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基础知识
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
![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a43bd19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0.png)
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一、引言自动化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理论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自动化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其基础理论、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二、基础理论1. 控制理论控制理论是自动化专业的核心理论之一,包括传统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传统控制理论主要包括PID控制、根轨迹法、频域法等,而现代控制理论则包括状态空间法、最优控制等。
2.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是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到信号的采集、处理、传输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3. 电路理论电路理论是自动化专业的基础,包括电路分析、电路设计和电路优化等内容。
三、相关技术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自动化专业中重要的技术之一,用于采集各种物理量的信号,如温度、压力、湿度等。
2. 控制器技术控制器技术是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关键,包括硬件控制器和软件控制器两种形式。
3. 机器视觉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是自动化专业中的前沿技术,用于实现对图象的识别、分析和处理。
4.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自动化专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知识。
四、应用领域1. 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是自动化专业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包括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创造等方面的应用。
2. 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是自动化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包括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
3.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自动化技术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包括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等。
4. 医疗健康自动化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医疗设备自动化、智能医疗系统等。
五、发展趋势1. 物联网技术与自动化的融合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2.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为自动化领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实现更智能化的控制和决策。
3. 自动化技术在新兴领域的应用自动化技术将逐渐应用于新兴领域,如智能农业、智能城市等。
自动化专业知识点汇总
![自动化专业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d77514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2.png)
自动化专业知识点汇总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它融合了控制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众多领域的知识,旨在实现各类系统的自动运行和优化控制。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对自动化专业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控制理论基础控制理论是自动化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
其中,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线性定常系统,通过传递函数来描述系统的特性。
例如,PID 控制器就是经典控制理论中的常用控制器,它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环节的组合,实现对系统的精确控制。
现代控制理论则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能够处理更复杂的多变量、时变系统。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测性,以及最优控制理论等都是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优控制理论旨在寻找使系统性能指标最优的控制策略。
二、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中,我们需要了解放大器、滤波器、电源电路等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重要的模拟器件,常用于信号放大和处理。
数字电子技术则涉及数字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
我们要掌握各种逻辑门的功能,如与门、或门、非门等,以及计数器、寄存器、译码器等常见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三、计算机技术在自动化领域,计算机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编程语言,如 C、C++、Python 等,用于编写控制算法和程序。
计算机控制系统也是关键知识点,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数字控制器的设计、计算机网络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等。
另外,嵌入式系统在自动化设备中广泛应用,需要了解其原理和开发方法。
四、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获取系统信息的关键部件。
常见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
我们要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测量范围、精度等特性,以及如何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调理和转换,以便被控制系统所使用。
五、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开环系统结构简单,但控制精度较低;闭环系统能够根据反馈信号不断调整控制作用,提高控制精度,但设计和调试相对复杂。
自动化基础知识点整理
![自动化基础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6a3739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c.png)
自动化基础知识点整理1. 自动化的定义和概念自动化是指利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对生产、管理或控制过程进行自动化操作的一种方式。
其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品质。
2. 自动化的分类自动化可以根据应用领域和操作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自动化可以分为工业自动化、家庭自动化、交通自动化等。
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自动化可以分为开环自动化和闭环自动化。
开环自动化只有输入和输出,没有对过程的反馈控制;闭环自动化则通过反馈控制可以对过程进行调节和优化。
3. 自动化的关键技术自动化涉及到多种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
传感器技术用于感知环境和过程的状态信息,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控制器技术用于对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例如PID控制器、逻辑控制器等。
通信技术用于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互联,例如以太网、无线通信等。
计算机技术用于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例如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等。
4. 自动化的优势和应用自动化的优势包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降低错误率、提升产品质量等。
自动化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工业制造、交通运输、农业、医疗卫生等。
5. 自动化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自动化的挑战主要包括技术复杂性、成本问题、安全性和人机交互等方面。
未来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柔性化、网络化和可持续发展。
智能化自动化将更加注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柔性化自动化将更加注重适应多样化需求的能力,网络化自动化将更加注重设备之间的互联和数据共享,可持续发展自动化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资源节约。
以上是自动化基础知识点的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自动化基础知识
![自动化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a67ddd080eb6294dd886c7d.png)
1.什麽是变频器?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
2、PWM和PAM的不同点是什麽?PWM是英文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缩写,按一定规律改变脉冲列的脉冲宽度,以调节输出量和波形的一种调值方式。
PAM是英文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脉冲幅度调制)缩写,是按一定规律改变脉冲列的脉冲幅度,以调节输出量值和波形的一种调制方式。
3、电压型与电流型有什麽不同?变频器的主电路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电压型是将电压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的变频器,直流回路的滤波是电容;电流型是将电流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的变频器,其直流回路滤波為电感。
4、为什麽变频器的电压与电流成比例的改变?非同步电动机的转矩是电机的磁通与转子内流过电流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额定频率下,如果电压一定而只降低频率,那麽磁通就过大,磁回路饱和,严重时将烧毁电机。
因此,频率与电压要成比例地改变,即改变频率的同时控制变频器输出电压,使电动机的磁通保持一定,避免弱磁和磁饱和现象的产生。
这种控制方式多用於风机、泵类节能型变频器。
5、电动机使用工频电源驱动时,电压下降则电流增加;对於变频器驱动,如果频率下降时电压也下降,那麽电流是否增加?频率下降(低速)时,如果输出相同的功率,则电流增加,但在转矩一定的条件下,电流几乎不变。
6、采用变频器运转时,电机的起动电流、起动转矩怎样?采用变频器运转,随著电机的加速相应提高频率和电压,起动电流被限制在150%额定电流以下(根据机种不同,为125%~200%)。
用工频电源直接起动时,起动电流为6~7倍,因此,将产生机械电气上的冲击。
采用变频器传动可以平滑地起动(起动时间变长)。
起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2~1.5倍,起动转矩为70%~120%额定转矩;对於带有转矩自动增强功能的变频器,起动转矩为100%以上,可以带全负载起动。
7、V/f模式是什麽意思?频率下降时电压V也成比例下降,这个问题已在回答4说明。
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
![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469ff6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3.png)
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一、概述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应用科学,致力于研究和开辟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它涵盖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等多个学科领域,是现代工业与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工业自动化系统、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等。
二、自动控制理论1. 控制系统基础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分类,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等。
2. 信号与系统信号的分类与性质,系统的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等。
3. 控制器设计PID控制器、含糊控制器、自适应控制器等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4. 系统辨识与模型预测控制系统辨识方法、模型预测控制的原理与应用等。
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1. 传感器基础传感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特点,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
2. 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摹拟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特征提取算法等。
3. 检测技术非接触式检测技术、图象处理技术、智能传感器等。
四、工业自动化系统1. 自动化系统概述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PLC技术PLC的工作原理、编程语言、应用案例等。
3. DCS技术DCS的结构与特点,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等。
4. SCADA技术SCADA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应用,远程监控与数据采集等。
五、机器人技术1. 机器人基础机器人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等。
2. 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的路径规划、轨迹跟踪、力控制等。
3. 机器人应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应用领域。
六、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1. 人工智能基础人工智能的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技术。
2. 模式识别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图象识别、语音识别等。
3. 人工智能在自动化中的应用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优化算法、机器学习等。
七、总结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涵盖了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工业自动化系统、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等多个方面。
自动化基础知识点整理
![自动化基础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a7cf4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c.png)
自动化基础知识点整理自动化是指通过使用各种控制系统,如电子设备、机械设备和信息技术,实现对各种工作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和控制。
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工作强度和提高安全性。
以下是关于自动化的基础知识点的整理。
1.自动化的概念:自动化是利用各种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和控制的技术和方法。
2.自动化系统的组成:自动化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人机界面构成。
传感器用于采集待控制对象的状态信息,执行器用于对待控制对象进行控制,控制器负责对传感器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决策,并通过执行器对待控制对象进行控制,人机界面提供人机交互接口,方便人员对自动化系统进行监控和操作。
3.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分类: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的输出不受控制对象的状态影响,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受控制对象的状态反馈影响,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调节和修正。
4.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方法:PID控制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控制方法。
PID控制器根据控制对象的误差、偏差和变化率进行控制,通过调节比例项、积分项和微分项的系数来实现对控制对象的控制。
5.自动化领域中常用的传感器:在自动化领域中,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对待控制对象的状态进行检测和采集。
6.自动化领域中常用的执行器:在自动化领域中,常用的执行器包括电动执行器、液压执行器、气动执行器等。
这些执行器能够根据控制信号进行相应的动作和控制。
7.自动化系统中常用的控制器:在自动化系统中,常用的控制器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SCADA(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等。
这些控制器可以通过程序逻辑来实现对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和管理。
8.自动化系统应用领域:自动化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领域、建筑物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
自动化专业资料
![自动化专业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9d7db5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e.png)
自动化专业资料自动化专业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涵盖了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工业信息网络等多个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场景,以及该专业的发展趋势。
一、自动化专业简介自动化专业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研究如何应用各种传感器、控制器和信息处理技术,对于各类工业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的学科。
自动化专业的核心任务是通过设计和实施相关控制系统,提高工业生产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率。
二、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知识1. 控制理论:自动化专业的基础是控制理论,包括线性控制、非线性控制、模糊控制等。
掌握这些理论,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出合适的控制系统来满足不同工业过程的需求。
2.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感知各种物理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了解传感器的特性和应用范围,对于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
3. PLC编程: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常用设备,通过对PLC的编程,可以实现对工业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熟悉PLC编程语言和逻辑结构,是自动化专业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4. 工业信息网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业信息网络在自动化专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了解工业信息网络的概念和应用,对于实现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和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三、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场景1. 工业自动化:自动化技术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生产、机械加工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线的效率、质量和安全性。
2. 智能家居: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局限在工业领域,智能家居也是自动化技术的一大应用场景。
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控制,提高居住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3. 医疗器械:自动化技术在医疗器械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手术机器人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自动药剂调剂设备可以提高药物的准确性和效率。
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
![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04a52a2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2.png)
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一、概述自动化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控制工程等多个领域。
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是指自动化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体系化结构。
本文将从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知识、核心课程、专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基础知识1. 数学基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为后续的控制理论和信号处理打下基础。
2. 物理学基础:涉及力学、电磁学、光学等,用于理解自动化系统中的物理原理。
3. 电路与电子技术:包括电路分析、电子器件、摹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为后续的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基础。
三、核心课程1. 自动控制原理: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建模与分析方法,包括传递函数、稳定性分析、根轨迹等。
2. 信号与系统:涵盖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为后续的信号处理和滤波提供理论支持。
3. 机电与传动:介绍机电的原理、控制方法以及传动装置的选择与设计,为自动化系统中驱动部份的设计提供基础。
4. 工业自动化技术:包括PLC编程、工业网络、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应用等,为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5. 机器人技术:介绍机器人的结构、运动学、路径规划等,为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提供基础。
四、专业技能1. 自动化系统设计: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自动化系统,包括系统的结构设计、硬件选型、软件编程等。
2. 控制算法设计与实现:能够根据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出合适的控制算法,并通过编程实现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3. 电路设计与调试:具备设计和调试电路的能力,能够根据系统需求设计出合适的电路,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性能。
4. 工业网络配置与管理:能够配置和管理工业网络,保证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 机器人编程与控制:具备机器人编程和控制的能力,能够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路径规划和任务执行等功能。
五、实践能力1. 实验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自动化实验,包括系统搭建、数据采集、分析与处理等。
自动化专业导论
![自动化专业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f8eb010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c.png)
自动化专业导论引言概述: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涉及自动控制系统、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学科,它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自动化专业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正文内容:1. 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知识1.1 控制理论:自动化专业的核心基础,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1.2 电子技术:自动化系统中常用的电子元件和电路设计,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嵌入式系统等。
1.3 计算机科学:自动化系统中广泛应用的计算机编程和算法设计,如C/C++、Python等编程语言。
2. 自动化专业的应用领域2.1 工业自动化: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技术和智能制造等。
2.2 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和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等,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2.3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实现家居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远程监控。
2.4 医疗器械:自动化技术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如手术机器人和医疗数据分析等。
2.5 能源管理:自动化系统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应用,如智能电网和能源优化控制等。
3. 自动化专业的发展趋势3.1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的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自动化专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3.2 大数据与自动化的融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自动化系统能够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3.3 智能化与自动化的融合: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和任务。
4. 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4.1 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需求: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普及,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4.2 科技创新领域的机会:自动化专业人才在科技创新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机会。
4.3 跨学科合作的需求:自动化专业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合作,如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
5. 自动化专业的学习与发展建议5.1 多学科知识的学习:自动化专业需要掌握多个学科的知识,建议学生广泛涉猎相关领域的知识。
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
![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7cf0387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4.png)
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涉及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具备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开辟、应用和维护能力的专业人材。
以下是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的详细内容。
一、基础知识1. 数学基础:包括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知识,为自动化专业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物理学基础:涉及力学、电磁学、热学等基本物理学知识,为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机制提供支持。
3. 电路基础:包括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摹拟电子技术等知识,为理解和设计电子电路提供基础。
二、自动控制理论1. 控制系统理论:包括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稳定性分析、校正方法等,为自动化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 信号与系统:涉及信号的表示与处理、线性时不变系统、傅里叶变换等知识,为理解信号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传输与处理提供基础。
三、电气与电子技术1. 机电与电力系统:包括机电原理、电力系统的组成与运行原理、电力负荷管理等知识,为自动化系统中电力设备的选择与应用提供基础。
2. 传感器与执行器:涉及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的原理与应用,以及执行器(如机电、气动元件等)的工作原理与控制方法。
四、计算机技术1. 计算机基础: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网络技术等知识,为自动化系统中的计算机控制与数据处理提供支持。
2. 编程语言与算法:涉及常用编程语言(如C、C++、Python等)的语法与应用,以及常用算法(如排序算法、图象处理算法等)的原理与实现。
五、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1.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系统建模与仿真、控制器设计与调试、系统优化与校正等知识,为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开辟提供指导。
2. 工业自动化技术:涉及PLC编程、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3. 过程控制与仪表:包括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仪表的选择与应用、数据采集与处理等知识,为工业过程的控制与监测提供支持。
自动化专业考试知识点总结
![自动化专业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ac14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7.png)
自动化专业考试知识点总结一、自动控制基础知识1、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控制系统的定义和组成(2)控制系统的分类(3)控制系统的特点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动态系统的数学建模(2)常见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3)系统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3、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1)系统的稳定性概念(2)连续时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3)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4、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1)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2)频率响应的性能指标(3)系统的灵敏度分析二、自动化技术1、传感器与执行器(1)传感器的分类及特点(2)传感器的工作原理(3)执行器的分类及特点(4)执行器的工作原理2、PLC技术(1)PLC的基本概念(2)PLC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PLC的程序设计语言(4)PLC的应用3、人机界面技术(1)人机界面的基本概念(2)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3)人机界面的开发工具(4)人机界面的应用4、工业控制网络(1)工业控制网络的分类(2)工业控制网络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工业控制网络的应用5、自动化生产系统(1)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基本概念(2)自动化生产系统的组成和特点(3)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应用案例三、控制系统设计1、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1)经验设计方法(2)分析与合成法(3)优化设计方法2、根轨迹法(1)根轨迹法的基本原理(2)根轨迹法的应用3、频域法(1)Bode图的绘制及应用(2)Nyquist图的绘制及应用(3)频域法的应用4、状态空间法(1)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2)状态反馈控制器(3)状态观测器设计5、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1)系统辨识的基本原理(2)参数估计的方法(3)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的应用四、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1、机械运动控制系统(1)位置控制系统(2)速度控制系统(3)力控制系统2、温度控制系统(1)恒温控制系统(2)恒湿控制系统(3)温度变送器的特性及应用3、流量控制系统(1)开环控制系统(2)反馈控制系统(3)流量变送器的特性及应用4、压力控制系统(1)压力控制的方法(2)压力传感器的特性及应用5、光电控制系统(1)光电传感器的特性及应用(2)光电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3)光电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五、现代控制理论1、模糊控制(1)模糊集合的概念(2)模糊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3)模糊控制系统的应用2、神经网络控制(1)神经元的模型(2)感知器的工作原理(3)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应用3、自适应控制(1)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2)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应用4、鲁棒控制(1)鲁棒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2)鲁棒控制系统的应用5、多变量控制(1)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模型(2)多变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3)多变量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六、自动化系统的维护与管理1、维护管理的基本概念(1)维护管理的目标(2)维护管理的原则(3)维护管理的方法2、故障诊断与排除(1)故障诊断方法(2)故障排除技术3、安全防护技术(1)安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2)安全防护措施的设计原则(3)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4、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与优化(1)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分析(2)自动化系统的绩效评估与改进(3)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与优化案例以上就是自动化专业考试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系统地复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
![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739bc9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a.png)
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标题: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引言概述:自动化专业是一个涉及自动控制、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培养学生具备自动化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专业的学习内容。
一、基础课程1.1 数学基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数学基础。
1.2 物理基础:主要学习力学、电磁学等物理知识,为后续的控制理论学习做准备。
1.3 电路基础:学习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等内容,为后续的电子电路设计打下基础。
二、核心课程2.1 控制理论:学习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稳定性分析、校正方法等内容。
2.2 传感器技术:介绍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应用及选型,培养学生对传感器技术的理解。
2.3 自动化系统设计:学习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法、软硬件结构、实时控制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
三、拓展课程3.1 人工智能:介绍人工智能在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学习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内容。
3.2 工业机器人:学习工业机器人的结构、控制方法、编程技术等,培养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理解。
3.3 自动化生产线:介绍自动化生产线的组成、优化方法、实时监控等内容,培养学生对自动化生产的认识。
四、实践课程4.1 实验课程:包括控制系统实验、电子电路实验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理论知识。
4.2 项目实践: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实践,锻炼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实习课程: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了解实际工作环境,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五、综合设计课程5.1 自动化系统设计:学生通过综合设计课程,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5.2 毕业设计: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独立完成一个自动化系统设计项目,展示所学成果。
5.3 学科综合实践:学生通过学科综合实践,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提升综合素质。
结语:通过以上介绍,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和综合设计课程。
自动化基础知识
![自动化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7e46c4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71.png)
自动化基础知识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自动化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从工厂的生产线到家庭中的智能设备,自动化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那么,什么是自动化?它又包含了哪些基础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自动化,简单来说,就是让机器、设备或系统在没有人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照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运行,完成特定的任务。
这种技术的实现依靠了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包括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控制理论等等。
首先,我们来谈谈控制系统。
这是自动化的核心部分。
控制系统就像是一个大脑,指挥着整个系统的运作。
它通过接收输入信号,比如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压力、位置等信息,然后根据预设的算法和逻辑进行处理,最后输出控制信号,驱动执行机构来调整系统的状态。
在控制系统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
反馈是其中之一。
通过反馈,系统可以不断地将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进行比较,然后进行调整,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比如,在一个恒温控制系统中,温度传感器会实时反馈当前的温度,控制器根据这个反馈与设定的温度进行比较,决定是否加热或制冷,从而保持温度的恒定。
传感器在自动化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就像是系统的“眼睛”和“耳朵”,能够感知各种物理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供控制系统处理。
常见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等。
执行机构则是系统的“手脚”,负责根据控制信号来执行具体的动作。
例如,电动机、气缸、阀门等都是常见的执行机构。
再来看看编程语言。
在自动化领域,有一些专门用于控制和编程的语言。
例如,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常用的梯形图、指令表等编程语言,它们具有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和编程的特点。
还有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技术。
不同的设备和组件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通信,才能协同工作。
常见的通信方式有串行通信、并行通信、网络通信等。
例如,工业以太网在现代自动化工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现了设备之间的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
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
![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a385c12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e.png)
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引言概述: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涵盖了工业控制、机器人技术、自动化仪表等多个领域。
在自动化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体系,才能胜任复杂的工作任务。
一、控制理论1.1 控制系统基础知识控制系统是自动化技术的核心,掌握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是自动化专业人士的基本要求。
包括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闭环控制原理、开环控制原理等内容。
1.2 PID控制器PID控制器是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器之一,掌握PID控制器的原理和调节方法对于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至关重要。
需要了解PID参数的调节方法和控制效果的评估。
1.3 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是控制系统领域的前沿知识,包括状态空间法、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内容。
掌握现代控制理论可以帮助自动化专业人士解决更为复杂的控制问题。
二、传感器与执行器2.1 传感器原理传感器是自动化系统中用于采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传感器的原理和分类对于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设计传感器接口至关重要。
2.2 执行器原理执行器是控制系统中用于执行控制指令的设备,了解不同类型的执行器原理和特点可以帮助自动化专业人士选择合适的执行器和设计执行器控制系统。
2.3 传感器与执行器的接口技术传感器与执行器的接口技术是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包括信号调理、数据采集、通信协议等内容。
掌握传感器与执行器的接口技术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PLC与工控系统3.1 PLC基础知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工控系统中常用的控制设备,掌握PLC的基础知识包括PLC的工作原理、编程语言、硬件结构等内容。
3.2 工控系统设计工控系统设计是自动化专业人士的重要技能之一,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控制逻辑设计、人机界面设计等内容。
合理的工控系统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3 工控系统调试与维护工控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是自动化专业人士的日常工作之一,包括系统故障排查、参数调节、软件升级等内容。
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
![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0740474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c.png)
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一、引言自动化是一门涵盖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仪器仪表和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各种工业过程、机械设备和生产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运行。
为了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自动化专业的知识,建立一个完整的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二、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的组成1. 基础理论知识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数学、物理、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数学是自动化专业的基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内容。
物理学为自动化专业提供了物理量的描述和分析方法。
电子电路理论是自动化专业中电子技术的基础,它包括电路分析、电子元器件、摹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等内容。
信号与系统理论是自动化专业中信号处理和系统分析的基础。
控制理论是自动化专业的核心理论,包括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分析、控制器设计与优化等内容。
2.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传感器与测量技术是自动化专业中重要的技术领域,它涉及到如何获取和处理各种物理量的信息。
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
测量技术是指通过测量手段获取被测量物理量的数值,包括测量方法、测量仪器的选择与使用等内容。
3. 控制系统与自动化设备控制系统与自动化设备是自动化专业中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如何设计、实现和优化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人机界面等组成的,它可以对被控对象进行监测、控制和调节。
自动化设备包括各种自动化机械设备、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
4. 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是自动化专业中新兴的研究方向,它涉及到如何设计和实现人机界面,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人机交互包括人机界面的设计、交互方式的选择和人机交互的评价等内容。
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式识别等,它可以用于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决策和优化。
5. 自动化应用领域自动化专业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自动化、农业自动化、医疗自动化等。
自动化基础知识ppt课件
![自动化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9afa6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4.png)
电商物流行业
物流系统通过自动化仓储、智 能配送等技术,提高了电商物 流的运作效率和准确性。
食品加工行业
自动化生产线在食品加工中的 应用,如自动包装、检测等环 节,确保了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
医药行业
物流系统在医药流通领域的应 用,通过药品追溯、智能配送 等技术,确保了药品的安全和
有效性。
06
设计原则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设备配置、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 系统设计,确保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性。
实施步骤
包括系统规划、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系统测试 等步骤,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全程跟踪和服务。同时, 在系统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与建筑物其他系统的协调配 合,确保整体效果最佳。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传感器融合
系统融合多种传感器信息 ,如视觉、力觉、触觉等 ,提高机器人的感知能力 和自适应能力。
路径规划
根据任务需求,系统自动 规划机器人的运动路径, 确保机器人能够高效、准 确地完成任务。
05
自动化生产线与物流系统
自动化生产线的组成与特点
组成
自动化生产线由传送系统、控制 系统、执行系统、检测系统等组 成。
稳定性
系统受到扰动后,能够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能 力。稳的误差大小。准确性高 的系统能够减小误差,提高控制精度。
快速性
系统对输入信号响应的快慢程度。快速性好的系 统能够迅速响应输入信号的变化。
鲁棒性
系统对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的敏感程度。鲁棒性 强的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参数摄动和外部 扰动的影响。
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01
控制系统分析
通过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和
自动化基础知识幻灯片课件
![自动化基础知识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9a371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b.png)
04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 势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
人工智能技术为自动化系统提供更高效、智能的决策支持,实现更精准的控制和优 化。
人工智能算法应用于自动化系统,可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和准确性,降低人工干预需 求。
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自动化系统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和不确定性因素,提高系统的 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机器学习与自动化
根据系统设计,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工具 进行编码实现。
单元测试
对每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确保每个模块的 功能正常。
集成测试
将所有模块集成在一起进行测试,确保模块 之间的协调工作正常。
系统测试
模拟实际运行环境,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测 试,确保满足需求。
06
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实 例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
自动化生产线概述
执行机构可以是电动机、气动或液压系统等,根据控制装置 的输出信号,驱动设备或机器进行工作。
检测装置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被控对象的各种参 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并将检 测结果转换为电信号或数字信号传送 给控制装置。
检测装置包括各种传感器、变送器和 测量仪表等。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它由控制装置、执行 机构、检测装置等组成,通过信号传输和数据处理实现自 动化控制。
机器学习技术为自动化系统提 供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和控制 。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自动化系 统能够自我学习和优化,不断 提高自身的性能和效率。
机器学习技术有助于自动化系 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和动态 的任务需求,提高系统的灵活 性和适应性。
物联网与自动化
物联网技术为自动化系统提供更 广泛的信息感知和交互能力,实 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工作
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知识自动化专业方向
![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知识自动化专业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a4e225a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5.png)
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知识自动化专业方向自动化专业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涉及广泛的领域,包括工业控制、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等。
在自动化专业中,有一些基础知识是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必须掌握的。
本文将介绍自动化专业方向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控制系统、传感器与执行器、数字电路、电气技术等内容。
一、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自动化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自动化领域中,控制系统用于管理和控制生产过程和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
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反馈回路等组成。
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对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控制系统,学生能够了解反馈控制原理、PID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等内容。
二、传感器与执行器传感器与执行器是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感器可以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递给控制系统。
执行器则接收控制系统的指令,并执行相应的动作。
在自动化专业中,学生需要学习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如何选择和使用它们。
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动执行器等。
三、数字电路数字电路是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知识之一。
数字电路是由数字逻辑门电路组成的,它们以二进制信号为输入和输出。
学生需要学习数字逻辑门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布尔代数、逻辑运算和编码等内容。
通过学习数字电路,学生能够掌握数字信号的传输、处理和存储方法,为后续学习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控制打下基础。
四、电气技术电气技术是自动化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电气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掌握电路分析、电机控制、变压器原理和电力系统等知识。
电气技术是自动化领域中能量转换和传输的基础,对于掌握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控制系统、传感器与执行器、数字电路和电气技术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学生可以建立起自动化专业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掌握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系统的通讯网络 主要用于RTU与中心站通讯及与其它RTU通讯
。通讯链路种类有无线、有线、微波、光纤。RTU 可支持的通讯方式有中心站触发的通讯方式和RTU 触发的通讯方式。
中心站触发的通讯方式包括: • 轮询方式 由系统设置一个时间周期,每隔一
个时间段系统进行一次查询,接收中心站所需要 的现场数据。
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有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两个方面 ﹐包括理论﹑方法﹑硬件和软件等。
2、什么是工业自动化技术
工业自动化技术是指综合运用控制理论、电子装备 、仪器仪表、计算机和相关工艺技术,对工业生 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 策,达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节省能耗、降低 消耗、减少污染、确保安全等目的的一种综合性 技术。
35
系统组成
● 硬件系统(Hardware) ● 组成计算机的任何机械的、电子的、磁性的部件 ● 整个计算机的物质基础 ● 基本功能:运行由预先设计好的指令编制的各种程序 ● 计算机的主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组成)、显 示器、打印机、通讯设备等
36
系统
● 软件系统(Software)
● 计算机软件是指为了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硬件的效能和方便用 户使用计算机而设计的各种程序和数据的总和。
1、SCADA系统
SCADA系统主要应用于水利、石油、供电等行 业中,用于地理环境恶劣无人值守的环境下进行 远程控制。它的主要结构包括远程控制单元RTU (Remote Terminal Unit)、通讯网络及中心站 。
1) 远程终端RTU
RTU 主要作用是进行数据采集及本地控制,进 行本地控制时作为系统中一个独立的工作站,这 时RTU可以独立的完成连锁控制、前馈控制、反 馈控制、PID(比例、微分、积分)控制等工业上 常用的控制调节功能;进行数据采集时作为一个 远程数据通讯单元,完成或响应本站与中心站或 其它站的通讯和遥控任务。
感器等﹔ • 舌头(味觉)等离子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等﹔ • 鼻子(嗅觉)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燃烧式气体传
感器等
除了以上和五感相比拟的传感器外 还有红外线传感器、接近传感器 速度和加速度传感器、磁性传感器等
● 一般测量信号转换为电量类型(根据采集数据转换后接入控制器的种 类划分):
y k y x
0
xLeabharlann 2)控制器● 2)人打算拿桌子上的杯子时,首先要看一下杯子的位置 与自己手的距离有多少,然后人的大脑会指挥自己的手做 出动作,向减少这个距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不断的观察两 者之间的距离还有多少,直到人的手碰到了杯子,大脑就 命令手停止运动,杯子也就拿到了。这个过程可以用下边 的图来表示。
由于没有了眼睛所以 图中的反馈就无法形 成人这个“机器”也就 工作不正常了
感应组件(Sensing Element) 能直接感受被测量 的的量; 转换组件(Transduction Element)则将感应组件 输出量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信号。
与人类五大感觉器官相比对应的传感器 • 眼睛(视觉)光传感器﹑影像传感器等 • 耳朵(听觉)压力传感器﹑电容麦克风等 • 皮肤(触觉)力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
网间 链接
到其它局域网 LAN
集中操作监控级 工程师 操作站
操作员 操作站
监控 计算机
网间 链接
分散过程控制级
现场 工作站
PLC 控制器
智能 调节器
其他 装置
DCS系统结构图
四、自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1、系统工作原理
简易实验
● 1)现在作一个游戏,让张三和李四分别去拿放在一张桌 子上的杯子,张三把自己的双眼蒙上,而李四却不用蒙上 双眼。看看他们谁能顺利地拿到杯子?
1、从应用角度分
a、过程自动化
石油炼制和化工等工业中流体或粉体的化学处理自 动化。
一般采用由检测仪表﹑调节器和计算器等组成的过 程控制系统﹐对加热炉﹑蒸馏塔等设备或整个工 厂进行最优控制。
b、机械制造自动化
这是机械化﹑电气化与自动控制相结合的结果﹐处 理的对象是离散工件。
c、管理自动化
工厂或事业单位的人﹑财﹑物﹑生产﹑办公等业务 管理自动化﹐是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的综合性技术 ﹐涉及电子计算器﹑通信﹑系统与控制等学科。
SCADA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本地和 远程控制、多种通讯介质联接、易于重新配置及 本地和远程诊断。
b、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系统
DCS是一种分布式控制系统,在国内自控行业又称 之为集散控制系统。
DCS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高度 结合的产物。DCS通常采用若干个控制器(过程 站)对一个生产过程中的众多控制点进行控制, 各控制器间通过网络连接并可进行数据交换。操 作采用计算机操作站,通过网络与控制器连接, 收集生产数据,传达操作指令。
• 广播方式 由中心站向所有RTU或某分组内的 RTU下发命令。
• 控制命令下发方式 如下发开、关控制命令 ,修改报警及控制权限。
RTU触发的通讯方式:
RTU可以在程序中根据现场情况设置条件,以 便在非常情况下向中心站发送数据。
● 3)中心站 它可包含多个工作站和支持网络功能的设备,
以完成不同的工作。它通过中心站软件管理系统 数据库,每个工作站通过组态画面监测现场站点 ,下发控制命令进行控制,并完成工况图、统计 曲线、报表等功能。
● 科学计算,应用计算机处理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遇到的 数学计算
控制器(一般是RTU、PLC等设备)的主要作 用是进行信号采集、数据转换、运算、处理、发 送及本地控制。
CPU
内
模拟量输入通道
测量变送
存储器
被
部
模拟量输出通道
执行机构
控
对
人—机接口
总
数字量输入通道
电气开关
象
系统支持板
线
数字量输出通道
电气开关
计算机系统
生产过程
由传感器测量的现场被测量被转换为与其成比例的标准电信号后 输入到控制器,控制器将接收到的电流信号按相同的比例反算回 被测量的现场实际值,同时将该数据应用到其他相关的计算、控 制过程并按需要将数据传送至其他位置(如监控机)。
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 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 ● ● ● ●
计 算机
发分用系概 展类途统念
34
概念
(Electronic Digital Computer )
●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 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 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 计算机是完成信息处理的工具 ● 计算机通过预先编好的存储程序来自动完成数据的加工处理 ● 计算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非常明显 ● 它人类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d、其它:实验室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商业自动 化
2、按测控形式分
a、SCADA(Supervisor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
监测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它可以实时采集现 场数据,对工业现场进行本地或远程的自动控制 ,对工艺流程进行全面、实时的监视,并为生产 、调度和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
2、DCS系统
从结构上划分,DCS包括过程级、操作级和管理级 。
1)过程级主要由过程控制站、I/O单元和现场仪表 组成,是系统控制功能的主要实施部分。
2)操作级包括: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完成系统的 操作和组态。
3)管理级主要是指工厂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 ,它是DCS更高层次的应用。
综合信息管理级 管理 微机
● 系统软件(System Software )
● 用于管理机器各种资源的程序及协调各装置工作的程序和为用户编制 程序服务的程序
● 如操作系统、编译系统、诊断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 应用软件 (Application Software )
● 与用户具体用途关系密切,应用针对性强的软件 ● 单项业务处理系统,如学籍管理和师资管理、文件档案管理、财会统计
5
4、自动控制技术的内容
● 自动控制技术包含了自动控制系统中所有元器件的构 造原理和性能,以及控制对象或被控过程的特性等方 面的知识;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控制用计算 机(能作数字运算和逻辑运算的控制机)的构造原理和 实现方法。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5、 自动控制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自动化基础知识
1
主要内容
1、自 动 控 制 2、计 算 机 3、计 算 机 网 络 4、可编程控制器(plc)
2
1、自动化定义
自动化是指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 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
研究内容:
自动化是一门涉及学科较多﹑应用广泛的综合性科 学技术。数学、物理学、力学、电子学、生物学 等是该学科的重要基础
1、自动化系统组成:
• 检测比较装置所起作用相当于人眼在上面例子中 的作用,主要是获得反馈,并且计算我们要达到 的目的与现在的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值
• 控制器所起作用相当于大脑在上面例子中的作用 ,主要是用来决定应该怎样做
• 执行机构主要所起作用相当于人手在上面例子中 的作用,完成控制器下达的决定
• 控制量也就是所要达到的目的,相当于手和杯子 之间的距离。控制量是我们自动化机器所要达到 的最终目的
报表管理等 ● 功能较强的系统,如库存管理系统,综合情报检索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等
37
系统
● 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关系 ● 软硬件之间的界面不是固定不变的 ● 软硬件在功能上具有等效性,软硬件能提供同样的逻 辑运算能力 ● 硬件实现成本高,但速度快 ● 软件实现成本低,但速度慢
38
用途
● 数值计算
3、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