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剧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庆余年》剧评
“人类最高级的浪漫有两种,
其中一种莫过于面对未知也一往无前的勇气,
另一种是面对已知的悲剧也一往无前的勇气。
”
李承泽是后者。
【壹】
天生的皇室贵胄。
封建制衡最浓重的环境,教会他严明的礼节。
而皇室贵胄的出身则造就其矜贵的气度,不拘的性子。
让他无时无刻进退有度,不失仪态。
真正的不拘小节,不失大节。
帮范闲震场子时和太子对峙,火花四射,但行为举止大礼参拜。
语言守礼。
进勉强称张狂,退也可言恭敬。
同太子见林相那次,杀了人去砸场子拉拢范闲是一样的滴水不漏。
一句“小王救驾来迟。
”堂堂正正,合乎规矩。
(←好会一男的。
【贰】
合乎规矩的反叛精神。
一方面出身高贵也使他受到影响,草菅人命,对待“俗人”高高在上(心态上的。
不管做派如何合乎礼仪,他眼神里都可体现),一派皇家作风。
另一方面来自淑贵妃的培养,自身的性格,喜爱的文学都让他接触到同一背景下的另一个世界,他妄图出格,期冀自由,可出身让他受限。
他在恣意向规矩框架挑衅的同时又受它影响,被它塑造。
“君子整其衣冠,观其瞻视。
”他的确遵守。
却又暗暗反叛地褪去鞋袜,蹲坐之。
在不推翻规矩的同时挑衅之。
像是在金玉笼中伸出翅膀的金丝雀儿。
大概是能在封建制度限制下尽力恣意生活着的人吧。
【叁】
关于爱好。
养于深宫,却在母亲熏陶下喜爱文学。
由他同淑贵妃对含有反叛精神的红楼的赞扬可知,“文学”在这里绝不仅仅是四书五经之类。
文学本就是人学,他应当也是向往那些东西的。
但碍于矜贵的身份,宫中养出的皇室贵胄的性格和身份,助长了他挑剔的性格。
“我这个人就是喜欢与民同乐,但又不喜欢人。
”应当就是从此来的。
他不喜欢的也许并不是人,而是俗人。
高贵的出身使他接触到的多是才华横溢却耽于皇权与权谋之人,这些人在他眼里怕是都是“俗人”。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的话,大概就像是贾宝玉看待追求功名利禄的儒生子弟。
但他没有贾宝玉那样光明磊落地表现自己爱憎的权利,他没有疼爱他的贾母,他只有一个不念血缘亲情的庆帝。
因此二皇子的饰演者刘端端说老二最喜欢的是范闲应并不是简单戏言。
而是的确如此。
从某种层面上看他俩才是同类。
二皇子是惜范闲的,他看见红楼这本书后应是已对写书之人提起了兴趣,见到范闲后的“杀你”只做试探,(总感觉还包含着“好玩”的成分)在范闲说出“一见钟情”事件后的表情值得细品。
只不过这样的“惜”,终归比不得自己的性命来的重要。
【肆】
被庆帝逼上夺嫡之路上的人。
太子稚嫩,自是需要磨刀石才能初露锋芒。
也需要展示自己的能力以博朝中人心(一如大家所知皇家选君如养蛊)。
而大皇子身有一半他国血脉,前途注定。
三皇子剧中尚未出现,估计也因为部分原因被排除。
因此贵妃所诞的二皇子自是磨刀的不二人选。
若是可以,他应是愿意作个潇洒王爷的。
可从被逼上这条路上起,他就再也没机会回头了,太子不会放过他,皇后更不会放过他。
就算他们想,背后的庆帝也不会让他们轻易和解。
他的结局几乎已经注定了。
就像我之前看过的一个个人剪辑,bgm是《荣耀为我臣服》,《红与黑》中于连的自白。
“父辈之名伴随我生活”,同李承泽何其相似。
但与于连不同,李承泽生于皇室,何其通透之人,他应明白自己只是庆帝给太子的磨刀石,他也该猜到了自己的结局。
除非太子昏庸草包欺上瞒下不可救药,否则他不会赢。
而太
子一旦登基,等待他的只有死亡一条路。
这里大胆猜测一下他会逼宫。
因为他没有路,但他不想死。
所以只有这一条路能给他一线生机。
因为在庆帝推动的局里,不会给自己留一条死路。
所以这一线生机几乎是渺茫的,只有他死。
区别是,是按部就班的苟活至太子登基被赐死,还是奋力一搏不顾礼法的一反被庆帝赐死。
后者或许更合他的心意。
毕竟他是一个那么潇洒的人,这是“李承泽”会选的路。
在想象中他是自杀的。
这大概是最符合他的死法了。
在终了仍是含着点笑,为数不多的能达眼底的笑。
捻着最喜欢的,新贡的沾了露水的葡萄,一颗颗咀嚼,同血一起落进腹中。
或是饮一杯毒酒,像是那次亭下共饮,金杯坠地。
死也要矜贵洒脱。
他是没有退路。
他一生就是向着没有前路的终点走。
但纵然如此,他还是且行且歌,“生于皇家,不骄奢淫逸,岂不是不务正业?”他或许也是有些疯的,但皇家的人,哪个又不是有些疯的呢?
这样的矛盾与命运的必然与抗争,
或许就是他能那么打动人的原因。
剧追到29集,私觉同二皇子一般看清了他的前路。
不忍直面,却放不下。
王倦老师真是厉害,这样命中注定一般浑然天成的悲剧,真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如碎玉杵地,清脆可闻。
沈重这个角色在这里显示了他对家国的态度,于家,他刺妹妹言真相是为妹妹,于国,他拒绝与范闲离开便是忠于国。
上杉虎刺沈重那一下是设计好的。
于太后皇帝。
若真要拦那御林军便不会如此表现。
而且沈重被杀,便可以以此制衡上杉虎,一石二鸟。
于沈重,他早就设想好了自己的结局,因为他杀了 ,以命抵命,他死了她妹妹才能活。
于上杉虎,在亲人层面上他是很像沈重的,在这一点上他应该是理解他甚至可能是惺惺相惜的,所以他选择杀了沈重后说“还清了”,不去为难他妹妹。
而且杀沈重时用了一个冲锋,还喊了一声。
这个仪式性很强,第一是对他义父和兄弟的回应,“你们安心吧,我给你们报仇了。
”第二个我想也是对沈重的一点尊重吧。
就像陈萍萍对一处主办一样。
最后小言公子捅范闲争议最多的部分。
我认为小言公子是范闲的人。
【壹】
范闲拿到信看完被小言公子询问信中内容。
这里有一个小言公子的特写,注意看表情,和平常不一样,并且并未提自己信中内容,只是接过范闲的信看后皱眉思索。
联系后面谢必安早晨出现问“选择”,应该是一语双关,问范闲也问小言公子,所以他其实考虑了一晚上,而且之前范闲也曾多次拉拢。
这一晚上他与范闲有足够时间交流。
【贰】
捅完范闲有一个画外音。
说“我一切为了庆国的安定。
”范闲死掉绝对不可能安定。
不说庆帝如何。
费老范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而私屯兵甲谋杀使臣的二殿下肯定也不会坐以待毙。
所以范闲死了不能带来庆国的安定,因此他不会杀死范闲。
【参】
他捅范闲的位置是腰腹。
和沈大人扎妹妹的地方差不多。
这地儿不怎么好死人。
小言公子作为高干子弟难道不知道心脏一击毙命?非要为了流畅扎腰腹?那也不该啊。
【肆】
团团围住时小高老王都在。
范闲又不是什么傻白甜,怎么会轻易信人?倘若如此他也不会在一开始让老王监视小言公子了。
他既然选择和小言公子背靠背岂会没有一点把握?
43集。
院长和庆帝聊天的开头结尾各有一个特写镜头。
耐人寻味。
还有院长反复强调“为庆国/帝”,虽然也可以理解为强调。
但行为心理学上,反复是谎言的象征之一。
而且院长说“我是陈萍萍”没有用五常。
包括之前“恩仇必报”,也是暗示。
最后对宫典的那个回头也是很明显的暗示了。
院长为的,一直是叶轻眉。
→→→→→
最后说一下整部剧。
王倦老师真的厉害。
塑造的人物没有可恨的。
不是他人的反派配角,而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这才是一个剧,一个世界。
牛栏街的刺客忠心北齐有令必行,会和儿童玩耍。
沈重爱国爱家,以死两全。
二皇子坏的毫无选择,坏的晶莹透亮,坏的顺理成章。
陈院长以此生守卫他侥幸得沐的叶轻眉之道,蛰伏数年,坚守“萍萍”之名不退让不更改。
而作为主角的范闲的成长历程心理变化细腻自然,他刚开始梦想着成为富贵闲人,实质是对这个世界始终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
在滕子京事件的第一个转折后,他才终于开始融入这个世界,(所以说是滕子京把范闲拉入这个世界,又只留下他一个人TAT),意识到了这个社会的问题,转而真正认同和接受继承母亲的愿望。
后来见二皇子乘凉,拒绝帮助出桥洞后说“他要在这乘凉,小贩们一天都没了生计。
”这里很明显还带着稚气和偏激。
冷静下来仔细想想都知道二皇子肯定会给小贩们补偿之类的。
他是皇子,要皇家颜面,而且既然有争皇位的野心,又怎肯落人把柄失去民心?
这一阶段范闲的处事同样带着稚气。
对于掌握自身秘密的锁匠只是警告一番给予钱财放出城去。
对待对手也是敌不动,我不动,这种态度说简单些便是妇人之仁,全靠检察院陈院长跟在后面才没有出乱子。
再后来得知陈萍萍此事的“真相”后。
他选择主动出击,这也是一种成长。
也正是陈萍萍想达到的目的。
他想让范闲不信任他,这样范闲才会去营造自己的势力。
他想让范闲好好的,知道自己护不住他一辈子,想以自己的命为叶轻眉报仇。
所以他需要范闲成长,学会独立。
范闲做到了。
最后阶段是去见庄先生,收到遗物得到提点后,又略微收束了几分。
但他已经不再是最初那般白莲花似的“伪善”了。
他懂得了取舍,同时也算是坚守了本心。
这才是角色。
整部剧的创作上,一开始以轻快愉悦甚至“爽文”的模式吸引年青观众。
又渐入主线使之“言之有物”,同时以老戏骨吸引高龄观众。
剧情娱乐两不误。
对范闲的重新塑造则既避免了被和谐的种马之流又给之以一种有趣独特的性格。
以之传达了自己想要传达的风骨与人生观。
剧的主题是“古与今的碰撞”,这一点其实也在一开篇借现代范闲的口说了。
而无论是叶轻眉还是范闲,其实质都是现代文明在古代的载体。
剧中发生的种种故事其实也是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是作为现代文明载体的两代主角对于改变这个封建社会的尝试。
用编剧王倦老师的话说就是“庆国就像一个鱼塘,叶轻眉就
是一颗炸弹。
范闲所经历的,更像是这个炸弹爆炸之后久久泛起的涟漪。
”
这个炸弹和这个涟漪其实就是现代文明。
范闲将要做的一切就是尝试在这个世界埋下一颗自由平等富强民主的种子。
且看他能否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