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一章 第三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练习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1章 第4节 翻译文中的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1章 第4节 翻译文中的句

• 一、坚持文言翻译的原则
• 文言翻译的原则就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 所谓直译,就是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对译,将原文的字字 句句落实到译文中,使原文的每一个字在译文中都有着落, 译文中的每一个词语在原文中都有根据,竭力保留原文用 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方式与原文保持一致。例如:
• 原句: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 译文:不贿赂的国家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 • 所谓意译,就是按照原文的大意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原
• 廉希宪身材魁梧,举止行动不同一般。十九岁时,陪孝懿 公北上朝见天子,后进宫侍奉世祖,皇上也因为他聪明, 有庄重威严的仪容,思想认识博大精深,对他的关心照顾 超位贵臣看看廉希宪,取出 三支箭,好像准备给廉希宪。廉希宪说:“你难道猜想我 不会射箭吗?只是我的箭弓稍微软了点。”各贵臣就把强 劲的弓箭借给他,三发连中,各贵臣惊叹佩服,说:“真 正的文武双全,是有大用的书生。”
• 答案:(1)你难道猜想我不会射箭吗?只是我的箭弓稍微 软了点。
• (2)刘整行拜礼后起身,在旁边站立,廉希宪不跟他讲一 句话。
• (3)(廉希宪)恭敬地(把秀才们)迎入家里,陪他们坐着,摆 出酒食,对待他们的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记下他们住的地 方。
• 【参考译文】
• 廉希宪,字善甫,维吾尔人。辛卯五月二十五日出生于燕 地,恰逢他的父亲孝懿公刚好被任命为廉访使,孝懿公高 兴地说:“这个孩子一定兴盛我的宗族,我听说古代因为 官职授予而得姓氏,天下将把廉姓当作我的姓氏,我一定 要顺从。”整个宗族都接受了。
• 顷之,宋士之在羁旅者,寒饿狼狈,冠衣褴褛,袖诗求见, 公之兄弟皆揶揄之。蓟公复为入言,急令铺设坐椅,且戒 内人备酒馔。出至大门外,肃入,对坐,出酒馔,执礼甚 恭,且录其居止。诸儒但言困苦,乞归。公明日遂言于世 皇,皆遂其请。

2019高考语文一轮讲义: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高频考点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19高考语文一轮讲义: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高频考点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高频考点三语境加推断,落实得分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2012·新课标全国)(原文见本章高频考点一“5年高考”部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不强大,财力不充裕,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2)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我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解析本题涉及一词多义、重点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及省略句。

(1)句中“贤”“否”均为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名词,译为“有德才的人”“无德才的人”;“浇浮”同义连用,意为“轻薄、轻浮”;“以”是表顺承关系的连词,相当于“来”;“治”,指治理得好,可以译为“安定,太平”。

(2)句中“东”“西”指东部、西部;“路”古今异义,这里是古代的行政单位;“与”,给,后面省略宾语“之”,指粮食;“安”疑问代词,哪里;“治”,治理,管理,这里活用为名词,所管辖地区。

2.(2011·新课标全国)(原文见本章高频考点一“5年高考”部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

2019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检测试题11--理解并翻译句子

2019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检测试题11--理解并翻译句子

2019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检测试题第3节理解并翻译句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任将曾巩(宋)太祖之置将也,隆之以恩,厚之以诚,富之以财,小其名而崇其势,略其细而求其大,久其官而责其成。

每朝必命坐,赐与优厚,抚而遣之。

尝令为郭进治第,悉用筒瓦①,有司言非亲王、公主不得用之,上曰:“郭进控扼西山十余年,使我无北顾忧,我视进岂减儿女耶?”趣作,无复言。

此可谓隆之以恩矣。

取董遵诲于仇雠,取姚内斌于俘虏,皆用之不惑。

郭进在西山,尝有军校讼其不法。

上曰:“进驭下严,是必罪人惧进法,欲诬进以自免也。

”使中人执以赐进,令诘而杀之。

此可谓厚之以诚矣。

西北边军市之租,多赐诸将,不问出入,往往赏赉又辄以千万。

李汉超守关南,属州钱七八万贯,悉以给与,又加赐赉。

汉超犹私贩榷场②,规免商筭③。

有以事闻者,上即诏汉超私物所在,悉免关征。

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用闲足以得敌情,以居则安,以动则胜。

此可谓富之以财矣。

李汉超、郭进皆终于观察使,所居不过巡检使之名,终不以大将处之,然皆得以便宜从事。

郭进在西山,上每遣戍卒,必谕之曰:“汝等谨奉法,我犹赦汝,郭进杀汝矣。

”其假借如此,故郭进所至,兵未尝小衄④。

此可谓小其名而崇其势矣。

夫宠之以非常之恩,则其感深;待之以赤心,则其志固;养之以关市之租,则其力足;小其名而不挠其权,则在位者有赴功之心,而勇智者得以骋。

略其过则材能进,久其任而功利悉,自古用将之术,不易于是。

太祖兼用之,内则吴越、闽海岁奉贡职,外则交州、高丽王请吏向北,而契丹修好之使,数至于阙庭。

拱挹指麾,而天下一定,不知封疆之忧,盖太祖用将之术如此,故养士少而蓄力多,操术简而收功博也。

(《本朝政要策》)注①筒瓦:筒瓦一般用于殿、阁等建筑物。

②榷场:征收专卖税的交易场所。

③商筭(suàn):商业赋税。

④衄(nǜ):错误,失误。

1.隆之以恩,厚之以诚,富之以财,小其名而崇其势。

译文:把厚恩施加给他们,以真诚来对待他们,给他们财物使其生活富裕,减弱他们显赫的声名而培养他们的威势。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理解并翻译句子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理解并翻译句子

第3节理解并翻译句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任将曾巩(宋)太祖之置将也,隆之以恩,厚之以诚,富之以财,小其名而崇其势,略其细而求其大,久其官而责其成。

每朝必命坐,赐与优厚,抚而遣之。

尝令为郭进治第,悉用筒瓦①,有司言非亲王、公主不得用之,上曰:“郭进控扼西山十余年,使我无北顾忧,我视进岂减儿女耶?”趣作,无复言。

此可谓隆之以恩矣。

取董遵诲于仇雠,取姚内斌于俘虏,皆用之不惑。

郭进在西山,尝有军校讼其不法。

上曰:“进驭下严,是必罪人惧进法,欲诬进以自免也。

”使中人执以赐进,令诘而杀之。

此可谓厚之以诚矣。

西北边军市之租,多赐诸将,不问出入,往往赏赉又辄以千万。

李汉超守关南,属州钱七八万贯,悉以给与,又加赐赉。

汉超犹私贩榷场②,规免商筭③。

有以事闻者,上即诏汉超私物所在,悉免关征。

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用闲足以得敌情,以居则安,以动则胜。

此可谓富之以财矣。

李汉超、郭进皆终于观察使,所居不过巡检使之名,终不以大将处之,然皆得以便宜从事。

郭进在西山,上每遣戍卒,必谕之曰:“汝等谨奉法,我犹赦汝,郭进杀汝矣。

”其假借如此,故郭进所至,兵未尝小衄④。

此可谓小其名而崇其势矣。

夫宠之以非常之恩,则其感深;待之以赤心,则其志固;养之以关市之租,则其力足;小其名而不挠其权,则在位者有赴功之心,而勇智者得以骋。

略其过则材能进,久其任而功利悉,自古用将之术,不易于是。

太祖兼用之,内则吴越、闽海岁奉贡职,外则交州、高丽王请吏向北,而契丹修好之使,数至于阙庭。

拱挹指麾,而天下一定,不知封疆之忧,盖太祖用将之术如此,故养士少而蓄力多,操术简而收功博也。

(《本朝政要策》)注①筒瓦:筒瓦一般用于殿、阁等建筑物。

②榷场:征收专卖税的交易场所。

③商筭(suàn):商业赋税。

④衄(nǜ):错误,失误。

1.隆之以恩,厚之以诚,富之以财,小其名而崇其势。

译文:把厚恩施加给他们,以真诚来对待他们,给他们财物使其生活富裕,减弱他们显赫的声名而培养他们的威势。

2019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

2019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

2019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王勃的《滕王阁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

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

以下是新东方在线高考网小编整理了关于王勃《滕王阁序》全文,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fān)之榻(tà)。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huáng)枕(zhěn)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yán)公之雅望,棨(qǐ)戟(jǐ)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帷(wéi)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jiāo)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jiàn)。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yǎn)骖(cān)騑(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ē)。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tīng)凫(fú)渚(zhǔ),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lǘ yán)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通:轴zhú)。

云销雨霁(jì),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è)。

【状元之路】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第三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课件 苏教

【状元之路】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第三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课件 苏教

(4)“删”即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虚词删去。文言句子中有 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 场合的连词“而”,有些重文或互文,可以或略去,或合并译出 。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其中“因利乘便”互文,可以同 译为“(秦人)趁着十分有利的形势”。
(5)“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 调整过去,使译句畅达。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此所谓 战胜于朝廷”,“于朝廷”是介词短语后置,译时移到“战胜” 之前,译为“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三)如何判别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所谓“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就是形容词跑到了主语或宾语 的位置上。判断形容词是否活用为名词,可以观察形容词是否 被定语修饰。如“百废具兴”中的“废”。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 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中的“尊”,“春风又绿江南岸”中 的“绿”。
4.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写在草稿纸上。 5.查。回顾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 通顺。 6.写。在逐一检查文言文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到位以后,将 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字迹端正、清楚无误地誊写到试卷上。
经典例题
【例1】(2009·浙江卷)(原文见第三节课堂反馈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言文句子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使用文言 文翻译的“六字翻译法”逐一加以解释。文言文“六字翻译 法”:留、换、补、删、调、变。 (1)“留”即保留(照录)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 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硬要译,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 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 成语就可以不译;②像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 、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三考点突破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三考点突破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三考点突破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新人教版一、紧抓特征,认清标志,识别判断句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 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②刘备天下枭雄C.⎩⎪⎨⎪⎧ ①《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②妪,先大母婢也 D.⎩⎪⎨⎪⎧ 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答案 D解析 ①为一般句式,②为判断句。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B .且相如素贱人C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答案 C解析 C 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句为判断句。

3.(xx·广东)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刘敞字原父。

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

知扬州。

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

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注]益牢。

将论囚,敞曰:“冤也。

”亲按问之。

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

相传以为神明。

(选自《宋史·刘敞传》)注 傅致:罗织。

译文: 答案 王甲知道刘敞能为自己伸冤,才敢告知真相,原来杀人的,是姓陈的富人。

解析 “为己直”,结合语境翻译为“为自己伸冤”;“乃”,才;“……者,……也”是判断句。

参考译文刘敞,字原父。

考中庆历年间进士,殿试获得第一名。

做扬州知州。

天长县审问王甲杀人一案,案件已经审结,刘敞见到王甲并体察到了他的冤情,王甲害怕官吏,不敢自白冤情。

刘敞把这一案件交给户曹杜诱(重新审理),杜诱不但不能为王甲平反,反而罗织罪证使案件更不可破。

将判决关押,刘敞说:“王甲是冤枉的。

”亲自查究讯问这一案件。

王甲知道刘敞能为自己伸冤,才敢告知真相,原来杀人的,是姓陈的富人。

这件事被相互传告,人们认为刘敞明智如神。

【推荐】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2.1.4-文言文翻译题ppt课件全集(含答案)

【推荐】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2.1.4-文言文翻译题ppt课件全集(含答案)
•5
2.明确词性,抓住搭配找通假。 当一个文言实词就其字面的词性来讲,不能与其前 后的句子成分很好地搭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考虑该字 为通假字。
•6
[例 1] (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 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 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 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 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 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
•4
一、通假字——找出本字再翻译 通假字虽然不常出现在翻译中,但是准确识别并翻译 到位是翻译的一个重要能力。能否译出通假字的本字的本 义,关键在识别。
快速识别通假字的 2 大方法 1.按字面意思来解释明显不合逻辑的字。 在翻译一个文言实词的时候,如果按照它的字面意思 来解释,发现明显有悖于整个句子的逻辑或句意,那么它 极有可能是通假字。
•25
[例 6] (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 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 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尝遣子孝宽参 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 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 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14
三、活用词——语法判断 翻译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命题者特别关注的一 项内容。理解活用词,其法有二: 1.根据语法准确判断 (1)掌握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记住每 个句子成分一般由什么词来充当:定语,一般由形容词、 名词来充当;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状语,一 般由副词等来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来充当; 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

江西省2019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2.1.3题文对照准确判断 复习课 含解析

江西省2019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2.1.3题文对照准确判断 复习课  含解析

第三节分析综合第1课时题文对照,准确判断(复习课)入蛟川城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①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及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注】①小奚:书童.这篇短文讲明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是()A.欲速则不达B.日暮途穷C.不耻下问D.半途而废答案 A【参考译文】顺治七年冬天,我从小港想要进入镇海县城,吩咐小书童用木板夹好捆扎了一大叠书跟随着.这个时候,偏西的太阳已经落山,傍晚的烟雾缠绕在树头上,望望县城还有约摸两里路,趁便问那摆渡的人:“还来得及赶上南门开着吗?”那摆渡的人仔细打量了小书童,回答说:“慢慢地走,城门还会开着,急忙赶路城门就要关上了.”我听了有些动气,认为他在戏弄人.快步前进刚到半路上,小书童摔了一跤,捆扎的绳子断了,书也散乱了,小书童哭着,没有马上站起来.等到把书理齐捆好,前方的城门已经下了锁了.(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原文见本单元“补上一课”“典例体验”)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解析A项,“直言不讳”错,根据原文中“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臣不胜大庆”可知于休烈回答得较为委婉.答案 A(精彩PPT名师讲解)教你思维1.请概括这篇文言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文主要记述了传主于休烈自幼敏悟而好学不倦,累居要职而淡泊名利,死后尊荣而儒者无比的故事.2.于休烈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2)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3)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3.文中哪些事件能表现于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借助“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委婉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4.分别找出题目中四个选项的对应区间.A项对应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项对应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项对应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项对应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项,对应区间——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B项,对应区间——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C项,对应区间——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D项,对应区间——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考点一筛选文中的信息先做后讲](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原文见本单元第一节第1课时“15分钟讲练”)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体现詹鼎才能出众的一组是()①辄能言诸生所诵②夜坐饼灶下,诵不休③为其府都事,有廉名④简牍满前,须臾而决⑤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⑥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从文中找到筛选信息的区域,运用排除法,做出判断.第②句是说詹鼎勤奋,第③句是说詹鼎廉洁奉公,第⑤句是说詹鼎言辞谦卑恭敬,软中有硬,排除②③⑤,故选B.答案 B命题分析高考中用来命题的供被筛选的“文中的信息”可能包括以下方面:①表现人物行为主旨的,②体现人物志向或行为主张的,③反映人物才智或道德情操的,④展现人物性格的,⑤非传记类文本中反映事物特征的.筛选文中的信息试题,一般采用定向筛选的方式,即题干明确限定筛选范围,要求考生判断各选项所作筛选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这种题型通常采用两种命题方式:①题干中只规定一个信息指向,将6个或6个以上的句子组成4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②题干中规定两个信息指向,列四组句子作选项,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组.思维建模一、明确设问方式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全部)表现(表明、体现、属于)……的一组是……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记述、描写、反映)……的一组是……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描写)……和……的一组是……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间接表现(描写、反映、体现……)的一组是……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不能表现(描写、反映、体现……)的一组是……二、把握命题特点这类题目经常因不明设题方式和选项设置陷阱而失分,因此透彻地理解把握题干要求,有利于准确排除选项,快速找出答案.下面就高考的设题方式和选项设置陷阱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1.文本《陈情表》(略)]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密孝顺祖母的一组是( ) ①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②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③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④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⑤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⑥乌鸟私情,愿乞终养A .①②④B .①③⑥C .②⑤⑥D .③④⑤解析 题干要求筛选的是表现李密孝顺祖母的语句,联系全文可知,①表明祖母刘氏对李密的养育之恩,③表明对皇帝恩遇的感激;①③两项都不符合题干要求.再看其他四项,②叙述李密侍奉祖母的孝行.④上表,辞职,都是为了“终养刘氏”.⑤“不能废远”指不能停止奉养祖母而远离,“区区”形容孝情之切,态度坚决.⑥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明终养祖母的愿望,表达至孝之心.当然,④“辞不就职”也可能由于李密仍在观望,暂不愿为新朝廷效力.但本题中,排除含有①③的项就可得出答案.答案 C2.文本《张衡传》(略)]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衡“善机巧”和“能理政”的一组是( )A.⎩⎨⎧ 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B.⎩⎨⎧ ①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②衡因上疏陈事 C.⎩⎨⎧ ①复造候风地动仪②公车特征拜郎中D.⎩⎨⎧①验之以事,合契若神②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解析题干规定正确选项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其一,都是描写张衡的言行;其二,分别表明“善机巧”和“能理政”,“善机巧”指擅长制造巧妙的机械,“能理政”指具有治理政务的才干.联系全文内容可知,A项,①是讲张衡的文学才能;②是侧面描写张衡,但不能表现“能理政”.B项,①制作浑天仪,表明张衡“善机巧”;②表明张衡正直、有担当,但不能体现“能理政”.C项,①制作候风地动仪,表明张衡“善机巧”;②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学问,就派官府专车,特任命他为郎中,与“能理政”无关.D项,①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灵验如神,表明张衡“善机巧”;②后文称这一举措的结果是“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说明张衡英明果断,有理政才干.答案 D考点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先做后讲](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原文见本单元第一节第1课时“15分钟热身”)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D.韩文刚者易折,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B项,“诸项费用供给不足”错误.原文是说武宗即位,赏赐及修建皇家陵墓、完成大婚的各项费用,需要一百八十多万银两,国库无力供给.答案 B命题分析对这类题,命题一般把阅读材料的整体切分为几个方面,然后以此为切入点来设置选项;在错误选项的设置上,为了增加试题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往往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和分析中,设置一两处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地方,将测试点放在时间的推移和地点、事件的变化上,因为选项里所说的人和事是文中确实有的,只是因为试题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而隐含错误,所以考生不细心对照查证就很难发现.因此,做这类题应格外细心,不放过任何一个字.思维建模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2.抓住题干,读全读准.3.题文对照,逐项检查.4.利用选项,排除干扰.5.认真检查,全面验证.即学即练]1.文本《张衡传》(略)]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才华过人而不慕名利.他年轻时到三辅一带游学,前往洛阳到太学观光学习,于是擅长写文章,通晓五经,贯通六艺.公府屡次征召但拒不就任.B.汉安帝命公车特地征召张衡为郎中,两次升迁为太史令.汉顺帝时,张衡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由于不趋附达官显贵,多年得不到升迁.C.张衡先后制作浑天仪、候风地动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候风地动仪能准确测定地震的方位,史官记载地震由此开始.D.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下移,张衡向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升为侍中后,直言进谏而得罪宦官.任河间相时,逮捕、拘押奸党,政绩卓然.解析A项,强加因果,原文中,张衡“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与游于三辅、观太学没有因果关系.C项,曲解文意,“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指“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并不是说“史官记载地震由此开始”.D项,无中生有,“直言进谏”错误,张衡遭到宦官的诋毁是因为宦官们“恐终为其患”(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答案 B2.文本《寡人之于国也》(略)]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故事,揭示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在实质上没有多少区别.B.孟子指出,合理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施行仁政的开端,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从而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联系起来.C.从文中可以看出孟子王道思想的具体内容:保证百姓的基本生存条件,发展蚕桑生产、家庭养殖、农业、商业,并且发展学校教育,促使百姓完善德行.D.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驳斥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告诫统治者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这样,孟子从反面论证了自己的主张.解析解答此题,必须真正读懂原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旨及写作技巧,然后找准每个选项对应的信息区,仔细辨析.C项错误,文中并没有提到发展“商业”.答案 C考场问题聚焦:缺少比对,掉入陷阱阅卷现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3分)①浩手斩二骑,以首还②流失中左肋,怒不拔③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④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⑤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⑥浩与吴玠大破之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⑤D.③④⑥答案问题找一找:A.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B.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召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C.郭浩、吴玠共同破敌,后感情产生隔阂.绍兴年间,金兵屡屡犯宋,两人联手大败金兵;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D.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任时,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给予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答案问题找一找:矫正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初,上(唐太宗)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言:“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史官所述,义归尽善.陛下独览《起居》,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观,盖为此也.”上不从.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今上实录》;癸巳,书成,上之.上见书六月四日事(事指玄武门诛李建成、李元吉事件),语多微隐,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季友、叔牙皆鲁庄公之子)以存鲁.朕之所以,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八月,以左卫大将军、太子右卫率李大亮为工部尚书.大亮身居三职,宿卫两宫,恭俭忠谨,每宿直,必坐寐达旦.房玄龄甚重之,每称大亮有王陵、周勃之节,可当大位.初,大亮为庞玉兵曹,为李密所获,同辈皆死,贼帅张弼见而释之,遂与定交.及大亮贵,求弼,欲报其德,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赀以遗弼,弼拒不受.大亮言于上,乞悉以其官爵授弼,上为之擢弼为中郎将.时人皆贤大亮不负恩,而多弼之不伐也.1.下列各项全都能表明君臣尽职尽责的一组是()①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②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③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④宿卫两宫,恭俭忠谨,每宿直,必坐寐达旦⑤贼帅张弼见而释之,遂与定交⑥大亮言于上,乞悉以其官爵授弼A.①②③B.①③④C.④⑤⑥D.③④⑤解析第②句是太宗为自己杀死兄弟找的借口,第⑤句只写了张弼对李大亮的知遇之恩,第⑥句是表现李大亮的知恩图报.答案 B2.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坚持要读“史官所记”,是为自己后来更好地治国提供借鉴.B.房玄龄与朱子奢都反对太宗看“史官所记”,主要是为了保证记史的真实.C.唐太宗对房玄龄等没有如实记录玄武门事件非常愤怒,责令他们重写.D.身居三职的李大亮为报张弼的知遇之恩,到处寻找隐匿不张扬的张弼.解析C项,“非常愤怒”错,属无中生有;“责令”也用语太重,不符合文意.答案 C【参考译文】起初,唐太宗对监修国史的房玄龄说:“前代史官所记的史事,都不让君主看见,这是为什么?”房玄龄答道:“史官不虚饰美化,也不隐匿罪过,如果让皇上看见必然会动怒,所以不敢进献.”太宗说:“朕的志向,不同于前代君主.朕想亲自翻阅当朝国史,知道先前的过失,以作为以后的借鉴,希望你撰写完成后上呈给朕看看.”谏议大夫朱子奢上书言道:“陛下身怀圣德,行动没有过失,史官所记述的,按理都是尽善尽美的事.陛下唯独要翻阅《起居》,这对史官记事当然无所损失,假如将此规定传示给子孙后代,恐怕到了曾孙、玄孙之后偶有并非最明智的君主,掩饰过错袒护短处,史官必然难以避免身遭刑罚诛戮.如此下去,则史官们都顺从旨意行事,远避危害,那么悠悠千载的历史,有什么可相信的呢!所以说前代君主不观看国史,正是为了这个缘故.”太宗不听其谏言.房玄龄便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改成《高祖》和《今上实录》;癸巳(十六日),书写成,呈给太宗.太宗见书中记载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用词多隐讳曲折,便对房玄龄说:“历史上周公诛灭管叔、蔡叔以安定周朝,季友毒死叔牙以保存鲁国.朕当年的所作所为,正与此类似,史官有什么可隐讳的!”立即命令删削浮华之词,秉笔直书杀李建成、李元吉的事.八月,任命左卫大将军、太子右卫率李大亮为工部尚书.李大亮身居三项要职,宿卫两宫,谦恭忠正谨慎,每次护卫值勤,必定坐着假寐直到天亮.房玄龄非常敬重他,多次称李大亮有王陵、周勃的气节,可以担当大的职位.起初,李大亮为庞玉的兵曹,被李密抓获,原来的同伙都被处斩,大将张弼看到李大亮而将其释放,二人遂定交情.等到李大亮身居显贵,开始寻找张弼,想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张弼当时为将作丞,自己隐匿不说.李大亮在道上遇见张弼而认出他来,扶着张弼掉泪,并将自己的家产送给张弼,张弼拒不接受.李大亮将此事上禀太宗,请求将自己的官职爵位全都授予张弼,太宗为了李大亮的缘故提拔张弼为中郎将.当时人都称赞李大亮不负恩情,也赞扬张弼不自我炫耀.。

第一章第三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第一章第三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都会回头看。离开那片林子不久,将要再经过一片
树林,两个孩童踊跃地回去报信。一个妇人从篱笆 墙内出来,用手臂抱着一个孩童,另一个孩童拉着
训 练 高 效 提 能
解 题 技 法 突 破
她的衣服跟在后面。


高考总复习·语文
第二部分 读
题 型 体 验 感 悟
第一章
文言文阅
田间有两个农夫,锄地又停下来。这些人都是
答 题 规 范 点 拨
考 点 核 心 探 究
解 题 技 法 突 破源自训 练 高 效 提 能菜单
高考总复习·语文
第二部分 读
题 型 体 验 感 悟
第一章
文言文阅
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有华生者, 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工 丹青。造予,予以此图 . 质 之,曰:“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敢问妇女而跨 . 牛,何也?”曰:“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②, 以牛代行也。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 跨牛质矣。”“乃复有一苍头持盖以护之,何也? ” 曰:“昏 礼宜昏。于昏矣,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 . 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重之也。
考 点 核 心 探 究
答 题 规 范 点 拨
译为 “ 以 „„ 为苦 ” ; “ 盖 ” ,即伞;第一个 “ 以 ” 是介词,在;第二个“以”是目的连词,来。 (3)“ 或” ,有的; “壮 ” ,形容词用作动词,到了 壮年;“须”,名词用作动词,长胡须。
训 练 高 效 提 能
解 题 技 法 突 破
答 题 规 范 点 拨
考 点 核 心 探 究
解 题 技 法 突 破
训 练 高 效 提 能


高考总复习·语文
第二部分 读
题 型 体 验 感 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三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齐王好谈相,士以相进者,接踵于朝。

有自称神相者,介艾子以见王,曰:“臣鬼谷子之高足弟,而唐举之受业师也,即臣之术可知矣。

王亦闻之乎?”王笑曰:“寡人乃今日而闻君矣,试视寡人何如?”答曰:“王勿亟也,臣相人必熟视竟日而后言,言无不中。

”于是拱立殿上以视。

俄有使者持檄入白,王色变,相者请其故,王曰:“秦围即墨三日矣,当发援兵。

”相者仰而言曰:“臣见大王天庭黑气,必主刀兵。

”王不应。

须臾,有人著械入见,王色怒,相者问其由,王曰:“此库吏盗金帛三万,是以囚之。

”相者又仰而言曰:“臣见大王地角青色,必主失财。

”王不悦,曰:“此已验之祸,请勿言。

但言寡人终身休咎何如尔。

”相者曰:“臣熟视,大王面部方正,非布衣之士。

”艾子趋而前曰:“妙哉,先生之相也!”齐王大笑,相者惭而退。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各句中,与“臣鬼谷子之高足弟,而唐举之受业师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解析例句是判断句,“也”表判断,符合判断句的标准。

B项,不是判断句,虽然句中有“也”,但此句中的“也”只是一个语气助词。

其他三项均为以“也”为标志的判断句。

答案 B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1)寡人乃今日而闻君矣,试视寡人何如?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艾子趋而前曰:“妙哉,先生之相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我是今天才听说你啊,请试着给我相相面怎么样?(2)艾子快步走上前说:“先生相面,真是高妙啊!”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晋平公为驰逐之车,龙旌象色,挂之以犀象,错之以羽芝。

车成,题金千镒,立之于殿下,令群臣得观焉。

田差三过而不一顾,平公作色大怒,问田差:“尔三过而不一顾,何为也?”田差对曰:“臣闻说天子者以天下,说诸侯者以国,说大夫者以官,说士者以事,说农夫者以食,说妇姑者以织。

桀以奢亡,纣以淫败,是以不敢顾也。

”平公曰:“善。

”乃命左右曰:“去车!”(选自刘向《说苑》,有删改)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车成,题金干镒,立之于殿下,令群臣得观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尔三过而不一顾,何为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车做好(后),标明此车价值千金,在殿下放置,让群臣能够观赏。

(2)你多次经过这辆车旁却不看一下,为什么呢?三、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出裘发粟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

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4.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景公在位当政时,曾连续下雪三天而不放晴,景公穿着白色的狐裘大衣,坐在大堂一边的台阶上。

晏子入宫拜见(景公),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雪下了三天但天气却不寒冷。

”晏子说:“天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笑。

晏子说:“晏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饱了却知道别人饿着,自己暖了却知道别人冻着,自己安逸了却能知道别人正在辛劳。

可惜现在您却不知道啊!”景公说:“好!寡人我听从教诲了。

”于是拿出裘衣与粮食,发放给那些受饥寒煎熬的人们。

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

已有职业的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孔子听说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擢.凤阁舍人。

张易之诬陷魏元忠也,援说为助。

说廷对“元忠无不顺言”,忤后旨,流钦州。

中宗立,召为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兵部二侍郎,以母丧免。

既期,诏起为黄门侍郎,固.请终制,祈陈哀到。

时礼俗衰薄,士以夺服为荣,而说独以礼终,天下高之。

除丧,复为兵部,兼修文馆学士。

睿宗即位,擢中书侍郎兼雍州长史。

谯王重福死,东都支党数百人,狱久不决,诏说往按,一昔而罪人得,乃诛张灵均、郑愔,余诖误悉原。

帝嘉其不枉直,不漏恶,慰劳之。

玄宗为太子,说与褚无量侍读,尤见亲礼。

逾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说敦.气节,立然许,喜推藉后进,于君臣朋友大义甚笃。

帝在东宫,所与秘谋密计甚众,后卒.为宗臣。

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帝好文辞,有所为必使视草。

善用人之长,多引天下知名士,以佐佑王化,粉泽典章,成一王法。

为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世所不逮。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五十,有删改)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易之诬陷魏元忠也,援说为助。

说廷对“元忠无不顺言”,忤后旨,流钦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帝嘉其不枉直,不漏恶,慰劳之。

玄宗为太子,说与褚无量侍读,尤见亲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张易之要诬陷魏元忠,就劝说张说支持自己。

但张说在朝廷上称“魏元忠并没有抗旨的言论”,这句话实际上违背了武后的意思,于是武后将张说流放到了钦州。

(2)睿宗称赞他不冤枉好人,又不漏掉坏人,慰问奖赏了他。

玄宗做太子,张说与褚无量侍读,张说特别被信任礼遇。

【参考译文】朝廷提拔张说为凤阁舍人。

张易之要诬陷魏元忠,就劝说张说支持自己。

但张说在朝廷上称“魏元忠并没有抗旨的言论”,这句话实际上违背了武后的意思,于是武后将张说流放到了钦州。

中宗即位后,张说被召担任兵部员外郎,之后连续升迁做了工部侍郎、兵部特郎,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而离职。

满一年后,朝廷下诏起用张说为黄门侍郎,张说坚决请求服完孝期,奏表写得十分哀伤。

当时社会上礼俗衰败,士人都以丧期未满应诏为官为荣,但张说独守礼仪,守孝到孝期终结,天下人都认为他品德高尚。

丧期结束,张说又到兵部任职,兼任修文馆学士。

睿宗即位,张说升任中书侍郎兼雍州长史。

谯王李重福去世,东都有他的党羽几百人,罪案长期不能判决,朝廷下诏命张说前去审理,一个晚上就审明了罪犯,于是杀了张灵均、郑愔,其余受牵连的都当场释放。

睿宗称赞他不冤枉好人,又不漏掉坏人,慰问奖赏了他。

玄宗做太子,张说与褚无量侍读,张说特别被信任礼遇。

一年之后,张说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张说为人崇尚气节,言出必行,喜好推荐后辈,对于君臣朋友之间的大义非常看重。

玄宗为东宫太子时,张说参与的秘谋密计很多,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名臣。

朝廷重大的典章大都出自张说之手,玄宗喜好文辞,写了东西一定要让他审阅草稿。

张说善于用人的长处,多举荐天下知名之士,来辅佐天子的教化,修改完善典章制度,完成一代法令。

张说写文章构思雄伟,擅长写碑志,世人都比不上他。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司成公家传[明]侯方域叔父司成公,讳恪,字若木。

年二十四登第,不肯仕,更读书为诗赋。

三岁而方相国从哲贤之,以为翰林院庶吉士,然立朝论议,终不肯苟同方相国。

天启间,公为编修,而宦者魏忠贤窃政,日杀僇士大夫不附己者。

公心重杨涟,而与缪昌期友。

涟指忠贤二十四罪,条上之,天子不能用,反为忠贤所害,昌期亦坐.死。

寻有言忠贤二十四罪章者,故昌期趣公代具稿,忠贤大怒,坐曲室中,深念欲杀公。

而其假子金吾将军田尔耕,顾素知公,进曰:“是人颇以诗赋谬名公卿间,而能书米芾书,翁必无意曲赦之耶!”忠贤仰视罘罳,日影移晷,不语。

良久,乃.顾谓尔耕:“儿试为我招之!”尔耕退,诣公,话故旧,因佯言:“我之.游魏翁者,欲为士大夫地也,非得已者。

”公大悦,呼酒与饮,辄慷慨指当世事,尔耕默不得语。

居数日,又诣公,则益为款言,伺公嬉笑饮酒酣,乃促膝附公耳言:“公且.以杨、缪故,重得罪。

我为公画计,某月日乃吾魏翁诞辰,公自为诗书之。

”言未得竟,公大怒,推案起,酒羹覆尔耕衣上淋漓,尔耕低头惭恧,已而乃大发怒去。

适.南乐魏广微者,亦忠贤之假子也,以.大学士掌贡举,而公为其下校官。

广微心嗛.公,公所荐取士郑友玄、宋玫,辄有意摧抑之,以语挟.公。

公力与争曰:“人生贵识大义,恪岂恋旦夕一官,负天下贤才哉!”语侵广微。

而忠贤里人子御史智铤,廉知之,乃力劾公,罢官。

忠贤积前恨,更矫传上旨,夺所赐诰,而令公养马。

公即日脱朝冠,自杖策出长安南门。

公生平善为诗,每赋诗辄饮,而前后虑天下事,有不当意,则又感愤,日夜纵饮,久之积病,竟以卒,年四十三。

天下皆以公有宰相器,深痛惜之。

(有删改)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宦者魏忠贤窃政,日杀僇士大夫不附己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居数日,又诣公,则益为款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天下皆以公有宰相器,深痛惜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宦官魏忠贤窃取政权,每天都杀死那些不依附他的官员。

(2)过了几天,田尔耕又来拜访司成公,就又向他说些恳切的话。

(3)天下人都认为司成公有宰相的才能,很为他痛惜。

【参考译文】叔父司成公,名恪,字若木。

二十四岁考中进士,不肯做官,继续读书,写诗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