=≈;(2).75-=vd A ;(3)8=i R k Ω,10=O R k Ω; 题2.1.2 在图题2.1.2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中,设T 1、T 2管特性对称,β1=β2=100,V BE =0.7V ,且r bb ′=200Ω,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 计算T 1、T 2管的静态电流I C1Q 、I C2Q 和静态电压V CE1Q 、V CE2Q ; (2) 计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iovd V V A =;(3) 若v I =20sin ωt m V ,写出v O 的波形表达式。

图题 2.1.2答:这是一个单入/单出差分放大电路。

(1)静态计算和双入/双出相同,输入静态为零时:因为V E =-0。

7后可求得:V V V V V V mA I I OQ Q CE Q CE Q C Q C 58.2,28.3,7.12,57.02121====;(2)1.52.=vd A ;(3))sin 04.158.2(t v o ω+=V 。

题2.1.3 在图题2.1.3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中,设T 1、T 2管特性对称,β1=β2=100,V BE =0.7V ,且r bb ′=200Ω,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 计算T 1、T 2管的静态电流I CQ 和静态电压V CEQ 。

若将R c1短路,其它参数不变,则T 1、T 2管的静态电流和电压如何变化?(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R id 。

当从单端(c 2)输出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2vd A &=?; (3) 当两输入端加入共模信号时,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2vc A &和共模抑制比K CMR ; (4) 当v I1=105 mV ,v I2=95 mV 时,则T 2管集电极电压v C2是多少?e 点电压v E 是多少?图题 2.1.3答:(1) 求静态工作点:mA 56.0102101/107122)1/(1=⨯+-=+β+-=e b BE EE CQ R R V V IV 7.07.01010056.01-≈-⨯-=--=BE b BQ E V R I V V 1.77.01056.012=+⨯-=--=E c CQ CC CEQ V R I V V若将R c1短路,则mA 56.021==Q C Q C I I (不变) V 7.127.0121=+=-=E CC Q CE V V VV 1.77.01056.0122=+⨯-=--=E c CQ CC Q CE V R I V V (不变)(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和差模电压放大倍数:Ω=⨯+=β++=k 9.456.026101200)1('EQ T bb be I V r r Ω=+⨯=+=k 8.29)9.410(2)(2be b id r R R5.338.2910100)(22.=⨯=+=be b cd r R R A β(3) 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5.0201019.410101002)1(2.-=⨯++⨯-=+++-=e be b c c R r R R A ββ675.05.332.2.===c d CMR A A K (即36.5dB ) (4) 当v I1=105 mV ,v I2=95 mV 时,mV 109510521=-=-=I I Id v v vmV 100295105221=+=+=I I Ic v v v m V 285100)5.0(105.332.2.2=⨯-+⨯=⋅+⋅=∆Ic c Id d O v A v A v所以,V O2相对于静态值增加了285 mV 。

操作系统原理第三次离线答案

操作系统原理第三次离线答案

浙大远程操作系统原理第三次作业(第4、5章)答案问答题1.在某些系统中有这样的情况,假如某用户打开文件,向该文件中增加了若干新记录之后没有关闭文件就关机了,当他下次开机再打开文件时却无法读出所增加的新记录。

试从打开文件和关闭文件的作用出发,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说明编程时使用文件的操作的步骤。

答:由于文件的控制块(目录)存于磁盘中,有些系统为了减少在多次读写同一文件查目录时盘I/O操作次数,在读写文件前需先执行打开文件操作,它的作用是将要用到的文件目录从磁盘拷到内存,在内存建立内存文件目录表。

以后的读写文件操作只与内存文件目录表打交道,避免读写盘上文件目录所需的盘I/O操作。

同时在读写文件结束后再执行关闭文件操作,它的作用是将内存中修改过的内存文件目录表中的信息写回到磁盘中的文件目录中,避免已修改文件目录信息的丢失。

如果用户打开文件后向该文件中增加了若干新记录,这时文件可能增加存储记录的物理块,相应的内存的文件目录中增加了记录数和新增物理块的地址,而这时磁盘中相应文件的文件目录内容还未改变,它需在执行关闭文件后,将内存文件目录写入磁盘文件目录后才能改变。

如没有关闭文件就关机,磁盘中该文件的文件目录中未记入新增的物理块的地址和新增的记录数,当他下次开机再打开文件时,无法找到的新增记录的物理块的地址,也无法读出新增的新记录。

2.简述UNIX对文件实现存取控制的方法和命令的使用。

答:UNIX系统使用文件存取控制表来实现对文件存取控制,它把用户分成三类:文件主、同组用户和其它用户,每类用户的存取权限为可读、可写、可执行以及它们的组合。

不同类的用户对文件的访问规定不同的权限,以防止文件被未经文件主同意的用户访问。

文件存取控制表存放在每个文件的文件控制块(即目录表目)中,对UNIX它只需9位二进制来表示三类用户对文件的存取权限,它存在文件索引节点的di_mode中。

Linux/UNIX可使用命令chmod改变文件或目录的存取控制权限,改变存取控制权限的操作有增加、删除某些权限和绝对地赋予某些权限。

浙大远程操作系统原理离线作业

浙大远程操作系统原理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作业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一、单选题7进程P0和P1的共享变量定义及其初值为boolean flag[2];int turn=0;flag[0]=FALSE;flag[1]=FALSE;若进程P0和P1访问临界资源的类C代码实现如下:void P0() //P0进程{ while(TURE){flag[0]=TRUE; turn = 1;while (flag[1] && turn == 1) ;临界区;flag[0] = FALSE;}}void P1() //P1进程{ while(TURE){flag[1]=TRUE; turn = 0;while (flag[0] && turn == 0) ;临界区;flag[1] = FALSE;}}则并发执行进程P0和P1时产生的情况是:A.不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会出现“饥饿”现象B.不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不会出现“饥饿”现象C.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会出现“饥饿”现象D.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不会出现“饥饿”现象【答案】D2.有两个进程P1和P2描述如下:shared data:int counter = 6;P1 :Computing;counter=counter+1;P2 :Printing;counter=counter-2;两个进程并发执行,运行完成后,counter的值不可能为。

A. 4B. 5C. 6D. 7【答案】C3.某计算机采用二级页表的分页存储管理方式,按字节编址,页大小为210字节,页表项大小为2字节,逻辑地址结构为:页目录号页号页内偏移量逻辑地址空间大小为216页,则表示整个逻辑地址空间的页目录表中包含表项的个数至少是A.64 B.128 C.256 D.512【答案】B4.在动态分区系统中,有如下空闲块:空闲块块大小(KB)块的基址1 80 602 75 1503 55 2504 90 350此时,某进程P请求50KB内存,系统从第1个空闲块开始查找,结果把第4个空闲块分配给了P进程,请问是用哪一种分区分配算法实现这一方案?A.首次适应B. 最佳适应C. 最差适应D. 下次适应【答案】C5.在一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页表内容如下所示。

浙大远程-操作系统原理第三次离线作业(第4、5章)

浙大远程-操作系统原理第三次离线作业(第4、5章)

操作系统原理第三次作业(第4、5章)-1问答题1.用户在使用配置UNIX/Linux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时不能将用户软盘随便插进和拿出,试从UNIX/Linux子文件系统的使用原理说明它需要一定的操作的依据和操作的步骤。

UNIX系统只有一个安装UNIX操作系统的根设备的文件系统常驻系统,在硬盘上的其它盘区和软盘上的文件系统被安装前UNIX OS不知道,系统要使用其它文件系统,必须先用mount命令将其安装到系统,被安装的子文件系统的根安装到根设备树形目录的某一节点上。

子文件系统在安装时将该子系统的管理块(superblock)和有关目录信息拷贝到系统缓冲区和活动索引节点表,管理块中存放该子文件系统所对应盘区的管理信息,如即将分配的空闲块号和空闲索引节点号等。

子文件系统安装后进行文件读写增删,文件创建和删除等操作,其变化要记录在系统缓冲区中管理块和活动索引节点表中。

子文件系统使用完毕后要使用umount拆卸命令拆卸安装上去的文件系统,在拆卸时系统将内存系统缓冲区中的管理块和活动索引节点表信息拷贝到将拆卸的子文件系统盘中,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软盘的子文件系统,它需按规定使用,步骤如下:(1)插入软盘(2)使用安装命令安装软盘文件系统(3)读/写盘中文件(4)使用拆卸命令拆卸软盘文件系统(5)取出软盘如使用软盘时随便插进和拿出软盘,就可能造成软盘信息的丢失2. 什么是文件共享?试述UNIX系统中文件共享的实现方法和命令的使用。

文件共享是允许不同的用户使用不同的名字名存取同一文件。

UNIX的文件共享方式有二种:(1)基于索引节点的共享方式--文件硬连接UNIX系统将文件控制块FCB中文件名和文件说明分开。

文件说明为索引节点,各文件索引节点集中存放在索引节点区。

而文件名与索引节点号构成目录,同一级目录构成目录文件,在文件区存放。

为了共享文件,只是在二个不同子目录下取了不同的文件名,但它们具有相同的索引节点号。

浙大远程教育Web程序设计离线作业参考答案

浙大远程教育Web程序设计离线作业参考答案

《Web程序设计》课程作业HTML部分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选项能显示成两行文字a)a) The first line and <BR> second lineb) The first line and \n second linec) The first line andsecond lined) The first line and second line2.<Ahref="mailto:*****************.cn">postyourresume</A>a)a) mailto:是一种协议,*****************.cn是email发送的地址b)mailto:*****************.cn是邮件被发送的地址c)mailto:*****************.cn是显示在web网页上的超链接d) 以上都不对3. <STYLE>标记可以出现在a)a) <HEAD>…</HEAD>中b) <BODY>…</BODY>中c) a)和b)都正确d) 以上都不正确4. 以下代码会生成什么样的Frame结构c)<html><frameset border=”5” cols=”*,20%”><frameset rows=”20%,*”><frame src=”top.html” name=”topFrame” scrolling=”NO”/><frame src=”left.html” name=”leftFrame”/></frameset><frame src=”right.html” name=”rightFrame” scrolling=”NO”/></frameset></html>a)b)d)5. 以下HTML代码在浏览器中的显示结果正确的是a)<TABLE WIDTH="100%" BORDER=1 BGCOLOR=gray><CAPTION> Sample table </CAPTION><TR ALIGN=CENTER ><TD COLSPAN=2>Cell</TD> <TD> Cell </TD></TR><TR ALIGN=CENTER ><TD ROWSPAN=2>Cell</TD> <TD> Cell </TD> <TD> Cell </TD></TR> <TR ALIGN=CENTER ><TD> Cell </TD> <TD> Cell </TD></TR></TABLE>a)Sample TableSample Table二、简答题:1、简述Web的工作原理答:web本意是蜘蛛网和网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作业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一、单选题1.进程P0和P1的共享变量定义及其初值为boolean flag[2];int turn=0;flag[0]=FALSE;flag[1]=FALSE;若进程P0和P1访问临界资源的类C代码实现如下:void P0() 两个进程P1和P2描述如下:shared data:int counter = 6;P1 :Computing;counter=counter+1;P2 :Printing;counter=counter-2;两个进程并发执行,运行完成后,counter的值不可能为C。

A. 4B. 5C. 6D. 73.某计算机采用二级页表的分页存储管理方式,按字节编址,页大小为210字节,页表项大小为2字节,逻辑地址结构为:页目录号页号页内偏移量逻辑地址空间大小为216页,则表示整个逻辑地址空间的页目录表中包含表项的个数至少是BA.64 B.128 C.256 D.5124.在动态分区系统中,有如下空闲块:空闲块块大小(KB)块的基址1 80 602 75 1503 55 2504 90 350此时,某进程P请求50KB内存,系统从第1个空闲块开始查找,结果把第4个空闲块分配给了P进程,请问是用哪一种分区分配算法实现这一方案CA.首次适应B. 最佳适应C. 最差适应D. 下次适应5.在一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页表内容如下所示。

页号帧号0 21 12 8若页大小为1K,逻辑地址的页号为2,页内地址为451,转换成的物理地址为AA.8643B. 8192C. 2048D. 24996.采用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32位表示,其中20位表示段号,则允许每段的最大长度是BA.224 B. 212 C. 210 D. 2327.在一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某段表的内容如下:段号段首址段长0 100K 35K1 560K 20K2 260K 15K3 670K 32K若逻辑地址为(2, 158),则它对应的物理地址为__B___。

A. 100K+158B. 260K+158C. 560K+158D. 670K+1588.一个分段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长度为32位,其中段长占8位,则最大段长是CA. 28字节B. 216字节C. 224字节D. 232字节9.有一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系统,页面大小为每页100字节,有一个50×50的整型数组按行为主序连续存放,每个整数占两个字节,将数组初始化为0的程序描述如下:int A[50][50];for (int i = 0; i < 50; i++)for (int j = 0; j < 50; j++)A[i,j] = 0;若在程执行时内存只有一个存储块用来存放数组信息,试问该程序执行时产生B次缺页中断。

A.1 B. 50 C. 100 D. 250010.一台计算机有4个页框,装入时间、上次引用时间、和每个页的访问位R和修改位M,如下所示:页装入时间上次引用时间R M0 126 279 0 01 230 260 1 02 120 272 1 13 160 280 1 1采用FIFO算法将淘汰C页;A. 0B. 1C. 2D. 311.一台计算机有4个页框,装入时间、上次引用时间、和每个页的访问位R和修改位M,如下所示:页装入时间上次引用时间R M0 126 279 0 01 230 260 1 02 120 272 1 13 160 280 1 1采用NRU算法将淘汰A页;A. 0B. 1C. 2D. 312.一台计算机有4个页框,装入时间、上次引用时间、和每个页的访问位R和修改位M,如下所示:页装入时间上次引用时间R M0 126 279 0 01 230 260 1 02 120 272 1 13 160 280 1 1采用LRU算法将淘汰B页;A. 0B. 1C. 2D. 313.一台计算机有4个页框,装入时间、上次引用时间、和每个页的访问位R和修改位M,如下所示:页装入时间上次引用时间R M0 126 279 0 01 230 260 1 02 120 272 1 13 160 280 1 1采用第二次机会算法将淘汰___A___页;A. 0B. 1C. 2D. 3二、综合题在所列的两种设置中,哪些功能需要操作系统提供支持(a)手持设备(b)实时系统。

a. 批处理程序b. 虚拟存储器c. 分时答:对于实时系统来说,操作系统需要以一种公平的方式支持虚拟存储器和分时系统。

对于手持系统,操作系统需要提供虚拟存储器,但是不需要提供分时系统。

批处理程序在两种环境中都是非必需的。

列出下列操作系统的基本特点:a.批处理b.交互式c.分时d.实时e.网络f.并行式g.分布式h.集群式i.手持式答:a.批处理:具有相似需求的作业被成批的集合起来,并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一个操作员或自动作业程序装置运行通过计算机。

通过缓冲区,线下操作,后台和多道程序,运用尝试保持CPU和I/O一直繁忙,从而使得性能被提高。

批处理系统对于运行那些需要较少互动的大型作业十分适用。

它们可以被更迟地提交或获得。

b.交互式:这种系统由许多短期交易构成,并且下一个交易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

从用户提交到等待结果的响应时间应该是比较短的,通常为1秒左右。

c.分时:这种系统使用CPU调度和多道程序来经济的提供一个系统的人机通信功能。

CPU从一个用户快速切换到另一个用户。

以每个程序从终端机中读取它的下一个控制卡,并且把输出的信息正确快速的输出到显示器上来替代用soopled card images定义的作业。

d.实时:经常用于专门的用途。

这个系统从感应器上读取数据,而且必须在严格的时间内做出响应以保证正确的性能。

e.网络:提供给操作系统一个特征,使得其进入网络,比如;文件共享。

f.并行式:每一个处理器都运行同一个操作系统的拷贝。

这些拷贝通过系统总线进行通信。

g.分布式:这种系统在几个物理处理器中分布式计算,处理器不共享内存或时钟。

每个处理器都有它各自的本地存储器。

它们通过各种通信线路在进行通信,比如:一条高速的总线或一个本地的网络。

h.集群式:集群系统是由多个计算机耦合成单一系统并分布于整个集群来完成计算任务。

i.手持式:一种可以完成像记事本,email和网页浏览等简单任务的小型计算机系统。

手持系统与传统的台式机的区别是更小的内存和屏幕以及更慢的处理能力。

讨论向操作系统传递参数的三个主要的方法。

答:1.通过寄存器来传递参数2.寄存器传递参数块的首地址3.参数通过程序存放或压进堆栈中,并通过操作系统弹出堆栈。

采用微内核方法来设计系统的主要优点是什么在微内核中如何使客户程序和系统服务相互作用微内核方法的缺点是什么答: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a)增加一个新的服务不需要修改内核b) 在用户模式中比在内核模式中更安全、更易操作c) 一个简单的内核设计和功能一般导致一个更可靠的操作系统用户程序和系统服务通过使用进程件的通信机制在微内核中相互作用,例如发送消息。

这些消息由操作系统运送。

微内核最主要的缺点是与进程间通信的过度联系和为了保证用户程序和系统服务相互作用而频繁使用操作系统的消息传递功能。

问:描述一下内核在两个进程间进行上下文功换的动作.答:进程关联是由进程的PCB来表示的,它包括CPU寄存器的值和内存管理信息等。

当发生上下文切换时,内核会将旧进程的关联状态保存在其PCB中,然后装入经调度要执行的新进程的已保存的关联状态。

总的来说,操作系统必须保存正在运行的进程的状态,恢复进程的状态。

保存进程的状态主要包括CPU寄存器的值以及内存分配,上下文切换还必须执行一些确切体系结构的操作,包括刷新数据和指令缓存。

如下所示的程序,说明LINE A可能会输出什么#include <>#include <>#include <sys/>int value=8;int main(){pid_t pid;/* fork a child process */pid = fork();if (pid == 0) { /* child process */value +=15;}else { /* parent process *//* parent will wait for the child to complete */wait(NULL);printf(" Parent :value= %d\n",value);/*LINE A*/exit(0);}}答:LINE A可能会输出:Parent :value= 8在多线程程序中,以下哪些程序状态组成是被线程共享的a.寄存值b.堆内存c.全局变量d.栈内存答:多线程程序的各线程共享堆内存和全局变量,但每个线程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组寄存值和栈内存。

由图给出的程序使用了Pthread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在程序的第c行和第p行分别会输出什么#include <>#include <>int value=0;void *runner(void *param); /* the thread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int pid;pthread_t tid;pthread_attr_t attr;pid = fork();if (pid == 0) {/* child process */pthread_attr_init(&attr);pthread_create(&tid, &attr, runner, NULL);pthread_join(tid, NULL);printf(“CHILD: value = %d”, value); /* LINE C*/}else if (pid > 0) {/* parent process */wait(NULL);printf(“PARENT: value = %d”, value); /* LINE P */}}void *runner(void *param) {value=10;pthread_exit(0); }答:第c 行会输出10,第p 行会输出0考虑下列进程集,进程占用的CPU 区间长度以毫秒来计算:假设在时刻0以进程P 1,P 2,P 3,P 4,P 5的顺序到达。

a.画出4个Gantt 图分别演示用FCFS 、SJF 、非抢占优先级(数字小代表优先级高)和RR (时间片=1)算法调度时进程的执行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