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劳动合同法ppt课件
![劳动合同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f7aa4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9.png)
ERA
劳动合同法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中双 方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目的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 平、公正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适用主体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关系。
劳动合同解除的程序
书面通知,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有),办理离职手续等。
04
劳动合同的终止和续订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劳动合同的终止
01
劳动合同终止的定义
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者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
的情况,导致劳动合同关系依法消灭。
劳动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其他福利、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纪律和规 章制度、保密和竞业限制、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等。
除了以上必备条款外,双方还可以约定其他条款,如培训、福利待遇等 。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合法、公平、合理,双方应当共同遵守。
劳动合同的变更
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
01
双方协商一致,且不违反法律法规。
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
02
书面协议,双方签字盖章,并报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劳动合同变更的类型
03
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资福利等。
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动合同解除的方式
协商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
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
双方协商一致,或劳动者提前通知,或用人单位有过错。
劳动合同法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中双 方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目的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 平、公正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适用主体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关系。
劳动合同解除的程序
书面通知,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有),办理离职手续等。
04
劳动合同的终止和续订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劳动合同的终止
01
劳动合同终止的定义
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者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
的情况,导致劳动合同关系依法消灭。
劳动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其他福利、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纪律和规 章制度、保密和竞业限制、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等。
除了以上必备条款外,双方还可以约定其他条款,如培训、福利待遇等 。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合法、公平、合理,双方应当共同遵守。
劳动合同的变更
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
01
双方协商一致,且不违反法律法规。
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
02
书面协议,双方签字盖章,并报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劳动合同变更的类型
03
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资福利等。
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动合同解除的方式
协商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
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
双方协商一致,或劳动者提前通知,或用人单位有过错。
劳动合同法讲座(PPT 64页)
![劳动合同法讲座(PPT 64页)](https://img.taocdn.com/s3/m/2d48fcaacaaedd3382c4d392.png)
动者经济补偿; 2、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按约定向单位支付违约金。
五、合同签订(五)——违约金
相对于现行劳动法,新法对违约金的约定做了严格限制。用人单位应 注意:
1、新法仅规定培训可以约定服务期,调户口、考试等不能约定服务 期; 2、财务部门可考虑设定“专项培训费用”科目,其中包括:为劳动 者专业技术培训而支付的有凭证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用及 其它因培训而产生的直接费用,以应对新法对培训的界定; 3、除了违反培训服务期和竞业限制协议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能 约定违约金; 4、目前用人单位约定的提前解除合同的违约金等规定在新法实施后 可能将无效; 5、劳动者违反规定解除合同或违反保密义务,给单位造成损失的, 应赔偿损失。因此,用人单位应加强管理,收集并保留证明损失的相 关证据以备用。
否则,用人单位将承担以下责任: 1、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证件和财物; 2、给予一定行政处罚。
相对于现行劳动法,新法增加了双方的如实告知义务以及禁止担保等 规定。用人单位应注意: 1、在虚假告知基础上签订的劳动合同可能导致无效。合同无效,一 方有过错,且给对方造成损失的,一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2、强化内部管理, 杜绝扣押证件及担保。
1、在同一用人单位内变更工作岗位不能约定试用期;
2、回流人员是否属于同一用人单位和同一劳动者的情形,有待司法 解释进一步明确;
3、考虑到新法关于连续两次续签合同即具备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 同的条件,用人单位应纠正过去利用签订短期合同对劳动者试用的做
法。
五、合同签订(四)——试用期
➢ 试用期工资:
1、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 80%; 2、不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
规章制度、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如工会或职工认为 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五、合同签订(五)——违约金
相对于现行劳动法,新法对违约金的约定做了严格限制。用人单位应 注意:
1、新法仅规定培训可以约定服务期,调户口、考试等不能约定服务 期; 2、财务部门可考虑设定“专项培训费用”科目,其中包括:为劳动 者专业技术培训而支付的有凭证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用及 其它因培训而产生的直接费用,以应对新法对培训的界定; 3、除了违反培训服务期和竞业限制协议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能 约定违约金; 4、目前用人单位约定的提前解除合同的违约金等规定在新法实施后 可能将无效; 5、劳动者违反规定解除合同或违反保密义务,给单位造成损失的, 应赔偿损失。因此,用人单位应加强管理,收集并保留证明损失的相 关证据以备用。
否则,用人单位将承担以下责任: 1、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证件和财物; 2、给予一定行政处罚。
相对于现行劳动法,新法增加了双方的如实告知义务以及禁止担保等 规定。用人单位应注意: 1、在虚假告知基础上签订的劳动合同可能导致无效。合同无效,一 方有过错,且给对方造成损失的,一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2、强化内部管理, 杜绝扣押证件及担保。
1、在同一用人单位内变更工作岗位不能约定试用期;
2、回流人员是否属于同一用人单位和同一劳动者的情形,有待司法 解释进一步明确;
3、考虑到新法关于连续两次续签合同即具备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 同的条件,用人单位应纠正过去利用签订短期合同对劳动者试用的做
法。
五、合同签订(四)——试用期
➢ 试用期工资:
1、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 80%; 2、不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
规章制度、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如工会或职工认为 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劳动合同法讲义》课件
![《劳动合同法讲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bc2e7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0.png)
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
双方协商一致、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用人单位提前通知解除等 。
劳动合同解除的程序
书面通知、协商、办理离职手续等。
劳动合同解除的限制
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也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解除的补偿与赔偿
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 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赔偿金
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等。
法定变更
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如劳 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等,用 人单位可以依法变更劳动合同的
内容。
04
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获得劳动报酬权
劳动者有权获得根据合 同约定或法定标准计算
的劳动报酬。
休息休假权
劳动者有权按照法律规 定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
利。
安全卫生保障权
口头形式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口 头约定劳动合同的内容, 但口头约定不具有法律效 力。
电子形式
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 通过电子方式签订劳动合 同。
劳动合同的变更
协商一致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 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工资
、工作岗位等。
单方面变更
在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单 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如劳
劳动合同法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中国劳动合同法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劳 动法》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再到后续的修订和完 善。
详细描述
中国劳动合同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 段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开始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但当 时的劳动合同主要由企业自行制定和管理。第二阶段是 1994年《劳动法》的出台,该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基本 内容和管理程序,为劳动合同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是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该法对劳动 合同制度进行了全面规范和完善,提高了劳动者的权益 保障水平。第四阶段是近年来《劳动合同法》的修订和 完善,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和补充,以适应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劳动合同法的学习课件
![劳动合同法的学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4aac0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5.png)
*
《劳动合同法的学习》PPT课件
*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6
雇用时有虚伪之学历表示,致使公司有损失者。 休(请)假期间,在同业处工作者。 填写《中卫实业(南京)有限公司职工履历表》CN-FR-M2-001-19不实者。 连续旷工三日或一个月内累计旷工六日者或全年累积旷工十日者 全年请事假累计超过14日(含)者。 违反法律法规者。 煸动职工罢工、停工、怠工者(含未遂者)。
*
《劳动合同法的学习》PPT课件
*
违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赔偿金。
在本单位因工负伤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
《劳动合同法的学习》PPT课件
*
试用期的约定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
《劳动合同法的学习》PPT课件
*
《劳动合同法的学习》PPT课件
*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3/4
(2)、违反厂纪应即时向公司提报 (3)、由个人原因造成的不良品发生应让员工本人 签字确认 (4)、工作中其它的一些考核事项。。。 (5)、请各单位主管作好对新人平时工作中的一些考核评定的工作及相关资料的留存。
*
《劳动合同法的学习》PPT课件
*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3
新进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 人事单位负责《员工守则》制度、《薪资、福利》制度的宣导、《安全生产准则》的教育培训 班组长负责对新人进行岗前操作SOP的培训,填制《教育培训签到表》、将培训内容告知新员工,让他们签字确认知晓培训内容 。 新进人员在工作中,各班组单位负责对新人工作考核评定,最终确定是否试用合格: (1)、发现违规操作时应即时告知员工
《劳动合同法的学习》PPT课件
*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6
雇用时有虚伪之学历表示,致使公司有损失者。 休(请)假期间,在同业处工作者。 填写《中卫实业(南京)有限公司职工履历表》CN-FR-M2-001-19不实者。 连续旷工三日或一个月内累计旷工六日者或全年累积旷工十日者 全年请事假累计超过14日(含)者。 违反法律法规者。 煸动职工罢工、停工、怠工者(含未遂者)。
*
《劳动合同法的学习》PPT课件
*
违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赔偿金。
在本单位因工负伤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
《劳动合同法的学习》PPT课件
*
试用期的约定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
《劳动合同法的学习》PPT课件
*
《劳动合同法的学习》PPT课件
*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3/4
(2)、违反厂纪应即时向公司提报 (3)、由个人原因造成的不良品发生应让员工本人 签字确认 (4)、工作中其它的一些考核事项。。。 (5)、请各单位主管作好对新人平时工作中的一些考核评定的工作及相关资料的留存。
*
《劳动合同法的学习》PPT课件
*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3
新进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 人事单位负责《员工守则》制度、《薪资、福利》制度的宣导、《安全生产准则》的教育培训 班组长负责对新人进行岗前操作SOP的培训,填制《教育培训签到表》、将培训内容告知新员工,让他们签字确认知晓培训内容 。 新进人员在工作中,各班组单位负责对新人工作考核评定,最终确定是否试用合格: (1)、发现违规操作时应即时告知员工
《劳动合同法》讲座课件(PPT 28页)
![《劳动合同法》讲座课件(PPT 28页)](https://img.taocdn.com/s3/m/8197c3c489eb172ded63b7c5.png)
(五)关于必备条款 共九项:用人单位情况、劳动者情况、期限、 1、共九项:用人单位情况、劳动者情况、期限、工作内容和 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 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 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的防护、其他。 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的防护、其他。 与劳动法相比的变化: 2、与劳动法相比的变化: 增加的内容:第一、 八项,其中, 增加的内容:第一、二、五、七、八项,其中,第八项为形 式上的增加; 式上的增加; 减少的内容:违约责任、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条件。 减少的内容:违约责任、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条件。 问题:社会保险是否有必要作为必备条款?如何约定? 3、问题:社会保险是否有必要作为必备条款?如何约定? 缺少必备条款的效力。 4、缺少必备条款的效力
第二部分 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时间 建立劳动关系之前。建立劳动关系之前订立的劳动合同, 1、建立劳动关系之前。建立劳动关系之前订立的劳动合同,劳 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成立还是生效? 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成立还是生效? 建立劳动关系之时。 2、建立劳动关系之时。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与劳动者建立劳 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上班的第一天起。 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上班的第一天起。 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一个月内。 10条第二款规定 条第二款规定。 3、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一个月内。第10条第二款规定。未以书 面形式订立的,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面形式订立的,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便于劳动关系的确认。 4、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便于劳动关系的确认。 (第7条)
二、劳动合同法的主要特点
劳动合同法教案PPT课件
![劳动合同法教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b43039172ded630a1cb643.png)
②适用集体合同 ③按照同工同酬原则 2、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的履行 解决:①协商解决 ②适用集体合同 ③适用有关规定 二、劳动报酬 (一)工资与工资分配 1、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
-
29
(二)工资分配 1、实施原则: ①按劳分配原则 ②逐步提高原则 ③用人单位自主分配原则 (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1、最低工资的概念 是指劳动者无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其
1、试用期条款 2、有关培训条款 3、商业秘密保护条款 4、竞争限制条款 5、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条款
-
17
(三)对约定违约金条款的限制
1、培训服务期约定中约定违约金 2、在竞争限制约定中约定违约金 六、关于劳动合同期限的问题
现行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期限:
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完成一定工作量的劳动合同 (一)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
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第6条
规定)
-
9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一、劳动关系的建立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2、特征 ①主体资格符合要求 ②在事实上存在劳动关系 ③以书面形式构成 3、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的补充措施 1、放宽订立劳动合同的时间 2、用工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3、用人之日在满1年而未订立劳动合同的: ①每月支付2倍工资 ②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②实际权利运行的不平等性
③经济利益的从属性及
④实际的过程有性会性
-
3
(三)劳务关系
1、劳务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之间就 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 系。
-
29
(二)工资分配 1、实施原则: ①按劳分配原则 ②逐步提高原则 ③用人单位自主分配原则 (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1、最低工资的概念 是指劳动者无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其
1、试用期条款 2、有关培训条款 3、商业秘密保护条款 4、竞争限制条款 5、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条款
-
17
(三)对约定违约金条款的限制
1、培训服务期约定中约定违约金 2、在竞争限制约定中约定违约金 六、关于劳动合同期限的问题
现行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期限:
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完成一定工作量的劳动合同 (一)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
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第6条
规定)
-
9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一、劳动关系的建立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2、特征 ①主体资格符合要求 ②在事实上存在劳动关系 ③以书面形式构成 3、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的补充措施 1、放宽订立劳动合同的时间 2、用工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3、用人之日在满1年而未订立劳动合同的: ①每月支付2倍工资 ②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②实际权利运行的不平等性
③经济利益的从属性及
④实际的过程有性会性
-
3
(三)劳务关系
1、劳务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之间就 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 系。
《劳动合同法》》课件
![《劳动合同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fe9ab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c.png)
2 终止劳动关系
超过合同期限、退休、双方协商一致等情况下,劳动关系可以终止。
3 离职手续
劳动关系终止时,应办理离职手续,结清工资、社会保险等事项。
劳动合同法的常见误解
误解一
合同期限可以随意更改。
误解二
劳动者自离岗起无薪工作期。
误解三
单位能以担任大专生岗位为由 降职。
《劳动合同法》的重要性及应 用
劳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
1
劳动者的权利
获得合法权益保护、享受社会保险福利、
劳动者的义务
2
休假、职业安全等。
按时上班、履行工作职责、保守商业秘
密、遵守规章制度等。
3
用人单位的权利
根据合同约定管理和监督劳动者、支付 劳动报酬、进行组织调整等。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1 解除合同
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或发生不可抗力等情况下,另一方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稳定和社会和谐 具有重要作用。它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保障,推动 了公平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发展。
条款
劳动合同应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双方权益等相关条款。
实质要素
合同的实质要素包括双方意思表示的一致、合同标的、合同期限、劳动报酬等。
雇佣关系的建立与终止
建立雇佣关系
雇佣关系的建立需要双方就劳动条件、工资待遇等 达成一致,并签订劳动合同。
终止雇佣关系
雇佣关系可以通过正常解除合同、互谅互助、协商 解决争议等方式终止。
《劳动合同法》PPT课件
《劳动合同法》课件演示文稿
什么是《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规范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 益并维护劳动市场的稳定和公平。它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同的基本信息
超过合同期限、退休、双方协商一致等情况下,劳动关系可以终止。
3 离职手续
劳动关系终止时,应办理离职手续,结清工资、社会保险等事项。
劳动合同法的常见误解
误解一
合同期限可以随意更改。
误解二
劳动者自离岗起无薪工作期。
误解三
单位能以担任大专生岗位为由 降职。
《劳动合同法》的重要性及应 用
劳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
1
劳动者的权利
获得合法权益保护、享受社会保险福利、
劳动者的义务
2
休假、职业安全等。
按时上班、履行工作职责、保守商业秘
密、遵守规章制度等。
3
用人单位的权利
根据合同约定管理和监督劳动者、支付 劳动报酬、进行组织调整等。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1 解除合同
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或发生不可抗力等情况下,另一方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稳定和社会和谐 具有重要作用。它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保障,推动 了公平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发展。
条款
劳动合同应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双方权益等相关条款。
实质要素
合同的实质要素包括双方意思表示的一致、合同标的、合同期限、劳动报酬等。
雇佣关系的建立与终止
建立雇佣关系
雇佣关系的建立需要双方就劳动条件、工资待遇等 达成一致,并签订劳动合同。
终止雇佣关系
雇佣关系可以通过正常解除合同、互谅互助、协商 解决争议等方式终止。
《劳动合同法》PPT课件
《劳动合同法》课件演示文稿
什么是《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规范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 益并维护劳动市场的稳定和公平。它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同的基本信息
劳动合同法教材版(PPT 51张)
![劳动合同法教材版(PPT 51张)](https://img.taocdn.com/s3/m/9b30bb94c77da26924c5b026.png)
《劳动合同法》 的理解与实务运用
您会计算最低人工成本吗?
上海最低保障工资
上海籍 840+162.7+53+23.64+70=1149.35 非上海籍 840+204.8+70+53=1167.8 非正规就业 804+70+53+95.7=1058.7
劳动合同法的罚则,就是成本,让我们从成本开始!
维护企业的利益,保护自己的权利
解读新规定
把握新变化
立足新引导
实现新提升
目标
劳动合同法带来的冲击
保护劳动者 制度诱导 与冲击 正 面 的
建立长期就业关系
保护企业利益
负 面 的
就业压力
失业危机
薪资变革
成本风险
第一部份 新劳动合同法的重大修改
第一节、新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 一、劳动合同法的通过与实施时间 二、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 三、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地方立法的关系 第二节、新劳动合同法十个重点 一、降低签订门槛,力推无固定期限合同 二、强调书面合同,严惩 事实劳动关系 三、加强试用管理,员工 只可试用一次 四、界定出资培训,限制违约金适用范围 五、制定规章制度,要求 民主化公示化 六、颠覆传统观念,合同 终止也需补偿 七、增大违法成本,引导 企业管理加强 八、增设随付义务,出证明转档案移保险 九、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派遣单位共担责 十、强化工会功能,推行 集体合同制度
告知义务
企业与劳动者均需相互告知所需要了解的情况
不得扣押
企业不得扣押员工证件,要求担保及收取财物 建立劳动关系应在一个月内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书面合同
第二部份
新劳动合同法的十五变化
您会计算最低人工成本吗?
上海最低保障工资
上海籍 840+162.7+53+23.64+70=1149.35 非上海籍 840+204.8+70+53=1167.8 非正规就业 804+70+53+95.7=1058.7
劳动合同法的罚则,就是成本,让我们从成本开始!
维护企业的利益,保护自己的权利
解读新规定
把握新变化
立足新引导
实现新提升
目标
劳动合同法带来的冲击
保护劳动者 制度诱导 与冲击 正 面 的
建立长期就业关系
保护企业利益
负 面 的
就业压力
失业危机
薪资变革
成本风险
第一部份 新劳动合同法的重大修改
第一节、新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 一、劳动合同法的通过与实施时间 二、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 三、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地方立法的关系 第二节、新劳动合同法十个重点 一、降低签订门槛,力推无固定期限合同 二、强调书面合同,严惩 事实劳动关系 三、加强试用管理,员工 只可试用一次 四、界定出资培训,限制违约金适用范围 五、制定规章制度,要求 民主化公示化 六、颠覆传统观念,合同 终止也需补偿 七、增大违法成本,引导 企业管理加强 八、增设随付义务,出证明转档案移保险 九、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派遣单位共担责 十、强化工会功能,推行 集体合同制度
告知义务
企业与劳动者均需相互告知所需要了解的情况
不得扣押
企业不得扣押员工证件,要求担保及收取财物 建立劳动关系应在一个月内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书面合同
第二部份
新劳动合同法的十五变化
《劳动合同法培训》课件
![《劳动合同法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e2059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c.png)
适用范围
劳动合同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各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
主要内容
劳动合同法主要涵盖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的条款和规定。
劳动合同的订立
劳动合同的订立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并遵循特定的形式。双方需要明确合同的内容,确保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1 必要条件
劳动合同订立的必要条件包括双方的民事行 为能力、合法目的和真实意思表示。
2 形式
劳动合同可以是口头或书面形式,但书面形 式更有利于权益的保护。
3 订立方式
劳动合同的订立式可以通过口头协商、书 面协议或在线签约等多种形式来实现。
4 内容
劳动合同的内容主要包括雇佣期限、工作内 容、工资待遇、工时安排、休假等方面的条 款。
劳动合同的履行
劳动合同履行包括双方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根据合同约定处理变更、解除和违约等情况。
《劳动合同法培训》PPT课件
欢迎参加《劳动合同法培训》PPT课件。通过本次培训,您将深入了解劳动 合同法的重要内容,掌握合同订立、履行和解除的关键要点。
劳动合同法简介
劳动合同法是为了规范劳动关系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它适用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劳动合同法定义
劳动合同法是用于管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同关系的法律。
企业股份变更和合并
在企业股份变更和合并的情况下,劳动合同是否继续有效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协议进行评估。
继续效力
如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双方需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并保障员工的权益不受影响。
解除和补偿
若劳动合同解除,用人单位需要按照劳动法规定进行补偿,并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疑难问题解答
在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和解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下面解答了一些关键问题。
劳动合同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各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
主要内容
劳动合同法主要涵盖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的条款和规定。
劳动合同的订立
劳动合同的订立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并遵循特定的形式。双方需要明确合同的内容,确保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1 必要条件
劳动合同订立的必要条件包括双方的民事行 为能力、合法目的和真实意思表示。
2 形式
劳动合同可以是口头或书面形式,但书面形 式更有利于权益的保护。
3 订立方式
劳动合同的订立式可以通过口头协商、书 面协议或在线签约等多种形式来实现。
4 内容
劳动合同的内容主要包括雇佣期限、工作内 容、工资待遇、工时安排、休假等方面的条 款。
劳动合同的履行
劳动合同履行包括双方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根据合同约定处理变更、解除和违约等情况。
《劳动合同法培训》PPT课件
欢迎参加《劳动合同法培训》PPT课件。通过本次培训,您将深入了解劳动 合同法的重要内容,掌握合同订立、履行和解除的关键要点。
劳动合同法简介
劳动合同法是为了规范劳动关系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它适用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劳动合同法定义
劳动合同法是用于管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同关系的法律。
企业股份变更和合并
在企业股份变更和合并的情况下,劳动合同是否继续有效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协议进行评估。
继续效力
如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双方需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并保障员工的权益不受影响。
解除和补偿
若劳动合同解除,用人单位需要按照劳动法规定进行补偿,并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疑难问题解答
在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和解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下面解答了一些关键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0
6
三、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原则
1.坚持以社会公平为价值追求,注重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立法宗旨) 2.坚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促进用人单位健康发展的统一。 3.坚持增强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性与保护劳动力市场活力的统一。 4.坚持劳动关系主体双方自主协商与政府适当干预的统一。 5.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与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立法经验的统一。 6.坚持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的统一。
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会保险、职业危害防护、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应纳入事项。 (2)取消3项内容: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条件、违反劳动 合同的责任。 (3)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的处理。
2
——主要介绍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过程 二、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 三、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原则 四、劳动合同法的主要特点 五、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 六、对用人单位的要求
2020/12/10
3
一、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过程
第一阶段:劳动保障部起草(2004年初至2005年1月)
第二阶段:国务院法制办修改完善 (2005年1月至10月)
2020/12/10
4
二、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
(一)政治形势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
(1)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2)劳动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是衡量社 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准。
(二)社会形势
——劳动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劳动关系日益多元化、市场化和复杂 化
《劳动合同法》讲座
2007年 8月17日
2020/12/10
1
《劳动合同法》是在对我国劳动关系现 状以及发展趋势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科 学制定的一部全面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 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和发展和 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必将对 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2020/12/10
2.规定订立劳动合同的附随义务 (1)如实告知义务; (2)禁止扣押证件、担保或收取财物; (3)劳动合同文本双方各持一份。
2020/12/10
15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3.强化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地位 (1)书面劳动合同是全日制用工的唯一合法形式; (2)在订立时间上更具有可操作性; (3)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是用工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 (4)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报酬不明确的处理原则。
3.民主管理方面 ——规定工会帮助指导劳动者订立、履行劳动合同的责任
——规定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参加或同法的主要内容
2020/12/10
13
(一)总 则
1.适用范围 第2条 2.规章制度 第4条
2020/12/10
14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1.明确建立劳动关系的具体标准 (1)用工之日,改变了《劳动法》以书面劳动合同为标准的 规定; (2)用人单位用工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便于劳动关系的 确认。
2020/12/10
10
四、劳动合同法的主要特点
2.行政、司法对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 ——劳动监察:进一步细化监督检查内容,提供行政保障。 ——劳动争议处理: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可以申请劳动
仲裁,提起诉讼。
3.社会对话机制: ——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继《工会法》之后,再次以法
律形式明确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地位和作用。
2020/12/10
7
四、劳动合同法的主要特点
(一)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
——加大对就业稳定性的保护 ——加强对就业质量的保护 ——加大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二)扩大了法律适用的范围
——在用工形式方面: (1)劳务派遣; (2)非全日制用工; (3)多重劳动关系; (4)明确规定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的法律责 任; (5)明确了发包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在调整对象方面: (1)扩大了用人单位的范围 (2)明确事业单位适用《劳动合同法》的劳动者的范围
2020/12/10
11
四、劳动合同法的主要特点
(五)增强了职工在民主决策、监督、管理的作用
1.民主决策方面 ——规定规章制度制定的民主程序
——规定经济性裁员的民主程序 ——规定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2.民主监督方面 ——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履行的民主程序
——规定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情况进行监督
4.加强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制 (1)劳动合同的期限。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性质:禁止约定终止条件。 (3)规定四种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 (4)明确用人单位应订未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2020/12/10
16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5.完善劳动合同的内容 (1)增加6项内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有关情况、工作
(1)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企业机制转换 、思想观念转 变;
(2)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和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加快; (3)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多 种用工形式出现。
2020/12/10
5
二、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
(三)社会保障工作形势
——就业形势严峻,城乡劳动力供大于求态势将长期存在。 ——社会保险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诚信体系不建全。
2020/12/10
8
四、劳动合同法的主要特点
(三)加强了对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保护(五个方面)
(1)服务期和违约金; (2)竞业限制条款; (3)规模裁员; (4)限制经济补偿计发基数和年限; (5)明确劳动者的法律责任。
2020/12/10
9
四、劳动合同法的主要特点
(四)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劳动关系调整体系 1.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调机制: ——劳动合同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完善了企业集体合同制度,对区域性、 行业性集体合同以及履行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作出新的规定。 ——规章制度:明确了程序要求,改变企业内部劳动标准 单方决定的现状。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第110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 ——2005年11月26日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议案。
第三阶段: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05年12月至2007年6月29 日)
——四次审议 ——2006年3月20日至4月20日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 191849条意见。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以145票赞 成,1票未按表决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