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韩城各大景点导游词-汉太史司马迁祠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太史司马迁祠墓

欢迎大家来到汉太史司马迁祠墓,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晋、宋、元、清建筑群和浩淼雄浑的黄河风光,更重要的是可以感受到司马迁那种幽而发奋、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司马迁伟大的人格力量也会带给我们内心深处的震撼。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和卓越的历数学家,他编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大约3000多年的历史,文中用书、表、世家、列传、本纪等五种体材构建了一个多姿多彩、有雪有肉的历史画面。其中的纪传体将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同编年体的叙事结合起来,让历史更加丰满,也开创了纪传体叙史的先例,为后世的纪传体史书和纪传体文学著作奠定了体例。司马迁任太史令时曾主持编撰了著名的《太初历》,对指导当时的农业生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在我们已经踏上了这条拜谒历史伟人的路,这条路在古时叫韩奕坡,过去是韩城通往古都长安唯一的一条国道,后因司马迁祠墓建在它的旁边,于是人们又叫它司马坡。这条路上的这些大石条是北宋年间铺砌的,历经800多年的人行马踏、车轮辗压、水浸风化形成了今天这样凸凹不平、坎坎坷坷的样子。其实司马迁走过了一条更为坎坷的路。

经过了汉初的“文景之制”,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已达到了全盛,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准备实现自己一统天下的梦想了。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和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从酒泉出发,去进攻匈奴。当时李陵率5000步兵作为先遣部队前去迎战,却遇到了匈奴主

力三万骑兵,而担任主将的李广利却按兵不动,李陵率兵奋力拼杀,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兵败被俘。消息传到朝廷时,汉武帝大为恼火,大臣们不敢指责李广利,就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李陵身上。司马迁生性耿直,就说:“这次兵败的主要责任在李广利,李陵兵败被俘,实属权宜之计,他以后一定会找机会报答汉朝恩德的”。胸才大略的汉武帝也有他刚愎自用的一面,他本来就对司马迁在《太史公书》中记载他父亲汉景帝和自己的过错而怀恨在心,此时又听司马迁指责国舅李广利,便大为恼火,以诽谤皇亲国戚罪把司马迁打入天牢。后来司马迁又因李陵投敌叛国之罪受到株连,被判处死刑。大家知道司马迁这时没有死,否则就不会有《史记》的诞生,我们对于中华民族前3000年历史的了解也将是支离破碎的。为什么司马迁没有死呢?在西汉时期死刑是可以赦免的,免除死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50万钱来赎,一种是接受宫刑。太史令是个小官,司马迁根本拿不出50万钱来自赎,对于司马迁而言面临的选择也只有死或选择宫刑了。宫刑是一种对人体极大摧残,精神极大侮辱的刑法,并且古人认为身体受之父母,得之天地,身体缺残是有辱祖先的,不能埋入祖茔的。此时司马迁也面临着他一生最艰难的抉择:死还是受宫刑?以司马迁刚直不阿的性格,他宁肯去死也不会苟且偷生选择宫刑的,但为什么最后司马迁选择宫刑呢?我们知道,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使中国的历史文化遭到极大的浩劫,大量的史书被焚烧,至汉武帝时,中华民族前3000年的历史记录已是支离破碎的,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也是任太史令,他希望能写一本《太史公书》来归整一下前3000的历史,并已经身体力行搜集资料,进行构思,动手写作,开始设立史记的体例,不幸的是在公元前110年,司马谈竟身染重病,离开人世。司马谈临终前拉着司马迁的手告诉他:一定要完成父

亲未竟的事业,写成《太史公书》。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这样一段话:“自周公卒500岁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今500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这话的意思是说:中国古代的文化,到孔子手里作了一次总结,把它保存在《易》《春秋》《书》《礼》《乐》六经里面。从孔子到司马迁,又过了几百年,需要再作一次总结式的整理,这是时代的需要。我应该勇敢地担当起这个任务来。其实这就是司马迁少年时代的理想。想到了父亲的遗嘱、想到了自己的理想、想到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誓言。司马迁就把满腔的忧奋化作了动力,以宫刑去换取生命和时间,幽而发奋、夜以继日地燃烧了生命中的最后9年,著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囊括了3000多年历史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公元前93年,司马迁写给他朋友《报任安书》,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及深沉思考。公元前90年,汉武帝见到了《报任安书》便将司马迁“下狱死”。历史伟人就这样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块木制牌坊上所题:“高山仰止”四个字,这句话原是诗经中的一句话,因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曾用到这个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心乡往之,然不能至”。司马迁对孔子献身教育的精神非常钦佩,自己也期望能够做到像他一样。这四个字用在这里的意思是司马迁德高如山,令世人所景仰。司马迁的祠墓建在前方的小岗上,司马迁伟大的人格魅力吸引着我们这些旅游者,我们现在就用“高山仰止”的心态去拜谒一下这位超越自我的历史伟人。

现在我们脚下踏着这条路叫朝神道。在寺庙、道观、教堂里因为有神来供奉所以才有朝神道,那么在汉太史司马迁祠墓,为什么会有朝神道

呢?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所以韩城人自豪地认为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前三千年历史韩城人说了算!巨大的成就,刚直的性格,博大的胸怀,使韩城人已经把司马迁当作神来供奉了,所以这条路就叫做朝神道了,这条路修成槽型,是为了排水方便。

朝神道走完了,就踏上了这组台阶。建筑是有生命力的,人们在建筑中融入了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想,这组台阶也有它深渊的人文意义,那么就请大家来数一下这组台阶有多少级?我们一边数一边看,大家现在看一下这座建于清代砖石结构的牌坊上的这副对联:上联是“圣人光道统”下联是“汉史竟经文”横批是“河山之阳”。“圣人光道统”指的是孔子的弟子子夏在韩城设立学校讲学,发扬光大了儒家思想,也指司马迁小的时候接受了比较规范的儒学教育。“汉史竟经文”指的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可以和《诗》《书》《礼》《易》《春秋》等四书五经相媲美。“河山之阳”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的一句话,“迁生龙门,耕牧于河山之阳”指的是司马迁小时候在家有过一段耕田牧羊的生活。这副对联概括了司马迁的成长经历及所取得的成就。

无限风光在于险,大家终于气喘吁吁地登上了这组台阶,有没有数清一共多少级台阶?99级?对,为什么会是99级呢?古人以九为尊,以九为大,帝王的宫殿多以九间面开代表最大及尊贵,比如说故宫的太和殿,都是九间面开,在封建的礼制等级思想下,只有皇帝才可以在建筑、办公、起居之所时用九间房子,而一般的官员、百姓只能根据等级选相应的面宽间数,老百姓虽然对司马迁怀有深厚的敬意,但在那样的封建礼制下,只能给司马迁修一座五间阔的祠堂,但他们却在拜谒司马迁的路上修了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