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家界民俗旅游资源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张家界民俗旅游资源文化
一、张家界旅游资源概括
张家界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张家界位于湖南西北部气候不仅适合动物的繁衍与植物的生长,更适合观光旅游。同时张家界历史悠久,它的前身――大庸市,早在新石器时代,大庸澧水两岸就有人类活动了。并且张家界是少数民族地区,总人口达160多万,其中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近70万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绚丽多彩的风情习俗。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杨家界自然保护区四大景区构成的核心景区。
(一)、张家界的地理位置及旅游资源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西北部,距省会长沙398公里(以市政府所在地永定区计算)。它的地理位置坐标是:北纬28°52′至29°48′,东经109°40′至
111°20′。东与常德市的石门县与桃源县交界,南与沅陵县毗连,西与永顺县、龙山县接壤,北与湖北省的鹤峰县与宣恩县为邻,总面积9563平方公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总人口达150万人(其中苗族、土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近60万人)。
张家界市位于武陵山脉腹地之中。全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与驰名中外的佛教
圣地梵净山便是它的主峰。武陵山脉由梵净山分支进入湘西与鄂西,然后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省的来凤县与湖南省的龙山县进入历山、桂英山与青龙山;中支则进入澧水以北的天星山、朝天山、金龙山与白云山;南支进入石柱山、羊峰山、天门山、大龙山与天台山。这三支山脉经过市辖两区、两县后,其走向由西向东,由慈利、石门向洞庭湖沉没并自然消失。所以,张家界市的东北部实际上是处在山峰与湖区的交接处(或叫接合部)。
(二)、张家界的民俗文化简述
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张家界市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土家族、苗族、白族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密切交往,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民俗文化,但是张家界市境内少数民族以土家族为主体。当地土家族的民俗风情构成了张家界民俗旅游的主要内容。
1、张家界民俗文化较其他民族的特殊性
张家界是少数民族地区,总人口达160多万,其中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近70万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绚丽多彩的风情习俗。
张家界又以土家族为最具代表性和特色的民族!
张家界土家族属于北支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没有原始的民族文字,通用汉语。张家界土家族很多习俗一直沿袭至今,保留了很多原汁原味的土家民俗文化。简单归纳张家界的土家族文化主要体现在其物质、非物质两个方面上,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主要体现在土家族传统习俗,民间歌舞上。因此张家界的民俗文化更具其得天独厚地理、环境、人文等各方面独有的特殊性!
2、张家界民俗文化的优势
民俗旅游的开发发展正是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良好依托和方式。同时,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所在也正是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张家界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秀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旅游发展,同时该地是至今保留着大量淳朴民风和古老习俗的少数民族居住地,人文景观独特,其独特的土家文化和风情民俗对外界具有神秘感。这就是
张家界民俗文化最大的优势所在!
(三)、张家界民俗文化对旅游行业的重要性
民俗旅游的发展可以促使民族地区更快地走上全球化道路。随着张家界民俗旅游业的日益发展,外来游客的大量涌入,随之也给当地带来了许多新鲜事物和外来文化。但是在外来文化面前民族地并不是一味的被动的来接受这种外来文化,他们也会将自己的文化传播给这些外来游客,让自己的文化随着这些游客走出本地,甚至走向世界。而一个民族他的民俗文化的世界化程度越高,会对该民族的发展越有利,同时该民族的文化也能获得更加广泛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也能采取更加主动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民俗文化是不断发展和变迁的,民俗文化的商业化过程加强了当地与外界的联系,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外界的信息带入当地有利于促进当地的对外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扩大当地知名度。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往日益增多,促使了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认同。
二、张家界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旅游业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之一。旅游业是一项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尤其是旅游业中的民俗旅游。开展民俗旅游,就需要去挖掘民俗文化的精华,从中选取可向旅游者展示的部分,在丰富外来游客的体验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从而在面临外来文化的进入之时所作的权衡取舍更具有理性。
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寻找某种途径,特别是那些在现实社会中颜色已逐渐褪去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民俗旅游正是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良好依托和方式,这些优秀文化又往往是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所在。
随着张家界民俗旅游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旅游者深入到张家界,很多以前鲜为人知的张家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被人们了解和熟悉。通过开发民族旅游资源,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可以摆脱一味追求低层次旅游开发的误区,向外来游客展示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内涵。同时外来旅游者,通过这种双向的流动和接触所带来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多方位、多层次、多侧面的碰撞和交流。这样一来,游客在游览过
程中欣赏和领略了旅游地的各种层面的文化现象,同时又将这些异域的文化信息,包括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通过摄影、摄像、亲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带回到自己原有的文化圈中,使之发生第二次文化扩散。
(一)、张家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
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旅游和文化的互动发展关系有了内涵更为丰富的诠释——现代旅游业以文化作为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借助文化提升产业品质的同时,将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型,旅游产品被注入了历史、艺术和情感的内涵,使文化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增加了旅游产业的文化附加值。这样既极大地提高了这些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强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更加增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好奇的探索和审美、求知、休闲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力度,反过来又加强了人们对本土文化内涵的挖掘,旅游目的地文化也在与外界的交流当中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民俗旅游促进了那些濒临灭亡的工艺传统、民族文化的恢复和认同,增强了民族自信,加速了民族文化世界化的进程、传播与推广,从而促进着民族文化向良性的发展方向变迁。民俗旅游为张家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为土家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各种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如以最完整的土家山寨旧址原貌为风格,于1997 年原址修复的“土家人家庭博物馆”——土家风情园,若不是因为民俗旅游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恐怕我们再也见不到这个土家人朝拜、祭祀、祈祷和节庆的“圣地”了。
1、文化价值
文化是民俗旅游的基础从一个民族人们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文化传承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中权利和义务的传递,是民族意识的深层
次积累,是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