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表检定规程修订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指针式指示表校验规程

指针式指示表校验规程

指针式指示表校验规程1.0目的规范指针式指示表(如百分表等)校验的操作,确保指示表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分度值0.01mm量程≤5和0.001mm量程≤5)指针式指示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内部校验。

3.0校验设备外校验合格的标准量块、检定仪。

4.0环境条件室内温度:20℃±5℃,每小时温度变化不大于2℃。

室内湿度:≤80%RH校准前被检测量设备在规定温度下恒温不少于2h。

5.0技术要求和检定方法5.1准备过程5.1.1检查5.1.1.1新购进的指针式指示表的表蒙透明、清洁;刻线清晰;无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明显划痕;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等影响外观质量和影响视觉的其他缺陷。

5.1.1.2后续的检定和使用中检定的指针式指示表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例如在检定前应目测观察测量面是否有毛刺或赃物,并用油石打磨毛刺及用丝绸布擦拭干净。

5.1.1.3指针式指示表必须标有制造厂名称或商标、分度值或分辨率、测量范围和出厂编号以及本厂计量室的编号。

5.1.2恒温:检定之前,按照检定规程要求,将被检定的指针式指示表、检定器及其器具放置于检定室内的工作台上进行恒温。

恒温时间不少于2小时。

5.1.3检定之前将检定过程中使用的原始记录表及各类辅助用具准备好。

5.2检定5.2.1使用标准器组进行检定时,应戴好手套,各受检测量面与计量标准器应轻轻接触,不得有碰撞现象。

5.2.2具体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34—2008指示表(指针/数显式)的要求,对被检指示表按顺序逐项进行检定,并做好原始记录。

5.2.3计量检定员检定完毕后,须经另一计量检定员核检,以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

5.2.4全部检定工作完成后,应将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被检计量器具的测量面用无腐蚀的汽油洗净,再用清洁的丝绸布擦拭干净,并涂上防锈涂料,分别放入盒内。

《指示类量具检定仪》规程和《指示表》规程的建议

《指示类量具检定仪》规程和《指示表》规程的建议
测量 前, 做 好 测 量 设 备 的 安 装 工 作, 选 好 受 检检定仪测量段的起始位置,然后按照测量段的 大小顺序进行检 定 , 对 细 分 测 量 段 的 检 定 应 选 择 前一 测 量 段 中 误 差 较 大 的 一 段 进 行。 测 量 时, 先把一定尺寸的量块放在工作台上,调整指示 仪测头与量块接触并使其示值为零,然后按所 选的测量间隔置换量块,旋转检定仪的手轮或 微分筒 至 受 检 点,在 指 示 仪 上 读 出 各 点 的 误 差 值[3]。
www.cqstyq.com
www.cqstyq.com
隔为 0. 1 mm 的 示 值 误 差 时,有 可 能 出 现 超 差 现 象,而在检定测量间隔为 0. 2 mm 的示值误差时, 检定结果为合格。这样给判断此指针式百分表为 合格或不合格会带来误判[3]。
曾经有这种情况: 在一批新购进的 10 块 0 ~ 10 mm 指针式百分表进行首次检定过程中,在第 1 台检定仪上对新的百分表进行首次检定,其检定 结果有 3 块百分表示值误差不合格。而换第 2 台检 定仪再进行首次检定时,却是合格的。当时没有 考虑是仪器的问题。就按第 2 台仪器的检定结果 进行了检定结果的认定。时间不长又购进了第 2 批 20 块 0 ~ 10 mm 指针式百分表,按规程进行了 首次检定,其检定结果为有 5 块示值超差。依据 上一次的检定方法同样又在另外一台仪器上进行 了第 2 次复检,结果又和第一次一样,5 块百分表 又为合格。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为什么在第 1 台 上的检定会出现不合格而在第 2 台上其结果又合 格了呢。由此 我 们 对 仪 器 发 生 了 怀 疑。 于 是, 我 们对仪器进行了校准。在对仪器进行校准的过程 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所在,两台仪器均在检定示 值误差时出现了问题。第 1 台仪器在检定0. 1 mm 检定 间 隔 时 其 回 程 误 差 为 3 μm, 第 2 台 为 0. 4 μm。

指针式指示表检定操作规程

指针式指示表检定操作规程

指针式指示表检定操作规程1 目的按照《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和校准计划》的规定对指针式指示表(如百分表等)进行全面评定,确保其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34—2008规定的要求,确保其使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 范围适用于(分度值0.01mm量程≤5和0.001mm量程≤5)指针式指示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定。

3 检定基准外检合格的标准器量块、检定仪。

4 环境条件室内温度:20℃±5℃,每小时温度变化不大于2℃。

室内湿度:≤80%RH.5 检定步骤5.1 准备过程5.1.1 检查5.1.1.1 新购进的指针式指示表的表蒙透明、清洁;刻线清晰;无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明显划痕;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等影响外观质量和影响视觉的其他缺陷。

5.1.1.2 后续的检定和使用中检定的指针式指示表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例如在检定前应目测观察测量面是否有毛刺或赃物,并用油石打磨毛刺及用丝绸布擦拭干净。

5.1.1.3 指针式指示表必须标有制造厂名称或商标、分度值或分辨率、测量范围和出厂编号以及本厂计量室的编号。

5.1.2 恒温:检定之前,按照检定规程要求,将被检定的指针式指示表、检定器及其器具放置于检定室内的工作台上进行恒温。

恒温时间不少于2小时。

5.1.3 检定之前将检定过程中使用的原始记录表及各类辅助用具准备好。

5.2 检定5.2.1 使用标准器组进行检定时,应戴好手套,各受检测量面与计量标准器应轻轻接触,不得有碰撞现象。

5.2.2 具体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34—2008指示表(指针/数显式)的要求,对被检指示表按顺序逐项进行检定,并做好原始记录。

5.2.3 计量检定员检定完毕后,须经另一计量检定员核检,以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

5.2.4 全部检定工作完成后,应将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被检计量器具的测量面用无腐蚀的汽油洗净,再用清洁的丝绸布擦拭干净,并涂上防锈涂料,分别放入盒内。

指示表校准作业指导书

指示表校准作业指导书

02指示表校准作业指导书
1) 打开指示表检定仪和配套电脑 2) 点击软件中的仪表设置:将仪 电源开关:登录指示表检定仪账号 表信息依次填入,点击"确定"
3) 将指示表可靠地紧固在检定仪上: 使测杆处于水平的状态,固定指示表位 置,使指示表测量面轻触指示表检定仪 测头,指示表示值不超过零位,此时电 脑屏幕出现指示表图像
零,将指针对到零位
9) 点击"检定"
02指示表校准作业指导书
指示表检定仪开始工作,自动进行反向校准。运行结束后,查阅校准结果 7.数据处理
7.1全量程示值误差 指示表的全量程示值误差由正行程内各受校点误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确定
7.2 回程误差 在示值误差校准完后,取正、反行程同一点误差之差的最大值为回程误差
NEXT
02指示表校准作业指导书
取 3 个位置中数值最大的作为测得值 6.7示值误差和回程误差 使用全自动指示表检定仪进行校准 校准时,将指示表可靠地紧固在检定仪上,使测杆处于垂直向下或水平的状态,,压缩测 杆使指示表对"零",将检定仪和指示表置"零"后开始检定,自动进行反向校准。在整个校 准过程中,中途不得改变测杆的移动方向,也不应对指示表和检定仪做任何调整
02指示表校准 作业指导书
02指示表校准作业指导书
目录
02指示表校准作业指导书
1.编写目的 为使指示表的校准工作更规范、合理,保证计量标准和被校器具正确使用和操作,特编写 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分度值为 0.001 mm,测量范围上限不大于 5 mm 指针式指示表;分度 值为0.002 mm,测量范围上限不大于 10 mm 的指针式指示表,分辨力为0.001 mm测 量范围上限不大于 30 mm 的数显式指示表;分辨力为 0.005 mm,测量范围上限不大 于 50 mm 的数显式指示表的校准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式)、大量程百分表自校规程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式)、大量程百分表自校规程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式)、大量程百分表自校规程
1、目的
对指示表、大量程百分表进行自校,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指示表、大量程百分表的自校。

3、环境条件
室温。

4、外观
4.1目视:表蒙透明、清洁、刻线清晰。

无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明显划痕。

4.2指示表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测量范围、分度值或分辨力和出厂编号。

4.3数显式指示表各功能键标注清晰、明确。

4.4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的指示表,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5、各部分相互作用
5.1表圈转动平稳,静止可靠,与表体的配合无明显松动。

5.2测杆移动平稳、灵活、无卡滞和松动现象。

显示屏数字显示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
现象,功能键功能稳定、可靠。

5.3测杆移动时,指针无松动。

5.4紧固轴套后,测杆自由移动时,不得卡住。

6、测杆、测头
手试测杆不允许径向明显松动,目视测头不允有影响使用的严重磨损。

7、检定结果的处理
经检定符合自校规程的开具合格标识,不合格的报废或送外修理,量具不合格时需对前期检验产品进行验证。

8、检定周期
一年。

9、校准记录
将校准过程形成记录。

指示表检定作业指导书

指示表检定作业指导书

文件制修订记录
1.概述
指针式指示表是利用齿条与齿轮或杠杆与齿轮转动, 将测杆的直线位移转变为指针位移的计量器具;主要用于测量制件的尺寸和形状、位置误差等。

2.范围:
2.1 本作业指导书仅适用于本公司新购指示表的检定、以及在专业外校机构合格期内而根据使用情况内部作辅助确认时的检定。

3.校正条件:
3.1 室温 20C+10C, 相对湿度不超过 80%.
4.技术要求及检定方法
指示表应每 1 年为一周期送外部专业机构进行校验,内部校验周期依实际使用情况而定,不作限定。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校准方法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校准方法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校准方法受控状态:文件编号:修订状态: B0分发号: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会签与修订页:1 目的为了在公司内部开展校准工作,进行量值传递保证测量准确有效。

2 适用范围本校准方法适用于分度值为0.01mm,0.002mm量程不大于10mm的指针式指示表;分度值为0.001mm,量程不大于5mm的指针式指示表;分辨率为0.01mm,0.005mm,0.001mm,量程不大于10mm的数显式指示表的首次校准,后续校准和使用中的检验。

3 依据JJG 34-2008指示表(指针式﹑数显)计量检定规程4 职责4.1 计量中心负责指示表校准方法的制定和修订。

4.2 计量人员负责按照规定进行指示表的校准和作出判定并做好相应记录与标识。

5 工作程序5.1环境条件5.1.1 校准的环境要求:温度:20±10℃;湿度:≤80%5.1.2 校准前应将被检仪器及标准检具同时置于平板上让其在平衡温度放置足够长的时间。

5.2 指示表校准项目5.2.1 外观检查和各部分相互作用5.2.2 任意0.2mm或1mm示值误差5.2.3 示值误差校准5.2.4 回程误差校准5.3 指示表的校准方法5.3.1 外观用目视的方法:观察表蒙应透明洁净无破坏现象,无气泡和明显划痕;刻度清晰平直,无模糊不清现象;测头上不应有碰伤、锈迹、斑点和明显划痕。

各部分相互作用通过手动实验及观察检查各部分相互作用。

手动试验时看表圈转动是否平稳与表体配合有无明显松动;测杆移动及指针回转是否平稳;灵活无卡现象,测杆应能自由移动不得卡住。

5.3.2分度值或分辨率为0.01mm和分辨率为0.005mm的指示表用数显式指示表检定仪或百分表检定器校准,分度值或分辨率为0.001mm和分度值为0.002mm的指示表用数显式指示表检定仪或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校准。

校准时,先将指示表可靠的紧固在检定仪上,然后将检定仪和指示表分别对好零位,百分表后续校准示值误差在正反行程的方向上每间隔20个分度值校准;千分表后续示值误差是在正反行程的方向上每间隔50个分度值进行校准。

指示仪表检定作业指导书

指示仪表检定作业指导书

指示仪表现场检定作业指导书
1.前言
为了值班人员(监视人员)读取准确可靠的电测数据,电测指示仪表应遵照SD110-83规定的周期进行现场检定,故编此作业指导书。

2.范围
2.1本指导书适用于变电站、配电室安装的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直流和交流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频率表、功率因数表的检定。

2.2本指导书不适用于自动记录式仪表、电子式仪表的检定。

3.引用标准
3.1JJG124-93《电流表、电压表、频率表、功率表及电阻表》
3.2SD110-83《电测量指示仪表校验规程》
4.工作流程
4.1更据工作内容准备必需的工器具:多功能校验仪、记录纸、合格证、标签、试验用工具。

4.2外观检查
4.2.1仪表铭牌、标志是否完整;
4.2.2仪表外观是否完好,端钮、开关应有用途标志;
4.2.3调零器转动灵活,签印是否良好。

4.3基本误差的检定
检定基本误差时,应对标尺工作部分每个带数字的分度线进行检定,双刻度线应分别检定。

4.4接线正确性检查
4.5做好相应的记录,登记建档
5.安全措施
5.1认真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经工作许可后方可进行工作。

5.2说明危险点和注意事项,室外工作应戴安全帽。

6.组织及分工
至少两人参与工作,工作负责人为安全监护人,根据需要分派人员,但操作人员和接线人员应由不同人员担任。

7.相关文件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工作票、操作票使用管理规定》。

指示表校验规程

指示表校验规程

指示表校验规程1.0目的规范指示表校验的操作,确保指示表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指示表的内部校验。

3.0校验设备外校验合格的标准量块、检定仪。

4.0环境条件环境温度:(23±3)℃相对湿度:≤70%RH。

校准前被检测量设备在规定温度下恒温不少于2h。

5.0技术要求和检定方法5.1外观5.1.1要求:指示表的表蒙应透明洁净,不应有气泡和明显的划痕;表盘刻线应清晰平直,无目力可见的断线和粗细不匀;测头上不应有碰伤、锈迹、斑点和明显的划痕,其它表面上不应有脱漆、脱铬和毛刺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它缺陷。

表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指示表,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5.1.2检定方法:目力观察5.2各部分相互作用5.2.1要求5.2.1.1表圈转动应平稳,静止应可靠,与表体的配合应无明显的松动。

5.2.1.2测杆的移动及指针回转应平稳、灵活,不得有跳动,卡住和阻滞现象。

5.2.1.3指针应紧固在轴上,测杆转动时,指针不应松动。

5.2.1.4紧固指示表装夹套筒后,测杆应能自由移动,不得卡住。

5.2.2检定方法试验和观察5.3指针与表盘的相互位置5.3.1要求5.3.1.1指示表的测杆处于自由状态时,调整表盘零刻线和测杆轴线方向重合,此时指针位置应符合JJG34-96的要求。

5.3.1.2指示表测杆行程应超过工作行程终点,超过的行程应满足JJG34-96的要求。

5.3.1.3转数指针对准任何整转数时,指针位置应符合JJG34-96的要求。

5.3.1.4指针末端与表盘刻线方向应一致,无目力可见的偏斜,指针末端上表面至表盘之间的距离应不超过JJG34-96的要求。

5.3.1.5指针末端应盖住短刻线长度的30%~80%。

5.3.2检定方法在检定仪上逐项观察和试验。

指针末端的上表面到表盘的距离可用目力观察,在有争议时用工具显微镜检定,采用5倍物镜,对指针上表面和表盘分别调焦,利用微动升降读数装置或附加百分表读数,两读数之差即为指针末端上表面到表盘刻线面的距离。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校准方法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校准方法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校准方法受控状态:文件编号:修订状态: B0分发号: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会签与修订页:1 目的为了在公司内部开展校准工作,进行量值传递保证测量准确有效。

2 适用范围本校准方法适用于分度值为0.01mm,0.002mm量程不大于10mm的指针式指示表;分度值为0.001mm,量程不大于5mm的指针式指示表;分辨率为0.01mm,0.005mm,0.001mm,量程不大于10mm的数显式指示表的首次校准,后续校准和使用中的检验。

3 依据JJG 34-2008指示表(指针式﹑数显)计量检定规程4 职责4.1 计量中心负责指示表校准方法的制定和修订。

4.2 计量人员负责按照规定进行指示表的校准和作出判定并做好相应记录与标识。

5 工作程序5.1环境条件5.1.1 校准的环境要求:温度:20±10℃;湿度:≤80%5.1.2 校准前应将被检仪器及标准检具同时置于平板上让其在平衡温度放置足够长的时间。

5.2 指示表校准项目5.2.1 外观检查和各部分相互作用5.2.2 任意0.2mm或1mm示值误差5.2.3 示值误差校准5.2.4 回程误差校准5.3 指示表的校准方法5.3.1 外观用目视的方法:观察表蒙应透明洁净无破坏现象,无气泡和明显划痕;刻度清晰平直,无模糊不清现象;测头上不应有碰伤、锈迹、斑点和明显划痕。

各部分相互作用通过手动实验及观察检查各部分相互作用。

手动试验时看表圈转动是否平稳与表体配合有无明显松动;测杆移动及指针回转是否平稳;灵活无卡现象,测杆应能自由移动不得卡住。

5.3.2分度值或分辨率为0.01mm和分辨率为0.005mm的指示表用数显式指示表检定仪或百分表检定器校准,分度值或分辨率为0.001mm和分度值为0.002mm的指示表用数显式指示表检定仪或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校准。

校准时,先将指示表可靠的紧固在检定仪上,然后将检定仪和指示表分别对好零位,百分表后续校准示值误差在正反行程的方向上每间隔20个分度值校准;千分表后续示值误差是在正反行程的方向上每间隔50个分度值进行校准。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式)检定规程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式)检定规程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式)检定规程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分度值或分辨力为0.01mm、0.001mm量程不大于10mm的指针式、数显式指示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2 引用文献本规程引用下列文献JJF 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GB/T 18761-2002电子数显指示表GB/T1219-2000几何量技术规范长度测量器具:指示表设计及计量技术要求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概述指针式指示表是利用齿条齿轮或杠杆齿轮转动,将测杆的直线位移变为指针的角位移的计量器具。

数显式指示表是利用容栅或光栅技术,将测杆直线位移以数字显示的计量器具。

主要用于测量制件的尺寸和形状、位置误差等。

常见外型结构见图1~3。

1――表体;2――表圈;3――转数指针;4――表盘;5――指针;6――装夹套筒;7――测杆;8――测头;图1 指针式指示表(分度值为0.01mm)1――表体;2――表圈;3――表盘;4――转数指针;5――指针;6――装夹套筒;7――测杆;8――测头;9――耳环图2 指针式指示表(分度值为0.001mm)1――表体;2――显示屏;3――功能键;4――装夹套筒;5――测杆;6――测头图3 数显式指示表4 计量性能要求4.1 指针与分度盘相互位置4.1.1测杆在自由位置时,调整分度盘零刻线和测杆轴线重合,指针应处于零刻线逆时针方向的30°~90°范围内。

4.1.2指针末端与表盘刻线方向应一致,应无目力可见的偏斜。

4.1.3指针末端与分度盘表面间的间隙应不大于0.7mm。

4.1.4指针长度应保证指针末端盖住短标尺标记长度的30%~80%之间。

4.2 指针末端宽度和标尺标记宽度4.2.1指针末端宽度应不大于标尺间距的20%,且与标尺标记宽度应尽量一致。

4.2.2标尺标记宽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标尺标记宽度单位 mm4.3 装夹套筒直径直径应为Φ80-0.015 mm 。

指示表检定规程

指示表检定规程

指示表检定规程
指示表检定规程是确保指示表精确度的重要准则,它是指示表质量被采用的前提。

因此,指示表的检定规程是了解和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制定和执行指示表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

指示表检定规程一般要求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技术要求。

指示表必须精确到位,规格要符合国家技术标准。

制定和整改指示表的指标必须经过实际应用验证,经过精密检测检验,按照行业规定完成证件手续,体现指示表的数据真实可靠。

二是操作要求。

指示表的检定过程要符合质量管理标准,必须使用专业的检定仪器,必须准确把握测量参数,完成温度、负荷指示等多个维度的检定。

三是服务要求。

主管部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完成证件的办理手续,如制定检定报告,整改报告,完成检定证书的发放,更新指示表数据。

指示表检定规程是为了确保指示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使指示表在实际使用中发挥其应有的效果,确保拟定投放的许可指示表质量标准得以有效执行。

指示表检定仪检定规程

指示表检定仪检定规程

指示表检定仪检定规程指示表检定仪是一种用于校准指示表的仪器,它可以测量指示表的准确性并进行调整。

为了保证指示表检定仪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按照严格的检定规程进行检定。

一、检定前的准备工作1.校准设备:首先需要确定校准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并对其进行校准。

2.环境条件:在进行检定前,需要确定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例如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

3.样品选择:选择待检测的指示表,并对其进行清洁和检查。

二、检定步骤1.外观检查:对指示表检定仪进行外观检查,包括外壳、显示屏等部分是否完好无损。

2.标志校验:对指示表检定仪上的标志进行校验,包括量程、精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3.零点偏差校验:将待测指示表置于零位,并记录读数,然后将其与指示表检定仪读数进行比较,计算出零点偏差值,并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4.满量程误差校验:将待测指示表置于满量程,并记录读数,然后将其与指示表检定仪读数进行比较,计算出满量程误差值,并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5.线性误差校验:在不同的测量范围内,分别记录待测指示表和指示表检定仪的读数,并计算出线性误差值,并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6.重复性校验:在同一测量范围内,多次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然后计算出重复性误差值,并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7.稳定性校验:在连续多次测量中,记录待测指示表和指示表检定仪的读数,并计算出稳定性误差值,并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8.其他校验:还可以对指示表检定仪的响应时间、抗干扰能力等进行校验。

三、检定结果的处理1.判定结果:对于每个校验项,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和判定,如果达到要求,则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2.处理方法:对于不合格项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或修理,并重新进行检定;对于已经过期或损坏的指示表检定仪需要及时更换或维修。

四、检定记录和报告1.检定记录:对于每次检定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待测指示表的型号、规格、校准日期等信息,以及每个校验项的具体数据和结果。

2.检定报告:在完成检定后,需要编制一份检定报告,并签署责任人的姓名和日期,作为证明文件保存。

指针式指示表检定操作规程

指针式指示表检定操作规程

指针式指示表检定操作规程1 目的按照《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和校准计划》的规定对指针式指示表(如百分表等)进行全面评定,确保其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34—2008规定的要求,确保其使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 范围适用于(分度值0.01mm量程≤5和0.001mm量程≤5)指针式指示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定。

3 检定基准外检合格的标准器量块、检定仪。

4 环境条件室内温度:20℃±5℃,每小时温度变化不大于2℃。

室内湿度:≤80%RH.5 检定步骤5.1 准备过程5.1.1 检查5.1.1.1 新购进的指针式指示表的表蒙透明、清洁;刻线清晰;无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明显划痕;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等影响外观质量和影响视觉的其他缺陷。

5.1.1.2 后续的检定和使用中检定的指针式指示表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例如在检定前应目测观察测量面是否有毛刺或赃物,并用油石打磨毛刺及用丝绸布擦拭干净。

5.1.1.3 指针式指示表必须标有制造厂名称或商标、分度值或分辨率、测量范围和出厂编号以及本厂计量室的编号。

5.1.2 恒温:检定之前,按照检定规程要求,将被检定的指针式指示表、检定器及其器具放置于检定室内的工作台上进行恒温。

恒温时间不少于2小时。

5.1.3 检定之前将检定过程中使用的原始记录表及各类辅助用具准备好。

5.2 检定5.2.1 使用标准器组进行检定时,应戴好手套,各受检测量面与计量标准器应轻轻接触,不得有碰撞现象。

5.2.2 具体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34—2008指示表(指针/数显式)的要求,对被检指示表按顺序逐项进行检定,并做好原始记录。

5.2.3 计量检定员检定完毕后,须经另一计量检定员核检,以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

5.2.4 全部检定工作完成后,应将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被检计量器具的测量面用无腐蚀的汽油洗净,再用清洁的丝绸布擦拭干净,并涂上防锈涂料,分别放入盒内。

深度指示表检定规程

深度指示表检定规程

深度指示表检定规程深度指示表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深度的仪器,常用于机械加工、制造和装配等领域。

为确保深度指示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检定。

下面将介绍深度指示表的检定规程。

一、检定前准备1. 确认检定标准:深度指示表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检定。

在进行检定前,需要先确认所使用的标准。

2. 校验测量系统:在进行检定前,需要对深度指示表所连接的测量系统进行校验,以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

3. 清洁仪器:在进行检定前,需要对深度指示表及其附件进行清洁,以确保不会受到灰尘、油脂等污染物的影响。

二、外观检查1. 检查外观:首先要对深度指示表进行外观检查,确认是否存在变形、裂纹或其他损坏情况。

2. 检查显示屏幕:确认显示屏幕是否清晰,是否存在黑点或亮点等问题。

3. 检查电池:确认电池是否正常运行,并且电量充足。

三、零点检定1. 确认零点:在进行深度指示表的检定前,需要先确认其零点是否正确。

将深度指示表放置于平稳的水平面上,按下“ON/OFF”键,待显示屏幕上出现“0.0000”时,即为确认了零点。

2. 检查零点:确认零点后,需要对其进行检查。

将深度指示表放置于水平面上,并轻轻按下测量杆,观察显示屏幕上的数值是否为“0.0000”。

3. 调整零点:如果发现零点不准确,则需要进行调整。

按照说明书中的方法调整零点,并重新进行检查。

四、线性误差检定1. 准备标准块:根据所使用的标准,选取相应规格的标准块。

2. 进行检定:将标准块放置在测量台上,并将深度指示表插入测量孔中,读取显示屏幕上的数值。

重复多次读取,并记录每次读取的数值。

3. 计算误差:根据记录下来的数据计算出每次测量与标准值之间的误差,并计算出平均误差和最大误差。

4. 判定结果:根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判断深度指示表的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五、重复性检定1. 准备标准块:根据所使用的标准,选取相应规格的标准块。

2. 进行检定:将标准块放置在测量台上,并将深度指示表插入测量孔中,读取显示屏幕上的数值。

全自动指示表检定仪器检校程序.doc

全自动指示表检定仪器检校程序.doc

全自动指示表检定仪器检校程序.doc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指示表全自动检定仪操作程序操作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指示表全自动检定仪使用说明书
3 安全总则
3.1 危害识别
3.1.1 在装夹表体时挤伤手指。

3.2 防范措施
3.2.1 装夹表体时注意力集中。

4 操作要求
4.1 操作准备
4.1.1 打开电源,启动检定仪及计算机,检查计算机工作是否正常。

4.2 操作过程
4.2.1 指示表外观检查符合要求后,选择合适的夹具及附件将指示表正确装夹在检定仪上,使指示表测杆刚好接触检定仪测杆。

4.2.2运行中图SJ2019指示表全自动检定软件,在主界面点击“输入检定信息”按钮,录入指示表的检定参数后,点击“确定”按钮返回主界面。

4.2.3 选择“全自动检定”时,调节摄像机使表盘刻度线处于红色圆圈的边沿位置,调节适中的亮度、焦距及光源,使软件能够采集到
清晰的图像。

4.2.4调节检定仪测杆位置,对准零位后,点击“开始检定”按钮,开始检定。

根据“检定提示”栏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

4.2.5 检定完成后,软件自动计算示值误差,并保存数据,“检定提示”栏会显示检定结果。

点击“记中油独石化公司信息网络公司计量检测中心。

指示表新旧检定规程比较分析

指示表新旧检定规程比较分析
( 榆林市计量测试所 , 陕西 榆林 790 ) 100
摘 要 : 表( 千分表和 百分表 )它广范用于工业测量 和科学技术测量中, 指示 指 , 指示表在检定中 , 很多参数 由于达不 到规程要求而报废 , 增大 了检修人
员的劳动强 度 , 随着科学技术 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 对百分表 的使用范围提 出更广范的要求 , 的 J 3 — 6 指示表》 原有 J 4 9< G 检定规程 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技术
《 计量与测试技 ̄) 0 O年 第3 2t 7卷 第 7期。
指 示 表 新 旧检 定 规 程 比较 分 析
Idct gG u eG o aC m aa v ayi fOda w Ts rcd rs n iai a g rm o p rt eAn l s l n Ne et oeue n i so d P 李 晓 慧
更适 用 。
新规程除适用于旧规程规定的指示表外 , 还适用于 () 6新规程检定项 目中指针与刻度盘相互位置 、 指针 分度值 为 002 m量 程不 大于 1r .0m 0 m的指针 式 指示 表及 末端宽度与刻线宽度 、 a 轴套直径 、 测头测量面的表面粗糙 分辨力为 00m 005 m,. 1 m 量程不大于 1r 度 、 .1 m,. r 00 m l 0a 0 0m a 测量力均可只进行首 次检定不同于旧规程 中修理后 的数 显式 指示 表 。 的都 需进 行检定 , 更具 有 实际意 义 。 2 新 增加 的 内容 () 7新规 程 中测 杆径 向受 力对 示值 的影 响 , 行 了更 进 增 加 了 引用文献 , 范 了计 量 术语 、 义 、 规 定 测量 不 确 加详 细 的范围确 定 。 定 度评 定 与表述 , 程更 简化 、 规 统一 化 、 准化 , 标 如增加 了 () 8新规程中不用等级来判断指示表的准确度。 G / 171 20 B T 86 — 07电子数显指示表 , 而且 新规程 中计量 32 在通用 技术 要求 中 , 旧规 程 的差 异 . 新 术语轴套直径替代了套简直径 , 刻度盘代替 了旧规程 中 () 1外观 : 新增要求测头不应有碰伤 、 锈迹 、 斑点和明 的表盘 , 测量力取代旧规程中的测力 , 检定类别里面首次 显的划痕。表上必须有测量范围、 分度值或分辨力。数 检定取代了新制的, 后续检定取代了修理后 。 显式指示表各功能键标注清晰、 明确。 () 2 各部分相互作用 : 新增加显示屏数字显示清晰、 3 技 术要 求更 加清 晰 、 明确 新规程将旧规程中的技术要求分别从计量性能要求和 完整 , 无黑斑点和闪跳现象 , 功能键稳定 、 可靠。 通 用技术要求两个方面作出规定 , 使规程更加清晰 、 。 明确 4 项 目归属 有变 动 3 1 在计量性能要求 中, 旧规程的差异 . 新 将检定条件、 检定项 目、 检定方法都归属为计量器具 () 1新规程指针与刻度盘相互位置 , 用指针处于零刻 控制 , 则是从计量管理 的高度上进行了总结 。比较新 旧 线 逆时针 方 向 3。 0范 围取 代 了旧规 程指示表 指针 的 规程 , O 一9。 主要有 以下几 点不 同 : 位置位于测杆左上方 8 5 2 个分度处 , 这一范 围的变化不但 ( ) 定环 境 的不 同 : 定 时 环 境条 件 更 为 严 格 , 1检 检 不 扩 大了指示表的使 用范围 , 更减轻 了修理者 的劳动强度 。 但对检 定室 温度变 化 ( 大 于 2 ) 旧规 程 ( 大 于 l) 不 h较 不 h () 规 程规定 指针 末 端 上 表 面与 刻 度 盘刻 线 面 的 范 围进 行调 整 , 2新 而且 对 检定 室 的相 对 湿 度 这一 规 定 统 一 距离不大于 07 m, . m 取代 了旧规程 中依据分 度值不同要 到所有的指示表检定要求 中, 具体规定为室内湿度不大 于 8%R , 0 H 严格的环境条件使检定的准确性和量传 的一 求 的 07 m或 09 m的规定 。 .m .m () 3新规程确定 了指针末端 宽度与刻线宽度的一致 致性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性 , 以分度值的大小确定了刻线宽度的范围, 并 新规程取 () 2检定项 目的不 同: 增加了对重复性 、 示值漂移、 指 消了旧规程中测头材料宝石 的表面粗糙度 的检定 , 旧 较 示表行程的检定 , 取消了旧规程中的示值变动性。 () 3检定方法 的不同 : 增加 了重复性、 a 在任意位置 规程 更详 细 、 合理 。 更 () 4 另增加与数显指示表有关的几项要求 a 数显指示 的示值漂移 、 指示表行程 的检定方法。B示值误差一新 表的行 程应 超过 测量 范 围上线 , 过 量不小 于 01ma 规程在检定方法中叙述更详细 , 超 . a 5 。b 操作方法更明了。在将 确定 了数 显 指 示 表 的最 大 允 许 误差 和 回程 误差 . 确 定 检定 仪 和指示 表置零 后 , 测 杆 正 行 程 方 向上 根 据 分 度 c 在 数显 指示 表 的测 杆 在 任 意 位 置 时 , 小 时 内示值 漂移 不 值 及分辨 力 的不 同选 择相 应 的检定 间隔 。特 别对 分度 值 1 为 002 m的指示 表后续 检定进行详细说 明。并 增加 . m 0 大 于其 分 辨力 。 () 5 新规 程 中最 大 测 量 力 2 N范 围 比旧规 程 中 15 了数显指 示表 的检定 方法 。对 检定 数据 的示表 的测量精度 、 扩大指示表的使用范 围, 国家质监 总局于 2o 年发布了 j 4 2o( o8 j — o8指示表》 3 检定规程 , 本人通 过对新 旧规程

指示表测量力校准的方法

指示表测量力校准的方法

指示表测量力校准的方法一、校准前的准备。

咱得先把要用的工具都找齐喽。

你得有标准的测力仪器,这就像是一个裁判,专门来评判指示表测量力准不准的。

还有呀,要找一个干净、平稳的地方来做校准。

要是地方晃晃悠悠的,或者到处都是灰尘,那肯定会影响校准的结果呀。

二、指示表的状态检查。

在开始校准之前呢,咱得先看看指示表本身的状态。

看看它的指针能不能灵活转动,有没有卡壳的现象。

就像人要是哪里不舒服,行动起来就不顺畅一样,指示表要是有问题,那校准也没法好好进行呀。

如果发现指针转起来涩涩的,那就得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可能是里面进了灰尘或者有点小零件松动了,这时候就需要小心地清理或者紧固一下。

三、开始校准。

1. 安装指示表。

把指示表稳稳地安装在测力仪器上,要确保安装得牢固。

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要是地基不稳,房子可就危险了。

这里要是指示表没安装好,那测量力的校准结果肯定也是不靠谱的。

2. 施加测量力。

按照规定的方法来施加测量力。

这个力的大小和施加的方式都是有讲究的呢。

不能太大,太大了可能会损坏指示表;也不能太小,太小的话测量就不准确了。

这就像我们做饭放盐一样,放多放少都不行。

在施加力的时候,要慢慢地、平稳地来,就像走路一样,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3. 读取数据。

当施加了测量力之后呢,就要读取测力仪器上显示的数据啦。

这个时候要特别细心哦,眼睛要睁得大大的,看清楚数据。

可别像个小马虎一样,看错了数字,那可就前功尽弃了。

读取数据之后呢,要和指示表本身的标准测量力范围进行对比。

四、校准结果的判断。

如果读取的数据在指示表规定的测量力范围内,那恭喜你,这个指示表的测量力校准基本是合格的。

要是数据不在这个范围内呢,那就得调整指示表了。

调整的过程可能有点麻烦,但是为了能让指示表准确工作,这也是必须要做的呀。

这就像是给一个生病的人治病一样,虽然过程不容易,但是病好了就可以正常生活啦。

五、校准后的收尾工作。

校准完成之后呀,可别就把东西一扔不管了。

对指示表检定规程JJG34-96部分修改条款的讨论

对指示表检定规程JJG34-96部分修改条款的讨论

对指示表检定规程JJG34-96部分修改条款的讨论
佚名
【期刊名称】《计测技术》
【年(卷),期】2000(020)002
【摘要】@@ 新近颁布的指示表检定规程JJG34-96代替了JJG34-84及
JJG231-80百分表和千分表检定规程.对检定百分表示值误差,新规程要求:"百分表示值误差是在正反行程的方向上每间隔10个分度进行检定."这和老规程要求一致.接着新规程又提出:"用百分表检定器检定使用中的百分表的示值误差,可按20个分度间隔进行检定,"检完后,如果工作行程、任意1 mm示值误差"接近"规程要求,相邻示值误差超出规程任意0.1 mm示值误差要求时,"均应"进行补点检定.规程附录中对补点方法作了介绍并举例说明.
【总页数】2页(P35-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TB9
【相关文献】
1.关于大量程百分表检定规程并入指示表检定规程的探讨 [J], 梁辉
2.指示表新旧检定规程比较分析 [J], 李晓慧
3.关于大量程百分表检定规程并入指示表检定规程的探讨 [J], 黄华;邓恺;
4.对JJG34-96指示表检定规程中补点检定的看法 [J], 周伯贤
5.对《机电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中有关条款的看法 [J], 刘娟;杜首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示表》检定规程修订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2006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计量技术法规文件》制定/修订计划,由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广西计量测试研究所、桂林量具刃具厂等单位承担对JJG34-1996《指示表》检定规程进行修订工作。

二编写依据
按照JJF1002-1998《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对旧规程的格式进行重新编写,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增加和删除。

三修改、增加和删除的内容说明
1范围
a.增加了分辨力为0.01mm或0.001mm、量程为10mm的数显式指示表
b在范围中引入JJF1002-1998《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中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使用中检验的概念。

c量程扩大,把指针式指示表(分度值为0.001mm)量程扩大到(0~10)mm (注:旧规程量程是(0~5)mm)
2.增加了引用文献
JJF 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GB/T 18761-2002电子数显指示表
GB/T1219-2000几何量技术规范长度测量器具:指示表设计及计量技术要求
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
4.计量性能要求
a.指针与分度盘相互位置
a.1.为了GB/T1219-2000保持一致,对旧规程中5.1.1、5.1.4、5.1.5中的计量性能要求有一些修改。

a.2.由于GB/T1219-2000中无5.13技术要求,对旧规程中5.1.3进行删除。

b.指针末端宽度和标尺标记宽度
为了与GB/T1219-2000保持一致,对旧规程中6.1中的计量性能要求有一些修改。

c.指示表的行程
增加了数显指示表的工作行程计量性能要求. 为了GB/T1219-2000保持一致,并对旧规程中5.13技术性能要求进行适当修改。

d.测力
d.1.为了与GB/T1219-2000保持一致,对旧规程中有关对测力的说法进行修订,如把“最大测力”变成“最大测量力”;把“单向行程测力变化”变成“测量力的变化”;把“同一点正反测力变化”变成“测量力的落差”。

d.2增加了数显指示表的测力计量性能要求。

e示值重复性
为了与GB/T1219-2000保持一致,把旧规程中“示值变动性”变成“示值重复性”的说法;
f示值误差和回程误差
由于国际(德国、美国、日本)标准,都没有把指示表分等级,在加上我国GB/T1219-2000和GB/T18761-2002也没有把指示表分等级,在新的规程上不准
备把指示表分等级。

示值误差和回程误差计量性能要求参照GB/T1219-2000和GB/T18761-2002的要求写的。

g.示值漂移和响应速度
在新规程上增加了数显指示表的示值漂移和响应速度计量性能要求。

5通用技术要求
这部分内容主要根据旧规程中3.1和4.1.1~4.1.4内容,在增添了数显指示表的一点内容。

6.计量器具控制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将旧规程中的“二检定项目和检定条件”和“三技术要求和检定方法”中检定方法合并而来。

对旧规程中“12示值误差的检定方法”中测量间隔有所修改,旧规程上规定百分表按照0.1mm和千分表按照0.05mm测量间隔进行检定,新规程上将按表1的方法进行检定
理由如下:
a.按旧规程检定示值误差和回程误差,数据量太大,如检定一块(0~10)mm
的百分表,检测数据量有200个。

b.根据国外的一些标准,如:美标ASMEB89.1.10M-2001《DIAL INDICATORS》检定示值误差仅规定选择适当的测量间隔,并没有规定一定要百分表按照0.1mm和千分表按照0.05mm测量间隔进行检定,日本标准JIS B 7503《指示表》,检定示值误差是根据不同的行程选择不同的测量间隔进行检定的。

德国的标准DIN878《Dial gauges》也没有规定一定要百分表按照0.1mm和千分表按照
0.05mm测量间隔进行检定,只是选择适当的测量间隔进行检定。

c.我国标准GB/T1219-2000主要根据ISO/R463:1965的修订稿写的,也没有规定百分表按照0.1mm和千分表按照0.05mm测量间隔进行检定,只是选择适当的测量间隔进行检定。

新规程主要参照日本标准在指示表的不同行程选择不同的测量间隔进行检定的,是采用细分段------粗分段------粗分段的检定方法。

另外:请专家门关注以下数显式指示表最大允许误差技术指标是否定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