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地理下册全册课件汇总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青藏地区课件(共39页)(共39张PPT)
(1)图中青藏铁路修建的突出困难是( A ) A.高寒缺氧 B.干旱缺水 C.草原广布 D.光照强烈
(2)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 D ) A.肥沃的冲积平原 B.山间盆地 C.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 D.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3)下列地理事物(现象)中,与青藏高原“高”“寒”
特征无关的是B( ) A.昼夜温差大
高原种植业
喜温凉农作物: 青稞、小麦、豌豆
5000m 4500m 4000m 3000m
寒冻 寒冷 温凉
温暖
无 青稞 青稞、春小麦
青稞、冬小麦
雅鲁藏布江谷地
青稞
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
青稞
豌豆
白色的是糌粑(青稞炒面和白糖),浅褐色的
是曲拉(牛奶提炼物),黄色的是酥油(奶油提炼 物),这三种东西拌在一起,味道很香甜。糌粑和 酥油茶是藏族同胞最喜爱的食品,他们也用来招待 客人。
•
7.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 顺应自 己的天 性,找 到了自 己真正 喜欢做 的有意 义的事 ,并且 一心把 它做得 尽善尽 美,他 在这个 世界上 就有了 牢不可 破的家 园。
•
8.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 受外界 的压力 ,而且 会以足 够的清 醒来面 对形形 色色的 机会的 诱惑。 我们当 然没有 理由怀 疑,这 样的一 个人必 能获得 生活的 充实和 心灵的 宁静。
•
3.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 一个心 灵。在 理论上 ,人人 都有一 个心灵 ,但事 实上却 不尽然 。有一 些人, 他们永 远被外 界的力 量左右 着,永 远生活 在喧闹 的外部 世界里 ,未尝 有真正 的内心 生活。
•
4.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 谈起。 一个人 唯有关 注心灵 ,才会 因为心 灵被扰 乱而不 安,才 会有寻 求心灵 宁静的 需要。 所以, 具有过 内心生 活的禀 赋,或 者养成 这样的 习惯, 这是最 重要的 。
初二地理下册ppt课件ppt
风光旅游的热门线路。
海南环岛游
海南是中国最南端的岛屿,拥有 美丽的海滩、丰富的热带雨林和 独特的民族文化,是海岛旅游的
热门目的地。
中国的旅游资源和开发
中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 文化等。这些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度 假休闲。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 旅游业的发展,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推广旅游品牌等。同时,中国还注重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的 协调发展,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目标。
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被誉 为“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自然风光 旅游的胜地。
故宫
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家宫殿,也是世界 文化遗产,以其宏伟的建筑和丰富的 文化内涵吸引着游客。
中国的旅游线路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 的重要通道,如今成为一条具有
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旅游线路。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中国最著名的河流景 观之一,沿岸风光旖旎,是自然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文明建设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推动经 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 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谢谢观看
初二地理下册ppt课件
目录
•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 中国的经济地理 • 中国的主要地理分区 • 中国的地方文化地理 • 中国的旅游地理 • 中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01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
中国的地理位置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背 靠亚欧大陆,面临太平洋,是一 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海南环岛游
海南是中国最南端的岛屿,拥有 美丽的海滩、丰富的热带雨林和 独特的民族文化,是海岛旅游的
热门目的地。
中国的旅游资源和开发
中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 文化等。这些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度 假休闲。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 旅游业的发展,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推广旅游品牌等。同时,中国还注重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的 协调发展,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目标。
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被誉 为“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自然风光 旅游的胜地。
故宫
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家宫殿,也是世界 文化遗产,以其宏伟的建筑和丰富的 文化内涵吸引着游客。
中国的旅游线路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 的重要通道,如今成为一条具有
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旅游线路。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中国最著名的河流景 观之一,沿岸风光旖旎,是自然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文明建设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推动经 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 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谢谢观看
初二地理下册ppt课件
目录
•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 中国的经济地理 • 中国的主要地理分区 • 中国的地方文化地理 • 中国的旅游地理 • 中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01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
中国的地理位置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背 靠亚欧大陆,面临太平洋,是一 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全册教学课件
方便排水
新课讲解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
地区:
形成差异的原因
生 活 文 主食 化
面食
米饭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盛产 小麦,秦岭—淮河以南地
区盛产水稻
新课讲解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
地区:
形成差异的原因
生 活
运动 文
项目 化
滑雪、溜冰等
游泳、赛龙舟等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冬季 气候寒冷,河流会结冰, 适合开展溜冰、滑雪等运 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河 流多、水量大,适合开展游 泳、赛龙舟等水上运动
项目
秦岭—淮河以 秦岭—淮河以南
形成差异的原因
北地区:
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
生 活
交通方 文
式 化
(农村地区)以陆 路运输为主, 汽车是人们经 常使用的交通
工具
(农村地区)水运 仍然是人们常用 的一种交通运输
方式
地区平原广阔, 河流少;秦岭— 淮河以南地区河 网密布,河流水 量大,河流不结
冰,水运发达
新课讲解
③传统文化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藏族的雪顿节、汉族的元宵节、傣族的泼水节、高山族的 丰收节等,这些也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④作息时间的差异 从南北差异看,我国南北跨纬度广,造成了南北作息时间的差异。例如,广州纬 度较低,气温较高(白天气温更高),昼夜长短变化较小;哈尔滨纬度较高,气温 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昼夜长短变化较大。从东西差异看,我国东西跨经度广, 哈尔滨位置比广州靠东,哈尔滨日出和日落的时间比广州要早。因此两地居民作 息时间差异大。
1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目 录
CONTENTS
新课讲解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
地区:
形成差异的原因
生 活 文 主食 化
面食
米饭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盛产 小麦,秦岭—淮河以南地
区盛产水稻
新课讲解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
地区:
形成差异的原因
生 活
运动 文
项目 化
滑雪、溜冰等
游泳、赛龙舟等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冬季 气候寒冷,河流会结冰, 适合开展溜冰、滑雪等运 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河 流多、水量大,适合开展游 泳、赛龙舟等水上运动
项目
秦岭—淮河以 秦岭—淮河以南
形成差异的原因
北地区:
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
生 活
交通方 文
式 化
(农村地区)以陆 路运输为主, 汽车是人们经 常使用的交通
工具
(农村地区)水运 仍然是人们常用 的一种交通运输
方式
地区平原广阔, 河流少;秦岭— 淮河以南地区河 网密布,河流水 量大,河流不结
冰,水运发达
新课讲解
③传统文化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藏族的雪顿节、汉族的元宵节、傣族的泼水节、高山族的 丰收节等,这些也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④作息时间的差异 从南北差异看,我国南北跨纬度广,造成了南北作息时间的差异。例如,广州纬 度较低,气温较高(白天气温更高),昼夜长短变化较小;哈尔滨纬度较高,气温 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昼夜长短变化较大。从东西差异看,我国东西跨经度广, 哈尔滨位置比广州靠东,哈尔滨日出和日落的时间比广州要早。因此两地居民作 息时间差异大。
1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目 录
CONTENTS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 省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 角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8页 0096页 0160页 0224页 0339页 0378页 0454页 0484页 0545页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地区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九章 西藏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附录一: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 澳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 Nhomakorabea台 湾省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 省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 角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8页 0096页 0160页 0224页 0339页 0378页 0454页 0484页 0545页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地区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九章 西藏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附录一: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 澳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 Nhomakorabea台 湾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全册教学课件(精编版)
向东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01 气温差异 02 降水差异 03 地势差异
自然环境 的差异
思考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想一想, 我国多变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 影响呢?
农业:西_牧_东_耕_、南_稻_北_麦_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_疏_西_密_
状元成才路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_高_,西部_低_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地理差异对生产的影响
牧场
渔业
地理差异对生活、文化的影响
广东早茶
西北饮食
观察下面的对话,思考产生这 活动探究
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一般午后要休 息一会儿,晚上9 点以后喜欢走上大 街,很晚才回家。
我们一般午后不
休息,晚上8点
以后,大街上就
很少有行人了。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020年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优质课件
2020年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优质课件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 文现象千姿百态。如果做一次穿越我国的旅 行,你能看到哪些不同状元成的才路 景观呢?地理上又 存在哪些差异呢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课文梳理
自己的人文地理特色。符合“旱地种小麦,
喜食面食,有民居四合院”的是( B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A.西北地区
状元成才路
B.北方地区
状元成才路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2020年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优质课件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新课导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 滔滔……”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全册课件PPT
省南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达成学习目标 1
找出主要地形区,归纳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
以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地势坦荡 一望无际
你怎么理解“黑土地” 、“黄土地”?
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 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130°E 50°N
40°N
2、地形
(1)在图上找出小兴安 岭、长白山、东北平原, 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
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2)讨论东北地区的地 形在发展农业方面的优势 有哪些?
平原面积广大,耕地多, 土壤肥沃,便于实现机 械化操作 。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东北的山脉
山 环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2)东北三省铁路、公路、管道、水路、航空等构成了四通八达 运输网,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海陆交通便利)
(3)东北三省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力量雄厚,为工 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科技力量雄厚)
(4)旧中国工业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工业集中在沿海和东北三省。 例如,鞍钢是新中国成立时规模最大的企业。(工业基础好) (5)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活动 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3.阅读图6.19,讨论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地广人 稀、农业科技水平高。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阅读材料 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东北三省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曾创造新中国的多项“工业之最”
— 1953年,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
东北的河流
达成学习目标 1
找出主要地形区,归纳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
以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地势坦荡 一望无际
你怎么理解“黑土地” 、“黄土地”?
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 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130°E 50°N
40°N
2、地形
(1)在图上找出小兴安 岭、长白山、东北平原, 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
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2)讨论东北地区的地 形在发展农业方面的优势 有哪些?
平原面积广大,耕地多, 土壤肥沃,便于实现机 械化操作 。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东北的山脉
山 环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2)东北三省铁路、公路、管道、水路、航空等构成了四通八达 运输网,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海陆交通便利)
(3)东北三省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力量雄厚,为工 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科技力量雄厚)
(4)旧中国工业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工业集中在沿海和东北三省。 例如,鞍钢是新中国成立时规模最大的企业。(工业基础好) (5)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活动 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3.阅读图6.19,讨论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地广人 稀、农业科技水平高。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阅读材料 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东北三省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曾创造新中国的多项“工业之最”
— 1953年,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
东北的河流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课件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秦岭——淮河一线
地理意义
1月0℃等温线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一、地理差异显著
1.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填写表5.1。
比较项目 (地理要素) 1月份平均气温
四大地理区域A界线──主导因素
界线A大 确致 定与 的哪主条导等因降素水是量什线么的?分布最接近?
400毫米
降水
四大地理区域B界线──主导因素
0℃
800毫米
秦岭—淮河
界线B大确致 定与 接 的哪 近 主1月条 哪 导哪等 条 因等降 山 素温水 脉 是线量 和 什的线分的
布分河么最布流?接最分近接布? 近?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有或无)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类型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低于0°
少于800毫米,多于400毫米
高原、平原 有
以旱地为主 小麦、玉米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高于0°
多于800毫米
高原、丘陵、平原 无
以水田为主 水稻
2.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区的分界线;在温度带的 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
湿润和半湿润区分界线
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植被类型
有什么不同?
北方 南方
共同的影响因素:
气候的影响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 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为什么不同?
主要原因
气温不同, 以北气温低, 以南气温高。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套PPT课件
新课讲授
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1.用什么工具测量重力? 弹簧测力计
2.如何测量重力的大小? 把已知质量的钩码挂
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 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
新课讲授
3.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重力,并记 录在表格中。
质量 m/kg 重力 G/N
进行实验……
新课讲授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新课讲授
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 很明显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 大小,运动方向)
运动状 态改变
(b)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 时发生改变。
新课讲授
除了力的大小还有什么因素能影响力的 作用效果呢?
新课讲授
5.活动: (1)感受1N、3N、5N的力。 (2)测出一个钩码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3)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 力。
1.如右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 量程为__ __,分度值为____,现 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N。
课堂练习
2.有一弹簧测力计,当秤钩上没有施加 力时,指针不是在零刻度线上,而是在 0.2N的位置,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秤 钩,读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为 ()
大量生活、 生产中的 分析 例子; 大量实验 归纳 现象; 亲身体验
课堂小结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 用。
2.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3.力的三要素 。 4.力的示意图 。
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透过现象看本质
船是如何离开岸边的?
课后思考
第七章 力
第2节 弹力
学习目标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课件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1 台湾的位置和范围
东海
南海
(3)重要性: 台湾海峡 北 通 东 海,南接 南 海,是 重要的海上交通线。 澎湖列岛位 于台湾海峡东南部,扼海峡咽喉。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1 台湾的位置和范围
台湾位于西太平洋南北航 线的要冲,是祖国东南沿海 的海上门户,天然的海防屏 障,自明清以来,被称为 “东南锁钥”。
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盒 日用电子消费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主要出口软件、晶圆、集成电路 板产品 特征 Nhomakorabea初级产品
普通工业 产品
高附加值 产品
产业类 型
原料密集型 产业
劳动密集型 产业
技术密集型 产业
三、外向型经济
1 经济发展历程及特点
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特点: 出口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纺织、电子电器、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发达。
三、外向型经济
1 经济发展历程及特点
时间
主要出口产品特征
主导产业类型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90年代
初级产品 普通工业产品
原料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高附加值产品
技术密集型产业
三、外向型经济
1 经济发展历程及特点
外向型经济是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 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经济类型。 台湾的外向型经济属于出口导向型的。 90年代以来,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 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高附 加值的软件、电路板等。
广泛种植兰花 气候适宜
气候终年湿热,植物种类多,山地垂直分异明显, 植物种类丰富 使得台湾岛拥有自热带到寒带的多种多样的植物。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小结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5、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耕地以旱田为主的是( )
C、气候因素
D、土壤因素
6、读中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确定C地区与其他三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让你在A、C、D三个区域中,根据其气候特征,选择种植四种农作物(水稻、甘蔗、哈密瓜、青稞)中的一种,你会选择哪种作物? A、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3)将图中地理事物所属的地理区域填在横线上。
3、经纬度位置: 34°N-53°N ,100°E-135°E
4、面积:面积占全国20%。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二)、北方地区的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以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包括东北平原、华 北平原、黄土高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长白山地、 大小兴安岭与太行山等。
平原主要分布东部地区,地形开阔平坦,海拔较低。 北部多沼泽,南部多低湿地和盐碱地。黄土高原沟谷 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特征 干旱
水源
自然特征
高寒
热量
主要农业区: 1、____湟_水__谷__地 2、___藏__南_谷__地_
灌溉农业 植被 河谷农业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干旱 高寒
温带草原牧场
三河马 三 河牛
1、三大牧场
山地牧场
高寒牧场
细毛羊
2、优良畜种
牦牛,藏绵 羊
草 场 广 阔 畜 牧 业 为 主
区域内部的自然环境差异
(1)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 ①山地:西、北、东三面分别被大兴安岭、小兴
安岭、长白山所环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是 秦岭,②是 淮河。
(3)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是 C;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是 。D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一、黑土地 黄土地
“黑土地”指 东北平原 “黄土地”指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通过 读图 找出 北方 地区 的位 置、 范围
位置、范围
1、自然: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 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三大地理单 元
2、政区:北方地区包括黑、吉、辽、京、津、冀、 晋、鲁、豫、陇和宁的东南部、苏和皖的北部、内蒙 古的东北部等。(注意边界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 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全部或部分、甘肃与宁夏 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
D.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C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5.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
区域分别是:A 青藏地B区 南方地区 D
C 北方地区 、D 西北地区 。
A
C
(2)其中B、C两地区的分界线①
地理差异对各地风俗的影响
那达慕大会
元宵灯会
一、地理差异显著
地理差异对生产的影响
牧场
渔业
一、地理差异显著
地理差异对生活、文化的影响
广东早茶
西北饮食
一、地理差异显著
联系旧知,分析归纳
提示:从气候、农业等方面,
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
意义。
秦岭 淮河
一、地理差异显著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自然环境差异
3、经纬度位置: 34°N-53°N ,100°E-135°E
4、面积:面积占全国20%。
北方地区的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以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包括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山东 丘陵、辽东丘陵、长白山地、大小兴安 岭与太行山等。
平原主要分布东部地区,地形开阔平 坦,海拔较低。北部多沼泽,南部多低 湿地和盐碱地。黄土高原沟谷纵横,水 土流失严重。
(2)东北气候及影响 ①温度带:中温带为主,一月均温-8℃以下,年降水 量东南部山地800毫米以上,其余400-800毫米,山地 属湿润区其余为半湿润区。
②干湿地区:北部东部---湿润、中部---半湿润、西部---半干旱
发展农业的最主要制约因素:热量不足
不利条件: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受风沙 威胁大。
(3)华北和黄土高原气候: 暖温带为主,一月均温0至-8℃以下,年降水 量400-800毫米,属半湿润区,山东半岛少量 湿润区。
❖Ⅲ特点:A完整,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 米以下,滨海平原海拔只有4米左右); B平原上有许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岗间为 浅平封闭洼地 。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成因—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沟壑地貌---流水侵蚀 作用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地形
黄土的特性:
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直立 性强,质地疏松,很容易被流 水冲走。
一、地理差异显著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农业差异
地区
耕地 类型
秦岭— 淮河以 旱地 北地区
熟制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花生、 甜菜、大豆、棉花
秦岭—淮河
秦岭— 淮河以 水田
南地区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水稻、油菜、 甘蔗、棉花
一、地理差异显著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生活差异
比较项目
主食 建筑特点 传统交通运输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面食为主
大米为主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陆上运输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水运
一、地理差异显著
我来归纳:
1.我国不同地区地理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2.地理差异会对我们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3.从哪些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二、四大地理区域
二、四大地理区域
2、气候特征
(1)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暖热多雨,冬 季寒冷干燥,春旱和冬春季节多沙尘暴。气候 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
年降水量400 ~800mm之间(长白山例外), 降水自东向西递减,降水集中在7~8月。
夏季气温差别不大,除大兴安岭北端在16℃ 以下外,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冬季气温都 在0℃以下,但南北差异较大,华北地区多在 0℃~-10℃之间,东北在-10℃以下。
中国的地理差异
情境荟萃 图释导学 梳理归纳 评价园地
情境荟萃
江北南方青水雪藏乡景雪山
图释导学
地理差异显著 四大地理区域
一、地理差异显著
江
江
南
南
水
油
乡
纸
伞
谈谈生活中你所了解的地理差异
吉 林 冰
新 疆
上
馕
捕
饼
鱼
一、地理差异显著
联系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知识分析我国地理差异显著的原因。
一、地理差异显著
比较项目 (自然地理要素)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1月份平均气温
0°以下
0°以上
年降水量 干湿类型
大部分在800毫米以下 以半湿润地区为主
大部分在800毫米以上 以湿润地区为主Biblioteka 温度带以暖温带、中温带为主
以亚热带为主
河流 植被类型
流量小,冬季结冰 流量大,冬季不结冰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为主 常绿阔叶林为主
A.地形差异
B.纬度差异
C.降水量的不同
D.距离海洋的远近
2.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D)
A.水稻
B.玉米
C.青稞
D.小麦
评价园地
3.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与年均温0℃等温线基本一致
B.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C.与年平均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1)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 ①山地:西、北、东三面分别被大 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所环绕
❖ ②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辽河平 原、三江平原组成)沃野千里
(2)华北地区地形特征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Ⅰ范围:京、津、冀、鲁、豫、皖、苏 五省二市,自古有“中原”之称。
❖Ⅱ形成:黄河、淮河、海河合力冲积而 成,黄河是主力。
我来归纳:
1.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 2.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气候特点?
梳理归纳
地理差异产生的原因
中 地理差异显著 地理差异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国
的
秦岭—淮河界线的地理意义
地
理 差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异
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与地形区的联系
四大地理区域与气候类型的分布
评价园地
1.下列因素不属于影响我国“东耕西牧”农业特色的是( B )
是 秦岭,②是 淮河。
(3)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是 C;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是 。D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一、黑土地 黄土地
“黑土地”指 东北平原 “黄土地”指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通过 读图 找出 北方 地区 的位 置、 范围
位置、范围
1、自然: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 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三大地理单 元
2、政区:北方地区包括黑、吉、辽、京、津、冀、 晋、鲁、豫、陇和宁的东南部、苏和皖的北部、内蒙 古的东北部等。(注意边界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 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全部或部分、甘肃与宁夏 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
D.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C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5.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
区域分别是:A 青藏地B区 南方地区 D
C 北方地区 、D 西北地区 。
A
C
(2)其中B、C两地区的分界线①
地理差异对各地风俗的影响
那达慕大会
元宵灯会
一、地理差异显著
地理差异对生产的影响
牧场
渔业
一、地理差异显著
地理差异对生活、文化的影响
广东早茶
西北饮食
一、地理差异显著
联系旧知,分析归纳
提示:从气候、农业等方面,
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
意义。
秦岭 淮河
一、地理差异显著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自然环境差异
3、经纬度位置: 34°N-53°N ,100°E-135°E
4、面积:面积占全国20%。
北方地区的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以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包括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山东 丘陵、辽东丘陵、长白山地、大小兴安 岭与太行山等。
平原主要分布东部地区,地形开阔平 坦,海拔较低。北部多沼泽,南部多低 湿地和盐碱地。黄土高原沟谷纵横,水 土流失严重。
(2)东北气候及影响 ①温度带:中温带为主,一月均温-8℃以下,年降水 量东南部山地800毫米以上,其余400-800毫米,山地 属湿润区其余为半湿润区。
②干湿地区:北部东部---湿润、中部---半湿润、西部---半干旱
发展农业的最主要制约因素:热量不足
不利条件: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受风沙 威胁大。
(3)华北和黄土高原气候: 暖温带为主,一月均温0至-8℃以下,年降水 量400-800毫米,属半湿润区,山东半岛少量 湿润区。
❖Ⅲ特点:A完整,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 米以下,滨海平原海拔只有4米左右); B平原上有许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岗间为 浅平封闭洼地 。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成因—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沟壑地貌---流水侵蚀 作用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地形
黄土的特性:
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直立 性强,质地疏松,很容易被流 水冲走。
一、地理差异显著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农业差异
地区
耕地 类型
秦岭— 淮河以 旱地 北地区
熟制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花生、 甜菜、大豆、棉花
秦岭—淮河
秦岭— 淮河以 水田
南地区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水稻、油菜、 甘蔗、棉花
一、地理差异显著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生活差异
比较项目
主食 建筑特点 传统交通运输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面食为主
大米为主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陆上运输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水运
一、地理差异显著
我来归纳:
1.我国不同地区地理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2.地理差异会对我们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3.从哪些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二、四大地理区域
二、四大地理区域
2、气候特征
(1)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暖热多雨,冬 季寒冷干燥,春旱和冬春季节多沙尘暴。气候 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
年降水量400 ~800mm之间(长白山例外), 降水自东向西递减,降水集中在7~8月。
夏季气温差别不大,除大兴安岭北端在16℃ 以下外,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冬季气温都 在0℃以下,但南北差异较大,华北地区多在 0℃~-10℃之间,东北在-10℃以下。
中国的地理差异
情境荟萃 图释导学 梳理归纳 评价园地
情境荟萃
江北南方青水雪藏乡景雪山
图释导学
地理差异显著 四大地理区域
一、地理差异显著
江
江
南
南
水
油
乡
纸
伞
谈谈生活中你所了解的地理差异
吉 林 冰
新 疆
上
馕
捕
饼
鱼
一、地理差异显著
联系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知识分析我国地理差异显著的原因。
一、地理差异显著
比较项目 (自然地理要素)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1月份平均气温
0°以下
0°以上
年降水量 干湿类型
大部分在800毫米以下 以半湿润地区为主
大部分在800毫米以上 以湿润地区为主Biblioteka 温度带以暖温带、中温带为主
以亚热带为主
河流 植被类型
流量小,冬季结冰 流量大,冬季不结冰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为主 常绿阔叶林为主
A.地形差异
B.纬度差异
C.降水量的不同
D.距离海洋的远近
2.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D)
A.水稻
B.玉米
C.青稞
D.小麦
评价园地
3.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与年均温0℃等温线基本一致
B.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C.与年平均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1)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 ①山地:西、北、东三面分别被大 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所环绕
❖ ②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辽河平 原、三江平原组成)沃野千里
(2)华北地区地形特征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Ⅰ范围:京、津、冀、鲁、豫、皖、苏 五省二市,自古有“中原”之称。
❖Ⅱ形成:黄河、淮河、海河合力冲积而 成,黄河是主力。
我来归纳:
1.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 2.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气候特点?
梳理归纳
地理差异产生的原因
中 地理差异显著 地理差异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国
的
秦岭—淮河界线的地理意义
地
理 差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异
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与地形区的联系
四大地理区域与气候类型的分布
评价园地
1.下列因素不属于影响我国“东耕西牧”农业特色的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