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谁藏起来了课稿
谁藏起来了教案及反思
谁藏起来了教案及反思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谁藏起来了教案及反思在教育教学领域,教案是老师备课的重要工具,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蓝图,是学生学习的指南。
在日常教学中,有些老师却会将自己设计好的教案“藏”起来,不让其他老师或学生看到。
这种行为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甚至被指责为是教育界的“不道德”行为。
那么,到底谁藏起来了教案?这种行为背后又暗藏着怎样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反思。
谁藏起来了教案?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对自己的教案有着极强的保密意识,他们不愿意与其他老师分享自己的精心设计。
这种行为可能是出于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不自信,担心被其他人指摘和批评;也可能是出于一种竞争心理,认为自己的教案是独一无二的,只有自己才能做到最好。
不过,更多的时候,这种行为源自对自己教学成果的“私有化”意识,认为只有自己才有权使用自己的教案,不希望别人“占用”自己的“资源”。
这种行为背后暗藏的问题是什么?在教学领域,教案其实并不是一种稀缺资源,而是应该被广泛分享和交流的。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通过分享教案,可以让大家互相学习、借鉴、完善,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如果一个老师将自己的教案“藏”起来,不与他人分享,不但有可能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更严重的是,可能限制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的更新和发展,导致自己的教学水平停滞不前。
对于学生而言,能接触到不同老师不同风格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拓宽视野、开阔思维,提高学习效果。
把教案私有化、“藏”起来,不仅仅损害了老师的教学利益,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们有必要对这种行为进行深入的反思。
教育教学是一个温暖而开放的领域,应该鼓励老师们广泛交流、互相分享教学心得,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个知识共享、经验交流的教育环境,鼓励老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成长。
无论是设计的教案还是获得的教案,都应该及时分享给其他老师和学生,让更多的人受益。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促进资源的公平获取和有效利用,确保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绘本《谁藏起来了》教案及反思3篇
谁藏起来了目标:1、观察、记忆动物的位置和神情,发现画面中的不同之处,并清楚地表达。
2、体验和同伴一起阅读、游戏的乐趣。
准备:绘本PPT、人手一套动物操作图片、空底板过程:一、动物的家(明确房间号码的含义,找到一一对应的动物)导语:这是一本书,认识吗?来了几个动物朋友?提问:他们是谁?住在哪个房间?重点: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帮助幼儿找到每个动物的家,如:小狗住在哪个房间?303是谁?难点:如房间302中“3”代表什么?“2”代表什么?小结:9个动物都是好朋友,他们住在同一幢房子里,都有自己的房间号码。
二、动物玩捉迷藏(仔细记忆和发现动物的变化)导语:今天动物们玩起了捉迷藏。
你们玩过捉迷藏吗?是怎么玩的?(调动幼儿以往的生活经验)提问:动物们躲起来了,你们能找到他们吗?1、动物藏起来了——T:谁藏起来了?(根据底板颜色和动物身体的颜色来判断)2、动物转身——T:哪个朋友不一样了?怎么不一样了?(根据动物的外形特征判断)3、动物不见了——引导幼儿来提出问题“哪个动物不见了”4、关灯了——通过动物的眼睛来回忆动物的位置。
游戏:开火车小结:动物们藏得再好,也逃不过我们雪亮的眼睛。
因为我们看得仔细、记得牢、才能说得清楚。
三、动物找家(无任何提示记忆和摆放所有动物的位置)1、教师提供三层楼的空的底板,幼儿帮助9个动物找到正确的家。
2、互相检验。
(自检、他检)3、看动物表情变化活动目标:1.在找动物的过程中,初步让幼儿通过事物的局部特征来判断整体,初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教师教具:1.《捉迷藏》大游戏图一张2.小猫和小狗的大卡片20张3.照相机4.手的道具5.小猫和小狗的房子幼儿材料:1.小猫和小狗卡片10张2.《谁藏起来了》游戏图1张活动重难点:通过事物特征判断整体。
活动流程:一.游戏引出兴趣——》二.出示动物卡片,引导观察其特征——》三.出示挂图捉迷藏——》四.找朋友——》五.结束活动过程:一.游戏引出兴趣师:问答歌:小朋友,告诉我!小猫小猫怎么叫?(小狗小狗怎么叫?)幼:王老师,告诉你!小猫小猫喵喵喵。
《谁藏起来了》教案
《谁藏起来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和推理,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增进幼儿对动物的认知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五种动物:猫、兔子、猴子、大象、恐龙。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征。
3. 学会猜测和推理动物的藏身之处。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五种动物的图片或玩具。
2. 准备一首关于动物的歌曲。
3. 准备一个藏动物的游戏场景。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转圈等,让幼儿放松身心。
2. 引入主题(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五种动物,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征。
3. 游戏活动(10分钟):教师设置一个游戏场景,让幼儿猜测和推理动物的藏身之处。
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些提示,如“有一个动物是白色的”,“有一个动物有长长的耳朵”等。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动物特征和藏身技巧,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五、作业布置:1. 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的五种动物和它们的特征。
2. 家长可以帮助幼儿画一画这些动物,并创作一个藏动物的游戏场景,让幼儿和家长一起玩。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要注重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情境教学:创设有趣的游戏场景,让幼儿在情境中观察、推理和表达。
3. 直观教学:使用图片、玩具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动物特征。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收集幼儿的作业作品,评价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对动物特征的理解。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如进行亲子游戏、动物角色扮演等。
教案 谁藏起来了
科学活动:谁藏起来了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的保护色及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
2.通过观察、探究,知道动物保护色对动物的作用。
3.激发幼儿探究动物奥秘的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
(一)重点:了解动物保护色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及对动物的作用。
(二)难点:理解动物保护色的运用。
三.活动准备:
1.课件
2.绘本《谁藏起来了》
四.活动过程
(一)了解动物保护色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1.故事导入,引发幼儿思考。
2.帮助幼儿理解动物因为与背景色相同或相近而不容易被看出来。
(二)了解动物保护色的特征和作用。
1.通过观察去发现动物保护色的特征。
2.了解变色龙的特殊的保护色。
3.认识动物保护色对动物的作用。
(三)人类对保护色的运用。
1.通过解放军的迷彩服感受保护色的应用。
2.启发幼儿思考保护色的更多应用场景。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谁藏起来了》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谁藏起来了》基本信息•年龄段:3-4岁小班•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听懂简短的问题,表达个人意愿,积极参与互动•教材参考:《幼儿园语言小书》教学内容1.通过绘本展开话题引导学生讨论:–今天我们要讲一个故事,叫做《谁藏起来了》,它是一个有趣的寻宝故事,你们知道寻宝是什么吗?–故事里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找到,像是宝藏和小朋友,你们喜欢寻宝吗?我们可以一起来寻宝!2.投影绘本《谁藏起来了》,引导学生观看,讲解重点句型:–“谁藏起来了?”–“它在哪里?”–“我想要找……”3.分组讨论,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鼓励他们多参与,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困惑。
4.配合故事情节,老师提出五个寻宝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找到宝藏–找到小朋友A–找到小朋友B–找到小狗–找到花园门5.分组活动,分别去寻找故事中的物品,找到后回来汇报,讲述寻宝过程。
教学方法1.情景式教学法2.组织对话法3.四步走教学法:导入、展开、回归、延伸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言语表达,培养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竞争心2.分组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思维和语言能力2.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克服学生羞涩的问题教学评估1.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寻找宝藏和其他物品;2.学生能够灵活使用表达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描述自己寻找物品的经历;3.学生能够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精神,解决问题。
总结反思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故事是他们进一步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大皮影,一次与书籍的人文情感的体验,同时也意味着一种学习过程的启动和一种想象世界的开端。
在《谁藏起来了》这个故事中,将寻宝和探险意味融入其中,让小班孩子在寻找物品的过程中积累词汇和知识点,并且不断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次活动,小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语言组织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自我探索的精神,能够在玩乐中更加快乐地成长。
2024版幼儿园绘本故事《谁藏起来了》PPT教案
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
收获 孩子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
• 通过故事,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认知能力和团队协作 精神。
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
不足 部分孩子在活动中的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加强引导。
在讲解过程中,部分细节可能不够生动,需要改进呈现方式。
构图和布局
巧妙的构图和布局使得画 面层次丰富,引导孩子们 观察细节。
引导孩子观察细节和表达情感
观察细节
让孩子们仔细观察画面中的角色、动作和表情,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表达情感
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孩子们感受角色们的情感变化,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例 如:“你觉得他们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等问 题,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通过引导孩子观察、想象和表 达,促进他们语言、认知和创 造力的发展。
04
延伸活动设计与实践
创意手工制作:制作属于自己的小绘本
准备材料:彩色卡纸、画笔、胶水等
01
02
制作步骤
引导孩子们回忆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确 定要绘制的内容和主题。
03
04
让孩子们在彩色卡纸上自由创作,画出故事 中的角色和场景。
将画好的图片剪下来,用胶水粘贴在另一 张卡纸上,形成一本小绘本。
05
06
鼓励孩子们为自己的小绘本添加文字和装 饰,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们演绎故事中的情节
01
准备道具:故事中出现的角色面具、服饰、道具等
04
引导孩子们回忆故事中的情节,分组演绎不同的场景。
02
游戏步骤
《谁藏起来了》 说课稿
的位置和神情,发现 画面中的不同之处, 并清楚地表达。
能根据观察和思考绘本画面
中的不同元素,从而判断‘谁藏
起来了’。
04
活动教学法
课 件 演 情景示法教学法
提问法
谈话法、趣味游戏法、观察法
活动教学法 为了能更好地达成 我的教育目标,突破活动 的重难点,我通过游戏来 引发幼儿的兴趣,通过图 片来加深幼儿的理解。根 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语言 发展规律,运用生动有趣 的课件,抓住了幼儿的 “眼球”,激发了他们仔 细观察整的个欲活望动,我并遵且循鼓幼励儿的 学他习们规大律胆和的年猜龄想特。点,以幼儿 为所主以体我,的我教采法用是了:谈课话件法演、趣 味示游法戏、法情、境观教察学法法等、学提习问方法。 让法幼等儿多在种看方看法、。想想、猜猜的 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 难点。
检验游戏结果,获得国王 的邀请函。获得奖励,进入森 林王国。
2、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帮助幼儿认识和记忆每 个动物的家。
动物的家
动物玩捉迷藏品的尝喜成悦功
课后延伸: 动物找家
六步 过程
1、动物藏起来了——根 据底板颜色和动物身体 2的、颜动色物来转判身断—。—根据动 物的外形特征来判断。
3、动物不见了——根据 记忆来判断。
02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A能借助
画面的观 察,理解 故事情节, 并了解根 据底板的 颜色,动 物的外形 特征等元 素来判断 的方法。
B
能观察、 记忆动物 的位置和 神情,发 现画面中 的不同之 处,并清 楚地表达。
C
体验玩 捉迷藏游 戏的乐趣。
03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难点
2 难点
能观察、记忆动物
1
重点
《谁藏起来了》教案
《谁藏起来了》教案《谁藏起来了》教案《谁藏起来了》教案1一、活动目标:1、知道每个动物的最典型的特征,能够理解故事内容。
2、能够细心找出要找的小动物。
二、活动准备:物质准备:《谁藏起来了》ppt、《谁藏起来了》图书经验准备:玩过躲猫猫的游戏。
三、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师:我们来玩玩躲猫猫的游戏好不好呀?我请小朋友的藏起来。
(幼儿自己藏到小椅子的背后。
)(教师结合《谁藏起来了》的故事内容,将幼儿找出来如:咦,我看到了XXX的小脸了。
让幼儿再次回忆对藏得体验。
)2.师:好,我请小朋友们坐下。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很好玩的故事,你们看(教师出示ppt故事封面),这个故事叫《谁藏起来了》(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名字)。
故事里有好多小动物要跟我们玩躲猫猫的游戏呢。
(二)识记小动物们的典型特征1.师:我们请他们出来好不好?(教师将ppt翻到故事的第一页)咦,这么多的小动物,我们先猜猜他们都是谁好不好?(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名字,如:哪个小动物的肚子上有个袋袋呀?从小动物的典型特征入手,让幼儿开始知道这个故事的规则。
)2.师:现在我们把所有小动物都请出来。
(教师翻到第二页,再让幼儿识记小动物们的典型特征,并让幼儿学学他们的叫声。
)(三)谁藏起来了游戏1.师:现在小动物们要跟我们玩谁藏起来了的游戏了,小眼睛仔细看哦,他们中间哪个小动物在跟我们玩。
(教师翻到下一页)2.师:猜猜看,谁藏起来了。
(教师提醒幼儿谁的身体我们找不到呀?或者幼儿哪个小动物只露出了头上的脚、眼睛、鼻子和嘴巴呀?)(梅花鹿或者驯鹿)3.师:哇,驯鹿被我们小朋友找到了,我们请他出来(教师翻到下一页,指着梅花鹿。
)咦,我发现有个小动物哭了,你们找到了吗?(教师请幼儿到前面点出来,并说出是谁哭了)4.师:原来是小猪哭了,小猪哭了,我们应该说什么呀?(小猪小猪你别哭。
培养幼儿之间要互相友爱。
)5.师:我们再来猜猜看,谁又藏起来了呀?(让幼儿逐渐理解游戏的内容)6.教师根据故事的游戏,继续问:典型特征。
谁藏起来了教案
9.P15.“谁的头上有角呢?”(有些孩子会说大象有角,纠正大象是两只大牙,象牙能做什么用呢?)
10.P16.“这一次有好多动物都藏起来了,总共有几只动物,他们是谁呢?”P17.呈现咖啡色的动物藏起来了。
11.P18.“嘻嘻,我要和你们不一样!”(小猪语气)“谁和大家不一样呀?你们怎么知道的?”
2.儿歌阅读:“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现在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读一遍。”(前两遍老师领读,最后一遍,大家一起朗读。)
二、师生共同阅读绘本:
1.P4.“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谁了?”“今天是大象宝宝的生日,小动物们都来庆祝大象宝宝的生日,我们一起把小动物们请出来好不好?”
2. P5.“总共有多少个小动物来参加大象的生日呢?”(两两数、三三数)提问每个动物的名称、特点。
16.P25.“哈哈,没关系没关系,既然大家都困了,那我现在一个一个请你们回家休息好不好?”“诶,关灯了,我怎么一个都认不出来了,有没有小朋友愿意帮帮我呢?”(大象语气)(指眼睛,让孩子和你一起请小动物回家睡觉。“小鸡小鸡,请你回家睡觉吧!”)
17.P26.“大象哥哥生日快乐,我们回家了!”
2.老师带孩子念2遍儿歌,第三遍,老师和孩子共同念一遍儿歌。
5.P9.“呜呜呜,你们都不跟我玩。”(兔子语气)“谁在哭呢?小动物们,你们要怎么安慰小兔子呢?”
6.P10.“好了好了,小兔子,我们一起来玩儿吧,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谁藏起来了吗?”(大象语气)P11.绿颜色的河马藏起来了。
7.P12.“你们真无聊,还玩儿这么幼稚的游戏!”(小熊语气)“谁生气了啊?”“小朋友们,你们会不会生气呢?谁做了什么事情会让你生气呢?其实生气是件很正常的事情。老师也会生气,你们猜猜老师什么时候会生气?”
大班语言《谁藏起来了》优质教案
活动班级
大班班
设计者
活动时间
2021.
活动内容
《谁藏起来了》
重点领域
语言
设计意图:
“谁藏起来了”是一个好玩的观察记忆游戏。本活动是以《谁藏起来了》这一绘本为基础延伸开来的游戏活动,主要包括“小动物躲猫猫”“谁藏起来了”“我是记忆高手”三个游戏环节。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游戏,让幼儿对农场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有深入的了解,并且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活动,既总结了家禽又开启了关于家畜的探究。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背景图片操作单,小组操作单;多媒体课件。
经验准备:熟悉农场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山姆大叔有个农场,住着很多的小动物......
提问:都住着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二、谁藏起来了
今天小动物们要玩个捉迷藏游戏,当灯光圈闪起,小动物们就会躲起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
1.黄色灯光圈闪起,谁躲起来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根据局部外形特征发现“谁藏起来了”,感受动物身体与灯光颜色相同所带来的变化。
2.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观察力和记忆力,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能仔细观察画面,根据局部外形特征发现“谁藏起来了”,感受动物身体与灯光颜色相同所带来的变化。
难点: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观察力和记忆力,体验游戏的快乐。
2.这次什么颜色灯光圈闪起?谁藏起来了?你是怎么发现的?
3.再次游戏,有几个小动物藏起来了?它们是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逐渐增加藏起来的动物数量)
4.在捉迷藏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结:原来什么颜色的灯光出现,这个颜色的动物朋友就藏起来了。
三、我是记忆高手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谁藏起来了》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谁藏起来了》一、教学目的:1.学生能够听懂,口头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学会使用适当的词汇、语句表达自己的看法。
3.培养学生观察和判断力,让他们学会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理解并识记单词和短语。
2.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生略解故事的结构,抓住主线,理清发生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1.句子结构较为复杂。
2.学生听起来之后能够将故事的内容简单接受。
3.启示学生的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故事中体验生活并参与其中。
四、教学准备:1.一份课文。
2.一些小的礼物:玩具、巧克力、糖果等。
3.几张图片:如房间、衣服、玩具等。
五、教学方法:1.听课:让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和讲述故事。
2.课堂讨论:让学生参与讨论课文中的问题。
3.故事复述:让学生复述故事及自己的看法。
六、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预告故事《谁藏起来了》的名字,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并且导入到想象,使他们对故事产生兴趣。
2.语言输入整个故事里没了劳拉最喜欢的小熊玩具,她想让所有人帮她找。
在一起玩耍之后,劳拉打算给每一个为自己找到小熊玩具的人相应的礼物,可是他们都找错了,而最后小女孩一点没生气,她只是更坚定了自己有许多朋友的想法。
这就是《谁藏起来了》的故事内容。
3.语言演变请学生根据老师讲述和前述故事的内容,表述自己的看法,回答下面的问题。
(1)故事中出现的玩具是什么?(2)劳拉为什么让大家找出小熊玩具?(3)大家都没有找到正确的小熊玩具,你的看法是什么?4.语言输出请学生复述故事,并且表达自己看法。
《谁藏起来了》故事中,劳拉失去了她最喜欢的小熊玩具,但是,她毫不气馁,并且决定给所有人礼物,该故事令所有人被感动,因为它传递出了一种思维,即:人们不应该追求物质财富,而是应该珍视生命中重要的人和事。
”珍爱所拥有的,并且深信每个人都是最好的朋友,劳拉在最困难的时候,她决心不屈服于任何人,还会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因此,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学到了坚韧、勇气与友情!七、教学体会:本次小班语言公开课的故事《谁藏起来了》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不同情况,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以表达,观察和判断,都有一定的帮助。
《谁藏起来了》教案
《谁藏起来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和推理,发展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
3.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动物,学习动物的名词和特征。
2. 学习简单的提问和回答句型:“谁藏起来了?”“在哪里?”“是谁?”3. 学习通过观察和推理找出隐藏的动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动物,学习动物的名词和特征;学习简单的提问和回答句型。
2.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推理找出隐藏的动物。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动物图片、隐藏卡片、挂图、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每位幼儿准备一张动物图片,一张隐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
b. 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幼儿的身体部位,如:“你的头在哪里?”“你的脚在哪里?”等。
2. 引入主题(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动物图片,让幼儿认识动物,学习动物的名词和特征。
b. 教师展示隐藏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卡片中的隐藏动物。
3. 主体活动(15分钟):a. 教师讲述故事《谁藏起来了》,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找出隐藏的动物。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游戏,让幼儿互相提问,通过观察和推理找出隐藏的动物。
c.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其他幼儿观察和提问,找出隐藏的动物。
4. 巩固活动(10分钟):a. 教师发放挂图,让幼儿独立观察,找出隐藏的动物。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竞赛,看谁找出的隐藏动物最多。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b.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位幼儿的学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和支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其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
《谁藏起来了》教案
《谁藏起来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和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五种动物:兔子、猴子、大象、狮子、小鸟。
2. 学习动物的特征:颜色、大小、形状等。
3. 学习简单的询问和回答句型:“谁藏起来了?”、“他在哪里?”等。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表达动物的特征。
2. 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询问和回答问题。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疑问词“谁”和“在哪里”。
2. 让学生能够用动物的特征进行描述。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动物卡片、挂图、故事书《谁藏起来了》。
2. 学具:学生卡片、彩笔、画纸。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故事书《谁藏起来了》,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动物。
2. 新课内容: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学生学习五种动物的特征,如颜色、大小、形状等。
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出这种动物的特征。
4. 练习环节:教师提出问题:“谁藏起来了?”学生需根据动物的特征,找出藏起来的动物,并回答:“他在哪里?”5.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动物特征和询问回答句型。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在家与家长一起,找出家中藏起来的物品,用所学句型进行询问和回答。
2. 课后作业:学生绘制一幅动物藏起来的画,并在画旁用句子描述动物的特征。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家庭作业和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动物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句型。
2. 开展动物知识问答比赛,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谁藏起来了教案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谁藏起来了教案教案标题:大班科学教育活动《谁藏起来了?》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物体的属性和特征,培养他们观察和推理的能力。
2. 发展学生的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3. 通过游戏和互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资源:1. 不透明袋子或盒子(足够多以供每个学生使用)2. 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物体(例如:球、积木、动物模型等)3. 班级黑板或白板4. 彩色粉笔或白板笔5. 学生纸和铅笔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在黑板或白板上写下标题《谁藏起来了?》并向学生介绍这个活动的目的和规则。
2. 解释说每个学生都将有机会在袋子或盒子里藏起一个物体,然后其他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来猜测袋子里的物体是什么。
活动主体:3.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
4. 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不透明袋子或盒子,并让他们轮流将一个物体放入袋子中。
5. 每个小组的成员依次观察袋子中的物体,并用纸和铅笔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和猜测。
6. 学生们可以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和质地等特征,并进行推理。
7. 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猜测袋子中的物体是什么,然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
8. 每个小组轮流向其他小组展示袋子中的物体,并让其他小组成员猜测。
9. 在每个小组展示完毕后,进行全班讨论,让学生们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过程,解释他们是如何猜测袋子中的物体的。
总结和评估:10.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这个活动中学到的关于观察和推理的重要性。
11. 教师提问学生一些关于物体属性和特征的问题,以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12.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更多有关科学的问题,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发现。
拓展活动:13. 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类似的观察和推理活动,例如:找到一个物体并描述它的特征,然后让家人猜测是什么物体。
教学反思:在这个教案中,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学生们可以积极参与到科学教育活动中。
通过观察和推理,学生们不仅能够发展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大班语言谁藏起来了课稿
大班语言谁藏起来了课稿《谁藏起来了》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班绘本阅读《谁藏起来了》,首先我先来说一说我的设计思路。
一、说设计思路《谁藏起来了》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中12个小动物都保留了动物各自的特点。
之所以选择这个绘本,是因为对于小班的孩子,他们对动物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一些不常见的动物,孩子们还不能区分他们的特点。
绘本中作者将小朋友喜欢玩的“捉迷藏”的游戏贯穿整个故事,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动物的特征来找出那只藏起来的小动物。
而且绘本的巧妙之处是,每一次藏起来的小动物的颜色与底板的颜色是一致的,比如红色的长颈鹿藏在了红色宝宝里,蓝色的小象藏在了蓝色宝宝里。
在理解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不仅让孩子巩固了对颜色的认识,而且也帮助孩子用完整地语句来描述事物。
二、说活动目标新《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根据这一目标要求,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为突破活动的重点、难点,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能借助画面的观察理解故事情节,熟悉动物的明显特征。
2、能在看一看、猜一猜的情景中,尝试用语言完整地表述“XX 躲在X色宝宝里”。
3、感受同种颜色重叠的效果,体验其中的乐趣。
根据目标,在活动中,我把能够仔细地观察画面,发现动物的特征设为活动的教学重点,根据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将用完整的语句表述设为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学法为了能更好地达成我的教育目标,突破活动的重难点,我运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语言发展规律,运用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抓住了幼儿的“眼球”,激发了他们仔细观察的欲望,并且鼓励他们大胆的猜想。
通过运用课件演示法、情景教学法、提问法等多种方法,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我采用了猜想谈话法、趣味游戏法等学习方法。
《谁藏起来了》 说课稿
02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A
能借助画面的观 察,理解故事情节, 并了解根据底板的 颜色,动物的外形 特征等元素来判断 的方法。
B
能观察、记忆动 物的位置和神情, 发现画面中的不同 之处,并清楚地表 达。
C
体验玩捉迷藏游 戏的乐趣。
03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难点
2
难点
1
重点
能观察、记忆动物的位置 和神情,发现画面中的不同 之处,并清楚地表达。
能根据观察和思考绘本画面中的不同元 素,从而判断‘谁藏起来了’。
04
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法
动物玩捉迷藏
品尝成功 的喜悦
1、动物藏起来了——根据底板 颜色和动物身体的颜色来判断。
2、动物转身——根据动物的外 形特征来判断。
3、动物不见了——根据记忆来 判断。 4、关灯了——通过动物的眼睛 来回忆动物的位置。
课后延伸: 动物找家
六步 过程
1、幼儿通过任务卡,帮助9个动物找到正确的家。
2、分组游戏并检验。(无任何提示记忆和摆放所有动物
课件演 示法
情景教学法 提问法
谈话法、趣味游戏法、观察法
为了能更好地达成我的教育目标,突破活 动的重难点,我通过游戏来引发幼儿的兴趣, 通过图片来加深幼儿的理解。根据幼儿的年龄 特点及语言发展规律,运用生动有趣的课件, 抓住了幼儿的“眼球”,激发了他们仔细观察 的欲望,并且鼓励他们大胆的猜想。 所以我的教法是:课件演示法、情境教学法、 提问法等多种方法。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谁藏起来了》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谁藏起来了》目标:1、能根据动物的局部特征,观察图片的前后变化。
2、通过游戏加强空间方位的认识。
3、在游戏中快乐观察、快乐记忆。
准备:磁性黑板、多媒体设备、PPT《谁藏起来了》、图卡人手一份、绘本一本。
活动过程:1、引入——今天我带来了一本书,名字叫《谁藏起来了》——《谁藏起来了》,你们觉得会是什么样一个游戏?(捉迷藏、躲猫猫)——看,来了一群动物朋友,他们也来玩这个游戏,数数有几只呢?(PPT1)——请一个幼儿来数:1、2、3、4、5、6、7、8、9,一共有9个动物朋友。
2、初步感知动物们的位置——我们来看看,都来了哪些动物朋友?(狗、老虎、河马、袋鼠、狮子、兔子、犀牛、猪、羊)——用“谁住在几零几?”和“几零几住着谁?”的方式进行提问如“猪住在几零几?”、“303住着谁呢?”等。
3、猜猜看,谁藏起来了?(PPT2)——小动物要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谁藏起来了?——几零几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PPT3)——这次谁躲起来了?——他住在几零几?——你怎么知道是……呢?(PPT4)——你看到谁躲起来了?——从哪里看出来的?(PPT5)——有谁藏起来了吗?几零几的呢?(PPT6)——(背面的动物)这次小动物们又是怎么藏的呢?仔细看看。
——他住在几零几?——我们让他们转过身来。
4、操作(PPT7)——(只有动物眼睛的图片)如果他们藏得再多一点,你们也能找到他们吗?——还记得谁在什么位置吗?——幼儿操作,请幼儿将9只动物按照原来的位置摆放在塑料卡上。
——根据幼儿操作讲评。
5、通过其他特征找动物(PPT8、PPT9)——现在动物们要换个玩法,找找看,哪个动物有变化?(哭的动物)(睡着的动物)——从哪里看出来的呢?(PPT10)——出示放大的图片比较睡着的动物。
6、结束——今天玩的游戏都是《谁藏起来》这本书里面的。
这次来玩游戏的只有9个动物朋友,里面还有许多动物藏在那里等着你们去找呢!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想想办法去找找这本书,然后和其他伙伴一起来玩,好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藏起来了》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班绘本阅读《谁藏起来了》,首先我先来说一说我的设计思路。
一、说设计思路
《谁藏起来了》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中12个小动物都保留了动物各自的特点。
之所以选择这个绘本,是因为对于小班的孩子,他们对动物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一些不常见的动物,孩子们还不能区分他们的特点。
绘本中作者将小朋友喜欢玩的“捉迷藏”的游戏贯穿整个故事,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动物的特征来找出那只藏起来的小动物。
而且绘本的巧妙之处是,每一次藏起来的小动物的颜色与底板的颜色是一致的,比如红色的长颈鹿藏在了红色宝宝里,蓝色的小象藏在了蓝色宝宝里。
在理解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不仅让孩子巩固了对颜色的认识,而且也帮助孩子用完整地语句来描述事物。
二、说活动目标
新《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根据这一目标要求,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为突破活动的重点、难点,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能借助画面的观察理解故事情节,熟悉动物的明显特征。
2、能在看一看、猜一猜的情景中,尝试用语言完整地表述“XX躲在X色宝宝里”。
3、感受同种颜色重叠的效果,体验其中的乐趣。
根据目标,在活动中,我把能够仔细地观察画面,发现动物的特征设为活动的教学重点,根据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将用完整的语句表述设为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学法
为了能更好地达成我的教育目标,突破活动的重难点,我运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语言发展规律,运用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抓住了幼儿的“眼球”,激发了他们仔细观察的欲望,并且鼓励他们大胆的猜想。
通过运用课件演示法、情景教学法、提问法等多种方法,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我采用了猜想谈话法、趣味游戏法等学习方法。
让幼儿在看看、想想、猜猜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
在活动开展之前需要做一下准备:根据故事内容设计的多媒体课件。
先与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
五、说活动过程
在活动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使幼儿能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为了完成此次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环节一:游戏导入,让幼儿回忆对藏的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以“捉迷藏”的游戏导入,教师与幼儿先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幼儿躲到椅子后面,教师凭借孩子的特征来找,比如“我看见了…的小辫子”,让幼儿回忆对藏的体验。
2、环节二:识记小动物的典型特征。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动物的明显特征。
出示第一幅图片,教师以玩游戏的口吻请出动物朋友,可以从外形特征、颜色等方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提出问题:你们认识哪个朋友?随之继续追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由于小班幼儿以知觉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活动中可以让幼儿模仿小动物,这样他们对小动物特征的感知就更深刻了。
3、环节三:是活动的重难点,将“捉迷藏”的游戏贯穿整个故事,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找出躲在颜色宝宝里的小动物,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XX躲在X色宝宝里”来表述。
教师以小动物和我们玩游戏来引出故事情节,可以这样说:现在小动物们要跟我们玩谁藏起来了的游戏了,他们呀藏在了颜色宝宝里。
小眼睛仔细看哦,他们中间哪个小动物在跟我们玩。
其中设置了五个游戏场景:
第一个场景:出示黄色宝宝画面,教师可以直接提问:咦,谁躲在黄色宝宝里不见了?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根据动物的外形特征猜一猜躲起来的小动物。
由于小班幼儿对语言的概括能力比较弱,所以教师可以先给幼儿做一个示范,帮助幼儿概括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画面的内容,“小鹿躲在黄色宝宝里”,这也为下面幼儿模仿句式做了铺垫。
第二个场景:出示画面,教师提问:这次小动物在和哪个颜色宝宝捉迷藏呀?先引导幼儿感知画面的颜色,然后同样根据动物的外形特征猜测躲起来的小动物。
有了上一个场景的铺垫,教师可以让幼儿尝试用完整的句式来表述,“河马躲在绿色宝宝里”。
第三、第四个场景:同样采用捉迷藏的游戏引导幼儿找出躲在颜色宝宝里的小动物。
为了让幼儿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这两个场景中我增加了难度,躲起来的小动物数量比之前的多了。
并且通过让幼儿观察背景颜色与藏起来的小动物的颜色,来感知同种颜色重叠以后的效果。
第五个场景:有了以上环节的铺垫,教师可以直接抛出问题:你们猜一猜哪些小动物躲在蓝色宝宝里会看不见?教师给与幼儿充分思考与猜测的时间,同时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体验同种颜色重叠的乐趣。
4、环节四:完整讲述故事,梳理故事情节。
完整播放故事动画,引导幼儿跟随多媒体课件讲述故事,将前面每幅画面中幼儿获取的零散内容在视、听觉的刺激下进行整体的梳理,有助于幼儿对故事情节有个完整的认识。
最后,出示一张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黑暗画面,激发幼儿的思维,让他们自由地去猜测那些小眼睛是谁的,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教育活动得以顺利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