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1-9章)【圣才出品】
中级宏观经济学习题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第一章正名本章重点:1)经济学的规范性和实证性定义的内涵与外延。
2)凯恩斯主义(及新凯恩斯主义)与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本章难点:1)微观经济学均衡与宏观经济学均衡的区别及简单的动态经济学基础。
2)经济体制和经济人行为的相互关系。
一、判断题1.“经济学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这种定义将经济学纳入规范科学领域。
2.“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宏观经济变量是如何决定的。
”这种定义是将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
3.在新古典学派看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完全竞争型市场经济。
4.由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在面对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时表现出的无能,使得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凯恩斯理论重新进行审视。
5.在宏观经济学研究中,当经济处于均衡时,供给等于需求。
6.因为企业所有制(产权制度)制约企业制度的设计,所以一种企业所有制,只能对应一种企业制度。
7.在任何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必然是经济人行为的综合结果。
8.在动态系统中,如果存在不动点,那么其只能收敛于一点,即只有一个不动点。
二、选择题1.经济学中的规范含义是什么A. 是指经济学的研究要符合规范要求、不能随心所意B. 是指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解释经济现象,回答为什么等客观性问题C. 是指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回答“好与不好”等价值判断的问题D. 是指经济学研究能够对各种经济现象给出规范性的解释2.经济学中的实证含义是什么?A. 实证顾名思义就是指经济学的理论要能够指导实践B. 实际上实证的前提是要符合规范的要求C.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能够回答“应不应该”或“好还是坏”等问题,并能得到来自实践的支持,就是实证D. 通俗地讲,就是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为什么?3.经济学的规范和实证的关系正确理解是A. 规范和实证是彼此对立的,因而经济学要么是规范的,要么就是实证的B. 因为经济学是社会学科,因而本质上经济学始终是规范的C. 规范以实证为基础,实证以规范为目的,因为经济学的目的是造福于人类D. 两者就是一回事,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4.以下那个判断属于实证经济学?A. 通货膨胀率下降了B. 失业率太高了C. 经理人的工资不应该太高D. 降低失业率比抑制通货膨胀率更重要5.下列哪种表述属于实证表述A. 政府应该降低税收刺激经济以防经济恶化B. 减少货币供给将降低通货膨胀率C. 央行应该降低货币供给D. 社会应该要求福利领取者去找工作6.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宏观经济学中探讨的经济变量是:A、就业率B、国民生产总值C、通货膨胀率D、企业产量7.下列题目那些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A. 家庭把多少收入用于娱乐消费的决策B. 政府管制对汽车废气的影响C. 高国民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 企业关于雇佣多少工人的决策8.下列对市场经济的描述中不属于凯恩斯学派观点的是:A、信息传递不对称B、未来不能合理预期C、完全竞争市场D、价格调整具有粘性9.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A. 不完全竞争的B. 信息是不完全的,具有非对称性C. 预期具有不确定性D. 具有充分弹性,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因而政府的干预是不必要的10.经济学中的理性人是指什么?A. 是指经济主体都是自私自利之徒B. 是指经济主体在做经济决策时,都充满理性、计算得失以求自身利益最大化C. 一个利他主义者,绝对不会是一个理性人D. 理性人是经济学中最不现实的假设,它将经济学研究带入了歧途,老早就应该抛弃11.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可以靠什么来区分A. 社会的福利水平B. 是不是拥有私人财产C. 社会经济资源的分配和调节机制,基本的企业制度D. 看什么样的政党在执政9.有什么样的经济运行机制,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制度你认为正确否A. 客观讲,经济运行机制和企业制度之间并不是一个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同时它们之间又确实存在着相互适应的问题B. 不正确,因为经济运行机制与企业制度之间并不存在彼此决定的关系C. 应该是企业制度决定经济运行机制D. 这个问题太复杂,根本就说不清10.尽管经济体制制约着经济人(个人、企业、政府等)的行为,经济人仍有某些共性比如:A. 企业按照市场价格决定产量B. 政府追求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C.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D. 企业追求市场份额和稳定增长11.下面关于经济体制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 经济体制是影响经济环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B. 经济体制包括经济运行机制和企业制度C. 经济体制是经济资源的调节和分配机制D. 构成经济体制的两大基本要素必须相互适应12.下列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 新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在经济学研究的某一阶段被当时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家们结合起来,组成新古典综合派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体系。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4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第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 LM -模型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下述方程是对某一经济的描述(可以假定C 、I 、G 等均以十亿美元度量,而R 以百分比度量,利率5%意味着5R =)。
()0.81C t Y =-0.25T Y =100050I R =-0700G =0.2562.5L Y R =-500M P =(1)IS 曲线的定义是什么?哪一个方程描述了IS 曲线?(2)LM 曲线的定义是什么?哪一个方程描述了LM 曲线?(3)收入和利率的均衡水平是什么?(4)用文字描述IS 曲线与LM 曲线的交点所满足的条件,并且解释为什么该点是均衡位置。
答:(1)IS 曲线代表了产品市场处于均衡时候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的组合。
它描述了利率和收入的反向变动关系,利率下降会导致投资支出增加,从而厂商的实际产出增加,收入也会增加。
由00.6170050Y C I G Y R =++=+-,整理得4250125Y R =-,此方程描述了IS 曲线。
(2)LM 曲线代表了货币市场处于均衡时候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候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
它描述了利率和收入水平的同向变动关系。
由M L P=,得5000.2562.5Y R =-,整理得2000250Y R =+,此方程描述了LM 曲线。
(3)将IS 曲线和LM 曲线方程联立,有42501252000250R R -=+,解得:6R *=,3500Y *=。
(4)在LM 曲线和IS 曲线的交点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9第九章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第四篇 长期经济增长理论第九章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假设美国是处于平衡增长路径上的索洛经济,为了简单,假定无技术进步。
根据人口学家统计,21世纪美国的人口增长将接近于0,而20世纪则大约为1%,和20世纪相比,21世纪的人口增长率下降会导致何种结果:(1)处于平衡增长路径上的每工人平均资本、每工人平均产量和每工人平均消费将发生什么变化?画出经济向其新平衡增长路径移动的过程中这些变量的路径。
(2)说明人口增长率下降对产量路径(总产量,而非每工人平均产量)的影响。
答:(1)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考虑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要素的情况下,现在的生产函数可以简化为:()()()Y t F K t L t =⎡⎤⎣⎦,。
同时假设该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定义每个人平均产出Yy L=,每个人平均资本K k L =,每个人平均消费C c L =,则可求得此时的密集形式的效用函数:()y f k =。
根据()()()K t sY t K t δ=-可得()()k sf k n k δ=-+。
假设经济在初始时处于平衡增长路径上,即满足()()***0k sf k n k δ=-+=,如图9-1所示,所形成的稳态时的人均资本为*k ,当人口增长率由n 减少为1n 时,形成新的稳态人均资本为*1k 。
图9-1 人口增长率降低时的稳态水平处于平衡增长路径上的每个人平均资本随着人口增长率的降低而增加,但在长期人均资本趋于稳定;平均产量;平均消费随着人口增长率的降低而增加,在长期将趋于稳定。
北京大学 张延教授 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2012) (1)
马歇尔 新古典经济 均衡论 自由放任 19c70’s — 20c30’s
凯恩斯革命 非均衡论 国家干预 20c30’s
西方经济学发展鸟瞰图
2012-2-13 中宏(1)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萨缪尔森 新古典综合 凯恩斯主义 20c40’s — 20c70’s
• 第九章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
•
9.1 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和索洛模型的假定
•
9.2 索洛模型的动态学
•
9.3 储蓄率变化的影响
•
9.4 索洛模型与增长理论的中心问题
•
—— 经济增长的源泉
2012-2-13 中宏(1)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24
• 五、作业、考试和成绩评定
• 1、每次课随堂布置作业,占总评的30%
•
3.2 两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
3.3 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
3.4 四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2012-2-13 中宏(1)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18
• 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
IS — LM模型
•
4.1 产品市场均衡:IS模型
•
4.2 货币市场均衡:LM模型
2012-2-13 中宏(1)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42
• “英国古典经济学从一种几乎独一无 二的权威与统治地位上十分迅速地衰败下 来,相对来说,对这种衰败的考查不够。 这种长久以来一直作为权威而盛行的传统 理论,它的十分重要的理论核心遭到了突 然的抛弃,这在经济学史上几乎是空前未 有的。”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3第三章产品市场均衡:收入—支出模型)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3第三章产品市场均衡:收入—支出模型)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第二篇总需求分析第三章产品市场均衡:收入一支出模型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本题分析两部门条件下的产品市场均衡。
假定消费函数为1000.8C Y =+,同时,投资60I =。
(1)均衡的收入水平是多少?(2)均衡的储蓄水平是多少?(3)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产出水平是1000,那么,什么是非意愿存货水平?(4)如果,I 增加100,那么,这对均衡收入会产生什么作用?(5)什么是这里的乘数k 值?(6)画图表明在(1)和(2)中的均衡。
解:(1)由两部门国民收入恒等式:Y C I =+,有1000.860Y Y =++,解得800Y =。
(2)由均衡条件:C S C I +=+,得储蓄水平为:60S I ==。
(3)由产出水平为1000,总需求1000.8100060960AD =+?+=,所以非意愿存货水平为:100096040-=。
(4)由1000.860100Y C I I Y =++?=+++,解得1300Y =,由此可见,投资增加100,可使得均衡收入增加了1300800500-=。
(5)投资乘数k 表示投资每增加一单位所带来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
由已知有,乘数115110.8k c ===--。
(6)如图3-1所示,800为(1)中的均衡收入,1300为(2)中的均衡收入。
图3-1 不同投资水平下的产品市场均衡2.假定在习题1中的消费者的行为发生了变化,由于社会变迁导致该国的消费者提高了其边际消费倾向,新的消费函数为1000.9C Y =+,而I 仍保持不变为60。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2第二章 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第二章 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假设某农业国只生产两种产品:橘子和香蕉。
利用下表的资料,计算2002年和2009年该国实际GDP 的变化,但要以2002年的价格来计算。
根据本题的结果证明:被用来计算实际GDP 的价格的确影响所计算的增长率,但一般来说这种影响不是很大。
答:(1)以2002年的价格为基期价格:2002年该国的实际GDP 为:2002500.22150.214GDP =⨯+⨯=,2009年该国的实际GDP 为:2009600.22200.217.2GDP =⨯+⨯=,实际GDP 增长率为:17.214100%22.9%14-⨯=。
(2)以2009年的价格为基期价格:2002年该国的实际GDP 为:2002500.25150.317GDP =⨯+⨯=,2009年该国的实际GDP 为:2009600.25200.321GDP =⨯+⨯=,实际GDP 增长率为:2117100%23.5%17-⨯=。
由22.9%与23.5%只相差0.6%,由此可见,用来计算实际GDP 的价格的确影响所计算的增长率,但一般来说这种影响不是很大。
2.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说明:(1)税收的增加(同时转移支付保持不变)一定意味着在净出口、政府购买或储蓄一投资差额上的变化。
(2)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定意味着消费的增加或投资的增加。
(3)消费和储蓄的同时增加一定意味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在(2)和(3)中都假定不存在居民的利息支付或向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问题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经济中的总体现象和经济运行的规律,包括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增长速度、物价水平、就业水平、物资供求关系等。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系统,即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问题2:GDP的定义是什么?它的计算方法有哪些?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可以通过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进行计算。
•产出法:根据产品的产出量和售价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产业增加值、商品增值税和净关税三个部分。
产业增加值是国内企业生产商品和服务所增加的价值,商品增值税是销售商品过程中增加的税费,净关税是进口商品关税减去出口商品的关税。
•收入法:根据国民收入的构成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因素。
•支出法:通过对整体需求的衡量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问题3:什么是通货膨胀?它有哪些影响因素?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价值的贬值,影响经济体制和社会生活的稳定。
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包括: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过高导致价格上涨。
当居民收入增加,需求上升,商品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会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涨。
生产成本的上升,如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将推动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3.货币发行过多:当国家通过货币发行扩大经济增长,而没有相应的经济增长,会导致货币供应过剩,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4.供给不足:当出现自然灾害、生产能力下降或政策限制等因素,会导致供给不足,进而推动商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问题4:什么是经济增长?有哪些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经济总量的扩大。
宏观经济学作业(张延)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一章:1.如何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简述宏观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3.试说明宏观经济学是怎样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的。
4.古典经济学家有哪些主要的宏观经济观点?5.新古典经济学形成了哪些重要的宏观经济思想?6.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7.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逐步完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8.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呈现出哪些重要趋势?第二章1.名词解释:流量存量 GDP GNP NDP PDI PI 国民收入支出法收入法GDP缩减指数真实GDP 名义GDP 价格指数失业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潜在GDP 奥肯定律2.国民收入核算指标的问题是什么?应如何纠正?3.分别绘出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循环图并加以说明。
4.物价和就业水平的衡量有哪些主要指标?应如何加以运用?5.已知某国有如下统计资料(单位:亿元)资本消耗补偿356.4,雇员酬金1 866.6,企业利息支付264.9,间接税266.3,个人租金收入34.1,公司利润164.8,非公司业主收入120.8,红利66.4,社会保险税253.9,个人所得税402.1,消费者支付的利息64.4,政府支付的利息105.1,政府和企业的转移支付374.5,个人消费支出1 991.9。
分别计算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和个人储蓄。
6.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 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 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 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7.设一经济社会生产五种产品,它们在1990年和1992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下表所示。
产品 1990年的产量 1990年的价格 1992年产量 1992年价格(美元) (美元)A 25 1.50 30 1.60B 50 7.50 60 8.00C 40 6.00 50 7.00D 30 5.00 35 5.50E 60 2.00 70 2.50试计算:(1)1990年和1992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2)如果以1990年以基年,则1992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3)计算1990~199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北大经济学院张延老师中级宏观习题及答案
a 作为这种变动的结果 你预计均衡收入是增加还是减少呢 为什么 利用以下的例子来检验你的答案 假定开始时的 c = 0.8, t = 0.25 和 Y = 600 b c 现在的 G = 10 TR= -10 Y BS 为什么 BS 发生了变化
找出均衡收入的变化 什么是预算结余的变化
12 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表示 把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结合在一起 以保持预算结余不变的做法 将使得产出的增加量刚好等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 等价地说 在政府支出改变时的平衡预算乘数是 1
9、 以下为 1991 年的 GDP 数据(单位:10 亿美元) : GDP=5678 GNP=5696 NDP=5051 美元 美元 美元 间接税=474 美元 其他(净值)=-1 美元
回答以下问题: (a)什么是折旧和国民收入? (b)为什么从 NDP 中扣除间接税可得国民收入?
10、假定 GDP 是 6000 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是 5100 美元,政府的预算赤字是 200 美元,消费是 3800 美元,对外贸易赤字是 100 美元 (a)储蓄 S 有多大?
3、 下表是来自于一个假设的国家的国民收入帐户中的资料: 单位:美元 GDP 总投资 净投资 消费 政府购买支出 政府的预算盈余 6000 800 200 4000 1100 30
共 4 页,第 1 页。
《宏观经济学》第 2 章习题 什么是: (a)NDP (b)净出口 (c)政府税收减轻转移支付 (d)可支配的个人收入 (e)个人储蓄
b 和在 1 d 中一样 现在假定投资增加为 I 100 什么是新的均衡收 入 c 与习题 1 中的情况相比较 投资支出的这个变化对 Y 的作用是比较大 的 d 还是比较小的 为什么
画一张图
以表明在这个事例中的均衡收入的变化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章 经济学核心概念【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一编基本概念第1章经济学核心概念一、概念题1.稀缺和效率(scarcity and efficiency)答:(1)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从稀缺性出发,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以供消费。
”同时,对稀缺资源应从动态的观点来认识。
历史上,许多资源曾经被视为自由取用的资源,如空气、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口的增加,人类需要的不断提高,这些资源也变得越来越稀缺。
(2)效率指的是经济效率,也即资源配置效率,是在经济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资源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合理的安排,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般地,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那么这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
2.免费品和经济品(free goods vs.economic goods)答:(1)免费品也称自由物品,是人们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的物品,如阳光和空气等。
(2)经济品即稀缺物品或供给有限的物品,是人们不能自由取用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
3.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and microeconomics)答:(1)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企业或厂商,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
宏观经济学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2、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通常是指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之总和。
3、一年内在本国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铲平市场价值之总和。
4、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及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
5、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比。
即: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100%=×100%二、填空1、国民生产总值2、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最后供人民使用的产品3、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4、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所得税6、消费,储蓄三、单选1-5 B C B D B 6-7 C B四、多选ABD ABE ABCE ABDE ABCE五、判断1、×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2、×和中间产品3、×钢铁厂炼钢用的煤4、×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5、×应(不应)6、√7、×个人消费支出(国内私人总投资)六、简答题3、在国民经济中,总需求代表着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总供给代表着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的总产量或社会总收入。
他们分别由支出法和收入法计算,而用这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GNP)是一致的,因而在国民经济中存在着这样一个恒等关系,即:AD≡AS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又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能达到的国民收入水平。
2、是指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是的国民收入3、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即:C=y)4、是指增长的消费在增加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即:MPC=5、是指自发总和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6、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的均衡,即I=S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7、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存在着通向变动关系的曲线8、流动偏好及货币需求,当利率降得很低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就如同一个陷阱或“黑洞”,将大量的货币吸引人们的手头上二、填空题1、潜在国民收入不变,不考虑总供给因素,价格水平不变2、投资水平不变,利率水平不变3、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4、总需求5、自发消费,引致消费6、自发总需求7、增加,减少8、增加,减少9、越大,越小10、没有得到充分利用11、物品市场,货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均衡利率水平12、反向,减少,减少,减少13、向右上方平行,左下方平行14、同向15、交易,预防,投机16、同向,反向17、右下,左上18、右上,增加,上升,右下、增加,下降19、右下方,反向20、减少,上升,减少,减少,减少21、右上,左下22、凯恩斯总供给,短期总供给,长期总供给23、增加,不变,增加,上升,不变,上升24、增加,下降25、总供给,总需求三、单选1-5、 C C E C A6-10、B C C C A11-15、B B C C BE16-20、A D C A C四、多选AC BCE ACE CD BD BCE ABD五、判断1、×一定(一般不)2、√3、×自发(引致)4、√5、√6、×任何情况(资源为得到充分利用)7、√8、√9、√10、×物品(货币)11、√12、√13、×平等(平行)14、√15、×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不变)16、√17、√18、√六、简答题5、在IS-LM模型中,货币供给量是指实际货币供给量,取决于名义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即M=,亦即实际货币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比关系,当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会使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会使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会使投资减少,近而使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反之亦然,因此,价格与国民收入(总需求)成反向变动关系。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word版
第一篇宏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说明:作为教材的第一章,本章系统地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史、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考虑到宏观经济背景非常重要,建议读者予以重视。
除了名词解释之外,本章未添加相关习题。
第二章 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 1.假设某农业国只生产两种产品:橘子和香蕉。
利用下表的资料,计算 2002 年和 2009 年该国实际 GDP 的变化,但要以 2002 年的价格来计算。
根据本题的结果证明:被用来计算实际 GDP 的价格的确影响所计算的增长 率,但一般来说这种影响不是很大。
答:(1)以 2002 年的价格为基期价格:2002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 2002 = 50 ⨯ 0.22 +15⨯ 0.2 = 14 , 2009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 2009 = 60 ⨯ 0.22 + 20 ⨯ 0.2 = 17.2 , 实际 GDP 增长率为:17.2 -14⨯100% = 22.9% 。
14(2)以 2009 年的价格为基期价格:2002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 2002 = 50 ⨯ 0.25 +15 ⨯ 0.3 = 17 , 2009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 2009 = 60 ⨯ 0.25 + 20 ⨯ 0.3 = 21 , 实际 GDP 增长率为:21 -17⨯100% = 23.5% 。
17由 22.9%与 23.5%只相差 0.6%,由此可见,用来计算实际 GDP 的价格的确影响所计算的增长率,但一般来说 这种影响不是很大。
2.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说明:(1)税收的增加(同时转移支付保持不变)一定意味着在净出口、政府购买或储蓄一投资差额上的变化。
(2)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定意味着消费的增加或投资的增加。
(3)消费和储蓄的同时增加一定意味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在(2)和(3)中都假定不存在居民的利息支付或向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亚伯《中级宏观经济学》 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宏观经济学概述)【圣才出品】
第1章宏观经济学概述1.1 复习笔记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国民经济构成及其运行,以及政府用以调节经济运行的政策。
宏观经济学关注六个方面的问题:①一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什么?②一国经济波动的根源是什么?③失业产生的原因是什么?④引起价格上涨的因素是什么?⑤一国作为全球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如何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⑥政府政策能否用来改善一国经济的运行?1.长期经济增长(1)富国与穷国存在差距的原因富国在其历史的某一时点上经历过长期的经济高速增长,而穷国要么从未经历过持续的经济增长,要么其经济增长的成果因随后的经济衰退而损失殆尽。
(2)美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的原因①人口增加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
②给定劳动力数量的条件下劳动所带来的产量的增加。
平均劳动生产率(average labor productivity)指单位劳动投入(如每位工人或每单位工作时间)所生产的产量。
(3)经济增长率的决定因素①储蓄率和投资率的增加。
②技术进步率以及其他一些有助于提高机器和工人生产率的因素。
2.经济周期美国产出的增长历程表明:产出的增长路径并不总是平滑的,而是存在谷峰和谷底。
宏观经济学家用经济周期来描绘经济活动的短期收缩与扩张,但一些非常剧烈的收缩与扩张有时并不是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为衰退期,在这一时期国民产出可能下降,也可能以极慢的速度增长。
衰退对许多人而言意味着陷入经济困境,此外,衰退还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焦点。
因为对于每个希望再次当选的政治家来说,经济在其任期间内处于繁荣期(而不是衰退期)将使其再次当选的把握更大。
3.失业经济衰退往往伴随着失业(unemployment)。
失业是指有能力工作并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劳动者未能找到工作的现象。
失业率是用来衡量失业最常见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失业人口除以总劳动力人口,其中,总劳动力人口指正在工作或正在寻找工作的劳动者的总数目。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 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圣才出品】
第9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9.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索洛模型中的技术进步★★★★★1.劳动效率假设技术进步是劳动效率型的,并设E为劳动效率,则生产函数变为:Y=F(K,L×E)。
其中,L×E衡量工人的有效数量。
这一模型化技术进步的方法的本质是,劳动效率E提高的作用与劳动力L的增加是类似的。
此外,假设劳动效率E以不变的外生速率g增长,即g =ΔE/E。
2.有技术进步的稳态设y=Y/(L×E),k=K/(L×E),对生产函数两边同除以L×E,可得单位效率工人产出函数,即y=f(k)。
该函数形式虽然与上一章完全相同,但是意义已经发生了改变。
因为单位效率工人的储蓄(投资)为:sy=sf(k),而单位效率工人的补偿投资(资本扩展化)为:(δ+n+g)k。
因此,当单位效率工人的储蓄和补偿投资相等时,即Δk=sf (k)-(δ+n+g)k=0,经济达到稳定状态。
如图9-1所示,k*表示稳态的资本存量,在这一水平,有效工人的人均资本和有效工人的人均产出保持不变。
图9-1技术进步和索洛模型3.技术进步的影响(见表9-1)表9-1技术进步的影响4.技术进步下的黄金律水平因为c*=y*-i*=f(k*)-(δ+n+g)k*,当c*达到最大化时,有:MPK=δ+n+g 或MPK-δ=n+g。
这说明,在黄金律资本水平,资本的边际产出减去折旧率等于人口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的和。
由于现实经济既有人口增长,又有技术进步,所以,必须用这个标准来评价经济的资本存量与黄金律稳态水平的关系。
考点二:从增长理论到增长经验研究★1.平衡的增长平衡的增长是指技术进步引起许多变量在稳态的数值一起上升。
根据索洛模型,在稳态,人均产出Y/L和人均资本存量K/L以技术进步的速率g增长。
技术进步也影响要素价格。
在稳态,实际工资以技术进步的速率增长。
而资本的实际租赁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不变的。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1-9章)【圣才出品】
3.下表是来自于一个假设的国家的国民收入账户中的资料:
什么是:(1)NDP;(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转移支付;(4)可支配的个人收入;(5)个人储蓄? 解:(1)NDP 为国内生产净值,可得:
NDP GDP 折旧 GDP 总投资 净投资 7000 600 6400 (美元)
(2)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 GDP Y C I G NX ,有 NX GDP C I G ,即: NX 7000 4000 800 1100 1100 (美元)。
(3)政府税收减转移支付: TR AR ,政府盈余为 BS ,则由 TR AR G BS ,所以, TR AR G BS 30 1100 1130 (美元)。
6.名词解释: (1)最终产品;(2)存货投资;(3)GDP 减缩指数;(4)GNP。 答:(1)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 (2)存货投资:是指存货净值的变化,包括意愿存货和非意愿存货。意愿存货是指厂商的适度存货,厂商
不是把所有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放到流通环节(商店)里,而是总会保留一些适度的存货,则把这个存货称为意愿 存货。非意愿存货是指厂商不愿意保留的一种存货,由于厂商错误地估计了经济形势,导致供过于求,造成积压, 所以非意愿存货视为厂商自己买下的,构成了另一部分存货投资。
图44利率对货币供给不同影响下的财政政策效果图45利率对货币供给不同影响下的货币政策效果2由1可知中央银行不会随利率上升而增加货币供应量图45表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效力较弱若中央银行随着利率上升而增加货币供给量反而会不利经济的发展可能不仅不会带来产出增加反而带来通货膨胀等其他问题
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圣才出品】
第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 模型1.下述方程是对某一经济的描述(可以假定C 、I 、G 等均以十亿美元度量,而R 以百分比度量,利率5%意味着5R =)。
()0.81C t Y=-0.25T Y=100050I R=-0700G =0.2562.5L Y R =-500M P =(1)IS 曲线的定义是什么?哪一个方程描述了IS 曲线?(2)LM 曲线的定义是什么?哪一个方程描述了LM 曲线?(3)收入和利率的均衡水平是什么?(4)用文字描述IS 曲线与LM 曲线的交点所满足的条件,并且解释为什么该点是均衡位置。
答:(1)IS 曲线代表了产品市场处于均衡时候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的组合。
它描述了利率和收入的反向变动关系,利率下降会导致投资支出增加,从而厂商的实际产出增加,收入也会增加。
由00.6170050Y C I G Y R =++=+-,整理得4250125Y R =-,此方程描述了IS 曲线。
(2)LM 曲线代表了货币市场处于均衡时候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候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
它描述了利率和收入水平的同向变动关系。
由M L P=,得5000.2562.5Y R =-,整理得2000250Y R =+,此方程描述了LM 曲线。
(3)将IS 曲线和LM 曲线方程联立,有42501252000250R R -=+,解得:6R *=,3500Y *=。
(4)在LM 曲线和IS 曲线的交点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
在产品市场,自主支出等于实际产出等于总收入;在货币市场,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利率和收入都没有进一步改变的倾向。
2.继续讨论上题所描述的经济。
(1)如果不考虑货币市场,自发支出乘数a 的值是多少?(2)在包括货币市场的模型中,政府支出增加将导致收入水平上升多少?(3)政府支出增加将对均衡利率产生多大的影响?(4)解释问题(1)与(2)中的乘数为什么有差异。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新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圣才出品】
第八章新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1.(1)解释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在理性预期均衡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两种场合都是向上倾斜的。
(2)解释为什么在这些模型中货币存量的预料之中的变化对产出没有影响。
答:(1)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厂商和工人在信息面前机会不均等,厂商通常拥有比工人更多的信息,因此当价格上升时,厂商会看到实际工资的下降,从而增加劳动需求,在名义工资随着价格有所上涨时,工人会错误的认为实际工资提高了,从而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因此形成了一条向右上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新凯恩斯主义的正斜率供给曲线是基于合同的长期性和交错性。
工人出卖劳工给厂商时候签订的工资合同是名义工资,因此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名义价格仍保持合同订立时的标准,于是实际工资下降厂商会增加劳动需求,增加产出,因此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2)理性预期学派从理性预期假设出发,认为货币存量变化如果在预料之中,理性的经济人会根据这些信息修正自己对价格的预期,他们会预期到价格上升,从而不会改变自己在货币存量变化以前的劳动供给,于是产出水平不变。
而新凯恩斯主义认为,若货币存量变化在意料之中时,工人会根据货币量的变化与厂商签订新的合同,工人会力图使新的合同中实际工资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于是尽管货币量发生变化,但是实际工资并不改变,劳动力的供给保持一定,从而产出水平不变。
2.考虑在卢卡斯模型中有一次财政扩张,原先的产量处于潜在水平。
分别分析如果该政策是预料中的或者预料外的两种情况下:(1)它对产量和价格有什么短期效应?为什么产量会上升?(2)其长期效应如何?答:(1)在卢卡斯模型中,若一次财政扩张未被预料到,那么财政扩张造成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短期内卢卡斯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因此产量会上升,价格也会上升。
产量上升是因为总需求的增加和价格的上升没有被预期到,工人会错误的认为是名义工资上升,而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增加产出,但此时短期供给曲线不会发生移动。
北京大学 张延教授 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2012) (9)
• • • •
BS = To – G – TR + tY Y ——→ BS :实际的预算盈余 BS* = To – G – TR + tYf Yf ——→ BS* :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
2012-3-12 中宏(9)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பைடு நூலகம்
• • •
•
•
四、变动税制条件下,三部门产品
•
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2012-3-12 中宏(9)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3
• 1、模型:
• • • • • • • Y = AD AD = C + I计 + G C = Co + cYd Yd = Y + TRo - T T = To + tY I计 = Io G = Go
•
∆To是反方向的力量,对Y有收缩的作用, 其影响为:
•
∆YTo = ∆To × kTo = -∆To c/[1- c(1- t)]
2012-3-12 中宏(9)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24
• • • • •
合力对Y 的影响为: ∆Y = ∆YG + ∆YTo = ∆G/[ 1- c(1- t)] - c∆To/[ 1- c(1- t)] = ∆G (1-c)/[1- c(1- t)] = ∆To (1-c)/[1- c(1- t)]
2012-3-12 中宏(9)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27
• • • • • ∴ •
(2) 如果∆T = ∆G 过程自己推导。合力对Y的影响为: ∆Y = ∆T = ∆G 正方向和反方向的影响相抵之后,还剩∆G k平 = ∆Y/∆G = ∆Y/∆T = 1 得到一个等于1的乘数。没有翻几倍的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分析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以下不同情况的区别是什么? (1)学校为教师统一购买某电脑和学校为教师额外支付收入并要求其用于购买同样的电脑。 (2)雇用配偶打扫房屋并给其支付工资,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让其无偿做这些事情。 (3)决定购买一辆国产汽车,而不是一辆德国产的汽车,假设两种汽车的价格完全相同。 答:(1)学校为每个教师统一配备一台电脑属于教学投资,而学校为教师额外支付收入并要求其购买电脑属 于转移支付后的个人消费。 (2)雇佣配偶打扫房屋并支付工资,这个工资理应计入当年的 GDP,过去其无偿的打扫房屋,其劳动不算 做当年的 GDP。 (3)买国产车属于消费,计入本国的消费,GDP 上升;购买德国产的汽车,一方面消费增加,从而 GDP 上升,另一方面,净出口减少,从而 GDP 减少,又因为价格完全相同,所以 GDP 不变。
(4)可支配个人收入:
Yd C SP Y TR 折旧 GDP TA TR 折旧 7000 1130 600 5270 (美元)。
(5)由可支配收入等式: Yd C SP ,得个人储蓄为 SP Yd C 5270 4000 1270 (美元)。
4.假设政府雇用部分失业工人但不要求其工作,只是按照其原先获得的转移支付数量发工资,那么和原来
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 说明:作为教材的第一章,本章系统地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史、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考虑到宏观经济背 景非常重要,建议读者予以重视。除了名词解释之外,本章未添加相关习题。
第二章 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 1.假设某农业国只生产两种产品:橘子和香蕉。利用下表的资料,计算 2002 年和 2009 年该国实际 GDP 的变化,但要以 2002 年的价格来计算。根据本题的结果证明:被用来计算实际 GDP 的价格的确影响所计算的 增长率,但一般来说这种影响不是很大。
答:(1)按照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恒等式: AE C I G NX ,税收的增加意味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减少, 从而导致消费的减少,为保持恒等式成立,则一定意味着在净出口、政府购买或储蓄-投资差额上的变化。
(2)由收入法得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Yd C S ,又根据投资储蓄恒等式 S I ,有 Yd C I ,故可知当个人 可支配收入增加时,消费和投资一定有一个增加。
(3)由 Yd C S 知,消费和储蓄同时增加,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一定增加。
3.下表是来自于一个假设的国家的国民收入账户中的资料:
什么是:(1)NDP;(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转移支付;(4)可支配的个人收入;(5)个人储蓄? 解:(1)NDP 为国内生产净值,可得:
NDP GDP 折旧 GDP 总投资 净投资 7000 600 6400 (美元)
17 由 22.9%与 23.5%只相差 0.6%,由此可见,用来计算实际 GDP 的价格的确影响所计算的增长率,但一般 来说这种影响不是很大。
2.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说明: (1)税收的增加(同时转移支付保持不变)一定意味着在净出口、政府购买或储蓄一投资差额上的变化。 (2)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定意味着消费的增加或投资的增加。 (3)消费和储蓄的同时增加一定意味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在(2)和(3)中都假定不存在居民的利息支付或向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的情况相比,GDP 会有什么变化? 答:根据恒等式: C I G NX Y C S TA TR ,本题可从两个方面考虑: (1)从支出角度: C 、 I 、 NX 不变,由于转移支付 TR 变成了政府对劳务的购买,进而使得 G 增加了 TR ,
从而 GDP 由于 G 的增加而增加了 TR 。 (2)从收入角度:以前是转移支付 TR ,现在政府改变主意不进行转移支付了,而税收 TA 不变, C 、 S 也
答:(1)以 2002 年的价格为基期价格: 2002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2002 50 0.22 15 0.2 14 , 2009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2009 60 0.22 20 0.2 17.2 , 实际 GDP 增长率为: 17.2 14 100% 22.9% 。
(3)GDP 减缩指数是指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
GDP减缩指数
名义GDP / 实际GDP
(2)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 GDP Y C I G NX ,有 NX GDP C I G ,即: NX 7000 4000 800 1100 1100 (美元)。
(3)政府税收减转移支付: TR AR ,政府盈余为 BS ,则由 TR AR G BS ,所以, TR AR G BS 30 1100 1130 (美元)。
14 (2)以 2009 年的价格为基期价格: 2002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2002 50 0.25 15 0.3 17 , 2009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2009 60 0.25 20 0.3 21 , 实际 GDP 增长率为: 2117 100% 23.5% 。
6.名词解释: (1)最终产品;(2)存货投资;(3)GDP 减缩指数;(4)GNP。 答:(1)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 (2)存货投资:是指存货净值的变化,包括意愿存货和非意愿存货。意愿存货是指厂商的适度存货,厂商
不是把所有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放到流通环节(商店)里,而是总会保留一些适度的存货,则把这个存货称为意愿 存货。非意愿存货是指厂商不愿意保留的一种存货,由于厂商错误地估计了经济形势,导致供过于求,造成积压, 所以非意愿存货视为厂商自己买下的,构成了另一部分存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