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分类的意义和基本方法(精)
昆虫分类的原理和方法

昆虫分类的原理和方法昆虫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昆虫种类繁多,分类也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
那么,昆虫如何分类呢?本文将从昆虫分类的原理和方法两个方面阐述昆虫分类的具体过程。
一、昆虫分类的原理昆虫分类的原理基于种类的相似性,即具有相似特征的昆虫被归为同一类别。
这些类别是根据昆虫的形态、生态、遗传特征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分类的。
在昆虫分类过程中,一个昆虫被归为某一类别时,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1. 形态特征相似。
分类的基础是昆虫的形态相似,即体型、体色、大小、翅膀和触角的数量和形状等方面的相似性。
这些个体特征都能够反映出昆虫群体的分类。
2. 生态习性相似。
昆虫的生态角色也是分类的一个重要标准。
例如,食性相同的昆虫会被归为同一类别,而生活在同一生态环境中的昆虫也可能彼此相似。
3. 遗传特征相似。
现在的昆虫分类方法不仅包括形态方面的分类,还包括遗传物质的分析。
遗传物质的分析能揭示昆虫间的遗传相似性和变异程度,并对昆虫分类和进化关系的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黄瓜田中,各种害虫的DNA均不相同,这些差异被用来进行害虫种的区分。
二、昆虫分类的方法昆虫分类主要包括形态分类、生态分类和分子生物学分类三种方法。
1. 形态分类昆虫分类中最为传统的一种方式是基于昆虫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基于国际昆虫学家协会的规范,将昆虫分为几十种不同的类别,以趋同性或同源性为基础进行分类。
这些类别包括:纤细昆虫,长翅昆虫,裸颚亚纲昆虫等。
2. 生态分类昆虫分类和生态学关系密不可分。
同一类昆虫在生态角色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因此,昆虫分类往往以昆虫的生态角色为主要特征之一。
例如,食性相同的两种昆虫、分布在相似生态条件下的同种昆虫等都能被归入同一类别。
3. 分子生物学分类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昆虫分类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通过检测DNA序列遗传物质的变化,昆虫的进化历史关系被揭示出来。
这种分类方式是基于昆虫的遗传特征,将昆虫分类为不同群体,更多地告诉了人们进化和遗传的基本规律,并为昆虫进化和分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昆虫分类学

昆虫分类学第一章概述一、分类学的意义、任务及历史发展1.意义分类学是适应生活和生产实践的要求而产生的科学。
分类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基本的方法。
分类不仅是对世界上浩如繁星的物种进行分门别类列成系统,而且探索各个分类阶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反映生物界中的自然关系。
此外,昆虫分类在生产实践上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益虫利用和害虫防治工作中,对某些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种类,因形态近似而易混淆,若忽视分类鉴别,可能给工作带来巨大损失。
●在卫生害虫方面。
区别能传播疾病的种类,对划分疫区及制订防治措施均有重要意义。
e.g.我国按蚊共40多种,但能传播疟疾的主要是中华按蚊Anophehes hycanus sinensis Wiedemam等10余种。
弄清了这一基本情况。
我们可根据这些传疟种类的分布进行重点防治。
●在植物检疫方面。
正确鉴定害虫种类并查明分布区,有助于准确划分疫区和确定对外对内植树物检疫对象名单。
eg.棉红铃虫在新疆尚未发现。
●在国防上。
昆虫分类工作也很重要。
eg.美国侵朝战争中曾空投大量携带细菌的昆虫,查明空投下来的大量带菌昆虫,对揭露敌人罪行,迅速扑灭病菌害虫,保障中、朝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都有巨大意义。
当时前往现场工作的有:刘崇乐,马世骏(东北地区);1952年9月5日,中国昆虫学会作出(第一届理事长,解放初主席)《关于抗议并扑灭美帝撒布细菌毒虫的决议》。
何琦,陈世骧,朱弘复(赴朝鲜前线)(第二届理事长)(第三届理事长)●在农业上。
对于农业害虫的防治更是不言而喻进行农作物,果树,蔬菜等方面害虫的科学研究工作,首先必须正确的鉴别种名。
2.分类学工作的基本任务①鉴定和描述物种②在种类鉴定准确的基础上,按物种的亲疏关系建立系统关系,研究并阐明其进化过程。
③预见该系统范围内尚未发现的新物种。
原则:共同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方法:分析特性与归纳共生的综合运用,是分类的基本方法。
3.昆虫分类学的历史发展①古代至林奈时期在古代,由于受分类学知识的限制,昆虫常易同其它节肢动物、甚至和其它动物混淆。
6-第二章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二)分类(classification)
根据物种之间的异同,确定所属的分类阶元层次,制定 各个物类的分类系统,为了防止已被描述定名的大量物种 的纷乱堆摊,包括较多的推理和理论。
它分类工作者必须决定两个相似的类型是同为一种,还是 分属于两种。他必须决定两个种的相同特征是由于习性的 趋同还是由于类缘关系的接近。
亚属 Subgenus
* 种 Species
亚种 Subspecies
❖ 基本单元:种; ❖ 主要单元:纲、目、科、属; ❖ 次生单元:亚纲、总目、亚目、总科、亚科、亚种。
基本单元和主要单元是昆虫分类必不可少的单元。 次生单元常根据分类的需要增加或省略。 在所有的分类单元中,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而其他分类 单元则是人为划分的抽象分类单位。
(一)分类单元和分类阶元
*界 Kingdom
动物界 Animalia
*门 Phylum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亚门 Subphylum
昆虫纲 Insect
总纲 Superclass
鞘翅目 Coleoptera
* 纲 Class
象甲科 Curculion-idae)
亚纲 Subclass
象甲属 Sitophilus
❖ 型(morph):种内存在的不同形态类型。可因季节、 生境、性别等差异而形成。
❖ 生态宗(ecological race):种内适应本地区生态条件的 种群集合。这种变异不能遗传,随着生态条件的恢复, 其子代也就失去这种变异而恢复原始性状。
无生殖隔离
有生殖隔离
形态一样的
同域的
(1)同种群
异域的
(2)同亚种
昆虫分类实验报告

篇一:昆虫分类实验报告昆虫重要的目与分类特征一、实验目的1、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结构2、学习掌握昆虫分类的方法与原则3、加深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解二、实验原理1、意义:将客观事物分门别类,是昆虫学研究的基础。
2、依据:昆虫分类学的物质基础是昆虫各部位的不同特征,主要有:形态学特征、生态学特征、生理学生物化学特征、地理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等。
3、方法:遵循1999年修订的《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4版)。
一个物种的学名由属名+种名+亚种名组成,是"三名法"。
命名分类单元遵循"优先律",即为最早给予它的可用名称。
4、分类检索表:检索表是生物分类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级分类阶元的鉴定。
编制时采用对比分析和抽象归纳的方法,要求选取各阶元重要、突出、明显、稳定的特征。
常见形式有:双项式、单项式、包孕式等。
基本原则为将标本特征不断"一分为二"、尽量选取绝对特征、两组的数量特征不能重叠、不使用含糊词句。
三、动物与器材1、实验材料:昆虫永久装片2、实验器材:显微镜、体视镜四、方法与步骤依次逐个观察各装片,结合资料图解,观察思考各类装片的形态差异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仅举一对,作为例子六、实验结果蝼蛄前足为开掘足,各节均粗短有力,适应挖掘;其胫节扁平强大,端部 4个发达的齿;跗节有3 节,较小。
螳螂前足为捕捉足,能有效挟持猎物;其基节长而大;股节发达,腹面有凹槽,两侧缘具刺;胫节腹面亦呈凹槽状,两侧缘具刺。
弯折时嵌合在股节凹槽内。
两种昆虫前足不同的形态分别与它们挖掘、捕猎的功能相适应,体现了形态与功能的相互联系。
对以下昆虫分类到目:蚊子、蚱蜢、蟑螂、菜粉蝶、黄蜂、蜻蜓、螳螂、蝉、金龟子、体虱昆虫分类检索表(目)(1)无翅或极退化---------------------------------(2)有翅-----------------------------------------(3)(2)刺吸式口器----------------------------------- 虱目--体虱(3)有一对翅-------------------------------------(4)有两对翅-------------------------------------(5)(4)刺吸式口器----------------------------------- 双翅目--蚊子(5)前翅为膜质-----------------------------------(6)前翅为革质-----------------------------------(8)前翅为鞘质,且为咀嚼式口器------------------- 鞘翅目--金龟子(6)翅为鳞翅------------------------------------- 鳞翅目--菜粉蝶翅不为鳞翅,刺吸式口器----------------------- 同翅目-- 蝉翅不为鳞翅,咀嚼式口器-----------------------(7)(7)休息时翅膀平置在身体两侧--------------------- 蜻蜓目--蜻蜓休息时,翅膀收于背后------------------------- 膜翅目--黄蜂(8)第一对足为捕捉足----------------------------- 螳螂目--螳螂第三对足为跳跃足----------------------------- 直翅目--蚱蜢三对足均为步行足----------------------------- 蜚蠊目--蟑螂篇二:昆虫采集、分类实验报告格式浙江农林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2010-2011-2)常见昆虫采集、分类识别与标本制作姓名沈杰学号201118020220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专业地信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一、实验目的昆虫种类众多,形态多样,是动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章 昆虫的分类

7、衣鱼目Zygentoma
鉴别特征 体呈纺锤形, 胸部较宽,腹端较尖; 复眼退化;上颚双关 节式;下颚须5节(少 数6节);腹部11节, 2~9腹节具成对刺突; 腹末有丝状尾须和中 尾丝故似3尾状。
7、衣鱼目Zygentoma
生物学特性 表变态,成虫需要脱皮13~ 60次。分布甚广,喜温暖、潮湿环境,大 部分生活在湿地、朽木、土中、林地腐叶 间,取食纸张、书籍、粮食、丝制品。 重要性 害虫 分类概况 已知250种,中国已知约8种, 如常见的多毛栉衣鱼Ctenolepisma villosa (Fabricius)。
(二)优先律
在动物分类的实践中,经常发生1个物种被
两个或多个作者分别多次作为新种来记载 发表的情况,因此1个种可能同时存有几个 名称,这时就要应用优先律。 即一个分类单元的名称是最早给予它的可 用名称。
(三)模式标本
当一个分类阶元被作为新种描述并发表时, 描述者必须指定1个或多个标本。
正模(holotype): 原作者记载新种时, 所指定的单个模式标本 。 副模(paratype): 原作者记载新种时, 除指定其中的1个标本作为正模外,其余的 标本均为副模。
第四章 昆虫的分类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意义 第二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六足总纲分类系统与纲、目特征
第四节 农业昆虫及螨类重要目、科概述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意义
昆虫分类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从形态、
生物学、生理、生态等方面加以研究,通 过比较分析,找出一种(类群)昆虫的特 殊性,识别种类,又通过概括归纳,找出 几种(类群)的共同性,归成大的类群, 整理出一个系统,即分类系统。
余种,如蓝小蜻Diplacodes bipunctata
昆虫百科昆虫分类

腹末管状,生有较长刺毛,主要害虫有稻管蓟马。
半翅目
半翅目昆虫称为“蝽”,3. 8万种,分显角亚目(陆
生;触角外露,着生于眼的前方或前下方)、隐角亚目
(水生,半水生;触角隐于眼的下方)。 一、目的特征 体壁宽而略呈扁平,体壁较坚硬,椭圆形;触角多为 丝状,4-5节,多4节;口器刺吸式,着生于头的前面;前 胸背板发达,中胸三角形的小盾片发达;前翅半鞘翅;若 虫背面常见腹臭腺孔。渐变态。(视频)
幼虫无头式。 一、目的特征 体小至中等,偶有大型;头部较小,常为下口式;复眼发达,有接眼式(复 眼在背面左右相接)和离眼式。触角多样,有栉齿状、丝状、念珠、环毛、 具芒状;前翅发达,膜质,脉序简单,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幼虫蛆形,无足型, 头部缩入前胸,只留下一对口钩,蛹为裸蛹。
二、重要科的特征 1、瘿蚊科(视频) 外形似蚊,体形细小,触角细长,串珠状,每节生细长毛
斑腿蝗
等翅目(白蚁)
弹尾目
蜻蜓目
蜚蠊目
螳螂目
中华地鳖
小至大型,细长;触角丝状,多节;前胸背板两侧延伸与肩板相接;
前翅翅痣明显,小室四边形或五边形,小室下连第二回脉(重要特 征);有并胸腹节和腹柄;卵多寄生幼虫、蛹体内。如黑点瘤姬蜂等。
3、茧蜂科(视频)
体至小至中型,2-12mm;形态与姬蜂似,但无第二回脉,无小室或不 明显;幼虫内寄生,在寄主体内或在体壁附近结茧化蛹。常见有中华 茧蜂、稻纵卷叶螟绒茧蜂等。
第三章 昆虫分类
第一节 昆虫分类基础 一、昆虫分类的意义 二、昆虫分类依据和分类阶元 以形态学作为主要依据,以解剖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 地理学的研究帮助昆虫分类。 随着科学发展,数值分类法、血清反应法、电镜扫描法也用于昆 虫分类学。 昆虫的分类系统由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基本分类阶 元所组成。
昆虫分类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1.蝽科 Pentatomidae
常见的有荔枝蝽、 麻皮蝽等危害许多 园林植物。
黄斑蝽
2.缘蝽科 Coreidae 常见的有危害竹类的竹缘蝽属等 。
4.盲蝽科 Miridae 常见的有绿盲蝽 等。
绿
盲
蝽
三点盲蝽
5.猎蝽科Recuviidae 全为肉食性,如黄足猎蝽、黑红猎蝽。
猎 蝽
(三)等翅目 Isoptera
通称白蚁。体长3~10mm。触角念珠状。口器 咀嚼式。有翅型前后翅大小形状和脉序都很相 似。跗节4~5节。尾须短。渐变态。多型性, 社会性昆虫。
白蚁按建巢的地点可分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 蚁、土木栖性白蚁3类。主要分布于热带、亚 热带,少数分布于温带。我国以长江以南各省 分布普遍,危害较重。
1.鼻白蚁科 Rhinotermitidae 常见的有台湾乳白蚁、家白蚁等。
兵蚁与工蚁
若虫
蚁后
台湾乳白蚁
2.白蚁科 Termitidae 常见的有黑翅土白蚁等。
黑翅土白蚁
黑翅土白蚁
黑翅土 白蚁与 家白蚁 的几种 类型
危害树干状
(四)缨翅目 Thysanoptera
通称蓟马。体长一般为0.5~7 mm,体黄褐、 苍白或黑色,有的若虫红色。触角6~9节。口 器锉吸式。翅2对,膜质,狭长形而翅脉少, 翅缘密生缨毛。足跗节端部生一可突出的端泡, 故又称泡脚目。大多植食性。
天牛
1.步甲科Carabidae
体小至大型,黑褐、黑色或古铜色,具金属光泽, 少绒毛;触角着生于上颚基部与复眼之间,两触角 间距大于上唇宽度。如金星步甲等, 肉食性。
步
捕食
甲 成
虫
2. 虎甲科 Cicindelidae
第三章 昆虫的分类

内翅部
23.鞘翅目(Coleoptera) 24.脉翅目(Neuroptera) 25.捻翅目(Strepsiptera) 26.广翅目(Megaloptera) 27.鳞翅目(Lepidoptera) 28.蛇蛉目(Raphidiodea) 29.长翅目(Mecoptera) 30.毛翅目(Trichoptera) 31.双翅目(Diptera) 32.膜翅目(Hymenoptera) 33.蚤目
衣鱼
衣鱼
石蛃
5、其他
竹节虫雌雄成虫
竹节虫成虫
蟑螂
第三节 与森林有关主要目
大多数农林害虫分布在直、半、同、鞘、 鳞、双、膜翅目 天敌分布在直、半、鞘、双、膜、脉翅目、 蜻蜓目、螳螂目等
一、直翅目 Orthoptera
体中-大型,咀嚼式 口器,触角丝状,复 眼发达,单眼2-3个。 前翅复翅,后翅膜质。
毛 双 尾 虫
尾铗双尾虫 双尾目
衣 鱼
野生的缨尾虫 缨尾目
4. 缨尾目(Thysanura) 通称衣鱼和石蛃。 体较狭长,10一20mm,末端尖细,密被鳞片,呈银灰、白、 黑褐等色。口器咀嚼式,外露,触角丝状,细长多节,复眼和 单眼发达或缺如。胸足发达。 腹11节,各节腹板上生1对刺突,多数还生有1一2对泡囊。 腹部末节背板延长成中尾丝,其两侧生有l对分节的尾须。 该目全世界已知500多种,我国已记载有20多种。
近代许多分类学家研究认为,种与种之间在空间 上存在着质的差别,在时间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从发展的继承性上来看,一个种可以由另一个种发 展而来,种与种之间是连续的;从发展的一定阶段 和种的总体上看,种与种之间是间断的,且独具质 态。
因而,可将种的定义表述为:种是能够相互配育的 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近似类群有质的 差别,并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着,它是生物进化过程 中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
昆虫的分类

第四节 动物命名方法
二、优先律 在动物分类的实践中,经常发生1个物种 被两个或多个作者分别多次作为新种来 记载发表的情况,因此1个种可能同时存 有几个名称,这时就要应用优先律。 即一个分类单元的名称是最早给于它的 可用名称。
第四节 动物命名方法
三、模式标本 当一个分类阶元被作为新种描述并发表 时,描述者必须指定1个或多个标本。 正模(holotype): 原作者记载新种时,所指 定的单个模式标本 。 副模(paratype): 原作者记载新种时,除 指定其中的1个标本作为正模外,其余的标本 均为副模。
第五节 昆虫系统学主要学派简介
(二)支序系统学的方法 支序系统学通过制定支序图(cladogram)来 建立发育关系,其方法步骤如下: 确定单系类群,了解邻近群。 选取特征,仔细分析全部特征。 判断特征的极性,分析哪些是祖先特征状态,哪些 是派生特征状态,如果错了,能把演化方向搞反。 寻找并确立姊妹群,建立支序关系,画出支序图。
第三节 分类特征
昆虫分类学的物质基础,是昆虫身体上 的各类不同特征,主要包括: 一.形态学特征:形态学特征是分类学中最重 要的依据。 除了应用很普遍的有虫体的大小、骨片、 骨缝、毛、刺、距、翅脉、色泽、斑纹等一 般的外部形态外,还应用到一些特殊构造 (外生殖器、腺体)、内部形态(消化道、 神经系统、马氏管、卵巢小管构造等解剖学 特征)、胚胎学特征及细微结构(细胞学、 染色体和精子形态特征等);
第二节 分类阶元
三.种下阶元 亚种(subspecies): 由1~多个种群组成,是 种内群体间具有一定间断性(形态、生理、遗 传特征)的类群,代表物种分化的一定阶段。 由于地理上的长期隔离而形成的同种的不同种 群,又称地理亚种。亚种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或生殖隔离不完善。亚种是当前国际动物命名 法规中唯一要求命名的种下阶元。如东亚飞蝗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
农业昆虫主要科目识别

蟋蟀
农业昆虫主要科目识别
蝼蛄
农业昆虫主要科目识别
特征 :
体多为中至大型, 头式为下口式,咀嚼 式口器,触角多为丝状,前胸背板发达呈马 鞍状,前翅革质,后翅膜质纵折, 后足为跳 跃式或前足开掘式。腹部有尾须,产卵期发 达,渐变态,多为植食性。
农业昆虫主要科目识别
重要科:
蝗科(东亚飞蝗、稻蝗);螽 斯科(绿螽斯,日本露螽);蝼 蛄科(华北蝼蛄);蟋蟀科(大 蟋蟀,油葫芦)。
农业昆虫主要科目识别
2. 半翅目 观 察 其 形 态
农业昆虫主要科目识别
1. 当地主要土壤类型有哪些? 常采取哪些改良措施及如何利用?
2.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试讨论 如何培育当地高产肥沃土壤?
农业昆虫主要科目识别
1. 当地主要土壤类型有哪些? 常采取哪些改良措施及如何利用?
2.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试讨论 如何培育当地高产肥沃土壤?
6. 鳞翅目 观 察 其 形 态
农业昆虫主要科目识别
叩 头 虫
农业昆虫主要科目识别
特征 :
本目是昆虫分类的第二大目, (1)口器:虹吸式口器; (2)体、翅密被鳞片; (3)触角:蝶类为球杆状,蛾类为非球杆状, 有线状、梳状、羽状等多种形状; (4)幼虫多足型,蛹是被蛹; (5)全变态; (6)食性:植食性; (7)包括:所有的蝶类和蛾类。
农业昆虫主要科目识别
特征 :
体小型至中型, 刺吸式口器,触角刚 毛状或丝状,具有分节的喙,但喙出自前 足基节之间,前翅膜质或革质翅,后翅膜 质,不完全变态,多为植食性。
农业昆虫主要科目识别
重要科:
蝉科:黑蚱蝉;叶蝉科:大青叶蝉、稻 黑尾叶蝉、棉二点叶蝉; 飞虱科:稻白背 飞虱、褐飞虱; 蛾蜡蝉科:碧蛾蜡蝉科、 青蛾蜡蝉科;蚜科:棉蚜、麦蚜、菜蚜、 桃蚜;木虱科:梨木虱、柑橘木虱; 粉虱 科:橘绿粉虱、柑橘粉虱; 。
昆虫分类的意义和基本方法(精)

1.蝽科 Pentatomidae 常见的有荔枝蝽、 麻皮蝽等危害许多 园林植物。
黄斑蝽
2.缘蝽科 Coreidae 常见的有危害竹类的竹缘蝽属等 。
4.盲蝽科 Miridae 常见的有绿盲蝽 等。
绿 盲 蝽
三点盲蝽
5.猎蝽科Recuviidae 全为肉食性,如黄足猎蝽、黑红猎蝽。
猎 蝽
(三)等翅目 Isoptera 通称白蚁。体长3~10mm。触角念珠状。口器 咀嚼式。有翅型前后翅大小形状和脉序都很相 似。跗节4~5节。尾须短。渐变态。多型性, 社会性昆虫。 白蚁按建巢的地点可分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 蚁、土木栖性白蚁3类。主要分布于热带、亚 热带,少数分布于温带。我国以长江以南各省 分布普遍,危害较重。
金 缘 吉 丁 虫
(八)鳞翅目 Lepidoptera 鳞翅目包括蝶类和蛾类。全世界已知约20万种,是昆虫纲 中的第二大目。体小至大型,翅展3~265mm。口器虹吸式,喙 由下颚的外颚叶形成,不用时卷曲于头下。翅一般2对,前后翅 均为膜质,翅面覆盖鳞片。幼虫 多足型,俗称毛毛虫。具有3对 胸足。一般有2~5对腹足。腹足 端部常具趾钩。幼虫体表常具 各种外被物。蛹主要为被蛹。 完全变态。大多为植食性。
天牛
1.步甲科Carabidae 体小至大型,黑褐、黑色或古铜色,具金属光泽, 少绒毛;触角着生于上颚基部与复眼之间,两触角 间距大于上唇宽度。如金星步甲等, 肉食性。
捕食
步 甲 成 虫
2. 虎甲科 Cicindelidae 体小至中型,黑褐、黑色或古铜色,有金属光泽, 少绒毛, 肉食性。
3.瓢甲科 Coccinellidae 体呈半球形或椭圆形,腹面扁平,背面拱起,形似瓢而 得名。头小,后部隐藏于前胸背板之下。触角锤状。跗 节“似为3节”。多数肉食性,成虫和幼虫都捕食蚜虫、 蚧虫、粉虱、螨类等害虫。如澳洲瓢虫、七星瓢虫,少 数植食性,如二十八星瓢虫。
第四章 昆虫的分类

不同物种有生殖隔离。种由居群所组成,种是基本 单元,又是繁殖单元。
为了更详尽地起见,还有在纲、目、科、属下设“亚”
(sub)级的,如亚纲(Subclass)、亚目
(Suborder)、亚科(Subfamily)、亚属
(Subgenus)。
也有在目、科上加“总”(Super)级的,如总目
(Superorder)、总科(Superfamily)。
种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 其它近似类群有质的差别,并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着, 它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 断形式。
科名以模式的属名加语尾-idae而成;亚科加语尾inae;族名加语尾-ini;总科名的语尾为-oidea;亚 目名和目名的语尾也有用-odea的,由于昆虫多数有 翅,目名多用-ptera (翅)结尾。属以上各阶元的 名称第一个字母一律大写。
昆虫的命名(nomenclature)、鉴定
(identification)、描述(description)及其 系统发。
昆虫分类系统运用比较分析找出特异性和概 括归纳找出共同性,反映其进化历史过程。
昆虫是动物界(Anima),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昆虫纲(Insecta)。纲以下的分 类和其它动物一样采用一系列的阶元,首先以血缘 的亲疏分为若干目(Order),目以下又分科 (Family),科下又分属(Genus),属下又分种 (Species),而以种为分类的基本阶元。
节有4齿,跗节基部有2齿,适于挖掘土壤和切碎植物
的根部。后翅长,伸出腹末如尾状。尾须长。产卵器
不发达。
以土栖为主。1-3年完成1代。以成虫或若虫在土壤深 处越冬。 蝼蛄是多食性地下害虫,喜欢栖息在温暖潮湿、腐植
昆虫分类

直翅目 等翅目 半翅目 同翅目 鞘翅目 鳞翅目 双翅目 膜翅目
第三节 园林植物主要害虫所属目、科概述
一、直翅目Orthoptera
体小到大型;口器为典型的咀嚼式; 前胸背板发达,常向侧下方延伸盖住侧 区,呈马鞍状;翅2对,前翅覆翅,后翅 膜质、扇形;前后翅的纵脉直;尾须1对, 雌虫具发达的产卵器;雄虫多数能发声, 前足胫节或腹部第1节常有鼓膜听器。
绝大多数为植食性,许多种类是农 业重要害虫。
1.蝗科Acrididae
俗称蝗虫或蚂蚱。 触角短于体长之半, 丝状或剑状。前胸背 板仅盖住胸部背面; 多数种类有2对翅,亦 有短翅或无翅种类。 跗节3节。听器在腹部 第一节的两侧。产卵 器短锥状。为典型的 植食性昆虫。常见的 有黄脊竹蝗、棉蝗、 短额负蝗等。
被蚜虫危害的叶片,常常变色,或卷曲凹凸不平, 或形成虫瘿,或使植物长成畸形。蚜虫还可传播病 毒。蚜虫分泌的蜜露,可诱发植物的煤污病。常见 的有棉蚜、桃蚜、月季长管蚜、菊姬长管蚜、紫薇 长斑蚜等。
腹管
棉蚜
毛白杨 花斑蚜
月 季 长 管 蚜 石楠蚜虫
榕蚜
夹竹桃蚜
7.绵蚜科Eriosomatidae
东方蝼蛄
二、半翅目 Hemiptera
通称蝽象。体小至大型。单眼2个或无。触 角3~5节。口器刺吸式,下唇延长形成分节的 喙,喙通常4节,从头部的前端伸出。前胸背 板大,中胸小盾片发达。前翅为半鞘翅;后翅 膜质。多数种类具有臭腺。渐变态。大多陆生, 少数水生。捕食性或植食性。
1.蝽科 Pentatomidae
杜鹃冠网蝽危害状
4.猎蝽科Reduviidae
体小至中型;头 窄长,眼后部缢 缩如颈状;喙3节, 弓状;前足能捕 捉;前翅膜片有2 翅室,端部伸出1 长脉。全为肉食 性,如黄足猎蝽、 黑红猎蝽。
昆虫分类

蔷薇白轮盾蚧的分类地位和阶元如下: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 肢 动 物 门 Arthropoda 纲 : 昆 虫 纲 Lnsecta 亚 纲 : 有 翅 亚 纲 Pterygota 目 : 同 翅 目 Homoptera 亚 目 : 胸 喙 亚 目 总 科 : 蚧 总 科 Coccoidea 科 : 盾 蚧 科 Diaspididae 属 : 白 轮 盾 蚧 属 Aulacaspis 种: 蔷薇白轮盾蚧 rosae :
三、同翅目
常见种类如蝉、叶蝉、蚜、木虱、粉虱、蚧等。
体微小至大型。 头部为后口式,口器为刺吸式,但从头的后端生出。 复眼多发达,单眼有或无。 触角为刚毛状或丝状等。 前翅全部为革质或膜质,后翅膜质。休止时作屋脊状覆叠,也有不少 种类完全无翅。
足有时特化,跗节1-3节。体上常有蜡质被盖。
按照国际动物命名法规,昆虫的科学名称采用林奈的“双名法”命名: 用拉丁文书写,由属名和种名共同组成。一般在最后还要加上命名人的姓氏或 其缩写。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名全部小写,后面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也 要大写:如蔷薇白轮盾蚧Aulacaspis rosarum Borch 若是亚种,则采用“三名法”,将亚种名排在种名之后,第一个字母小写: 如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危害状与若虫
三、同翅目
5.粉虱科
体小型,翅膜质,被有蜡粉。幼虫、成虫腹末背面有管状孔。 过渐变态。 3 龄幼虫脱皮而“化蛹”,容易与介虫混淆。常见 的有温室白粉虱、黑刺粉虱等均危害多种园林植物。
卵
若 虫
蛹
成虫
温室白粉虱的生活史
三、同翅目
6.蚜总科 小型多态昆虫,同种有无翅和有翅型。触角丝状,腹部有一对管状突起 称“腹管”,末节背板和腹板分别形成尾片和尾板。蚜虫的繁殖方式有 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卵生或卵胎生。生活周期复杂,一般在春、夏两 季进行孤雌生殖,而在秋冬时期进行两性生殖。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二 者交替进行,称为世代交替。 被蚜虫危害的叶片,常常变色,或卷曲凹凸不平,或成虫瘿,或使 植物长成畸形。蚜虫还可传播病毒。蚜虫分泌的蜜露,可诱发植物的煤 污病。常见的有棉蚜、桃蚜、月季长管蚜、菊姬长管蚜、紫薇长斑蚜等。
储藏物昆虫的分类学—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昆虫分类的任务和意义 昆虫分类学(entomological taxonomy)是研究昆虫所属和决定种名及其相互亲 缘关系的科学。 目前地球上已知的昆虫达100余万种,即使在对昆虫有详细研究的国家,也不 断有新种发现,估计全世界每年新记载的种类约在1万种以上。因此有人估计,栖 息在地球上的昆虫可能约有200万种,甚至1000万种。物质是可以认识的,但我们要 认识它,必须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分类方法。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优先率 每一种昆虫在第一次经过分类学家研究,确定为一科学上新发现的种,给 它定上一个学名公开发表以后,没有特殊理由是不允许随意改变的。一种昆虫只 能有一个学名,以后任何人所定的学名都叫做(同物)异名(synonym),是不 被采用的;同样,一个学名只能用于一种昆虫,如果用作另一种昆虫(或动物) 的名称,就成为(异物)同名(homonym)。也不为科学界所承认。因为科学上 采用最早发表的学名为有效名,所以学名后附上定名人的姓氏就很有必要,有时 还要注明定名的年代。这就是法规规定的“优先律”,这样就保证了1个学名只 能用于1种动物。优先律的有效期公认从林奈的《自系统》第十版出版的年代 1758年开始。
在以上分类单元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元;界、门、纲、目、科、属是分类 的主要单元,它们都是昆虫分类必不可少的单元;而亚纲、总目、亚目、总科、亚 科、亚种等是分类的次生单元,常根据分类的需要增加或省略。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所有的分类单元中,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而其他分类单元则是人为划分 的抽象分类单位。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种的概念 种(species)即物种。分类是分与和的对立统一,它的对象是形形色色的物种。 因此,分类工作的要点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即“正确区分物种,正确合并物种”。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物种曾有过不同的定义。 自然分类学的创始人林奈(Carl van Linnaeus)在18世纪所下的定义是:“同 一种生物,其形态相同,在自然情况下能够交配,生出正常的后代来。” 这个定义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他认为种的类型是不变的,在其起源与发展上 没有任何联系,这是错误的。
昆虫的分类

昆虫的分类第四章昆虫的分类一、昆虫分类的意义和基本方法昆虫分类是研究昆虫科学的基础。
是认识昆虫的一种基本方法。
学习昆虫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增加识别昆虫的能力,便于进一步研究昆虫,利用益虫和控制害虫。
昆虫分类和其它动物分类一样,目前仍以外部形态特征作为主要依据,并以成虫形态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规律,所鉴别的种类绝大部分是正确的,而且使用简便。
(一)昆虫分类单元昆虫分类的单元和其它动植物相同,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分类单元书写时,必须按阶梯排列。
以蔷薇白轮盾蚧例,其分类地位如下: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纲昆虫纲亚纲有翅亚纲目同翅目亚目胸喙亚目总科蚧总科科盾蚧科属白轮盾蚧属种蔷薇白轮盾蚧有时因实际需要,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下,还分设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等分类单位。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种间有相对明确的界限,种是以种群的形式存在,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能自由交配繁衍后代,与其它物种有生殖隔离的一种类型。
(二)昆虫命名昆虫每个种都有一个学名。
学名是采用国际上统一规定的双名法,由属名和种名共同组成,并且都由拉丁字母来书写。
前面是属名,后面是种名,一般在最后还要加上命名人的姓氏或其缩写。
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名全部小写,后面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
例如东亚飞蝗(中文名称)的学名为: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采用学名可克服同种异名等造成的混乱,同时也便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二、昆虫纲中与园林植物关系密切的十个目昆虫纲的分目主要是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口器构造、触角形状、翅的有无及质地、足的类型以及变态和生活习性等区分。
目前昆虫纲的分目总数全世界没有一致意见,但根据国内多数学者的意见分为33目,现将其中与园林植物关系密切的十个目概述如下。
(一)直翅目体多为中至大型,咀嚼式口器,触角多为丝状,前胸背板发达,呈马鞍形,前翅为覆翅,后翅膜质纵折,后足跳跃式或前足开掘式。
第三节 昆虫分类

(五)全变态类 Holometabola
24. 鞘翅目 25. 捻翅目 Coleoptera Strepsiptera
26. 广翅目
27. 脉翅目 28. 蛇蛉目 29. 长翅目 30. 毛翅目 31. 鳞翅目 32. 双翅目 33. 蚤
Megaloptera
Neuroptera Raphidioptera Mecoptera Trichoptera Lepidoptera Diptera
咀嚼式
咀嚼式 刺吸式 刺吸式 锉吸式 咀嚼式 幼虫咀嚼式、成 虫虹吸式 咀嚼式 咀嚼式
双翅目
咀嚼式、刺吸式
只有一对前翅,膜质
全变态
蚊、蝇、虻
(一)直翅目 Othoptera
中型至大型昆虫。体长2.5~90mm。 头下口式,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或剑状, 单眼2 或3 个。 前翅狭长, 复翅、革质, 常覆盖在后翅上, 后翅膜
定昆虫的种类和区别不同等级分类阶元的所属地 位。它的编制使用对比分析和综合归纳的方法, 从不同种类昆虫中,选定比较重要而稳定的特征, 做成简短的文字条文排列而成。因此,检索表的
编制和运用是昆虫分类工作重要的基础。
常用的检索表为双项式。
检索表的编制
双项式 1、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2 口器非咀嚼式、嚼吸式----------------------------5 2、前后翅质地相同均为膜质---------------------------3 前翅皮革质或角质,后翅膜质----------------------4 3、前后翅形状、大小、脉纹均很相似,有翅鳞,无连锁器-等翅目 前翅大,后翅小,以翅钩连锁------------------------膜翅目 4、前翅为皮革质,后翅膜质,前足开掘足或后足跳跃足---直翅目 前翅角质,后翅膜质---------------------------------鞘翅目 5、口器为剌吸式-------------------------------------------6 口器为虹吸式或锉吸式或舐吸式-------------------------7 6、前翅质地均一,口器从头后方生出---------------------同翅目 前翅基半部角质端半部膜质,口器从头前方生出------半翅目 7、口器为虹吸式,前后翅为鳞翅------------------------鳞翅目 口器为锉吸式或舐吸式----------------------------------8 8、前后翅为缨翅,口器为锉吸式------------------------缨翅目 前翅膜质,后翅特化为平衡棒------------------------双翅目
昆虫分类学

第五篇昆虫分类学第一章概述一、分类学的意义、任务及历史发展1.意义分类学是适应生活和生产实践的要求而产生的科学。
分类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基本的方法。
分类不仅是对世界上浩如繁星的物种进行分门别类列成系统,而且探索各个分类阶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反映生物界中的自然关系。
此外,昆虫分类在生产实践上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益虫利用和害虫防治工作中,对某些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种类,因形态近似而易混淆,若忽视分类鉴别,可能给工作带来巨大损失。
●在卫生害虫方面。
区别能传播疾病的种类,对划分疫区及制订防治措施均有重要意义。
e.g.我国按蚊共40多种,但能传播疟疾的主要是中华按蚊Anophehes hycanus sinensis Wiedemam等10余种。
弄清了这一基本情况。
我们可根据这些传疟种类的分布进行重点防治。
●在植物检疫方面。
正确鉴定害虫种类并查明分布区,有助于准确划分疫区和确定对外对内植树物检疫对象名单。
eg.棉红铃虫在新疆尚未发现。
●在国防上。
昆虫分类工作也很重要。
eg.美国侵朝战争中曾空投大量携带细菌的昆虫,查明空投下来的大量带菌昆虫,对揭露敌人罪行,迅速扑灭病菌害虫,保障中、朝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都有巨大意义。
当时前往现场工作的有:刘崇乐,马世骏(东北地区);1952年9月5日,中国昆虫学会作出(第一届理事长,解放初主席)《关于抗议并扑灭美帝撒布细菌毒虫的决议》。
何琦,陈世骧,朱弘复(赴朝鲜前线)(第二届理事长)(第三届理事长)●在农业上。
对于农业害虫的防治更是不言而喻进行农作物,果树,蔬菜等方面害虫的科学研究工作,首先必须正确的鉴别种名。
2.分类学工作的基本任务①鉴定和描述物种②在种类鉴定准确的基础上,按物种的亲疏关系建立系统关系,研究并阐明其进化过程。
③预见该系统范围内尚未发现的新物种。
原则:共同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方法:分析特性与归纳共生的综合运用,是分类的基本方法。
3.昆虫分类学的历史发展①古代至林奈时期在古代,由于受分类学知识的限制,昆虫常易同其它节肢动物、甚至和其它动物混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 虫
隐 藏 于 花 朵 状
蓟马危害大花蕙兰状
2.管蓟马科 Phlaeothripidae 园林花卉上常见的有榕管蓟马。
卵及若虫
危害状
榕管蓟马
(五)脉翅目 体小型至大型。翅膜质,前后翅大小形状相 似,翅脉多呈网状,边缘两分叉。成虫口器 咀嚼式,幼虫双刺吸式。全变态。本目昆虫 成、幼虫都是捕食性的益虫。常见的有草蛉 科。
1.草蛉科Chrysopidae 体中型,草绿色、黄色或灰白色.常见有大草 蛉、丽草蛉、中华草蛉等。
成 虫 卵
幼虫
(六)同翅目 Homoptera 通称蝉、叶蝉、蚜、蚧等。体微小至大型。触角刚毛 状或丝状。口器刺吸式,从头部腹面的后方伸出,喙 通常3节。前翅革质或膜质,后翅膜质,静止时平置 于体背上呈屋脊状,有的种类无翅。有些蚜虫和雌性 介壳虫无翅,雄介壳虫后翅退化成平衡棒。渐变态, 而粉虱及雄蚧为过渐变态。两性生殖或孤雌生殖。植 食性,刺吸植物汁液,造成生理损伤,并可传播病毒 或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
蚜虫的危害性 1、直接为害,造成植物营养不良;
2、传播病毒;
3、造成植物畸形生长; 4、分泌蜜露,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遭 煤污病菌侵染,引起煤污病
棉蚜 月 季 长 管 蚜
毛白杨 花斑蚜
石楠蚜虫
7.蚧总科 Coccoidea 通称介壳虫。形态奇特,雌雄异型。雌虫无 翅,口器发达,触角、复眼和足通常消失。
俗称蝗虫或蚂蚱。
蟋
蟀
短额负蝗
蝼 蛄 科
螽 斯 科
(二)半翅目 Hemiptera 通称蝽象。体小至大型。单眼2个或无。触角 3~5节。口器刺吸式,下唇延长形成分节的喙, 喙通常4节,从头部的前端伸出。前胸背板大, 中胸小盾片发达。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 多数种类具有臭腺。渐变态。大多陆生,少数 水生。捕食性或植食性。
1.蝽科 Pentatomidae 常见的有荔枝蝽、 麻皮蝽等危害许多 园林植物。
黄斑蝽
2.缘蝽科 Coreidae 常见的有危害竹类的竹缘蝽属等 。
4.盲蝽科 Miridae 常见的有绿盲蝽 等。
绿 盲 蝽
三点盲蝽
5.猎蝽科Recuviidae 全为肉食性,如黄足猎蝽、黑红猎蝽。
猎 蝽
(三)等翅目 Isoptera 通称白蚁。体长3~10mm。触角念珠状。口器 咀嚼式。有翅型前后翅大小形状和脉序都很相 似。跗节4~5节。尾须短。渐变态。多型性, 社会性昆虫。 白蚁按建巢的地点可分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 蚁、土木栖性白蚁3类。主要分布于热带、亚 热带,少数分布于温带。我国以长江以南各省 分布普遍,危害较重。
1.鼻白蚁科 Rhinotermitidae 常见的有台湾乳白蚁、家白蚁等。
兵蚁与工蚁
若虫
蚁后
台湾乳白蚁
2.白蚁科 Termitidae 常见的有黑翅土白蚁等。
黑翅土白蚁
黑翅土白蚁
黑翅土 白蚁与 家白蚁 的几种 类型
危害树干状
(四)缨翅目 Thysanoptera
通称蓟马。体长一般为0.5~7 mm,体黄褐、 苍白或黑色,有的若虫红色。触角6~9节。口 器锉吸式。翅2对,膜质,狭长形而翅脉少, 翅缘密生缨毛。足跗节端部生一可突出的端泡, 故又称泡脚目。大多植食性。 1.蓟马科 Thripidae
体壁上常被蜡粉或蜡块,或有特殊的介壳保
护。雄虫体长形,有1对薄的膜质前翅,后
翅退化成平衡棒。常见的有吹绵蚧、草履蚧、
日本龟蜡蚧、紫薇绒蚧。
考 氏 白 盾 蚧
苏铁圆蚧
褐软蚧
草履蚧
(七)鞘翅目 Coleoptera
通称甲虫,是昆虫纲中最 大的一目。体微小至大型, 体壁坚硬。复眼发达,一 般无单眼。触角一般11节, 形状多样。口器咀嚼式。 前翅坚硬、角质为鞘翅, 后翅膜质。跗节数目变化 很大。完全变态。幼虫寡 足型或无足型,口器咀嚼 式。蛹多为裸蛹。植食性、 捕食性或腐食性。
危 害 状
梧桐木虱的危害状与若虫
5.粉虱科 Aleyrodidae 容易与介虫混淆。常见的有温室白粉虱、黑刺粉虱等均危害 多种园林植物。
卵
若 虫
蛹 成虫
温室白粉虱的生活史
6.蚜总科 Aphidoidea 小型多态昆虫,同种有无翅和有翅型。 触角丝状,腹部有一对管状突起称“腹管”, 末节背板和腹板分别形成尾片和尾板 蚜虫的繁殖方式有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 卵生或卵胎生。生活周期复杂,一般在春、 夏两季进行孤雌生殖,而在秋冬时期进行两 性生殖。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二者交替进行, 称为世代交替。
1.蝉科 Cicadidae
常见的有蚱蝉等。
蚱蝉
2.叶蝉科 Cicadellidae 常见的有大青叶蝉、小绿叶蝉。
大 青 叶 蝉 柿斑叶蝉
3.蜡蝉科 Fulgoridae 常见的有碧蛾蜡蝉、斑衣蜡蝉等 。
斑 衣 蜡 蝉
4.木虱科 Psyllidae 若虫椭圆形或长圆形,许多种类被蜡丝。常见的有梧桐木 虱、柑橘木虱、蒲桃木虱等。
二、农业昆虫常见类群的识别
(一)直翅目 Othoptera
通称为蝗虫、蟋蟀、蝼蛄等。体长2.5~90mm。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 有翅或无翅,前翅狭长,为复翅。后足为跳跃足或前足为开掘足;雌虫多 具发达的产卵器。雄虫通常有听器或发音器。渐变态。多数植食性。常见 的科有:
1.蝗科 2.蟋蟀科 3.蝼蛄科 4.螽斯科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 昆虫纲 Lnsecta 亚纲: 有翅亚纲 Pterygota 目: 同翅目 Homoptera 亚目: 胸喙亚目 总科: 蚧总科 Coccoidea 科: 盾蚧科 Diaspididae 属: 白轮盾蚧属 Aulacaspis 种: 蔷薇白轮盾蚧 rosae
一、昆虫分类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一)昆虫分类的意义 (二)昆虫分类的单元 昆虫的分类单元包括界、 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三)昆虫命名法 昆虫的科学名称采用林奈的双名法命名。
每一种昆虫的学名均由属名和种名组成,属名在前, 种名在后,这种由双名构成学名的方法称为“双名 法”。
界:动物界 Animalia
天牛
1.步甲科Carabidae 体小至大型,黑褐、黑色或古铜色,具金属光泽, 少绒毛;触角着生于上颚基部与复眼之间,两触角 间距大于上唇宽度。如金星步甲等, 肉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