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学风格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国内学习风格研究综述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国内学习风格研究综述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国内学习风格研究综述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近些年,国内学习风格的研究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国内学习风格的研
究也被认为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

本文将对国内学习风格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及对语文教学的一些启示。

首先,综观最近几十年来国内学习风格的研究,不同的观点和认识始终占据着
研究内容的主导地位,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研究中将学习风格定义为指在学习状态下,个体有意识地选择学习策略,对信息过滤、信息组织归纳概括的特点。

其次,研究还分析了国内不同文化背景下学习风格的差异性,并给出了详细的分析结果。

最后,近年来,学习风格理论引入了新兴的范畴。

根据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初步把国内学习风格分为认知风格、行为方式、人格
特征、学习导向、学习媒介等五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国内学习风格的特点和内容。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国内学习风格的研究可以给语文教育带来巨大的启示。

首先,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以满足他们学习上的新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其次,培养学生的学习风格,以适应不同场景和类型的任务;最后,课堂教学中要融入有趣的学习活动,增强拓展和兴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理解和深入学习。

总之,国内学习风格的研究必须继续。

研究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学习风格的发展
趋势,因地制宜地改革语文教学,并实践和研究学习风格,指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关于教学风格的研究成果

关于教学风格的研究成果

关于教学风格的研究成果
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风格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

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主动型教学风格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提高学习成绩;而消极型教学风格的教师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学习成绩。

此外,教师的教学风格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研究表明,激励型教学风格的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更有动力去学习;而缺乏激励的教学风格可能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

此外,教师的教学风格还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

研究表明,积极向上的教学风格可以让学生更加乐观,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去学习;而消极的教学风格可能会让学生失去信心,减少学习的动力,甚至导致学习行为的改变。

综上所述,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更加重视自己的教学风格,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

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及特点分析研究报告

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及特点分析研究报告

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及特点分析研究报告尊敬的读者: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及特点分析研究报告”。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多层次的分析,带您了解幼儿园教师的教学风格及特点,以期对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朋友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教学风格的基本观点幼儿园教师的教学风格一般可以分为“灵活自由型”、“亲和导向型”和“启发引导型”三种基本类型。

在教学实践中,每位老师或多或少会融合这三种风格,但其中一种通常会更为突出。

在我的调研中,我发现不同类型的教学风格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效果。

二、教学风格的特点和优势1. 灵活自由型这种教学风格注重灵活多变,更加注重孩子的自主发挥和创造性思维。

教师会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度,鼓励他们展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这种教学风格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2. 亲和导向型亲和导向型教学风格以温暖亲和为特点,注重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

教师会以温和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和孩子们交流,倾听他们的诉求和心声,让孩子们在一个和谐温暖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这种教学风格能够培养孩子的情感和社交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

3. 启发引导型启发引导型教学风格重视引导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注重发现和培养孩子的潜能。

教师会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和引导,激发孩子们的思维和探索欲望,让他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学会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孩子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风格的实践策略1. 培养多样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特点和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让每位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

2. 塑造良好氛围营造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是亲和导向型教学风格的核心优势。

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孩子们自由表达和交流。

于漪教学风格述评

于漪教学风格述评

于漪教学风格述评半个世纪的实践研究和理论探索,于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文教育思想,成为中国语文特级教师群体的优秀代表,成为中国语文教育界具有鲜明学术个性和广泛影响的语文教育专家。

于漪如何能始终站在中国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前沿,与时俱进?我们从外显的教学风格和内隐的教育思想两方面加以探究。

一、教学风格北京张定远先生曾就于漪的教学艺术做过这样的高度概括:寓教于情,声情并茂,教出趣味,活而有致。

既激发一个“趣”字,不忘一个“新”字。

牢牢揪住一个“情”字,铸就一个“活”字。

“趣”,就是课要有趣味性。

于漪认为,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紧密相联。

知识对青少年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了解并熟悉学生渴求知识的心态,紧扣课文的特点,以知识的清泉浇灌,学生往往被吸引,沉浸在求知的氛围中。

节奏上,课要张弛结合;方法上,直观演示、开拓想象、抓点拎线、形成悬念、展现意境、激发感情、讨论答辩、运用学生“逆反心理”等,都能使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就是要有新鲜感。

于漪认为,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

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

因此,组织教学时,要以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和学习愿望出发,采用多种方法,组织新的内容、新的知识、新的能力,注意新的角度的选择和时代活水的充盈,使学生产生新鲜感。

“情”,就是课要“披文以入情”。

一篇篇名篇佳作,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

于漪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或展开想象,或唤起联想,或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让学生在咀嚼语言文字中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作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

于漪认为,教学时适当安排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使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也相当重要。

“活”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只要是“不逾矩”,“从心所欲”便就蕴含了一个真理,那就是教学的一个“活”字。

于漪把传统的教学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她对每一课的精心设计,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对一句话的剖析和欣赏,都明显带着“于漪”特点。

中小学教师教学风格现状的调查研究

中小学教师教学风格现状的调查研究
_ 、研究背景
随 着 教 育 理 论 界 对 教 学 理 论 的 研 究 不 断 深 人 ,教 学 风 格 日 益 成 为 研 究 的 热 点 。所 谓 教 学 风 格 ,是指教 师 在 长 期 教 学 实 践 中 逐 步 形 成 的 、富 有 成 效 的 一 贯 的 教 学 观 点 、教 学 技 巧 和 教 学 作 风 的 独 特 结 合 和 表 现 , 是 教 学 艺 术 个 性 化 的 稳 定 状 态 之 标 志 。研 究 教 学 风 格 有 利 于 引 导 教 师 认 识 自 我 ,帮 助 教 师 形 成 自 己 的 个 性 化 教 学 风 格 ,提 高 教 学 效 能 ,促 进 教 师 专 业 成 长 ,从 而 更 好 地 适 应 学 生 的 认 知 能 力 和 学 习 风 格 ,推 动 学 生 的 进 步 与 发 展 。 当 前 的 研 究 成 果 中 ,从 教 学 风 格 的 研 究 内 容 看 ,主 要 集 中 于 应 然 研 究 ,而 缺 少 实 然 研 究 ; 从 研 究 视 角 看 ,多 从 哲 学 、教 育 学 的 理 论 视 角 ,从心 理学视角的实证研究较少。 “在心理学领域,风格一 词用于描述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认知、学 习 、教学 等方面具有的个性化的和一贯的方式” ,显 然 ,教师 的 教 学 风 格 与 教 师 的 个 人 特 征 密 切 相 关 ;从 研 究 工 具 来 看 ,大多数学者是直接采用国外学者编制的工具, 鲜有使用具备中国本土适应性的科学量表。
智库观察
中小学教师教学风格现状的调查研究
□ 文 / 广 东 第 二 师 范 学 院 教 师 研 修 学 院 李晓娟
本 文 采 用 修 订 后 的 教 师 教 学 风 格 量 表 (TSI) , 对广东省内的中小学随机抽取516名教师进行调查, 结 果表明:教师偏向于使用授权者教学风格和专家型 教 学 风 格 ;除个人示范型教学风格之外,中小学教师 在 其 它 4 种教学风格的使用情况上均存在年龄、性别 和出生地区的显著性差异(p< 0 . 05); 3 1 - 4 0 岁的教师 与 41-50岁的教师在使用个人示范型教学风格上存在 显 著 性 差 异 (P<〇.0 5 ) ; 超过半数的教师倾向于使用3 种或以上的教学风格。

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研究综述

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研究综述

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研究综述幼儿园教师作为特定教师群体,其教学风格的形成,对于他们教学方式的建立、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和教养幼儿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20世纪40年代,一些理论工作者就开始了对教师教学风格的探索。

至今已有大量的关于教师教学风格的定义、分类、特点等方面的成果。

通过了解各方观点,能够丰富和深化教学研究及教师研究的理论,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由于现在对幼儿园教师的教学风格的研究很少,希望能从大教育学学科范畴关于教师教学风格的综述中,获得一些对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有益的理论借鉴。

一、教学风格的概念关于教学风格的定义国内外学者立足点明显不同。

我国学者更多强调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格调”、“风貌”,侧重教学个性。

如程少堂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有意无意地,在适合自己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经过艰苦地反复实践,而最终形成的一种独具个性魅力又具有稳定性的教学风貌”。

1卢真金认为,“教学风格就是教学艺术家所特有的、在教学活动整体中重复至表现一种‘韵味’、‘格调’、‘风貌’的表现方式”。

邵瑞珍认为,教学风格是“在达到相同的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

2国外的学者对教学风格的理解大多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联系在一起,同时又强调了教学风格的稳定性与独特性。

伦诸里和史密斯认为:教学风格即教师所偏爱的教学方法,它很少因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持续一贯的稳定性和鲜明的个性特点。

菲奇认为教学风格是指运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所表现出的稳定的方式。

邓恩认为,教师的教学风格可以分解为八个主要方面: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课堂环境布置、教学组织、评价技术、教学管理和教育思想,这八个教育要素在教师身上的不同组合构成了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

康蒂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某些特定的教育价值系统影响下所做出的一系列行为。

3由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潜移默化”性和活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在教育实践中建构起来的一种模式体系,包括外显体系和潜在体系。

实践教学国内研究综述(3篇)

实践教学国内研究综述(3篇)

第1篇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对实践教学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对国内实践教学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梳理实践教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引言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实验、实习、实训等途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实践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国内实践教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实践教学研究的发展脉络1.实践教学理论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关注实践教学,提出了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如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等。

这一时期,实践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探讨实践教学的内涵、特征、地位等。

2.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阶段。

这一时期,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

这些模式在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关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研究者们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

4.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者们关注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技术、国际化教育等方面的融合,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

三、实践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1.实践教学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尽管实践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受到重视,但部分高校仍存在实践教学理念淡薄、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2.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资源包括师资、设备、场地等,我国部分高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发展。

3.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实践教学效果。

学习风格研究综述

学习风格研究综述

学习风格研究综述1. 本文概述本篇《学习风格研究综述》旨在全面梳理和深入探讨学习风格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现状与价值。

文章首先从学习风格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其定义、分类以及形成机制等核心要素,进而回顾自上世纪至今国内外关于学习风格理论的重要研究成果,分析不同学者及研究团队对学习风格多元性的认知视角和实证证据。

随着教育个性化理念的深入人心,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学习风格的差异性,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还将系统地评估各种学习风格模型的有效性,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如何依据学习风格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这一综述,期望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和有效运用学习风格理论的框架,从而推动教育教学实践的创新与优化。

2. 学习风格理论基础学习风格理论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个体在获取、处理和保留新知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独特偏好与习惯性方式。

这一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以及对个体差异的关注逐渐增强而日趋丰富多样。

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自我导向学习的重要性,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独特的认知路径和情感需求。

此后,大卫库珀赫尔曼的多元智能理论拓宽了我们对学习风格的理解,指出存在多种智能类型,并且个体可能在不同类型的智能上表现出不同的优势,从而形成各自的学习风格。

与此同时,弗兰克法利纳提出的学习风格模型则聚焦于感知和认知过程的差异,如视觉型、听觉型、动手操作型学习者等。

尼尔菲奥雷等人进一步深化了学习风格的研究,提出了学习风格的维度模式,包括场独立依存、序列整体、直观抽象等特征。

这些理论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学习风格框架,帮助教育工作者识别并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最近几十年里,诸如VARK模型(视觉、听觉、阅读写作、动觉)等也成为了广为接受的学习风格分类体系,它们关注学习者接收和表达信息的不同通道,提倡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需求。

当代教学名家的教学风格共性分析及其启示

当代教学名家的教学风格共性分析及其启示

当代教学名家的教学风格共性分析及其启示当代教学名家的教学风格共性分析及其启示一、积极主动式教学当代教学名家的教学风格共性之一是积极主动式教学,他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参与,重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多元发展式教学当代教学名家的教学风格共性之二是多元发展式教学,他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情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多元发展的环境中获得全面发展。

三、结合实际式教学当代教学名家的教学风格共性之三是结合实际式教学,他们注重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环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环境中发现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环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环境中开发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四、启发式教学当代教学名家的教学风格共性之四是启发式教学,他们注重教师的引导,注重教师的辅导,注重教师的指导,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辅导学生自我探究,以指导学生自我发现,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自发地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成长。

综上所述,当代教学名家的教学风格共性主要表现在积极主动式教学、多元发展式教学、结合实际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四个方面。

这些教学风格共性的启示是:要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注重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环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要注重教师的引导,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辅导学生自我探究,以指导学生自我发现,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自发地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成长。

我自己的教学风格分析

我自己的教学风格分析

我自己的教学风格分析引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入理解并分析个人的教学风格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满足学生需求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详细分析我的教学风格,包括教学理念、方法和策略,以及如何在课堂中实施这些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理念我的教学理念是建立在学生中心的基础上,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我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包容、互动和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方法1. 互动讨论:我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和头脑风暴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2. 案例研究:我经常使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这有助于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3. 翻转课堂:我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等方式自学理论知识,课堂时间主要用于实践应用和讨论。

4. 差异化教学:我承认学生的差异,并提供不同难度和深度的学习材料,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教学策略1. 反馈机制:我重视学生的反馈,通过定期的评估和自我评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鼓励自主学习:我鼓励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设定目标、时间管理和自我激励等策略,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习惯。

3. 跨学科教学:我尝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到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课堂管理1. 规则与期望:我在学期初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规则,明确期望,以营造一个有序而友好的学习环境。

2. 情感支持: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面对学习挑战。

3. 包容性教学:我致力于创建一个包容性的课堂,尊重每个学生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特点,鼓励多元化表达。

反思与成长我持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参加教师培训、阅读教育研究文献和与其他教师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中国教师教学风格研究综述

中国教师教学风格研究综述

中国教师教学风格研究综述作者:农斯颖来源:《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年第05期【摘要】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

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有利于教师教学思想的神话,有利于激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能加快教师的成长速度。

对教学风格的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很大帮助。

本文旨在对我国教师教学风格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评述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教学风格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91-02关于教学风格的定义,专家学者们持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程少堂(1988)认为,教学风格,决不是教学方式方法的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教师有意无意地,在适合自己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经过艰苦地反复地实践,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独具个性魅力又具有稳定性的教学风貌。

李如密(2002)认为,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

李如密(2001)认为教学风格,是优秀教师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教学上创造性活动的结果及其表现,是教师在教学艺术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有利于教师教学思想的深化,有利于激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能加快教师的成长速度,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此,对教学风格的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很大帮助。

我国对教学风格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本文旨在对我国教师教学风格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评述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前景。

一、中国教师教学风格研究状况1.研究数量。

自1988年程少堂发表《教学风格论》至今,国内共发表关于教学风格研究的论文51篇。

由于篇幅有限,也出于对已发表的论文进行清晰梳理,本文仅对其中的38篇研究教学风格的文章进行分析。

教师教学风格研究综述

教师教学风格研究综述

教师教学风格研究综述摘要: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影响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总结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教学风格的内涵、分类、影响因素及形成途径的不同观点。

教育学者侧重于从思辨的角度进行阐述,心理学者则侧重于从调查的角度进行研究;形成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更需要教师具有修行者的心态。

关键词:教学风格;内涵;分类;影响因素一、教学风格的内涵(一)从艺术学的角度定义在我国古代,“风格”一词最早来源于艺术,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观点也早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因此,有学者从艺术的角度,把教学风格视为教师教学艺术的一种格调、风貌,是教师个性魅力的外在表现。

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教学风格的解释是“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个人特点的风度和格调,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

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

程少堂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独具个性魅力又具有稳定性的课堂教学风貌。

卢真金认为教学风格是教育艺术家所特有的,在教学活动整体中重复表现出来的教学“韵味”、“格调”和“风貌”。

(二)从教育学角度定义在教学论中,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作用的过程,是教师教学观点、方法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过程,因此,有学者把教学风格视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和作风的独特表现。

邓恩(Dunn)夫妇认为,教师的教学风格可以分解为八个方面: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课堂环境布置、教学组织、评价技术、教学管理和教育思想。

这八个不同个性化程度的教育要素在教师身上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

李如密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李源田等人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等方面稳定、综合地体现出来的教师教学个性和审美风貌。

(三)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定义在心理学领域,“风格”一词用于描述个体在认知、学习、教学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教师教学风格即为教师独特和一贯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方法。

我的教学风格及反思

我的教学风格及反思

我的教学风格及反思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它是教师个人特质、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的综合体现。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

我的教学风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注重个性化教学。

我会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2. 激发学生兴趣:我相信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能够更好地学习。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会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入实际案例和故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3. 强调实践应用:我认为知识的应用能力是学生发展的关键。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会设计一些实践性的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倡导合作学习:我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认为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我会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任务,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反馈与评价:我重视对学生的反馈与评价。

我会及时给予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鼓励他们的进步和努力。

同时,我也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通过教学评估和同行交流来改进自己的教学。

通过对我的教学风格的反思,我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首先,我注重个性化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我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然而,我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教学中有时候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同时,我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关注,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中学语文界四大名家教学风格与理论述评

中学语文界四大名家教学风格与理论述评

中学语文界四大名家教学风格与理论述评改革开放以来的语文教学改革,使语文学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

在改革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特级教师,他们站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在教育改革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他们不仅在教学实践中为教育改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在长期实际教学工作以及教学实验中他们取得的经验和创造的理论是提供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在我国教育科学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位置,具有特殊意义。

研究推广特级教师的先进教学思想与宝贵教学经验,是进一步发展教育革命、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需要。

于漪、钱梦龙、魏书生、宁鸿彬是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战线上涌现出来的一大批教学精英中很具影响的四位教育专家。

作为特级教师,他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模范;同时他们又都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有识之士、有志之士。

他们用语文教育家和语文教师学者化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探讨现代语文教学正在开拓的领域,并力争发现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由途径,逐渐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界有影响的专家。

他们兼具先进性和专业性。

这四位特级教师在语文教学改革中,侧重于教法改革,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实验,深入探索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规律,在他们的理论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是他们教授语文学科中的指导思想、内容、模式、方法等方面的设想和尝试,他们的经验和理论大体属于开发和应用研究,弥补了我国教育研究的薄弱环节,起到了“补缺”、“填空白”的作用。

而他们在教学改革和教学探索中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理论。

本文将着重就四位特级教师的教学风格及其理论作一评述,进而探究其中所反映的规律。

一(一)于漪的教学风格及理论1.思想性与开发智能并举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丰富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仅仅围绕两大任务,于漪全部教学改革活动坚持“教文育人”的原则,为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服务,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坚实基础。

一方面,于漪在教学时于听、说、读、写训练中,结合着思想教育,充分体现了“文道统一”的精神。

教师教学风格与评价研究

教师教学风格与评价研究

教师教学风格与评价研究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涉及到他的教学理念、教育观念以及教学行为等诸多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探讨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风格。

第一部分:教师教学风格的定义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教育行为方式和风格。

它包括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例如温和的风格、严格的风格或启发式的风格等。

第二部分: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位温和的教师通常能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舒适和愉快,并能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而一位严格的教师则可能对学生施加压力,鼓励他们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另外,一位启发式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三部分:教师教学风格的评价指标评价教师的教学风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评价教师教学风格的指标可以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明确、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

另外,还可以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以及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学风格。

第四部分:评价教师教学风格的方法评价教师的教学风格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通过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同事评价来了解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以及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另外,还可以采用学生评价的方法,通过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反馈来评价教师的教学风格。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教师的教学行为,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第五部分:评价教师教学风格的工具评价教师的教学风格需要合适的工具。

一种常用的评价工具是教学观察表,可以用来记录教师的教学行为。

另外,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反馈。

此外,还可以采用学生测验和作业评价的方法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第六部分:评价教师教学风格的挑战与改进评价教师的教学风格面临一些挑战。

基于教学评价的学习风格和策略研究述评

基于教学评价的学习风格和策略研究述评

基于教学评价的学习风格和策略研究述评
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其重要性在于从教学效果的角度对教学过程进
行科学的评价。

近年来,基于教学评价的学习风格和策略研究得到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在教学评价中,学习风格和策略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少量时间内获得最大化的效果。

有效的
学习风格和策略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专注,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获得更好
的学习效果。

学习风格和策略基于教学评价这一领域都是个人主观性的,很多研究都是基于一定评
价体系,以及学习者自己的学习风格和需求,从而推导出可以更有效的学习的策略。

例如,有些学习者喜欢安静、独立的环境,这样他们就能更容易集中精力来学习;有些学习者喜
欢尝试与他人一起学习,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分析问题,更容易掌握知识。

同样,由于学
习者的不同经历和背景,他们可能会有不同的学习策略,比如使用不同的记忆技巧,使用
强化来增强记忆效果,等等。

另外,基于教学评价的学习风格和策略研究还可以更好地开发学习者的技能,学习者
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掌握更多的技能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实施教学评价。

有效的学
习风格和策略研究可以提供更加有效和全面的教学评价,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教学风格研究的成果述评

教学风格研究的成果述评

教学风格研究的成果述评一、教学风格研究的时代背景文献检索表明,我国学者关注教学风格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林同奇、姚乃强,1980;汪远平,1981;)。

进入90年代后,这一研究获得了快速发展。

2000年以来,教学风格研究成为一个热点,其研究成果成几何级增长,主要涉及教学风格的含义、特征、类型、影响要素、形成过程以及创建方法等,深化了人们的相关认识。

(一)教学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从理论方面来看,教学风格研究是教学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随着现代教学论的研究日益向纵深发展,许多新的课题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对教学艺术及其风格的关注便是一个显著事例。

教学风格作为教学艺术高度成熟的标志,在教学个性化的追求中被人们所注目乃是一种必然结果。

然而,传统教学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学的艺术及其个性的研究,致使教学风格的理论成果贫乏,远远不能适应教学艺术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教学风格研究是对于教师教学艺术创造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完善教学论和教学艺术论的理论体系,弥补长期以来教学个性、教学风格理论研究的不足,影响和推动教学论、教学艺术论的发展。

(二)教学实践的总结和提升从实践方面来看,教学风格研究是教学实践的总结和提升。

我国教学风格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一直伴随着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一道成长。

起初主要是总结优秀教师们的先进教学经验并概括出教学风格的类型和表现形式,在这一过程中,一些著名优秀教师逐步以鲜明的教学风格被人们承认和学习,例如,斯霞、霍懋征、李吉林、丁有宽等。

教学风格研究通过对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条件与发展规律的揭示,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形成个人教学风格提供有益的启示,对于教师的教学迅速走上成功、成熟之路可资借鉴。

同时,教学风格研究有助于引导、鼓励教师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扬长避短,朝着合乎自己审美个性和特长的目标去努力,加快形成独立风格的步伐;教学风格研究为广大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重视专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调查研究报告以学定教——浅析老师的教学风格

教育调查研究报告以学定教——浅析老师的教学风格

教育调查研究报告题目以学定教——浅析**老师的教学风格引言在现今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历史教育却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历史处于“副科”地位,长期不被重视。

浙江地区初中时期往往把历史学科排除在中考之外:政治、地理、历史划为社会大学科,考试方式为开卷。

因此造成了学生对历史学科都抱着一种“学不学都无所谓的”的态度。

到了高中,由于缺乏基础,加之新课改之后,专题史教学缺乏历史纵向联系,内容繁杂,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更是“兴趣淡淡”。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如何教好历史尤为艰难。

正文应当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名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风格至关重要,教师应当做到“以学定教”。

不同地区的学生的学情并不相同,对于教师的要求也不一样,教师应当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自己的教学风格符合学生的学情需要。

本教研小组以所在实习学校苍南县灵溪第二高级中学为研究源地,对其学情状况与历史教师情况做了相应的研究,旨在研究何种教学风格更适合该地区学生的历史学习,强调教学风格的重要性。

我们首先对灵溪第二高级中学的学情做了相应的了解。

灵溪第二高级中学为浙江省三级重点中学,生源主要来源于苍南县城内及其周边乡镇地区,生源情况在苍南县属于中等偏上。

通过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该学校对于历史学习情况如下:第一,历史知识基础薄弱。

由于初中学习对于历史的极不重视,高一新生的历史知识储备非常稀少,往往只知道一些经典的、比较常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缺乏历史纵向感和横向感,对于朝代的更替十分紊乱,也不能有效的联系史实进行发散学习。

第二,学习历史的兴趣不大,对于历史极度不重视。

在课余时间或者晚自修,高达84%的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等科目上,很少甚至从来不主动学习历史。

第三,对于历史的要求低。

高一学生85%以上的学生只要求通过会考,甚至有一小部分同学对于能否通过会考抱有疑问。

高二有两个文科班,高三有4个文科班,通过对高二高三的调查,我们发现就算是文科班的学生,历史的学习也并不是很出色,几次月考历史的品均分都只是差强人意。

我的教学风格分析

我的教学风格分析

我的教学风格分析我的教学风格一、个人简介本人罗丽,女,汉族,生于1980年7月29日,现年34岁,住在元谋县滨河一区。

2000年6月毕业于云南省财经学校,2002年11月招考到元谋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2003年9月分配到姜驿小学任教,2007年9月至今在元谋县物茂小学任教。

二、我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应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喜欢旁敲侧击不断启发;有的教师喜欢开门见山拔云见日;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一言九鼎,如同知识的化身让学生默然叹服;有的教师是和风细雨,如同朋友般与孩子们融为一体;有的老师的课堂朴实无华,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有的老师的课堂巧妙设计,引导学生对简单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平常我听其他老师的课,常常被他们的精彩之处打动,在教学中总是想将他们的优点集于一身,最终却做不到,我想教学没有好坏风格之分,只有高低之妙,一名教师的教学风格一是与其个人性格有关,二是与其个人际遇有关,三是与其个人知识素养有关,只要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发展,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形成什么样的教学风格都是好的。

我的教学风格是什么?什么样的教学风格才适合我?回顾我从教十多年走过的路,从初出茅庐的稚嫩与清涩,经过了在教学中的探索与努力,到现在的一种平和与成熟,我不知自己的教学风格是怎样的,但依稀记得是朋友或是同事告诉我的一些事:“某某的孩子很喜欢你的课,甚至在家里学着你的语气与模样在表演,某某同学很欣赏你的课,在很多篇日记中写到你的课堂,写你讲的话……”我沉下心来思考:如果这种影响算是风格的话,那么我是一直在我的教学中尝试追求着一种“民主平等,简约风趣、思想自由”的风格。

(一)、民主平等我喜欢坐在孩子中间,而不是站着,站着产生高度,坐着保持一种平等。

我喜欢和学生一起讨论,不怕被学生反驳,因为我觉得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思想和人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教学风格研究述评作者:章康有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学理论的研究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以适应科技迅猛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

其中,对教学艺术的研究,犹如教育科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格外引人注目。

一大批专著相继问世。

另外,还有一些教学论专著也都开辟专章阐述教学艺术。

对教学艺术的研究,从80年代以来能异军突起,专家学者们之所以倾注如此大的热情,这既受到国外教学研究的影响,也是我国教学研究发展本身的需要。

在教学艺术研究中,教学风格又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对教学风格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国内教学理论界尽管众说绘纭,见仁见智,一时难以形成共识,但通过讨论,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也丰富和深化了教学理论。

一、教学风格的概念关于教学风格,目前尚有许多种解释。

综合有关资料,当前国内有关教学风格的概念大体有如下表述:(一)教学风格是“在达到相同的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它是“教师的能力和性格的多样性”的反映。

[1](二)“所谓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工作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2]。

(三)“就教师个人而言,当他的教学是经常而稳定地表现出合规律性和个性时,就会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教学风格”[3]。

(四)教学风格“是教师有意无意地、在适合自己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反复实践,而最终形成的一种独具个性魅力又具有稳定性的教学风貌”[4]。

(五)“所谓教学艺术风格,就是教师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和长期教学实践逐步形成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技巧、教学风度的稳定性表现”[5]。

(六)“教学风格就是教学艺术家所特有的、在教学活动整体中重复表现一种‘韵味’、‘格调’、‘风貌’的表现形式。

它是艺术家精神风貌的个性和教学技能技巧的特色相结合的产物,是教师创造性艺术性教学活动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是它的三大特征”[6]。

(七)“课堂教学的风格就是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所体现出的独特的艺术特色。

……是他的思想境界、审美理想、艺术修养、性格特点等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体现”[7]。

(八)“教学艺术风格指一个时代或一个教学主体的教学艺术个性化的较稳定的特点的综合”[8]。

(九)“教学风格是教学艺术精湛的教师在教学上表现出来的与其他教师所不同的比较稳定的特征,是独特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教学风度等的结合和表现。

它是教学工作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9]。

(十)“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自己的全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最为集中地体现出自己教学独特性的活动特征的总和,它是教学境界的展现形式,也是达到这种境界的手段和方式……”[10] 只要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上述对教学风格的不同解释,不难发现,虽然人们在文字表达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如有的比较概括,有的比较具体;在强调构成教学风格因素上各有侧重,但仍不难找到它们的诸多共同点。

仔细推敲起来,便会发现这些表述各异的教学风格的概念并无实质性的区别和分歧。

但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1.教学风格的独特性或个性化。

马克思曾引用布封的话说“风格就是人”。

每一个教师都是活生生的人,由于每个人先天遗传素质的不同,生理、心理素质的差异,以及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成长道路,必然导致思想品德修养、目标追求以及知识能力、智力水平、性格、气质和非智力因素的实际差异;反映在讲授艺术上,必然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使教学风格深深地打上个性的烙印。

一个无限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对学生一往情深的教师,必然促使他的教学艺术不断得到开拓、深化,教学境界不断得到升华。

教师知识结构的特点,如知识总量、深度、广度、不同的知识的合理匹配和组合方式,为教学中广征博引、深刻论证、解惑释疑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的各种智力因素的品质的特点,对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更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以思维品质为例,教师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以及思维的类型,与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息息相关。

教师的教学,其语言表达能力、对教材的独特处理能力,都是形成不同教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教师的气质、性格、兴趣、情感、意志与形成迥异的教学风格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

教师独特的个性,加上孜孜不倦地主观追求,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艺术风格完全是“教学主体个性对象化的过程的结果”,“主体的个性是教学艺术之花绚丽多彩的内在根源”[11]。

教学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和个性化,既反映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也表现在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创造性和灵活性上。

同为语文教学,同是“导入新课”这一表现方式方法,针对不同教材,有的擅长于讲述故事导入,有的则擅长于设置悬念导入,有的则以比较旧知导入见长,有的则以激发情绪导入入手。

真是各有千秋,极尽异曲同工之妙。

教学语言艺术更能体现教学风格的个性化。

有的以流畅清晰、脉络分明见长,有的以感情充沛、气势磅礴取胜;有的着力于风趣、幽默而不落俗套,有的则讲求逻辑严谨而不显干涩。

板书艺术同样鲜明地反映教学风格的个性,即反映教学主体的审美个性和追求。

2.教学风格的稳定性和发展性。

教师的教学风格一旦形成,就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在教学中自始至终不断表现出其风格的本质特征——独特性。

但稳定性并非意味着裹足不前,不发展,不创新。

事实上,形成一定教学风格的教师,都是优秀的教学艺术家,改革家。

他们心灵深处始终充溢着创造的激情,这既可表现为对原有教学风格的精益求精,刻意求新,也可以是风格的转换。

3.教学风格的合规律性。

无论是哪一种教学风格都是以一定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自觉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经过长期艰苦探索的产物。

不顾教学规律,甚至直接违背教学规律,像注入式、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猜题押题等根本谈不上教学艺术,更谈不上教学风格。

因为,这种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甚至还会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教学风格的类型我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对教学风格的分类作了许多可贵的探索,如:1.李如密1986年提出科学型(或称理智型)、艺术型(或称情感型)和混合型的分类。

2.吴庆麟1988年提出演讲与讨论、集体中心与教师中心的分类。

3.李林生、于德令1989年提出热情奔放、深入浅出、平易朴实、雄辩谨严、幽默风趣、标新立异、画龙点睛的分类。

4.王北生1989年提出理智型、情感型、幽默型和求美型的分类。

5.魏正书1991年提出启迪型、探索型、善导型、合作型、暗示型、表演型、感染型和综合型的分类。

6.卢真金1991年提出情感型、知能型和混合型的分类。

7.尹宗利1991年提出质朴型和表演型的分类。

8.欧阳仑1992年提出慷慨激昂型、沉稳柔和型、逻辑推理型和活泼明快型的分类。

9.张武升1993年提出从历史的和个人的两个方面进行分类。

前者有古代辩说式教学艺术风格,近代产生和形成的班级教学艺术风格、现代产生和形成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艺术风格;后者有典雅型、新奇型、情感型、理智型。

[12]10.李如密于1995年运用综合的教学风格分类标准方法提出了多层次、多序列的教学风格类型体系图:(附图 {图})教学风格分类是教学艺术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教学风格的分类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教学风格的理论认识,对克服教学中的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都是大有益处的。

每个教师都可以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但是,教学总是讲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而基本前提是科学性,决不能随心所欲,信口开河。

但是,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不遵循教学的一些起码要求,例如有一种所谓的“说书式”的教学,从表面看,往往容易受到学生、甚至学校领导的赞赏。

其生动形象、娓娓动听固然值得称道,但有一些“说书式”的教学,其学术水平及其实际效果值得怀疑。

更有所谓的“谈天说地式”的教学,不围绕教学目的和目标,天南海北,神吹鬼侃,漫无目的,这种课“水份”太多,信息质量不高。

据说有的教师一堂课上下来,真正有用(即围绕课堂教学任务)的就那么十几分钟。

就是这样的课居然也能博得学生的青睐。

我们有的教师被这些假象所迷惑,津津乐道于此,于己于学生又有什么益处呢?于己,只能养成一种浮躁、浅薄的治学作风,对学生则是误人子弟!其次,教学风格的分类研究有助于教师明确个人教学追求。

每一种教学风格都有其特定的特点、结构、功能与适应范围(学生、学科和教师的实际),对教师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个性、智能结构、特长等),选择符合自己实际的教学风格,扬长避短,明确努力方向。

第三、教学风格的分类研究有助于对教学风格进行科学评价和鉴赏。

应当承认,每种成熟的教学风格都有其独具的魅力,都应充分肯定。

而不应只凭个人主观好恶给以褒贬。

掌握了各种教学风格的独特性(结构、功能、特性、适应范围),就可以克服教学评价和鉴赏中的主观随意性。

第四、教学风格分类研究有助于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风格正确地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从理论上讲,教师的教学风格应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例如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能水平、学习特点等;但在同一班级中,要求教师教学风格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却是很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符合实际的。

这里也有一个学生怎样积极主动地去适应不同的教师的教学风格的问题。

刚从小学升到中学,刚从中学升到大学的学生,往往不太适应高一级学校教师的教学风格,有的适应快一些,有的慢一些,也有的则迟迟不能适应。

所以加强教学风格类型的研究,无论是对教师(包括领导)还是学生,无论是对基础教育,还是对高等教育(包括对各类成人教育)都是大有好处的。

然而,目前国内教学理论界在对教学风格的分类研究上,尚未达成共识。

究其因,主要是没有统一的、明确而严格的分类标准,随意性大,且大多停留在描述性层次上。

由此可见,抽象概括水平不高,缺乏理论深度,是分类科学性不强的直接原因。

当然,我国许多教学理论工作者毕竟为此花费了很多心血,进行了许多宝贵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中,尤为引人瞩目、值得欣喜的是李如密先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时隔10年,即1995年在综合前人包括自己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他另辟蹊径,率先提出了综合教学风格分类标准与方法,实现了教学风格分类结果的相对优化。

他试图以整体的、辩证的观点对不同的教学风格进行分类,体现了层次性和序列性的特点。

同时又强调和反映了教学风格分类结果的相对性和互补性,并对每一类型的教学风格的特点进行了概括,较好地避免了以往一些教学风格分类的缺点。

当然,他的这种分类方法在一些细节上也还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例如在第3级分类中,把单一性教学风格分为6组12类教学风格,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理智型、庄雅型、谨严型共性比较多,大体上可以归为一类;同样,谐趣型、潇洒型、明快型也有同样的问题,又似属同一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