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典型例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欧姆定律知识练习题及详细解析

欧姆定律知识练习题及详细解析

欧姆定律知识练习题及详细解析【典型例题】类型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某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R=10Ω电压U/V 2 4 6电流I/A 0.2 0.4 0.6(1) 分析数据发现:在______时,______跟______成______(填“正”或“反”)比。

(2)在坐标纸上画出U-I关系图。

(3) 在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本题是物理课上常用的控制变量法,注意不变量,也就是在一定的前提下,还要注意电压和电流的因果关系,所以在表达时需注意。

【答案】(1)电阻一定;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正;(2) 如图所示;(3)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解析】(1)注意:在回答结论时一定要说上前提条件即电阻不变。

由表格可知电流改变的倍数与电压改变的倍数相等,即正比例关系。

在结论中一定要说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而不能说反。

这是因为有电压才有电流,电压是因,电流是果,因此结论一定要说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2)做图时,在坐标上描出对应的点连线即可以。

因为电压若为0,电流也为0,所以该图象过原点。

【总结升华】本题的主要意图是考查描点作图法、分析实验结论的能力以及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举一反三:【变式】(2014•大港区二模)某同学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利用如图所示电路,在a、b两点间分别接入定值电阻R1、R2,R1>R2,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了多组数据,并根据数据绘制了两个电阻的U-I 关系图象,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个电阻大小关系的是()【答案】B2. 小明同学,探究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电阻 5 6 1120 3(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答案】(1)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调节R′的阻值,保持电阻R两端电压不变【解析】(1)从表中的数据知在电压不变时,电阻增大到原来的几倍,电流就减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欧姆定律计算题(典型--带答案)

欧姆定律计算题(典型--带答案)

欧姆定律计算题(典型--带答案)一、串联电路1.根据题意,可列出欧姆定律的式子:0.3 = (电源电压 - 12) / R10.5 = (电源电压 - 12 - R2) / R1解得电源电压为 18V,电阻R2的阻值为 6欧姆。

2.根据题意,可列出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式子:0.24 = (20 - R1) * I7.2 = (20 - R1) * 0.24 + R1 * I解得电阻R1为 30欧姆,电源电压为 12V。

当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的读数为 0A,电压表的读数为 4.8V。

3.根据题意,可列出欧姆定律的式子:0.2 = (6 - 10) / R1解得电阻R1为 20欧姆。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中有一个已达满刻度,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无法计算。

二、并联电路1.根据题意,可列出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欧姆定律的式子:12 / (10 + R2) = I112 / (L1 + R2) = I2I1 + I2 = 12 / 7.5解得灯泡L2的电阻为 5欧姆,灯泡L1和L2中通过的电流为 0.8A,干路电流为 1.6A。

2.根据题意,可列出欧姆定律的式子:6 / R1 = 14.5 / (R1 + R2) = 1.5解得灯泡L1的电阻为6欧姆,灯泡L2的电阻为3欧姆。

三、取值范围1.根据题意,可列出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式子:0.5 = 36 / (R1 + 24)R1 = 48欧姆电流表最大读数为 0.6A,故 R2 最小为 6欧姆。

当 R2 取最小值时,电压表的读数为 9V。

2.根据题意,可列出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式子:0.6 = (4.5 - R1) / R23 = 4.5 - R1 - 3R2解得滑动变阻器R2的变化范围为 0~3.5欧姆,当R2为8欧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3A,电压表的示数为 2.4V。

四、电路变化题题目中未给出具体的电路图和问题,无法进行改写和解答。

(完整)初中物理__欧姆定律练习题附答案

(完整)初中物理__欧姆定律练习题附答案

(完整)初中物理__欧姆定律练习题附答案欧姆定律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定律,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欧姆定律的应用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给出一些关于欧姆定律的练习题,并附上答案。

希望通过实际的练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欧姆定律。

练习题一:一根导线的电阻为3欧姆,通过它的电流为5安培,求通过导线两端的电压是多少?解答: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即V = I × R。

代入已知量,V = 5 × 3 = 15(单位:伏特)。

练习题二:某电器的额定电压为220伏特,通过它的电流为2安培,求该电器的电阻是多少?解答:还是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即R = V / I。

代入已知量,R = 220 / 2 = 110(单位:欧姆)。

练习题三:一台电视机通过220伏特的电压工作,接在电路中,当通过电视机的电流为1.5安培时,求该电视机的电阻是多少?解答:同样地,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即R = V / I。

代入已知量,R = 220 / 1.5 = 146.67(单位:欧姆)。

练习题四:一个电阻为10欧姆的电路中,通过电流为5安培,求通过电路两端的电压是多少?解答:按照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即V = I × R。

代入已知量,V = 5 × 10 = 50(单位:伏特)。

练习题五:一个电路中的电压为24伏特,电阻为6欧姆,求通过电路的电流是多少?解答:欧姆定律告诉我们,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即I = V / R。

代入已知量,I = 24 / 6 = 4(单位:安培)。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提供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只需要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你就可以轻松应对各种与电路相关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欧姆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电路、计算电路的电阻、电流和电压,在电路故障排查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欧姆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欧姆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欧姆定律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一个电阻器接在电压为10V的电路中,电阻值为5Ω,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强度为多少?A. 0.2AB. 2AC. 10AD. 50A答案:B. 2A2.一个电源电压为20V,电流为5A,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强度为2A,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A. 2ΩB. 4ΩC. 5ΩD. 10Ω答案:B. 4Ω3.一根电线的电阻为10Ω,通过该电阻的电流为2A,求通过这根电线产生的电功率是多少?A. 2WB. 4WC. 10WD. 20W答案:D. 20W二、填空题1.一个电阻为6Ω的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强度为3A,求电压的大小是多少?答案:18V2.一个电源电压为12V,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强度为4A,求该电阻的阻值是多少?答案:3Ω3.一个电流为2A的电路中,电压为10V,求电阻的阻值是多少?答案:5Ω三、计算题1.一个电源电压为30V,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为2A,求该电阻的阻值是多少?答案:15Ω解析:根据欧姆定律公式:U = R * I其中,U为电压,R为阻值,I为电流强度。

将已知值代入公式,得到:30 = R * 2解得:R = 15Ω2.一个电阻为8Ω的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强度为4A,求电压的大小是多少?答案:32V解析:同样根据欧姆定律公式:U = R * I将已知值代入公式,得到:U = 8 * 4解得:U = 32V3.一个电流为5A的电路中,电压为15V,求电阻的阻值是多少?答案:3Ω解析:根据欧姆定律公式:U = R * I将已知值代入公式,得到:15 = R * 5解得:R = 3Ω总结:欧姆定律是电学基础中的重要定理,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通过一些练习题的计算,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

文章使用了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等不同形式的问题来测试读者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可编辑全文】

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欧姆定律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小刚同学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灯L不亮,电流表有明显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若故障只出现在灯L和变阻器R中的一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灯L断路B. 灯L短路C. 变阻器R断路D. 变阻器R 短路【答案】B【解析】【解答】A. 灯L断路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会有示数,而电压表的电阻很大,所以电流表无示数,A不符合题意;B. 灯L短路时,电压表同时被短路,不会有示数,此时电路是通路,所以电流表会有示数,B符合题意;C. 变阻器R断路时,整个电路是断路状态,两电表都不会有示数,C不符合题意;D. 变阻器R短路时,只有灯连接在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都应该有示数,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利用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分析电路故障,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灯泡短路或电路中电流过小或电路某处断路.2.如图所示,若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A. 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B. 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C. 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D. 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答案】 A【解析】【解答】解:由图知,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V1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由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变阻器分担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V2示数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所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就变大,即电压表V1示数变大;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所以整个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就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就变大。

BCD不符合题意,A 符合题意。

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

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

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10V ,内阻r =0.5Ω,电阻R 1=1.5Ω,电动机的线圈电阻R 0=1.0Ω。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压表的示数U 1=3.0V ,求: (1)电源的路端电压; (2)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答案】(1)9V ;(2)8W 【解析】 【分析】 【详解】(1)流过电源的电流为I ,则11IR U =路端电压为U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 E Ir =-解得9V U =(2)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M 1()U E I R r =-+电动机消耗的机械功率为2M 0P U I I R =-解得8W P =2.如图所示,电解槽A 和电炉B 并联后接到电源上,电源内阻r =1Ω,电炉电阻R =19Ω,电解槽电阻r ′=0.5Ω.当S 1闭合、S 2断开时,电炉消耗功率为684W ;S 1、S 2都闭合时,电炉消耗功率为475W(电炉电阻可看作不变).试求:(1)电源的电动势;(2)S 1、S 2闭合时,流过电解槽的电流大小;(3)S 1、S 2闭合时,电解槽中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功率. 【答案】(1)120V (2)20A (3)1700W【解析】(1)S 1闭合,S 2断开时电炉中电流106P I A R== 电源电动势0()120E I R r V =+=; (2)S 1、S 2都闭合时电炉中电流为25B P I A R== 电源路端电压为95R U I R V == 流过电源的电流为25E UI A r-== 流过电槽的电流为20A B I I I A =-=; (3)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1900A A P I U W ==电解槽内热损耗功率2'200A P I r W ==热电解槽转化成化学能的功率为1700A P P P W 化热=-=.点睛:电解槽电路在正常工作时是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欧姆定律求解其电流,只能根据电路中电流关系求电流.3.如图所示电路中,19ΩR =,230ΩR =,开关S 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11.4V ,电流表示数为0.2A ,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求: (1)电阻3R 的值. (2)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答案】(1)15Ω (2)12V 1Ω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当开关S 闭合时,两电阻并联,根据欧姆定律则有:21123()IR U I R IR R =++ 解得:315ΩR =(2) 由图可知,当开关S 闭合时,两电阻并联,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则有:213()11.40.6IR E U I r r R =++=+ S 断开时,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则有:212()0.3(39)E I R R r r =++=⨯+联立解得:12V E =1Ωr =4.手电筒里的两节干电池(串联)用久了,灯泡发出的光会变暗,这时我们会以为电池没电了。

欧姆定律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欧姆定律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1.有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 它们的阻值之比是5: 3, 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 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若它们并联在电路中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 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2.如图所示, 电阻R1与电阻R2串联后, 它们的总电阻是100Ω, 已知R2=60Ω, 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则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A,R2两端电压是V 。

3.一段导体两端电压为12V, 导体中的电流是2A, 则此导体本身的电阻为Ω;如果电压降为6V, 导体中的电流是 A;电压降为0, 导体的电阻等于。

4.如图所示的电路,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1是定值电阻, R2是滑动变阻器。

当开关S 闭合, 滑片由b端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 电流表示数 , (变大、变小、不变)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

(变大、变小、不变)5.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 1A”,乙标有“15. 0.6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A,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V. 6.一个电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5A, 电阻为 9Ω, 现把它接入电压为10V的电路中, 为使电铃能正常工作, 应____联一个阻值为______欧的电阻。

7.将电阻Rl与R2并联后接在电源两端时, 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3∶2, 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________。

若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两端, 那么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电压之比为_________。

8. 如图所示, 电源电压不变,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 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或“小”或“不变”) , 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不变”或“小”) , A2的示数变(“大”或“小”)。

9.有两个定值电阻, 甲标有“10Ω 1A”, 乙标有“12Ω0.5A”, 为使电阻不被烧坏, 若把它们串联起来, 串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V。

;若把它们并联起来, 干路中的最大电流为A。

欧姆定律经典练习题(共80题)含答案

欧姆定律经典练习题(共80题)含答案

欧姆定律经典练习题(共80题)一、选择题1.(多选)一段铜线的电阻为R,两端电压为U,通过电流强度为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R由铜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B.R的大小与U有关C.铜线的电阻对电流通过有阻碍作用D.R的大小与I无关2.两个电阻值完全相等的电阻,若并联后的总电阻是10欧姆,则将它们串联的总电阻是[]A.5欧姆B.10欧姆C.20欧姆D.40欧姆3.一条导线的电阻是R,把它对折分成等长的两段后,再把这两段并联起来使用,这时电阻是[]A. R/4 B.R/2 C. R/2 D. 以上三种都不是4.4个电阻,电阻值都是R,把它们并联起来,总电阻是[]A.4R B.R/4C.4/R D.2R5.两条长度相等、截面积不等的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则粗电阻丝[]A.电流强度较大B.电流强度较小C.电压较大D.电压较小6.下面四对并联电阻,总电阻最小的是[]A.两个4Ω B.一个4Ω,一个6ΩC.一个1Ω,一个8Ω D.一个2Ω,一个7Ω7.今有三个电阻,它们的电阻值分别是a欧、b欧、c欧,其中a>b>c,当把它们并联相接,总电阻为R,它们的大小关系,下列哪个判断是正确的[]A.c<R<b B.b<R<a C.R可能等于b D.R<c8.两个电阻值相等的电阻,每个电阻的电阻值为R。

现将其中一个电阻增大,另一个电阻减小,则并联后的总电阻将[]A.大于R B.小于R C.仍等于R D.无法判定9.有一条电阻线,在其两端加1伏特电压时,测得电阻值0.5欧姆,如果在其两端加10伏特电压时,其电阻值应为[]A.0.5欧姆B.5欧姆C.0.05欧姆D.20欧姆10.电阻R1的阻值比电阻R2小,把它们并联后,总电阻[ ]A.既小于R1又小于R2 B.既大于R1又大于R2C.小于R2而大于R1 D.等于R1与R2之和11.两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它们串联的总电阻是并联的总电阻的______倍A.2 B.6 C. 1 D.412.修理电器需要一只150欧姆的电阻,但只有电阻值分别为100欧姆、200欧姆、600欧姆的电阻各一只,可代用的办法是[]A.把200欧姆的电阻与600欧姆的电阻串联起来B.把100欧姆的电阻与200欧姆的电阻串联起来C.把100欧姆的电阻与200欧姆的电阻并联起来D.把200欧姆的电阻与600欧姆的电阻并联起来13.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伏特,通过的电流强度是0.8安培,如果使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伏特,那么导体的电阻和电流强度分别是[]A.5欧姆, 1.2安培B.5欧姆, 2安培C.7.5欧姆, 0.8安培D.12.5欧姆, 0.8安培14.(多选)如图46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固定在它的中点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为R,当只闭合K1时,R与R1上的电压之比是1:2;当只闭合K2时,R与R2上的电压之比是1:4,如果把滑片P移到a端,则[]A.K1、K2闭合时,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是1:2B.K1、K2闭合时,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是2:1C.只闭合K1时,滑动变阻器ab两端的电压与电阻R1两端的电压之比是1:1D.只闭合K2时,滑动变阻器ab两端的电压与电阻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1:115.将安培表先后串联在图51中的A处、B处、和C处,当电键K闭合时,安培表接在何处的读数最大?[]A.A处B.B处C.C处D.三处都一样16.如图53所示,R1=R2时,电源电压不变,当电键由闭合变为断开时,安培表示数[]A.不变B.变为原来2倍C.变为原来的1/2D.无法判断17.图54中的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是200欧姆,电阻R2是300欧姆,电源电压是6伏特且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滑到b端,伏特表示数的变化是[]A.6伏~0伏B.3.6伏~6伏C.6伏~3.6伏D.6伏~2.4伏18.(多选)图55所示电路,AB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滑动的过程中,下面关于安培表和伏特表示数的变化以及发生变化原因的简要分析,正确的是[]A.不管P向哪端滑动,R2都是不变的,所以伏特表示数不变,安培表示数将在P向a端滑动时变小,P向b端滑动时变大B.不管P向哪端滑动,R1都是不变的,所以伏特表示数不变,安培表示数将在P向b端滑动时变小,P向a端滑动时变大C.P向a端滑动时,R1不变,R1两端电压不变,伏特表示数变小,R3也变小,所以安培表示数不变D.P向a滑动时,R2和R3并联总电阻变小,干路电流变大,R1两端电压变大,所以伏特表示数变小,那么,通过R3的电流变小,安培表示数变大E.P向b端滑动时,R3变大,R2和R3并联总电阻变大,所以伏特表示数变大,干路中电流变小,通过R3的电流变大,安培表示数变小19.图56所示的电路中,电压U保持恒定,当K断开时,安培表的读数是[]A.A1变大、A2不变B.A1变小、A2不变C.A1不变、A2变小D.A1不变、A2变大20.如图57所示,AB两点间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A.安培表示数变小,伏特表示数变大B.安培表示数变小,伏特表示数变小C.安培表示数变大,伏特表示数变小D.安培表示数变大,伏特表示数变大21.如图59所示,电源电压为9伏特,定值电阻R为5欧姆,滑动变阻器R0的最大电阻值为4欧姆,那么当滑动片由滑动变阻器的a端滑向b端时,伏特表的示数是[]A.由0逐渐增大到9伏B.由0逐渐增大到5伏C.由0逐渐增大到4伏D.由4伏特逐渐减小到022.如图60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各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A变小、V1变大,V2变小B.A变大、V1变大,V2变小C.A变小、V1变小,V2变大D.A变大、V1变小,V2变大23.如图61所示的电路图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时,下列判断哪个是完全正确的[]A.安培表的示数变大,伏特表的示数变小,电灯L变亮B.安培表的示数变小,伏特表的示数变小,电灯L变暗C.安培表的示数变小,伏特表的示数变大,电灯L变暗D.安培表的示数变大,伏特表的示数变小,电灯L变亮24.如图62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最右端时,伏特表V1和V2的读数分别为12伏和4伏,安培表A的读数为1安,当滑片位于变阻器中间时,各表的读数分别是[]A.V1为12伏;V2为4伏;A为0.8安B.V1为12伏;V2为2.4伏;A为1.2安C.V1为9.6伏;V2为2.4伏;A为1.2安D.V1为8伏;V2为4伏;A为0.8安25.图6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K闭合时,电灯L正常发光,要在K断开时,电灯L 仍能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A.向右移动B.不动C.向左移动D.先向右移,再回到原位26.已知电阻R1大于电阻R2,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则R1、R2两端的电压U1、U2间的关系是[]A.U1=U2 B.U1>U2 C.U1<U2 D.不好判断27.图67是四位同学设计的用伏安法测电阻R的电阻值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27. 公式的物理意义的正确理解是[]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B.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D.导体的电阻大小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之比29. 如图1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结构示意图,A、B、C、D是它的四个接线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2—3欧姆定律典型例题例2 (西安市中考试题)关于公式 R =U/I 的物理意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 C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D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比例3 (西安市中考试题)若导体两端电压为6V 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0.1 A ,则该导体的电阻大小为________Ω;若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V ,则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________A ;若两端电压为零,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例4 (辽宁省中考试题)王明同学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75Ω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300Ω、100Ω、40Ω、35Ω及15Ω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Ω和________Ω两个电阻________联来获得;还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Ω和________Ω的两个电阻________联来获得.例5 电阻R 1和R 2串联后接入电路,如果它们两端总电流是16V , R 1两端的电压是12V ,R 2的电阻是10Ω,求R 1的阻.例6 (北京市中考试题)电阻R 1、R 2并联在电压为6V 的电源上,通过干路的电流是0.75A ,R 1的阻值是12Ω,则R 2的阻值是________.例7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2—2—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电压表例8 (上海市中考试题)如图2—2—5,闭合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 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 “变小”、“不变”或“变大”) 例9 如图2—2—7,两个电阻都为R 0,再与变阻器R ′,并联接到电路中,在R ′,的滑片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路总电阻R 的变化范围是 ( ) A .R 变大,R 0>R >B .R 变小,2R 0>R >R 0C .R 变大,但R <D .R 变小,R <例10 (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2—2—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将 (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图2—2—5图2—2—7图2—2—8图2—2—9 图2—2—10 图2—2—11图2—2—12图2—2—14图2—2—15例11如图2—2—9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不变.将开关S闭合,电流表A1的读数将________,电流表A2的读数将________,电压表V的读数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例13(山西省中考试题)如图2—2—10,电阻R1=2Ω,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三只电表的读数,但漏记了单位,记下的一组数据是1、2、3(电流单位是A,电压单位是V),则这位同学所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___V,R2的阻值为________Ω.例14(甘肃省中考试题)如图2—2—11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6V,电阻R l=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值是20Ω,当滑动片P从a向b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最大示数是________V,电流表最小示数是________A.例15如图2—2—12(a)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15V不变,R1=4Ω.当变阻器的滑片P从一端滑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从2V变化到6V.求:(1)电阻R2的阻值;(2)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例16(山西省中考试题)如图2—2—13(a)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8A;开关S断开后,电流表的示数改变了0.5A.则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A.13∶5 B.3∶5 C.5∶3 D.5∶8例17(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2—2—14所示,电源两极间电压不变,R1=8Ω,R2=12Ω.当S1闭合S2断开,①②都是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为________.当S1、S2都闭合,①②都是电夺表时,两表示数之比为________.a 图2—2—13b c图2—2—17图2—2—19例18 (河北省中考试题)如图2—2—15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S 闭合时,R 1和R 3两端电压之比为U 1∶U 2=1∶4,电流表的示数为I ;当S 断开时,R 1、R 2、R 3两端电压分别为U 1′、U 2′、U 3′,且U 1′∶U 2′=1∶2,电流表的示数为I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I ∶I ′=2∶5 B .I ∶I ′=5∶2 C .U 1∶U 1′=5∶7 D .U 3∶U 3′=7∶5例19 (天津市中考试题)如图2—2—17,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为定值电阻R 0的3倍.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最大值调到中点位置时,则 ( )(设电源电压不变) A .R 0中的电流为原来的8/5 B .R 0中的电流为原来的8/3 C .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原来的4/5 D .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原来的8/9例20 (北京朝阳区中考试题)如图2—2—18电路,R 1∶R 2∶R 3=1∶2∶1,开关S 闭合后,电流表A 、A 1及A 2的示分别为I 、I 1和I 2,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 ) A .I =I 1+I 2B .I ∶I 1=5∶3C .I ∶I 2=4∶3D .I 1=I 2例21 (北京市1999年中考试题)在图2—2—19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电压表V 1与V 2的示数之比为3∶5,电流表A 的示数为1A ;若将电压表V 1换成电流表A 1,则电流表A 1的示数为2A ,那么R 1∶R 3=________.例22 如图2—2—20(a )的电路,当开关S 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位于b 端时,电流表示数为;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位于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l A ,且小灯泡正常发光.若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电源电压不变且大于8V ,R 1=15Ω,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为20Ω,求:小灯泡的电阻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图2—2—18a 图2—2—20b c答案例1 一根电阻丝,将其对折后,它的电阻是多大? 解 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对折后,长度为原来的21,横截面积为原来的2倍,材料不变. 电阻R ′=ρS l '=ρS l221=41ρS l 为原来的41答案 电阻是原来的41例2 (西安市中考试题)关于公式 R =IU的物理意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B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C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D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比(精析)考查一个电阻的大小是否随电压和电流大小而变化. 精析 公式R =IU可用来测量和计算电阻大小,但是导体的电阻并不是由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大小决定的.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为原来的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到同样的倍数,而比值是一个定值.只是由电压和电流比值..决定的量. 当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零时,这个电阻也不为零.因此,不能说“电阻和电压成正比,和电流成反比”. 答案 D例3 (西安市中考试题)若导体两端电压为6V 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0.1 A ,则该导体的电阻大小为________Ω;若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V ,则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________A ;若两端电压为零,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精析 考查电阻的计算及电阻是否随电压大小而变化. 解 当U 1=6V I 1=0.1A 时 电阻 R =11I U =AV 1.06=60Ω 当U 2=3V R 不变R =60Ω 电流 I 2=R U 2=Ω603V=0.05A 当U 3=0时,R 仍不变,R =60Ω答案 60Ω,0.05A ,60Ω例4 (辽宁省中考试题)王明同学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75Ω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300Ω、100Ω、40Ω、35Ω及15Ω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Ω和________Ω两个电阻________联来获得;还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Ω和________Ω的两个电阻________联来获得. 精析 考查是否能熟练计算串、并联电阻.第(1)种选择:很容易看出:40Ω+35Ω=75Ω第(2)种选择:设总电阻为75Ω,其中一个分电阻为300Ω,利用Ω751=Ω3001+21R求出R2=100Ω.可知Ω751=Ω3001+Ω1001答案45Ω和35Ω串联可得75电阻;300和100电阻并联,也可得75Ω电阻.例5电阻R1和R2串联后接入电路,如果它们两端总电流是16V,R1两端的电压是12V,R2的电阻是10Ω,求R1的阻.精析考查串联电路的电乙、电压特点,并进行计算。

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并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和数值,同时也标出未知量的符号.见图2—2—1.图2—2—1已知:U=16 V,U1=12V,R2=10Ω求:R1解法1R1、R2串联,因为R1=11IU,所以需要先求出电路中的电流.∵I1=I2可先求出I2U2=U-U1=16V-12V=4VI2=22RU=Ω10V4=0.4AI1=I2=0.4AR1=11IU=A4.0V12=30Ω.解法2R1、R2串联:I1=I221UU=21RR(电压和电阻成正比)R1=21UU·21RR=V12V16V12-×10Ω=30Ω答案30Ω例6(北京市中考试题)电阻R1、R2并联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通过干路的电流是0.75A,R1的阻值是12Ω,则R2的阻值是________.精析考查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的规律及计算.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并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符号及已知量的数值.如图2—2—2.图2—2—2已知:U =6V ,I =0.75 A ,R 1=12 Ω 求:R 2要求R 2,需求得U 1和I 2. 答案 R 2=24Ω例7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2—2—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电压表 ( )图2—2—3A .V 1示数增大,V 2的示数增大B .V 1示数减小,V 2的示数增大C .V 1示数减小,V 2的示数减小D .V 1示数增大,V 2的示数减小精析 分析电路中电压的变化,还是考查对公式U =IR 的理解.在串联电路中,由于R 的变化,引起I 的变化,从而引起某个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分析 从图中看:R 1和R 2串联,V 1测的是R 1两端电压U 1,V 2测的是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 2,画出便于分析的图2—2—4.图2—2—4进一步分析可知,滑片P 向右移动,变阻器电阻增大,根据I =RU,总电压不变,总电阻变大,电流I 减小.致使U 1的变化:U 1=I R 1,其中R 1不变,I 减小,U 1减小. U 2的变化:U 2=U -U 1,U 不变,U 1减小,U 2增大.提示 如果用公式U 2=IR 2分析U 2的变化不易得到结论,因为I 减小,R 2增大,两者的乘积如何变化是个未知数.所以采用先分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再分析变化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的方法更好.答案 B例8 (上海市中考试题)如图2—2—5,闭合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 “变小”、“不变”或“变大”)图2—2—5精析 先要识别电路,如果审题不仔细,会认为R 1、R 2串联.实际上:R 1、R 2是并联电路,电流表测的是R 1的电流,画出等效电路图2—2—6.图2—2—6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流过R 1的电流为I 1=1R U,U 不变,R 1不变,I 1不变. 也可以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各支路互相不影响,所以流过R 1的电流不变.答案 不变例9 如图2—2—7,两个电阻都为R 0,再与变阻器R ′,并联接到电路中,在R ′,的滑片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路总电阻R 的变化范围是 ( )图2—2—7A .R 变大,R 0>R >B .R 变小,2R 0>R >R 0C .R 变大,但R <D .R 变小,R < 精析 可将3个电阻的并联,等效为两个电阻的并联,然后再分析总电阻的变化.R 0与R 0并联,电阻=,再与R ′并联,总电阻R 一定小于 R 0,选项范围缩小到C 或D . 又因为 R 0不变,滑片向右移动,R ′增大,总电阻也应该增大. 答案 C例10 (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2—2—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将 ( )图2—2—8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精析识别电路,然后分析电路中电阻的变化,电流的变化及电压的变化.去掉电压表,很容易看出电路是一个串联电路.测的是R1两端的电压.当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路中总电阻变大,电流减小.R1两端电压U1=I R1,I减小,R1不变,U1减小.答案D例11如图2—2—9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不变.将开关S闭合,电流表A1的读数将________,电流表A2的读数将________,电压表V的读数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图2—2—9精析如图2—2—9是并联电路,应从并联电路的特点出发去分析问题,且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当S闭合后,所以U不变,则电压表V的读数不变.流过R2的电流I2=2RU,U和R2不变,I2不变.测的是干路电流,S闭合前,示数为I,S闭合后,示数为I+I1,I不变,所以增加.答案增大,不变,不变例12(北京市西成中考试题)定值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后,接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上.当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变阻器最大阻值R1的一半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发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变阻器最大阻值R1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比较I′和I的大小,可知()A.0<I′<B.<I′<IC.I<I′<2I D.I′<2I精析第一次,电阻R和21R串联,I=21RRU+.第二次,电阻R和R1串联,I′=1RRU+比较两次电流:I′<I比较I′和,=21×(21RRU+)=21RRU+<I′<I′可得:<I′<I.答案B例13(山西省中考试题)如图2—2—10,电阻R1=2Ω,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三只电表的读数,但漏记了单位,记下的一组数据是1、2、3(电流单位是A,电压单位是V),则这位同学所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___V,R2的阻值为________Ω.图2—2—10精析首先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及电表测量的是哪个量.从电流流向,可以分析出R1、R2并联.A2测量的是R1的电流,A1测量的是R1、R2的总电流.A1的示数应大于A2的示数.可以先假设数据“3”表示的是电压3V,则流过R1的电流I1=Ω23V=1.5A,但数据中没有“”这个数值,表明假设不对.设数值“2”表示的是电压2V,流过R1的电流为I1=Ω2V2=1A.数值“3”表示的是干路电流I,则流过R2的电流I2=3A-l A=2A,R2的阻值:R2=AV22=lΩ.答案2V,1Ω例14(甘肃省中考试题)如图2—2—11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6V,电阻R l=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值是20Ω,当滑动片P从a向b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最大示数是________V,电流表最小示数是________A.图2—2—11精析当电路中的电阻变化时,可将变化电路转化为不变电路进行求解.已知:U=6V,R l=10Ω,R2=20Ω求:电压表最大示数U l,电流表最小示数I解当滑片P在a端时,示数为电源电压、示数最大:U1=U=6V当滑片P在b端时,R1、R2串联,电路中电阻最大,电流最小.I=21RRU+=Ω+Ω2010V6=0.2A答案 6V ,0.2A例15 如图2—2—12(a )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 =15V 不变,R 1=4Ω.当变阻器的滑片P 从一端滑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从2V 变化到6V .求:(1)电阻R 2的阻值;(2)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精析 对于较复杂的变化电路计算,应先画出变化前后的电路,然后再找出I 、U 、R 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这是一个串联电路.当滑片P 在最左端时,R ′=0,R 1两端分的电压最大.根据题意:U 1=6V ,画出电路草图2—2—12(b )当滑片P 在最右端时,R ′最大,R 1两端电压U l ′=2V ,画出电路草图2—2—12(c )(a )(b )(c )图2—2—12解 由图(b )得:I =11R U =Ω46V =1.5A U 2=U -U 1=15V -6V =9V 串联I 2=I =1.5A ,R 2=22I U =AV5.19=6Ω 由图(c )得:I ′=11R U '=Ω4V2=0.5AU 2′=I ′R 2=0.5A ×6Ω=3VR ′=I U ''=A5.010=20Ω 答案 R 2=6Ω,变阻器R ′=20Ω例16 (山西省中考试题)如图2—2—13(a )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8A ;开关S 断开后,电流表的示数改变了0.5A .则R 1与R 2的阻值之比为 ( ) A .13∶5 B .3∶5 C .5∶3 D .5∶8(a )(b ) (c )图2—2—13精析 先分析出S 闭合前后,电路中电阻的连接方式.然后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列出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S 闭合,R 1,R 2并联,如图2—2—13(b ),S 断开,只有电阻R 1,如图2—2—13(c ). 解法1 根据并联电路特点,U 不变,R 1不变,流过R 1的电流不变. 则I ′=I 1图(c )中总电流改变了0.5A ,就是图(b )中流过R 2的电流.所以I 2=△I =0.5A . I 1=I ′=I -I 2=0.8A -0.5A =0.3A图(b )中,R 1,R 2并联.21R R =12I I =A A 3.05.0=35 解法2 图(c )中总电流I ′应小于图(b )中总电流I 1 ∴ I ′=I -0.5A =0.3A 图(b )(c )两次电路U 不变 U =IR ,I 2121R R R R +=I ′R 10.8A ·R 1R 2=(0.8A -0.5A )·(R 1+R 2)R 1 =(R 1+R 2) =0.3A ·R 10.5A ·R 2=0.3A ·R 1∴21R R =35答案 C例17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2—2—14所示,电源两极间电压不变,R 1=8Ω,R 2=12Ω.当S 1闭合S 2断开,①②都是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为________.当S 1、S 2都闭合,①②都是电夺表时,两表示数之比为________.图2—2—14精析 识别电路,利用电阻比求电流和电压比.S 1闭合,S 2断开,①②都是电流表时R 1、R 2并联.表1测的是R 2电流I 2,表2测的是干路电流I ,并联电路:II 2=2R R ∵ R =2121R R R R +=20128⨯Ω=ΩI I 2=ΩΩ128.4==52当S 1、S 2都闭合,R 1、R 2串联,表1测的是总电压,表2测的是R 2的电压 21U U =221R R R +=ΩΩ+Ω20128Ω=35答案52,35例18(河北省中考试题)如图2—2—15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S闭合时,R1和R3两端电压之比为U1∶U2=1∶4,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断开时,R1、R2、R3两端电压分别为U1′、U2′、U3′,且U1′∶U2′=1∶2,电流表的示数为I′.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I∶I′=2∶5 B.I∶I′=5∶2C.U1∶U1′=5∶7 D.U3∶U3′=7∶5图2—2—15精析S闭合,R1、R3串联,画出电路草图2—2—16(a);S断开,R1、R2、R3串联,画出电路草图2—2—16(b).并在图中注明已知条件.(a)(b)图2—2—16解由图(a),串联31UU=31RR=41得R3=4R1由图(b),串联''21UU=21RR=21得R2=2R1U不变,I(R1+R3)=I′(R1+R2+R3)I(R1+4R1)=I′(R1+2R1+4R1)得II'=57'11UU=11RIIR'=57'33UU=33RIIR'=57答案 D例19(天津市中考试题)如图2—2—17,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为定值电阻R0的3倍.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最大值调到中点位置时,则()图2—2—17(设电源电压不变)A .R 0中的电流为原来的58 B .R 0中的电流为原来的38C .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原来的54 D .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原来的98精析 由于变阻器电阻的变化,引起电路中总电阻,总电流的变化. 当R =3 R 0时,电路串联,总电阻 R 1= R 0+3 R 0=4 R 0当R =23R 0时,电路串联,总电阻 R 2= R 0+23R 0=25R 0 解 R 变化前后,U 不变,电流分别为I 和I ′ U =IR 1=I ′R 2I I '=21R R =00254R R =58即R 0中电流为原来的58的倍. 设变阻器电阻R =3 R 0时,其两端电压为U 1 变阻器电阻R =23R 0时,其两端电压为U 1′ 11U U '=03023R I R I '=2518⨯⨯=54答案 A 、C例20 (北京朝阳区中考试题)如图2—2—18电路,R 1∶R 2∶R 3=1∶2∶1,开关S 闭合后,电流表A 、A 1及A 2的示分别为I 、I 1和I 2,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 ) A .I =I 1+I 2 B .I ∶I 1=5∶3 C .I ∶I 2=4∶3 D .I 1=I 2图2—2—18精析 识别电路,然后利用电流和电阻的比例关系求解.采用去表法分析R 1∶R 2∶R 3的连接,为并联.设通过R 1∶R 2∶R 3的电流I 1′、I 2′、I 3′. 用电流流向,分析出: 示数I =I 1′+I 2′+I 3′ 示数I 1=I 1′+I 2′示数I 2=I 1′+I 3′分析4个选项:A 选项:I =I 1+I 2=I 1′+I 2′+(I 2′+I 3′)不正确B 选项:1I I='+'21I I I =井R R 12=5232,其中R 12为R 1、R 2、并联的电阻,R 并为R 1、R 2、R 3并联的电阻.∴1I I =35C 选项:2I I ='+'32I I I =井R R 23=5232=35D 选项:I 1=I 1′+I 2′ I 1=I 2′+I 2′ ∵ I 2′=I 2′,I 1′=I 3′ R 1、R 3电阻比相等 ∴ I 1=I 2答案 B 、D例21 (北京市1999年中考试题)在图2—2—19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电压表V 1与V 2的示数之比为3∶5,电流表A 的示数为1A ;若将电压表V 1换成电流表A 1,则电流表A 1的示数为2A ,那么R 1∶R 3=________.图2—2—19精析 分析电路,3个电阻串联.V 1测(R 1+R 2)两端电压,V 2测(R 2+R 3)两端电压,测整个电路电流.当V 1换成A 1时,R 1、R 2被短路,电路中只有电阻R 3,电流表A 1与A 示数相同. 解 当R 1、R 2、R 3串联时,电路中电流为I =l A .当V 1换成A 1时,只有R 3,电路中电流为I ′=2A . 分别列式:⎩⎨⎧'=++=3321)(R I U R R R I U两式相等:1A (R 1、R 2、R 3)=2A ·R 3 得R 3=R 1+R 2当R 1、R 2、R 3串联时21U U =3221R R R R ++=323R R R +53=323R R R + 32R R =32∴ R 3=R 1+R 2=R 1+32R 331R 3=R 1⇒31R R答案 R 1∶R 3=1∶3例22 如图2—2—20(a )的电路,当开关S 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位于b 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A ;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位于a 端时,电流表示数为l A ,且小灯泡正常发光.若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电源电压不变且大于8V ,R 1=15Ω,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为20Ω,求:小灯泡的电阻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a )(b ) (c ) 图2—2—20精析 画出滑片P 在b 端和a 端时,电阻的连接方式.然后再列出总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式. 解 已知R 1=15Ω,R ab =20Ω U >8V当S 断开,滑片在b 端时,电路如图2—2—20(b )当S 闭合,滑片在a 端时,电路如图2—2—20(c )U 不变,将R 1、R ab 代入 I (R L +R ab )=I ′11R R R R L L +0.2A (R L +20Ω)=1A ·Ω+Ω⨯1515L L R R解得 R L 2-40R L +300=0(R L -30)(R L -10)=0 R L =30Ω或R L =10Ω 若将R L =30Ω代入图(b )U =(30Ω+20Ω)×0.2A =10V若将R L =10Ω代入图(b )U =(10Ω+20Ω)×0.2A =6V 据题意U >8V ∴ 舍去U =6V 得U =10V 据图(c ),U =10V 时,灯正常发光,此时,U 额=U =10V . R L =30Ω答案 R L =30Ω,R L 额=10V注意 当电路中有滑动变阻器或几个电键时,随着变阻器滑片的滑动或开关的闭合、断开,电路中电阻的连接形式发生了变化.这时,首先应对变化电路进行分析,画出对应的电路. 例如 图2—2—21(a ),当滑片从A 端滑到B 端,对应哪两个电路?分析 P 在A 端,只有R 1;画出图2—2—21(b )P 在B 端,R 1、R 2串联;画出图2—2—21(c )(a )(b ) (c )图2—2—21例如 图2—2—22(a ),当S 2闭合,S 1、S 3断开时,对应哪个电路?当S 1、S 3闭合,S 2断开时,对应哪个电路?分析 当S 1、S 3断开,S 2闭合,R 1、R 2串联,画出图2—2—22(b ). 当S 1、S 3闭合,S 2断开时,R 1、R 2并联,如图2—2—2(c )(a )(b )(c )图2—2—22例23 如图2—2—23(a ),若R 1∶R 2=2∶3.当开关S 由闭合到断开时,求:(1) R 1两端两次电压比;(2)两次电路的电流比.(U 一定)(a)(b)(c)图2—2—23精析当S闭合,只有R1,画出图(b),电路中电流为I.当S断开,R1、R2串联,电路中电流为I′,画出图(c).已知R1∶R2=2∶3求:U2∶U1′,I∶I′解从图(b)看U1=U∴求U1∶U1′,就是求U∶U1′,从图(c)看R1、R2串联:UU'1=211RRR+=52(2)比较图(b)和(c)分别列出:⎩⎨⎧+'==)(,211RRIUIRUU不变II'=121RRR+=25答案5∶2,5∶2例24如图2—2—24(a)已知R2=2R1,电源电压U=10,且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并调节滑片P使它位于R3的A处,这时流过R3的电流为I A;后断开开关S,并调节滑片P,使它位于R3的B处,这时流过R3的电流为I B,电压表示数为3V.若两次电流I A∶I B=2∶1.求:(1)先后两次电压表示数比;(2)R A与R B之比.(a)(b)(c)图2—2—24分析S闭合,P在A,电路如图2—2—24(b),S断开,P在B,电路如图2—2—24(c).已知:12RR=12,U=10V,U1′=3V.BAII=12求:'11UU=BARR解(1)' 11UU=11RIRIBA=12(2)由上式,U1=2U1′=2×3V=6V由图(b)U A=U-U1=10V-6V=4V由图(c)串联:''12UU=12RR=12,U2′=2U1′=2×3V=6VU B=U-U1′-U2′=10V-3V-6V=1VBARR=BBAAIUIU=BAUU×BAII=VV14×21=12答案电压表示数比2∶1,R A∶R B=2∶1例25如图2—2—25(a)所示电路,电压U保持一定.当开关S1、S2断开,S3闭合时,电阻R1、R2上电压之比为1∶4.如果断开S2、S3,闭合S1,电流表示数为I,断开S3,闭合S1、S2,电流表示数为I′,则I与I′之比是()A.4∶1 B.1∶4 C.3∶4 D.4∶5(a)(b)(c)图2—2—25精析此题对应三次电路当S1、S2断开,S3闭合,R1、R2串联当闭合S1,断开S2、S3,只有R1,如图2—2—25(b)当闭合S1、S2,断开S3,R1、R2并联.已知:R1、R2串联,U1∶U2=1∶4求:I∶I′解由R1、R2串联,21RR=21UU=41如图(b)U=IR1如图(c)U=I′2121RRRR+U一定II'=12121RRRRR+=212RRR+21R R =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