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多放手,让孩子快独立!
如何放手教育孩子方法有哪些
![如何放手教育孩子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822e47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e.png)
如何放手教育孩子方法有哪些教育孩子,家长应该适当放手,这才是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教育方法。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放手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放手教育孩子的方法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问题。
遇到孩子的提问,家长通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诉他们答案。
这样看起来简单又省事,但是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希望别人能提供现成答案,从而失去独立性。
所以,家长应该启发孩子自己动脑筋去考虑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应该让孩子学会自理。
很多家长缺乏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心疼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受苦”,怕孩子不小心磕着碰着,另一方面是怕麻烦。
殊不知,孩子的自理能力与责任心是紧密相连的。
如果家长在孩子需要有自理能力时,没有给予适当的教育和训练,那么孩子就不能意识到做这些事情的难处,也就无法建立起对他人的体谅和责任心。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适当地让孩子学做家务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比如,可以让孩子自己做早点、洗袜子、拿牛奶、买东西等,从一些简单的小事做起,逐渐让孩子能够料理自己的生活。
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应该让孩子学会克服困难。
有不少家长一见孩子碰到困难,就会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在孩子因为遭遇困难时而哭闹时,就会立即“心软”而“妥协”,替孩子完成事情。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让他们去做一些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的小事,并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孩子克服困难。
家长应该意识到,自己不能永远为孩子遮风挡雨,为了孩子的将来,要下定决心,让孩子学会独立地面对困难。
孩子不仅是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作为家长,应该“放开手”去教育孩子,让孩子学会独立,从而让他们能够自主地生活和处理问题,并拥有健康向上的人格,成长为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人。
放手教育孩子的建议1.适当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目前,孩子的动手能力差,独立性弱,究其原因,和家长总习惯包办孩子的一切有很大的关系。
小班妈妈快放手教案
![小班妈妈快放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aba29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a.png)
小班妈妈快放手教案教案标题:小班妈妈快放手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小班幼儿逐渐适应离开家庭环境,与其他孩子和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独立性和自信心。
3. 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语言发展。
教学准备:1. 适合小班幼儿的互动游戏和活动材料。
2. 适合小班幼儿的绘本、音乐和儿歌。
3. 幼儿园环境中的安全措施。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与孩子们亲切问候,与他们建立联系。
2. 使用一本适合小班幼儿的绘本,如《小兔子找妈妈》,通过故事情节引发孩子们对妈妈离开的讨论。
活动1:认识新朋友1. 将班级分成小组,每组3-4个孩子。
2. 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图片或玩具,让孩子们互相介绍自己并分享自己的喜好。
3. 引导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互相交流,如问候、介绍自己的名字等。
活动2:妈妈离开游戏1. 模拟妈妈离开的情景,例如妈妈走出房间,留下孩子们。
2. 让孩子们在教师的陪伴下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和活动,如画画、玩积木等。
3. 观察孩子们的反应,鼓励他们相互帮助和安慰。
活动3:儿歌和舞蹈1. 选择一些适合小班幼儿的儿歌和舞蹈。
2. 教授孩子们简单的舞蹈动作和歌词,让他们跟随音乐一起唱歌和跳舞。
3. 鼓励孩子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放松身心。
结束活动:1. 与孩子们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询问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2. 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 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并展示对孩子们的鼓励和赞赏。
教学延伸:1.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和情况。
2. 鼓励家长逐渐减少对孩子的依赖,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3. 在日常生活中,提供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动,如整理书包、摆放玩具等,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评估方法: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与幼儿进行简短的对话,了解他们对活动的理解和感受。
3.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或其他创作作品,评估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提示:1.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孩子们足够的关注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安全和被接纳。
名人说的关于妈妈放手的名言
![名人说的关于妈妈放手的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7ceffd9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16.png)
1.只有放手,孩子才能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变得更加强大和自信。
2.放手并不代表放弃,而是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学会自己飞翔。
3.妈妈放手,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是给予他们展翅高飞的机会。
4.如果整个世界都抛弃了你,至少还有母亲不会放弃你,还记得儿时母亲的怀
抱就是我最美的天堂。
5.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成长,学会独立,所以放手是必须的。
6.父母们很少会对他们的孩子放手,所以,孩子就对他们的父母放手。
7.就算你是世界上最差劲的妈妈,妈妈,我依然那么地爱你。
如果可能,我愿
意放弃我所有的一切,来换取我家庭的完整。
世界是虚无的,我们活在彼此的心中。
她住在我心里,可是我却没有容身之地!
8.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行走,家长才能拥有更宽广的胸怀。
9.成长的道路,有时候需要妈妈松开手中的线,让我们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10.学会放手,是妈妈给予我们最深的爱,那份自由自在的成长,是爱的祝福。
11.妈妈一个人的爱便胜过人世间所有的冷漠、轻视、忽略、仇恨以及嫉妒和不
解。
12.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
13.母亲再穷,儿子也不会离开她再找一个。
14.母爱是如此伟大,她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自己的事业,以确保孩子能够得
到最好的。
15.最好的母亲不必在孩子身边亦步亦趋,仅须随唤随到。
父母放手让孩子独立的作文
![父母放手让孩子独立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191fd4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5.png)
父母放手让孩子独立的作文
放手让孩子飞。
风筝飞得高不高,得看线放得长不长。
小时候,爸妈总是手把
手教我,但当我大了,他们却让我自己摸索。
一开始,我觉得他们
是不是不关心我了,但后来我明白,这就是成长。
跌倒了怎么办?哭?找爸妈?不,他们只会在旁边喊,“加油,自己起来!”虽然心里有点委屈,但当我真的自己站起来时,那种
感觉,嘿,还挺爽的!
记得有次我想学做菜,妈妈在旁边看着,我切到手了,她也没
说什么。
我以为她会怪我,但她只是拿了创可贴给我,然后说,
“下次小心点。
”那一刻,我知道,她相信我可以的。
有时候,我真的好想跟爸妈说,“你们能不能多帮帮我?”但
我也知道,他们是想让我独立。
就像那次我考试没考好,他们没有
责怪我,反而鼓励我下次努力。
我知道,他们相信我。
放手,不是不爱,是更深的爱。
感谢我的爸妈,因为他们,我
学会了独立,也学会了坚强。
我相信,无论未来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能勇敢地面对。
这就是他们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小班教案妈妈快放手
![小班教案妈妈快放手](https://img.taocdn.com/s3/m/c7ef080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4.png)
小班教案妈妈快放手简介小学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尤其是小班教育。
在小班教育中,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孩子进入小班后,有些家长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和帮助孩子,往往过度干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在小班教案中,妈妈们需要学会放手,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建议,帮助妈妈们更好地放手。
为什么要放手1.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放手让孩子有机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性。
2.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们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和应对困难时,他们会更加自信,并愿意接受新的挑战。
3.促进孩子的成长:放手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失败中学会总结和反思,从而不断成长。
如何放手1.给孩子适当的选择权:妈妈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选择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决定一些小事情,如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等。
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
2.不要代替孩子完成任务: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要立刻代替他们去解决问题,而是可以给他们一些指导和建议,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3.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妈妈们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兴趣班或团体活动,让他们接触到新的事物和人群,从中学习和成长。
4.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妈妈们应该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及时解决问题,避免过度干涉。
小班教案实施1.规划每天的活动:妈妈们可以规划孩子每天的活动,包括学习、游戏和休息等,并与孩子一起制定时间表,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2.设立学习目标:为孩子设立适当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同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内容。
3.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妈妈们可以为孩子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如绘本、游戏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鼓励孩子交流与合作:在小班教育中,鼓励孩子与同伴交流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妈妈们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和游戏,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
结语小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妈妈们应该学会放手,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和成长的空间。
家教点滴 对于孩子,放手而不是放任不管
![家教点滴 对于孩子,放手而不是放任不管](https://img.taocdn.com/s3/m/28842931f12d2af90242e6bf.png)
家教点滴对于孩子,放手而不是放任不管对待孩子我们可以采取轻松的教育方式,不禁锢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让孩子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
我想这是我们对孩子放手的意义所在。
放手并不等于放任不管,在孩子年龄偏小自主能力比较弱的时候孩子要在我们视线范围之内活动。
记得有一次看新闻上面报道说一个妈妈为了考验孩子的独立能力,让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独立乘坐公交车回家,他在后面远远的跟着结果一不留神孩子走丢了最后只有报警。
也许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教育方式可以适当的改变一下。
一、适当的放手,让孩子独立面对带妞妞出去玩,总会听到很多家长抱怨,我们家孩子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吃饭、穿衣服、收拾玩具……天天等着我来帮他。
其实孩子自己都能干,只是家长们没有给他们时间。
孩子从1岁以后我们就需要开始锻炼孩子独自完成事情的能力,就拿穿衣服来说,刚开始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穿,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已经具备了独自穿衣服的能力,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今天妈妈帮你穿袖子,你来拉衣服吧!”“妈妈帮你穿一只袖子好不好?”“妈妈把衣服变成山洞,你自己钻进来吧!”“今天宝宝来自己钻山洞吧!”循序渐进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教会孩子独立完成,切记不可直接把事情抛给孩子。
二、放松的空间,但不能放任其自由拿出玩具给孩子,自己在旁安静的看护,很少与孩子有交流,父母可能会看手机。
这样的场景在游乐场很常见。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可以自主地进行探索,自己不过多干预,只在孩子有需要帮助的情况下才会出手,他希望孩子可以自己玩。
但是对于三岁之后的孩子,爸爸陪着玩的孩子会更健康、聪明、快乐。
并且陪伴并不是机械的看护,“放养”也并不是“放任”,而是真正地和孩子建立起连接。
因此,爸爸、妈妈和孩子全部参与其中,我们会看到孩子的脸上绽放的笑容。
陪伴不等于看管和任其发展,这只会让孩子的心越来越远。
和孩子一起互动,宝宝的喜怒哀乐参与其中,感知其中,才是最好的陪伴!放手不是放任不管,需要我们有更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责任感,来确保孩子的安全。
妈妈学会放手的文案
![妈妈学会放手的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8ec7b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b.png)
妈妈学会放手的文案
妈妈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抓得太紧了?就像手里攥着
一把沙子,越用力,流失得越快。
我记得我小时候,妈妈总是事无巨细地照顾我,从穿衣吃饭到写作业,她样样都要操心。
我稍微有点自己的想法,她就紧张得不行,仿
佛我一离开她的视线,就会出什么大乱子。
有一次,学校组织户外活动,我特别想去。
可妈妈担心这担心那,
就是不同意。
我哭着求她,她才勉强答应。
结果呢?我玩得特别开心,也没出任何问题。
那时候我就在想,妈妈为什么就不能多相信我一点呢?
再看看邻居家的孩子,他妈妈就懂得放手。
让他自己学着做饭、洗
衣服,自己安排学习时间。
那孩子不仅生活能力强,学习成绩也很棒。
妈妈们,难道你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这样独立自信吗?放手并不
是不管不顾,而是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就像小鸟总要离开巢穴
才能学会飞翔。
总是紧紧抓着孩子,孩子怎么能有机会去探索世界,去锻炼自己呢?难道要等孩子长大了,还什么都不会做,才来后悔当初没有放手吗?
所以啊,妈妈们,该放手时就放手吧!让孩子去经历风雨,他们才
能茁壮成长,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
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精选作文
![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精选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6544664b35eefdc8d333f2.png)
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精选作文今天,因为临时有任务要出差到漯河,一时又找不到可以照顾孩子的人,不得已,我只好狠下心来,给孩子留下吃午饭的钱,让女儿带上备用的手机,交待好各种注意事项,千叮咛万吩咐后踏上了旅程。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一路上反思自己这样放手让孩子们单独在家的利弊,还有各种可能会出现的状况,越想越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
自己是不是胆儿太大了,毕竟他们一个是九岁、一个是七岁的孩子呀,万一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该怎么办?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到了十二点十分,到了和孩子们约好的通话时间。
当我的手机铃声响起,屏幕上出现那个温暖的电话号码时,我的心情是多么舒畅!“妈妈,我们已经到家了,我马上带弟弟下楼去吃饭。
放学时我在门卫室找阿福找不到,找了一圈,却发现他挤在卖河蚌的摊前看河蚌,让我着急了好一阵子。
妈妈,你回来要批评他,让他别乱跑。
”好孩子,好女儿,你只是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当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却要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
谢谢你了,我的好孩子!到了下午一点,手机铃声再一次响起,电话里是孩子们愉快的声音:“妈妈,我们吃过饭了。
”“妈妈,我下午有英语课,我正在写英语作业,写完后我和姐姐就开始睡觉了。
”……怎么了?孩子们怎么有一种自由的欢悦?是自己独立的成就感和骄傲感?我放下了悬着的一颗心,开始期待下午两点钟的电话。
要是两点十分电话铃声不响起,那可能就是孩子们在梦乡里睡熟了。
下午两点一分,期待中的手机铃声再次响起,女儿的声音听起来就像天籁:“妈妈,我们就要到学校门口了,您放心吧!”一颗心终于放进肚子里了!我出差的这一天,孩子们完全按照在家商量好的路线完成了独立上学、放学、吃饭、睡午觉、做作业,在手册的时间内跟我保持联络,他们的自理能力真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以前也有出差的时候,但每次都请亲戚或朋友帮忙照顾他们几天,这可是他们第一次完全独立在家过的一天呀。
也许,适当的放手能让孩子们学会更加独立,对孩子们的成长更有帮助。
但这也是我的无奈之举,我要尽量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尽可能在一个安全、可控的情况下放手,让孩子们学会独立,让他们安康快乐地成长。
放手是让孩子变得更好
![放手是让孩子变得更好](https://img.taocdn.com/s3/m/a425eef0240c844769eaee61.png)
放手是让孩子变得更好许多的爸爸妈妈和老一辈的家长们对孩子都是打不得骂不得,一直保护着孩子,简直到了溺爱的程度。
事实上,这种疼爱孩子的方式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爸爸妈妈要学会适当的放手,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加优秀。
1、为了更好地成长现代社会物质条件丰厚,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什么都不缺,一直得到爸爸妈妈百般的呵护,所以很多本该孩子自己具备的能力,现在却没有了。
那么,孩子长大以后,爸爸妈妈不在他身边的时候该怎么办?因此,爸爸妈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成长,经历过摸爬滚打,孩子才能够真正长大。
2、从小事入手如今爸爸妈妈普遍犯的毛病是孩子要什么就都给他准备好,孩子都不用动手了,喝水要喂,吃饭要喂,房间搞乱了,爸爸妈妈给孩子整理,不小心摔倒了也要爸爸妈妈抱着起来……类似这种,不胜枚举。
如果想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就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水要自己喝,饭要自己吃,房间弄乱了要自己收拾,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很多的好习惯,整个人也会变得更加优秀。
3、注意事项除了在小事上要注重让孩子自己独立地去做,在思想方面也要让孩子有“自我”意识,爸爸妈妈在放开手的同时也要在思想上放开手,不然就是放手不彻底。
思想上的放手就是爸爸妈妈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要给孩子一定的支持。
在孩子获得成功的时候要嘉奖和表扬,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这样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爸爸妈妈的希望,这种念头是好的,但这并不代表着要给孩子“包办一切”,爸爸妈妈一定要把握好度,适当的放开手,让孩子自己成长,这样孩子才会变得更加优秀。
许多的爸爸妈妈和老一辈的家长们对孩子都是打不得骂不得,一直保护着孩子,简直到了溺爱的程度。
事实上,这种疼爱孩子的方式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爸爸妈妈要学会适当的放手,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加优秀。
1、为了更好地成长现代社会物质条件丰厚,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什么都不缺,一直得到爸爸妈妈百般的呵护,所以很多本该孩子自己具备的能力,现在却没有了。
放开手脚,还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世界论文
![放开手脚,还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世界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6b19ac02d276a200292e80.png)
放开手脚,还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世界论文放开手脚,还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世界单位:姓名:邮编:摘要:独立性也称为不依赖性,通常是指善于自我决策,独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并实施解决问题的行为所反应出来的个性品质。
它渗透于个体的集训、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是极其重要的人格特征之一。
作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它表现在各种生活情景和个人发展的各阶段,影响着个体的意志品质、性格和气质表现,影响着个体的整个心理面貌(这些影响在幼儿期显示得更为突出),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未来社会价值的实现。
作为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独立性品质影响着幼儿的认知活动,影响着幼儿个体认知图式的发展以及发展方式。
(如自学能力,思维的独立性等便是独立性品质在幼儿学习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关键词:独立解决问题正文: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自己的幼儿是关爱倍佳,事事包办,幼儿们独立做事的机会也就减少了,导致很多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意志薄弱。
从而养成很多的幼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
但是当今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需要具备良好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选择、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才。
如果你一味的对幼儿能力所能及的事情包办的话,你幼儿长大后很能在社会上立足。
我们经常能从报纸上得知:某某少年奇才提前几年进入大学,但不久由于其生活能力不能自理,退学在家。
所以我们培养幼儿的首要任务就是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以前几方面入手:一、培养幼儿独立的意识和能力许多国外的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意识能力的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
当孩子8、9岁的时候让他们去送牛奶、送报纸。
大一点的孩子16-19岁这些人占社会总体打工人数的70%—80%。
有些国家的家长等自己的孩子成年(18岁)后就不再承担孩子的抚养费,让孩子从家中搬出去,完全独立自主地生活。
在这种教育方式中,让孩子得到了社会实践的经验,逐渐具备了独立的意识和能力。
妈妈心得体会感悟(3篇)
![妈妈心得体会感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b9472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e.png)
第1篇自从我成为了一个母亲,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那个无忧无虑、只为自己考虑的女孩,变成了一个时刻牵挂孩子、为孩子默默付出的母亲。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也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平衡家庭与工作,如何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和感悟。
一、母爱的力量自从有了孩子,我才发现母爱是如此伟大。
那种对孩子的牵挂,让我愿意付出一切,只为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每当孩子生病时,我总是焦急万分,日夜守候在孩子身边,直到孩子痊愈。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耐心,学会了包容,学会了无怨无悔地付出。
1. 母爱如山孩子出生后,我深感责任重大。
为了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我努力工作,挣钱养家。
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母爱如山,让我有了无尽的力量。
每当遇到困难时,我都会想起孩子那期盼的眼神,让我勇敢地面对一切。
2. 母爱如水母爱如同细水长流,滋润着孩子的心田。
在我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
每当孩子遇到困惑时,我会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母爱如水的关爱,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加自信、坚强。
二、平衡家庭与工作成为母亲后,我意识到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
为了既能照顾好家庭,又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
1. 合理安排时间为了兼顾家庭与工作,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
每天早晨,我会提前为孩子准备好早餐,送他们上学;晚上下班后,我会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陪伴他们完成作业,共同度过美好的亲子时光。
2. 学会沟通在家庭与工作之间,沟通是关键。
我会与家人分享工作中的喜悦与困惑,同时也会向同事请教如何更好地平衡家庭与工作。
通过沟通,我们共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家庭与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教育孩子健康成长教育孩子是母亲的重要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1. 言传身教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为了让孩子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长对孩子放手的感悟
![家长对孩子放手的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006df24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7.png)
家长对孩子放手的感悟作为一名家长,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放手的时刻。
虽然这个过程很不容易,但是它却能让孩子更加自立、自信、独立和成熟。
下面是我对孩子放手的一些感悟:一、适时放手是必要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我们的引导、帮助和照顾。
但是,如果我们一直担负着所有的责任,孩子就会变得过于依赖我们。
所以,适时地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和承担责任,是他们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也能够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自立。
二、放手需要慢慢来在让孩子独立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孩子的能力和成长程度。
如果我们太快地放手,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法应对新的挑战而感到沮丧和不安。
因此,我们需要慢慢地引导孩子,帮助他们逐渐适应新环境,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
三、信任是关键当孩子独立时,我们需要对他们充分信任。
我们需要相信他们的能力和自主性,不要总是对他们进行干预和监管。
当孩子有了信任和空间,他们将会更加自主和自信,他们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新事物和新机会。
四、耐心和支持是必须的放手并不容易,然而,我们必须要有耐心。
我们需要支持孩子,帮助他们克服面对世界的困难,也需要帮助他们确定自己的目标并付诸实践。
尽管他们会犯错,我们需要给予批评和指导而不是惩罚,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在成长中得到更好的教育。
五、握住放手的节奏让孩子独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而成功地完成这一过程需要我们把握放手的节奏。
我们需要逐渐转移责任,提高孩子的自立性并让他们在适当的时候尝试新事物和新挑战。
有时,我们需要也要给孩子一些自由和决策的权利,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我成长。
在让孩子独立过程中,我们需要向他们传递的就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坚韧、自立、自信和勇气。
让孩子独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我们需要始终坚信自己的实力,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个健全的成长环境,并逐渐适应她们的新生活。
如何让孩子独立做作业?
![如何让孩子独立做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e67691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5.png)
1、家长要学会放手。
不仅在学习中放手,在每天的生活中也是。
在每天的生活中独立,一点一点的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中。
比如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干净,地上的垃圾,书架上的书籍,地上的鞋子,甚至床上的被子,都要孩子自己独立归位整理整洁。
2、要相信孩子。
在第一点的基础上,信任孩子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担心孩子完不成作业,然后自己去替孩子弄,那么就前功尽弃了。
3、要学会和孩子沟通。
告诉孩子,学习是属于你自己的事情,家长有家长自己的事情,比如每次给你做饭是我的事情,每次做饭我都没有让你来陪着我一起是吗。
所以你自己的作业你要学会自己完成。
为自己负责任。
4、帮孩子建立一个作业时间表。
确认好每天每个科目的完成时间目标,特别提醒,孩子的休息时间也必须包含在计划表里。
让孩子每天都按照指定计划去完成。
让他们要非常清楚离下一个阶段时间还有多久。
包括离上床睡觉的时间千万不要随意施压,不要催促。
5、给孩子支持。
一是孩子写累了,休息的时候可以喝一杯牛奶、吃点水果补充点儿能量,二是提前跟孩子说遇到了困难可以随时求助爸爸妈妈。
所以,父母根本不需要一直盯着管着,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把责任和权利都交给孩子,让他独立自主的完成,但需要支持时可以随时得到帮助。
这样孩子就会很有被支持感,就能更好的写作业。
6、巧设娱乐点。
把做作业和娱乐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和孩子一起安排写作业时,可以跟孩子定一个写完后的娱乐活动,比如一起去附近公园玩,在家玩会儿游戏、看会儿动画片或是和其他小朋友出去玩轮滑、打球之类的同伴活动。
这样孩子就有一个盼头,也是写完作业后的一种及时奖励,孩子写作业就能更加的投入和高效。
1、在孩子独立完成作业时,孩子可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有效的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理解的知识,并加深记忆。
2、独立思考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之一。
在完成作业时可促使大脑积极思考,提升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
小班社会妈妈快放手教案
![小班社会妈妈快放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6d6b8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1.png)
小班社会妈妈快放手教案1. 介绍本教案适用于小班社会课程,在教授儿童独立性和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帮助妈妈们学会适时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完成一些日常生活的小任务。
通过培养儿童自理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独立性,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 目标•帮助妈妈们理解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提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让妈妈们能够逐步放手•培养小班儿童的自理和合作能力3. 教学内容1.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孩子从小培养自理能力的好处–自理能力对孩子日常生活的影响2.自理能力培养方法–逐步培养孩子完成简单任务的能力–鼓励孩子自己穿脱衣物、洗手、整理书包等–制定合理的任务目标和时间安排–提供儿童适用的自理工具3.合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小组活动–鼓励孩子与同伴互相帮助和合作–学习分享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4.辅助技巧–妈妈们在培养自理能力过程中的辅助方法–如何给予儿童适量的帮助和引导–如何在孩子自己完成任务时给予肯定和奖励4. 教学步骤1.引导妈妈们明确培养自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和目标2.给妈妈们介绍自理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技巧3.提供实际案例和示范,让妈妈们了解如何逐步放手4.教授合作能力的培养方法和策略5.分组讨论和分享妈妈们的实际情况和困惑6.提供辅助技巧和建议,帮助妈妈们克服困难7.引导妈妈们制定个性化的计划,逐步让孩子们更加独立完成任务5. 教学评估1.观察妈妈们在讨论和分享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2.观察妈妈们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应对能力3.收集妈妈们对于教学内容的反馈和意见4.综合评估妈妈们在培养孩子自理和合作能力过程中的改变和成效6. 提示与注意事项•妈妈们应适时放手,不过分干预孩子的行为•鼓励妈妈们与孩子一起制定行动计划,并提供肯定和鼓励•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任务,但不应强求,要给予适量的帮助和引导•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互动和积极参与,提供案例和实例以激发妈妈们的思考和讨论7. 结束语通过本教案,妈妈们将更加理解并能够适时放手,培养孩子自理和合作能力。
高情商孩子,八种能力必须有!
![高情商孩子,八种能力必须有!](https://img.taocdn.com/s3/m/ee7bbbc80c22590102029d83.png)
放手,让孩子自由奔跑——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为人父母,是否想过自己的孩子也需要自由,他们不是一块泥巴,想捏成什么样子就捏成什么样子。
放手吧,给孩子一片草地,让他们自由奔跑。
1.爱他,就给他自由到了吃饭的时间,而孩子的画还没有画完呢,所以他告诉妈妈他不想吃饭。
可是,妈妈会用各种方式来让孩子先吃饭,然后去画画。
到了上班的时间,孩子还没有准备好呢,他告诉妈妈他现在不想去幼儿园。
可是,妈妈有时候由于上班快要迟到了,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从而对孩子大发脾气。
到了睡觉的时间,孩子还没有困意,所以他不想睡觉。
可是,一般情况下父母都会让孩子闭上眼睛,劝孩子“一会儿就睡着了!”下雨了,孩子出去玩水。
“别去,小心把衣服弄脏了!”“小心冻感冒了!”周末了,孩子想和小朋友在楼下玩会儿。
“不要去,小心人家欺负你!”……不知道父母有没有想过,这些行为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在当代,孩子的负担太重了,大家都在口口声声说给孩子减负,可是这似乎成了一句口号,成了一句有名无实的谎言。
而大人就是这谎言的缔造者,孩子身处其中却没有一点自主权。
“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确,每一个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他们爱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将来。
但是,爱需要一定的限度,爱要让孩子感到幸福,而不是给孩子以压力,给孩子的生活套上无形的枷锁。
一个老太太在家里带孩子,其中两个孙子、一个外孙。
一天中午,老太太做好了饭,叫孩子们赶紧吃饭。
可是,这时候动画片正演到精彩的部分,孩子们正看得津津有味,老太太却强行把电视关了。
孩子们都很无奈,可是也没有办法,他们只好抱住奶奶(外婆)的腿,让他们把这集看完。
可是,老太太说什么也不干,就是逼着他们去吃饭。
有个孩子很无奈地说,我真不想活了,连看电视的自由都没有。
小小的孩子竟然说出了这么震惊的话。
作为父母,是否想过自己做了什么,让孩子产生了这种想法。
在生活中,一个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不是靠父母的教育,而是要给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
放手,让孩子独立面对挫折
![放手,让孩子独立面对挫折](https://img.taocdn.com/s3/m/5577884571fe910ef12df8e2.png)
放手,让孩子独立面对挫折摘要:众所周知,我国“独生子女”颇多,因此大多家庭把子女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到大,凡事大人“包办代替”,为孩子铺设好了一条条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的阳光大道,让他们看不到失败,不知道烦恼、苦难为何物,丧失了太多锻炼自己的机会,错过了人生的很多风景。
久而久之,致使孩子在突如其来的挫折面前无所适从、无法面对、萎靡不振甚至退缩不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最后,经不起生活的检验和摔打而成为彻底的弱者、彻底的失败者。
那么如何让孩子在成长道路上从容面对挫折与困难呢?一句话:请家长们学着大胆地放手,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承受人生风雨的磨练,学会独立面对挫折。
关键词:挫折放手独立自主众所周知,我国“独生子女”颇多,因此大多家庭把子女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到大,凡事大人“包办代替”,为孩子铺设好了一条条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的阳光大道,让他们看不到失败,不知道烦恼、苦难为何物,丧失了太多锻炼自己的机会,错过了人生的很多风景。
久而久之,致使孩子在突如其来的挫折面前无所适从、无法面对、萎靡不振甚至退缩不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最后,经不起生活的检验和摔打而成为彻底的弱者、彻底的失败者。
那么如何让孩子在成长道路上从容面对挫折与困难呢?一句话:请家长们学着大胆地放手,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承受人生风雨的磨练,学会独立面对挫折。
一、与挫折面对面,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意识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因此,教师或家长必须利用生活中的一些自然情况,教育孩子把各种挫折转化成自己锻炼成长的摇篮,并积极地去克服。
如春天来了,孩子们又开始成群结队地滑旱冰了,我儿子开始迷恋。
星期天,我们一起去买了旱冰鞋。
回到楼下,他就迫不及待地穿起练习。
谁想到重心不稳,接连摔了两跤。
这两跤让他在眼泪中明白,滑行得潇洒并不容易,疼痛中让他胆怯了。
但看到小朋友们来去自如的身影,他眼中流露出羡慕的目光。
最后,他把视线投向我,我明白他的意思,赶紧说:“对不起,我还有事,没时间扶你,你自己扶着栏杆慢慢练习吧,相信你会成功的。
小班妈妈快放手教案
![小班妈妈快放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d3958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2.png)
小班妈妈快放手教案简介本篇文档旨在为小班妈妈们提供一份快放手的教案,帮助妈妈们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在学校和生活中成为自信、自立的个体。
目的本教案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系列的活动和指导,帮助小班妈妈们逐步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的小任务,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主意识。
教学内容1.清晨起床–打开闹钟,自己起床。
–自己穿衣服,整理床铺。
–洗漱,刷牙洗脸。
2.早餐准备–自己洗手。
–从杯子里倒水,自己倒一杯牛奶。
–选择食物,如面包、水果等。
3.上学准备–自己整理书包,确认书包内的物品齐全。
–穿鞋子、系鞋带等。
4.放学回家–按时到家,自己打开门锁。
–放下书包,自己整理书桌。
–洗手,准备午餐。
5.午餐准备–自己洗手。
–根据食谱,自己制作简单的午餐。
–饭后自己清洗餐具。
6.午休时间–自己收拾床铺,准备午休。
–平静地躺在床上,休息片刻。
7.下午学习–自己完成课堂上的活动。
–主动问问题,与老师和同学们互动。
–完成作业,自己整理书包。
8.放学回家–按时到家,自己打开门锁。
–放下书包,自己整理书桌。
–洗手,准备晚餐。
9.晚餐准备–自己洗手。
–根据食谱,自己制作晚餐。
–饭后自己清洗餐具。
10.洗漱睡觉–自己洗漱,刷牙洗脸。
–整理床铺,准备睡觉。
–早早上床,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教学方法1.渐进式教学:逐步引导孩子独立完成一项任务,并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
2.榜样示范:妈妈们可以在孩子面前展示出正确的行为示范,让孩子学习模仿。
3.鼓励自主意识:引导孩子思考、表达自己的意见,并鼓励他们做出独立决策。
教学提示1.鼓励孩子自己尝试,即使发生错误也要给予鼓励和正确的指导。
2.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动作解释每个任务的步骤,避免使用复杂的语言和长句子。
3.在孩子独立完成任务后,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结束语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案中提到的任务只是一部分示例,妈妈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自行扩展。
让孩子逐步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的小任务,将成为他们未来的宝贵财富。
孩子独立成长家长放手的金句
![孩子独立成长家长放手的金句](https://img.taocdn.com/s3/m/0aa3a01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e.png)
孩子独立成长家长放手的金句“独立成长”是每个孩子必须经历的阶段,该阶段发生在儿童从小学到高中的年龄段。
如何引导孩子独立成长,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发展自反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这是每个家长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家长放手的金句:1. 让孩子从小做家务每个孩子都应该学做家务,这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促进孩子的独立思考。
家务活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并使孩子能够更好地负责自己的责任。
家长应该给孩子们普及家务的重要性,并让他们参与到家务事中。
2. 鼓励孩子成为独立的决策者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应该给他们一些建议,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这样可以鼓励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决策者。
这将使其更自信和具有责任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 不要为孩子承担全部的责任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成功,但有时他们会为孩子承担过多的压力。
这会使孩子们失去成长的机会。
家长需要鼓励孩子克服自己的挫折,让孩子们拥有解决问题的技能。
4. 允许孩子自己面对挫折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不要过快地介入。
家长需要鼓励孩子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个过程虽然会有些痛苦,但会让孩子在成长中更加坚强,更有自我掌控能力。
5. 认识到孩子的能力和兴趣家长应该学会和孩子谈论他们的兴趣和能力,并协助他们开展自己的爱好。
这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要素,我们应该让孩子们选择自己的道路,在家长的引导下,让孩子们发展自己的潜力。
6.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导师尽管家长需要让孩子们独立成长,但家长还是孩子们的第一位导师。
家长需要注意到孩子们的行为和态度,并定期交流。
这没有什么是比心与心的沟通更重要的。
总之,家长应该信任孩子,需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让孩子们克服困难,并取得更大的成功。
正确的引导可以帮助你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并成为在未来成为一个独立和自主的人。
让孩子独立,但要学会如何放手 - 启蒙教育
![让孩子独立,但要学会如何放手 - 启蒙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b85512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3.png)
让孩子独立,但要学会如何放手- 启蒙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包办孩子的所有事情,已成为许多年轻父母的教育方针,这种意愿值得表扬,但您是否想过:如果所用方法不当,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前段时间带妞妞去公园,公园的中央有一个“爬梯”,几个孩子通过绳子编结的十字网爬上爬下!当时我正陪着妞妞玩沙子,忽然听到大哭的声音,扭头看去,发现一个胖胖的可爱小男孩紧紧抱着横木、脚踩着绳网大哭:“妈妈,妈妈,快抱我下来……”!一看便知是小男孩自己勇敢的爬了上去却不敢下来了。
爬梯旁站着一位女士,一脸怒气,想来就是小男孩的妈妈了:“你自己下来啊”!小男孩大哭:“我不要,我不敢,妈妈,妈妈,快抱我下来啊……”,凄惨的哭声中已带有明显的心理恐惧,周围的人们纷纷看去,女士仍站定不动,但脸上的怒气更重了:“不许哭,自己下来,怎么上去的怎么下来!快点”!男孩的哭声越加悲惨,女士的吼声愈加强烈.我虽觉女士做法不妥,但也缺乏勇气去处理人家的事情!几分钟的虐心哭声后,一位年龄偏大阿姨走上前去,说:“小朋友不要哭啊,你能自己上去就能自己下来的!来,跟着我说的做,先把这只脚放下来,对的,然后这只手抓住下面的绳子,很好,我们继续往下啊……”,小男孩的身体逐渐往下移动,哭声也渐渐减弱,很快就安全着路!那位阿姨继续鼓励小男孩:“看,你已经学会如何下来了吧?!你自己可以做到的,为什么非要依赖妈妈呢?!来,我们再来试一下好吗?”小男孩高声喊着“不要不要”一溜烟儿跑开了,想来那长时间的恐惧足以让他很久不会再来玩这个项目了吧?!面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每一位家长都会遇到相似的情形,您又会怎么做呢?在那位阿姨出面之前,我不停的说着我的做法,和阿姨的做法完全相同!是的,我自是认同阿姨的教育理念,更是佩服阿姨走出来的勇气,或许我们都应该有份“管他人家庭教育”的勇气吧,毕竟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花朵,都应该得到更好的引导!当然那个男孩的妈妈用的方式太牵强了,想让孩子独立,但要看用什么妥当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妈多放手,让孩子快独立!
喜欢越界的父母总是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关心,事无巨细地关心,其实他眼里没有孩子,他只是变相地表达了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
尽管都是打着“关爱”和“教育”的旗号,但传递的总是令人厌烦的气息,孩子不会从中体会到爱和教育,只能体会到被侵犯。
好多朋友可能都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某天某县官在衙门办案,堂上跪了两妇人,中间放一个不懂事的幼儿。
两个妇人都声称孩子是自己的,自己才是亲妈,对方是假冒的。
县官思忖片刻,采取了让两位妇人“抢孩子”的招术,结果快有了结果,县官断定孩子是先放手妇人的,让衙役把抢到孩子的妇人拿下,众人无不对此表示赞同和钦佩。
死活不放手的母亲,不能说她不爱孩子,但她更爱自己的占有欲。
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两年前,有媒体报道一位妈妈陪儿子睡到19岁,甚至孩子上大学到另一个城市后,妈妈辞职到大学附近租房子来陪儿子,理由是儿子离不开她。
人们对这位妈妈多有批评,网上甚至有人猜测这位妈妈是否有乱伦倾向,或至少是“精神乱伦”。
乱伦之说我倒不十分相信,我宁可相信这位妈妈的做法,是由于教育上的蒙昧和人性中的自私所致。
而且这种蒙昧和学历无关,在当代生活背景下,它是自然天性退化的后果。
现在越来越明显的一个社会问题是,父母在孩子年幼时不肯和孩子亲近,把孩子扔给老人或保姆,理由是要赚更多的钱,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或者是迷信某种冷酷的“育儿经”,比如“挫折教育”、“孩子不能多抱”、“哭声免疫法”等育儿邪教,美其名曰培养独立性。
这些错误认识使母子间丧失早期的亲密接触机会,没有建立起畅通的理解渠道,彼此理解就变得困难。
待孩子成年后,父母往往是一方面对当初冷落孩子的做法感到后悔,有强烈的补偿心理,生硬地要塞给孩子很多东西;另一方面又有讨债心理,希望孩子回报自己的付出,听话并且和自己亲近。
而孩子又不可能配合得很好,于是摩擦不断。
颠倒的亲密顺序,让母子双方都感觉困惑。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旅游团,团里有一对母子,母亲是大学教授,已退休。
儿子是独生子,当时已36岁,有份不错的工作,尚未结婚,也没有女朋友。
两人都修养良好,母子关系看起来很融洽,走到哪里都形影不离。
但在十几天的旅行中,大家慢慢发现,教授对儿子管得实在太多,像管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
从吃饭到买纪念品,什么事都要干涉一下,儿子总是很听话,母亲让干啥就干啥,整个人也显得有些幼稚。
有一天晚上我们十几个人在一起喝啤酒,一边聊天一边唱歌,十分愉快。
教授不喝酒,也不喜欢听歌,和大家聊了一会儿说累了,要早些回房间睡觉,然后一边起身一边很自然地喊儿子“咱们走吧”。
她儿子很明显当时并不想回房间,还想再喝一会儿,但他似乎并不敢提出这个要求,有些犹豫。
看他这样,我们几个人忍不住替他求情,希望教授自己先回房间,让儿子再玩一会儿。
教授淡淡一笑,轻柔却不容置疑地说:我知道他酒量,可以了,今天不能再喝了,走吧,早点回去休息。
儿子尴尬地冲我们笑笑,无可奈何地站起身,乖乖地跟着妈妈走了。
大家虽然都没再说什么,但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很遗憾,也很感叹。
妈妈不允许儿子独立,儿子就只能永远做小男孩,哪个成年女人愿意和一个小男孩结婚呢?
“啃老”或许并非全是年轻人的错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啃老”现象,不少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不去找工作,或是结婚了还事事依赖父母,不仅经济上不能独立,心理上也离不开奶嘴。
批评者的矛头总是指向年轻人,认为他们之所以“啃老”,是出于懒惰和不思进取,甚至有人提议要通过立法来禁止“啃老”。
这种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子女的做法并不公平。
孤立地对年轻人进行道德否定,使人们无法看清问题的真正根源,也无法找到解决的出路。
自己会走路的人,谁愿意被人天天搀着走?如果能自立,谁愿意一直被父母供养?“啃老族”
在本该蓬勃发展的年龄却出现意志瘫痪,这种状态和他们的成长史脱不了干系。
我接触过一些“啃老”的年轻人,他们的成长总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父母很少有分离意识,一直包办,不肯让孩子独立;与此同时,又一直对孩子的种种不能独立充满指责和鄙视。
孩子在不知所措中慢慢变得惰性十足并且厚脸皮,最终罹患自尊缺乏症和精神侏儒症。
全心爱孩子并不意味着要丧失自己
“出于爱收回展开的手,并且作为赠予者保持着羞愧之心,这乃是最艰难的事了。
”这道难题在当代社会中,更有赖于通过文化进化获得良好的第二禀性而完成。
防止过度干扰孩子的生活,除了树立相关意识,另一个重要办法是母亲应该发展自己的事业和爱好,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
全心全意关爱孩子,并不意味着需要丢失自己。
爱孩子的妈妈也可以穿得漂亮,吃得优雅,玩得愉快。
如果一个母亲除了工作或家务没有其他爱好,没有朋友,不爱逛街、不爱看书、不打麻将,不懂时尚,那么很可能她的唯一爱好就是全面参与孩子的生活,这会使得分离变得分外困难。
不愿分离的妈妈往往会以一个苦情妈妈的形象出现,从年轻到老都活得苦兮兮的,这会让孩子难过和歉疚,对他的成长和幸福并没有好处。
所以,不要做苦行僧式的妈妈,要做享受人生的妈妈。
只有妈妈活得幸福快乐,孩子才能真正幸福快乐。
爱包办的父母,最初遇到孩子的“独立战争”时,会悲伤和不适,但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看,肯定是欣慰的,毕竟绝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得幸福。
如果他们看到你离开他们也过得不错,就会慢慢适应这种变化,并慢慢悟到母爱是个逐渐分离的过程这个道理。
最后,以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一首诗作为本文的结束,这首诗值得每个母亲去传诵:
《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属于你
他们是生命的渴望
是生命自己的儿女
经由你生与你相守
却有自己独立的轨迹
给他们爱而不是你的意志
孩子有自己的见地
给他一个栖身的家
不要把他的精神关闭
他们的灵魂属于明日世界
你无从闯入梦中寻访也将被拒
让自己变得像个孩子
不要让孩子成为你的复制
昨天已经过去
生命向前奔涌
无法回头川流不息
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
幸福而谦卑地弯身吧
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远方送往无际的未来爱——是孩子的飞翔
也是你强健沉稳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