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建筑问题的综述
地下水位对基坑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位对基坑工程的影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基坑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地下水位作为基坑工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工程的施工和稳定性具有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地下水位对基坑工程的影响,并针对各种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地下水位过高对基坑工程的影响当地下水位过高时,对基坑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水位的上升会增加基坑侧壁的水压力,导致基坑土壁失稳,易发生塌方事故。
同时,高地下水位下的土壤饱和度增大,土壤的抗剪强度降低,容易发生滑坡、液化等不稳定现象。
2. 高地下水位会渗入基坑中,使基坑内土壤湿润,导致基坑的侧壁和底板易发生坍塌。
湿润后的土壤,其承载力以及抗拉强度均会显著下降,增加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3. 地下水位过高还会导致基坑工程施工周期的延长。
施工过程中需要排水处理,以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
而过高的地下水位将增加排水的难度和时间成本,从而造成施工周期的延长。
针对地下水位过高对基坑工程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1. 降低地下水位: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是常见的应对措施。
可以通过井点降水、抽水井、暗挖井等方式将地下水位降至安全范围内。
2. 加固基坑侧壁:在基坑侧壁进行加固,加强土壤的稳定性,以应对地下水位上升带来的水压力。
可以采用支撑结构、钢支撑、预应力锚杆等方式进行基坑加固。
3. 应对施工周期延长:在规划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并对工程进度进行合理安排。
同时,采取高效的排水工艺和设备,以减少排水时间和施工周期的延长。
二、地下水位过低对基坑工程的影响与地下水位过高相反,地下水位过低同样会对基坑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1. 地下水位过低会导致基坑周围土壤的干燥收缩,引起土壤的下沉和基坑侧壁的开裂,影响工程的稳定性。
2. 过低的地下水位会使土壤的抗剪强度增大,导致施工中的固结参数和不均匀沉降参数发生变化,对基坑土壤工程的计算和施工带来一定的困扰。
地下水位对土木工程结构的影响分析
地下水位对土木工程结构的影响分析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的高度,它对土木工程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影响土木工程的设计、建造和使用。
本文将从土木工程施工、土壤稳定性和混凝土结构三个方面分析地下水位对土木工程结构的影响。
一、地下水位对土木工程施工的影响地下水位对土木工程施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基坑开挖:当地下水位高于地面时,开挖基坑时会遇到渗水问题。
水的渗透会导致土壤流失,增加基坑的施工难度和风险。
因此,需要采取合适的渗水防治措施,如加固基坑壁、进行排水等。
2. 地下结构施工:地下水的压力对地下结构的施工有一定影响。
例如,当地下水位高于基础底板时,在浅基础施工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
对于桩基础施工,地下水位的变化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以确保桩身的稳定性。
3. 混凝土浇筑:地下水位的高低会影响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当地下水位较高时,混凝土易被浸泡,会导致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加,强度降低,甚至引起沉降。
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地下水位,采取防水措施,以确保混凝土浇筑的稳定性。
二、地下水位对土壤稳定性的影响地下水位对土壤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压力:地下水的存在对土壤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可以减少土壤的有效应力,降低土壤的抗剪强度。
当地下水位升高时,土壤的抗剪强度会减小,增加土体的压缩变形和沉降风险。
因此,在土壤稳定性分析和设计中,需要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
2. 土壤饱和度:地下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土壤的饱和度。
土壤的饱和度越高,抗剪强度越低,土壤的稳定性也越差。
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土壤的饱和度增加,容易发生液化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因此,在进行土壤力学参数确定和土壤工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位的变化。
三、地下水位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地下水位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耐久性:当地下水位较高时,混凝土结构容易受到地下水的侵蚀。
地下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酸性物质和盐类,会对混凝土的水化产物和钢筋起腐蚀作用,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地下水位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分析
地下水位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分析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面的高度,是一个重要的地下水参数,对建筑物的结构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
本文将分析地下水位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减少或消除这些影响的方法。
一、基础稳定性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建筑物的基础稳定性有直接影响。
当地下水位升高时,土壤的饱和度增加,土层的稳定性降低,导致建筑物的基础承载力减弱。
此时,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风险增加,可能导致结构损坏。
因此,在设计建筑物的基础时,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位的高低,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基础的稳定性。
二、地下水渗透地下水位升高也会导致地下水渗透进入建筑物内部。
当建筑物的防水措施不足或存在缺陷时,地下水会通过地基、管道和墙体裂缝等途径渗透进入建筑物内部。
这将引起墙体、地板和墙壁的潮湿,甚至引起霉菌和腐朽的问题。
为了减少地下水的渗透,应该加强建筑物的防水设计,并及时修复漏水问题。
三、地下水压力地下水位上升会增加建筑物承受的地下水压力。
地下水压力的增加会对建筑物的地下结构施加额外的荷载,例如地下室、地下管道等。
如果建筑物的地下结构不足以承受这种额外荷载,可能会导致结构的破坏或变形。
为了减轻地下水压力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可以采取降低地下水位、加强地下结构或排水系统的措施。
四、土壤腐蚀地下水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可能对建筑物的结构材料产生腐蚀作用。
例如,地下水中的高含盐量会导致钢筋腐蚀,进而引起混凝土的开裂和剥落。
此外,地下水中的酸性物质也会对建筑物的金属部件造成腐蚀。
因此,设计和选择建筑材料时,需要考虑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腐蚀作用。
五、地震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还可能对建筑物的地震响应产生影响。
据研究,当地下水位升高时,土壤的动态特性和抗震能力会发生变化。
这意味着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受力和振动特性可能会改变。
因此,在地震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地下水渗透、地下水压力、土壤腐蚀以及地震响应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地下水是指位于地表以下的水体,它是地球上丰富的水资源之一。
然而,地下水在建筑工程中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包括地基沉降、建筑物变形、地基稳定性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地基沉降地下水位的变动可能导致地基沉降。
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地基中的土壤会变得干燥,引起土壤收缩,从而导致地基沉降。
相反,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土壤会变得湿润,容易变软,同样会引起地基沉降。
地基沉降可能会损害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甚至导致建筑物倾斜、倒塌。
解决方案:为了应对地基沉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在地基设计阶段,需要对地下水位的变化进行充分的考虑,并确保地基能够承受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的沉降。
其次,可以采用加固地基的方法,例如灌注桩、钢筋混凝土地基板等,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
2. 建筑物变形地下水的存在对建筑物的变形产生影响。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建筑物周围的土壤会变得松动,造成土壤沉降,进而导致建筑物的沉降和变形。
建筑物的长期沉降和变形可能导致墙体开裂、地板变形等问题。
解决方案:要解决建筑物变形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在建筑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影响,并合理选择结构材料和施工方法。
其次,可以在建筑物周围设置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下水,减少土壤的吸湿沉降。
3. 地基稳定性地下水对地基的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
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地基中的土壤可能会干燥收缩,导致地基的稳定性降低。
相反,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土壤会变得湿润,对地基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解决方案:为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可以考虑以下对策。
首先,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控制地下水位的变化。
其次,可以采取加固地基的方法,如增加地基的承载力、采用加固材料等,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总结:地下水对建筑工程有一定的影响。
地基沉降、建筑物变形和地基稳定性是地下水带来的主要问题。
通过在设计和施工中充分考虑地下水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减少地下水对建筑工程造成的影响。
土木工程中的地下水位变化对建筑物影响分析
土木工程中的地下水位变化对建筑物影响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土木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地下水位变化对建筑物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位变化对建筑物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地下水位变化是指地下水水位在一个时间段内的不断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由于气候变化,地下水的开采、填充和排水等因素引起。
地下水位的升高或降低都会对建筑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地下水位的升高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基础遭受侵蚀。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土壤会变得湿润,这可能导致土壤流失或压实,从而导致建筑物的基础变得不稳定。
如果基础不稳定,建筑物可能会出现倾斜甚至倒塌的风险。
因此,在设计土木工程时,必须考虑地下水位的变化,确保建筑物的基础能够承受不同水位情况下的压力。
其次,地下水位变化还可能导致地下水渗透到建筑物内部。
当地下水位升高时,地下水可能通过建筑物的墙壁、地板或地下室渗透进入建筑物内部,导致建筑物的损坏。
水的渗透会导致墙壁和地板的腐蚀,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
为了防止水的渗透,土木工程师通常需要采取合理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选择,并在建造过程中加强防水措施。
另外,地下水位变化还可能引发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地基沉降问题。
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土壤中的含水量减少,导致土壤的干燥和收缩,进而导致地基沉降。
地基沉降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不平整,损害建筑物的稳定性。
为了减少地基沉降带来的风险,土木工程师通常会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例如预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并选择合适的地基工程技术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对于地下水位变化可能引发的问题,土木工程师可以采取一系列解决方案。
首先,监测地下水位变化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使用地下水位监测设备和技术,土木工程师可以及时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可能的问题。
其次,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工艺也是降低地下水位变化影响的重要手段。
在土木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地下水位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
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及防治措施
详细描述
在北京地铁施工过程中,隧道穿越含水层时 经常遇到涌水现象,影响施工进度和安全。 同时,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地下水的活动也 可能导致隧道结构发生变形,甚至引发塌陷 等事故。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北京地铁建设 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加强地质勘查、合理设
计隧道结构、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等。
上海某大型建筑工程中的地下水问题及处理措施
广州某高层建筑基础工程中的地下水问题及处理措施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广州某高层建筑基础工程中,地下水问题表现为对基础承 载力和稳定性要求的影响。
在广州地区,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经常 面临地下水的挑战。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必须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应对地下水问题。常见的处理 措施包括桩基、止水帷幕、排水降水等。这些措施能够有 效地提高基础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使用 。
02
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具体影响
施工难度增加
土壤液化
地下水位的波动会使土壤变得疏松,导致土壤液化,影响地基稳定性,进而增加 施工难度。
地下管线干扰
在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可能与其他地下管线产生冲突,需要额外的时间和资源进 行管线迁移或保护。
施工进度受阻
降水需求
为了降低地下水位,需要进行降水作 业,这会延长施工周期。
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
地下水的流动和压力可能导致土壤侵蚀,影响工程安全和稳 定性。
预防措施
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评估,了解土壤结构和地下 水情况,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如土壤加固、排水降水等。
地下管线腐蚀
地下管线腐蚀
地下水可能对地下管线造成腐蚀,影响管线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预防措施
地下水位变化对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
地下水位变化对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了地下水位的快速波动,这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地下水位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土壤的饱和度和承载能力,从而导致建筑物的下沉、倾斜甚至崩塌。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位变化对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
首先,地下水位上升会增加土壤的饱和度,导致土壤变得松软。
当建筑物的基础处于这样的土壤上时,地下水的浸润会使其基础的稳定性大大降低。
高水位还会对基础深度造成影响,因为水的重量会增加地下水对基础的压力,进而使建筑物的基础下沉。
如果地下水上升更加剧烈,建筑物基础的下沉速度可能超过修补的速度,导致建筑物整体的不稳定。
其次,地下水位下降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土壤的饱和度减小,导致土壤更加紧密。
虽然土壤紧密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但如果建筑物的基础设计是依赖于高饱和度土壤的话,在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下会导致基础承载力不足,从而引发建筑物的下沉或倾斜。
此外,干燥的土壤会收缩,进一步削弱了建筑物的稳定性。
面对地下水位变化对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首先,建筑物的基础设计应充分考虑地下水位的变动。
灵活的基础设计可以使建筑物适应不同水位的变化,例如采用可调节高度的地基柱或采用深挖基坑等技术来处理地下水位波动。
此外,加强地下水位监测也是重要的措施,及时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修复基础。
其次,建筑物的防水工程也至关重要。
在高水位的情况下,地下室和地下车库容易被渗水,这不仅会损坏建筑物内部设施,还会对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防水层的设计和施工,合理选择防水材料,确保建筑物抵挡地下水的压力。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也是保持其稳定性的关键。
建筑物的土壤基础可能会受到地下水位变化的长期影响而逐渐下沉,需要定期测量基础沉降和倾斜程度,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适当的补强和加固也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确保其能够承受地下水位变化带来的影响。
地下水升降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
地下水升降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地下水是地球上存储量较大的淡水资源,对于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保障人类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岩土工程中,地下水的升降往往会引起各种问题,给工程建设和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本文将就地下水升降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一番探讨。
地下水的升降会直接影响土壤和岩石的力学性质。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土壤中的孔隙水压力会增大,土体的饱和度增加,导致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这将对岩土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
在土坡工程中,地下水的升高可能导致土体的稳定性降低,增加土体发生滑坡的风险;在基础工程中,地下水的升高会降低土基的承载力,增加基础沉降的风险。
在岩土工程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地下水的升降对土体力学性质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
地下水的升降还会引起土体的膨胀和收缩。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土体中的膨胀性土壤会吸水膨胀,导致土体体积增大;而地下水位下降则会导致土体松散、干燥,引起土体收缩。
这种膨胀和收缩会导致地基和基础沉降不均匀,从而影响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特别是在地下水位下降时,土体的收缩会导致基础沉降,可能引起建筑物或道路的裂缝和变形,严重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地下水升降较为显著的地区,必须加强对土体膨胀和收缩特性的研究,制定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以确保工程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地下水的升降还会引起地下工程结构的浸水和泄水问题。
地下水位上升会增加地下室、地下隧道等地下工程结构的浸水风险,影响结构的使用;而地下水位下降则会引起结构的泄水困难,增加结构的维护成本。
在地下水位升降较大的区域,必须加强对地下工程结构的防水和排水设计,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地下水升降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在工程实践中,必须充分考虑地下水的升降对土体和结构的影响,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加以应对,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理论的不断深化,相信我们能够更好地解决地下水升降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岩土工程支持。
地下水位对土建工程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地下水位对土建工程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面与地表之间的分界面。
它是土建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地下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地下水位对土建工程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地下水位对土建工程的影响地下水位的高低会对土建工程产生多种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基稳定性受影响:地下水高位时,地下水的压力会增大,导致土体失去一部分有效应力,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土建结构容易出现下沉、位移和破坏等问题。
2. 土层软弱易塑性增加:地下水的存在会对土层的力学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高位地下水会使土壤中的细颗粒颗粒间增加黏着力,土壤变得容易软化,黏性增加,从而导致土层易塑性增强。
这对地基基础的设计和施工造成一定的困难。
3. 地基沉降问题:地下水位的高低还会影响土壤的压缩性和膨胀性,从而导致地基沉降问题。
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土壤的压缩性较小,地基容易发生沉降。
而当地下水位较低时,土壤的干燥收缩性增强,地基容易出现膨胀、开裂等问题。
4. 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会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水分会穿透混凝土,与其中的水泥发生反应,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从而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
二、应对策略为了应对地下水位对土建工程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合理的水文调查和预测:在规划和设计土建工程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水文调查和预测。
通过测量、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对地下水位的合理预测,可以充分了解地下水的情况,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2. 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排水降水的方式,通过设置排水系统,将地下水降低到合理的水平,减少对地基的影响。
对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区域,可以考虑增加环境水源的补给,以避免土壤干燥收缩引起的问题。
3. 合理设计结构和材料选用:在设计土建工程时,应根据地下水位的情况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材料。
简要论述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简要论述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对建筑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地基稳定性:地下水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地基的稳定性。
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地基会因为受到水的浸润而失稳,导致建筑物产生倾斜或沉降等不良后果。
2. 水下建筑施工:水下建筑施工存在较高的危险性,例如:施工现场淹水等。
水下施工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防水措施、分层施工等,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3. 建筑物防渗:地下水的渗透会影响建筑物的防渗性能,容易导致墙体、地面甚至结构件的渗透,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4. 地下管道运行:地下水对管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管道的顶部和底部。
如果地下水位超过管道的顶部,则会对管道的安全产生潜在的威胁;如果地下水位低于管道的底部,可能会导致管道失去稳定性,从而造成管道破裂或损坏。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必须对地下水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地下水的存在会增加土壤湿度,导致土壤的稳定性降低,这将对建筑物的基础结构造成威胁。
当地下水位高于建筑物地基的深度时,地基将容易被浸湿,土壤会变得松散,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因此,在设计建筑物时,必须考虑地下水位的高低,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建筑物的基础能够稳定地支撑。
其次,地下水还可能引起建筑物的湿度问题。
当地下水渗入建筑物的地下部分时,会导致地下室和地下一层的潮湿问题。
这会给建筑物的使用和维护带来诸多不便,例如墙壁和地板的潮湿、霉菌和腐蚀的产生。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需要在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做好防水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地下水无法渗入。
此外,地下水对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也会产生影响。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建筑工地可能需要采取排水措施,以防止地下水渗入施工现场。
松软的地基和大量的地下水可能会导致施工困难和工期延长。
因此,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平衡措施的设计,以应对地下水的影响。
综上所述,地下水对建筑工程产生重大影响。
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位、防水措施和地基稳定性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固和使用的舒适。
地下水升降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
地下水升降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
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在水位高的地区。
地下水的升降可以引起岩土工程中的许多问题,包括土层的沉降、土体的侵蚀、地基的变形以及深部岩土体的破坏等。
首先,地下水的升降会对土层的沉降产生影响。
如果地下水位下降,土层中的孔隙水会被抽出,导致土层的压实,从而引起土层的沉降。
反之,地下水位上升则会使土层中的孔隙水增多,导致土层变松、结构变松散,最终引起土层的沉降。
其次,地下水升降还会引起土体的侵蚀。
这是因为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的溶解性物质,当水位上升时,水中的溶解性物质会被土体吸收,土体中的结晶盐和化学盐沉积会形成孔隙,在孔隙的作用下,土体就会发生破坏。
另一方面,由于地下水的流动性,长期优化过的岩土工程也会出现侵蚀导致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除此之外,地下水升降还会引起地基变形。
在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下,地基中孔隙水被抽出,地基自身就会向下塌陷,从而引起地基变形。
反之,在地下水位上升的情况下,地基中含水量增多,由于地基的固结性较差,也会导致地基变形。
最后,地下水升降还可能引起深部岩土体的破坏。
在水位下降时,地下水会从洞穴或孔道中流出,导致岩土体失去支撑,从而发生破坏。
而水位上升时,水压会增大,同时地下水的流动也会加快,这样就会增加岩土体的破坏风险。
因此,地下水升降对于岩土工程的影响是十分重要且需要引起关注的。
为了避免地下水升降引起的问题,岩土工程中需要对地下水进行科学管理和控制,采取合理的水利工程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
地下水位对建筑工程影响研究
地下水位对建筑工程影响研究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面的高度,它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结构设计和运营。
地下水位的变化与水文地质条件、降雨、渗流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地下水位对建筑工程的影响以及相关研究。
第一部分:地下水位对建筑施工的影响地下水位的升降对建筑施工具有显著影响。
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建筑施工中会遇到以下问题。
首先,地下水对土壤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土壤液化现象,增加了地基沉降风险。
其次,地下水会渗透进施工现场,增加了施工现场的湿度,并对施工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此外,地下水对混凝土施工也有影响,会导致混凝土早期强度下降,增加施工难度。
相反,地下水位较低对建筑施工也有一定影响。
首先,低地下水位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的干燥,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增加裂缝的风险。
其次,地下水位的下降可能使土壤发生收缩,导致地基变形,给施工工作带来困难。
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不同的地下水位条件。
第二部分:地下水位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影响地下水位对建筑结构设计有很大的影响。
地下水位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建筑结构需要更强的防水措施以防水从地下渗入建筑物内部。
此外,地下水位也会施加压力到建筑地基和结构上,因此必须计算地下水承压对结构的影响,以确保结构的稳定。
相反,当地下水位较低时,建筑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地基的稳定性。
低地下水位可能导致地基土层干燥和收缩,从而增加地基不稳定的风险。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地下水位的变化,并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三部分:地下水位对建筑运营的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也会对建筑的运营产生影响。
首先,较高的地下水位会增加建筑物内水分的含量,导致室内湿度较大,影响居住和工作环境。
地下水位对建筑物安全的影响研究
地下水位对建筑物安全的影响研究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面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它对建筑物的安全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建筑物的选择、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地下水位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位对建筑物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首先,地下水位的升高会导致建筑物地基的不稳定。
当地下水位升高时,地下水对建筑物地基的渗透力增加,会导致土壤流失和沉降。
这将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此外,地下水的渗透还会导致土壤的膨胀和收缩,增加了建筑物地基的变形和破坏的风险。
为了应对地下水位升高的影响,建筑物的地基设计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埋深较深的地基,从而降低地下水的渗透力。
此外,可以采取加固土壤的措施,如土壤改良、增加地基承载力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小地下水位对建筑物地基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其次,地下水位的下降也会对建筑物的安全造成影响。
随着地下水位下降,建筑物地基中的孔隙水将逐渐流失,造成地下水位下沉的区域出现地基下沉和沉降的风险。
这将导致建筑物的结构破坏和地基沉降,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构成威胁。
在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下,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保护建筑物的安全。
一种方法是加强建筑物地基的监测,及时发现地基沉降和结构变形的异常情况。
另一种方法是加强建筑物地基的加固,例如通过注浆或加设地下承台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抵御地下水位下降对建筑物安全的影响。
此外,地下水位对建筑物的安全还会对地下设施和环境产生影响。
地下水位的升高可能导致周边地区的地下管网、排水系统等设施受到影响,造成水灾和设施损坏。
而地下水位的下降可能导致地下水资源的枯竭,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农田灌溉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因此,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规划和管理措施,以保护地下设施和环境的安全。
综上所述,地下水位对建筑物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建筑物的选择、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地下水位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地下水升降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
地下水升降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地下水是地球表层以下,地质构造中相对居于隐蔽位置的水体,是一种自然界存在的重要水资源。
地下水在自然界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维持地表水体的水量形势和水质平衡的重要来源,而且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人类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下水都形成于地壳中,某种程度上代表地壳中的水体全貌,不仅与地壳中的水质有关,而且与地下水的水动态密切相关。
地下水作为岩土工程中的一种重要水源,在施工、治理和监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下水升降可能会引起岩土工程中的一些问题。
地下水升降会引起地基沉降和变形。
地下水将对地基土体施加一定的应力,在地下水位升高时,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增大,土体饱和度增加,导致土体体积膨胀,地基沉降和变形增大。
相反,在地下水位降低时,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减小,土体饱和度减小,导致土体体积收缩,地基沉降和变形减小。
地下水升降对地基稳定性和工程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
地下水升降还可能引起岩土工程中的土壤侵蚀和溶蚀问题。
地下水中含有一定的溶解性物质,随着地下水升降,地下水对土壤中的溶解性物质的运移也发生变化。
当地下水位升高时,土壤中的溶解性物质会随着地下水的上升而被携带到地表,导致土壤表层的溶解性物质丧失,从而引起土壤侵蚀。
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地下水中的溶解性物质会逆向迁移,溶解并带走土壤中的成分,导致土壤溶蚀。
土壤的侵蚀和溶蚀会导致岩土工程的土体失稳和沉降,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地下水升降还会影响地下水中有害物质的运移和分布。
地下水中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
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这些有害物质在地下水中的含量和分布也发生变化。
地下水升高时,会导致有害物质从地下水中释放到地表水体中,对地表水体的水质产生影响。
反之,当地下水位下降时,有害物质会被迁移到地下水中,对地下水的水质产生影响。
地下水升降对环境的影响也是需要重视的。
地下水升降会引起岩土工程中的地基沉降和变形、土壤侵蚀和溶蚀、有害物质的运移和分布等问题。
地下水位变化对城市建筑物安全稳定性影响
地下水位变化对城市建筑物安全稳定性影响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的高度,是地下水对地下储存空间的充满程度。
地下水位的变化对于城市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篇文章将讨论地下水位变化对城市建筑物安全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地下水位的上升会对城市建筑物的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的破坏。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地下水会对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设施产生巨大的压力。
地下水位的上升会导致土壤的松动和液化现象,进而导致建筑物的地基下沉、倾斜甚至坍塌。
此外,地下水位上升还会引发建筑物的地下室和地下停车场等地下空间的积水问题,给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结构稳定带来威胁。
其次,地下水位的下降也会对城市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地下水对地下储存空间的充盈程度减少,导致土壤的干燥和收缩。
这会使得建筑物的地基变得松散,增加建筑物下沉和倾斜的风险。
特别是对于那些依赖地下水位维持地基稳定的建筑物,如桥梁和地下管道,地下水位的下降将直接影响它们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了应对地下水位变化对城市建筑物安全稳定性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加强地下水位监测和预警机制。
地下水位的变化是一个渐变过程,及时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对于预防建筑物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要。
建立完善的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及时收集和分析地下水位数据,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能够在地下水位异常变化时及时发出警报,从而提前采取措施保护建筑物的安全。
其次,应加强建筑物的防水设计和施工。
地下水位上升时,防水是保护建筑物地下结构的关键措施。
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地下水位上升的可能性,采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和施工技术,确保建筑物的地下部分不受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
同时,在建设地下室、地下停车场等地下空间时,也应考虑地下水位变化对排水系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
此外,应加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管理。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项目的地下部分,避免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关键建筑物。
地下水位对建筑物基础稳定性的影响
地下水位对建筑物基础稳定性的影响地下水位是指在地下的水体的高度,对于建筑物的基础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位对建筑物基础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1. 影响因素地下水位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气候、地质条件、降雨量和地表径流等。
在某些地区,地下水位可能较高,导致建筑物的基础容易受到水的侵蚀。
2. 地下水位对建筑物基础的影响地下水位的上升会给建筑物的基础造成额外的压力。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水会进入土壤中,增加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隔,降低土壤的承载能力。
这将导致建筑物基础的不稳定性增加,容易引发基础沉降、开裂等问题。
另外,高地下水位还会导致土壤的液化现象。
液化是指土壤在地震或其他剧烈振动下失去固结力而变成液态的过程。
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土壤的饱和度增加,土壤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使土壤的固结力减弱。
一旦发生地震或振动,土壤容易发生液化,造成基础沉降,甚至导致建筑物倾斜倒塌的危险。
3. 应对措施为了应对地下水位对建筑物基础稳定性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对于处于高地下水位区域的建筑物,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监测。
通过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土壤的性质,能够及时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可以采取合适的基础工程措施来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例如,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可以采用深基坑开挖时的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对基础的影响。
另外,加固基础也是提高建筑物抗地下水位影响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增加基础的面积、加密主、辅助桩、加装支撑等方式来提高基础的稳定性和抗水性能。
此外,定期维护和检查建筑物的基础也十分重要。
定期检查基础是否存在渗漏、沉降、裂缝等问题,及时采取修复措施,以保证基础的稳定性。
总之,地下水位对建筑物基础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加强地下水位监测和基础工程的研究,提高对地下水位变化的预测能力,为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保障。
地下水升降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
地下水升降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1. 引言1.1 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地下水是指位于地表以下的水体,对岩土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下水的存在对岩土体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必须充分考虑地下水的作用。
地下水会改变土体的湿度、密实度和水分含量,导致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发生变化。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土体中的水分含量增加,土体会变得更为松软,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会减小。
反之,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土体变得更加干燥,容易发生开裂和塌陷。
地下水对岩土工程中的支护结构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地下水的作用会导致支护结构周围土体的变形和渗流,从而影响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设计和施工支护结构时,必须充分考虑地下水的存在及其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1.2 地下水升降的原因地下水升降是指地下水位的上升或下降,通常是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导致的。
地下水升降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一、自然因素:1. 降雨:降雨量的增加会导致地表径流和渗漏增加,从而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引起地下水位上升。
2. 地下水补给:来自河流、湖泊、泉眼等地表水的渗漏和地下水的补给是地下水升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季节性变化:季节性降水量的变化会导致地下水位的升降,例如雨季和旱季地下水位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二、人为因素:1. 地下水开采:大规模的地下水开采会减少地下水的补给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2. 沉降造成的地下水位升高:一些人为活动,如城市地表沉降、地下工程施工等也可能影响地下水位,造成地下水升降。
地下水升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地下水位造成的影响。
只有深入了解地下水升降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应对岩土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 正文2.1 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地下水是岩土工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对岩土体的物理性质和工程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
地下水的存在可以改变岩土体的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影响土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
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建筑问题的综述
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建筑问题的综述【摘要】地下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同时给地下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特别是针对建筑物地基而言, 地下水位的上升和下降可直接导致建筑物的变形或进一步的严重破坏。
地质体内的地下水可以由于开挖而涌出或突出;也可以由于人类活动而向地质体内充水,增加湿度,提高地下水水位,所有这些都可以引起地质灾害。
而在自然地质灾害形成中,地下水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7O%-8O%的地质灾害的形成都与地下水有关。
当建筑物场内有地下水存在时,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及其腐蚀性和渗流破坏等不良地质作用,对工程的稳定性、施工及正常使用都能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必须予以重视。
1、引言近年,伴随我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地基引起的工程事故呈上升趋势。
地基变形、地基失稳 (剪切破坏)、地基渗流、土坡滑动、地震破坏、软弱地基或不良地基等造成的工程事故屡见不鲜。
我们分析这些事故的发生原因之时,经常能看到地下水作为一种重要的甚至主要的因子出现。
在我国北方缺水地区,地下水作为一种工农业主要的水源被大量开采,区域地下水位逐年下降,这种现象在华北平原尤为明显。
故而在这些地区勘察和设计过程中常常忽视了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的预测。
2、环境对地下水位的影响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都将造成地下水位的变化。
自然因素方面,———————————————————————————————————————————————比如由于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一方面引致降雨特征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1993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以全球海平面2050年上升20cm~30cm 为依据,估计我国珠江三角洲海面将上升40cm~60cm,上海地50cm~70cm,天津地区70cm~100cm。
另外,丰水年持续的降雨,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水位的变化都将使地下水位回升成为可能。
在人类活动方面,水电站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实施,可能造成局部甚至区域水位的变化。
地下水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探讨
地下水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地下水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摘要:在工业建筑工程中,地下结构占有相当重的比重,如地下通廊、转运站、泵站、热电站地下输煤栈桥等,因此,重视地下水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简单探讨地下水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地下水结构设计危害防水引言《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J366-2004)(以下简称《规程》)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实施。
《规程》内容新颖、可靠、完备、实用,实施后必将促进我国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工作向前发展。
1、地下水对工程建筑的危害(1)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影响极大,如地下水位上升,可引起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降低,在有地震砂土液化的地区会引起液化的加剧,岩土体产生变形、滑移、崩塌失稳等不良的地质作用。
再有,在寒冷地区产生地下水的冻胀影响。
其实就建筑物本身而言,若是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压缩层内发生上升变化,水浸湿和软化岩土,因而使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大,建筑物则会产生过大的沉降,导致地基严重变形。
尤其是对于结构不稳定的土(例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对设有地下室的建筑的防潮和防湿也均为很不利。
(2)地下水侵蚀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对混凝土、可溶性石材、管道以及金属材料的侵蚀和危害。
突出表现在地下水的侵蚀性和地下水中的化学性质的积极作用,在工程上带来很大的危害,侵蚀性在或快或慢的进行,改变了各种建筑材料的使用预期。
(3)在饱和的砂性土层中施工,由于地下水的水力状态的改变,使土颗粒之间的有效应力等于零,土颗粒悬浮于水中,随着水一起流出的现象被称为流砂。
这种不良地质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土体流动,致使地表塌陷或建筑物的地基破坏,会给工程带来极大的困难,或者直接影响建筑工程及附近建筑物的稳定。
(4)如果地下水渗流水力坡度小于临界水力坡度,那么虽然不会产生流砂现象,但是土中细小颗粒仍有可能穿过粗颗粒之间的孔隙被渗流带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建筑问题的综述
【摘要】地下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同时给地下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特别是针对建筑物地基而言, 地下水位的上升和下降可直接导致建筑物的变形或进一步的严重破坏。
地质体内的地下水可以由于开挖而涌出或突出;也可以由于人类活动而向地质体内充水,增加湿度,提高地下水水位,所有这些都可以引起地质灾害。
而在自然地质灾害形成中,地下水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7O%-8O%的地质灾害的形成都与地下水有关。
当建筑物场内有地下水存在时,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及其腐蚀性和渗流破坏等不良地质作用,对工程的稳定性、施工及正常使用都能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必须予以重视。
1、引言
近年,伴随我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地基引起的工程事故呈上升趋势。
地基变形、地基失稳(剪切破坏)、地基渗流、土坡滑动、地震破坏、软弱地基或不良地基等造成的工程事故屡见不鲜。
我们分析这些事故的发生原因之时,经常能看到地下水作为一种重要的甚至主要的因子出现。
在我国北方缺水地区,地下水作为一种工农业主要的水源被大量开采,区域地下水位逐年下降,这种现象在华北平原尤为明显。
故而在这些地区勘察和设计过程中常常忽视了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的预测。
2、环境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都将造成地下水位的变化。
自然因素方面,比如由于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一方面引致降雨特征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1993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以全
球海平面2050年上升20cm~30cm 为依据,估计我国珠江三角洲海面将上升40cm~60cm,上海地
50cm~70cm,天津地区70cm~100cm。
另外,丰水年持续的降雨,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水位的变化都将使地下水位回升成为可能。
在人类活动方面,水电站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实施,可能造成局部甚至区域水位的变化。
尤其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逐步构成”横三纵”为主体的中国大水网,在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调配。
受水区将利用客水、减少开采量和利用当地雨洪进行地下水调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将被有效遏制甚至逐步回升。
比如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成后,河北省每年将调蓄30~1081TI 的长汀水。
河北省水利专家提出的利用“降落漏斗”建立地下水库调蓄长江水资源的设想已经在研究,一旦付诸实施,将有力补充华北平原的地下水,使该地区地下水显著回升。
3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当建筑物场内有地下水存在时,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及其腐蚀性和渗流破坏等不良地质作用,对工程的稳定性、施工及正常使用都能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必须予以重视。
3.1 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从地基与基础这一角度来说,地下水位的变化能引起不良的后果。
当地下水位的升降只在基础底面以上某一范围内变化时,影响不大。
若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压缩层范围内发生变化,情况就不同了。
若水位上升,水浸湿和软化岩土,从而使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大。
尤其是对结构不稳定的岩土(如湿陷性土、膨胀性岩土、盐渍土等),这种现象更为严重,能导致建筑物的严重变形或破坏。
对于没有地下室的建筑或地下建筑工程,对其防潮、防湿均不利。
若地下水在压缩层范围内下降,则增加土的自重应力,引起基础的附加沉降。
如果地基土质不均匀,或地下水位的下降不是在整个建筑物下面均匀而缓慢地进行,基础就会产生不均匀沉降。
此外,膨胀土及粘土等失水会发生收缩,能使建筑物变形或破坏。
地下水对地下结构物有浮托作用,在不利的荷载情况下(例如钢筋混凝土池空池时),地下水位的突然上升(例如降大雨)可能引起结构物的上浮或破坏。
地下水位的变化还
可直接影响到河谷阶地,岸坡或边坡岩土体的稳定。
河水上涨时,地下水位升高,岩土被软化而抗剪强度降低;河水下落时,水沿岸坡渗出,产生动水力,成为岩土不稳定的条件之一甚至形成滑坡。
因此,应事先了解地下水变化的影响。
3.2 地下水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影响
地下水是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稳定性的最活跃因素之一。
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作用有以下特点:
(1)周期性、多变性、长期性。
(2)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3)瞬时作用和缓慢作用。
(4)参与作用的地下水类型的复杂性和研究的广泛性。
建筑工程施工,为维护工程场地稳定性采取截断渗流和防止地下水危害的排水措施,以及基础工程为保证正常施工而采取的降水措施,都是针对地下水的作用而进行的。
施工排水与降水方法的选取及其实效,直接影响施工速度和质量。
在各类软土分布区,因降水十分困难(空隙细小且富含结晶水)不得不采取特殊方法(如电渗析法)而使造价提高。
与此同时,还可能出现以下不良作用:(1)强侵蚀性地下水及环境水渗人,对施工管材和基础产生侵蚀、腐蚀作用。
(2)因排水导致地下水动力条改变,促使细颗粒地基土形成流砂。
(3)深开挖时下伏承压水可能产生突涌。
(4)施工降水可导致毗邻自然边坡或人工边坡失稳。
(5)排水引至场外任意流失渗漏,可成为邻区地基变形新隐患。
以基坑工程为例。
3.2.1 地下水对基坑开挖造成的影响
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影响(以排桩加锚杆为例):
(1)在支护结构的设计中,无论采取何种计算方法,地下水的存在和状态都会影响水平荷载的取值大小。
从而可能直接造成支护结构的失效或过大的位移。
(2)地下水可能引起锚杆或周围土体之间握裹力的降低从而降低抗拔力。
(3)地下水的存在可能造成施工的困难,常常会使支护结构在嵌固深度不足条件下工作。
(4)地下水的存在可能降低支护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5)地下水控制不当,可能造成潜蚀,严重时威胁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6)对于槽底土质为粉土或砂土时,可能造成基地的管涌或基坑隆起失效。
(7)由于施工降水失当,造成基坑侧面变形过大,引起临近建筑、道路或地下设施的破坏[3]
3.3 地下水的腐蚀性
当地下水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含量过高时,水对建筑材料有腐蚀性。
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类型分为3种:
(1)结晶类腐蚀如果地下水中s0i一离子的含量超过规定值,那么S0 一离子将与混凝土中的Ca(OH) 起反应,生成二水石膏结晶体CaSO·2H O,这种石膏再与水化铝酸钙CaOAl O。
·6H O发生化学应生成水化硫铝酸钙,这是一种铝和钙的复合硫酸盐,习惯上称为水泥杆菌。
由于水泥杆菌结合了多的结晶水,因而其体积比化合前增大很多,约为原体积的221.86 ,于是在混凝土中产生很大的内应力,使混凝土的结构遭受破坏。
(2)分解类腐蚀地下水中含有cO和HCO~-,CO 与混凝土中的Ca(OH) 作用,生成碳酸钙沉淀。
当地下水中C0。
的含量超过一定数值,再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重碳酸钙并溶于水,即:Ca-CO。
十H O+CO 一Ca抖+ 2HCO 。
所以地下水中腐蚀性的c0 愈多,对混凝土的腐蚀愈强。
地下水流量、流速都很时,c0 易补充,平衡难以建立,因而腐蚀加快。
另一方面,HCO~-离子含量愈高,对混凝土腐蚀愈强。
(3)结晶分解复合腐蚀当地下水中NH+,N0 ,Cl一和Mg 离子的含量超过一定数量时,与混凝土中的Ca(OH) 反应,生成Mg(OH) 不易溶解;CaC1 则易溶于水,并随之流失;硬石膏CaSO4方面与混凝土中的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水泥杆菌;另一方面,硬石膏遇水后生成二水石膏;二水石膏在结晶时体积膨胀,破坏混凝土的结构。
综上所述,地下水对混凝土建筑物的腐蚀是一项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在一定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下,对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很大。
当有足够经验或充分资料认
定工程场地及其附近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和土对建筑材料无腐蚀性时,可不取样进行试验。
否则,应取水或土试样进行实验,评定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3.4地下水的冻胀作用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在严寒地区,当建筑物地基内埋藏有地下水时,水分往往因冻胀作用而迁移和重新分布,形成冰夹层或冰锥等,促使地基冻胀、融沉,建筑物则产生变形,轻者出现裂缝,重者危及使用,这种情况下,在冻结地区建筑中必须慎重对待。
4地下水的监测工作
就目前来说,工程部门对地下水的监测没有形成系统化,还处于无专门机构管理的混乱状态,常常是出了事故再处理,而不能消除在萌发时期,城市地质灾害预测预报预防至今仍是薄弱环节。
如川东地区一年内因滑坡受损的就达上万起,凡造成屋毁人亡灾祸的,一般都没有进行监测工作,相反,即使破坏严重的大型滑坡不可避免地发生,只要监测工作做得好,仍可防止伤亡事故和减轻损失。
西陵峡新滩滑坡的成功预报即为一例(这里仅指预报而言,不讨论新滩滑坡成因)。
建筑工程质量严格经受实践检验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如发生灾害再反演破坏过程非常困难,要弥补某些损失常常成为不可能,所以监测工作异常重要,它也是研究地质灾害预报的重要手段。
5结论
通过本次的搜集资料使我们对地下水与建筑工程有了更深的了解。
鉴于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对建筑工程一系列的不良影响,我们必须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整体化进行研究,紧密结合室内实验、模拟试验与现场原位测试、长期监测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地基土力学性能及建筑物安全稳定性的地下水参数,提高定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