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生存哲理

合集下载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在阅读《许三观卖血记》之前,我率先阅览了余华的《活着》。

相较而言,《许三观卖血记》更具黑色幽默的色彩,而《活着》则让我联想起某“皆杀的田中”。

实际上,个人认为这两本书主要都展现了在中国的苦难时代中,人间尤其是家庭内部所蕴含的脉脉温情。

《活着》一书是以某民歌收集者回忆中某老人的回忆的方式来叙述的。

比如书中一开始青年初遇福贵的那一段,倘若在看完全书之后再回读,会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令人心中不由得一酸。

记得当时我在图书馆中阅读时,差点落下泪来。

像书中描写的“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一头牛竟然会有这么多名字?带着好奇我走到田边,询问走近的老人:“这牛有多少名字?”老人扶住犁站下来,他将我上下打量一番后问:“你是城里人吧?”“是的。

”我点点头。

老人得意起来,“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我说:“这牛究竟有多少名字?”老人回答:“这牛叫福贵,就一个名字。

”“可你刚才叫了几个名字。

”“噢——”老人高兴地笑起来,他神秘地向我招招手,当我凑过去时,他欲说又止,他看到牛正抬着头,就训斥它:“你别偷听,把头低下。

”牛果然低下了头,这时老人悄声对我说:“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出几个名字去骗它,它听到还有别的牛也在耕田,就不会不高兴,耕田也就起劲啦。

”有时候会觉得奇怪余华为何会将此情节放置于此,因为看完全书再看这里时,那种感动是难以言喻的。

不过想来,或许是他有信心让读者回想到此处吧。

此处牛的名字叫“福贵”甚是巧妙,更妙的是老人后来说的那番话,说的难道不正是他自己么?在《活着》一书中,这一家人经历了中国近代以来的诸多重大事件:解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除了政治带来的离奇遭遇,其命运也相当奇异。

福贵首先败了家,却因此逃过了解放后的斗地主;为母亲求医,却被抓了壮丁,也因此结识了此后自己的好友兼仇人(某种程度上)春生。

而一家人的死法也有不少奇特的,有掉下粪坑自杀的,有吃豆子胀死的。

主人公的人生哲学《许三观卖血记》的哲学思考

主人公的人生哲学《许三观卖血记》的哲学思考

主人公的人生哲学《许三观卖血记》的哲学思考《许三观卖血记》的哲学思考《许三观卖血记》是中国作家余华创作的一部著名小说,通过主人公许三观的血泪奋斗,反映了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时期的艰难与不公。

作为一部揭示社会现实的作品,小说深刻体现了主人公的人生哲学,呼唤着我们对于生命与尊严的思考。

首先,许三观这个角色在这部作品中承载着作者对于“活着”的思考。

整个故事中,许三观通过卖血为生,艰难度日,但他对于生命的态度却从未动摇。

他坚信每一滴血都有价值,每一份生命都值得尊重。

这种坚定的人生哲学让我们深思,每个人的生命都应得到重视,无论贫富贵贱,生命的平等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其次,小说通过许三观的遭遇,引发了我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反思。

在小说中,许三观在卖血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不公,但他始终坚信努力付出会有回报,他通过自己的经历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平和贫富差距。

这让我们思考,社会中的贫富差距应该如何缩小?如何保障每个人的基本生存权利?同时,许三观的人生哲学也体现在他对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上。

他一直保持着善良和真诚的心,以真心对待身边的人,与人为善。

小说中的许三观以自己的言行感化了身边的人,他的善良得到了回报,这点让我们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建立?善待他人是否会带来更多的善意回馈?最后,小说通过许三观的思考,还引发了我们对于幸福的思索。

在生活的艰辛中,许三观依然保持着对于幸福的追求。

他虽然生活简单,但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渴望。

这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幸福是否与物质拥有有关?如何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满足和快乐?通过《许三观卖血记》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余华对于生命、社会问题、人际关系和幸福等方面的思考。

作为读者,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故事来进行思考,思考人生的哲学问题,思考社会的现实问题。

只有不断思考,不断追求,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意义。

血,换来的生存——读《许三观卖血记》心得分享演讲稿

血,换来的生存——读《许三观卖血记》心得分享演讲稿

血,换来的生存——《许三观卖血记》心得分享这是一部余华的作品。

它讲述的同样是一个平凡的人“活着”的故事。

不过相对《活着》而言,这篇小说留下更多希望。

这本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仍继承了《活着》的基本主题——生命的受难本质。

许三观,一位平凡的父亲,面对一次次生活的难关,用鲜血,开始了漫长的救赎。

没错,不是比喻,不是夸张,就是用鲜血,鲜红的热血。

对许三观来说,他对付世界的唯一方式就是“卖血”。

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一次卖血可以得到相当可观的收入。

前几次,许三观跟随村里的潮流,同村里的根龙、阿方去城里卖血后,总要下馆子来犒劳自己。

于是一个经典桥段就出现了:一定要用手指敲着桌子喊出来“来一盘炒猪肝和二两黄酒”,这样可以让别人觉得你经常下馆子;黄酒一定要温一温,店小二会觉得你是行家。

朴实而不失风趣的语言,却令人心酸。

这饱含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在残酷现实敲打下的无力。

后来,许三观卖血后有钱娶了媳妇。

以后,他再卖血得来的钱就基本用在了家事上。

儿子闹事了,人家索赔,卖血;积蓄不够了,卖血;儿子病了,要钱,卖血……旱,涝,许三观家彻底消耗一空,每天靠喝玉米糊勉强熬过。

这样的艰苦环境下,许三观趁着自己过生日,为全家人用嘴做了顿菜。

那描述得可谓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听得大家直流口水。

但如此欢快的语言下,又蕴含着怎样的艰苦呢?许三观也是心疼,再次卖血,只为让全家人吃上一顿面条。

苦,累,大儿子忙出了肝炎,在上海治病。

家里一穷二白,怎么办呢?许三观就又去卖血。

不允许卖血间隔太短,一次卖血那点钱哪够呢?他便一个地方换着一个地方卖,一路到上海,还险些把自己卖死。

作为一位父亲,他爆发出了伟大的力量。

而其中透露的,依旧是艰与苦。

不过说到底,许三观还是幸运的。

沉重的命运终究没能压垮他。

最终他也过上了比较满意的生活,也能随便吃猪肝,喝黄酒了。

可当他再次用手指敲着桌子喊“来一盘炒猪肝和二两黄酒”时,想着的却还是“我还没卖血”。

多么深的影响!有人说,这是一部卖血的辛酸史。

对《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解读

对《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解读

对《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解读
《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都是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人性思考的文学经典。

《活着》描绘了中国农村一位平凡人的一生,通过讲述主人公福贵的人生经历,作者余华深刻地展现了农村老百姓在中国几十年的历史变化中所面临的无尽磨难。

小说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家族生活,借助对不同时期的中国社会的描述,深刻地反映了一位普通人的生命轨迹。

小说中展现的农村生活的味道,引人深思:家族的变故、革命前后的社会改革、文化大革命和市场经济改革等各种变化,无不对人物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许三观卖血记》描绘了一位贫苦出身的农村青年,因经历多次的失败而决定出卖自己的鲜血给医院试验,从而换取一些小钱养活自己的家人,并最终实现自我的价值。

小说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表现了农村青年情感的波动和交错,深刻反映了中国新时期青年的思想和行为。

总的来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两部小说都是以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为背景,深刻反映了人的命运和社会进步变化的深刻内涵,是具有深远人性思考的文学经典。

《活着》和《许山观卖血记》的读后感对比

《活着》和《许山观卖血记》的读后感对比

读后感在读过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后,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许三观卖血记》。

《活着》太过凄惨了,读后有一股气堵在心中,久久不能散发。

而《许三观卖血记》虽然也有苦难,但在苦难中还有些许的温情,给人以安慰。

《活着》记叙了福贵家庭内部的七次死亡:福贵年轻时沉迷赌博,败光家产,父亲被气得撒手人寰;母亲在福贵被抓壮丁离家两个月后病重去世;儿子有庆为了救县长夫人,抽血过量身亡;女儿凤霞生下孩子大出血去世; 妻子家珍在重病和多重打击下离世;女婿二喜在一场建筑工地事故中意外死亡;小说的最后,外孙苦根因为饥饿过度,吃豆子撑死。

父母、妻子、儿女、女婿、外孙相继离世最后只剩福贵一个人活着,和那只名叫福贵老牛相依为命。

在艰难和困顿的时代,我觉得亲情是支撑活下去的勇气。

可福贵却一直在经历亲人的离世,在悲苦中虽有生的希望,但亲人一个接一个的离世无疑是把悲伤无限拉长。

在儿子有庆死后,妻子女儿是他的活下去的希望,女儿死去留下了外孙给了生的希望,但当苦根也死后,他的希望还有吗?可福贵还是活着,一个人活着。

我总在想,福贵活着是不是比死更难受。

然而,在福贵的一生里,唯一不变的是他活着的意志,他在努力活下去,那怕是苟活,他也在寻求着。

就像小说中所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这本书虽以活为题,但全书却充满了死亡,读这本书感觉到死亡如此之近,满溢着尖锐苦难与悲伤。

比起《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就要温和多了。

许三观的一生平凡而又不凡,他这样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本该平淡无奇,但生活的苦难使他卖了12次血。

他通过卖血顽强地活着,使他的人生变得不凡:第一次卖血为证实自己的身体健康;第二次卖血为娶妻生子;第三次卖血,是一乐将方铁匠儿子打伤,为偿还方铁匠家医药费而卖血;他卖血是为了在自然灾害时期给家人吃上一顿饱饭;他卖血是为了救不是自己亲生的一乐,这一次许三观前后5次卖血,差点因此失去性命。

《许三观卖血记》中虽然也充满了苦难,但苦难中却处处有着温情。

论文精品 由《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探讨余华小说的生存意识 精品

论文精品  由《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探讨余华小说的生存意识 精品

引言余华被公认为中国当代文坛一位极具实力与个性的作家,综观其不同时期的小说创作,对人的生存的关注成为其根本性的精神内核。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余华创作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比他以往任何时候的小说更注重对真实的人的生存的思考,并更接近现实,更具有现实意义。

因此这两部描写人生存苦难的小说被称之为“生存小说”。

[1](P30)余华的这两部小说,都是关于当代社会普通百姓,在苦难和厄运中如何生存、如何活着的故事。

在小说中,余华以其天才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令人心灵震颤的关于生命和生存的寓言。

从小说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人的充满质感的生存状态图景,而且,还能听到人类面对苦难和命运时,灵魂发出的内心声音,这声音中有焦虑、有希望、有欢乐、有痛苦,还有更多的忍耐。

所不同的是,《活着》是命运交响曲,写倒霉透顶的农民福贵在极其悲惨的命运的打击下,面对家人一个个宿命般的死去,他却依然活着,而且越活越超脱。

在生与死的命运冲突中,最终是生战胜了死,具有形而上的哲学意味。

《许三观卖血记》是另一部《活着》,是苦难交响曲,写身份卑微的工人许三观,以卖血抗争苦难而凄惨地活着,具有形而下的生活意味。

本文试图从被誉为“生存小说”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出发,探讨余华小说的生存意识。

1生存目的:为了活着而活着“人为什么要活着”这是哲学家、文学家,甚至是每一位普通人都追问的问题。

其答案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信在读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后,会让这些苦苦追寻活着的意义的人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对“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问题会有另一番解释。

“《活着》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2](P3)福贵先是败家,后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一个个亲人先后都离他而去,只剩下他自己。

福贵的一生,可以说是遇到了人间所有的苦痛,他拥有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他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然而,他依然活着,而且,活得越来越超脱。

沉重或轻逸的生命选择——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看余华笔下乡土中国的生存伦理

沉重或轻逸的生命选择——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看余华笔下乡土中国的生存伦理

沉重或轻逸的生命选择——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看余华笔下乡土中国的生存伦理在余华的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中,通过对乡土中国生活的描述,深入探讨了生存伦理问题。

这两部作品都以农村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选择,展现了生命的沉重和轻盈,揭示了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个体在面对命运选择时的困境和担当。

《活着》以农民福贵为主角,通过他的一生经历,描述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时期的苦难和变革。

福贵在挨饿、土改、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历史背景下,经历了家庭的破碎、子女的死亡以及自己的命运起伏。

小说中,福贵经历了贫穷、饥饿、压迫等种种苦难,但他选择了坚持活下去。

他的生存之道并非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活着,而是通过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对抗命运的摧残。

他坚守着家族的传统,承担着家族的责任,追求着生命的尊严和意义。

相比之下,许三观则是另一个极端。

《许三观卖血记》以农村贫困青年许三观的血汗奋斗为主线,展现了许三观通过卖血来换取财富的故事。

在那个年代,卖血被视为救命的办法,也是一种不被道德规范所禁止的行为。

尽管卖血在道义上受到质疑,但对于许三观来说,卖血是走出贫困的唯一出路。

他用卖血来追求物质的生活和身份的提升,虽然牺牲了身体的健康,但感受到了生活的轻盈和奋斗的价值。

从福贵和许三观的生命选择中可以看出,乡土中国的生存伦理问题有着沉重和轻盈两个方面。

在《活着》中,福贵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生存的压力沉重而沉重。

贫穷、饥饿、病痛接踵而来,他必须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保持生存下去。

这种生存方式需要忍辱负重,勇于面对困境,同时也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才能在苦难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而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卖血的行为虽然看似轻盈,但实际上却是蕴含着个体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选择。

许三观通过卖血来换取财富,追求物质的享受和社会的认可。

他放弃了传统的封建伦理观念,摆脱了贫困,但也失去了健康和身体的完整。

这种生存方式是一种选择,是一种对现实的适应和应对,同时也是对生活的乐观和进取的态度。

余华作品的生存哲学

余华作品的生存哲学

余华作品的生存哲学---由《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谈起摘要:《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体现了对生存深刻的“同情和怜悯之心是余华作品的新的出发点。

表现人生苦难,被称为“生存小说”。

期间夹杂了对人性悲苦的描述和人性光辉的弘扬,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活着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人性苦难活着善余华是“先锋派”的代表作家,早年的小说带有很强的实验性,以极其冷峻的笔调揭示人性丑陋阴暗,罪恶、暴力、死亡是他执着描写的对象,处处透着怪异奇特的气息,又有非凡的想象力。

客观的叙述语言和跌宕恐怖的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对生存的异化状况有着特殊的敏感,给人以震撼。

自上世纪90年代后,其创作风格出现转变,以《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为例,它们都贴近生活,以平民的姿态呈现出对生命的执着,对生活的渴望,为我们提供了对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

死亡仍是其一大主题,极端化处理也时隐时现。

本文试图从被誉为生存小说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出发,来浅谈余华的生存哲学。

一、为了活着而活着“人为什么而活着”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热点问题,历来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都热衷于对此给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答案。

读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相信每一位同僚都会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并最终给这个问题填上满意的答卷。

《活着》是一部命运交响曲,写倒霉透顶的农民福贵在极其悲惨的命运的打击下,面对家人一个个宿命般的死去,他却依然活着,而且越活越超脱。

在生与死的命运冲突中,最终生战胜了死。

作者余华曾说过,“福贵是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了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

”福贵的“活法”是中国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贫困百姓普遍遵循的生存法则,即“不争之争”的生存方式,不顺从也不屈从,这也蕴含了中国人的生存意识和生活智慧,《活着》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从苦难的叙述中突出生命精神,用人道主义接通生命存在的意义。

具有形而上的哲学意味。

《许三观卖血记》是另一部《活着》,是苦难交响曲。

不屈的生命之歌——对余华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解读

不屈的生命之歌——对余华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解读

不屈的生命之歌——对余华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解读不屈的生命之歌——对余华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解读余华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人性思考而著称。

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两部小说无疑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两部作品让读者深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展现了人类不屈的生命力量。

《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的一生。

小说从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农村开始,通过主人公福贵的亲身经历,展现了社会的变迁和个体的命运。

福贵在家族的压迫和外部的动荡中苟延残喘,经历了家庭的破裂、饥饿、苦难和生死离别等一切困境,但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追求。

小说中,福贵一再遭受挫折和折磨,但他坚持不懈地为生命的延续而战斗,无论是销售自己的牲畜还是吃下疯牛病牛肉,他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保持了对生存的渴望。

福贵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最黑暗的时刻,生命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不放弃,就能在绝境中寻找生活的希望。

《许三观卖血记》是另一部让人震撼的作品,它通过许三观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文革结束后的艰难岁月里,一位老少爷们为了给儿子治病而卖血的故事。

许三观是一个乐观坚强、善良正直的人,他拥有顽强的生命力量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许三观千方百计地为了儿子的生活费用而卖血,无论是经历身体上的疼痛,还是面对社会的冷漠和歧视,他都选择顽强地生存下去。

小说通过描写许三观的艰辛经历和面对困境时的乐观积极态度,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坚韧和不屈。

这两部小说都展现了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奇迹,表达了对生活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它们揭示了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同时对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

通过福贵和许三观的命运,余华关注了在社会风暴中生活的普通人,他们经受着种种磨难却坚强不屈,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歌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余华的这两部小说,以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和细腻的写作手法,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命的伟大。

沉重或轻逸的生命选择——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看余华笔下乡土中国的生存伦理

沉重或轻逸的生命选择——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看余华笔下乡土中国的生存伦理

——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看余华笔下乡土中国的生存伦理文/刘宏志沉重或轻逸的生命选择《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影响颇大的两部长篇小说,这两部作品也堪称是余华到目前为止的代表作。

在《活着》前言中,余华解释自己对这本书的写作初衷:“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1]。

毫无疑问,从小说《活着》对主人公富贵的塑造,从作者对富贵面对生命苦难的态度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余华所表述的主题。

但是,优秀的作品常有逸出主题之外的言外之意的表达,在余华的这两部小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余华对乡土中国生存状况隐秘的呈现,可以看到在乡土中国里个体生存伦理的选择。

一.轻逸、沉重的选择与物质规约两千多年前,有一个故事在古希腊的一群智者中间流传。

普罗狄科把这个故事讲给苏格拉底,而苏格拉底则又把这个故事讲给了色诺芬,色诺芬又讲给了自己的学生:大约三千年前,赫拉克勒斯遇到了一个关系到自己未来的大问题:他不知道以后自己生命的道路应该怎样选择。

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两个女人,她们分别叫做卡吉娅和阿蕾特。

卡吉娅生得“肌体丰盈而柔软”,而且脸上涂涂抹抹,“穿着最足以使青春光彩焕发的袍子”,显然看上去非常性感。

而阿蕾特的形象则是质朴,恬静,“身上装饰纯净,眼神谦和,仪态端庄,身穿白袍”。

两个女性都很漂亮,但是,她们显然是两种品质不同的漂亮——卡吉娅的漂亮是性感,而阿蕾特的漂亮则是纯洁。

卡吉娅和阿蕾特都邀请赫拉克勒斯和自己走。

卡吉娅告诉赫拉克勒斯,如果他跟着她走的话,他就可以走在最快乐、最舒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图为希腊雅典学院门口的苏格拉底雕塑。

在苏格拉底那里,幸福是有区分的,一个是邪恶的幸福,一个是美德的幸福。

在这两种幸福的身体情状中,肉身感觉是不同的。

邪恶的幸福感觉是轻逸,美好的幸福感觉是沉重。

苏格拉底犯的错误不在于区分不同的身体感觉,而在于建立了不平等的身体感觉秩序。

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看余华的生存哲学

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看余华的生存哲学

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看余华的生存哲学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解读余华的经典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深入探究作者余华的生存哲学。

余华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描绘了一幅幅生动而真实的人性画卷,展现了人在极端困境下如何坚韧地生存,如何面对生活的无常和命运的捉弄。

本文将结合小说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余华如何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他对生存哲学的深刻理解。

通过解读这两部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余华对于生命、命运、人性等问题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如何在文学中表达这些观点。

二、余华生存哲学的核心思想余华的作品《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不仅展示了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命运波折,更深刻地揭示了余华独特的生存哲学。

这一哲学思想的核心在于对生命无常、生活苦难的坦然接受,以及在此基础上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在余华看来,生活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变故和无法逃避的苦难。

无论是《活着》中的福贵,还是《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他们都身处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命运之中。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余华认为,人们应当学会接受命运的无常,以平和的心态去应对生活的苦难。

然而,接受命运的无常并不意味着消极地放弃生活。

相反,余华强调,在苦难中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是生存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活着》中,福贵虽然经历了家庭的破碎和亲人的离世,但他依然坚持活下去,因为他深知生命的宝贵和生活的意义。

同样,在《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通过卖血这一行为,不仅在经济上获得了生存的支持,更在精神上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

余华的生存哲学还体现在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上。

他认为,人性是复杂而多变的,既有善良和美好,也有丑陋和自私。

在面对生活的苦难时,人们往往会展现出不同的人性面貌。

然而,无论人性如何变化,余华都强调人们应该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信仰。

余华的生存哲学是一种积极面对生活苦难、坦然接受命运无常并在其中寻找生活意义和价值的思想。

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生存哲理

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生存哲理

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生存哲理内容摘要:对生命过程和意义的思考成为余华20世纪90年代小说的主题。

余华通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两部小说鲜明地反映出了他以及他所要表现的“中国人”的生存哲理:也就是在强大的压力和苦难的夹缝中竭尽所能求得“活着”的权利。

无论是“以生拒死”还是“以死求生”,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对“生”的渴望,并且,在这渴望中,我们又意识到生命自身强大的能量。

关键词:活着苦难生存哲理进入90年代,余华先后创作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两部力作,引起文坛内外的广泛关注,对其作品的研读也进入了更广的领域。

本文想就这两部作品中所着力表现的平凡人物一生的生存状态和为生存而苦苦挣扎的命运进行探讨。

一、生存境遇《活着》是关于苦难中的死亡故事,《许三观卖血记》是关于苦难中生存的故事。

死亡与生存是以生命的结束与持续为标志。

余华用饱满温情的笔调与细致的描写,给我们讲述了两个关于苦难生命的故事。

《活着》讲述了一个老人富贵经历苦难的一生:曾经他是一个地主家的阔少爷,但因为好赌,抗战后输了家里的一百亩地,其父亲因此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从粪缸上掉下来,死了。

一年后,他在为病重的母亲找医生的路上,又被国民党抓去做了壮丁,经历了上战场的恐惧与被围困的饥饿, 等到解放后回家, 女儿已成了哑巴, 母亲也早已病死了。

然后是数年的大饥荒, 为了让儿子念得起书, 他甚至送走过女儿, 可是在学校的儿子有庆, 却因为医生为了救县长的女人对他抽血过多, 也死了。

女儿风霞本嫁给了城里当搬运工的二喜, 出嫁之日风光一时, 可在一年之后还是死于难产。

三个月后, 妻子家珍死于困扰她多年的软骨病。

四年后, 女婿二喜死于工地中的意外事故。

又过了三年, 外孙苦根吃豆子给撑死了。

一场场死亡接踵而至, 这其中既有人祸(父亲的死、儿子有庆的死), 也有病害(母亲的死、妻子家珍的死、女儿凤霞的死), 更有离奇的意外死亡(女婿二喜的死、外孙苦根的死), 生命在各种死亡面前变得异常脆弱。

《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之比较

《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之比较

《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之比较摘要:《许三观卖血记》以“血”为主线,《活着》以“生命”为文眼。

两部作品都为文学的历史长廊增添了斑斓的色彩。

主人公虽为底层穷苦人民,但他们更懂得珍爱生命,珍惜生活。

他们善良、勤劳,却更多的遭遇到了命运的玩弄。

作者在他们身上寄予了极大地关于生命与人生的思考。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社会和历史留下了深远的意义,使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毕业论文关键词:生命;余华;贫穷;活着29913The Comparison between"Xu Through Sell Blood to Record"and"Live"AbstractThe book of "The Story of Sell Blood by XuSanguan" with "blood" as the main line and the book of "Alive" take "life" as the key word. The two books are added multicolored colors for the history of literary gallery. Although the protagonists are the poor people at the bottom of the society, they cherish their life and livelihood. They are kindness and diligence but suffered more affliction of the fate. The author places his thoughts about life and the thinking of life on them.So it is not only leaving a deep impression on the reader but also left a profound significance to the society and history and to lead a person to endless aftertastes and people can benefit a lot from it.Key words:Life; Yuhua; Poor;Alive目录摘要Abstract一、文学层面的比较(一)曲折的故事情节(二)叙述方式不同(三)人物塑造不同(四)温情与讽刺的叙述语言二、生活层面的对比(一)“生活”与“生活”的对抗(1)许三观再艰难的生活中乐观、幽默(2)福贵在孤单的生活中坚强承受源自网(加7位QQ3249`114(二)生活经历与命运的对抗(三)人性的呼唤参考文献致谢《许三观卖血记》与《活着》之比较前言:余华分别于1992年和1995年出版了作品《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深受广大读者的关注。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读完《活着》后,我紧接着读完了余华的另一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

这两本书在叙事视角上有很大的不同,《活着》采用的是第一人称,而《许三观卖血记》则是第三人称。

通过这两个不同的视角,我仿佛跟随着作者余华,游走在“我福贵”与“他许三观”之间。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在面对生命的离合悲欢时的坚韧与顽强,而《许三观卖血记》则展现了一个家庭在面对生命的离合悲欢时的无奈与坚守。

福贵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却很少哭泣,而许三观则常常因为无助而落泪。

这两个人在时代的浪潮中,努力地想要抓住自己的命运,然而却始终无法挣脱命运的束缚。

现实的荒谬在余华的小说中屡见不鲜,书中的人物们在荒诞与温情、守望与迷失、直面与背离中,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

而卖血,成为了他们为了更好地活下去的一种方式。

许三观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自幼失去父母,被四叔送到爷爷那里,他对四叔心存感激,后来也常常因此事而对儿子说:人要有良心。

他第一次卖血得到三十五块钱,他念叨着要好好利用,因为这是用卖血换来的,这体现了他对自己生命的珍视。

他追求玉兰是一种自我给予,我并不认为他花钱追求玉兰是没意思的,因为他花的钱是卖血换来的,这是一种愿意用生命对一个女人好的热诚。

他起初对一乐的漠然,是遗憾与愤怒的交织。

他后来连续卖血以换取一乐的健康,这是他对一乐无条件的父爱。

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在世人眼中没有出息,却有着自我牺牲的精神和善良的本性。

他在自己组建的家庭中不断付出,努力填补着因失去父母关爱而留下的空缺。

岁月的洪流滚滚向前,时代的曲折反而让许三观一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许玉兰与何小勇的事情一直是许三观心中的一根刺。

文革时期,许三观自己送饭给许玉兰时,为了能让她吃得好一点,他把红烧肉特意埋在饭下面。

而在这个时期,许玉兰坦言:这个家里只有你在乎我。

饥荒时期,一乐和许三观之间的矛盾也因此得到化解。

饥饿让人失去了追求,失去了惹是生非的力气,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脆弱,肚子主宰了头脑。

生活的坚韧与希望《许三观卖血记》的主题

生活的坚韧与希望《许三观卖血记》的主题

生活的坚韧与希望《许三观卖血记》的主题《许三观卖血记》是中国作家余华的一部成名作品,它以许三观这个普通人的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充满挣扎和希望的生活。

这部小说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折射出了生活中的坚韧与希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论述《许三观卖血记》所传递的生活哲理和主题。

首先,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许三观的坚韧与希望贯穿了整个故事。

许三观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他出身贫寒,家庭生活困顿,却从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始终坚信通过努力和奋斗,他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卖血这个看似绝望的行为背后,是他为了赚钱治病的希望和无尽的求生欲望。

无论是面对艰难困苦的生活还是面对家庭的病痛,许三观始终保持着乐观和韧劲,通过卖血这个方式,他为自己和家人带来了一线光明。

正是许三观的坚韧与希望,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常常被忽视的那些普通人所承受的艰辛,更感慨他们追逐幸福的不屈不挠。

除了许三观,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展现了生活的坚韧和希望。

比如许三观的母亲,在丈夫去世后,她独自承担起家中的重担,并一直默默支持着许三观。

她卖掉最后一件值钱的物品为许三观买衣服,可见她对儿子的期望和希望。

这种母爱的坚韧和对未来的希冀,使得许三观更加坚持,不断努力奋斗。

同样,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同样的特征,他们在贫困和逆境中,依然不放弃对生活的渴望和毅力。

《许三观卖血记》通过许三观和其他人物的生活经历,向读者传递了生活的坚韧与希望,同时也教会了人们在面对挫折时坚持不懈、向前看。

这一主题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无论是经济困难、家庭问题、工作压力,生活中无尽的困境和挫折会让我们感到无力和失望。

然而,在这些困境中,正是坚持和希望将我们推向前进。

正像许三观和他的母亲一样,只有保持乐观和韧劲,才能战胜困难,迎来更好的未来。

总之,《许三观卖血记》以其真实而动人的故事,诠释了生活的坚韧与希望这一主题。

通过许三观和其他人物的努力与奋斗,我们看到了每个人内心深处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坚持不懈、寻找希望。

【读后感】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700字 生存

【读后感】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700字 生存

【读后感】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700字生存
《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真实描述中国农民在艰难生活中卖血维持生计的小说,其中
充满了对生存的深刻思考,让我深有感触。

许三观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农村,父亲患病无法劳作,母亲直到死亡仍然拼命赚钱养家,这个家庭的境况极其艰难。

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许三观开始卖血,成为了一个“卖了一
辈子血的人”。

作者通过许三观的经历,揭示了中国农民的艰辛生活和他们为了生存所做出的极端选择。

我深刻地感受到,生存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在生存的压力下,我
们必须要不断地适应改变,才能保持生命力。

同时,小说中也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和思想禁锢对人们的影响。

许三观的妻
子聪明勤快,却被束缚在传统的家庭角色中难以突破。

他的姑娘阿珍勇敢地离家出走,却
在外面遭受了更严重的不幸。

这让我不禁深思,我们不应该被传统文化限制思维和行为,
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并尝试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许三观卖血记》让我感受到了人类在生存中的无穷力量和生命的脆弱。

我们需要勇
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拥抱每一个机会,这样才能在生存的竞争中获得胜利。

生活可能
充满了无数挑战和艰难,但只有对生活充满希望和勇气,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人生的精彩。

主人公的人生信仰《许三观卖血记》的哲学思考

主人公的人生信仰《许三观卖血记》的哲学思考

主人公的人生信仰《许三观卖血记》的哲学思考主人公的人生信仰,《许三观卖血记》的哲学思考《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创作的一部小说,通过描写许三观卖血补贴家用的故事,展现了他淳朴坚定的人生信仰。

本文将从哲学角度对主人公的人生信仰进行思考。

在小说中,许三观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村人,生活贫苦,却拥有一颗崇高的灵魂。

他始终坚信通过艰苦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实现这个坚定的信仰,他不惜卖血以供养家人。

许三观没有追求物质的奢华,他的信仰是为了家庭的幸福和尊严,为了保护自己内心的善良和正直。

在许三观的人生信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哲学思考。

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可以改变命运,这是一种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自我奋斗的信念。

这种信仰让他能够坚持卖血多年,不畏辛劳,不追求虚荣,以一种朴素而高尚的生活态度面对苦难。

他的信仰展现了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创造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许三观的人生信仰还体现了对人性的思考。

小说中,他经历了一系列的苦难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善良和正直。

他拒绝了索贿和不义的事情,他坚守自己内心的底线,永不妥协。

这种对正义的坚守让人不禁想起康德的道德哲学,他相信每个人都应该奉行正直的道德原则,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诱惑和影响。

通过《许三观卖血记》,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普通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思想追求。

他的人生信仰通过卖血这一形式的奉献得以体现。

他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保护了家庭的幸福和尊严,展示了一种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总结起来,《许三观卖血记》通过许三观的人生信仰展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哲学思考和对人性的思考。

通过坚定的信仰和正直的品质,许三观在贫困和挫折面前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并通过卖血这一形式的奉献,彰显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追求。

他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人生意义和追求的哲学思考,激励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坚守自己的信仰,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生拒死以死求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生存哲学

以生拒死以死求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生存哲学

以生拒死以死求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生存哲学张琰
【期刊名称】《东疆学刊》
【年(卷),期】2003(020)004
【摘要】余华通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两部小说鲜明地反映出了他以及他所要表现的"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也就是在强大压力和苦难的夹缝中竭尽所能求得"活着"的权利.无论是"以生拒死"还是"以死求生",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生"的渴望,并且,在这渴望中,我们又意识到生命自身强大的能量.
【总页数】4页(P73-76)
【作者】张琰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5
【相关文献】
1.论余华小说叠音修辞艺术*--以《许三观卖血记》和《一个地主的死》为例 [J], 李娟
2.浅析中国传统生存哲学对文学之影响r——以《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为例[J], 刘欢
3.沉重或轻逸的生命选择r——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看余华笔下乡土中国的生存伦理 [J], 刘宏志
4.沉重或轻逸的生命选择——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看余华笔下乡土中国的
生存伦理 [J], 刘宏志;
5.沉重或轻逸的生命选择——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看余华笔下乡土中国的生存伦理 [J], 刘宏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读后感】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700字 生存

【读后感】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700字 生存

【读后感】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700字生存
《许三观卖血记》是鲁迅先生所著的一篇具有深刻社会寓意的短篇小说,描述了一个
时代的困境,以及一个窘迫的家庭为了生存不得不卖掉自己的鲜血,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当
时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和人民贫困生活的凄苦。

读完这篇小说,我深刻地体会到只有生存才是当时社会最基本的需求。

在这个需求下,人们不得不去做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

许三观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卖血,这种行为在当
时看来或许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壮举,但事实上他和他的家人卖血所得到的钱远远不够维持
一家人的正常生活,即便还是一无所有。

许三观的妻子因卖血过多,导致身体衰弱,不得不到医院就诊,但看病需要花钱,这
对贫困的家庭来说是压力山大的负担。

能想到的,人们不惜卖血维持生计的时代是多么可怕,多么理解人性生命价值的不足。

但即使许三观卖了一年多的血,生活普遍变质的同时,还是不愿轻易放弃,终于开创
了一个小样品场,力图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精神上渐渐地取得了反弹。

鲁迅先生细腻地描写了许三观一家的生计问题,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离奇、荒谬和
不公。

我们应该从这篇小说中汲取生命的热力以及反思中国现今的贫富原动力。

当我们看
到卖掉自己鲜血的许三观时,我们应该尊重他,向他学习。

在自己的生存之余,也应该多
关注到当下社会阶层的变化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尽应自己的力去为社会做点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生存哲理内容摘要:对生命过程和意义的思考成为余华20世纪90年代小说的主题。

余华通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两部小说鲜明地反映出了他以及他所要表现的“中国人”的生存哲理:也就是在强大的压力和苦难的夹缝中竭尽所能求得“活着”的权利。

无论是“以生拒死”还是“以死求生”,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对“生”的渴望,并且,在这渴望中,我们又意识到生命自身强大的能量。

关键词:活着苦难生存哲理进入90年代,余华先后创作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两部力作,引起文坛内外的广泛关注,对其作品的研读也进入了更广的领域。

本文想就这两部作品中所着力表现的平凡人物一生的生存状态和为生存而苦苦挣扎的命运进行探讨。

一、生存境遇《活着》是关于苦难中的死亡故事,《许三观卖血记》是关于苦难中生存的故事。

死亡与生存是以生命的结束与持续为标志。

余华用饱满温情的笔调与细致的描写,给我们讲述了两个关于苦难生命的故事。

《活着》讲述了一个老人富贵经历苦难的一生:曾经他是一个地主家的阔少爷,但因为好赌,抗战后输了家里的一百亩地,其父亲因此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从粪缸上掉下来,死了。

一年后,他在为病重的母亲找医生的路上,又被国民党抓去做了壮丁,经历了上战场的恐惧与被围困的饥饿, 等到解放后回家, 女儿已成了哑巴, 母亲也早已病死了。

然后是数年的大饥荒, 为了让儿子念得起书, 他甚至送走过女儿, 可是在学校的儿子有庆, 却因为医生为了救县长的女人对他抽血过多, 也死了。

女儿风霞本嫁给了城里当搬运工的二喜, 出嫁之日风光一时, 可在一年之后还是死于难产。

三个月后, 妻子家珍死于困扰她多年的软骨病。

四年后, 女婿二喜死于工地中的意外事故。

又过了三年, 外孙苦根吃豆子给撑死了。

一场场死亡接踵而至, 这其中既有人祸(父亲的死、儿子有庆的死), 也有病害(母亲的死、妻子家珍的死、女儿凤霞的死), 更有离奇的意外死亡(女婿二喜的死、外孙苦根的死), 生命在各种死亡面前变得异常脆弱。

然而, 不仅仅是亲人一个个的死亡带来的打击, 时代造成的苦难也从没有把他放过。

首先是骤然从一个出身富裕、颐指气使、骄横跋扈的地主少爷, 变成了一贫如洗的租种着原属于自己的五亩土地的佃农(即使他不输光家产, 时代也将改变其身份地位);紧接着是莫名其妙地被国民党抓去做壮丁上了战场;大饥荒时他们连儿子的羊都保不住;大跃进的时候因为村长一句话又把全村的锅砸了;新中国的医生要救新中国的县长夫人, 就让儿子死于非命;愚昧的村民对女儿的残疾和嫁不出去也不断地嘲弄取笑直到福贵成了孤寡老人, 却依旧要买牛耕田, 苦难地生活。

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仍然继承了《活着》的基本主题——受难的本质。

他讲述许三观的卖血经历,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展现了人的坚韧品格。

丝厂送茧工许三观靠出卖血液来渡过难关为促成自己的婚姻而卖血, 为儿子支付别人的医药费而卖血, 为饥荒之年的生活而卖血, 为讨好儿子的生产队长而卖血。

更悲壮也给我们带来更深刻的疼痛感的细节是, 为筹集大儿子一乐的事药费, 许三观在去上海的途中一次又一次地连续卖血,在寒冷的冬天里, 许三观将冰冷刺骨的发绿的河水一碗碗灌进肚子里, 然后浑身颤抖地走在通往医院的积雪的路上, 一次卖血中因为失血过多而昏迷,差点就这样死去了,医生为了抢救许三观,将许三观卖的血输回许三观体内,还多输入了三百毫升。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许三观醒来后不仅没有感谢抢救他的人,相反还埋怨他们将血输还到了他体内。

没有人知道他不是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也没有人知道他不是心疼钱,没有人知道他卖血是为了就自己的儿子,没有人知道他愿意用自己命的结束换来儿子命的延续。

看到这里,多少人都会流下悲伤怜悯的泪水。

余华正是以许三观的苦难生存际遇来演示人类沉实而厚重的历史,让温情在苦涩的生存观照下散发出华丽的光泽。

在小说中余华将许三观的苦难铺陈得淋漓尽致,他庸庸碌碌,以温饱平安为最高追求的凡人形象,折射着当今社会大部分人的生存状态。

他以“血”为依托来解决各种生存威胁的行为,以及他那对苦难温情脉脉的承受态度,都寓示着人性中的顽强与阿Q式的乐观。

小说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结尾许三观最后一次不成功的“卖血”,他用生命抵押生存的故事演绎到了终点。

“他走过城里的小学,走过电影院,走过百货店..”“混浊的眼泪涌出眼眶,沿着两侧的脸刷刷地流,流到了脖子上,流到了胸口..”,仅两个动作“走”与“流泪”,便传达了普遍生存状态下的一丝无奈与悲凉,它的演奏夹杂着对人生境遇荒凉的诠释。

许三观的血在被不断地抽取,直至生命变得衰老、无用,这是人生最大的生存悲哀,也是对普通人生存困境的最深刻的揭示。

作者在不动声色中人物的悲凉就这样呈现了出来,虽然没有像前期作品中那样过分渲染对死亡的恐惧,但生存的苦痛给人们带来的震撼甚至比前者还要巨大。

从《活着》到《许三观卖血记》,我们看到了余华对生存苦难的深切关注和体恤,对日常生存中许多温暖人性的重新发现,对生名的善与真的敬畏。

二、生存方式1、以生拒死余华在《活着》的韩文版自序中写过这样的话:“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

”这力量来自何方? 余华象一个真正的外科大夫,手持手术刀,一层层剥落包裹在上面的神秘面纱,露出其本来面貌。

福贵从小就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没受到过良好的教育, 私塾先生说他是“朽木不可雕也”,更谈不上伟大的理想和人生追求,整日以赌博为乐,后来输光了所有的家产,亲人又先后死去,他就真的称得上一无所有了。

人的一生所追求的无外乎是精神、物质财富。

当福贵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近乎惊讶地发现他仍然活着,并且不知从何而来的力量居然让我们感到敬畏,这正是作者所要着力表现的,也就是他所说的“活着本身的力量”。

在剥开覆盖于生命之上的层层包裹之后,我们赫然发现,原来我们一直忽视的生命本身是拥有巨大力量的。

也正是这种力量支撑着我们的生命、生存、生活以及一切意义和财富。

然而,我们却总是舍本逐末,宁愿去放弃生命而不顾一切去追逐生命以外的东西,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被生命所抛弃。

地主龙二,在土改期间,死抓住财产不放,结果挨了五个枪子;春生,本是同福贵一起从枪林弹雨的死亡线上逃出来的,应该对生命格外珍惜,却也在文革期间不堪忍受批斗和屈辱,终于上吊自杀。

福贵就绝对不会如此。

相反,他对命运是充满了感激的,他更乐于看到命运对他的眷顾。

“我从战场上捡了一条命回来,到了家龙二又成了我的替死鬼,我家的祖坟埋对了地方。

”这看似阿Q式的自言自语,其中却蕴涵着他对生命的珍惜。

他相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即便是没有“福”,只要“不死”,他就一定要好好地活,因为这是命运馈赠的礼物。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的一生所追求的从来都不是生命以外的东西,“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就是他生命所追求的唯一目标。

他怕死,怕死是因为他恋生,恋生又是因为他对生命有着无与伦比的热爱和不舍。

不管苦难何其多,福贵都是无怨无悔地承受。

余华将此比喻成“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

”这是一种巨大的忍耐力。

“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对福贵们这些平凡的小人物而言,人生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伟大的人生追求,他们从来就没有逃离过生存的底线;他们虽然没有宗教、信仰等形而上的支撑,却在精神深处有着“对生命的本源性的留恋和执着”。

他们一生所要做的不是与命运、苦难进行抗争、喊叫,更不是以死来证明其生的伟大;相反的,他们是无声无息地顺从、忍受,是用“生———活着”来向死亡挑战,并对死亡予以巨大的嘲弄。

2、以死求生如果说《活着》还是余华手把手地引领我们靠近生命本身的话,那么《许三观卖血记》则完全是以直接的方式呈现出生命自身的能量,并且他将这种能量直观地形象化为流淌周身的、维持、滋养生命的殷红的———血。

血是什么?余华告诉我们,血就是生命。

许三观从父辈那里得到了卖血的经验,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了他的卖血生涯。

一生中他一共卖了12次血,他用这12次卖血挣来的“血汗钱”建立了他的家庭,并且一次次在危难关头保护着这个家庭。

在一波三折的历史无常中,在一咏三叹的重复时间里,许三观、许玉兰,包括我们在内,都越来越清晰地看到生命自身能量的汩汩流淌。

许三观的十二次卖血中有三次是主动卖血。

他从四叔那知道了卖血是一种标志,是一种生命被认可的标志。

他卖血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强壮,在这展示的过程中,不仅是他人对其生命的肯定,同样也是自己对生命的肯定,这是一种强烈的发自内心的要求。

直到他最后一次卖血,也是他40年来第一次卖不出去血。

年轻的血头对他无情的嘲弄,使他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

他想到:“四十年来,每次家里遇上灾祸时,他都是靠卖血度过去的,以后他的血没有人要了,家里再有灾祸怎么办?”他的绝望来自于卖血生涯的终结,更深层次的是来自于他人包括自己对其生命的否定。

至此,他对生命的认证过程也画上了句号。

他的其他九次卖血,都是被迫的。

一乐砸坏了方铁匠儿子的头,方铁匠搬走了他所有的家当,为了换回十几年辛苦赚来的家当,57 天只喝玉米粥的饥饿难耐,为了能让家人喝上一碗清汤面条,为了使一乐二乐在乡下农村能过得宽裕一些,为了讨好二乐的生产队长,谁料一乐又生了病,无奈他一次又一次的走进医院卖血。

这一系列的卖血经历全都不是他主动要求的,可是面对命运的巨大压迫,他却别无选择。

他一次次地用“血——生命”换来继续活下去的权利,在这个不等价的交换过程中,我们看到生命一点点地消失,就如同每次卖血前用水冲淡的血液一样,血从来都不是什么“摇钱树”,每一次的输出都是对生命的透支。

“这本身就是‘以透支生命来维持生存’的生存本质的一个归纳;而卖血的速率一次比一次间歇更短,一次快似一次,一次比一次更接近死亡,最后是长长的结尾的回声——同生命的速率之间,是一种令人痛彻骨髓的、不寒而栗的同步合拍。

”这就是以死求生的过程,哪怕是他主动卖血以求得对“血——生命”的认定,也是以向死亡靠近作为代价的。

三、生存哲理在余华描写的这种受难、超越以及升华苦难的过程当中,许多研究者看到了作品里面的生命意识。

洪治纲提出了这些作品使余华重新认识到了小说叙事对生命存在状况的一种尊重。

特别是,“活着”的背后,又分明地漾溢着一种对生命的感恩,包含了某种宽广无边的生存意味,也体现了自然生命的坚韧,具有非凡的潜在力量。

“活着”就是以最简单最平凡的方式,展示了生命中最深厚最顽强的精神力量。

《活着》为世界意义丧失后的大地开出了第一剂拯救之方———活着。

但“活着”并不就是坚韧,而是“忍受”。

《活着》余华笔下的富贵及其身边的人们,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仅仅是“活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