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教案范文
成语授课教案模板范文高中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含义、出处及用法。
- 能够正确运用成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游戏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成语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 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成语的含义、出处及用法。
- 成语的运用技巧。
2. 教学难点:- 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 成语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成语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 教学课件。
- 小组讨论话题。
2. 学生准备:- 预习本节课所学的成语。
- 准备与成语相关的例句。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成语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成语的含义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讲授新课1. 介绍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包括含义、出处及用法。
- 例如:成语“画龙点睛”的含义是比喻在关键时刻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使文章或谈话更加生动有力。
2. 分析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 例如:成语“画龙点睛”源于古代画龙的故事,寓意着在关键时刻要抓住重点,点明主题。
3. 举例说明成语的运用。
- 例如:在作文中运用“画龙点睛”的成语,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如何运用成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2. 游戏环节:成语接龙,巩固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收集生活中运用成语的例子,并进行分析。
五、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1. 成语相关书籍、网站、视频等。
2. 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
南辕北辙教案设计范文
南辕北辙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成语“南辕北辙”的含义及用法。
(2)通过故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故事内容。
(2)学会通过故事寓意,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承认错误的品质。
(2)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成语“南辕北辙”的含义及用法。
2. 通过故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和行为变化。
2. 学会将故事寓意联系到生活实际,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故事素材。
3. 小组讨论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成语“南辕北辙”。
(2)引导学生猜测成语的含义,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故事素材,理解故事内容。
(2)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和行为变化。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交流互动。
4. 寓意讲解(1)引导学生理解成语“南辕北辙”的寓意。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运用成语。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
6. 课后作业(1)让学生运用成语“南辕北辙”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
(2)选择一个生活场景,运用成语“南辕北辙”进行描述。
六、教学拓展1. 成语接龙:以“南辕北辙”为起点,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成语知识。
2. 故事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类似“南辕北辙”的经历,让大家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七、课堂互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讨论交流:针对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成语课教案——精选推荐
成语课教案篇一:成语教案成语教案《趣味成语》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粹,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
汉语中的成语常常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许多成语都有一个生动有趣、富含哲理的故事,如:掩耳盗铃、狐假虎威、叶公好龙等。
因此,学习成语不仅能积累词汇,而且能增强阅读、理解水平,了解历史,拓宽知识面,另外如果能恰当地使用它,会使语言更精练,更形象生动,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教学设想】1、依据教材,回忆并引导学生梳理小学阶段学习过的成语,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以语文活动课形式,交流课外学习的常用成语,并达到引导学生注重平时阅读积累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3、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成语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增强兴趣,如:成语竞猜、成语接龙、成语对联等游戏性练习。
4 让学生利用成语写一段话教学过程:一、导入:成语接龙(5分钟)1、说出成语的特点:(多,有一段典故,4字为主)2、显示成语概念,齐读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3、为了更好地积累成语,我们试着分类记忆,今天学习4种类型(投影)二、成语中有两个字意思相反1、翻开109页,齐读成语2、说出16个成语的特点,画出每组成语中相反的两个字,齐说3、同桌一唱一和(大公——无私),师生一唱一和4、小组交流其他有这种特点的词语,到黑板写5个/组5、做练习,对答案三、成语中有有关动物的字1、学生举例,到黑板写,5个/组2、做练习,对答案四、成语中有有关动植的字1、学生举例,到黑板写,5个/组2、做练习,对答案五、成语中有有关数字的字(一至十,百,千,万)1、一至十,百,千,万在一到四组轮流回答2、做练习,对答案六、成语中有有关人体器官的字(一至十,百,千,万)1、学生举例,到黑板写,5个/组2、做练习,对答案七、用成语做广告1、导入:成语的使用还很有趣,今天我们几样商品做广告(牙刷、涂改笔、金笔、臭豆腐、冰箱、自行车)2、做练习,对答案八、在生活中学会用成语下周感恩节,我们以感恩为主题把自己的感谢写下来,并用成语概述你所感谢的人。
成语课堂活动教案模板范文
#### 一、活动主题成语接龙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含义和来源,增强对成语的兴趣。
2. 通过成语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积累。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反应能力。
#### 三、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准备1. 成语卡片:将常用成语写在卡片上。
2. 彩色粉笔或马克笔:用于在黑板上书写成语。
3. 计时器:用于控制游戏时间。
4. 白板或黑板:用于展示成语和游戏规则。
####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部分: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概念和重要性。
2. 通过一个简单的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部分:成语学习1. 教师挑选几个常用成语,逐一解释其含义和来源。
2. 学生跟随教师朗读成语,并尝试用成语造句。
第三部分:成语接龙游戏规则讲解1. 教师讲解成语接龙的游戏规则,包括游戏流程、胜利条件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游戏。
第四部分:成语接龙游戏1. 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每组派代表依次接龙。
2.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 第二课时第一部分:复习与巩固1. 教师提问上节课学习的成语,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在上节课中学到的成语和造句。
第二部分:成语接龙游戏(升级版)1. 教师增加游戏难度,要求成语必须是四字以上。
2. 学生继续进行成语接龙游戏,争取更多时间。
第三部分: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成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心得体会,总结学习经验。
####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其成语掌握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学生的造句和分享,评价其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对成语学习的兴趣和需求。
####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成语教学方法的适宜性,调整教学策略。
2.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小学教案成语导入模板范文
课题:《成语故事》年级:四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特点,认识几个常见的成语。
2. 能力目标:通过成语故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认识几个常见的成语。
2. 通过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1. 理解成语的来源和特点。
2. 通过成语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成语故事课件、成语卡片、成语字典。
2. 学生准备:预习成语故事,准备分享。
教学过程:一、成语导入1. 教师出示成语卡片:“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亡羊补牢”等,让学生认读并解释。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成语故事,教师点评并总结。
二、成语故事欣赏1. 教师播放成语故事课件,如《画蛇添足》、《掩耳盗铃》等。
2. 学生观看故事,思考成语的含义和故事中的道理。
三、成语练习1. 教师出示几个新的成语,如“画龙点睛”、“杯弓蛇影”等,让学生认读并解释。
2. 学生用所学成语造句,教师点评并纠正。
四、成语拓展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成语的来源吗?”2. 学生分享成语的来源,教师总结:成语源于古代寓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
3. 教师出示几个成语的来源故事,如《刻舟求剑》、《精卫填海》等,让学生欣赏。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成语的来源、特点和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六、作业布置1. 预习成语故事,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特点。
2. 收集自己喜欢的成语故事,准备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成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成语故事的学习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成语练习和成语拓展,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成语的来源,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南辕北辙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成语“南辕北辙”的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培养学生通过成语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成语“南辕北辙”的含义及用法。
2. 引导学生通过成语学习,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成语“南辕北辙”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2.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成语“南辕北辙”的图片、解释和例句。
2. 准备相关的故事或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成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成语“南辕北辙”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成语的含义。
2. 讲解:解释成语“南辕北辙”的含义,即行动和目的相反,劳而无功。
通过PPT展示例句,让学生理解成语的用法。
3. 实例分析:分享一个与“南辕北辙”相关的故事或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4. 文化内涵:讲解成语“南辕北辙”背后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5.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成语“南辕北辙”到实际情境中,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南辕北辙”的例句或故事,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成语“南辕北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何避免陷入“南辕北辙”的困境。
2. 讨论成语“南辕北辙”与人生价值观的关系,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七、教学互动:1.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成语“南辕北辙”的例句或故事。
2. 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实际情境,运用成语“南辕北辙”。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成语“南辕北辙”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2. 考虑如何将成语“南辕北辙”融入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成语教案范文3篇
成语教案范⽂3篇《正确使⽤成语》教案教学⽬标:1.辨析成语运⽤中主要会出现的错误类型。
2.学习基本的解题技巧和规律,提⾼判断⼒。
教学重点:辨析成语运⽤中主要会出现的错误类型。
教学难点:学习基本的解题技巧和规律,提⾼判断⼒。
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导⼊悠悠成语,融贯千秋。
它是历史事迹的缩影,是民族⽂化的结晶,是前⼈经验的积累,⽆不闪烁着祖先丰富智慧的光芒。
从⼀定意义上来讲,千古流传的成语是中华民族⼈⽂素质的⽂化底蕴。
⼆、成语运⽤的错误类型纵观近⼏年的⾼考试题,辨析成语运⽤时会出现下列错误类型:(⼀)望⽂⽣义⾼考中有⼀些不常见的成语,因为我们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命题者在设题时故意望⽂⽣义,曲解词义。
例:在语⽂⽼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改掉了⽂不加点的⽑病。
总结:很多时候,字⾯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不相同的,如果按字⾯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
这样的成语很多,如:⼤⽅之家、下⾥巴⼈、登堂⼊室、毫厘不爽等。
(⼆)张冠李戴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使⽤范围或误作他⽤。
例:古⼈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充栋。
类似的现象还有:相敬如宾只能⽤于夫妻之间;青梅⽵马只能⽤于年幼的男⼥之间;⾖蔻年华指⼗三四岁的少⼥;等等。
(三)搭配不当每个成语由于⾃⾝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
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乱或与中⼼词搭配错误。
例:第⼗五届北京放映推介晚会在华彬紫⾦剧院举⾏,⼏百名中外电影⼈济济⼀堂地重温62部精彩的国产⽚。
总结:⼀个词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式,⽐如说,有的只能⽤于否定句中,如“同⽇⽽语”“等量齐观”等;有的不受数量词修饰,如“莘莘学⼦”等。
(四)误⽤褒贬成语从感情⾊彩上⼜可以分为褒义、中性、贬义。
在使⽤中,必须辨明⾊彩,否则就会误⽤。
例:司机张师傅冒着⽣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感动了⽆数市民。
成语教案小学文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书写本课所学的成语。
- 学生能够理解成语的含义,并能运用到日常交流中。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感受到成语的魅力,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 学生能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成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1. 成语的认读与书写。
2. 成语含义的理解。
3. 成语在句子中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成语中字的读音和写法。
2. 成语含义的深入理解。
3. 成语在句子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成语卡片、多媒体课件、成语故事视频、成语练习题。
2. 学生准备:预习成语,查阅成语含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成语卡片,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成语。
2. 通过猜成语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学习成语1. 教师讲解成语的读音和书写,强调易错字。
2. 学生跟读并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 教师解释成语的含义,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讲解。
(三)成语运用1. 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将成语运用到句子中。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句子,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成语故事1. 教师播放成语故事视频,让学生了解成语的由来。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五)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成语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讲解练习题中的难点,帮助学生理解。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成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评价。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课所学成语,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成语,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成语知识。
小学教案成语导入模板范文
课题:《勤奋好学》年级:四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成语“勤奋好学”的含义,掌握其书写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成语故事,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勤奋好学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1. 理解成语“勤奋好学”的含义。
2. 学习成语故事,体会勤奋好学的精神。
教学难点:1. 将成语“勤奋好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成语故事、多媒体课件、板书工具。
2. 学生准备:预习成语“勤奋好学”,了解其含义。
教学过程:一、成语导入1. 出示成语:教师板书“勤奋好学”,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吗?”2. 解释成语:教师解释成语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勤奋”和“好学”分别代表什么。
3. 分享故事:教师讲述一个与“勤奋好学”相关的成语故事,如《头悬梁,锥刺股》。
二、成语故事讲解1. 引入故事:教师简要介绍成语故事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故事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成语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通过勤奋好学取得成功的。
3. 互动提问:教师提问:“你们认为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三、成语书写练习1. 书写示范:教师示范书写成语“勤奋好学”,并强调书写的规范和美观。
2. 学生练习:学生跟读并书写成语,教师巡视指导。
3. 展示评价:教师挑选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勤奋好学的重要性。
2. 拓展: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如:“你们还知道哪些与学习有关的成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作业布置1. 书面作业:回家后,用“勤奋好学”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的一天。
2. 口头作业:与家人分享自己今天学到的成语故事,并讲述自己对勤奋好学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成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成语的含义。
成语教育课题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成语的起源、发展和分类,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成语的起源和发展。
2. 成语故事中的智慧。
教学难点:1. 成语故事的分析和解读。
2. 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成语故事书籍或资料。
3. 学生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成语?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成语的起源和发展1. 教师讲解成语的起源,如从古代寓言、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演变而来。
2. 介绍成语的发展历程,如先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成语特点。
三、成语故事中的智慧1. 教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如《画蛇添足》、《井底之蛙》等。
2. 分析成语故事中的智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成语的分类和运用1. 教师讲解成语的分类,如四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等。
2. 举例说明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如句子仿写、作文写作等。
五、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成语,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
2. 各组分享故事,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六、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成语的重要性。
2. 拓展: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成语故事,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成语故事,让学生了解成语的起源、发展和分类,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成语。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成语故事中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初中成语活动教案模板范文
一、活动主题:成语大串联——趣味成语知识竞赛二、活动目标:1.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提高成语积累量。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成语卡片、比赛规则、奖品等。
2. 学生准备:成语积累本、笔。
四、活动时间:2课时五、活动流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起源、特点及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 成语知识讲解- 教师讲解成语的构成、分类、用法等基础知识。
-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做好笔记。
3. 成语接龙游戏- 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轮流说出一个成语,下一个学生必须接上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
- 游戏过程中,教师点评学生的成语使用是否准确。
4. 成语猜谜游戏- 教师出示一个成语,学生根据提示猜测成语的意思。
- 猜对成语的学生获得积分。
第二课时:1. 成语竞赛- 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进行成语竞赛。
- 竞赛分为三个环节:成语接龙、成语猜谜、成语解释。
- 每个环节结束后,教师公布答案,评出获胜小组。
2. 成语应用- 学生根据所学成语,编写一段短文,体现成语在语境中的运用。
- 教师评选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3.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鼓励学生继续学习成语。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六、活动评价:1. 教师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表现及进步。
2. 学生自评:反思自己在成语学习中的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3. 小组互评:鼓励组内成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根据活动效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成语教学效果。
2. 学生反思:总结活动中的收获,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2024成语复习教案6篇
2024成语复习教案6篇成语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阶段学过成语的类型、意义及运用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通过成语专题复习,使学生懂得成语是中国语言宝库中的瑰宝。
3、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活动准备1.布置好黑板,营造活动氛围。
2.用小黑板画上表格,由计分员计分。
3.把全班分成4个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
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上语文活动课,现在请大家听老师说一段话。
想想看,这段话在遣词造句上有什么特点:在汉语的广阔天地里,有一个成语王国。
那里风和日丽,山青水秀叫人流连忘返;那里姹紫嫣红,奇花异草叫人目不暇接;那里生机勃勃,珍禽异兽叫人耳目一新;那里还有至理名言,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是的,这这短短的一段话里就用了11个成语。
我们说话或写__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会使我们的表达简洁明了、生动有趣。
大家已学了不少成语,平常也积累了一些,今天我们就以比赛的形式漫游成语王国,大家可要努力啦!二、明确规则①以4个小组比赛的形式开展活动,以小组记分,最后排出名次,赢的那一组是今天的擂台。
②记分员只管记分,不参加比赛。
记分员宣誓:被大家选为记分员,我很荣幸,我一定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好我的工作。
三、比赛过程第一站——对对子游戏(AABB)高高兴兴——开开心心郁郁葱葱战战兢兢吞吞吐吐(ABAC)无边无际——一心一意善始善终戒骄戒燥(AABC)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滔滔不绝摇摇欲坠遥遥相对(ABCC)千里迢迢——文质彬彬得意洋洋威风凛凛生气勃勃过渡:刚才我们是配合的天衣无缝啊。
大家很善于观察,这些成语结构形式很有趣,把它们放在一起有助于记忆。
师:在成语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由数字组成的成语,那可真是“五花八门,五彩缤纷”。
第二站:数字成语王国要求:①这道题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写得越多,分数越高,写对一个成语给1分,写错不扣分。
②各小组在集体讨论后由1名同学填写答案,书写要工整。
成语教案(最终五篇)
成语教案(最终五篇)第一篇:成语教案成语教案活动名称:由“头”字引出的成语活动目标:1、结合成语记忆图、记忆操理解成语含义,背诵成语。
2、重点识字:头、听、说、年3、结合每条成语,重点学习A、说一说图中的导游在干什么。
B、知道图中“金蛋”是没有根据的传闻。
C、推测小猴和小猫的对话。
D、了解鹅卵石的形成。
活动准备1、《毛驴拔刺》的故事2、教学挂图3、幼儿操作卡4、麦克风一个5、鸭蛋一个6、红包袋一个7、鹅卵石一个活动过程1、由故事导入提问:故事中有谁?发生什么事了?2、引出成语A、头头是道:学习含义及记忆操,出示麦克风。
B、道听途说:出示鸭蛋及挂图,学习含义及记忆操。
C、说来话长:出示红包袋,学习含义及记忆操。
D、长年累月:出示鹅卵石,学习含义及记忆操。
3、复习成语及记忆操。
4、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游戏名称:快乐旅行先把字宝宝放在椅子上,然后让幼儿找到相应的成语,然后进行快乐之旅。
5、带幼儿出活动室进行参观。
6、小结第二篇:成语教案成语教案(人教版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明确成语的来源,了解成语的结构特点。
2.感知成语与文化的关系,认识成语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3.梳理学习过的成语,做到能正确运用成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学生自读三.讨论,归纳。
(一)成语特点汉语词汇极其丰富,四字结构的词语数不胜数。
而成语以四字结构为主,因此,有些同学经常将诸如“简明生动”、“洁白晶莹”等四字结构的词语也说成是成语。
其实,这些并不是成语。
要弄清什么是成语,就要先搞清楚成语的特点。
[矛头淅米剑为炊][百岁老翁攀枯枝][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一般地说,汉语成语有以下特点:1.源远流长。
成语都有一定的来源,成语一经形成和出现以后,就长期为人们所使用。
如“有恃无恐”、“盲人瞎马”、“捕风捉影”等都是大家熟悉并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都有悠久的历史。
【打草惊蛇】2.定型不变。
定型不变指的是成语的结构成分和结构关系不能随意更改或变动。
成语授课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成语教学2. 授课对象:小学四年级3. 课时安排:2课时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5个成语,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意义。
-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成语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成语的含义- 成语的结构- 成语的运用2. 教学难点:-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成语的搭配和运用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幅描绘成语场景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成语。
-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些成语的意思吗?它们是怎么来的呢?2. 新课讲授- 教师讲解成语的来源和演变,介绍成语的种类。
- 举例讲解成语的含义、结构和运用。
3. 成语学习- 教师选取5个成语进行讲解,如“画蛇添足”、“掩耳盗铃”等。
- 学生跟读并尝试解释成语的意思。
4. 课堂练习- 教师设计填空题、选择题等,让学生巩固所学成语。
-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教师点评。
5. 总结与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收集5个自己喜欢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成语吗?它们的意思是什么?2. 成语运用- 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用所学成语进行改写。
- 学生展示改写后的句子,教师点评。
3. 成语故事- 教师讲述成语故事,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
- 学生复述故事,教师点评。
4. 成语接龙- 教师组织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成语。
5. 总结与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以成语为主题的作文。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测试评价:进行成语测试,评估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中国成语导读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掌握成语的来源和演变过程,学会正确运用成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来源。
2. 成语的演变过程。
3. 成语的运用。
教学难点:1. 成语的多义性和语境理解。
2. 成语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成语课件、成语卡片、相关书籍等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成语“画龙点睛”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含义和来源。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成语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
二、成语基础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成语的定义、来源和演变过程。
2.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成语的分类和特点。
三、成语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成语,如“画龙点睛”、“杯弓蛇影”等,讲解其含义和用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成语填空题。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成语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成语的例子,教师点评并给出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所学成语,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二、成语故事讲解1. 教师选取几个成语故事,如“井底之蛙”、“掩耳盗铃”等,讲解成语背后的故事。
2. 学生阅读故事,思考成语的含义和寓意。
三、成语游戏1. 教师组织成语接龙、成语猜谜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成语知识。
2. 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成语创作1. 学生根据所学成语,创作一段简短的故事或对话。
2. 教师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学生互相点评。
成语授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成语的含义、用法和起源,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游戏互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增强文化自信。
####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2. 难点: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一幅与成语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成语——“画蛇添足”。
##### (二)新课讲授1. 成语解释:介绍“画蛇添足”的含义,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坏了原来的好事。
2. 成语来源:讲述成语的起源故事,如《战国策》中的故事。
3. 成语用法:通过例句展示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
4. 文化内涵:分析成语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寓意。
##### (三)互动环节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成语的用法和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 成语接龙:通过成语接龙游戏,巩固学生对成语的记忆。
##### (四)课堂小结1. 回顾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及其用法。
2.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教学改进: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 成语授课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成语“画蛇添足”的含义、用法和起源,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成语接龙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增强文化自信。
####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画蛇添足”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2. 难点:“画蛇添足”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 情境创设:展示一幅《战国策》中的“画蛇添足”插图。
不求甚解教案范文
不求甚解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学会正确运用这个成语。
2. 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明白“不求甚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成语解释:不求甚解2. 成语出处:东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
”3. 成语故事:五柳先生陶潜的故事三、教学重点1. 成语“不求甚解”的含义及其正确运用。
2. 掌握成语“不求甚解”的出处和故事背景。
四、教学难点1. 成语“不求甚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不求甚解”的含义、出处和故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成语运用实例。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成语“不求甚解”的定义、出处、故事和实际例子的课件。
2. 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成语运用实例,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笔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与“不求甚解”相关的有趣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成语:详细讲解成语“不求甚解”的含义,解释其出自东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的背景。
3. 案例分析:展示几个实际生活中的成语运用实例,让学生理解成语“不求甚解”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成语“不求甚解”,并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成语“不求甚解”进行句子编写或填空,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成语“不求甚解”的用法。
九、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成语“不求甚解”的知识。
传统文化之成语活动教案
传统文化之成语活动教案引言成语是汉语言中最具代表性的语言现象之一。
这些精简的四字短语,凝聚了我们数千年的文化历史和智慧。
成语活动是一种有趣的、交互式的、具有挑战性的方式来学习和运用这些成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个关于传统文化之成语活动的教案,它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一、教学目标1.了解成语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2.增强学生口语表达和运用成语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些熟悉的成语,例如“画蛇添足”、“三人成虎”、“鸟语花香”等等。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想象并分享自己理解的成语。
2.成语分类将成语分为以下四类:1)形容词性成语例如“明亮透彻”、“冷静沉着”等。
2)名词性成语例如“九牛二虎之力”、“废寝忘食”等。
3)动词性成语例如“步步为营”、“当机立断”等。
4)成语拼音谐音例如“年年有余”、“五谷丰登”等。
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组成语,进行分类。
3.写成语故事让学生自由选择三个不同的成语,编写一个包含这三个成语的故事。
学生可以分为小组进行合作,倡导团队合作和协作。
4.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
游戏规则:第一个学生朗读一个成语,然后下一个学生要说一个以上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开头的新成语。
例如,第一个学生说“千姿百态”,下一个学生可以说“态度认真”。
如果学生无法立即回答,他的小组将失去此次游戏的机会。
5.成语比赛在这个环节中,让每个小组挑选一个代表来参加成语比赛。
比赛规则:1)教师说出一句话,例如:“我今天去了一趟北京故宫,看到了很多古代的文物。
”2)学生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用成语回答这句话,例如:“我今天去了一趟北京故宫,目不暇接、琳琅满目,感觉像是穿越时空到了古代。
”3)教师根据回答正确并使用成语的数量来评出胜利者。
6.总结结束活动前,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并分享这个活动的结果和所学到的知识。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悟。
成语教案目标文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本次课所学的成语及其含义。
- 帮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演变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成语理解和运用能力。
-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 通过成语学习,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成语的含义理解。
- 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2. 教学难点:- 成语的多义性及语境理解。
- 成语与其他词语搭配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一个与成语相关的趣味故事或成语接龙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成语学习:- 讲解成语:详细讲解本次课所学的成语,包括其出处、演变过程、含义等。
- 分析成语:引导学生分析成语中的关键词,理解成语的含义。
-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成语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3. 课堂活动:- 成语接龙:巩固学生对成语的记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成语在特定语境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实践运用:- 造句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成语进行造句,检验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作文练习:鼓励学生将成语融入作文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5. 总结与反思:- 回顾本次课所学的成语,总结学习心得。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成语学习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实践应用:- 通过学生的日常交流、写作等,了解成语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情况。
---通过以上教案目标文案模板,教师可以更好地规划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成语思维启蒙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学会使用10个常用成语,了解成语的基本构成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成语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教学重点:1. 成语的基本构成和意义。
2. 成语的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1. 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2. 成语之间的关联和区别。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成语卡片3. 成语故事书籍4. 游戏道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词汇,如:“你们知道什么是成语吗?”2. 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概念和特点。
二、学习成语1. 教师展示成语卡片,如:“画蛇添足”、“杯弓蛇影”等,引导学生说出每个成语的意思。
2. 教师讲解成语的构成和意义,如:“画蛇添足”是由“画蛇”和“添足”两个部分组成,意思是指做了多余的事情。
3. 学生跟读成语,教师纠正发音。
三、成语故事1. 教师讲述与成语相关的有趣故事,如《画蛇添足》的故事。
2. 学生复述故事,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四、游戏环节1. 教师组织成语接龙游戏,学生轮流说出成语。
2. 教师出示成语,学生猜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成语,强调成语的运用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成语,并说出理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成语。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中学到的成语。
二、成语练习1. 教师出示成语,学生进行造句练习。
2. 教师点评学生的造句,纠正错误。
三、成语辨析1. 教师出示两组相似成语,如:“画蛇添足”和“画龙点睛”,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区别。
2. 学生进行成语辨析,教师点评。
四、成语运用1. 教师出示情景,如:“小明的成绩很好,但他总是……”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回答。
2. 学生进行成语运用练习,教师点评。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成语,强调成语在生活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教案范文百家号作者:新学道梁勇原载于《中国教育报》,xx年12月23日,第4版。
学习力课程激活学生生命潜能——陶继新对话北京新学道总校长郝少林(上)全文约7700字,细读大约需要21分钟。
郝少林郝少林,学习力课程创建者,家庭教育专家,现任北京新学道总校长,北京临川学校国际部校长,北京学前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
先后组织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课题“幼小衔接课程标准化实验研究”“中小学生学习力培养的研究”等教学实验。
主编《汉文化启蒙教育读本》《韵律拼音》《成语接龙》《潜能思维训练》《快速记忆训练》《快速阅读训练》等实验教材。
创编韵律识字、韵律拼音、循环写字、自学辅导、快速记忆、快速阅读和英语六字学习法等系列教学法,构建学习力课程体系,在全国各地上公开课、举行专题培训千余场,培训教师、家长和学生30余万人,深受好评。
优质的课程,不但可以更大限度地满足各类学生的不同需求,还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从而让他们的学习不再是心力交瘁的苦役,而是成为高效且快乐学习的幸福之旅。
新学道总校长郝少林开发构建的学习力课程,便让学生的潜能喷薄而出,让他们在善学、乐学与主动的状态中,产生了生命的飞跃,并进而点亮其生命的前程。
近日,陶继新与郝少林校长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为大家揭秘学习力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激发学生生命潜能方面的理性思索与实践探索。
学习力课程的缘起【陶继新】郝校长,您好!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创建学习力课程推进课程改革的?【郝少林】十几年前,我就发现中小学生学习的障碍很多。
尤其在我参与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高效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和主持“幼小衔接课程标准化实验研究”时,调查发现: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溜号;有些低年级小学生甚至坐不住板凳,识字太慢,形成阅读能力时间过长,对阅读难以产生兴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速度慢,课外阅读总量少,理解能力差,没有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还有的学生不爱背诵,记忆力差,对于要求背诵的内容考完就忘;有的学生不会写作文,出现咬笔头、凑字数、背范文等现象;还有的学生计算速度慢,准确率低;中小学生学习英语更是困难重重,多年的努力难以学会英语,到了中考或高考,许多学生败下阵来,即使通过高考进入大学,英语考试没问题,但真正能够使用英语交流、阅读和写作的学生寥寥无几。
看到孩子们每天付出那么多,家长和老师付出那么多,而收获那么有限,我很心痛。
所以,xx年,我开始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逐一形成解决方案。
【陶继新】您说的这些问题,迄今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些地方严重存在着。
可是,有的人对此要么熟视无睹,要么悲观地认为无法解决,任其发展下去。
您不但敏锐地发现了这些问题,而且“很心痛”,更由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很让我敬佩:其一,这是您的责任感使然。
孩子只有一个童年与青少年,在这个时段学习的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不但严重影响他们当下的学习,还会在他们心里积淀下厌恶学习的情绪,久而久之,会在学习上形成消极的心理暗示,以致影响其整个生命的发展。
其二,基于问题的研究,是更为有效的研究。
您的研究,正是基于现实的问题研究。
这需要发现问题的敏感与能力,也需要对症下药地解决这些问题的谋略与智慧,这恰恰是一般人很难企及的境界。
而您特有的境界、阅历、智谋,具备了破解这些难题的可能。
【郝少林】我刚才提到的这些问题,其实校长和老师们都知道,只是因为大家每天身在其中,就习以为常了。
十几年来,我和志同道合的专家们一起,从快速识字并提高感觉统合能力的韵律识字教学法,到定时定量、养成习惯的循环写字教学法,再到积累千条成语并提高记忆容量的成语接龙诵读记忆法;从提高注意力、观察力和想象力,一分钟记忆20个词语、十分钟背诵一篇课文的快速记忆教学法,到中小学生阅读效率从每分钟两三百字提高到千字以上的快速阅读教学法;从提高快速计算能力的速算基本功训练,真正提高思维能力的小学数学问题建模教学法,到两个月自学一本数学教材的自学辅导教学法,再到小学生就可掌握的“听读背抄默译”英语六字学习法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探索。
每一项课题实验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陶继新】这些研究成果,凝聚了您的心血与智慧,实验于学生,让他们感到学习不但快速、快乐,而且还有极大的收获,并且让他们的生命在学习中尽情地绽放,于是,生命就有了积极向上的样态。
另外,有的人有了这种研究成果,往往会作为“专利”而进行谋利。
这没有什么不对,“专利”是应当有其价值的。
而您公之于众,还主动帮助更多的校长、教师,让他们无偿地用您的这一“专利”,惠及更多的孩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有了精神的高格。
其实,从深层次讲,有大格局大境界才有大事业,孔子所说“义以为上”,在您这里得到了体现。
【郝少林】您说到教学法的“专利”问题,其实那都是许多专家前辈一辈子的心血,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应有的传播和广泛应用。
我看过《中国教育报》上曾经登载《九大教学流派的兴衰》,看到许多教学流派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继承和发展完善而退出历史舞台,觉得非常心痛。
教育家严复说过“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
这也是全国中语会原会长陈金明教授多次强调的,我们要从前人智慧中吸取营养,改进我们当今的语文教学。
其实每一个学科都有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成果,我们不要从零开始,而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整合创新,解决我们当下的问题。
但我们教育界在继承与发扬方面做得很不够。
我在参与和主持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的时候,与多位专家合作,推广他们研发的教育科研成果。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技术翻译”,就是我把专家的科研成果变成具体的可操作方案。
因为我编过程序,熟悉自动控制和过程管理,所以我发挥特长和优势,将理论和方法变成教案,让老师能听得懂、可操作、有实效。
我亲自给学生上示范课,并请老师换位做学生亲自体验。
我还举行原理方法讲座进行教师培训,指导老师们备课,再通过上课、评课,帮助他们快速掌握教法,让更多学生受益。
每次课后,我都会把PPT(幻灯片)课件及其他教学资料,毫无保留地拷贝给需要的老师们。
因为我知道它不属于我,它是教育前辈的智慧和心血,它应该属于每一位想改变教育现状的老师。
【陶继新】很多所谓的教育教学创新,《论语》《孟子》《学记》等著作中早就有了。
在强调创新的时候,如你所说,我们应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学习力课程的设置【陶继新】在课程设置方面,你们是如何改革、创新与整合的?【郝少林】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一方面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
上午语数英,每天增加一节经典诵读课,下午音体美,每周至少三节武术课。
另外还有学生自选的社团兴趣活动。
孩子们“课上练功,课下用功”。
通过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培养,孩子们喜欢上学、能力出众、自信满满、生命绽放。
【陶继新】校本课程的丰富多彩,不但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沛,也会让学生乐此不疲于这些摇曳多姿的课程形式中。
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规律。
比如每天一节经典诵读课,就有了“道”的况味。
因为孩子有着很强的记忆力,即使是那些让成人都难知其义的“之乎者也”的古文,孩子们背诵起来不但不感到困难,甚至还会在快速的背诵中,有一种乐在其中的感觉。
他们背诵的速度多是成人的数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而且大人即使背诵了,忘得却非常快;孩子则不然,他们很难忘却,甚至有可能终生镶嵌在他们的脑子里,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基因。
这种经典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随着时间的流淌,逐渐扎下根来,到了一定的生命节点上,便会破土而出,并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每天下午的音体美与每周多节武术课,看似会“浪费”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可是,它却让学生有了健康的体魄与艺术的审美感知,这些,恰恰是高效学习必备的要件。
因为一个身体不健康与没有审美意蕴的孩子,是不可能抵达高效境界的。
看来,您在研究学生高效学习的时候,不但有一般人研究不到的“术”,更有不少人尚未触摸到的“道”啊!【郝少林】我们的课程内容、方法及计划都是按照培养目标来设定的。
我们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培育身心健康、有自主能力、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社会精英。
这其中的每一个关键词都是用课程来保障的。
为了实现这些关键词的目标,我们通过课程规划,把中小学各学科内容分为五大门类,即体育健康课程、中英双语课程、科学技术课程、文化艺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所有课程都坚持整体设计的教育理念,就是“以品格塑造为根基,以兴趣培养为导向,以习惯养成为核心,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以知识学习为载体,以游戏活动为手段,全面开发脑潜能,系统提升学习力”。
其中,体育健康课程和中英双语课程是基础课程,在低年级课时安排比较多,而科学技术课程、文化艺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发展类课程,随着年级的升高,课时逐渐增加。
按照英国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对智力发展的研究,我们把小学定为浪漫阶段,宜宽不宜细,注重积累和感受;初中是精确阶段,逐渐精准,厚积薄发;高中是综合阶段,化识成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比如,自xx年春开始,我们学生每学期大约诵读经典一万字。
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大大增强。
五六年级的学生就可以写文言文,真的让我这个当年的学霸感到汗颜。
下面是刚刚开学两年的北京新学道洛阳国际书院六年级学生统一命题作文。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张焯皓二童戏于园中,忽见树上有一蝉,振翅低吟。
后忽现一螳螂,瞠目举刀,欲食其肉,大快朵颐。
未觉后有黄雀啄其首,遂而亡。
蝉与螳螂,皆因小利而遭灭顶之灾也。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张翔丹朝有一蝉,吟唱于树。
忽一螳螂至,欲捕之。
不料后有黄雀,展翅食之。
螳螂因贪食蝉之味美,而失其性命。
故“慎勿贪黄雀而坠深井,舍隋珠而弹飞禽也”。
此之谓“因小失大”也。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蒋灵炅是日也,二蝉戏于树。
忽闻一物飞,凝视之,大惊,此乃螳螂也,急走,仍被擒之。
螳螂甚傲,未察有物至其后,故失其性命。
黄雀捕螂甚喜,于隐蔽处,大快朵颐。
此之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
说起英语的学习,更是让我们这些成年人感到自愧不如。
我们采用《新概念英语》作为听读和背诵的素材,快速形成语感和语法框架。
使用“听读背抄默译”英语六字学习法,小学生每周背诵一课,每年累计背诵四五十篇,初中生每周背诵两课,一年下来积累八九十课。
现在四年级学生不到10分钟就可以默写《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一篇课文。
xx年入学的韩旭和李鸿达同学,一年多时间熟读成诵《新概念英语》第二册96篇课文。
xx年入学的孙正一同学三个月默写了第三册60篇课文,南智贤同学背诵新概念百余篇课文。
除了背诵,他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原版书,所以他们在高一高二参加雅思考试,均考到7.5分;初一的梁宸睿同学今年秋季参加小托福考试,考出865的高分。
这些成绩都不用在校外补课也不用大量刷题达到的,充分显示了课程理念、课程规划与教学方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