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石读书笔记
丑石阅读笔记
![丑石阅读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e41fc3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e.png)
丑石阅读笔记贾平凹先生的《丑石》是一篇令人深思的散文。
初读这篇文章,心中便涌起一股别样的滋味,仿佛是在品尝一杯陈酿,越品越觉其韵味悠长。
文中开篇便描绘了丑石的“丑”。
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既不规则,也不光滑,甚至连孩子们都嫌弃它。
它就这样静静地躺在那里,无人问津,被所有人遗忘在角落里。
然而,就是这样一块丑石,却在某天被天文学家发现其真正的价值。
原来,它是一块陨石,曾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曾经是那么的了不起。
这让我不禁思考,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常常以貌取物,甚至以貌取人呢?我们总是轻易地被外表所迷惑,而忽略了事物内在的本质和价值。
就像这丑石,因为它其貌不扬,所以被人们误解、嫌弃。
但当它的真实身份被揭开,人们才惊觉自己的浅薄和无知。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像丑石这样的存在。
比如那些默默奉献的清洁工,他们每天早早地起床,打扫街道,为我们创造一个整洁的环境。
他们的工作或许看起来平凡而卑微,但却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还有那些在偏远山区支教的老师,他们放弃了城市的繁华和舒适,坚守在艰苦的环境中,为孩子们点亮知识的明灯。
他们的付出和努力,或许在一开始并不为人所知,但他们的价值却是无法估量的。
同时,这篇文章也让我想到了我们自身。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就像这丑石一样,平凡无奇,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和缺陷。
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外貌、能力或者出身而感到自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或许我们没有出众的外表,但我们可能有着善良的心灵;或许我们没有卓越的才华,但我们可能有着坚韧的毅力;或许我们没有优越的出身,但我们可能有着不懈的努力。
就像丑石,虽然它外表丑陋,但它内在的珍贵却足以让它闪耀光芒。
丑石的经历也告诉我们,不要急于去评判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物。
在没有真正了解之前,我们的判断往往是片面的、不准确的。
我们应该学会用心去观察,用时间去验证,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外表下的珍贵和美好。
丑石阅读笔记
![丑石阅读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63e1ce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c.png)
丑石阅读笔记贾平凹先生的《丑石》是一篇耐人寻味的散文,它以一块丑石的经历为主线,揭示了生活中不被人重视却有着独特价值的存在。
文章开篇,作者描绘了丑石的“丑”。
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既不能“垒山墙”,也不能“铺台阶”,就连“石匠都嫌它丑而不要它”。
它就这样默默地存在着,被人们遗忘在角落里,承受着冷落和嫌弃。
然而,就是这样一块丑石,却有着惊人的来历。
“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这让我不禁感叹,它曾经是如此的辉煌和重要。
可如今,它却沦落到这般境地,无人问津。
这强烈的对比,让丑石的命运更显悲哀。
在人们眼中,丑石毫无用处,它碍事,还占地方。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
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
”甚至“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
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直到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位天文学家。
他一眼就认出了这块丑石,“眼光立即就拉直了”。
原来,这丑石不是一般的石头,而是一块陨石,“它太丑了,真的,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却有着极高的科学价值。
这时,人们对丑石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曾经被视为无用的累赘,如今却成了宝贝。
但丑石依然沉默着,它似乎并不在意人们态度的转变。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触动。
丑石的遭遇让我想到了生活中那些被忽视、被误解的人或事物。
他们或许没有出众的外表,或许没有迎合大众的特质,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常常会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以貌取人,以功用论价值。
就像文中的村民们,只看到丑石的丑和无用,却没有去深入探究它的内在。
而天文学家的出现,就像是一个启示,让我们明白,不能仅仅凭借表面的东西去判断一个事物的好坏。
丑石的存在也让我反思自己的价值观。
丑石阅读笔记
![丑石阅读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2cb452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4.png)
丑石阅读笔记贾平凹的《丑石》是一篇耐人寻味的散文,初读时或许觉得平淡无奇,但细细品味,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独特韵味。
文章开篇,作者便描述了丑石的“丑”。
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既不规则,也不光滑,还长满了苔藓。
在世人眼中,它毫无用处,甚至是碍事的存在。
村里盖房,它嫌碍事;石匠看了,嫌它石质太细,也不屑一顾。
人们咒骂它,嫌弃它,它就这样静静地卧在那里,无人问津。
然而,就是这样一块丑石,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某天,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一眼就看出了丑石的价值。
原来,它是一块陨石,曾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
可当人们知道它的真正价值后,又对它另眼相看,甚至感到了羞愧。
这篇文章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丑石的遭遇,其实反映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以貌取人,以表面的现象来判断事物的价值。
那些看似平凡、不起眼的人或物,可能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展现出令人惊叹的价值。
就像丑石,在未被发现之前,它被视为无用之物,但一旦其真正的价值被揭示,人们的态度便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这不禁让我反思,我们在评判他人或事物时,是否过于主观和片面?是否因为外表的平凡而忽略了内在的珍贵?从丑石的角度来看,它虽然遭受了多年的误解和冷落,但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存在。
它没有因为人们的嫌弃而自暴自弃,也没有因为不被认可而改变自己。
这种坚守自我的品质是难能可贵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面临不被理解、不被认可的困境。
在这种时候,我们是否能像丑石一样,保持内心的坚定,不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的价值和信念呢?此外,这篇文章还让我对“美”与“丑”的定义有了新的认识。
传统观念中,我们往往认为外表美观、符合大众审美的东西就是美的,而那些外表粗糙、不规则的就是丑的。
但丑石的故事告诉我们,美与丑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取决于我们从哪个角度去看待。
一件事物的价值,不能仅仅凭借外表来判断,而应该深入了解其内涵和本质。
《丑石》读书笔记_1
![《丑石》读书笔记_1](https://img.taocdn.com/s3/m/ec6a1a6f804d2b160b4ec076.png)
《丑石》读书笔记
今天,我在《课外阅读》上读到了一篇文章,它深深地触动我的心弦,文章的名字叫做《丑石》。
这篇文章的内容很简单,讲的是:我们家门口有一块很丑很丑的丑石,他就那样——黑黝黝、坑坑洼洼的躺在门口,伯父想要用它垒山墙,却无法垒上。
想用它洗一台石墨,可它的石质又太细,不适合。
也不能雕刻,不能捶布。
他什么都做不了,我们都讨厌起他来,想要把它搬走,但他就像长在那里一样,我们怎么也搬不动他。
他成天丑丑的在那碍事,人人都十分讨厌他。
终于有一天,一个天文学家来了,他发现了我家门口的这块丑石,说道:“这是一块从天上掉下来已有二三百年了不起的陨石,又说它很丑,但这正是它的美——这是丑到极致的美,他不是其他顽石所能比拟的,所以常常遭受一般世俗的嘲讽。
”我和奶奶的脸红了……
读完这篇文章,面对着这块丑石,我不禁赞叹,明明有那么大的价值,却默默无闻的隐藏着自己的光辉,静静的、默默地忍受着人们的讨厌、厌恶,屈于误解屈于寂寞的生存的伟大,而这种精神正值得我们去学习。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为眼前的一点点成绩而裹足不前。
也有许多人为眼前的一点点小挫折而丢掉自信,我们不能这样,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内涵,树立远大的理想,然后认定一个目标,
不断地去追逐,这样才能实现抱负。
这篇文章《丑石》令我深受启发,它教会了我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丑石读书笔记
![丑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741f24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1.png)
丑石读书笔记《丑石》是作家贾平凹的代表作之一。
他以故事的方式描写了家门前的丑石,是一片短小的散文,然而立意深刻。
下面就是第一我共享给大家的丑石读书笔记,盼望大家喜爱。
丑石读书笔记(一):丑石是"我'小时家门口的一块又大又丑的石头。
它既不能造房子,也不能雕刻。
只是一块没用的石头。
我们也看不起它,还骂它,打它。
可是,谁都不会想到它,这块丑石竟然是一块两三百年前掉的陨石。
"我'也惊呆了。
真看不出,它有如此宏大,可是却多么丑。
虽然丑石很丑,但是它是一块陨石!那么它还是会悄悄地忍受我们对它的欺凌。
我信任,由于它知道自己是一块罕见的陨石,是一块"金子'。
所以它坚韧地走下来了,始终到被有学问的人发觉的时候。
它真正的价值被"挖'出来了。
我也信任,它很兴奋,由于这就是它活到今日的缘由。
我觉得,我们应当向它学习。
我们不应当小看自己,由于假如你是块金子,那么你就确定会被人发掘到,假如没有,只是时机未到而已。
所以,自己给自己加油吧!努力去学习,去奋斗,就确定有你胜利的时刻。
丑石读书笔记(二):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许多人就像文章里的"我'那样,常用显露于外的表面来评判别人。
在这样的错失下,或许我们失去了许多能够更好的观赏他人和自己的机会。
贾平凹在《丑石》中不仅仅是叙述了"我'缺乏对于漂亮事物的深刻领悟,更是告知我们以后应当怎样去做。
他提出了问题,我们就要学会避开同样的错误再次消失。
我们中,有的人是"我'和奶奶那样的依靠外边来看待事物的人;也有的人就像丑石那样,或许在外表不精彩,但是却有着一颗金子一样的心。
假如从前的"我'只看外表,那么,以后的我更要学会通过一个人的灵魂和行为来评价一个人;假如,我是块在他人看起来一般又平凡的"丑石',那么也不能绝望、放弃自己,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力量,就像宏大科学家许多时候在生活中显得没有智商一样,我们发光并不需要和别人发一样的光荣才叫做发光,学会信任自己的力量,信任自己会有被"天文学家'这样的伯乐发掘的那天。
丑石读书笔记3篇
![丑石读书笔记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320390c281e53a5802fff4.png)
丑石读书笔记3篇丑石读书笔记篇一:今天,我读了《丑石》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感触,也让我受益匪浅。
在“我”家的院子里,有一块丑的不能再丑了的丑石头,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我”们谁都不愿去理它,“我”们几个孩子,也讨厌它,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认它留在那里了。
这块丑石受到我们的嫌弃不但是因为它那样子实在是太丑了,而且什么用都没有,还占地方,既不能垒山墙,又不能垒台阶,地地道道的废物!直到有一天,一位名声显赫的天文学家到了“我”们村,突然发现了这块丑石,眼光立即就拉直了。
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
不久,便来了一辆车,小心翼翼的搬走了。
这就是丑石。
因为丑石有它独特的存在的价值,所以,丑石不丑。
那么,任何一个物体都有两面性,而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或人时,不能只看外表,而是要看内在,就比如那次……上次,我跟妈妈去逛街,妈妈真在为她心爱的衣服跟店主讨价还价,我不耐烦的向门外看去,结果看到两位打扮得非常时髦的两个年轻的阿姨,她俩谈笑风生,还个个戴一双银光闪闪的特大号耳环,还化了很浓的妆,看上去好像要去参加一个化妆舞会呢,还穿着一件“鱼鳞衣”,“鱼鳞衣”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闪光,看起来光彩照人,就连穿的鞋都没有一点污渍,整体给人以一种一种高贵、华丽的气息。
正当我要转过身时,她们竟然把吃过的口香糖吐到了地下!这下就算口香糖再香也“变质”了。
这个举动也把她们在我心中美好的印象打破了。
随即,一声沙哑的声音传来:“对不起,请你们不要随地乱吐口香糖。
”原来,是一位50多岁的清洁工说道。
“我们就不,咋的。
”“请你们遵守规定。
”“我们就不!”说着,还故意吐了一口痰。
“你们再这样欺人太甚不会有好下场的”们俩互相看了一下对方,随即,开口大笑,说:“你当我们三岁小孩啊?谁信呢?”她们轻蔑地说。
清洁工保持沉默。
丑石阅读笔记
![丑石阅读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a3ff84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3.png)
丑石阅读笔记贾平凹先生的《丑石》,是一篇令人深思的散文。
初读此文,便被那平凡却又独特的丑石所吸引,随着文字的深入,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文章开篇,作者便对丑石的“丑”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既不规整,也不光滑,“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全然没有一般石头应有的样子。
在村子里,它是那样的碍眼,不仅不能用来砌墙,不能用来铺台阶,就连石匠都嫌它丑而无用。
这样的描写,让丑石的“丑”和“无用”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就是这样一块丑石,却有着不为人知的价值。
某天,一个天文学家路过村子,一眼就看出了丑石的不凡。
原来,它是一块陨石,曾经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是“以丑为美”的。
这一转折,让丑石的形象瞬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被人嫌弃的无用之石,变成了具有珍贵科研价值的宝贝。
在这一转变中,我不禁思考,我们在生活中是否也常常像对待丑石那样,仅凭外表和眼前的表象来判断事物的价值呢?我们是不是也因为一些人或事物的外表不够出众,或者暂时没有展现出明显的用途,就轻易地否定了他们的价值?丑石的经历让我明白,很多时候,真正的价值并非一眼就能看穿,需要我们有更敏锐的洞察力和更长远的眼光。
同时,丑石的遭遇也反映了社会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人们对于不熟悉、不理解的事物往往缺乏耐心和包容。
在村子里,人们只看到了丑石的丑和无用,却没有去探究它可能隐藏的秘密。
这种短视和偏见,不仅让丑石蒙冤多年,也让人们错过了发现它真正价值的机会。
从丑石的命运中,我还领悟到了坚持自我的重要性。
尽管丑石多年来遭受着人们的误解和嫌弃,但它依然默默地坚守在那里。
它没有因为外界的否定而改变自己,也没有因为不被认可而自暴自弃。
最终,它等到了被发现和认可的那一天。
这让我想到,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质疑和否定,但只要我们坚信自己的价值,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就一定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光芒。
此外,《丑石》也让我对“美”与“丑”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贾平凹《丑石》读后感(通用14篇)
![贾平凹《丑石》读后感(通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8c601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a.png)
贾平凹《丑石》读后感贾平凹《丑石》读后感(通用14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贾平凹《丑石》读后感(通用1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贾平凹《丑石》读后感篇1这是当代著名的作家贾平凹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描述了家门前一块又大又丑的石头因其无用碍事而遭人唾骂,而后天文学家却发现它是一块珍贵的陨石的事。
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东西,不能光看它的外表,要知道它的内心。
丑石它不像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在它身边生长。
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绣上了绿苔、黑斑。
作者和那些孩子们都很讨厌它,曾合伙要搬走它,但是他们力气又不足,只好让它留在这里了。
其实,每个人看到这种丑石都会嫌弃它,讨厌它的。
终于有一回,村子里的一个天文学家,他在作者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觉得这块石头不同凡响,它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可是人们都看不出来它是一块陨石。
天文学家说虽然它丑,但是这是“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
通过这个事例揭示出一个哲理:像对待丑石一样,人往往从实用性上看待周围的事物,真正有价值的珍贵东西却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甚至唾弃;同时又歌颂了具有像丑石一样,即使被误解也在寂寞中坚持的伟大精神。
贾平凹《丑石》读后感篇2读了《丑石》这篇文章之后,我看到了丑石的伟大,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精神让我敬佩。
天文学家说得好,丑到之处,便是美到之处,以丑为美。
没想到这块石头连墙壁都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居然这么伟大,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因为它补过天。
这块石头因为在外貌、作用上都显得很丑很小,所以受到了人们的咒骂和嫌弃,它很可怜,也很伟大。
丑石阅读笔记
![丑石阅读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8bb4a9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2.png)
丑石阅读笔记《丑石》是贾平凹先生的一篇散文,初读此文,我便被其朴素而真挚的文字所吸引,更被文中那块丑石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所触动。
文章开篇,作者以自家门前的一块丑石为切入点,描绘了它的“丑”态。
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既不“规则”,也不“光滑”,还“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简直就是一块“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碍事”的石头。
正因为它的丑,人们都嫌弃它,咒骂它,就连孩子们也不喜欢它。
然而,就是这样一块丑石,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一天,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一眼就看出了丑石的价值。
原来,它是一块陨石,曾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
可它却在地上默默地躺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无人问津。
直到被天文学家发现,它的价值才得以被认可。
这让我不禁思考,丑石的命运,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中许多人的命运。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以貌取人,以表面的现象去评判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的价值。
那些外表平凡,甚至有些“丑陋”的人,也许他们有着非凡的才华和内在的品质,只是因为没有被发现,没有被赏识,而被埋没在人群中,承受着误解和冷落。
就像那块丑石,在没有被天文学家认出之前,一直被视为无用之物。
同时,丑石的经历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价值往往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我们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挖掘那些隐藏在平凡外表下的珍贵。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急于追求表面的光鲜和亮丽,却忽略了那些看似普通,实则蕴含着巨大价值的东西。
丑石在不被认可的漫长岁月里,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存在,它没有因为人们的误解和嫌弃而改变自己。
这种坚守,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也会遇到许多不被理解和认可的时刻。
也许我们的理想和追求在别人看来是不切实际的,也许我们的努力暂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要像丑石一样,坚信自己的价值,默默坚守,等待着被发现的那一天。
此外,文中对村民们态度的描写也十分生动。
他们对丑石的厌恶和嫌弃,与后来天文学家对丑石的珍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丑石阅读笔记
![丑石阅读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4606ec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c.png)
丑石阅读笔记贾平凹的《丑石》是一篇耐人寻味的散文,它以一块丑石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关于平凡与伟大、外表与内在的深刻故事。
文章开篇,作者就描绘了丑石的“丑”。
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既不规整,也不光滑,甚至连孩子们都不喜欢它。
它在村里人的眼中,就是一块毫无用处的石头,碍事又占地方。
然而,就是这样一块被众人嫌弃的丑石,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一天,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一眼就看出了丑石的价值。
原来,这丑石并非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陨石,曾经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
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读到这里,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像文中的村民们一样,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价值。
那些外表平凡甚至丑陋的东西,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们,甚至轻视它们。
然而,很多时候,真正的价值并非浮于表面,而是隐藏在深处,需要我们用智慧和耐心去发现。
丑石的命运,其实也是很多人的命运写照。
有些人可能在一开始并不被看好,他们的才华和潜力被外表的平凡所掩盖。
就像那些尚未成名的艺术家、科学家,他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可能会遭遇无数的冷眼和嘲笑,但只要他们坚持自己的信念,终有一天会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文中的丑石,虽然遭受了多年的误解和冷落,但它始终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位置。
这种坚守,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坚韧的力量。
在面对外界的否定和质疑时,我们是否能够像丑石一样,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呢?同时,这篇文章也让我反思了自己的价值观。
我们总是过于追求表面的美好和华丽,而忽略了内在的品质和价值。
一块石头的美丑,不能仅仅取决于它的外形,而应该考虑它的来历、它所蕴含的意义。
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不能仅仅通过他的外貌、财富或者地位来衡量,更应该看他的品德、智慧和对社会的贡献。
贾平凹通过对丑石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事物背后的不平凡。
他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讲述得深入人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用一种更加包容和深邃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丑石阅读笔记
![丑石阅读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5f9d59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7.png)
丑石阅读笔记贾平凹先生的《丑石》,初读时,只觉文字质朴,再读,方能领略其中深意。
文中的丑石,黑黝黝地卧在那里,模样极丑。
它既不能垒墙,也不能铺台阶,甚至连石磨也做不了。
它就这样不招人喜欢地待在那里,任人咒骂。
在世俗的眼光中,它毫无用处,是一块不折不扣的丑石。
然而,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位天文学家,他一眼就看出了丑石的价值。
原来,它是一块陨石,曾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
可它落下来已太多年了,棱角都磨光了,所以看起来才这般丑陋。
这让我不禁思考,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常常像那些村民一样,只看到事物表面的样子,就轻易地给它下了定论?我们总是习惯用所谓的“实用价值”来衡量一切,却忽略了那些隐藏在平凡外表下的珍贵。
丑石的命运,其实也是很多人的命运写照。
在未被发现价值之前,或许遭受着误解、冷落甚至嘲笑。
就如同那些在幕后默默耕耘的科研工作者,他们日复一日地埋头苦干,研究着旁人看来枯燥且难以理解的课题。
在成果未出之前,他们的努力往往不被人理解和重视,甚至被视为“不务正业”。
可当他们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为社会带来巨大贡献时,人们才惊觉他们的价值。
又比如那些坚守传统文化的手艺人,他们的技艺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们的作品或许没有华丽的外表,不能带来即时的经济效益,因而被人们忽视。
但当我们深入了解,才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精湛技艺,那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财富。
从丑石的故事中,我还感受到了一种坚守的力量。
丑石在不被认可的漫长岁月里,依然默默地坚守在那里。
它没有因为人们的嫌弃而自暴自弃,也没有因为自己的“无用”而消失。
这种坚守,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定力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外界的评价和压力而改变自己。
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放弃自己的初心和梦想。
然而,丑石告诉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价值,坚守自己的位置,终有一天会被发现和认可。
同时,这篇文章也让我对“美”与“丑”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通常认为外表好看、能带来实际用途的东西就是美的,而那些外表丑陋、看似无用的东西就是丑的。
丑石阅读笔记
![丑石阅读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070311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e.png)
丑石阅读笔记《丑石》是贾平凹先生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以一块丑石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初读这篇文章,只觉得文字朴实无华,然而细细品味,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文章开篇便描绘了丑石的“丑”。
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既不平整,也不光滑,还长满了“绿苔、黑斑”,实在是其貌不扬。
正因为它的丑,人们都讨厌它,咒骂它。
它不仅碍眼,还占地方,就连孩子们也不喜欢它,爬上去玩耍时会摔下来。
村里盖房,也没人想用它。
然而,就是这样一块丑石,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有一天,一个天文学家路过村子,看到了这块丑石,他一眼就认出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
它曾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
天文学家的到来,让丑石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曾经被人们嫌弃的丑石,如今被小心翼翼地运走了。
人们这才感到后悔,对它的咒骂也变成了赞美。
从这篇文章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不能只看外表来判断事物的价值。
丑石在未被发现其真正价值之前,一直被人们视为无用之物,遭人唾弃。
但当它的价值被揭示出来后,人们的态度立刻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这让我想到了生活中很多类似的情况。
比如一些外表平凡的人,他们可能没有出众的外貌,没有华丽的服饰,但他们可能有着善良的内心、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华。
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外表的平凡就忽视了他们内在的闪光点。
同时,这篇文章也让我思考到,有时候我们自己可能也会像丑石一样,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和认可。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价值,也许只是我们的价值还没有被发现。
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冷落和否定就自我放弃,而是要坚信自己,默默努力,等待那个能够发现我们价值的时机。
另外,文章还反映了人们的功利心态。
当丑石被认定为陨石,有了价值之后,人们的态度才发生改变。
这不禁让人反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只重视那些能够带来直接利益和好处的东西,而忽略了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呢?贾平凹先生通过对丑石的描写,以小见大,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种种现象和人性的弱点。
《丑石》读书笔记500字
![《丑石》读书笔记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61700e3650e52ea54189850.png)
《丑石》读书笔记500字【第1篇】这篇文章讲的是一块石头因为长得不好看而被大家讥讽,而最后人们体会到丑石的伟大。
这个从故事中让我深深的懂得:任何时候都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遇到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换位思考。
大家觉得这石头非常碍眼,做不了任何事,我认为,这足以说明这些人太肤浅了,对事物的根本没有任何了解就下定论。
我们不妨设想,如果天文学家也和大众的看法一样,那么这块石头就会被世俗的眼光所埋没,甚至于某天被人们丢弃,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正因为如此,任何时候都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尤其是当别人的观点和自己不同时,如果固执己见,不采取有效的解决方式,就容易产生矛盾乃至冲突,甚至有可能将真理埋没。
所以,我们遇到问题,应当学会换位思考,通过沟通,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以求认同,理解和支持,在生活里也是一样,对人,一定要尊重他人,俗话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只有得到了他人的尊重,才能良好的沟通,虽然丑石不如《西游记》里的仙石,集日月精华于一身,也不像《红楼梦》里的那块通灵宝玉,但是,丑石拥有惊人的坚韧,和坚定,所以大家不是没有优点,是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只要用心观察,就一定能发现事物具有多面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
”其实,在我们的社会上,矛盾当然是免不了的,但是,重要的是如何解除矛盾。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丑石的可贵的坚韧、坚定的品质,尊重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只要学会尊重,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只要学会尊重,矛盾将会越来越少;只要学会尊重,一定会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第2篇】这一次,马老师带我们学习《丑石》这篇阅读,我知道了“只要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
”贾平凹笔下的这篇故事,带我们认识了“丑石”。
原来,丑石是作者家院子前,一块像牛一样的石头,每天都黑黝黝卧在草地里。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石头就成了障碍物,奶奶都说:“这块丑石多碍地哟,啥时把它搬走吧!”丑石不能凿字雕花,也不可以换沙锤布,具体来说:“根本没有什么用。
丑石读书笔记3篇
![丑石读书笔记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3f7d2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6c.png)
丑石读书笔记3篇《丑石》讲的是我家门前的一块丑石,因为长相丑陋,又不能刻字雕花,不能浣纱捶布,不能做石磨,不能垒山墙,甚至不能供孩子们玩耍……大家读了之后会有那些感受呢?下面就跟店铺来看看丑石读书笔记吧!丑石读书笔记篇一:今天,我读了《丑石》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感触,也让我受益匪浅。
在“我”家的院子里,有一块丑的不能再丑了的丑石头,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我”们谁都不愿去理它,“我”们几个孩子,也讨厌它,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认它留在那里了。
这块丑石受到我们的嫌弃不但是因为它那样子实在是太丑了,而且什么用都没有,还占地方,既不能垒山墙,又不能垒台阶,地地道道的废物!直到有一天,一位名声显赫的天文学家到了“我”们村,突然发现了这块丑石,眼光立即就拉直了。
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
不久,便来了一辆车,小心翼翼的搬走了。
这就是丑石。
因为丑石有它独特的存在的价值,所以,丑石不丑。
那么,任何一个物体都有两面性,而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或人时,不能只看外表,而是要看内在,就比如那次……上次,我跟妈妈去逛街,妈妈真在为她心爱的衣服跟店主讨价还价,我不耐烦的向门外看去,结果看到两位打扮得非常时髦的两个年轻的阿姨,她俩谈笑风生,还个个戴一双银光闪闪的特大号耳环,还化了很浓的妆,看上去好像要去参加一个化妆舞会呢,还穿着一件“鱼鳞衣”,“鱼鳞衣”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闪光,看起来光彩照人,就连穿的鞋都没有一点污渍,整体给人以一种一种高贵、华丽的气息。
正当我要转过身时,她们竟然把吃过的口香糖吐到了地下!这下就算口香糖再香也“变质”了。
这个举动也把她们在我心中美好的印象打破了。
随即,一声沙哑的声音传来:“对不起,请你们不要随地乱吐口香糖。
”原来,是一位50多岁的清洁工说道。
“我们就不,咋的。
《丑石》读书笔记范文300字(通用5篇)
![《丑石》读书笔记范文300字(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c8bb9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a.png)
《丑石》读书笔记范文300字(通用5篇)《丑石》读书笔记范文300字(通用5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写一篇好好地作记录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丑石》读书笔记300字(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丑石》读书笔记1今天下午第三节课,是我们班的阅读课,其中我读的最深刻的一篇课文叫做丑石。
下面我就来说说我的吧。
从前,一个家的门前有一块石头,这个石头很丑,甚至看都不愿意看一眼,说有一个人要盖房子,正好缺一石头但是一点也不合适,没但是把石头切就可以了,但是特懒得花这么大的力气。
正家里缺一台石磨,想用这块石头制成一个石磨,但是木匠来了以后说:这块石头的石质太细,不能采用它。
过了一段时间,石头上长了绿苔,黑斑。
使块石头更难看了。
从今以后,无论谁在这里经过,都会咒骂这块丑石,也很嫌弃他。
直到有一位天文学家,在门前经过,他一看到这块丑石,眼光就立即拉直了,他说这是一块陨石。
从天上点下来的,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东西!读完这个故事,我明白了,看东西不能只讲体面,虽然这是一块丑得不能再丑的一块石头,但是他是从天上点下来的,他是非常了不起的。
《丑石》读书笔记2今天,小薇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丑石》这篇文章,通过读这篇文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受益匪浅。
丑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村里的人都很讨厌我家门前的一款丑石,它黑嘿嘿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上面还有几个不打不一的坑凸儿。
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叠山墙,但苦于他不规则,没菱角儿,也没平面儿。
石商要为我们家洗一台石磨,奶奶让他用这块丑石,但石商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我们小孩子觉得这块石头可以在每月的十五,观赏月亮。
小鸡觉得下雨完后可以在凹坑里喝水……之后来了一个天文学家,发现这块丑石原来是在天下落下来的埙石。
村里的人听了,纷纷都惭愧而脸红了。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件东西,才会知道它的重要性。
这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课文:《画杨桃》他讲的也是让别人体会生活中要多角度去看待问题,才能得出结论。
散文丑石读书笔记
![散文丑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48b58e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9.png)
散文丑石读书笔记丑石是当代著名的作家贾平凹写的一篇散文。
我们从丑石身上学到什么精神?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散文丑石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
散文丑石读书笔记篇1读了《丑石》这篇文章,我感触良多。
《丑石》讲的是我家门前的一块丑石,因为长相丑陋,又不能刻字雕花,不能浣纱捶布,不能做石磨,不能垒山墙,甚至不能供孩子们玩耍……,所以,大家都讨厌它,嘲讽它,唾弃它。
直到有一天,一位天文学家告诉大家,它竟然曾经是一颗给过我们先辈光明、希望的闪烁的星星,是一块历尽艰难险阻来到地球上的陨石,它的命运才再次被改变。
丑石乃天外之物。
它不屑于去做可以雕花的汉白玉,不屑于做可做石磨的石块,不屑于做可以垒山墙的平砖,它只做它自己——外表丑陋的陨石,这需要怎样的自信呀!面对世俗的冷嘲热讽,他依然坚定的选择做自己——“无用”的陨石,这需要怎样的自信呢!散文丑石读书笔记篇2今天,我读了我国着名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丑石》。
文章讲述了作者家门前的一块没有一点儿用的十分丑陋的石头,先是遭人嘲讽,后来因为一位天文学的到来,才知道它是一块十分有价值的陨石。
村里人都十分惊讶:“这么珍贵的石头怎么一点用都没有呢?因为它不是做这些小玩意儿的,所以常常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的”丑石“。
表面上一无是处,可要是真正把自己表现出来,却是很优秀的。
我们班里就有这样的一块”丑石“,他是位个子高高的男生,没什么地方出类拔萃。
可再一次校艺术节闭幕式上,他居然表演了拉丁舞,跳得还不错。
他那潇洒的动作,使我们对他刮目相看。
这正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丑石》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表面上平淡无奇,不代表自身没有价值。
散文丑石读书笔记篇3今天,我在《课外阅读》上读到了一篇文章,它深深地触动我的心弦,文章的名字叫做《丑石》。
这篇文章的内容很简单,讲的是:我们家门口有一块很丑很丑的丑石,他就那样——黑黝黝、坑坑洼洼的躺在门口,伯父想要用它垒山墙,却无法垒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丑石读书笔记
在世俗人眼睛里不成材的丑石,却是天文学家眼中的宝贝。
文章在简简单单的叙述中批判了世俗的偏见。
然而现在生活中这种事情却也不是很少见。
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收集的丑石的读书笔记,仅供参考!
丑石读书笔记贾平凹先生的散文《丑石》讲述的是我(文中)家门前一块长相丑陋的石头的命运。
麦收时奶奶嫌他挨了体面。
伯父家盖房,垒山墙,又嫌他不规整。
家里洗一台石墨,石匠嫌他石质太细。
我玩耍时也曾从上面摔下来过,还磕破了我的膝盖。
总之这块石头简直奇丑无比。
但是一位天文学家改变了这块丑石的命运。
天文学家小心翼翼的找人把他搬走。
因为他是一块陨石。
这是一篇非常短小的散文。
然而立意却很深刻。
在世俗人眼睛里不成材的丑石,却是天文学家眼中的宝贝。
文章在简简单单的叙述中批判了世俗的偏见。
然而现在生活中这种事情却也不是很少见。
司马相如的故事大概也是“丑石”的一种体现。
贫穷的司马相如爱上了贵族才女卓文君。
然而世俗的压力使两个相爱的人根本不可能结合。
于是就有了司马相如携卓文君私奔的浪漫爱情故事。
当然故事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
司马相如最终被封为中郎将,而他的《上林赋》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刘邦的故事也非常典型。
那个被父亲训斥为“无赖”,不懂得农事、经营的“流氓”最后居然成为了大汉的开国皇帝。
而他的哥哥,那个深谙农艺、营生的老实人却也得靠着弟弟才能留名显身。
我想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故事就更多了。
因为我们经常习惯于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评判事物,而价值标准也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相对固定。
于是就有人云亦云的观点。
姑且不论这些观点的对错。
因为多数时候这种观点毫无意义。
但是这种观点也影响周边的人群,于是慢慢的就形成了群体的价值判断。
不符合群体价值判断的人或者事情就被看作是异类或者怪事。
那么附和群体价值判断的就一定是好的吗?
我想起原来上中学的时候学过的一篇古文《伤仲永》,那位5岁就能作诗的神童到20岁后就没有一点才华了,变成了普通人。
这个故事同样很深刻。
恰好是“丑石”的反例。
仲永没有成才大概也是受环境影响,被过高给予厚望的仲永没有得到认真读书的机会,只是父亲获得财务、炫耀乡里的工具。
所以仲永确实是值得“伤”。
好多时候,对于那些报道某位十四、五的“天才”少年被某高校录取,我很不以为然。
我没有怀疑过这些人的IQ,但是IQ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聪明人未必能够办出聪明事来。
想起金庸先生笔下的郭靖。
那个笨的让七位师傅头疼的傻徒弟。
最终成长为一代大侠。
我们在金先生的笔下看到
了他的其他品质,比如刻苦、比如诚实、比如勇敢、比如侠义等等。
所以对于这些少年天才我们除了学业的教育外,是否还应该增加别的教育那?学校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是否不要单纯的用分数那?老师们也不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当成是一个口号那?然而短时期内这依然会影响我们的下一代,因为高考的形式决定了应试教育。
分数的重要性还是被空前的提高。
价值判断最终只是取决于分数。
于是评价一个小孩聪明会让孩子的家长尤为高兴。
其实这里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对生活中的每件事情多问为什么!对于大家都说好的或者不好的,来点批判的观点。
因为反面观点更能使我们认清事情的本质,而不是盲目下结论。
社会的认同也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改变原来的一些价值判断。
丑石读书笔记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就像文章里的“我”那样,常用显露于外的表面来评判别人。
在这样的错失下,也许我们失去了很多能够更好的欣赏他人和自己的机会。
贾平凹在《丑石》中不仅仅是叙述了“我”缺乏对于美丽事物的深刻领悟,更是告诉我们以后应该怎样去做。
他提出了问题,我们就要学会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出现。
我们中,有的人是“我”和奶奶那样的依靠外边来看待事物的人;也有的人就像丑石那样,也许在外表不出色,但是却有着一颗金子一样的心。
如果从前的“我”只看外表,
那么,以后的我更要学会通过一个人的灵魂和行为来评价一个人;如果,我是块在他人看起来普通又平凡的“丑石”,那么也不能失望、放弃自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能力,就像伟大科学家很多时候在生活中显得没有智商一样,我们发光并不需要和别人发一样的光彩才叫做发光,学会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会有被“天文学家”这样的伯乐发掘的那天。
丑石读书笔记丑石浑身黑黝黝的,模样并不漂亮。
有时,连小伙伴也要嫌弃它。
可是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位天文学家,大家这才明白,丑石原来是一块曾在天上闪光发热的陨石。
我们要像丑石一样,做个心胸宽阔的人。
面对世俗的讥讽,丑石一言不发,默默地忍受这一切,值得敬佩。
再让我们把目光转向马路清洁工。
在炎热的夏天,许多人拿着棒冰待在凉爽的空调室里,清洁工却拿着扫把在大街上忙忙碌碌,为的是让我们的城市干干净净。
在严寒的冬季,当人们坐在温暖的家里时,你又可曾想到,在寒风中,勤劳的清洁工仍然一刻不停歇。
丑石和清洁工,一样是默默地承受,认真地做好自己。
丑石读书笔记读了《丑石》这篇文章,我感触良多。
《丑石》讲的是我家门前的一块丑石,因为长相丑陋,又不能刻字雕花,不能浣纱捶布,不能做石磨,不能垒山墙,甚至不能供孩子们玩耍……,所以,大家都讨厌它,嘲讽它,
唾弃它。
直到有一天,一位天文学家告诉大家,它竟然曾经是一颗给过我们先辈光明、希望的闪烁的星星,是一块历尽艰难险阻来到地球上的陨石,它的命运才再次被改变。
丑石乃天外之物。
它不屑于去做可以雕花的汉白玉,不屑于做可做石磨的石块,不屑于做可以垒山墙的平砖,它只做它自己——外表丑陋的陨石,这需要怎样的自信呀!面对世俗的冷嘲热讽,他依然坚定的选择做自己——“无用”的陨石,这需要怎样的自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