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扶贫攻坚民情日记

合集下载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第一书记扶贫要做到抓好基层党建、抓好村民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抓好村容村貌整治建设的同时,抓好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精髓,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欢迎阅读。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篇一:8月18日星期六中雨自从7月10日xx罕见的大雨冲垮了我们住所附近的河堤、道路、桥梁特别是我们上网的网线后,写东西的激情一下子就如潮水般退了下来。

一个多月没法上网的日子始终懒得提笔写点东西,连我主推的“第一书记”下乡记也停了很长时间。

近几日网线终于修好了,与世隔绝的日子终于过去了,莫名徒添了一份幸福的感觉!想想那些关心支持我的同学、同事和朋友,不敢懒惰,还是应该把我的工作和生活汇报给他(她)们,以了却对我的那份牵挂!到村挂职已近4个月,走访工作也已近尾声,虽然党建工作稍有起色、两委工作方式有所转变,但村民盼望的实事还没有什么大动作。

最近天气实在炎热,右腿也被小虫叮咬到化脓,但一想到村民期盼的目光,我就咬牙坚持在村里工作。

村子中央有一块近5亩的土地,原来是村小学,现在小学早就被拆的不见了踪影,上面种满了不值钱的杨树和一座违章的猪舍。

这个地方确实是适合建个休闲娱乐的广场,农民也有这个需要。

再说如果这5亩地上只要被一户合法建了房子也就没这个可能了!现在给咱空着,那不是天意吗!尽管一分钱没有,我硬着头皮决定建广场。

土地被分到19户手中,占地和伐树肯定是没钱补偿的,必须把村民的工作做到无偿奉献的程度!只要有一户不同意广场就建不起来!当然我可以承诺被占土地等后面动地的时候给补上。

最近一直在忙着走访村民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和找人做广场设计,前后已找了两拨人做设计,总之进展不错。

另一个就是建xx农产品推广合作社的事情,产品包装早就设计好了,原来计划让部分村民出资经营,人员已经找好,可镇上不同意,非要让建集体企业。

我也希望建集体企业,可集体企业谁来出资和经营?村里是一分钱都没有!我多么希望八月十五能见到产品啊!难啊!缺钱!再一个就是处理石屋山后果园承包和接待及解决上方的问题,如果用语言表达的话2小时也说不完,今天就不再啰嗦了,下回会慢慢分解。

【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三篇_日记作文

【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三篇_日记作文

【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三篇篇一今天,我和嘎查支部书记一起到朝格图家了解玉米收割进度和今年的收支情况。

由于今年他家打井比较晚,5月下旬才播种,玉米地又是泛碱的新地,土地肥力差,长势受了一些影响。

不过朝格图见到我们后,还是欢喜的说:“今年有了草料,我家的牛羊产业可以发展壮大,得谢谢国家的扶贫政策,感谢帮扶单位。

”驻村以来,我多次深入到贫困户家中、田间地头,拉家常、讲政策、算细账、话脱贫,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发展愿望。

当了解到朝格图家因学、缺土地致贫时,我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审批打井手续,争取了扶贫项目资金2万元,旗政协办公室投入资金12146元,为朝格图家新打深井1眼并配套,为60亩水浇地配套了滴灌设施。

当了解到朝格图当年40只羊的绒毛只卖了1923元时,我和同事与他盘坐在一起,分析增量不增效的症结,先找到病根,然后对症下药,最后帮助他卖出了20只山羊,买回了15只小尾寒羊种羊。

以小尾寒羊多胎性、生长快、出肉率高来改良畜种,利用秸杆、玉米发展舍饲养殖、羔羊育肥,促进朝格图家养殖业发展,提升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成效。

另外,朝格图的大女儿今年高中毕业,顺利报考了内师大生物科学专业,但拮据的家庭收入,让一家人又皱起了眉头。

知道这件事后,我与同事积极帮助申报自治区教育助学、市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助学,同时争取社会救助,成功申请了“国酒茅台助学”、“泛海助学”,接受了旗蒙医院20xx元的助学金。

篇二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扶贫故事题目是“履职尽责、砥砺奋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贡献”。

我是20xx年6月组织委派我担任白海子镇小东号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

驻村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扎实工作,牢记职责使命,一心一意抓扶贫,时刻战斗在扶贫攻坚第一线。

记得去年在金秀店村土地确权召开村民大会上,有一户外出户的孩子回来确权,他的父亲已经死亡好几年了,但是户口没有注销就要分地,村民们悄悄和我说这个小伙子是个小混混挺厉害,村民们对他敢怒不敢言,场面一直僵持到下午四点多。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6篇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6篇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坚定信念真抓实干2017年8月21日星期一多云驻村工作已经8个多月了,回想起驻村工作的每个日夜,有困惑、有艰辛,但更多的是为村里和村民办实事的收获和喜悦。

通过几个月的驻村工作,自己已经对村里的情况有了较深的了解,一方面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另一方面走家串户解民意、摸实情,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务实细致排忧解难化解矛盾,从刚开始的不熟悉到现在的逐步了解,让自己慢慢地走入到农村的生活,适应了“第一书记”的工作。

今天上午,我早早来到贫困户宋体林家,宋体林在果园里承包经营10多亩水地,为了便于经营管理他家经常住在果园小房子里,一个破旧的房子里凌乱的摆了几件破旧的桌椅,一张杂乱的木板床上,张玉梅半倚着坐着,见我进来他赶忙起身招呼。

他家4口人,女儿已出嫁,儿子上中学,2016年老公宋体林发生严重车祸,颅内大面积出血,因抢救及时挽救了生命,但遗憾的是留下了严重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家里的顶梁柱就这样倒下了,张玉梅眼里饱含着泪水,向我们述说了老公宋体林的病情和家里的困难,她说面对今后的日子,她们一家都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

经过我们的一番开导,张玉梅擦干泪水说:“相信政府不会抛弃我们不顾的,现在你们给我们办了低保,孩子上学给予支助,享受方方面面的扶持政策我很感激,你今天来看望我,说明政府是关心我们的,我会打起精神,坚强地面对生活。

”我把爱心卡掏了出来,写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我知道以她的个性不会联系我,但是一旦联系肯定是她处理不了的大事。

走的时候她有些激动,一路出门跟着走了好长一段路。

到了路口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她依旧在那里张望,顿时心里有条暖流直窜心田,很温馨,很感动。

此时,我深刻体会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定信念真抓实干,倾注自己所有的努力和心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村里的喜与愁2017年12月11日星期一晴自2017年6月到现在,我被任命张皋镇官xx村“第一书记”已经6个多月了,工作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群众的疾苦和困难,有喜也有愁。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民情日记六篇_日记作文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民情日记六篇_日记作文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民情日记六篇篇一今年的1月28日,我和往常一样在前往大南沟驻村工作队驻地之前,到卓资山镇观音庙移民楼对所包扶的贫困户兰贵荣家进行了例行走访,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去他家了,每去一次给我的感觉就不一样,一进家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环顾家里家外干净整洁,兰贵荣妻子牛利英与婆婆及儿子围坐在茶几前正在挑拣豆芽,我坐在老人跟前与老人拉起了家常,询问老人楼房好不好,老人满脸高兴地说:“真好!”说起动员老人到移民楼居住,真是付出了极大的辛苦,兰贵荣一家是20xx年易地搬迁户,他们一家三口人20xx年5月已经搬迁到新楼房居住了,旧房就剩下80多岁的老母亲一人居住,我们驻村工作队一次一次地登门做工作,老人就是不愿意去楼房居住,她总说,“自己岁数大了,活一天算一天,现在还能自理。

”我们知道这是老人的传统思想在做怪,于是我们通过做老人子女的工作,共同形成一个合力,终于把这件事情办成了。

兰贵荣家属于特殊家庭,妻子双眼残疾,儿子受母亲遗传双眼视力高度近视看书学习得靠放大镜,对于这样一个家庭,只靠兰贵荣一人种地收入,虽然有低保、残疾人补贴、及各项保障措施,但对于今后及将来,光有这些远远摆脱不了贫困,20xx年搬迁到卓镇后,兰贵荣先后在苏宁电器和各个工地打工,冬天缝足球每月固定收入能够达到3000元左右,孩子能够就近在大庆街小学上学接受好的教育,我相信他们家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篇二近日,我们驻村工作队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了解到,村里好几户的羊和狗都莫名其妙的丢失。

村民反映的情况引起了我们驻村工作队的高度重视。

为了防止村民财产丢失,我们决定挨家挨户的进行宣传教育,共同做好防范工作,提升村民安全意识。

上午10时20分,当我和镇干部王登云刚从西队村民杨五元家宣传政策出来后,在俎千岁家门前发现3名可疑人员正在疑似盗窃。

随即,我准备上前询问,3名可疑人员见我朝他们走来,突然驾车逃跑。

随后,我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让王登云通知大东营村党支部并发动现场群众对可疑人员进行拦堵。

扶贫工作民情日记5篇_扶贫工作日记范文

扶贫工作民情日记5篇_扶贫工作日记范文

扶贫工作民情日记5篇(2)推荐文章扶贫驻村工作日记五篇热度:扶贫驻村工作日记5篇热度:广告实习生的实习日志热度:监理岗位实习周记热度:监理员实习日志最新热度: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四“全面小康是什么样子?党的作了明确答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在道真自治县隆兴镇莲池村见到郑华时,一大群群众正围坐在周围听他宣讲党的精神。

今年,省国税局作为省党建扶贫道真自治县隆兴镇工作队牵头单位,选派遵义市国税局总经济师郑华担任工作队副队长,按照省委将党建扶贫与同步小康工作有机结合的要求,郑华兼任全省同步小康驻隆兴镇莲池村工作组成员。

笔者从郑华厚厚的民情日记本上不仅看到他的工作情况,而且还深切感受到他们帮扶道真的满腔真情。

现摘录部分整理于下:3月8日星期五晴今天,莲池村饮水工程完工。

莲池村熊家、拴田坳两个村民组及村委所在地因水源不足造成饮水非常困难,每3天只能供水1个小时。

省党建扶贫工作队(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到岗后,决定将解决饮水困难作为办理的第一件实事。

午饭后,省党建扶贫工作队(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全体队员与村干部张召政、王东、徐照兵一起到熊家村民组再次寻找水源,终于找到了2个取水点。

并现场讨论出方案:将2个水源与原水源一同引到蓄水池。

经测算,需水管近700米、建1立方米的蓄水池2个,仅物资就需要资金6500元。

我们同村干部商量:工作组出资购买物资,群众投资投劳建设。

村干部召开群众会说了我们的想法后,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同。

3月28日星期四晴转雨上午9时,与副县长程建华及有关乡镇、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陪同贵州百花药业集团董事长黄文荣一行考察道真重庆产业园区和巴渔创业园区。

12时,县长向承强主持召开贵州百花药业集团投资意向洽谈会。

双方就贵州百花苗方药材厂的搬迁及中草药种植基地建设等事项进行友好协商,初步达成共识:贵州百花药业集团拟将贵州百花苗方药材厂迁至道真重庆产业园区,计划用地面积300亩;选择5个左右的中草药品种,建设育苗、示范种植基地;贵州百花药业集团提供技术支撑,帮助道真建设10万亩以上的中草药种植基地。

驻村帮扶脱贫民情日记五篇_日记作文

驻村帮扶脱贫民情日记五篇_日记作文

驻村帮扶脱贫民情日记五篇篇一一大早,我和同单位的驻村队员黄一庭一起来到驻地2公里外的华岩小组,我们没有专门安排走访名单,而是随意走访,看到家里有人就去坐坐;在地头遇到干活的农户就蹲下聊聊。

在闲谈中了解村民的真实意愿。

华岩村小组有41户贫困户在20xx年办理了搬迁手续,得到国家按政策发放的补贴,办理了银行贷款,预计今年6月可以入住新房,这是多让我高兴的事啊。

但是,交流过程中我才知道,大多数人家对搬到镇上顾虑重重,如何生活成为摆在大家面前*大的困难。

镇上没有就业机会,赖以生存的土地本来就是靠天吃饭,要下地趟从新家来回得40多公里,坐车的话绕道东川来回80公里。

要搬得走,还要稳得住,然后才能求发展。

该怎么办?群众还反映,好像说贷款有几年是免息的,可现在房子还没住上,信用社已经开始来催款了,还把拖着不还的几家农户代表告上了法庭……具体的情况还得细细了解,但要是这件事处理得不好,就相当于把好事办成了坏事,更会让下一步搬迁的群众心有余悸,给精准扶贫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

篇二一大早,我从包包村出发,踏上前往乌龙镇的山路。

昨天接到通知,今天下午要到镇上开会,听说以前大家都是走山路去,现在孩子们到镇里上学也还会走这条路,于是萌生了走路去开会的想法。

和大家干一样的事、走一样的路,才会和大家想到一块,一出门就爬山,很陡的坡路布满了碎石,稍不留神就要摔跟头。

就是这样的路走了一公里多,两边有些坡地,长着花椒树和核桃树,树下种着豌豆之类的农作物。

每天下地干部的路都这样危险,难怪村里那么多人摔断了腿,日子真是很苦。

绕过山崖,顺着窄窄的山梁往上,这里据说叫羊鼻子,不知道是因为外形还是因为说这里很陡。

包包小组的名称原来叫羊鼻子,现在对面汤丹那边村里的人还只知道这村羊鼻子而不是包包(这是过后打听到的)。

用了一个多小时才上到山顶,其实仅仅只走了三公里,就因为太陡。

而这是孩子们每个星期上学的必经之路。

据说从山顶(老村)这里可以搭车到镇上,可接下来几乎看不到什么车,只有偶尔经过的三轮农用摩托。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8篇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8篇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精心准备积极迎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2018年7月11日星期六小雨昨天晚上七点半接到镇驻村办紧急通知,今天旗委聘请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要对旗相关部门和各苏木乡镇的扶贫成效进行评估。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驻村工作队既紧张又期待,紧张是因为我们还有一些细节没有完善,期待是因为我们驻村工作队没明没夜的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多辛苦,很想检验一下我们的工作到底做的扎不扎实,还有那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为此,我们驻村工作队全体成员放弃周末休息,也不记得是第几个没有休息的周末了,从昨天接到通知,就开始对近期所做的工作进一步完善。

新发下来的明白卡还有五十来户没有填上去,我们驻村工作队与扶贫协理员共同加班,力争连夜完工。

然后我把村档案又重翻了一遍,包括贫困户登记表、贫困户申请表、村民大会评议记录、评议结果、行政村表决会议记录、贫困户初选名单公示、贫困户确认报告、贫困户审核确认情况公示及相关影视资料等又重新捋了一遍,只到确认无误后才松了一口气。

又对近期工作回顾了一下,写了份总结,以备检查组了解情况时汇报工作。

还有就是群众满意度,说句实话,驻村以来,我们驻村工作队全体成员群策群力,真心帮扶,也做了很多工作。

特别是我们走访农户,了解实情,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得到了村民们的普遍好评,应该问题不大。

检查组终于来了,天上下着蒙蒙细雨,气氛很紧张,检查组和我们的交流不多,一是让提供村级档案,二是提供常住户花名,这些都有,我们都照办。

然后对我们驻村工作队的宿舍、厨房、办公场所以及工作台账、民情日记、驻村工作计划、村发展规划等一一拍照登记。

接下来就是入户调查,这也是检查的重点,每一户都问半个小时左右,问的很细。

入户调查整整走访了一天。

晚上结束的时候,我问调查组我们的工作做的怎么样,她们说,没啥大问题,你们这的村民满意度挺高的。

听到这句话我们的心踏实了一半,感觉我们付出再多也值,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精选精准扶贫民情日记三篇篇一今天上午9:00我和驻村干部xxx同志一起来到了驻点xx居委会,与党员及群众代表进行座谈。

在座谈会上,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交流讨论的气氛至始至终轻松、热烈,他们畅所欲言,不仅道出了心声,而且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

基层的意见实实在在。

有的反映村组沟渠堵塞了、鱼塘变臭了,有的提出个别小组道路不好、雨天出行困难,有的认为建设道路征地补偿不到位,谈出了基层党员、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

57岁的老党员xxx是个敦厚、质朴的老人,由于在20**年积极响应土地挂钩工作,成为第一个搬迁户,但由于当时工作的失误造成了老人的宅基地一直未安置好,村组干部几经协调都未能解决。

我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与老人沟通,了解他的心声,并与相关对象户和村组干部一起会商这件事,在协调多方利益之后拿出了一个双赢的意见,既解决了老人多年来宅基地的困扰,又程度了降低其他对象户的损失。

事后,老人紧紧的握住我的双手,久久不肯松开。

看着他真诚的面孔、中肯的表情、积极的态度,听着亲切、热情、纯朴的话语,愈加觉得基层党员、群众的可亲可敬,也看到了一个地方发展的希望所在和动力所在。

xx组xx片的变电所由于一直以来的管理不善造成了原有变压器被盗,有党员代表反映近期的接连下雨会让已有的变压器受潮损坏,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立即联系镇供电所协调解决变压器的问题,并且组织劳力将变压器转移到安全干燥的地方,为村集体挽回了不必要的损失。

下基层是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不仅仅是有着基层情况和群众意愿,同时也是基层干部对群众感情的真实记录。

不仅要嘴上说着老百姓,更要心里想着老百姓。

要做百姓的贴心人,要带着感情下基层,带着感情去倾听百姓呼声、了解百姓的困难,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

篇二今天,冒着辽东山区铺天盖地的雪,和同事去社科院的扶贫点新宾县响水河子乡扶贫。

今天主要是走访贫困户,并和乡领导座谈。

说实在话,几年来,每年都会有几次到省内的一些城市和农村社区走访贫困户,这其中既有单位的扶贫联系点,也有个人的联系点。

2016村干部脱贫攻坚民情日记随记

2016村干部脱贫攻坚民情日记随记

2016村干部脱贫攻坚民情日记村干部脱贫攻坚民情日记一:**月23日,我和同事们一道进村入户开展“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攻坚工作。

我们在天星镇双河村与村“三委”班子成员一道学习传达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听取了村支书蒋贵强扶贫工作汇报,研究了部门挂钩扶贫工作。

在谈到村里的困难时,蒋支书对我们说,双河村有17个村民小组,767户2928人。

虽然全村贫困面大,但是我们有信心通过多方努力,在2019急需异地搬迁转移安置。

听完蒋支书的情况介绍后,我们一行6户。

下晚返回到村委会休整,明天还将继续进村走访扶贫对象。

村干部脱贫攻坚民情日记二:2月21日星期日多云迤车镇中寨村今天早上接到通知,2月22天就是中国的传统佳节――?考虑到我的驻村扶贫点刚刚从大井镇马鞍村调整到迤车镇200多公里,明早出发来不及参会。

2月213名工作队员相约14点出发,驱车来到会泽城时还不到1718点,我们才来到中寨村委200多平米的便民服务综合楼。

10“三委”班子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把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水电路修好,再考虑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

现在中寨村党总支有11个党支部117名党员,每次开党员大会都要到别的地方借场地,开村民代表大会同样如此。

经过村民代表会商议决定,年底前建好便民服务综合楼,方便群众办事。

今年改善村民活动场所,得到“8.03”地震迤车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支持,大大减轻了筹款压力。

迤车镇有“会泽的江南”美誉,境内物产丰富、交通发达。

靠近昭通方向的中寨村,地处迤车镇北边,距迤车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东邻马路乡,南邻中河村,西邻迤北村,北邻小河村。

村委会辖11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现有1927户7007人,其中现有贫困户639户1888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27%。

主要种植玉米、水稻、洋芋等传统农作物。

面对脱贫基数大、贫困程度深、产业结构单一等严峻现实问题,村委会一班人克服“等靠要”思想,积极寻求脱贫新路子。

扶贫民情日记精选3篇

扶贫民情日记精选3篇

扶贫民情日记精选3篇扶贫民情不应该只是一种形式,而是应该切实地为村民干实事,下面为大家精选扶贫民情日记,欢迎阅读!扶贫民情日记一3月12日星期三晴今年初,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水利局党组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开门搞活动”的原则,要求党员干部要全面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走访普通群众,了解民情民生,开展结对帮扶。

真正让党员干部受到教育、转变作风,让群众得到实惠,密切感情。

3月12日上午,根据市局党组统一安排,机关全体干部职工集体乘坐公交汽车赶到麻城市龙池桥办事处**村开展民情大走访和与生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

恰巧3月12日,也是国家确定的“植树节”,所以在这次走访活动中,局里还专门安排全体党员干部参加**村的集体植树和清理渠道活动。

由于上午要参加有关会议,集体植树和清理渠道的活动我因故未能参加,多少有些遗憾。

会议结束时,已近晌午,我顾不上中饭,急忙驱车赶往村里,与同志们一起汇合。

赶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快一点多了。

**村村委会对我们这次民情走访活动十分重视,专门安排村组干部帮助我们联系农户和带路。

在村妇联主任的引领下,我急忙赶到了此次走访活动中的联系对象,困难群众占洪波的家中。

大老远就看到门口一位60多岁的老人正在门前正忙着做家务活,一见到我们,老人显得十分高兴,伸出长满老茧的手,握住我的手不放,连声说着欢迎。

村妇联主任介绍说,这是占红波的父亲,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

老人说,我知道你一会儿要过来。

估计在这之前,与我一起负责联系和结对帮扶这家农户的局水资源科潘金雄同志已经来过这家并进行了走访和慰问。

老人可能是从他那里已经知道我马上要过来的消息。

进屋坐下,房子是一栋三层高的旧楼房,好像正在装修之中。

占洪波的父亲非常热情,给我倒了杯热茶。

老人说,洪波这孩子,卧病在床已经好几年了,至今生活不能自理。

这几年,全靠小儿子,在附近靠做木匠,挣几个钱,把这个家撑起来。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精准扶贫民情日记【篇一】2月20日晴天不亮我们几个人就全醒了,比平时在家醒得还早。

按照计划,今天早晨要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学习强卫书记写给县委书记的信,并研究近期宣讲活动的要点,这是我们驻村后开的第一个会,虽谈不上正规,但要让参加会议的老乡们听得懂,听得明白,大家心中还是有些紧张。

想不到乡亲们的积极性这么高,刚吃了早饭,村委会里已经坐满了人,我们心里热乎乎的。

会议首先从学习省委书记写给县委书记的信开始。

读罢两封信的全文,大伙的感受很多,说得最多的是省委书记心里始终记挂着咱们农民。

大家还说,要切实按照强卫书记在信中提出的希望和要求,紧密结合上庄村实际,认真规划,营造好科学发展的氛围,抓好乡村党建工作,加快上庄村的发展。

看着乡亲们被激发起来的热情,我们几个也给大伙表了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写出来的,也不是喊出来的,要千方百计加快发展,艰苦奋斗,用干部的辛勤劳动,换来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提高。

会散了,我们每个人心底的压力也更大了,强书记的信不但对我们做好宣讲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全面推动“五送五帮五推”活动注入了精神动力,也对驻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下午,结合这两天进村入户所掌握的情况,工作组按照万名干部下乡要求,提出了工作目标:立足本地实际,整合资源,找准农村增效、农民增收的着力点,努力破解资金短缺、带动乏力的问题。

经过集思广益,大家梳理出当前的工作重点:认真制定好发展规划,选准选好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努力破解生产力落后、难以增效的难题。

坚持旅游富民、商贸活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和就业渠道;努力破解人才匮乏、后劲不足的问题。

大力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稳步实施义务教育,强化职业技术培训;努力破解规划不全、导向不明的问题。

科学发展规划,要符合地区实际,突出重点,规划一项,成一项,切实帮助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交通、卫生、文化、教育等建设。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4篇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4篇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4篇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心系农村情系群众2018年6月9日星期六天气晴今天一早,我和回村任职优秀人才陈政豪同志来到顶兴局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昨天,村长冯来云和我说村里的高存有因为年老体弱,拆房无力,有可能影响危房改造的进度,我便前去查看情况。

高存有一直有气短的毛病,而老伴也是关节疼痛年老体弱,俩人都不能干体力活,儿女都在打工,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没有帮忙的,担心在进“五月”之前拆不了房。

了解情况以后,我第一时间与集宁区卫计局领导进行联系,卫计局领导又与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的扶贫科室进行联系,沟通以后,三医院的同志愿意为高存有进行免费体检,察看病因。

我和高存有说:“房子可以晚拆一天,但是病情一天也不能耽搁,明天早上我来接你去医院,你的儿女顾不上管你,我管你!”于是,我和陈政豪同志接上了高存有,拿上他的证件来到了三医院进行了体检,经过医生检查以后,鉴定高存有患有肺气肿,以及肺部感染,并开具了病情证明,指导用药情况。

回去的路上高存有从身上拿出皱巴巴的一百块钱、双眼闪着泪花说:“我的子女们都从来没有拉我坐汽车去街里看病,是你们让我知道了自己的病情,最起码我放心了,这一百块钱你们拿上买盒烟吧”。

我们坚定的拒绝了老人的好意,并安顿老人留着这些钱自己买点水果吃吧。

回到老人的家里,我联系了几名工人,一起帮助老人搬家、拆除了危旧房屋。

在走的时候,高存有紧握着我们的双手,久久舍不得放开。

我在想,有时候群众需要的并不多,只需我们真挚的问候,真诚的关心,走进他们的生活,来到他们的心里,了解他们的需要,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爱护他们,解决他们提出的实际困难。

只有这样,基层的工作才会做的越来越好,越来越顺利,越来越精彩!2018年5月2日4月20日,我被组织派驻千二营任第一书记,经过三天旗委组织的脱贫培训后,我的驻村工作正式开始。

面对新鲜的工作模式和陌生的工作环境,开展工作难免会捉襟见肘,为了找好工作切入点,我决定先入户调查了解情况。

扶贫挂钩民情日记

扶贫挂钩民情日记

扶贫挂钩民情日记扶贫挂钩民情是作为村干部记录扶贫工作的一种书面形式,下面为各位提供扶贫挂钩民情日记,欢迎阅读!扶贫挂钩民情日记1为了最精准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擂鼓镇镇长罗淳倡议镇村干部寻找最困扶贫户,倾听最边远的民声,实施最贴近民意的帮扶项目。

5月12日,我作为全省重点贫困村碾盘村第一书记,有幸被列为本次活动学习者之一。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此展开……第一站:养蜂人家谭开发一路颠簸,喧闹的集镇渐行渐远,崎岖不平的山路,唯有矿车走过的痕迹。

偶然见到一户人家,我们停车,踏着长满荒草勉强通行的机耕路,走到门前。

寒暄一番后,罗镇长打开明白袋开始询问:“你们家有几个人?你们这还有栋红砖房,怎么纳入贫困户的?”。

他说:“我叫谭开发,家里有两个人。

虽然有几间红砖房,可是这里是滑坡体,这房子都裂成危房了。

加之我们俩年老体弱,现在路勉强只能过人,车不能到门上,我们吃喝穿用都很难呀。

”边说边指着墙上的裂缝。

“那你这样怎么才能脱贫呢?”“我想呀,要是能改变下居住环境,交通便利了,我们生活所需就可以解决了。

我们这里野花漫山遍野都是的,养几笼蜜蜂,可以卖个好价钱。

再养几只鸡,把自己的一亩半茶叶管好,手头零花钱就不缺了。

”他指着自己的几笼蜂和笼养的几只鸡说。

“有信心就好,我们一定帮你们走出困境的。

”匆匆作别,我们又上路了。

车上,我们都在感叹,勉强通路的贫困户发展养鸡和养蜂产业,可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呀,就算产业规模起来了,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卖出最好的价钱是个问题。

第二站:五保兜底吴美运行车越发艰难起来,眼前掠过一幢破乱不堪的土房。

停车绕行近500米羊肠小路,来到门前。

老两口正在门前翻地。

一眼望去,荒坡地上,到处都是碎石,真难想象这样贫瘠的土地怎么能种出庄稼。

貌似两老听力有些障碍,我们大声呼喊他们才停下了挥舞的锄头回到房前。

“你们家什么情况?这地能种出庄稼吗?”罗镇长问。

“我和老伴儿是五保户,原来住在村6组小井沟,那里的房子已经住不了了。

脱贫攻坚民情日记:责任重大 使命在肩

脱贫攻坚民情日记:责任重大 使命在肩

脱贫攻坚民情日记: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在最后攻坚阶段,必须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既定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

强化产业和就业扶贫,促进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

充分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推动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凝聚全社会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时光飞逝,一转眼来到嘎查工作一年半的时间了。

想想刚开始来的时候,开展工作还真是有一些困难。

由于嘎查“两委班子”成员都是牧民,电脑等业务知识几乎为零,部分脱贫攻坚政策落地滞后,于是我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和他们一起学习脱贫攻坚相关知识和政策,学习研究有经验特色的脱贫攻坚做法。

现在国家发展的一天比一天好,信息传播速度发展之快,使我们基层的服务人员更要加紧学习,跟上国家的大政方针,绝不掉队。

今天所有驻村队员和三委班子成员一起学习最新的扶贫政策法规、惠民措施。

我们通过虚心向其他单位学习经验、总结教训,现在嘎查脱贫政策实现了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嘎查形成了可操作强的配套政策。

通过学习培训,嘎查村扶贫户敖根获得苏木政府近日举办的我奋斗、我脱贫、我幸福的“庭院经济示范标兵”荣誉,还荣获奖金500元,还记得会后敖根含泪高兴的说;“张书记的鼓励,对我作用太大了,我真不敢相信,今天我还能得个奖呢”。

在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关心、帮助下,荷叶花嘎查圆满完成了21人脱贫攻坚任务。

篇二我旗嘎查村精准扶贫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过一段时间就将迎接上级全面核查。

要想脱帽,我们刻不容缓。

今天的荷叶花嘎查正在向壮大发展集体经济目标迈进,准备打造下一步的产业发展格局,我们工作队今天做了三年规划方案“荷叶花嘎查育肥牛基地建设项目”;荷叶花“手工坊”小微企业长远发展。

特别是牛奶香皂产业,虽然经济量不大,但每月近1.8万元的收入,且带动2户扶贫户做微商,月收入近900元,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好产业。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精准扶贫有助于将国家各种惠民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下面的是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供大家参考阅读!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1) 授命到大岭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已经整整3个月了。

今天一大早,我就接到村里老支书杨锡荣的电话,说村里今年烤烟长势喜人,是不是到几个农户家去鼓励一下,我正有此意,便欣然答应。

记得3月21日,我到县委宣传部报到,部里分配给我的一个任务就是扶贫。

在参加完全县扶贫工作大会后,第三天我便驱车来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壶瓶山镇大岭村。

大岭村距离壶瓶山集镇25公里。

踏入村部,迎接我的是村支部书记李启斌和老书记杨锡荣。

次日,我和工作队的覃凤逸以及李书记开始了全村的走访调查。

老书记也亲自陪我们一起走村串户,了解村情。

大岭村坐落在著名的自然风景名胜壶瓶山大峡谷谷口,三面环山,一道峡谷与外界相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

村域面积27329亩,森林覆盖率96%,耕地1090亩,总共451人。

走访中发现,5岁-45岁之间的学龄儿童和青壮年劳动力较少,60岁左右的老人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学龄儿童都在集镇读书,由于路途遥远,大多需要一名家长陪读,青壮年劳力基本都在外打工,只有农忙或者过年过节才会回来。

村里的简易公路只能通行本地人的出行神器“麻摩”。

那天,我们走访距离主线公路最远的张文业家,从村部出发,在“麻摩”车上颠簸了近一个小时后,我们改为步行,在很陡的山坡路上走走停停,3个小时后才到达。

此时,我早已是精疲力竭,平房主人老张热情地招待了我们。

但眼前的一幕却让我忘了疲惫:破旧低矮的平房,苍老的青砖石瓦,一张正对门口的八仙桌,桌面上整齐地铺了一层报纸,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褶、皮肤黝黑的男人坐在门边上发呆。

走进屋里,眼前一片荒凉,我们不禁沉默了。

老张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以烤烟种植为例, 每亩成品烟叶的总收入在4000元以上,所需的烟叶专用肥料、劳动力、运费就要花掉一大笔钱,正常情况下,烤烟种植每亩净利润只有260元,再加上肥料和成品烟运输成本的增加,相对于交通发达的村,每亩收益减少300元,农民除了自身劳动力收益,实际上发展种植收益微薄。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导读:本文精准扶贫民情日记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今天,我以双台乡党委书记的身份参加了全县推进精准扶贫动员会,这是我任党委书记后,第一次参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动员会,深感责任重大。

双台乡地处竹山北大门,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讨米不到北星河”是双台乡贫困面貌的真实写照,全乡14个村,总人口1.8万余人,仅贫困人口就有8000人,贫困发生率为39%,是竹山县脱贫攻坚主战场。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措施,超常规的力度,以绝不落下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户为我乡的奋斗目标。

成立精准扶贫攻坚指挥部,分为14个战区,明确各战区指挥长,签订责任状,双台乡精准扶贫攻坚战正式打响了。

篇二扎实走访精准扶贫对象,做到扶贫对象精准。

从20xx年6月以来,我乡先后经过“三访四看五评”“精准扶贫回头看”等行动,20xx年认定贫困户1906户5326人,其中政策兜底435户486人。

在精准识别过程中,围绕规范建档,全面实现“专人、专事、专柜、专盒、专袋”,信息录入全面真实,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档、乡有册”,实现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动态化管理。

篇三在精准识别基础上,我乡开展贫困村、贫困户三年脱贫出列规划编制工作,按照“五个一批”和“十个到户
到人”要求,注重统筹兼顾,长短结合,注重“一村一品”,共规划到村项目126个,总投资3.8亿元,到户项目总投资3亿元,14个贫困村共分三批出列,2016年出列4个村,2017年出列6个村,2018年出列4个村。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5篇 (2)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5篇 (2)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5篇2018年6月26日星期二距离xx村村委会直线距离约3公里左右,跨过东西方向的110国道,就是一个自然村,名叫白家湾。

据和村民了解得知,这片土地下面,挖出过宝贝,后来村民们传言,说白家湾这个地方,曾经住过宫里的格格,所以这个地方是块福地、宝地,无论故事的真假,至少白家湾村民对白家湾这块土地发自内心的热爱,像一位母亲始终无私地爱着自己的孩子那样,这种热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个村子有一户村民,名叫陈海生,50多岁的他,几乎很少在家里待着,一有时间,他就会骑着他的电三轮、亦或是步走,在村子里边到处走走看看,像是永远怀抱着一颗好奇心想要去迫切地发现这个世界,迫切地探索这个世界,迫切地想要去用双脚丈量这个世界。

然而半年前的陈海生,是一个因双侧股骨头坏死而卧床多年,对生活看不到一点希望的中年男人。

今天来海生叔家看望他,刚到村口,就看见海生叔穿着那特别鲜艳的红背心在自家的院子里站着,我到了门口,说:“海生叔,在院子里站着干嘛呢?”。

海生叔说:“你不是给我打电话了,让我别出去溜达,家里憋的慌,我在院子里透透气,要不是你给我打电话,我早就出去个转去了,我现在这腿恢复得不错,你们不用总来看我,医生可给我做好了,自己也没花几个钱,我那帮扶领导,那真是对我比自己家孩子都好,要不是人家给联系医院和医生,我这后半辈子就得在床上躺着了,更别说在院子站着,满村子的溜达了。

”我说:“这治病啊,就得对症下药,脚疼医脚,腿疼医腿,就像您以前和我说的,找的医院医生,吃的药,都不正规,都没有找到根上,在最佳的时间找到病根,药到病除。

”海生叔说:“你说的对的了,有句话叫啥了,叫,叫沉疴下猛药,我这就是么。

”我说:“海生叔,您这既是沉疴下猛药,也是沉疴下准药,治病不能隔靴搔痒,对症下药才是标本兼治的方法,就像我们现在的精准扶贫包户到人一样,关键在于精准,也就是所谓找对人,才能干对事。

2018年6月23日星期六天气晴今天是集宁区公安局驻村工作队来到黄家村的第五十个工作日,与往常一样,上午进村入户,调查摸底访民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员扶贫攻坚民情日记
一个普通人的亲情是关爱自己的家人,一个普通党员的亲情不仅仅是关爱家人,更要关爱身边的困难群众。

而我就有这样一位特殊的“亲人”,让我不时地想起,不时地惦记。

也许是审计工作的特殊性,让每年的五月都异常的忙碌。

5月26日下了晚班,饭也没吃,我就约了几个同事一道向长淌口镇**村进发,到各自的包保对象家“走亲戚”。

车行驶在宽阔的马路上,在下班高峰期也堵得厉害,看着太阳渐渐西移,我们的心情都有些急燥。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终于在日落前驶入了通往**村的公路。

一路走过,看着路两旁的香樟树已抽出了枝条,长出了翠绿的新叶,一蓬蓬生机勃勃,在落日余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风中还不时吹来一股股清凉的香味,沁人心脾。

那是我们年前刚摘的香樟树,不过几个月他们便已深深地扎入了这片土地。

“还记得哪棵是你栽的吗?”高源清亮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还没等我回答,**那憨憨的声音答到:“垃圾桶旁边是我栽的”。

看着那可以随时移动的塑料垃圾桶我们哈哈大笑起来,在一路欢笑中我们进入了村庄。

刚走入村部,迎面走来一个壮实的庄稼汉子,听说我们要去看望包保对象,便主动要骑车送我们过去,他的热情让我们欣然应允。

电动车在乡间小路上穿行,晚风吹拂着裙角带着桅子的清香,坐在车上,看着远处炊烟袅袅,耳边还不时传来几声犬吠,点点余辉洒在有点颠簸的路上,一片安宁
祥和。

很快电动车停在一间平房前面。

一个小姑娘在房前玩耍,我走过去蹲下身子问:“爷爷奶奶在家吗?”小姑娘捏着衣角羞怯地说:“奶奶在家,爷爷出去了,我去喊奶奶过来。

”小姑娘说完立刻向屋里跑去。

过了一会儿,一位60多岁的妇人从屋里走出来,胳膊残疾,步履蹒跚,这正是我的包保对象**的妻子——赵望姣,一个小儿麻痹症患者。

看到我们,她热情的和我们寒暄起来。

“现在生活怎么样?”我问,还没等她回答,一个低哑的男声响起:“比以前那是强多了。

”回过头,走过来一个面色黝黑、清瘦的老人。

这正是我的包保对象**。

他今年63岁,是一位七十年代的老初中生,在那个年代算得上是个有文化的人。

他勤劳、质朴,曾经是个干活的好手,也是家中的顶梁柱。

多年前,他被查出患上了尿毒症,面对着先天残疾、无劳动能力的妻子,老泪纵横。

疾病让这个本不宽裕的家庭成了村中数得着的贫困户。

2014年,他家被纳入了全市精准扶贫对象,在大家的帮助下,陆续解决了低保待遇,享受了医疗大病救助。

“最近身体还好吧?”我继续问,“现在埋了管,每个星期做二次透析,其他时间还可以出去做点事”,老人很知足,清瘦的脸庞透着对生命的渴望和坚持。

看着他黑瘦的胳膊上布满的暗管,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阵酸涩。

“医疗费还可以承担吧?”老人迟疑了一会,摸着凹凸不平的胳膊面露难色。

“每月的透析费用报了一部分后,我们自已还要出好几
百块钱,如果能办个慢性医保就好了……”老伴抢着答道。

老人叹了口气,说道:“现在国家的政策好,你们和村里对我们家的帮助也很大,只怪我得的这个病不好治。

”“您的要求我们会尽快反映的,现在医疗技术这么发达,一定会有更好的治疗办法的……”看着老人黑瘦的脸庞,我觉得自已的安慰是那么的乏善可陈。

我掏出了准备好的信封,递给了老人,“快过端午了,这点钱给两老买点东西”。

老人颤抖地接过信封,连连道谢。

从童家出来,天空已泛起青色,整条小路都笼罩在暮色中,想着童老汉那踌躇的眼神,我的心情异常沉重。

与同志们汇合后,大家也同样心有所感,纷纷讨论如何更好地帮助包保对象。

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办实事,心里才踏实;只有让人民群众生活得幸福、安全,才能体现党员的价值。

不管为群众做的事情是大还是小,群众都会连声感谢、心存感激。

为此,我们要真正把群众帮到底、扶到位,真心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一丝温暖、一缕亲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