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徐水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河北省徐水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徐水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
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第一,追求善良的价值观念。
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
孟子认为,“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皆为“善端”,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达到至善。
礼仪表现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宽容的心灵。
第二,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
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为和”的价值追求。
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
礼仪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行为规范,礼让包含对自我的克制,对他人的理解,体现以礼待人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
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
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则不宁”。
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
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
然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
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河北省徐水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徐水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
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第一,追求善良的价值观念。
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
孟子认为,“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皆为“善端”,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达到至善。
礼仪表现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宽容的心灵。
第二,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
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为和”的价值追求。
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
礼仪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行为规范,礼让包含对自我的克制,对他人的理解,体现以礼待人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
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
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则不宁”。
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
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
然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
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

河北省广平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60分)1、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中西方有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着众多的共通之处。
这些共通之处包括()①强调道德的重要性②伸张个性,追求自由③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④遵从理性,反对权威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2、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
”该思想家是()A.孔子B.荀子C.韩非子D.墨子3、对于“焚书坑儒”事件,唐代司空图曾写道:“秦儒既坑,厥祀随覆。
天复儒仇,儒祀而家。
秦坑儒耶?儒坑秦耶?”明朝李贽却说:“(李斯建议焚书)大是英雄之言,……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
自是儒生千古一劫”。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司空图和李贽的观点相互矛盾,故均不可信B.司空图的生活时代更加接近于秦朝,故可信C.历史的真相是多元的,对历史人物不必苛求D.历史评价具有差异性,这是正常的历史现象4、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5、康有为说:“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邹容说:“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
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
”二者的共同依据是()A.民主共和说B.社会进化论C.君主立宪说D.经世致用说6、1895年严复指出:“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
……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
”由此可见,严复认同的“自强”路径有()①学习西方科技②推翻君主制度③提高国民素养④倡导民主科学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7、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河北省徐水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徐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卷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共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题选对得1.5分,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读下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乙和丙2.有关甲、乙、丙附近3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D.乙的比例尺最小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3~4题。
3. 山顶A与C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450米B. 570米C.780米D.860米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北流B.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D.陡崖顶端的海拔高度可能是675米5.读下图,两幅图表示的区域实地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1∶100 000,则A.图乙的比例尺为1∶200 000 B.图乙的比例尺为1∶400 000 C.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 D.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下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
据此回答6—7题。
6.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A.45米B.55米C.105米D.125米7.能全程拍摄并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影机位是A.甲B.乙C.丙D.丁8.读图1和图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8 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强下图为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完成9—10题。
9.该省可能为A.辽宁 B.江苏省 C.台湾省 D.云南省10.该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寒潮 B.泥石流 C.沙尘暴D.地震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11—12题。
2016年高考(189)2015-2016学年河北省徐水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2015-2016学年河北省徐水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
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第一,追求善良的价值观念。
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
孟子认为,“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皆为“善端”,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达到至善。
礼仪表现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宽容的心灵。
第二,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
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为和”的价值追求。
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
礼仪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行为规范,礼让包含对自我的克制,对他人的理解,体现以礼待人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
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
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则不宁”。
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
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
然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
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河北省徐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徐水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
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第一,追求善良的价值观念。
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
孟子认为,“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皆为“善端”,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达到至善。
礼仪表现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宽容的心灵。
第二,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
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为和”的价值追求。
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
礼仪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行为规范,礼让包含对自我的克制,对他人的理解,体现以礼待人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
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
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则不宁”。
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
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
然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
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7 历史-2015-2016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符合这一描述的历史时期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2.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
与春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3.“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A.为政以德B.刑德并用C.小国寡民D.无为而治4.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评论秦朝灭亡时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指A.人本性善,要实行“仁义” B.“君舟民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民贵君轻,要实行“仁政” D.加强集权,防止人民反抗5.“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A. 王羲之B. 张旭C. 颜真卿D. 柳公权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材料中涉及到的选官制度分别是A.世官制和科举制B.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和科举制D.科举制和八股取士制7. 《明史·宰辅年表》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
……至仁宗而后,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
河北省徐水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wqKPn

10古代诗文名句默写(6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2、陆游《书愤》中抒发年老岁月蹉跎,壮志未酬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何攀与石崇共同弹劾杨骏,认为其赏赐封爵不应厚于本朝开国之时,不应高于对灭吴功臣的封赏,即使不能遵循远古典制,也应当依照先例。
C.何攀为官严肃,曾任廷尉、刺史、大司农等职,却坚决推辞了兖州刺史之职,后带病应召,是为篡位的赵王司马伦所迫,实属无奈之举。
D.何攀正直爱才,不仅任梁州、益州中正之时引荐被埋没的人才,而且还勇于辩明曲直,为刺史皇甫晏以及西州名士陈寿、阎义洗清了冤枉。
1.下列 关于中国礼仪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B.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追求“向善”,它表现出善良的人性,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和善良宽容的心灵。
C.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 序井然。
D.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能够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儒家对中国礼仪文化的诠释来看,儒家已经意识到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B.中国礼仪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密切,中国礼仪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徐水一中2016届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历史试题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 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C.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 D.所谓“天”就是天理2.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东汉时期谏官成为定官,谏官制度(专职监察皇帝的制度)得到发展;唐朝时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
这反映出汉唐时期A.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定的民主性 B.开始限制君主的权力C.意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地完善3.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
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
”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A.维护了社会公平B.有利于专制统治C.促进了文化融合D.加强了民族团结4.《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5.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6.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
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
上述差异最能说明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7.秦汉时期设置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2017-2018学年河北省徐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徐水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选择题(本题共46道小题,每题1.5分,共69分)1. “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下列各家思想最能体现这种意识的是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答案】A【解析】据材料“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仁政、以德治民的思想主张,属于儒家,故A项正确;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不符合材料,故B项错误;法家主张严刑苛法,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与民做主”,学生应该可以联系儒家仁政的思想,同时,要求掌握其它各派思想主张,据此可以对选项逐一分析排除,得出正确答案。
2.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这体现了()A.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B. 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C. 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D. 韩非子的严刑峻法思想【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说明了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矛盾双方相生相克的辩证法思想,符合中国古代道家哲学的特征,故答案为A项。
其他三项的思想内涵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D项。
点评:解答此类题型的一般思路是,先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在大体明白材料的主要涵义的情形之下,再联系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主张进行仔细对照比较即可快速找出答案。
在诸子百家中儒家主张仁爱忠孝和积极入世,道家则主张顺从自然无为而治以及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法家强调依照严刑峻法来约束人的行为,墨家则反对不义的战争和强调无差别的爱护别人。
3. 冯天瑜主编的《中华文化史》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春秋战国学派中,体现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分别是( )A. 墨家、儒家B. 法家、道家C. 儒家、法家D. 道家、儒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诸子百家从所代表的的阶级利益出发提出了不同的变革主张,儒家积极倡导民本思潮,强调统治者爱惜民力,法家学派倡导君主专制和强化中央集权,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组合错误不符合上述题意特征。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第一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d无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第一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d无答案)一、单选题(★★) 1 . 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认为神灵主导着人事,相当多的卜人、巫师与商王共同负责通神事务。
这些卜人、巫师往往出身贵族,有的还是地位显赫的附属国首领,这表明商朝A.占卜师拥有最显赫的地位B.依托神权加强中央集权C.商王借助神权以维护王权D.尚处于国家的萌芽阶段(★★) 2 . 夏、商都城往往以宫城为中心,宫室组群沿中央轴线作对称布置,官舍、民居、作坊、道路等环绕其周围。
凡是宫室建筑都建于地面土阶之上,而且没有当时一般民居的半穴居或穴居形式。
这反映出当时A.经济发展水平极端低下B.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C.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D.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 3 .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4 . 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
这表明分封制A.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D.有利于扩大西周统治范围(★★) 5 . 《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
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
卿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
”这反映出先秦时期A.礼节轻重决定地位的尊卑B.古人对丧葬的轻视C.丧葬制与礼乐制密切相关D.丧葬制违反宗法制(★★) 6 . 幽王为讨宠妃褒姒欢心,烽火戏诸侯,又废太子宜臼,立褒姒子为太子,申侯联合缯国、犬戎杀死幽王,立宜臼为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宗法制引发贵族间争权夺利的斗争B.西周分封制受到冲击C.周幽王厉行君主专制D.申侯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宗法分封制(★★) 7 . 据清人顾栋高考证:“鲁在春秋实兼有九国之地,齐在春秋兼并十国之地,晋所灭十八国……楚在春秋吞并诸国凡四十有二,宋在春秋兼并六国之地。
河北省徐水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徐水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下列属于文化的是①2015年3月5日我国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②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③我国拟将房地产税立法④青少年学生参观故宫博物院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②2.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各美其美”,是指每个民族都要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
“美人之美”是指A.要夸奖其他民族的文化B.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D.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3.《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成功播出后,在全社会迅速掀起了一股手写汉字的热潮。
这基于汉字①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③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④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4.几百年来,随着大量华侨在东南亚海岛地区落户,通过华侨与当地居民的交往,使东南亚海岛地区居民的饮食、衣服、装饰乃至家庭伦理观念和亲属称谓上,都透露出华人文化的影响。
这表明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②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③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有重要影响④传统习俗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独特作用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5.高尔基说:“智慧是珠宝,如果用谦虚谨慎镶边,就会更加绚烂夺目。
”从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角度看,下列正确的是A.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修养B.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科学文化修养C.只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就一定能够提高科学文化修养D.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与科学文化修养无关6.中华始祖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源文化和共同文化信仰,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础。
以伏羲为代表的中华人文始祖所表现出的开拓精神、奉献精神以及和合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质。
新编河北省徐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徐水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 儒道墨法B. 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2.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康有为在宣传西方政治学说时对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地位提出了挑战。
其思想特点是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D.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3.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
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他所抨击的是A. 先秦儒学B. 汉代经学C. 隋唐佛学D. 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5.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最早从理论上否定、最早在实践上开创、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分别是①韩非子②秦始皇③黄宗羲④康有为⑤孙中山⑥毛泽东A. ①③②⑤B. ①④②⑤C. ①③⑤⑥D. ①③②⑥6.一位古董商人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
他最有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A.东汉的洛阳B.唐末的长安C.北宋的开封D.明初的南京7.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持棍相助,不料却误伤己父,按照西汉时法律应予枭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水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 儒道墨法B. 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2.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康有为在宣传西方政治学说时对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地位提出了挑战。
其思想特点是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D.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3.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
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他所抨击的是A. 先秦儒学B. 汉代经学C. 隋唐佛学D. 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5.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最早从理论上否定、最早在实践上开创、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分别是①韩非子②秦始皇③黄宗羲④康有为⑤孙中山⑥毛泽东A. ①③②⑤B. ①④②⑤C. ①③⑤⑥D. ①③②⑥6.一位古董商人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
他最有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A.东汉的洛阳B.唐末的长安C.北宋的开封D.明初的南京7.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持棍相助,不料却误伤己父,按照西汉时法律应予枭首。
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是其天性使然,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对其应该无罪释放。
董仲舒观点特别看重A. 天人感应B. 仁爱之心C. 中庸之道 D .纲常伦理8.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是①“关关雎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9.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10.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1.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里的“以明道”“以救世”表明他关注国计民生,由此形成A.君主立宪B.重农抑商C.自由贸易D.经世致用12.《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13.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
”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他”是A.林则徐B.李鸿章C.康有为D.陈独秀14.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这种久受崇敬的衣服,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下列人物及其历史活动符合马克思这句话内容特点的是A. 李鸿章洋务运动B. 康有为维新变法C. 孙中山辛亥革命D.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15、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
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A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 普朗克的量子论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6、毛泽东在1972年曾对当时的文化局面感叹道:“连百花齐放都没有了!”这一文化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经济建设重于文化建设B.科教落后影响文化发展C.政治斗争影响文化建设D.人才缺失导致文化断层17、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下面资料选自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其中选自1977年高考的是A.“凡是有歌声的地方,都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地大干社会主义”B.“在做十几年前应做的事:投考普通大学。
……向…四人帮‟讨还时间,为祖国争气”C.“同外国人做生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方面的人才少了行吗”D.“在改革开放深入展开的时刻,我们更需要这种横跨度的攀登”18、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上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
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称其为党了。
”此外,他在很多场合说过:“如果同志们要把这种思想找一个人的名字做代表,我可以接受。
”毛泽东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B.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19、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以“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为主题的翠亨论坛于2011年9月7日在孙中山先生故乡举行。
有学者提出要用现代化史观评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是因为辛亥革命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大门B.暴力推翻了清朝统治C.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D.实现了中国社会转型20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他的思想体现了:A.资产阶级的本质B.人文主义的本质C.封建主义的本质D.启蒙运动的本质21、“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就够了。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禁欲主义B.蒙昧主义C.人文主义D.理性主义22、历史班的一堂关于启蒙运动的综合探究课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的观点:①启蒙思想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②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③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④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宗教思想体系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23、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辨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的成就是A.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B.相对论的提出C.量子论的提出D、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24、证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使人的思想发生跃进的学说是A.微积分B.太阳中心说C.生物进化论D.牛顿力学25、毛泽东的下列思想产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26、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
”“爱无差等”。
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D.谈论的问题不同27、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广泛吸收各学派思想的精华。
下列各项中,属于荀子提出的主张是A.“弱者道之用”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28、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解:“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他的这种叛逆精神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
A.孔子B.董仲C.朱熹D.李贽29、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A.教权高于王权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30、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①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31、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
下列各项中,最先对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32“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
难受与惬意全在人的感觉。
”下列人物思想主张与该观点一致的是A.普罗塔哥拉B.朱熹C.苏格拉D.柏拉图33.“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34.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信仰得救;致良知D.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35.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36.21世纪以来,到欧洲旅游的中国人迅速增多,很多游人在巴黎伏尔泰纪念馆留言。
下列留言中不正确的是A.“你教导我们走向自由,你使我们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B.“你以非凡的智慧和犀利的思想,为新时代的到来播下了一粒粒种子”C.“你以思想启迪民众的心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你是思想之王”D.“你高举民主共和的旗帜鼓舞了革命战士的斗志”37.1843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
1851年,该书传人日本后,连印十五版,极为畅销,1859年价格已达首版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