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书笔记3000字
水浒传三千字的读后感(精选5篇)
![水浒传三千字的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fd48d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3.png)
水浒传三千字的读后感(精选5篇)水浒传三千字的读后感(精选5篇)《水浒传》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铺排和结构设计皆是以人物为故事情节的主线,《水浒传》这本书中所写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每一个都神勇无比,一心为民,宁愿自己也要帮助老百姓们度过,过上幸福的日子。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水浒传三千字的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水浒传三千字的读后感(精选篇1)迤逦近一年,终于结束了水浒的历程。
上部的大致内容几已模糊,只留股豪情纠着心田。
开局的星罗棋布,一百单八条好汉从涓涓细流汇为大江,奔腾向前。
这种不断的壮大感,对众而言,具有深深的吸引力。
前期的历历事迹,不乏酣畅淋漓之举,大快人心之作。
然更多的是打打杀杀,冲动妄为,草菅人命。
读来着实厌恶,具是绿林之举,不足为奇。
自一百单八齐聚之后,梁山实力达到顶峰。
如果作为部众,那是可以潇洒快活,自由自在。
可作为头领,宋江必须要为梁山将来之路做出选择。
很多人都认为宋江假仁假义,一心想着招安。
在招募部众上山的过程中,确实感到宋江的假仁义,如招募黄信,秦明,呼延灼之人等,可以说是逼上梁山。
在拉拢他们的时候,宋江甚至杀其家人,以绝其念,手段残忍,面不改色,甚至无羞愧之词。
在梁山前途的选择上,宋江笃定要招安,矢志不移。
我个人认为,一是宋江本人的忠君为国的思想,或是当时社会的历史政治文化氛围所感染,尊崇管家所谓的“忠”,所谓的“义”。
难免偏颇,难免狭隘。
第二,可能宋江自己认为,带同众弟兄一同招安,也是为他们谋一个“高大上”的正道归宿。
将自己的思想推己及人。
可是,人各有志,一百单八条好汉,岂是人人都愿意加官进爵?有所觉悟的人,都认为当时的官场氛围,实在是乌烟瘴气,是非纠缠。
即使想要明哲保身,亦非常困难。
故有公孙胜,李俊,燕青,鲁达,武松等辈,自奔去处,远离是非。
就个人而言,的确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远离尔虞我诈,自在快活而去,有个相对的善终。
但反过来想,如果人人都不愿为国报效,为官治国,国家和社火又怎么能转换?谁来鸣不平,谁来扫除奸邪,匡扶社稷,保家卫国?当然,当时社会封建体制积重难返,对能人志士而言,确实也是刀山火海。
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精选5篇)
![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4a9a9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0.png)
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精选5篇)《水浒传》这一部电视主要内容是他们所有的人被迫上梁山,开始了替天行道的大事,他们经历了种种困难,抓来的人们,不但不杀,还把他们当亲人一样看待,看了《水浒传》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的英雄们的豪情壮义,仗义疏财。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篇1《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一,是一部描述与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书,生动地写出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昏庸无能,社会动荡不安和梁山泊一百零八将的起义过程。
整本书讲了高俅仅凭一脚好球艺,就博得皇上的青睐,轻而易举地做了太尉,又渐渐成了皇上的宠臣,一手遮住了太阳;蔡京、童贯、杨戬等也倒行逆施,坏事做绝;在他们底下,同样有一大批的贪官污吏,如梁中书、蔡九知府、慕容知府、贺太守等,他们同样也是倚仗权势欺压百姓……于是在呼保义宋江和玉麒麟卢俊义的带领下,一大批英雄好汉坚决维护正义和百姓的利益。
他们藐视官吏,胸怀正义,扶贫济困,替天行道,他们分别代表三十六员天罡星和七十二员地煞星,他们为了同一个理想,为了不同的原因,纷纷走上梁山……在众多的好汉中,呼保义宋江一直被得到拥戴,也是梁山泊的头领。
要论勇,比宋江勇的有很多,如:行者武松、浪子燕青、拼命三郎石秀……要评武功,比他精湛的也有,如:小李广花荣、没羽箭张清、双鞭呼延灼……要比谋略,比他聪明的也有,如:智多星吴用、入云龙公孙胜、神机军师朱武……但宋江最大的优点就是谦逊和宽容。
作为大头领,他却一直平易近人,不管对谁都很友善。
更令我佩服的是,他几次宽恕俘虏,并让他们都做了头领,不计前嫌,对他们敬爱有加。
于是,他征服了一大批的好汉:呼延灼,张清,花荣……这样的头领怎不叫人尊敬和爱戴呢?他们想反抗的仅仅是那些贪官污吏,却永远忠于皇帝,忠于国家。
因此,他们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原以为苦日子就要到头了,他们的梦想就快要实现了!然而,却万万不是这样——心狠手辣的奸臣将这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全部害死……或许那些作恶多端的官吏暂时能耀武扬威,但总有一天,他们会失去所有的一切。
名著《水浒传》读书笔记范文(12篇)
![名著《水浒传》读书笔记范文(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ccea2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0.png)
名著《水浒传》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2篇)名著《水浒传》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2篇)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总结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
写读书笔记才能防止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为大家搜集的名著《水浒传》读书笔记(精选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时候,爸爸常常给我讲睡前故事,讲得最多的就是《水浒传》了,如今长大了,我决定读一读这本书。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述的是一百零八个好汉在梁山起义,最后失败的故事。
最熟为人知的当然是《武松打虎》了,《武松打虎》中,作者把武松描写的那么豪爽,打虎的动作是那么灵敏,情节也非常真实,使我脑子里浮现出武松喝酒打虎的情形,仿佛身临其境,这一点非常值得我。
在《水浒传》中,我最敬仰的就是鲁智深了,在作者的笔下,他虽然粗鲁,但他大方大方、嫉恶如仇、见义勇为、豪爽、扶危济困,他为了帮金翠莲讨回公正,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从而出家;在刘太公家借宿,发现刘太公的女儿被小霸王周通逼婚,于是假扮刘太公的女儿,痛打周通;后来他来到瓦罐寺求东西吃,却发现那里的和尚了,于是帮他们出气;后来他遇见了林冲,为了救他大闹野猪林……鲁智深总是替别人打抱不平,不求回报地帮助别人,而且他是唯一的不是因为自己而上梁山的人,林冲是走投无路才上的梁山,武松是因为杀了西门庆潘金莲上的梁山,就连头领宋江也是被逼上梁山的,只有鲁智深是替百姓们打抱不平上的梁山,拼死拼活只为别人,每个人都有一己私欲,而他没有,所以我特别敬仰他,觉得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从他身上,我也学到了这些舍己为人的品质。
看《水浒传》时,从简介中,我理解到最后起义失败了,反正结局这么糟糕,我也就不想再看了,爸爸告诉我,这本书重要的不是结局,而是他们起义的日子,那些《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才是精彩的,于是我又津津有味地看起来,确实很精彩,也令我学到了许多。
看完《水浒传》,我决定,虽然我不能打架,但是我要用我所能来帮助别人,不让别人受到欺负。
水浒传读书心得3000字(精品7篇)
![水浒传读书心得3000字(精品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55646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f.png)
水浒传读书心得3000字(精品7篇)水浒传读书心得3000字篇1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玉麒麟卢俊义……这些英雄好汉的名字和称号不仅是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可谓是如雷贯耳,家喻户晓。
而记录他们的《水浒传》这本书我是从小“抱”到大,里面一百单八好汉的形象读着读着就跃然纸上,把我看的是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提起把大刀,先出门砍倒五六十个恶贼再说。
而在这一百零八个活灵活现的人物中,最吸引我,最让我崇拜的既不是以仁义争天下的宋江,也不是一身武艺无双,威震八方的卢俊义,而是智慧超群,赤胆忠心的吴用。
相较于立于梁山泊首位,得一众好汉拥戴,慈悲心怀的宋江,或是神勇无双,屡建战功的卢俊义,吴用在水浒传中的色彩就淡了很多,诚然,他的确没有宋江的仁义心怀,也没有卢俊义那种久经沙场的气势,但他却有一种智慧,一种忠勇,就是这几个因素让他成为了梁山泊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人。
说他智慧超群,是在一个个妙计中体现。
就拿“智取生辰纲”来说,他在开始行动之前,就已经摸清了杨林的性格,先让假扮成卖枣的人喝下一些酒,是为了消除杨林的疑心。
而后面趁着众人抢酒造成的混乱,吴用才偷偷跑进林子,把药撒进瓢里,然后又混入众人间,假装用瓢子去抢酒喝,实则是把药混进了水里。
一环扣一环,紧密无间,不但骗过了军士,还瞒过了生性谨慎的杨林。
说他赤胆忠心,是在结尾众好汉大都被奸臣算计而死,而他侥幸逃脱,明明可以隐居起来,独善其身,但他仍然选择自尽而亡,与弟兄们在九泉之下相见。
不管是在开头“智取生辰纲”,还是在之后一场一场的战役中,都有着吴用的身影。
虽然他从未与敌人正面交锋,但每一次都是他在出谋划策,布下一个一个谜局让敌人昏头转向。
也许有人会觉得,在智谋和忠心上,吴用比不上《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但他却有一点是诸葛亮也比不上的:进退有度,从初始做到了最终。
翻开水浒传,浏览梁山泊起义从盛而衰的过程,就可以发现,虽然梁山泊上好汉如云,但从创立梁山泊到最后一直在的,人数也没超过二位数,吴用就是这几个人中的一个。
[读后感]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12篇
![[读后感]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f11a45011ca300a6c390f5.png)
[读后感]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12篇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一):古典名着水浒传,是一部不可多得文学奇葩。
它描述了以水泊梁山为根据地的农民起义军,从发生到时发展状大,最后失败的全过程。
作为这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宋江,有非凡的组织才能与军事才能。
他在梁山上的一个想法,一个决策,直接影响着梁山的末来。
个性是全书的后部分基本上断送了所有的起义成果,可梁山的众兄弟,还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他,他能做到这样,我们这天,是否能从中得到借鉴。
宋江何许人也,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坐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
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四海之心机。
”江湖人称及时雨。
在网络人才,使用驾驭人才,宋江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一、征服人心,部下效命、死而无怨宋江用人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刘备能叫诸葛亮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临死前还精心挑选姜维接班,继续为刘家赤胆忠心。
而他的对手曹操,虽然能征服人才,而不能征服其心,赤壁之战,黄盖用苦肉计,阚泽献诈降书,庞统又献连环计,铁锁连舟,眼看孙刘联军就要火烧战船了。
徐庶徐元直,心知肚明,就是不说,操贼早把他的心伤透了,结果曹操八十三大军毁之一旦,失去了统一中国的绝好机会,要不是华容道上关云长询情卖放,自已可能连性命都会丢掉;曹操的另一位部下司马懿才能与诸葛亮差不了多少,他们父子合伙,不但把曹家的天下夺去,几乎曹氏子孙杀光。
刘备比曹操高明的地方就是,要想征服天下,最重要的是征服人心。
“士为知已者死。
”宋江在征服人心上比刘备毫不逊色。
他能宽以待人,网络人才,救人于危,雪中送碳。
晁保正七人,智取生辰纲,事情败露,官军来捕,宋江冒险,为其送信,七人顺利梁山落草。
又为晁盖一封书信,杀了阎婆惜,宋江偏偏不上梁山颠簸流离先跑到柴进庄上,又跑到孔明孔亮处,又去了清风寨,结识了柴进、武松、孔明、孔亮、燕顺、王矮虎、郑天寿、花荣、黄信、秦明、吕方、郭盛。
之后又折回宋家庄被擒发配,发配江州。
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七篇
![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4a622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6.png)
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七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七篇水浒传读后感(篇1)他们仗义疏财,他们滥杀无辜;他们嫉恶如仇,他们无恶不作;他们肝胆相照,他们狼狈为奸。
读水浒传心得3000字(精品10篇)
![读水浒传心得3000字(精品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00261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7.png)
读水浒传心得3000字(精品10篇)读水浒传心得3000字篇1108个栩栩虎将,108个精彩演绎。
——题记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虎虎生威;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文武双全;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勇于反抗……他们就是《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初读,没什么好的感觉,只是感觉好没意思,可能因为我是女生,所以觉得打打杀杀多没意思;可既然是四大名著之一,肯定有它的精妙。
再读,才领略到它的绝伦。
宋江的仗义疏财,在李逵问他借钱时,他毫不犹豫就拨了他10两银子;鲁智深的力大无穷,轻轻松松就拔出一棵垂杨柳;武松的武艺高强,喝了18碗酒都不醉,还敢独自一人夜晚过冈,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赤手空拳地打死了凶恶的大虫……这些精彩的故事都令我心潮澎湃,这些性格不同的勇士们令这些故事变得更加美妙绝伦。
就好像夜空中的星星,有了它们的点缀才变得更有色彩。
纵观全书,我最敬佩的便是鲁智深了,他诠释了何为“义”字:见义勇为、扶危济贫、爱憎分明、粗犷刚烈、疾恶如仇……鲁提辖为了帮助金家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
他多么仗义呀!在五台山和桃花村,他不仅打人还敢打神;不仅打了阻挠他进庙的和尚,还打了为非作歹的贼人。
一个不守清规戒律,嫉恶如仇却粗中有细的好汉跃然纸上。
反观自己,懦弱、懦弱还是懦弱。
一次我坐公交车时,无意中发现一个小偷正在悄悄靠近一个妇女,用他肮脏的手偷偷伸进她的钱包里。
我想悄悄地往前走,想告诉公交车司机,可是那小偷似乎看出了我的意图,用他那凶狠的眼神瞪着我。
我瞧见他那邪恶的眼神,不禁害怕了,生怕殃及到自己。
本想告诉公交车司机的心思也像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下去,只能退回原地,默默的等待着又一个受害人的出现。
和鲁智深相比,我是多么的惭愧不如啊!我一定要学习鲁智深,学习他的勇敢,学习他的不惧,学习他的嫉恶如仇。
他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人性的丑恶。
他也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脱离缺点的榜样。
他是一个虎虎生威的战士,他是一个粗中有细的战士,他是一个忠义双全的战士,他是一面照出人性的镜子!读水浒传心得3000字篇2《水浒传》一本让人耳熟能详的书,今日我就阅读了《水浒传》中的一个十分经典的故事。
水浒传阅读心得3000字(通用8篇)
![水浒传阅读心得3000字(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c96f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3.png)
水浒传阅读心得3000字(通用8篇)水浒传阅读心得3000字篇1《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塑造了一百零八名好汉:性格刚烈的武松、足智多谋的吴用、豹子头林冲……都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深深地吸引着我。
在没看《水浒传》之前,我便从老人们口中得知武松打虎的故事,光听就能看出武松的能耐。
“景岗山武松打虎”,这一章节内容是说武松要过景阳冈,当时他正在店里喝酒,小二说,前方景阳冈上有只大虫。
大虫?看到这里,我便在想:大虫有什么的,难不成比人还大吗?哦,原来大虫在古代就是老虎的意思。
武松与大虫斗得猛烈,一跳,一扑。
这只大虫平日吃人无数,武松可是做了件好事。
再来谈谈“智多星”吴用吧,这号人物的名字我可是记忆深刻。
语文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讲了许多历史故事,唯独这位老兄的名字使我感到有趣。
老师说,吴用智取生辰纲,脑子聪明着呢!当同学们听到“无用”时都笑了。
为了劫下蔡太师庆生辰的不义之财,刘唐、白胜等人邀来吴用想办法。
协商后,吴用先后请了妧家三兄弟和公孙胜。
随后这七人专等时机,劫取那十万贯金珠财物。
豹子头林冲,他一开始逆来顺受,但最后走上反抗道路,林冲被奸人陷害后发配沧州。
在途中,两个随同小吏受命暗杀林冲,正好被鲁智深搭救,而林冲却为他们求情,不取其性命。
在之后,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使林冲对朝廷丧失希望,选择雪夜上梁山……八方来此相聚,异性亲如一家,患难相依,生死与共……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
地方四五百里,英雄一百零八人。
上梁山,各有一条坎路;说水浒,且听世人论短长。
水浒传阅读心得3000字篇2《水浒传》这本书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
读完全书,给我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
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
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
水浒传名著读书笔记(五篇)
![水浒传名著读书笔记(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aa1f8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4.png)
水浒传名著读书笔记这些天阅读了《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书中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农民英雄形象,浓厚的生活气息深深折服了我。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梁山好汉互帮互助,仗义疏财的精神品质。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君子形象,一对又一对君子之交。
这在《梁山好汉劫法场》一文中就足以体现:在江洲,宋江、戴宗即将被知府蔡九开刀问斩,梁山泊众好汉以“义”字当先,舍生忘死去救宋江。
一些人扮成弄蛇的乞丐,一些人扮成刷枪棒卖药的,一些人扮成挑担的脚夫,其他人扮成客商推着两辆车子过来,将法场的东西南北四面全部包围起来。
在黑大汉李逵的带领下,成功的救出了宋江和戴宗。
但走了五七里路,遇上了滔滔一派大江,多亏张顺等人的救助才使众好汉化险为夷。
为什么宋江能逃过此劫?我想,不仅仅是因为他“孝义黑三郎”、“呼宝义”、“及时雨”等广为流传的美誉,更因为救他的好汉们是君子,宋江与他们是君子之交,这也是梁山泊英雄如雨、好汉如云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我们的生活中,朋友有很多。
然而,我们给他们许多好处和快乐,当我们真正遇到困难时,那些所谓的朋友有几个能出手相帮?甚至还落井下石。
梁山泊好汉聚在一起,全凭忠、义二字,无论是名动天下的英雄豪杰还是鸡鸣狗盗的泼皮无赖,在宋江的眼里都是人才。
这让我想起了“管鲍之交”。
千百年来,鲍叔牙和管仲真诚相待结成的友谊一直被人们传颂着。
他们同《水浒传》里好汉一样震撼着我。
庄子有云:“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的确,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水浒人,常怀一颗君子之心,交一个能帮助自己的真正朋友,同时,也要以真诚的心对待别人。
水浒传名著读书笔记(二)《水浒传》时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
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叙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者阶级的反抗斗争。
它运用纯粹的白话,达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确立了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对后代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水浒传》读书笔记(15篇)
![《水浒传》读书笔记(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51341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a.png)
《水浒传》读书笔记(15篇)《水浒传》读书笔记1小时候看《水浒传》,对于此书的评价都只有“无聊”这两个字,往往看了第一章就开始不耐烦。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于《水浒传》的认识也有所不同,对于书中好汉的英雄气概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行走江湖不外乎一个“义”字,梁山好汉也不例外。
义,只有简单的.三个笔画,却包括了太多的内容。
鲁智深与林冲不打不相识,成为了朋友,危难时刻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一命;武松结识施恩帮助他杀死了张都监、张团练、蒋忠,血溅鸳鸯楼;白胜供出晁盖要劫取生辰纲,宋江飞报晃盖,使晁盖得救;鲁智深为一老汉的女儿出头,以三拳打死卖肉的郑屠。
《水浒传》中有不少关于“义”的事情。
这一百零八位好汉,朝廷眼中的“强盗”,他们劫富济贫,志存高远,他们为朋友两肋插刀,赴汤蹈火;为百姓除暴安良,出生入死;舍生取义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这更是一种强烈的正义感,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
即使在文章的最后,好汉们起义失败了,但这又怎么样呢。
结果成功与否并不代表什么,他们为此所做的努力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
就算失败,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体现出来的忠义,嫉恶如仇,他们为了正义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早已让这些英雄无愧于心。
《水浒传》读书笔记2眼中似乎有泪;口中似乎叫好;脸上似乎为这一切不值……《水浒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主线的小说,主要讲的是宋江武松柴进等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替天行道,消灭贪官污吏的故事传说。
作者施耐庵以他独有的视角和极富个性的语言将每位英雄人物的性格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宋江柴进仗义疏财;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鲁智深的行侠仗义等等。
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七十回以宋江晁盖为首,逐渐吸纳四方豪杰上梁山,是为了反抗昏庸腐朽的统治,直到一百零八条好汉齐聚忠义堂,排定“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
后五十回则描写梁山好汉受朝廷招安,为国家效力,但最后还是以悲剧收尾:统治者以“借刀杀人”的策略,命令梁山泊好汉前去征辽。
水浒传读书笔记(精选20篇)
![水浒传读书笔记(精选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311ec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f.png)
水浒传读书笔记(精选20篇)篇1:《水浒传》读书笔记这个寒假我读了《水浒传》这本书让我念念不忘,我读得非常认真但还是半懂不懂。
但是有一个人物的故事让我心旷神疑,他就是鲁知深。
鲁知深是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汉,十员步军头领第一名。
鲁知深原名鲁达,是老经略相公府帐前提辖,人称鲁提辖。
名字听上去有点鲁莽但是他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啊!有一次他从五台山智真长老推荐到大相国寺,大相国寺智清长老和其它方丈都觉得鲁知深是个鲁莽的军汉,不能留在寺中。
就让他去看管酸枣门外的一片菜园。
这个菜园常有破落户泼皮来偷菜。
鲁智深上班第一天,这二三十个偷菜的破落户头领过街老鼠张三和青草蛇李四决定给他一个下马威,借参拜机会把他掀到粪窖里去。
鲁智深不知是计,听说他们是街坊就叫他们到屋里来泼皮不肯起来。
因为鲁智深以前是提辖在心里猜肯定是要暗算他,走上前去这时两个头领一个抢左脚一个抢右脚。
鲁智深不等他们沾身飞起右腿把李四踢下粪窖,张三恰好要走结果左脚早已把张三也踢了进粪窖里了。
还有一次林冲被刺配沧州路上两个监押决定在野猪林里结果了他一棍刚举起来,一条铁禅杖飞过来把棍给打飞了,那人就是鲁智深。
他为什么能及时的出现呢?因为自从那日林冲买刀后吃了官司但无法营救,听得林冲断配沧州便到开封府前。
正看见酒保请两个公人说话,心疑这路上会害林冲所以鲁智深一路上跟着暗中保护。
鲁智深真是三大五粗,武艺高强,力大无比,性格豪爽。
这样性格突出的人物时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这就是洒家的读后感。
篇2:《水浒传》读书笔记毛主席曾经说过:“读不完水浒传就不是中国人。
”这个暑期我终于把《水浒传》这脍炙人口的名著看完了。
果然是四大名著之一呀,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让我难以忘怀。
《水浒传》是历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它塑造了众多英雄好汉的形象。
有豁达鲁莽的鲁智深;雪中送炭的宋江;稳健勇猛的林冲;足智多谋的吴用,单纯狂野的李逵,情深义重的武松。
他们嫉恶如仇,劫富济贫,铲除贪官污吏,为人民除暴安良,他们的理想就是能够报销国家,给百姓一片明朗的天空。
水浒传读书笔记3000字
![水浒传读书笔记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8e45dc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0.png)
水浒传读书笔记3000字古典名着水浒传,是一部不可多得文学奇葩。
它描写了以水泊梁山为根据地的农民起义军,从发生到时发展状大,最后失败的全过程。
现在就和店铺一起来看看水浒传读书笔记30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水浒传读书笔记3000字篇1说到我国的四大名著,自然会想到《水浒传》,它就是我最喜欢的一本。
《水浒传》的全称为《忠义水浒传》,本书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书中出现的人物有数百人之多,是世界文学史上人物最多的小说。
我好不容易看完了全书,印在脑海里的除了栩栩如生的一百零八个好汉之外,最重要的还有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忠和义。
在我眼里,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个好汉,个个都是英雄。
其中“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都是惩奸除恶的大英雄,我非常崇拜他们。
鲁智深和武松都爱喝酒,醉酒之后会做出种种惊天动地的事。
但我认为“花和尚”鲁智深和“行者”武松,这两人的行为还是不同的。
武松其实并不是个贪杯的人,他喝酒往往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
比如在景阳冈,本来他也不是想喝许多酒,因为看到了酒馆的招牌“三碗不过岗”,他的豪气和霸气立刻就显现出来了,于是他就是要喝满三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俗话说“酒壮英雄胆”,他本来就艺高人胆大,再借着酒劲奋力搏杀,结果老虎非但没吃了他,而是变成了他的囊中物,他就成了人们奔走相告的大英雄,给当地人民消除了虎患。
这顿酒,吃得好,吃得威风!而鲁智深喝醉酒只是为了逞能。
有一次,鲁智深和一些小混混们喝酒喝得太高兴了,看到旁边的杨柳树都不爽了,觉得有鸟屎,扰了兴致,居然又大喝几碗之后,把一棵千年的垂杨柳连根拔起,在场的人一片惊呼,掌声如同雷鸣一般,满足了鲁智深的“英雄心理”,哎,可惜了好好的杨柳树,招谁惹谁了,竟然遭遇灭顶之灾呀。
可见,鲁智深并不是用武功为大家做好事,只是匹夫之勇罢了。
武松喝酒还是一种策略。
一次武松知道蒋门神是个大恶人,几次去找他算账,可不见其踪迹,怎么办呢?于是武松假装喝醉酒,故意调戏蒋门神的妻子,达到了引蒋门神出来的目的。
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_读后感作文
![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_读后感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481d79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c.png)
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篇一:水浒传读后感】闫晨辉因为我很喜欢武侠打斗一类的书,在电视上看了几集水浒传,感觉很有意思,就买了一本水浒传看了起来。
在还没开始看的时候,听别人说过水浒传,在一百零八将中,最让我佩服的是宋江,因为他不仅是老大,而且为人仗义,在兄弟们需要他的时候,总能及时赶到,并且心地善良,不管他认不认识的人,只要有困难,他都会出手帮忙。
在读完水浒传之后,我感到很痛惜,因为宋江总想招安,虽然他是想让兄弟们生活的更好,远离和官府打打杀杀,并且可以精忠报国,但是皇上却是在利用宋江他们,并不相信他们,让宋江一行人去把各地区的农民起义全部消灭,在这个过程中,梁山好汉死的死,伤的伤,燕青和武松不愿再过这样的生活,离开了剩余的兄弟们。
最后原来的一百零八个人中,只有二十七个人存活,回到了皇宫。
读完以后,我对宋江的喜欢从此破灭,如果他一心不想着招安,而是和其他的起义军一起起义,那结局还会是这么的凄惨吗?不会。
让我对宋江好感全无的主要原因是,他用毒酒把对自己最忠心,最热爱的弟弟给毒死了,虽然他这样是为了怕他弟弟在自己被陷害死以后为他报仇而名誉受损,但也不能应此毒死他弟弟。
所以,宋江的行为让我对他好感全无。
【篇二:水浒传读后感】黄橙煦看完《水浒》我的感触不过“义”“俗”两字。
“义”便是义气,梁山好汉相聚不过为个“义”字,而这“义”的由来却是鱼龙混杂,有的是当真的江湖侠义,有的不过被逼而产生所谓的“义”,总之各类的理由。
友谊能产生“义”,被搭救而感恩能产生“义”,日久而生亦能见“义”。
一百零八人不过为一个“义”聚集梁山,也因个“义”让《水浒》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我们爱读《水浒》,说到底就是图个看他们豪迈义气的爽快,逞逞英雄好汉的威风,满足抒发自己的豪情,以此来充实我们内心的“义”。
“义”同样是正义,是替天行道的大义、真理。
一个个好汉不是被官府欺压,就是家境不好,或是冲动得动不动就拔刀相助的易怒者,总之一个个都看官府不顺眼。
《水浒传》读书笔记(精选19篇)
![《水浒传》读书笔记(精选19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84bd0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c.png)
《水浒传》读书笔记(精选19篇)《水浒传》读书笔记篇1我从小就喜欢看小说,尤其是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书,很感兴趣,能够说是百看不厌。
此刻就单讲《水浒传》。
读完了水浒传,我认为这本书有三大好处。
第一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单八将。
人物虽称不上个个性格鲜明,但也每人都有自我的拿手绝活,例如浪里白条张顺水性奇佳、智多星吴用文武双全、还有入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法,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有人说《水浒传》里108将是勉强凑齐的,就是为了凑传说中的108星。
可如果要是真这样写,那么不仅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丢失了一百单八将从天而降的好处,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极品。
第二点就是《水浒传》中对剧情的刻画描述。
《水浒传》从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奉招破大辽到微宗皇帝梦游梁山伯,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众多。
可作者施耐庵在写作方面,能够说是游刃有余,由不得你不继续往下看。
仿佛自我到了真实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让人叹服。
第三点我要说的是《水浒传》对于历史的记述。
我认为,这样一个类似于“神话”的故事,可对当时民不聊生、外敌入侵、军队战斗力下降的社会表现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大家想,如果国家太平、人民生活舒适;如果徽宗皇帝向唐明皇一样,那么怎样会有数万好汉奋勇起义?但有一点我不明白,宋江为什么不推翻宋朝,自我做皇帝。
而要投降宋朝,做宋朝的奴才。
不明白!不明白!看来,水浒传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更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和机关腐败的历史书。
《水浒传》里虽然有一些是虚构的,但这本书不仅仅能够联系现代的社会,还写出了古代机关的腐败。
《水浒传》真是一本好书呀!《水浒传》读书笔记篇2《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2024年《水浒传》读书笔记(精选15篇)
![2024年《水浒传》读书笔记(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ff384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1.png)
2024年《水浒传》读书笔记(精选15篇)《水浒传》读书笔记1(约979字)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仅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我的祖国,对自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我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可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资料.《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仅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能够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义,能够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能够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活力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我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一个人,能够不相信神,却不能够不相信'神圣'。
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12篇
![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f13634fad6195f312ba62a.png)
《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一):古典名着水浒传,是一部不可多得文学奇葩。
它描述了以水泊梁山为根据地的农民起义军,从发生到时发展状大,最后失败的全过程。
作为这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宋江,有非凡的组织才能与军事才能。
他在梁山上的一个想法,一个决策,直接影响着梁山的末来。
个性是全书的后部分基本上断送了所有的起义成果,可梁山的众兄弟,还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他,他能做到这样,我们这天,是否能从中得到借鉴。
宋江何许人也,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坐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
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四海之心机。
江湖人称及时雨。
在网络人才,使用驾驭人才,宋江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一、征服人心,部下效命、死而无怨宋江用人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刘备能叫诸葛亮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临死前还精心挑选姜维接班,继续为刘家赤胆忠心。
而他的对手曹操,虽然能征服人才,而不能征服其心,赤壁之战,黄盖用苦肉计,阚泽献诈降书,庞统又献连环计,铁锁连舟,眼看孙刘联军就要火烧战船了。
徐庶徐元直,心知肚明,就是不说,操贼早把他的心伤透了,结果曹操八十三大军毁之一旦,失去了统一中国的绝好机会,要不是华容道上关云长询情卖放,自已可能连性命都会丢掉;曹操的另一位部下司马懿才能与诸葛亮差不了多少,他们父子合伙,不但把曹家的天下夺去,几乎曹氏子孙杀光。
刘备比曹操高明的地方就是,要想征服天下,最重要的是征服人心。
士为知已者死。
宋江在征服人心上比刘备毫不逊色。
他能宽以待人,网络人才,救人于危,雪中送碳。
晁保正七人,智取生辰纲,事情败露,官军来捕,宋江冒险,为其送信,七人顺利梁山落草。
又为晁盖一封书信,杀了阎婆惜,宋江偏偏不上梁山颠簸流离先跑到柴进庄上,又跑到孔明孔亮处,又去了清风寨,结识了柴进、武松、孔明、孔亮、燕顺、王矮虎、郑天寿、花荣、黄信、秦明、吕方、郭盛。
之后又折回宋家庄被擒发配,发配江州。
一路上又结识了,李俊、童威、童猛、穆弘、穆春、张横、张顺、李立、李逵、戴宗等一群英雄好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传》读书笔记3000字【第1篇】《水浒传》读书笔记3000字中国的政治体制,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清朝的覆灭,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
在这几千年中,世世代代的人们所期盼的是明君贤相,如果不幸遇到昏庸暴君,那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是灾难,人们处于一个没有明君贤相、官场腐败丛生的时代,往往就会期盼英雄的出现,期盼救世主的到来。
《水浒传》之所以成为四大名著之一,和它描写的反抗精神,展示出的英雄主义情结有很大关系,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它符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
追溯《水浒传》故事发生的背景,当时正值南宋,政治腐败,常年战乱,百姓常常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加上高俅等奸臣当道,百姓更是受压迫得苦不堪言,最终激起并形成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暴动。
书中所写的大背景就遵循了这样的历史规律,书中的108个“梁山好汉”,几乎都是被各种原因逼上的梁山,不得不起义造反,在每个人物的身上都表现出了或多或少的英雄主义情结。
那什么是英雄主义?现在的英雄主义是指人所具有的不甘落后,不愿平庸无闻地生活和工作,希望对全世界做出瞩目贡献的一种精神风貌和意志品质。
还有的解释是成全小我,坚韧不拔中又无形中折服一群人的品质。
如果按照《辞海》的解释,就是“主动为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任务而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气概和行为”。
不过当我看完了全书,却认为《水浒传》中的“108好汉”并不都存在“真正”的英雄主义,先不说其中有些人的行为和手段让人十分不齿,更有些所谓的“梁山好汉”根本担不起英雄二字。
或许这里面有着时代的局限性,或许是因为农民阶级起义的局限性,但不能否认书中的很多价值观都不能为现在的人所接受。
在书中,第一个让我觉得存在伪英雄主义的便是书中的主角,同时也是坐梁山头把交椅的宋江。
在书中他为了扩大梁山的势力,招揽人才,使了很多让我觉得很下作的手段。
更不说他自始自终把自己怀有的私人目的,强行加于别人身上,最终也落得了个悲剧结局。
《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有不少人是被奸臣、贼人或腐败官场给逼上梁山的,比如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这三个人中鲁智深和武松也是我最喜欢和佩服的人物之一,鲁智深和武松可以担得起真正的英雄主义,他们同样都忌恶如仇。
鲁智深有“倒拔垂杨柳”之神力,这一点就有古往今来英雄的特点,他身上还存有侠义之气,路见不平帮助金氏父女,拳打镇关西;同时也十分有兄弟义气,不止一次地救林冲于危难之中,充满了英雄豪气,即使有时行事不拘小节,但也无损他的人格魅力。
在书中最终大彻大悟的也只有他,一般只有高僧才能够做到“坐化”,鲁智深的结局便是坐化于庙中,这让他的英雄形象还多了一丝令人尊敬的神圣感。
而武松武艺高强,勇猛无比,与老虎相斗都不落下风,他和鲁智深一样,都痛恨官场的腐败和不平之事。
怒杀潘金莲、西门庆,后来血溅鸳鸯楼都显示出了他的血性,后来随众人一同征讨方腊,在被砍掉一臂的情况下,依然活捉了方腊,大大显示出了其英勇无畏的精神。
而他最终却选择到六合寺出家,理由是自己已少了一臂,已是个废人,但是我却觉得武松应是看透了黑暗世道,也不想再被俗世牵绊,他最终活到八十岁,寿终正寝,也算是个好结局。
这两个英雄人物的最终都是皈依了佛门,也许他们经历了一番跌宕之后最渴望的是平静的内心,远离杀戮的平静。
这比较符合英雄在我心中形象,那就是既能轰轰烈烈、快意恩仇,搅弄一番风云,又能回归本心和平淡。
而我们再细数那些梁山好汉中被宋江、吴用等用计“赚”上山的人,最典型的就有玉麒麟卢俊义、霹雳火秦明、美髯公朱仝、扑天雕李应。
宋江是怎么用计把这几个人逼上山的呢?卢俊义,绰号“玉麒麟”,武艺高强,棍棒天下无双,江湖人称“河北三绝”,祖居北京大名府,原本是河北大名府富商、大财主、员外。
按他本人的话说:“卢某生于北京,长在豪富之家;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更兼俊义作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
这卢俊义有这么显赫的身份,生活富足,肯定是不想上梁山的,宋江看招他不来,便派吴用装扮成一个算命先生跑到北京大名府前,有意让卢俊义撞上,并给卢俊义算了一卦。
吴用胡诌卢俊义有血光之灾,必须到东南一千里的地方去避祸,才能化解。
实际上就是想骗他到梁山附近,然后把他劫上山。
不仅如此,吴用还有意骗卢俊义自己在墙上题了暗合“卢俊义反“的藏头诗一首:“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之后卢俊义路上途经梁山,果然被劫上了山,宋江等人把他扣在山上,为了断卢俊义的后路,又偷偷找到他的管家李固,让李固去告卢俊义与官府勾结,卢俊义就此下了大牢。
这些都在梁山的意料之中,再后来他们在卢俊义流放的路上顺势救下他,卢俊义也就没办法只好随他们上山了。
从设计陷阱到卢俊义不得不上山,宋江等人的计谋环环相扣,虽然说不上恶毒,但却不光明,卢俊义和他们本无仇怨,却遭到他们这样设计,这根本是小人做派,这样的行为岂是正大光明的英雄作为。
再细想宋江等人为什么一定要拉卢俊义入伙,我认为是看上了他的显赫身份和财富,有这样一个人到了梁山既可使梁山的名头更响亮,又能带来很多财富,加上卢俊义武艺高强,更是梁山所需要的。
再说一说霹雳火秦明,秦明不仅是被梁山给逼上了山,还被梁山害得家破人亡。
这一段是我觉得宋江等人做得最没有道义的事情之一。
在花荣反了之后,时任兵马统制的秦明去清风寨平叛被擒,兵马统制在当时可是一个高级别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分军区司令。
宋江等人下跪劝他归顺,秦明都并没有同意,反而说:“秦明生是大宋人,死为大宋鬼。
朝廷教我做到兵马总管,兼受统制使官职,又不曾亏了秦明。
我如何肯做强人,背反朝廷!你们众位要杀时,便杀了我,休想我随顺你们。
此时的秦明,态度非常坚决,宁死也不肯反叛。
众好汉见劝不动他,口头上答应送他回去,却又留他吃晚饭,趁机灌醉了他,就在他醉酒之际,宋江安排众人去穿上秦明的衣甲,冒充秦明,带着人马来到青州城外,把当地数百人家的居民们杀了个精光!把房屋都放火烧做白地一片,尸体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记其数。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真的不能理解,这就是所谓好汉英雄行径吗?这说白了其实就是杀人放火的事。
为了赚秦明上山,不惜伤害普通百姓,还说什么替天行道,这种行为在我看来就是令人发指的强盗行径。
接下来梁山众人成功栽赃陷害了秦明,秦明第二天下山回青州,青州知府在城楼上向他喝道:“……你如今指望赚开城门取老小。
你的妻子,今早已都杀了。
你若不信,与你头看。
”秦明家破人亡,又无从可去,事已至此宋江也就顺利拉了秦明下水。
秦明这个人倒也奇怪,被害得老婆孩子一家人都没了,最后却又归顺,还娶了花荣的妹子,这从他说自己“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不过三天而已。
在我心里这秦明看到又可以娶个老婆就不管全家被杀的仇了,也算不得什么英雄了。
还有两个人美髯公朱仝和扑天雕李应,都是被赚上了山。
朱仝曾经义释宋江晁盖,后来又义释雷横,最后被刺配沧州,好不容易得到赏识被派去照顾小衙内,可小衙内却被吴用李逵等人骗走杀掉,不得已又只能上山。
小衙内只是个无辜的小孩,却被无辜牺牲,哪有英雄会乱杀妇女儿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呢,特别是伤害儿童一向都被视作没有人性的表现,就算他们是为了大局而赚人上山,但也可以想其他办法啊,何必用这么残忍的方式,简直不能称作英雄之举。
而李应被赚上山,用的是赚卢俊义、秦明上山相似的法子,在三打祝家庄时被萧让、戴宗等假扮官捉拿押解,途中被林冲等解救,吴用派人去将李家烧成白地,又将其家人接上山,李应不得已也只有落草了。
梁山上的许多人最初都不是自愿山上的,越是家境优越,官职级别越高的,越是不可能自愿做土匪。
这也侧面表现出了梁山众人是有派别的,一部分人便是身份本来就尊贵的人,他们是不愿意当土匪的,一部分是身份地位本来就不高,或者本来就是土匪山贼的人,这两拨人刚好为后来的招安做了铺垫,前者越多,梁山中支持招安的热便越多。
作为《水浒传》中心人物的宋江,他的英雄主义是“忠”“孝”“义”。
只不过他的“忠”是忠于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而不是忠于普通老百姓为首的人民大众。
在儒家的思想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孝”的三步和最高境界。
而宋江他展现的是一种虚伪的、自私的、狭隘的“孝”道。
宋江一没有体现他的家庭责任观;二虽然宋江建立了他的“梁山”,但是以宋江为首的梁山上的英雄们,他们的“暴力革命”和“暴力的生活方式”严重扰乱了当时的社会秩序;他们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无疑影响了当时人们的正常生活。
他们的“仁道”只是对自己的仁道,而不是对天下老百姓的仁道。
从“义”的层面来看,宋江试图用“天下是一家,四海皆兄弟”的理念来招揽和维系梁山的英雄们的人际关系。
然而,宋江的“义”最终是以“不义”而告终。
所以我认为宋江身上有着伪英雄主义。
纵观全文,梁山众人在山上时所做的也无非是打家劫舍,也没见他们“替天行道”多少次,每次劫完之后也没见他们如何救济穷困苦难的百姓,都让他们“大碗喝酒,大碗吃肉”了。
要说他们真正对南宋的百姓做了些什么那也是在招安之后,去剿灭各方匪首的时候,且不说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再整天躲在梁山上,能够重新回到朝廷之中,能够过上安定的日子,毕竟当土匪也并不是什么光彩事,要不然宋江也不会打出“替天行道”来美化梁山。
虽然他们去剿匪的目的不见得纯粹为国为民,但这好歹也真是为百姓做了点实事,这时才有了点英雄的感觉,做了点英雄该做的事情。
英雄并不好当,真正的“英雄主义”在每个人心理都会有不同的定义,但我相信相同的是,真正的“英雄主义”奉献牺牲一定远多于得到。
【第2篇】《水浒传》读书笔记3000字《水浒传》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写出复杂的性格内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环境的依据,同时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人物形象带有理想色彩,同时又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
《水浒传》不单以情节的生动紧张取胜,还有较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
小说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通俗、简练、生动、富于表现力的文学语言。
与内容相适应,前70回连环套式的艺术结构也独具特色。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对于这些英雄人物,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歌颂了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义行动,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高尚的品格。
一些出身下层的英雄人物,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对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感受最深,因此当他们一旦造反后,他们的反抗性也最强,什么统治阶级的法度条例,对他们毫无约束,象李逵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
他们为了起义的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作者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赞扬,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热爱。
作品歌颂这样一批被统治阶级视为所谓“杀人放火”的强盗、朝廷的叛逆,一些所谓“不赦”的罪人,把他们写得如此光辉动人,可敬可爱,这显示了作者的胆识和正义感情。
与此相反,作者对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则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