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参考模板
教学设计表模板范例
教学设计表模板范例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本教案适用于XX年级的学生,学生已具备基本的XX知识和XX技能,能够理解并参与到本课程的深入学习中。
三、授课时间本课程授课时间为XX分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各环节的时间分配。
四、授课教师授课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XX学科的知识体系,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XX知识,学会XX技能,形成对XX领域的初步认识。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XX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活动,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XX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对XX价值观的认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XX知识、XX技能的掌握,以及XX方法的学习。
通过对重点内容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2、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XX知识点的理解,以及XX技能的运用。
教师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七、教学过程(具体教学过程请根据实际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八、教学方法和手段(列举并说明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九、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和作业,说明评价方式)十、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列举并简要说明本节课所需的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十一、结论(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十二、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一个与课程相关的实际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
- 使用多媒体展示或实物展示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线上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线上课堂教学设计模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很高兴能够教你关于线上课堂教学设计模板的知识。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说:1. 课程介绍2. 课程目标3. 课程大纲4. 课程材料5. 互动环节6. 评估与反馈一、课程介绍首先,我们需要对课程进行简要介绍,包括课程名称、教师信息、教学语言等。
例如:课程名称:古代诗词鉴赏教师信息:李老师(高级教师)教学语言:中文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线上教学的核心,需要明确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性强、时间限定。
例如:课程目标:1. 学习者能够了解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2. 学习者能够掌握古代诗词的基本格律和创作技巧。
3. 学习者能够赏析古代诗词名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课程大纲课程大纲是课程的总体框架,需要详细列出每一节课的主题、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
例如:课程大纲:1. 古代诗词概述(1周,线上视频教学)- 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 古代诗词的主要流派- 古代诗词的文学价值2. 古代诗词格律(2周,线上互动教学)- 诗词的平仄- 诗词的对仗- 诗词的用韵3. 古代诗词创作技巧(2周,线上互动教学)- 诗词的构思与立意- 诗词的谋篇与布局- 诗词的语言与修辞4. 古代诗词名篇赏析(3周,线上实践教学)-唐诗:《静夜思》、《将进酒》等-宋词:《水调歌头》、《青玉案》等-元曲:《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四、课程材料课程材料包括线上视频、课件、阅读资料等,需要提供清晰的链接和下载方式。
课程材料:1. 视频教程:2. 课件下载:3. 阅读资料:五、互动环节互动环节是线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设置Q&A 环节、讨论区、作业批改等。
互动环节:1. Q&A环节:每周五19:00-20:00进行线上答疑。
2. 讨论区:在课程平台设立讨论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3. 作业批改:每周布置一次作业,教师进行线上批改并给出建议。
(完整word版)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观察范围》教学设计案例《观察范围》教学设计 .名称科数学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提供者刘有玲目课一课时时一、教材内容分析《观察范围》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一节课,教材创设了猴子观察到的桃子的范围,电灯下的影子,汽车由远及近行驶时,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等学生熟悉的、有趣的情境,这些情境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但学生又很少关注其中是否蕴涵着数学,本节课的内容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又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同时,教材将眼睛、视线与观察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发展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联系紧密,并伴随学生的推理、想象、交流、创造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 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2)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六年级学生( 11—12 岁)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即观察范围的变化站的高看得远,看得范围大;站的低看得近,看得范围小。
2.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模拟等活动中体会到将眼睛、视线与观察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感受到观察范围随着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让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新课程提出来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模板(一)此模板适合当前班级集体授课形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基于“教”的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见5~8页),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章节名称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
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 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2.2 原子(第一学时)和§2.2 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
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2”;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写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3方面的内容。
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
若本节课(尤其是理科的一些章节)和思想、情感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则不必挖空心思搞形式主义。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
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
如果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表模板
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表学科:设计者:职称:所在学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箱:设计时间:课堂教学设计表课题第二章第一节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章节名称)学科信息技术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学期上预计课时数1一节课本案为其中第 1 课时课型新课选用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广东教育出版社,20XX年7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广教版高一年级《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第一节《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
它将人们获取信息的自然意识转化为线索:“确定信息需求”→“寻找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并围绕这四部分内容展开了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归纳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并为学生学会有效组织和处理信息奠定基础,是学生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重点:(1)信息获取的四个步骤(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决定了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
要让学生对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一个彻底的认知,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确可从多种信息源获取同一类信息,并能增加信息的可信度。
(3)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
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取信息的过程,并展示相机、扫描仪、录音笔等获取信息的具体工具让学生对获取信息的方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教学难点:(1)分析信息需求。
学生虽然在生活、学习的过程经常需要分析问题、确定信息需求,但他们可能很少认真关注分析的方法,这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其认真归纳、总结。
从而并明确信息的需求包括了信息的形式、数量、来源等问题。
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具有一定的获取信息的经验并对常见的信息获取工具如相机、扫描仪的功能都有一定的了解,这些知识基础使得他们学习本节课既轻松又有趣。
(2)高一年级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他们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而本节课恰好是要将自然的意识转化成线索。
教学设计模板(表格)
教学设计模板(表格)课堂教学设计表课堂教学设计表是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用于规划和设计课堂教学。
其中,表格中的空格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表格1: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设计者单位(学校)授课班级章节名称教材关联(必填)表格2:内容分析课程标准(必填)本节(课)教学目标(必填)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特征学时教材和内容分析表格3:研究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必填)研究目标具体描述语句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必填)教学难点(必填)教学方法和研究方法主要教学方法(必填)典型研究方法(必填)表格4:媒体使用知识点编号(必填)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必填)参考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提供事实,建立经验创设情境,引发动机举例验证,建立概念提供示范,正确操作呈现过程,形成表象演绎原理,启发思维设难置疑,引起思辨展示事例,开阔视野欣赏审美,陶冶情操归纳总结,复巩固自定义参考②:媒体使用方式设疑—播放—讲解设疑—播放—讨论讲解—播放—概括讲解—播放—举例播放—提问—讲解播放—讨论—总结边播放、边讲解边播放、边议论研究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研究自定义板书设计(选填)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表格5: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的详细叙述,包括每一步骤的设计依据、教学结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资源)的相互关系,以及研究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等。
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表格6:教学过程结构课堂教学过程结构图,通常称为流程图。
前面所进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工作,都将在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中得到体现。
以上是课堂教学设计表的基本内容和格式。
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需要设计相应的评价量表。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模板(一)此模板适合当前班级集体授课形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基于“教"的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见5~8页),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章节名称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 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2.2 原子(第一学时)和§2。
2 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2”;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写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3方面的内容。
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若本节课(尤其是理科的一些章节)和思想、情感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则不必挖空心思搞形式主义。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
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如果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本教案适用于XX年级的学生,学生应具备基础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课程相关知识背景。
三、授课时间本课程设计为1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四、授课教师XX老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相关课程的专业知识。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的应用能力。
- 学生能在实践中运用学习策略,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升信息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
-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通过课后练习与反思,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我调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激发求知欲。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合作共赢的精神风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 培养学生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他人的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 课程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与示范。
- 实践活动中关键步骤的指导与解析。
- 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与培养。
2、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并内化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回顾已学知识或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 设计一个简短的活动或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状态。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采用多媒体演示、实物展示或板书讲解等方式,清晰、系统地传授新课程的知识点和关键概念。
- 结合实际案例和具体操作,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确保学生对新知识的准确把握。
3、合作探究(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课程内容提出探究性问题,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共同解决问题。
海淀区教学设计模板
海淀区教学设计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本教案适用于海淀区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学生具备基本的学科知识,能进行简单的学科相关分析,但对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操作尚需引导和练习。
三、授课时间本课程设计为45分钟课时。
四、授课教师由具备多年教学经验,对学科知识和学生心理有深入了解的某学科教师负责授课。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并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 学生能够完成基本的学科操作,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学习过程,掌握学科学习方法。
-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对学科知识的兴趣。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学科知识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 课程核心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
- 学科方法的介绍与应用。
2、教学难点- 核心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与灵活运用。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科方法的掌握与实践。
-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内化。
本教案模板将作为海淀区教学设计的参考,旨在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并为学生提供高效、有趣的学习体验。
后续的教学过程、方法、评价等环节将根据具体课程内容进一步细化。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生动的开场白、与课程相关的实际问题或多媒体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新课程内容的好奇心和兴趣。
- 提出引导性问题,让学生预测或思考新课程可能涉及的内容,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清晰、系统地讲解新课的核心知识点,结合实际案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理论更加贴近实际。
- 使用多媒体教具、图表、实物等辅助手段,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确保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修改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修改一、教案基本信息1.1 学科领域:语文1.2 年级:五年级1.3 课题:《草原》1.4 课时:2课时1.5 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描绘的草原景色及草原的变化。
2.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兴趣。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体会课文的情感。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3)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体会草原的美景及作者的情感。
3.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草原的变化。
(3)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音乐欣赏等方式,营造草原氛围。
(2)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朗读表演,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4.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图片、播放相关音乐,增强学生对草原的认识。
(2)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5.1 课前导入(1)展示草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的美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草原的了解和印象。
5.2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理解生字词,解释课文中的难点。
(3)分组讨论: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草原的变化。
5.3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
课堂教案模板
课堂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 描述:本教案适用于XX年级的学生,学生应具备基本的XX知识和XX技能。
- 预期水平:学生在上一学段中已经掌握了XX概念,能够进行XX操作。
三、授课时间- 课时安排:1课时,共计40分钟。
四、授课教师- 姓名:[教师姓名]- 职称:[教师职称]- 授课领域:[教师专业领域]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XX理论/概念。
- 学生能够运用XX方法进行XX操作。
- 学生能够解决XX类型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XX能力。
- 学生通过问题解决过程,掌握XX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XX观念。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 XX理论/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 XX方法/技能的实践操作。
2、教学难点- XX理论/概念在实际情况中的灵活运用。
- XX操作技能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以下是教案模板的后续部分,由于要求只填写到“教学重占和难点”,以下内容仅列出标题以供参考]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2、新知讲授(20分钟)3、合作探究(15分钟)4、巩固练习(10分钟)5、拓展延伸(5分钟)八、教学方法和手段九、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十、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十一、结论十二、教学反思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学活动: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者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 教师行为:展示XX案例/现象,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问题,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学活动:系统讲解新课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 教师行为:运用多媒体工具,以清晰的语言阐述XX理论/概念,进行案例分析。
幼儿园课堂教学设计表
2024/1/30
28
学校管理层面对课程设计表的评审意见
教学目标明确性
教学内容适切性
学校管理层应评价课程设计表中的教学目 标是否明确、具体,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认知水平。
学校管理层应评价课程设计表中的教学内 容是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相联 系,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024/1/30
确保教材和教具的数量和质量 满足教学需求,保证每个幼儿 都能充分参与课堂活动。
对教材和教具进行分类和整理 ,方便幼儿取用和整理。
16
多媒体资源准备
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兴趣,准备相关 的多媒体资源,如音频、视频、动画 等。
对多媒体资源进行筛选和分类,选择 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资源 。
感性认识。
故事讲述
通过生动的故事,将新知识融入 其中,使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
学到知识。
音乐渲染
运用音乐元素,如歌曲、音乐游 戏等,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
知识。
2024/1/30
22
学生活动组织及指导
小组合作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 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和沟 通能力。
2024/1/30
和情境。
2024/1/30
18
人员配备及分工
根据教学需求和幼儿人数,合理 安排教师和助教的人数和分工。
2024/1/30
确保教师和助教具备相应的专业 素养和教学经验,能够提供优质
的教学服务。
明确教师和助教的职责和任务,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确
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19
2024/1/30
《慈母情深》课堂教学设计表
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通过反复朗读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
引领孩子体会母亲朴素的言行下却流淌着真挚的母爱。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
学生特征
五年级的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另外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促进学生深入体会,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读写结合,言意兼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
学
反
思
我始终努力坚守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的教学为主线,以个性的悟读为手段,让学生穿梭在语言文字中尽情地读,读出了意,读出了情,读出了语文的韵味。语文课程标准标中指出:要保证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感悟。在课堂上,请学生自由地阅读,梳理学法,然后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抓住重点词句投入到自主品读中,学生或圈,或点,或读,或画,或写,或说……交流,品味,个性化的见解畅所欲言,不亦悦乎。对文本关键语段的深入理解、体会,感受慈母情深,我都大胆放手,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中阅读。抓住“哪里使你感受颇深?”“哪里能够表现出慈母的深情?”让学生去读,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再自主学习,自主感悟,所以在之后全班的汇报交流中,学生把读懂了语言文字背后的内容,化无声语言为有声语言,体会到了母亲挣钱的艰难,体会到了慈母情深,也感悟到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孝心、那份敬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慈祥,母爱是深沉的,母爱也是伟大的、无私的。这种爱,作为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正如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案表格模板
教案表格模板
一、引言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准备工作。
教案不仅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和组织结构,还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编写教案,本文提供了一个教案表格模板,以便教师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规划和记录教学活动。
二、教案表格模板
1.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授课年级:
•授课学科: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
3. 教学内容
•主题:
•子主题1:
•子主题2:
•子主题3: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5. 教学资源
•教材:
•辅助教材:
•多媒体设备:
6.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教学手段:
7.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内容
准备和导入
教学活动1
小组活动1
教学活动2
结束和复习
8. 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
三、使用说明
1.将上述教案表格模板复制到Markdown编辑器中;
2.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填写课程信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和难点等相关信息;
3.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步骤填写对应的教学环节和内容;
4.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教学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四、总结
教案表格模板是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的重要工具。
正确使用教案表格模板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规划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教师朋友们能够根据该模板,编写出适合自己的教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教学设计模板(PDF )
《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县(市、区)长宁县学校双河镇上西小学校姓名胡大楷学科数学能力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所属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微能力点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实践问题除了演示文稿,支持课堂讲授的技术工具还有哪些?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满足学生的不同认知风格和起点差异?材料要求提交一份课堂讲授环节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学对象及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所选技术以及技术使用的目的等。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教学主题《圆柱的认识》教学对象及特点教学对象:六年级的学生。
特点:学生在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性质以及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及分析本节课选自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
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的认识部分,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初步感性认识了圆柱,够辨认识圆柱物体。
在学习了圆等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基础上,本课进一步探索含有曲面的几何形体——圆柱。
圆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立体图形,包括圆柱的特征,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和圆柱侧面展开图。
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学生在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性质以及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教材呈现了几个生活中的具体情景,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激发他们的生活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会圆柱几何体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与想像,多角度地探索圆柱的特征,从而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
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
课时教学设计参考模板范文
课时教学设计参考模板范文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本教案适用于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三、授课时间本课程授课时间为45分钟。
四、授课教师本课程由具备5年以上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王老师进行授课。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讨论、发言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3)设置课堂提问、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态度;(2)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与技能;(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如何有效组织课堂讨论、发言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3)如何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课时教学设计参考模板范文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引用相关生活实例、历史故事、时政新闻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课程内容的兴趣。
- 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运用PPT、实物展示、板书等教学手段,系统性地向学生介绍新课的基本知识点。
- 结合实例进行详细讲解,突出重点,解释难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 通过问答、小测试等形式,实时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3、合作探究(15分钟)-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针对新课内容提出问题,小组成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一、课程目标与目标学生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1. 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3.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5. 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目标学生群体为:1. 年龄在xx岁至xx岁之间的学生;2. 已经具备基本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3. 对编程和计算机科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本课程将包括以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1. 编程语言基础: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控制结构等;2. 面向对象编程:理解对象、类、继承、多态等概念,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数据库基础: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操作的方法;4. 网络编程: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简单的网络编程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编写简单的程序;2. 设计并实现面向对象的程序;3. 设计和维护小型数据库应用;4. 设计和实现简单的网络应用程序。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 项目实践:布置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4. 团队协作: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大型项目,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1. 课前预习:教师提前发布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前预习;2.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案例等方式导入新课内容;3. 讲解知识点:通过讲解案例、推导公式等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4. 学生实践: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5. 讨论与答疑:组织课堂讨论和答疑,解决学生的疑问和困惑;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掌握。
五、评估与反馈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与反馈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展;2. 作业成绩: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分,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项目成绩:对学生完成的项目进行评分,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4. 反馈建议:对学生的表现和成绩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节名称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学科
政治
授课班级
高二(11)
授课时数
1
设计者
林志峰
所属学校
莆田华侨中学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中的学习重点之一。这一目的内容既是对上一目内容承接,又是对这一框题内容的深化。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题的重点和难点。
教育技术标准:具有信息意识,适当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
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量变、质变。
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
2.能力目标:通过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通过运用实例说明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通过运用所学观点分析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综合理解运用能力。
2.自主学习策略: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拓展资料,在深入解读课文主题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达到能力的迁移内化。
4.实践探索策略:通过具体实例展示,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小沈阳”
F
E
量变与质变关系的方法论启示
8’
下载
4
运用
PPT展示相关材料
例举资料如中国入世、中国足球、人造卫星、沙尘暴、台湾问题等网络资源
C
B
联系实际运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
8’
下载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1)冰变成水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2)从哲学上分析,它们分别属于何种变化?
(3)冰变成水,需要哪些条件?说明了质变与量变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把握两个条件:温度上升,控制在0-100度以内)
(4)冰变成水并不意味着变化的终结,还会接着气化,说明了质变与量变之间有什么关系?
2、举例验证,建立概念。多媒体展示“数学实验”,引起学生思考其中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关系的。请学生例举包含着量变与质变关系的名言警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观点分析和解决现实的热点问题,以及学生思想认识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与全面素质,引导学生提高对有关问题的认识,达到理论上弄懂,情感上信服,行动上愿用、会用。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学生是农村一级达标中学高二的学生,自以为有已成人的感觉,学习自觉性好,求知欲高,自主学习能力较高,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善于思考而合作与探究水平有待提高等特点。
初始能力:学生已学过《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及《生活与哲学》的前两个单元,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较高。
信息素养:学生具有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的经验,计算机操作熟练,具有初步的网上学习的技能;学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比较兴趣,认为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可以当堂解决一些传统课堂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学生自控能力强,即使在网络教室上课也不会使用与学习无关的游戏或视频。
3、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教学难点
运用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分析现实问题。
例举资料如中国入世、中国足球、人造卫星、沙尘暴、台湾问题等网络资源,请学生自主查找相关网上资料,用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之。
教学环境设计
根据本课题的内容特征和学情,只有设计生动、直观的情景才能有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和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据此,在教学环境设计上要尽可能创设真实、完整的教学环境。本课在多媒体教室学习,制作PPT课件,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超链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和辩论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等进行教学。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
1
识记
能说出量变与质变的含义、特征以及所呈现的不同状态。
2
理解
能准确理解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3
理解
量变与质变关系的方法论启示
4
运用
能运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联系实际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其运用。
1、创设情境,引发动机。多媒体播放“水的转化”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观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通过本节教学,对学生深入进行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教育。在具体分析事物发展的状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初步明确事物发展始终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质变”循环往复地发展;通过分析各种热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观察和分析事物发展状态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1
识记
PPT展示相关材料
汉字接龙
B
F
学生参与活动,教师提问,学生总结何为量变何为质变
5’
下载
2
理解
PPT播放视频及相关材料
“水的转化”视频、学科游戏、名言警句BE量变与质变辩 Nhomakorabea关系原理
15’
下载
3
理解
PPT播放视频及相关材料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1.情景创设策略: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激起疑问,引发思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创设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
请1-2位学生简述自己的学习生涯
学生简述自己的学习生涯
教材、PPT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引发学习兴趣
量变与质变的含义、特征以及所呈现的不同状态
汉字接龙:Part 1:
加笔画,使它变成另外一个字;下一位同学在新字的基础上再加笔画,使之又变成另一个字。
Part 2:
请将这两个字重新组合,使之变成一个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