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梦与美国文化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文化内涵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文化内涵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文化内涵20世纪初期,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美国逐渐崛起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而在这个时期,一个重要的概念应运而生,那就是“美国梦”。
美国梦最初被定义为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勤奋努力和天赋才华实现成功和幸福的愿望。
而美国电影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梦的演绎和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多部代表性的美国电影,探讨美国梦的文化内涵。
首先,美国电影以其特有的方式展现了追寻美国梦的过程和结果。
电影《卡萨布兰卡》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它讲述了一位酒吧老板在二战期间追寻自己美国梦的故事。
主人公里克本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决心,在动荡的战争年代里建立起一家成功的酒吧。
在电影中,里克代表了无数美国人的梦想和希望,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这部电影通过展现主人公的努力和坚持,传递了美国梦的核心观点:只要肯努力,人人都有机会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其次,电影《奥兹的魔法师》描绘了一个普通人通过奇幻的冒险,最终发现属于自己的力量和勇气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多萝西是一个来自堪萨斯州的农家女孩,她因一场龙卷风被卷入神奇的奥兹国。
在她的冒险旅程中,她遇到了一只稻草人、一只铁皮人和一只胆小的狮子,他们也都希望找到自己所缺乏的东西。
通过他们的团结和勇敢,一起面对邪恶的魔女,达到了各自的目标。
电影通过奇幻的世界,传达了一个信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限潜力,只要勇敢面对困难,努力不懈,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梦想。
此外,电影《热天午后》呈现了一个男人追逐金钱与力量,并丧失自己的美国梦的故事。
主人公乔史派朗是一名银行职员,他通过诈骗成功获得了大量的金钱和权利。
然而,随着他越来越贪婪和自私,最终导致他失去了家庭和自己的内心。
这部电影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告诉观众,贪婪和权力的追求并非美国梦所追求的东西,而是道德和精神上的失败。
浅议美国影片中的美国梦文化

浅议美国影片中的美国梦文化作者:崔玉婷来源:《北极光》2016年第06期摘要:美国梦是美国电影一个常见的主题,形形色色的个体的梦孕育着美国梦的普遍性,那就是不管你出身如何,也不管你有何背景,只要你努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正如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对美国梦解释的那样:“任何人,不管他出身如何,也不管他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更不管他有何种得天独厚的机遇……他有权生存,有权工作,有权活出自我,有权依自身先天和后天条件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美国梦在美国的各个影片中都有所触及,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影片中所体现的美国梦文化。
关键词:美国电影;美国梦;美国文化美国梦是美国电影一个常见的主题,它作为美国文化与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在美国只要经过自身努力和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和实现自身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来取得成功,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来取得成功。
美国电影作为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通过对普通人追求梦想的描述,阐述了美国梦的文化内涵和精髓。
一、美国梦的内涵所谓的美国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国梦就是美国人所追求的美好社会,是美国文化的缩影。
美国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们提供了平等的机会,让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在这块土地上不懈地努力。
“每个人只要努力奋斗就能成功”一直是“美国梦”的核心含义。
二、美国电影中所体现的美国梦好莱坞电影对于塑造和维护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起了重要作用。
“美国梦”则一直是好莱坞这座电影“梦工厂”创作电影时所要表现的核心主题。
通过对普通美国人的关注,表现出其身上的积极、进取和乐观精神,是好莱坞导演们制造美国梦的重要手段。
电影中美国梦的追求及实现的背后是美国文化的核心表现:个人主义、自由与平等、自我依靠与奋斗、个人成功。
1.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一种道德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哲学,认为个人利益应是决定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个人独立”。
“美国梦”——美国文学的不败之花

三、 十九世纪上 半叶“ 美国梦” 的繁荣发展 如 果 说 富 兰 克 林 为 穷 人 推 开 了 实现 “ 国梦 ” 火 门 ,9 美 的 l 世 纪 上 半 叶 资 本 主 义 上 _ 时 期 诗 人 惠 特 曼 则 通 过 对 每 个 人 的 赞 丁 f
、
到 达 了 美 国 这 片 “ 大 陆 ” 图建 立 一 个 自 由 的“ 甸 园 ” 当 时 新 试 伊 , 政 治 上 的 独 立 , 神 上 的 自由 和 物 质 上 的 富 有 等 优 越 条 件 被 视 精 为 “卜 的安 排 ” 人们 相 信 只 要 靠 自己 的辛 勤 努 力 , 可 以获 帝 , 就 取 成 功 , 就 是“ 国梦 ” 这 美 的最 初 萌 芽 。 记 录 这 一 历 史 时 期 的 作 品 种 类 多种 多 样 , 史 记 、 歌 、 如 诗 自
地 生 活 在 ‘ 尚 未 丌 拓 的 森 林 中 , 的生 活 充 满 了罗 曼 蒂克 情 个 他 调 。 有 温 斯 罗 普 的 《 督 慈 善 之 典 范》 爱德 华 兹 的 《 还 基 与 自序 》 体 现 出建立伊 甸园的梦想的终极 目标 是寻找救赎 。 再有就 是爱德 华 兹 所 作 的另 外 一 部 《 怒 上 帝 手 中 的 罪 人 》中 体 现 了加 尔 文 愤 主 义 的一 条 基 本 教 义 , 人 生 来 是 有 罪 的 , 帝 是 全 能 的 , 的 即 上 人 命 运 是 上 帝 预 定 的 , 为伊 甸 园 梦 想 的思 想 基 础 。 最 后 还 有 布 成 拉 夫 德 在 《 利 茅 斯 种 植 园》同 样 证 明 了上 帝 是 实 现 梦 想 的 决 普 定 因 素 : 有 信 仰 并 服 从 上 帝 才 能 实 现 建 立 山颠 之 城 的 愿 望 的 只 表述 。 以 这 些 关 于 建 立 伊 甸 园 和 山颠 之 国 的 梦想 都 是 以清 教 思 想 中 所 体 现 的 向往 自由 、 主 、 奋 的 精 神 为 核 心 , 后 来 美 民 勤 为 国 梦 的 形 成 奠 定 了基 础 。 ■、 十八世纪 “ 美国梦” 的形成 在 1 7世 纪 末 和 l 8世 纪 初 , 蒙 运 动 的 思 潮 在 欧 洲 盛 行 , 启 并 于 1 世 纪 后 期 传 入 美 国 。该 运 动 倡 导 理 性 和 科 学 , 信 人 8 相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文化内涵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文化内涵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文化内涵美国梦是指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辛勤工作和自身努力获得成功和幸福的理念。
作为一个代表美国文化的重要元素,美国电影展现了美国梦的多个方面。
通过电影的视角,我们可以深入研究美国梦的文化内涵,了解美国文化乃至全球文化的影响。
美国电影创作的伊始美国电影起源于19世纪末的短片制作,而20世纪初,电影院成为了人们享受娱乐的主要场所。
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电影经历了黄金时代,也是美国梦初现端倪的时期。
电影制片公司竞相争夺观众,以各种形式展现美国梦的理念。
这些电影中的主角常常是由贫困走向富裕、由失败走向成功的典型美国英雄。
电影中呈现的相关元素从诞生之初,美国电影中就包含着许多与美国梦相关的元素,其中包括个人自由、民主、实用主义等价值观。
同时,电影中还呈现了移民梦、社会流动、技术进步和消费文化等方面。
个人自由是美国梦的核心之一,也是美国电影中常常体现的重要元素。
电影英雄常常通过自己的个人努力和拼搏实现梦想。
例如,电影《摩登时代》中,查理·卓别林饰演的小丑通过努力工作最终战胜了贫困,实现了自己的成功。
此外,民主也是美国梦中的关键因素。
美国电影常常展现了公民的参与和个体的权力。
例如,电影《公民凯恩》通过讲述新闻行业巨头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故事,以揭示民主的脆弱性,强调了人民的力量和权利。
实用主义是美国梦的重要价值观之一,也是美国电影中常常表现的元素之一。
美国电影通过讲述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以创新解决问题的人的故事,来展现实用主义的价值。
电影《夺宝奇兵》中,男主角印第安纳·琼斯通过聪明才智和勇敢精神克服了一个个的险阻,最终找到了失落的宝藏。
移民梦是美国梦中的核心元素之一,同时也是美国梦与美国电影结合的重要部分。
美国电影通过探讨移民梦,不仅展现了历代移民在美国实现自我价值和逐步融入社会的故事,还揭示了移民与美国主流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谈论“美国梦”?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谈论“美国梦”?
美国梦是什么?大多数人都知道,它是一个流传了几个世纪的概念。
许多人认为它代表了“从贫穷到富裕”的机会,也就是说,只要你努力工作并且拥有足够的勇气、才能,你就能在美国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谈论美国梦?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原因:
一、历史的根基
美国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的开拓历史。
当时,许多欧洲移民来到北美洲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这种追求成为了美国梦的基石。
即使在今天,美国仍然是全球成功历史中最成功的国家之一,这使得美国梦仍然是可追溯的历史。
二、文化的影响
美国梦已经深深地融入了美国文化,无论是在商业广告、政治宣传还是美国电影中,美国梦都是一种很重要的元素。
正因为如此,美国梦才得以广泛地传播,并被社会接受,不断地影响着美国人的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
三、社会的期待
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社会,自然希望每个公民都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梦
想,这也是美国梦得以承载社会期望的无形力量。
尤其是在过去几十年里,经济的发展已经让许多人看到了实现自己梦想的更多机会。
四、实现的可能性
虽然每个人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可能性并不一定相等,但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人能力和努力,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让人们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
这是整个社会不断进步的体现,同时也是美国梦不断延续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美国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概念,它代表着人类追求幸福的本能,同时也是对成功实现的期待。
虽然不同人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不同,但是,追求美国梦的愿望是人所共有的。
探析美国文学与美国梦

- 251 -校园英语 / 文艺研究探析美国文学与美国梦武汉传媒学院/张子晔【摘要】在美国文学中,包含了拥有二百余年历史的美国的不同时期的梦想,对于美国来说,其文学史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美国梦的记录历史。
本文主要对美国梦的内涵以及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美国文学 美国梦一、美国梦的内涵自从富兰克林的《自传》之后,美国的社会在精神层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而当时的美国梦逐渐成为美国的一种民族精神。
作为美国梦的起源,人们始终相信只要通过刻苦、努力以及勤奋就能够不断实现目标,并且逐渐从底层社会迈向上层社会。
也正是处于当时的这种思想下,使得美国人民都具有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
美国梦的核心就在于机会均等,但是想要实现机会均等的情况,就需要自身具备坚忍不拔、勤奋的品格。
美国社会中的阶层流动现象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从下层的社会流向上层的阶级。
虽然早期的人们心中几乎都存在一个美国梦,但是实际却是很多人都无法实现的,因此在特定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也展示了相关的特征,虽然一些人的美国梦成功了,但是更多的人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成为了成功人士的垫脚石。
二、美国文学作品中美国梦的形象1.拓荒梦。
在早期的拓荒中,其目的主要就是对于相应的地理进行开拓,也就是传统的改造自然,并没有夹杂其它的元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种拓荒中多了一种贪婪,但是这种拓荒依然具备相应的精神价值以及道德约束,也就是集中美洲大陆上的劳动力以及智力来为创建新的理想而不断奋斗。
在库柏的作品《北疆五部曲》中,就是展现早期美国的拓荒梦,将那个时期的艰辛很清晰地呈现出来,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皮袜子,美国早期的进步离不开拓荒梦。
因此后来也出现了更多的作品来歌颂拓荒精神,比如凯瑟的作品《啊,拓荒者》以及《我的安东尼》都将美国在十九世纪时的拓荒梦展现的淋漓尽致。
拓荒梦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成为一时期竞争的有力精神支持,并且作为民族文化精神被不断发扬与传承。
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与“美国梦”

| 海外艺术25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与“美国梦”□崔海飞/文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美国哥特式》油画、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被称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
本文将五大文化象征与“美国梦”相结合,分析美国选取这五种形象而非其它文化现象作为其文化象征的原因。
《新视野大学英语3》(第二版)录入了题为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 (《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一文,该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即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美国哥特式》油画、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
单从信息传递角度看,文章基本概括了每个文化象征的创作背景、过程及与其相关的人或物,语言简单易懂,内容详尽充实。
但作为语言教学的素材,仅仅向学生讲授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毕竟知识的传授不仅仅要告诉学习者“是什么”“怎么样”,更应该使其明白“为什么”。
作为文化象征,它们肯定反映了美国文化的某些层面,但为什么是它们而非其它一些大家熟知的文化现象呢?这一问题值得深思。
可遗憾的是,文章并未对此做出解答。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很显然,对这篇文章的解读必须上升到文化层面,了解更深层次的信息,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据查证,国内已有部分文章探讨这一问题。
有些仅仅分析某一文化象征,相对单一,如《芭比娃娃文化漫谈》(孙超2007)、《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美国哥特式〉油画象征的美国文化精神》(陈伟莲,2016)。
也有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视角分析的,但主要侧重于比较两种文化的异同,如《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美文化比较研究——个案分析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董永义,2009)。
还有分析五种文化象征所反映的美国文化精神的,但内容相对简略,如《浅析美国五大文化象征》(翁明琦,2009)[1]。
浅析美国梦的文化内涵

浅析“美国梦”的文化内涵“美国梦”是美国社会文化中一种特有的现象。
通过“美国梦"这一文化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美国的历史与文化。
所谓的“美国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方面讲,“美国梦”是指实现“民主、自由、平等”的国家理想;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成功,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许多欧洲移民都是抱持着美国梦的理想前往美国的.然而历史和现实证明,在美国广义的“美国梦"似乎比狭义个人的“美国梦"实现的更加成功。
因此,“美国梦”呈现出它的二元属性:务实性和梦幻性。
“美国梦”的产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首先,应归功于地理大发现的兴起和北美大陆的发现。
正是由于海上航道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推动和促进大量的殖民者和移民涌人这块希望的田野,才为美国民族的形成和美利坚民族文化精神的铸造提供了前提条件。
从而使这块新大陆变成了“希望之乡”和可能实现一切梦想的理想天国。
其次,启蒙思想在北美大陆的传播及实践。
对于美国人来说,“自由、平等”不仅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制度和生活方式.另外,“美国梦”也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发展等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梦”在美国的独立和崛起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历史也深深打上“美国梦”的烙印.最早的“美国梦”在美洲大陆是以拓荒梦的形式出现的。
这种拓荒梦源于最初来到这片土地殖民的两类人的梦想:世俗的发迹梦和自由之梦。
17世纪初期,以发财致富为目的的冒险家和普通老百姓与另一类为逃避国内政治或宗教迫害的新教徒组成最早的移民大军,浩浩荡荡向“肥沃,富饶,自由”的美洲大陆进发。
踏上这块广裹无垠,蕴藏无限潜能的土地后,早期移民者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无情灭绝土著印地安人,成为了新大陆的主人.“美国梦”的第二阶段为自由梦和民主梦。
美国梦总结

美国梦总结简介美国梦是指人们对美国社会和生活的理想化向往和追求,它代表了自由、机会、繁荣和成功。
美国梦最早出现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随后被广泛接受并成为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美国梦进行总结,探讨其内涵和影响。
美国梦的内涵美国梦有多种不同的定义和解释,因人而异。
然而,美国梦的核心是人们追求自由、机会和成功的愿望。
它体现了个人努力和自我实现的意义,以及对美国社会基于公平和平等机会的信念。
美国梦鼓励人们通过不懈努力和创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个人价值。
美国梦的影响美国梦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
首先,美国梦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成功。
个人努力成为了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激励着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好的生活。
其次,美国梦促进了社会流动性。
由于美国梦坚信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美国社会给予个人充分的自由和平等机会,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此外,美国梦也带来了对个人创业和创新的支持。
美国文化中的风险投资和创业精神鼓励人们大胆创新,带来了许多创新科技和商业模式。
然而,美国梦也有其限制和挑战。
首先,美国梦并非每个人都能实现。
尽管美国社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但不同人的起点和背景不同,可能会面临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美国梦也带来了竞争和不公平。
在个人追求自由和成功的同时,社会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的问题,例如贫富差距和社会阶层的固化。
美国梦的演变美国梦在历史上经历了不同的演变和理解。
最早的美国梦主要关注个人事业成功和物质富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梦的内涵逐渐拓展,除了物质追求,还包括了个人自由、平等、幸福和满足感的追求。
在20世纪,美国梦表现为每个美国人都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获得稳定就业、拥有住房和社会福利。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变化和社会的复杂化,美国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争议,例如贫富差距的加大和社会流动性的下降。
结论美国梦是美国社会基于自由和机会的核心理念,鼓励人们通过个人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什么是美国梦?

什么是美国梦?美国梦是一种指称,它源于美国人民的信仰和价值观。
美国梦的内涵十分复杂,包含了个人自由、物质富足、平等待遇、机会平等和社会进步等多种意义。
在美国文化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美国梦一直是一种追求和信仰,是人们在困境中寻求出路的指引。
本文就什么是美国梦这个话题,对其具体含义、发展历程、现实意义等方面展开讲解。
一、美国梦的含义1.1 物质富足美国梦最直观的体现为个人物质富足。
在美国社会中,人们通常渴望拥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如舒适的住所、美味的食物、高品质的物品、优质的医疗保障等。
这种追求物质富足的信仰,既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需求,也体现了美国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
1.2 个人自由美国梦还包括个人自由的追求。
在美国社会,人们享有言论、结社、信仰和个人选择等自由权利。
这种信仰反映出美国人对于自由和独立的追求,这也是美国建国的基础。
1.3 机会平等美国梦还体现为追求机会平等。
在美国社会中,人们相信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机会,无论其背景、性别、种族或政治信仰等。
这种信仰反映出美国人民对于公平和公正的坚定追求。
1.4 社会进步美国梦还包含了对于社会进步的信仰。
美国人民相信科技、文化和经济等领域的持续进步将带来更好的生活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美国梦的发展历程美国梦的发展历程源于美国南北战争后的一段时期。
在此期间,美国社会逐渐形成了繁荣,同时也存在着社会格差、文化冲突和经济危机等问题。
此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缓解社会矛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例如,新政的实施使得大批人民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同时也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种经济发展也推动了人民对于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机会平等的渴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美国梦也经历了不断的演进。
从最初追求自由和独立,到过渡到追求物质富足和机会平等,再到现如今更强调对于环保和文化多样性的认同,美国梦逐渐体现出更加多元的内涵。
三、美国梦的现实意义美国梦作为一种信仰,影响并指引着美国人民的行为和思想,也深刻影响着全球化时代的世界。
美国文化

美国文化一、背景简介所谓的美国梦(American Dream),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美国梦的象征——自由女神像,象征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
许多欧洲移民都是抱持着美国梦的理想前往美国的。
尽管有些人批评美国梦过度强调了物质财富在衡量胜利和快乐上所扮演的角色,但许多美国人的确认为,这种获得成功的机会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找不到也并不存在的。
因为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不同的是,在美国拥有的经济自由相当多,政府扮演的角色相当有限,这使得美国的社会流动性极大,任何人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迈向巅峰。
从美国独立直至19世纪末期,广大的土地都无人居住和拥有,任何有心人都可以加以占据并投资和开垦。
而到了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庞大的自然资源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则使得快速的社会流动变的可能,而且这种趋势仍在一天一天的增加中。
新教伦理------ “天职”观念,即某种由上帝安排的任务,成为新教的核心内容:把个人在尘世中完成所赋予他的义务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的天职。
新教在客观上导致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萌芽和发展。
这种教义宣称,一个人在尘世中的活动,包括为日常服务的职业劳动,都只是为了完成上帝的旨意。
于是,争取获得职业上的成功,便成为建立获救信心的惟一手段,日常工作被视为荣耀上帝的行为。
它一方面表现为积极参加世事,勤勉的从事职业劳动,另一方面表现为最大限度的节俭,抵制一切享乐性消费,认为积累财富的勤俭在道德上是无可指责的,骄奢纵欲是有罪的。
这种宗教意识又带有强烈的入世倾向。
劳动天职观念、职业成功意识、节俭致富倾向等等都是这方面的表现。
而这一切又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亲和力,推动了资本主义及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并初步建立其宗教观念与一定的经济伦理、社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
“美国梦”

“美国梦”电影不单纯是人们娱乐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再现形式,任何电影都有着特定的文化痕迹。
美国被比喻成“机会之国”,“成功人士的摇篮”。
如此盛赞美誉来自美国文化显著特征之一——“美国梦”。
在美国,“美国梦”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人们为理想奋斗的不竭动力源泉,是美国社会自由、民主、平等的体现。
“美国梦”的实质就是人们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实现人生梦想,即人们必须用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开拓道路,最终迈向成功。
自1776年以来,这种乐观的精神一直激励着美国人甚至是外国人不懈努力直至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美国梦”是美国文化与价值观的核心部分,它也是美国电影所要表现的重要主题。
纵观美国电影,绝大多数电影都有着“美国梦”的文化烙印——通过描述普通人对梦想的追逐,表现其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来阐述美国梦的文化内涵和精髓。
这类作品举不胜举,比较经典的有《桃花源战纪》《风雨哈佛路》《舞梦成真》《当幸福来敲门》《阿甘正传》《国王的演讲》《乔丹传人》《留级之王》《律政俏佳人》《街头日记》,等等。
这些电影取材广泛,素材涉及教育、历史、体育、舞蹈及励志等其他方面,但无论电影素材多么广泛,贯穿始终的都是“美国梦”这一主线。
各部电影中的主人公通过一个个坚持、奋进的人生经历,一段段自强不息的生命历程诠释了生活版的“美国梦”。
此类影片多取材于小人物的生活,剧中人物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如家庭的破裂,事业的失败,身体的疾病或残疾以及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所遭遇的种种打击,等等,但惟一不变的是主人公坚强的意志,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追求梦想的执著,这正体现了人们对美国梦的不屑追求。
如电影《阿甘正传》,影片的主人公阿甘,在人们看来是一名残障人士,当他面对着周围人的异样眼神、校长的歧视、同学的嘲笑时,他没有自卑、没有堕落,而是用乐观的精神以及他特有的方式——奔跑,成为橄榄球明星、战地英雄和百万富翁,这种奔跑正体现了人们对美国梦的追求,也正是阿甘身上那种对生活永不放弃的乐观精神造就了他非凡的一生。
美国电影中的美国梦

美国电影中的美国梦摘要:“美国梦”是美国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多数美国人尊崇的信条,它强调依靠个人奋斗而非社会背景而取得成功。
“美国梦”是许多美国电影的主题,这些经久不衰的影片鼓励人们艰苦奋斗,不懈追求,催人向上、发人深省。
关键词:美国电影;美国梦;个人奋斗“美国梦”是指只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他们强调个人奋斗,推崇自我缔造者(self-made person)。
机会均等是“美国梦”的灵魂。
聪明、勤奋与坚忍不拔是“美国梦”的必要条件,而幅度巨大的社会阶级纵向流动,尤其是下层阶级至上层阶级的流动,是“美国梦”表现出来的最为显著的特征。
[1]两百年来,“美国梦”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来到这片土地创造自己的价值,美国也因此成为全球成功人士的摇篮。
“美国梦”有许多杰出代表,比如早先依靠个人发明而创立通用电气公司的爱迪生,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银行家摩根,发明汽车生产线的福特。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起家寒微,但通过勤奋终于创立了自己庞大的事业,从赤贫到巨富(from rags to riches),成为传奇人物。
到了21世纪的信息时代,微软的比尔·盖茨以及GOOGLE的三个创立者变成了“美国梦”的新偶像。
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年纪轻轻就积累了数百亿美元的庞大资产,尤其是美国现任总统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的当选更为古老的“美国梦”平添一份新意。
许多美国电影选择“美国梦”为主题,它们通过展示美国普通人依靠个人奋斗而取得成功的事例来反应“美国梦”的文化内涵,本文选择三部经典影片《阿甘正传》(Forrest Gump)、《追求幸福》(The Pursuit of Happyness)和《站在教室前》(Front of the Class)来加以分析,深层次探讨“美国梦”的含义。
美国梦与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

美国梦与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The American Dream and 20th Century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Abstract: As the essential part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merican drea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sin 20th century Afro-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earlier stage, Afro-American literature expresses the praise for black nationalities and the longing for equality and freedom.“Fictions of protest”by middle stage writers focus on the exposure of racism and the poverty of Afro-Americans, and reveal the writers’anxiety about the American dream. In the later stage, female writers represented by Walker and Morrison reflect on the parochialism of the black community, and call for love and reconciliation between black male and female, between blacks and whites.Key words: American dream;Afro-American literature;reconciliation摘要:作为美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二十世纪黑人文学一直以美国梦为一个重要主题。
浅议美国文学与“美国梦”

浅议美国文学与“美国梦”摘要:美国文学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美国梦”。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有着不同的表现。
本文在讨论“美国梦”产生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时期的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美国梦”的实现、“美国梦”的扭曲及“美国梦”的幻灭。
关键词:美国文学;“美国梦”;社会背景;理想主义;拜金主义美国文学的历史并不久,从1776年美国独立至今,算起来不过200多年,却有一大批对世界文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相继问世,共获11次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获此殊荣最多的国家。
作为外语学习者,我们很有必要了解美国文学,而了解美国文学,首先要接触到的就是有关美国文学的主题问题。
在美国文学当中,有一个主题反复出现——“美国梦”,即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奋斗获得成功。
“美国梦”的本质是一个要去实现的梦,是成功的梦。
文学既是社会与文化的产物,又是历史的反映,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国梦”在美国文学中也有不同的体现,有的作品体现“美国梦”的实现,有的反映“美国梦”的扭曲,而有的体现了“美国梦”的幻灭。
本文拟在讨论“美国梦”产生的历史背景下,对不同历史时期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进行分析。
一、“美国梦”产生的历史背景“美国梦”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欧洲人就梦想着到这块土地上去掠夺财富,扩展疆域。
英国清教徒更梦想着到这里来建立起新的耶路撒冷——上帝在人间的王国,而当时的土著印第安人尚未建立国家,整个“新”大陆都是“无主土地”,无边无际,任人开垦和占有。
无限的土地带来了无限的机会,许多在旧世界中不可想象的事情在这里发生了。
赤贫的欧洲农民到这里后无须奋斗多久便可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
直到南北战争时期,西部还有无数的荒地在呼唤人们去开垦定居。
《宅地法》甚至规定每户可拥有 160 英亩的赠地。
战后,大草原的无主土地上数以百万计的牛群在奔跑,山区的金矿、银矿还没开采完,地下的石油又冒出来。
菲茨杰拉德“美国梦”的美国文化沿袭

菲茨杰拉德“美国梦”的美国文化沿袭1.“美国梦”的清教土壤“美国梦”或称作美国理想,美国神话的存亡,伴随着整个美利坚民族文学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正如评论家玛丽·E·伯顿所说,“美国梦”已经成为“美国理想与金钱的一场恋舞;更具体地说,是代表着从英格兰人文主义到中西部平等主义,再到南部上流社会的各种观念的混合体的美国男性,与从美国社会中诞生的难以捉摸而又诱人堕落的美国式阿芙洛狄特女神之间的一场恋舞”。
“美国梦”中充满了物质与理想之间的冲突与张力。
正因为如此,它才在美国文学中以变换多样的面目出现,显示难以捉摸的魅力。
如果我们想追溯“美国梦”成文并流传开来的历史,就不得不去了解美国的清教思想。
历史学家巴斯等说:“没有对美国清教思想的了解,就不可能理解美国社会。
”自第一批清教徒到达石头城普利茅斯,清教精神就开始在美国文化中沉淀了下来。
因而,想要了解美国社会、美国精神,就必须首先了解它的清教思想这一渊源。
清教主义是清教徒的思想和他们所信仰的教义。
清教徒是16世纪中叶英国教会内以加尔文学说为旗帜的改革派。
他们要求清除国教内的天主教旧制和烦琐仪式,提倡“勤俭清洁”的生活,故此得名。
清教徒在国内受到严厉镇压和残酷迫害,于17世纪初相继踏上移民北美的漫长旅途。
他们希冀在新大陆按照自己的意愿信仰上帝,弘扬基督徒的真正精神,建造一个“山巅之城,为万众瞻仰”。
加尔文主义在新英格兰殖民地培养了前所未有的宗教狂热。
《圣经》成了17世纪一批又一批移民最基本的文化读本,教会成了新英格兰城镇的地理和社会中心。
清教观念构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精神气质,成为人们思维和生活方式的共同价值观。
清教徒所推崇和倡导的价值观念主要有:虔诚、谦卑、严肃、诚实、勤勉和节俭等。
在这些价值观念的鼓励下,清教先祖们面对陌生严酷的自然环境,艰苦地进行殖民拓荒,克服了种种难以预料的艰难险阻,很快在蛮荒的土地上收获了繁荣和富足。
从电影《美国梦》看美国文化的特性

作者: 范先明[1]
作者机构: [1]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106-107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期
主题词:�美国梦》;美国文学;多元文化;特性
摘要:美国梦不仅是美国文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美国文化中非常常见的主题。
在不同时期、不同阶层和不同族裔的人当中,美国梦有着不同的表现。
本文从美国梦的含义入手,以美国同名电影《美国梦》为切入点,从对影片中几位主人公——拉贝尔、莎莉、欧麦、威廉以及斯塔顿总统为实现各自的梦想所付出努力的分析出发,较为深入地论述了美国文化的三大特性,即实用性、开放性和实验性。
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与“美国梦”

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与“美国梦”
崔海飞
【期刊名称】《海外文摘》
【年(卷),期】2022()15
【摘要】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美国哥特式》油画、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被称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
本文将五大文化象征与“美国梦”相结合,分析美国选取这五种形象而非其它文化现象作为其文化象征的原因。
【总页数】3页(P0025-0027)
【作者】崔海飞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71.2
【相关文献】
1.文化多元语境中的美国梦与中国梦--美国梦与中国梦的互文性研究
2.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r——《美国哥特式》油画象征的美国文化精神
3.美国篮球梦的轮廓与文化精神-《高中篮球、种族与美国梦》评析
4.美国篮球梦的轮廓与文化精神——《高中篮球、种族与美国梦》评析
5.美国华裔移民的心理创伤及其"美国梦"的幻灭——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之文化透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美国梦与美国文化美国梦(American dream ),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奇迹。
然而这也是美国的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
美国梦的由来与发展跟美国特有的社会文化及美国精神是分不开的。
正是在种种美国特色下,美国梦才能绽放其魅力。
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1] 他不在乎你曾经是如何的身居高位还是地位卑微,也不在乎你曾经是如何的腰缠万贯还是一贫如洗,只要你有梦想,只要你愿意为此努力付出,你终可以获得你想要的幸福生活。
许多美国人的确认为,这种获致成功的机会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找不到也并不存在的。
正是这一点,吸引了许多欧洲人踏上美国这片处女地,实践自己的美国梦。
“ 美国梦” 包含几个要素: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
美国梦的源起自1620 年11 月11 日在科德角集体签署的《五月花号公约》,美利坚民族的起点就此开始。
他们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增强基督教的信仰,为了提高他们国王与国家的荣誉,漂洋过海,在弗吉尼亚的北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
并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个民众自治团体。
[2] 踏上美洲大陆的,多为英国受压迫的清教徒以及欧洲大陆的弱势者诸如德国破产的小农。
他们所在原来的欧洲国家大多社会等级森严、财富分配不公、宗教歧视严重,而他们正是第一批抱有“美国梦”的,并移民到美洲新大陆将其付诸实践的人。
在新大陆,他们可以不再忍受原先的不公与压迫,可以奉行新教教义,勤劳节俭,节制欲望,即抱有这些最原始的资本主义精神,开始融入这片新土地,并同时把这种精神也灌输进来。
同时,他们又具有强烈的使命意识,自认为是“上帝选中的人们”,上帝让他们在这片新土地上生根发芽壮大,让他们来管理整个世界,维持世界秩序。
他们的如此之浓厚的宗教色彩又为美国人的文化信仰有了坚实的积淀。
对他们来说,这里是上帝让他们来实现他们的“美国梦”的土地。
孟德斯鸠、笛卡尔等启蒙运动的先驱,开始对美国这块神奇的土地赞颂不已,这也燃起了这些曾经在欧洲式弱势群体的“美国梦”。
在精神上,这些宗教的力量足以让人产生动力,这些文化信仰足以让他们为之奋斗,取得成功。
从美国独立直至19 世纪末期,土地广袤而人口稀少,移民都能获取大片肥沃的土地。
当时的美国还是农业经济为主,不言而喻,“土地就意味着财富,意味着成功”。
随着18 世纪末、19 世纪初美国西部发现多处金矿,有些幸运儿开始因掘金而一夜暴富,这波“淘金潮”的传奇,推动了移民西进的浪潮,也为“美国梦”抹上了浓厚的金黄色彩。
[3] 由此可见,美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也对美国梦的发展奠定了有利基础。
而在地理环境以及文化信仰的双重作用下,美国的政治制度也给美国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18 世纪来到美国的移民都是欧洲的弱势者,最典型的是英格兰的清教徒和德国的破产小农民,当他们来到还是殖民地的美国时,政治平等的要求就格外强烈,也自发地落实了民主。
于是,“平等权利”成了“美国梦”的一个内涵,从《五月花号公约》中不难发现这一点。
而启蒙运动带来的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思想又在这片土地上成功得以发展。
理性的光环也笼罩了美国这片土地。
因此,美国的土地上很难找到专制集权的身影。
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促使美国梦可以更为顺利地发展。
美国梦与美国多元文化在喷射机时代来临前,数百万乘船至美国的移民者对美国第一眼印象,便是纽约港前自由女神像。
美国给人以自由的感觉,即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不扰乱社会秩序,只要不威胁国家统治,那么便是合理合法的。
因此,美国社会也成为多元社会,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混血人种,亚裔、非裔、拉美裔,几乎每一类人都可以在美国找到栖身之地。
他们崇尚自由,崇尚民主。
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不同的是,在美国拥有的经济自由相当多,政府扮演的角色相当有限,这使得美国的社会流动性极大,任何人都有可能透过自己的努力迈向巅峰。
早期建国时期美国西部广大的土地都无人居住和拥有,任何有心人都可以加以占据并投资和开垦。
而到了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庞大的自然资源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则使得快速的社会流动变的可能,而且这种趋势仍在一天一天的增加中。
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一直是各个国家的历史。
但在美国,自罗马帝国以来,首次出现了创建一个文化的历史的可能。
现在第一次有了这样一个机遇,在新的基础上用新技术创建一个有着前所未有的开放性的多元文化。
一个有着多种精神中心的文化。
一个永远抛弃种族中心主义心态、部落心态的文化。
那是一种破坏性的心态。
依据历史学家的说法,美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工业扩张并非只是因为美国的自然资源丰富,更是因为所有人都有机会借由自己的奋斗获取财富。
美国梦成为了吸引世界各地人民移民美国的主要原因—无论过去或现在。
在今天,每年有超过一百万的人成为美国公民,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移民地点之一。
在美国,你可以发现这里有开放精神。
这里有希望,有前途。
这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群体,但没有冲突,而是进行合作,进行和平竞争,进行建设。
在非白种人的西方世界与白种人的西方世界400 多年的关系史上,双方关系的基本特性第一次表现为合作与建设,而不是剥削,不是破坏。
1924 年,墨西哥哲学家荷塞·伐斯冈萨雷斯在他的一本著作中,梦想着未来地球上所有不同种族都融合成一种类型人的可能性。
在文化的意义上,即便不是在人种的意义上,这样一种类型的人正在洛杉矶诞生。
由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和不同道德行为组成的巨大合成体正奔向一个共同的目标。
世界充满着宗教的、种族的、民族的冲突,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融洽的合作令人难以置信。
的确令人瞩目。
[4]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如同自由女神像一样,手握火炬与书本,给来自全世界想来美国的人们以方向与信仰。
如果美国移民开始时遭遇失败,他总是想:“ 我要再试一下。
” 如果他在原来的社会中遭遇失败,他就会失去信心,变得悲观失望,接受自己所处的地位。
在美国,他想的是:“ 我还会有机会,我还要试一下。
” 这使他坚持下去。
他充满了希望。
往往大家都是抱有这样一种信念,即使社会地位如何不平等,贫富差距如何悬殊,他们仍然坚信,社会给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可以自己争取属于自己的机会,然后努力做成它,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不管你是盎德鲁·撒克逊的后裔,还是来自小东京抑或唐人街,还是唱着嬉皮士的黑人,撇开种族,你还是可以有机会去取得你要的机会。
如果说早期的美国梦仅仅只是欧洲移民对淘金或是幸福生活的追求的话,那么现在的美国梦更可以说是全世界的人们,只要你有梦想有行动,这里就有属于你的舞台,让你出人头地,而这个舞台就是美国。
美国梦的辉煌与褪色美国梦,不仅仅存在于影视作品中,更多的也存在于现实生活。
像美国西部曾经是一片荒漠的不毛之地诞生了好莱坞,让大量的美国大片涌向世界,让奥斯卡成为电影届至高荣誉的代名词,同时也让有伟大梦想的平凡人名利双收。
如黑人演员威尔·史密斯,更如他演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黑人演员即便在传统社会中遭受偏见歧视,但仍可以出人头地。
还有法兰克·卡普拉[5] 、阿诺德·施瓦辛格[6] 、亨利·基辛格[7] ,包括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是一个个鲜明的例子以佐证美国梦的实践者,每个人都是小人物力争上游。
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自己的梦想与努力进而实现目标。
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开始了工业化。
欧洲来的移民更多地进入纽约、芝加哥、底特律等新兴的工业城市。
从此,“ 美国梦” 有了新的内涵。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奋斗起家的工商业巨子。
比如依靠个人发明而创立通用电气公司的爱迪生,采石油的洛克菲勒,搞银行的摩根,发明汽车生产线的福特。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起家寒微,但通过勤奋终于创立了自己庞大的事业,成为传奇人物。
也许,这些“ 传奇” 多少带有后人美化的成分,甚至所谓的“ 爱迪生发明” ,也有不少是助手们的成果。
梅勒更是认为,当时美国已处于经济急速膨胀时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国内的经济运行也处于“ 无序到有序” 的变化阶段,各行业出现巨富寡头,原是应有之义。
到了21 世纪的信息时代,微软的比尔·盖茨、雅虎的杨致远以及GOOGLE 的三个创立者变成了“ 美国梦” 的新偶像。
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年纪轻轻就积累了数百亿美元的庞大资产。
他们活生生的故事似乎表明,只要有智慧,有天才,在美国就可以成功。
“美国梦”背后的真正动力是什么?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就是对财富的渴求和追逐。
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马修·沃肖尔指出:“对金钱的追求,是‘美国梦’中不变的成分。
然而,“恰恰是对财富的过度追逐,使‘美国梦’也在变味,逐步丧失了对世界各地人们的吸引力。
”沃肖尔在他的文章《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变化中的“美国梦”概念》中敏锐地观察到美国社会风气这几十年的变化。
如果说早期的美国人还提倡“诚实和勤奋”来致富,今天则是越来越热衷于寻求“快速致富”。
比如,现在美国人最推崇的致富方式是:与大企业打赔偿官司、去拉斯维加斯赌博或买彩票、以及参加有奖电视竞赛节目。
沃肖尔认为,这表明美国社会正在逐渐丧失勤奋劳动的动力。
早期来美国的欧洲移民,信奉的是政治权利平等和宗教平等。
而今天,美国的政治也在演变成为金钱的游戏。
这一点沃肖尔也不否认:布什家族在美国政治上的成功就是“石油金钱的成功”。
在宗教领域,美国所提倡的自由仅限于基督教各教派内部,而少有金钱支持的伊斯兰教,在美国只能处于极度弱势的地位。
“如果你要去天堂,请你来美国;如果你要去地狱,也请你来美国。
”美国可以把人捧上天,也可以把人重重地摔在地。
诚然,美国梦有太多的偶然与意外,但是当“诚实与勤奋”被世人忽略的时候,那么它最最精髓的部分也不复存在。
不知是美国文化影响了美国梦,还是美国梦进一步造就了美国文化,但是,当人们提起美国,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认为,那是一片寻梦的土地。
参考文献:[1] 戴安娜·拉维奇,《美国读本感动过一个国家的文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1995.1 [2] 维基百科,美国梦,/zh-cn/%E7%BE%8E%E5%9B%BD%E6%A2%A6 [3] 百度百科,美国梦,/view/77925.htm?fr=ala0[4] Boritt, Gabor S. Lincoln and the Economics of the American Dream . Page 1. December 1994.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5] Ryzs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