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应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

合集下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现将重新修订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四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保障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依据国家有关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和所属生产、销售直属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其他企业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中设备管理的对象是指用于油田勘探开发、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生产、产品销售及其它生产运营的机械设备、工艺设备、动力设备、机修设备、起重运输设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工业管道、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等。

第四条设备管理应遵照国家有关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从技术、经济、组织等方面采取措施,对设备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进行综合管理,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优化设备资产配置,保证设备资产的安全完好和经济有效使用,为企业生产经营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五条设备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对设备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制造、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管理的原则。

(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三)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节能降耗。

(五)坚持依靠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树立现代设备管理理念,推广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实现设备管理科学、规范、高效、经济。

第六条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条企业是设备管理的主体,负责设备的全过程管理,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设备管理。

公司设备管理规定

公司设备管理规定

公司设备管理规定
一、设备使用规范
1.1 员工在使用公司设备时应遵循公司的规定,并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1.2 禁止将公司设备用于个人目的或进行违法活动。

1.3 员工需妥善保管公司设备,禁止私自外借或转让设备。

1.4 在外携带公司设备时,需保管妥善,防止遗失或被盗。

二、设备维护管理
2.1 公司设备定期由维护人员进行检修,员工需配合维护人员的工作。

2.2 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不得擅自维修或更改设备。

三、信息安全保障
3.1 员工在使用公司设备处理信息时,需保守公司机密,防止信息泄露。

3.2 禁止在公司设备上下载安装未经公司认可的软件或进行不当操作。

3.3 禁止利用公司设备进行未经授权的网络访问或攻击行为。

四、设备处置规定
4.1 公司设备报废或更换时,需由规定部门审核确认后统一进行处置。

4.2 禁止私自处理公司设备或擅自处置设备信息。

五、违规处理办法
5.1 对于违反公司设备管理规定者,公司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严重者将追
究法律责任。

5.2 公司保留对员工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检查的权利,以确保公司设备的
安全和正常使用。

以上为公司设备管理规定,希望所有员工认真遵守,共同维护公司设备和信息
安全。

更新日期: 2023年1月1日
签署人:公司管理部门。

设备管理与维护规定制度

设备管理与维护规定制度

设备管理与维护规定制度一、序言为了提高企业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规范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特订立本公司的设备管理与维护规定制度。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全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二、设备责任1.设备管理员:由企业管理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管理与维护,负责设备的购置、调配、维护和修理等工作。

2.设备使用人员:各部门的员工使用设备时应严格依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三、设备购置与报废1.设备购置:设备的购置需提前编制设备购置计划,并报企业管理负责人批准。

购置设备时,应考虑设备的功能、质量、价格等因素,并依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2.设备报废:设备实现预定的使用年限或无法正常运行时,应及时报废。

设备报废需编制设备报废申请,经设备管理员审核后,报企业管理负责人批准。

报废设备应进行合理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设备标识与登记1.设备标识:每台设备都应有唯一的标识,标识应包含设备名称、型号、所在部门、购置日期等信息,并在设备相近显著位置进行标识。

2.设备登记:设备管理员应及时将购置的设备进行登记,包含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购置日期、供应商等信息,并建立设备档案,定期更新设备信息。

五、设备领用与归还1.设备领用:设备管理员在设备登记完成后,依据各部门的需求,将设备进行调配,并记录设备的领用人、领用日期等信息。

2.设备归还:设备使用人员使用完设备后,应定时归还设备。

设备管理员应定期进行设备清点,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六、设备维护与保养1.设备维护计划:设备管理员应依据设备的特点和工作状态订立设备维护计划,并定期进行维护工作。

维护计划具体包含维护日期、维护内容、维护责任人等信息。

2.设备保养:设备使用人员应依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日常保养,包含设备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确保设备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运行。

七、设备故障与维护和修理1.设备故障报告:设备使用人员应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报告设备故障,认真描述故障的表现,以便设备管理员能够及时推断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理措施。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维修制度范文(5篇)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维修制度范文(5篇)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维修制度范文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安全设施、设备的管理和检修工作,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本制度特制定。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安全设施、设备的管理和检修工作。

第三条本单位安全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设备、安全监控设备、防护设备等。

第四条本单位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不得擅自改变、停用、减少或者私自移动安全设施、设备。

第五条本制度由安全负责人负责执行,全员参与。

第二章安全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第六条本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和义务。

第七条本单位应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的巡检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八条本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设施、设备的检修工作,并制定详细的检修计划,确保设备的完好和稳定运行。

第九条本单位应定期对使用频率较高的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工作,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故障。

第十条本单位应建立内部的安全设施、设备台账,对设备的购买、维修和报废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第十一条本单位应建立设备调配制度,明确设备的归属和使用范围,防止私设、乱设。

第十二条本单位应建立设备借用制度,明确借用设备的手续和归还时间,杜绝设备损坏和丢失。

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先进性。

第三章安全设施、设备的检修工作第十四条本单位应建立安全设施、设备的检修制度,规定检修的时限和步骤。

第十五条本单位应定期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例行检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设备、安全监控设备等。

第十六条本单位应对安全设施、设备的检修过程进行记录,包括检修内容、检修人员和检修时间等。

第十七条本单位应建立安全设施、设备的故障反馈机制,及时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

第十八条本单位应定期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清洁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四章安全设施、设备的维修工作第十九条本单位应建立安全设施、设备的维修制度,明确维修工作的责任部门和程序。

公司设备管理制度内容

公司设备管理制度内容

公司设备管理制度内容设备管理制度的核心目的在于规范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检修以及报废等各个环节,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以下是一份公司设备管理制度的范本内容: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确保设备安全、高效、经济运行。

2. 设备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原则。

3. 所有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

二、设备采购与验收1. 设备采购前需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评估,确保所购设备性能满足生产需求。

2. 设备到货后,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确保设备无损坏、技术参数符合要求。

3. 验收合格后,设备方可入库并登记备案。

三、设备使用与维护1. 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2.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检查和调整,保持设备良好状态。

3. 发现设备异常应及时上报,并做好故障记录。

四、设备检修与保养1. 根据设备特点和使用情况制定维护保养计划,按时执行。

2. 对于关键设备,应制定详细的检修计划和周期,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3. 检修工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确保检修质量。

五、设备更新与淘汰1. 根据设备性能、使用年限等因素,合理规划设备的更新换代。

2. 对于能耗高、效率低、维修频繁的设备,应及时评估是否需要淘汰。

3. 淘汰设备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六、安全管理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设备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 定期组织设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 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七、制度的监督与考核1. 建立设备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

2. 定期对设备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3. 对于设备管理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反之应予以处罚。

企业安全设备管理制度

企业安全设备管理制度

企业安全设备管理制度一、引言企业安全设备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企业员工和财产安全,促进企业正常运营,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本制度旨在规范安全设备的管理程序和责任,确保安全设备的有效运行和维护。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员工和安全设备的相关管理人员。

二、安全设备的分类根据功能和用途不同,企业安全设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安全报警设备:包括防盗、防火等报警器材;2.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监控录像机、监控软件等;3.应急救援设备:包括灭火器、防护服、急救箱等。

三、安全设备管理责任1.企业高层领导应制定企业安全设备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职责和权限;2.安全设备管理人员应负责制定安全设备的巡检计划和维修计划,并监督实施;3.员工应严格按照安全设备管理规定使用安全设备,并配合安全设备的巡检和维修。

四、安全设备管理程序1.设备检查和维护(1)每年制定安全设备检查和维护计划,并按计划进行设备巡检和维修;(2)对报废设备进行分类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私自拆解;(3)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安全设备使用(1)安全设备应根据不同区域和岗位的需要合理配置和布置;(2)员工应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培训要求正确使用安全设备;(3)禁止私自调整设备参数或关闭设备,必要时应向安全设备管理人员报告并取得批准。

3.事件报告和处理(1)对于安全设备发现的问题或故障,应立即向安全设备管理人员报告;(2)对于使用安全设备发现的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安全设备管理人员并按照处理程序进行处理;(3)落实事件报告和处理的责任追究制度。

五、安全设备管理制度的评估和改进1.定期对安全设备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2.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估,确保安全设备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合规性;3.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经验,不断完善和更新安全设备管理制度内容。

六、附则本制度履行可能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但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国家设备管理条例

国家设备管理条例

设备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设备管理活动,提高设备管理现代化水平,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所从事的设备规划、设计、制造、销售、购置、安装。

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处置等项活动。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设备是指在生产、运营、试验、办公与生活等活动中可供长期使用的机器、设施、仪器和机具等社会物质资源。

第四条国务院设备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设备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协调。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有关设备管理的规章与办法,对本系统的设备管理工作买施指导和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本地方、本部门的设备管理工作实行指导和管理。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委托全国性和行业、地方性设备管理的社会团体,负责相关的设备管理工作。

第五条设备管理应当遵循依靠技术进步、保障生产经营与服务活动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从事设备管理的部门和人员,应对设备实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性能良好,应用节约能源与各种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成果,不断提高设备性能和利用程度,使设备所有者和使用者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或使用效果。

第七条国家支持设备管理与维修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鼓励设备管理与维修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

第二章设备使用管理第八条设备使用单位应采用下述先进方法与手段规范设备管理:(一)计算机辅助管理;。

(二)以寿命周期费用理论指导设备选型、改造与更新;(三)预防维修与事后维修相结合;(四)小握复性技术为主的设备修理方法;(五)以微电子技术为重点进行设备技术改造。

第九条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配置高效、精干的设备管理与维修机构和人员。

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设备安全管理规定设备安全管理是指对企事业单位的设备进行管理和保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设备安全管理规定旨在规范设备管理的各项工作,并强化设备管理的法律责任,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份设备安全管理规定的范文,供参考。

设备安全管理规定(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备管理工作,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减少设备故障事故的发生,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设备管理应当按照“安全、实用、经济、高效”原则进行。

第四条设备管理负责人是设备管理工作的责任人,对设备的管理负有全面的法律责任。

第五条设备管理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体系,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设备管理责任第六条设备管理负责人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持有相应的设备管理资格证书。

第七条设备管理负责人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 负责设备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2. 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和规范,并确保执行;3. 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问题;4. 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设备操作和维修水平;5. 负责设备维护和维修工作的组织和监督;6. 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7. 协助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设备投资计划编制和设备验收工作;8. 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设备购置、报废和更新工作;9. 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设备管理工作。

第八条设备使用人员应严格遵守设备管理规定,正确操作设备,掌握设备的日常维护方法,发现设备问题及时上报,并参与设备管理的相关培训。

第三章设备安全管理第九条设备安全管理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标准,加强设备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第十条设备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安全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2. 设备保养和维修:建立设备保养计划,按照规定时间和方法进行设备保养和维修,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3. 设备使用培训:为设备使用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设备的正确操作和安全使用;4. 应急预案:制定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处置流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5. 设备更新和淘汰:及时更新老化和落后的设备,淘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6. 设备保险和维修合同:及时购买设备保险,与维修公司签订维修合同,确保设备的正常保险和及时维修。

公司设备机械管理制度

公司设备机械管理制度

公司设备机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设备机械的管理,保障设备机械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提高设备机械的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机械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机械的购置、使用、保养、维修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公司设备机械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合理使用、科学管理"的原则,依法合规,确保设备机械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第四条公司设备机械管理部门负责设备机械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各部门、单位应认真执行设备机械管理制度,配合设备机械管理部门的工作。

第五条公司设备机械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由设备机械管理部门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设备机械管理的需要进行细化、完善和修订。

第二章购置管理第六条公司设备机械的购置应经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确保所购设备机械符合公司生产需求和安全要求。

第七条设备机械采购需向设备机械管理部门提交采购计划,并经设备机械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采购。

第八条设备机械采购应优先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严禁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第九条购置设备机械的验收应由设备机械管理部门负责,验收标准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公司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条购买设备机械后,应登记并编制设备台账,做好设备机械的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购置设备机械的专用配件应与设备机械一同购买,并妥善保管,确保设备机械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第三章使用管理第十二条设备机械的使用应按照设备机械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改变设备机械的使用参数和方式。

第十三条设备机械的使用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设备机械,未经培训和考核合格者不得操作设备机械。

第十四条设备机械的使用部门应制定设备机械的使用保养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做到定期检查、定期保养,确保设备机械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设备机械的使用部门要建立设备机械的使用记录,记录设备机械的使用情况和维护保养情况,并及时向设备机械管理部门汇报。

企业安全设备管理制度(3篇)

企业安全设备管理制度(3篇)

企业安全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安全设备的管理,保障企业安全运营,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所有的安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防火设施、监控设备、报警装置等。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安全设备管理制度,提升企业安全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章安全设备的管理第四条企业安全设备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进行配置、安装和使用。

第五条企业应制定安全设备配置方案,明确各个区域和岗位所需的安全设备种类和数量。

第六条安全设备的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一)确保企业员工和财产的人身安全;(二)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三)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

第七条安全设备的配置方案应报请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审核,并报企业领导审批。

第八条安全设备的安装、维修和更新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第九条安全设备应设有明显的标识和说明书,员工应熟悉和掌握其使用方法。

第十条安全设备故障或失效时,应及时报修,并采取临时措施确保安全运营。

第三章安全设备的使用第十一条安全设备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严禁私自停用或拆除安全设备;(二)加强现场巡查,确保安全设备的正常运行;(三)不得随意更改安全设备的设置参数;(四)保证安全设备的保密性。

第十二条安全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一)熟悉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二)具备应急处置能力;(三)具备安全意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四)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第十三条安全设备的使用人员应持有效证件,经过专业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第十四条安全设备的使用记录应详实,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名称、型号、维护记录、故障处理情况等。

第四章安全设备的维护与更新第十五条安全设备的维护应按照设备的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并制定维护计划。

第十六条安全设备的维修应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或人员进行。

第十七条安全设备的更新应根据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市场需求进行,确保设备的性能达到要求。

设备、人员操作安全管理规定

设备、人员操作安全管理规定

设备、人员操作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企业设备及人员操作安全,避开事故发生,提高生产管理效率,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管理实际要求,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内全部设备的运行和人员操作,包含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以及其他用于企业正常运营所需的设备。

第三条本规定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制度,全部员工在进入企业岗位前,必需全面了解并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设备安全管理第四条企业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必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依照以下规定进行:1. 设备的选择:依据生产需要和安全要求,选购合适的设备,并确保设备的质量、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2. 设备验收:新购设备进入企业后,应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严格验收,确保设备完好、齐全,并与合同全都。

3. 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符合标准化要求,设备固定可靠,避开设备震动、晃动等不安全情况发生。

4. 设备维护:设备管理部门应订立设备维护计划,并依据计划进行设备定期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设备检修: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6. 设备报废:设备管理部门应订立设备报废管理制度,对实现报废标准的设备按规定进行报废处理,防止因老化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

第五条企业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必需符合以下规定:1. 设备操作人员必需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熟识设备操作规程,并负责设备的正确使用。

2. 设备操作前,必需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操作人员须确认设备无异常情况方可操作。

3. 设备操作时,必需依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超负荷使用设备、擅自转变设备工作参数等操作。

4. 设备故障处理:当设备显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刻停止操作并联系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处理,严禁擅自修复设备。

5. 设备关停:设备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设备电源,清理设备及使用现场,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设备管理制度及要求规范

设备管理制度及要求规范

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设备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提高设备管理水平,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辅助及办公设备的管理。

第三条设备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专人负责、责任到人;3. 定期检查、及时维护;4. 合理使用、科学保养。

二、设备管理组织与职责第四条设备管理由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各部门配合实施。

第五条设备管理部门职责:1. 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2. 组织设备验收、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等工作;3. 监督、检查各部门设备使用、维护情况;4. 组织设备更新改造、淘汰报废等工作;5. 建立设备档案,进行设备统计、分析、评价。

第六条各部门职责:1. 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2. 配合设备管理部门进行设备验收、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等工作;3.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4. 做好设备使用记录,按时完成设备保养工作;5. 加强员工设备使用培训,提高员工设备操作技能。

三、设备管理流程第七条设备采购与验收1. 设备采购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公司生产、技术要求;2. 设备采购前,需进行市场调研、技术论证,确保设备性能、质量;3. 设备采购后,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验收,确保设备质量、性能符合要求。

第八条设备安装与调试1. 设备安装前,需进行场地、电源、水源等配套设施的检查;2. 设备安装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3. 设备调试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第九条设备使用与维护1. 设备使用人员应熟悉设备操作规程,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2. 设备维护应按照设备保养计划进行,定期检查、清洁、润滑、紧固;3. 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条设备维修与保养1. 设备维修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2. 设备维修过程中,应遵循“先检查、后维修”的原则,确保维修质量;3. 设备保养应按照设备保养计划进行,定期进行保养,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公司设备管理办法》

《公司设备管理办法》

关于下发《公司设备管理办法》的通知属各单位、机关各部室:为规范及所属单位设备管理工作流程,明确职责,保证设备安全,确保生产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管理架构调整,对原《有限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的《有限公司设备管理办法》予以下发,请遵照执行。

有限公司设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设备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明确管理职责,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及所属费用单位、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各单位),参股公司参照执行.第三条设备管理工作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的方针,坚持维护与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全员参与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第四条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技术和经济的措施,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不断改善和提高技术装备素质;积极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提升设备管理和维修技术水平。

第五条各级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实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良好技术状态,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应用节能环保技术,促进设备节能减排;合理制定维修费用指标,提高设备全寿命周期经济效益.第六条办法定义的大型设备指船舶、机车以及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轮胎式(轨道式)集装箱起重机、散货卸船机、散货装船机、门座式起重机、龙门起重机、桥式起重机、滚装车辆安检仪等设备:大型成套设备是指散粮、煤炭、矿石和油品等散物料成套连续输送设备.第七条各单位应建立设备管理体系,对设备的规划、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检修、改造直至报废实行全过程管理;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认真贯彻“一岗双责”的要求,做好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八条设备管理实行、各单位和队(车间)等三级管理。

第九条主管部门职责1.技术工程部职责(1) 技术工程部是设备主管部门,负责设备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建立设备管理体系。

设备安全使用管理总则(三篇)

设备安全使用管理总则(三篇)

设备安全使用管理总则1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增强法制观念,严格遵守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政策法令、法规及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凡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厂房、设施和设备,员工有权向上级报告,遇有严重危及生命安全和设备安全的情况,员工有权拒绝操作并及时报告领导。

3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上班时不准佩带耳环、戒指、项链、指甲套等饰品及非操作用品进入工作场所。

女工须把发辫放入工作帽内,方能进入工作场地和检查操作设备。

所操作的设备,必须随时排除故障隐患。

防护信号、保险装置齐全、灵敏可靠,润滑良好,保证设备安全。

4工作中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人。

调整设备、拆卸防护装置时要先关机停电。

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下班前必须按规定切断电源气源,清理工作场地。

6检查、修理机械电气设备时,必须挂停电警告牌,非工作人员严禁合闸。

7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照明信号、监测仪表、警示标记、防雷装置等不准随意拆除或非法占用。

8一切电气机械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的接地安全措施。

9高空作业必须扎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电工必须穿戴绝缘鞋、手套,严禁投掷工具、材料等物资。

10对易燃、易爆、易腐蚀、剧毒、放射等物品,必须分类妥善保存,严格管理。

操作使用者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

11各种消防器材工具,按消防规范放置齐全,不可随便动用。

12发生重大事故或恶性未遂事故时要及时挽救,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领导和相关机构。

设备安全使用管理总则(二)一、总则1.1 设备安全使用管理总则的目的是规范和保障使用单位设备的安全使用,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1.2 设备安全使用管理总则适用于使用单位的一切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器、机械设备、办公设备等。

1.3 使用单位必须严格遵守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二、设备使用管理2.1 使用单位必须制定详细的设备使用操作规程,并通过培训、考试等方式确保人员熟悉安全操作规程。

设备管理制度规定

设备管理制度规定

设备管理制度规定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设备管理制度规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备管理制度规定1一、新增设备管理规定第一条本公司需增置的设备经批准购买后,须报设备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条经管理部门进行可行性方面的技术咨询,方可确定装修项目或增置电器及机械设备。

第三条为保证设备安全、合理的使用,应设一名兼职设备管理员,协助管理部门人员对设备进行管理,指导本部门设备使用者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第四条设备项目确定或设备购进后,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施工安装,并负责施工安装的质量。

第五条施工安装,由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负责人验收合格后填写“设备验收登记单”方可使用。

二、使用设备管理规定第六条电气机械设备使用前,设备管理人员要与人事部配合,组织操作人员理解操作培训,维修部负责安排技术人员讲解。

第七条使用人员到达会操作,清楚日常保养知识和安全操作知识,熟悉设备性能的程度,维修部签发设备操作证,上岗操作。

第八条使用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认真遵守交接班制度,准确填写规定的各项运行记录。

第九条维修要指派人员与各部门负责人,经常性地检查设备状况,并列入员工工作考核资料。

三、转让和报废设备管理规定第十条设备年久陈旧不适应工作需要或无再使用价值,应申请报损、报废之前,应进行技术鉴定与咨询。

第十一条工程部指派专人对设备使用年限、损坏状况、影响工作状况、残值状况,更换新设备的价值及货源状况等进行鉴定与评估,填写意见书交使用部门。

第十二条使用部门将“报废、报损申请单”附意见书一并上报,按程序审批。

第十三条申请批准后,新设备到位后、旧设备报损、报废。

第十四条报废、报损旧设备由管理部负责按有关规定处置。

四、设备事故分析处理办法第十五条发生设备事故,值班人员要到现场察看、处理,及时组织抢修。

第十六条发生设备事故的操作人员及当事人将事故时间、原因、设备损坏程度、影响程度等做记录上报负责人。

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和规范

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和规范

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和规范一、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的制定背景和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设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设备的不当使用和管理不规范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工作效率,制定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和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通过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可以规范设备的使用行为和管理流程,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降低维护和运行成本。

此外,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还能够规范员工的行为和责任,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保护员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

设备的使用必须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基础,确保设备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安全隐患。

2.高效使用原则。

设备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标准使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3.综合考虑原则。

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实际状况、工作环境、人员素质等因素,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4.预防为主原则。

设备使用过程中,应提前进行预防性维护,以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三、设备使用管理规范1.设备的选购和配置(1)设备选购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相关标准进行,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2)设备的配置应合理,根据实际工作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筹划,避免设备闲置或过度使用。

(3)设备的设施和配套条件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和使用。

2.设备的安装和调试(1)设备的安装应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标准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2)设备的调试要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3.设备的使用和操作(1)设备的使用必须按照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南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参数。

(2)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操作证书,遵守设备的使用规定。

对公司设备的管理制度

对公司设备的管理制度

对公司设备的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全过程管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满足生产和服务的需求。

2. 公司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设备的采购与验收1. 设备的采购需根据公司的实际需求和预算进行,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经过审批后由指定人员负责采购。

2. 新购置的设备到货后,应由技术人员进行验收,确保设备性能符合要求,并记录在案。

三、设备的登记与标识1. 所有设备必须在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和使用状况。

2. 每台设备应有明确的标识,包括设备编号、型号、生产日期等信息,以便于跟踪管理和查找。

四、设备的使用与维护1. 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2.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并做好维修记录。

3. 对于特殊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操作和维护,避免非专业人员操作造成损害。

五、设备的检修与更新1. 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技术发展,定期对设备进行技术评估,确定是否需要检修或更新。

2. 对于老旧或故障频发的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换或升级,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六、设备的报废与处置1. 对于无法修复或经济性不再合理的设备,应进行报废处理。

2. 报废设备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妥善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七、责任与监督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

2. 所有员工都应对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负责,对于因个人原因导致的设备损坏,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适时修订完善。

设备维保的法律法规与合规管理

设备维保的法律法规与合规管理
执行
企业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设备维保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同时 ,政府监管部门需对企业的合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02
设备维保合规管理
设备维保合规管理的概念
设备维保合规管理是指企业为了确保设备安全、稳定、高效 地运行,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制度,对设备进 行定期维护保养的管理活动。
05
设备维保法律法规与合规 管理的实践应用
企业设备维保法律法规与合规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 现状:当前,企业设备维保的法律法规与合规管理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重 视和应用。企业通过建立设备维保制度、制定维保计划、配备专业人员 等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 仍存在一些问题。
01
02
03
强化法律法规意识
企业应加强员工对设备维 保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 ,提高法律意识和责任意 识。
完善维保计划
企业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 使用情况,制定科学、合 理的维保计划,确保设备 的定期维护和及时维修。
提高人员素质
企业应加强设备维保人员 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 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 维保工作的质量。
• 法律法规执行不力:部分企业对于设备维保的法律法规执行不严格,存在违规操作和安全隐患。 • 维保计划不完善:一些企业的设备维保计划不够完善,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无法适应不同设备的维护需求。 •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设备维保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影响维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企业设备维保法律法规与合规管理的改进措施
设备维保的法律 法规与合规管理
目录
• 法律法规概述 • 设备维保合规管理 • 企业设备维保合规责任 • 设备维保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 • 设备维保法律法规与合规管理的

企业设备管理原则

企业设备管理原则

企业设备管理原则1.企业主管领导1.1 对企业设备管理负全面责任。

1.2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条例和法规。

1.3制定企业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把设备管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纳入企业方针目标。

1.4 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设备管理组织机构,完善管理体制。

1.5 协调好生产与维修的关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2企业分管领导2.1对企业主管领导负责,组织领导企业设备动力系统的管理与维修工作,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2.2贯彻执行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条例和法规,推行设备现代化管理。

2.3审定设备动力系统管理与维修工作的方针目标分解,审定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标准,并将设备管理工作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

2.4组织审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和规划,审定企业年度检修计划和更新改造计划,审批设备资产的转移、变动和处理。

2.5定期召开设备管理工作会议,布置检查设备管理工作,协调横向关系,解决设备管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2.6重视和关心设备系统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保持设备管理队伍的相对稳定。

2.7主持特大设备事故分析调查,对设备事故作出处理决定。

3.资产经营部部长3.1在企业主管或分管领导之下,负责组织实施设备管理工作,保证设备完好运行。

3.2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设备管理的指示精神,推行全员设备管理。

3.3根据企业方针目标,提出设备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并组织分解落实。

3.4组织制定企业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标准、企业年度检修计划和更新改造计划的措施方案,并贯彻落实。

3.5组织建立设备固定资产台帐和档案,定期进行实物清查核对,审核设备资产的转移、变动和处理。

3.6定期召开设备专题会议,督促检查设备管理工作执行情况,协调解决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7组织开展群众性设备维护保养竞赛活动,定期进行检查与考核。

3.8积极推广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维修技术,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

3.9 主持重大设备事故分析调查,并对设备事故提出处理意见。

设备管理制度原则

设备管理制度原则

一、引言设备是企业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设备的合理管理和有效运用,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企业设备的良好运行,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设备管理制度原则。

二、设备管理制度原则1. 领导重视原则企业领导应高度重视设备管理工作,将其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确保设备管理工作得到充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领导要定期研究、部署、检查和考核设备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全面规划原则企业应全面规划设备管理工作,明确设备管理的目标、任务、责任和考核标准。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需要,制定设备购置、维护、改造、报废等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3. 预防为主原则企业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设备管理方针,加强对设备运行的监测、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防止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4. 系统管理原则设备管理工作应遵循系统管理的原则,将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设备管理体系。

包括设备购置、验收、使用、维护、改造、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

5. 严格执行原则设备管理制度一经制定,必须严格执行,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对违反设备管理制度的行为,要严肃处理,确保设备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6. 节能降耗原则企业应积极推广节能降耗技术,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对高耗能、高污染的设备,要限期淘汰或改造,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发展。

7. 人才培养原则企业应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

同时,要注重培养和选拔优秀设备管理人才,为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8. 持续改进原则企业应不断总结设备管理经验,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对设备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及时研究、解决,不断优化设备管理体系。

9. 安全生产原则企业应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设备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应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依照行为模式分析,设备管理工作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企业行为、社会行为和政府行为三部分。

对企业来讲,抓好自身的各项工作固然重要。

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设备工作还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不能忽视政府各种行为的重要作用。

简而言之,政府对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监管与影响丰要包括两部分:即国家制订法律、法规指导、约束、协调和监督企业以及所有拥有设备的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还会发布指导性政策、办法,引导企业的经营方向,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下面谈谈笔者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供同行们参考。

一、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活动领域越来越广阔,彼此的依赖与影响也越来越深刻。

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使社会处于和谐的发展状况,管理者就必须制定约束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

我国的法律体系分为4级。

即(1)根本法——宪法;(2)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一般称《××法》;(3)法规——由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一般称《××条例》;(4)规章——由国务院有关部委通过,一般称《××规定(办法)》。

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或政府也可以制订、发布法规。

对设备管理工作而言,目前只有一部全国性综合管理法规,即《设备管理条例》,当然还有一些专项法规、规章;一些法律也有涉及设备管理的。

对此,企业设备主管负责人和管理部门要结合行业、企业性质、特点认真学习与执行。

1.对《设备管理条例》的认识与评价从改革开放以来,设备管理工作受到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在1983年1月国家经委发布的《国营[业交通设备管理试行条例》试行的基础上,经过修订,国务院于1987年7月以国发[1987]68号文发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计10章42条,至今已实施22年。

对提高各行业、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水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尽管这部法规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但它的指导思想并不落后,也不过时。

它规定的企业设备管理的方针、原则和任务,仍然基本适用。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观察,《设备管理条例》的问题在于,作为行为主体的政府管的内容过多、过细,缺乏宏观调控的手段。

现在看来,许多内容应由企业负责,把《设备管理条例》的许多具体规定写入企业设备管理制度,是完全可行的。

为此,国家有关部门从2001年起即委托中倒设备管理协会负责修改的起草丁作,笔者也曾参与其中。

由于种种原因,时至今日这项工作尚未完成。

对此,笔者有两点基本看法:第一,《设备管理条例》不能废除,这是因为它规定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并无不妥,对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仍有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现在国内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设备资产管理方面,还没有真正形成良性循环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还不具备国外企业有效的监管体系和外部环境。

所以,政府还应有必要的指导与监督;第二,《设备管理条例》应当修订。

现在的情况已与20多年前大不相同:政府转变职能、建立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等均已开始实施,与设备管理密切相关的安全生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以及建立设备资源市场和发展设备再制造等,均已列入行动议程。

这些新观念、新事物当然应该反映到法规当中去。

2.贯彻《设备管理条例》应落实的主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实践,企业在贯彻、执行《设备管理条例》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深刻的体会,概括起来有以下内容应在新时期继续认真落实:(1)要结合行业企业特点和实际工作情况,确立企业设备管理的方针、原则与任务,在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思想指引下,注重技术进步,促进生产经营活动,同时要保证安全运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2)要重视设备投资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分析,在配置设备时要引入新观念,保证其良好的性能价格比,追求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

(3)要在设备维护、检测、修理和改造等活动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减少设备故障与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设备检修与运行的资源耗用。

(4)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包括专业性技术服务公司、中介单位、社会团体和媒体网络等),开展业务协作与技术交流,提高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5)要加强设备管理基础工作,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的水平,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3.执行与设备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除《设备管理条例》以外,还有许多法律、法规均有涉及设备管理工作的条款要求,这也是企业相关人员应当了解和熟知的。

不完全统计,有4类法律、法规均与企业设备工作有直接关系,现提供给大家作为了解、实施的参考。

(1)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

①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安全生产法》,计97条。

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②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修改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计103条。

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③2006年12月29日,国家质榆总局发布的《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计46条。

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④2008年1月28日,建设部发布的《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计35条。

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⑤2008年8月,国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计43条。

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此外,还有《消防法》,自1998年9月1日起施行。

(2)关于节约能源方面的法律和文件。

①2007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节约能源法》,计87条。

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②2000年7月2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③2006年8月6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3)关于保护环境方面的法律。

①1996年5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水污染防治法》,计62条。

自1996年5月15日起施行;②1996年lO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计64条。

自1997年3月18日起施行;③2000年4月29日,全困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计66条。

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④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清洁生产促进法》,计42条。

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

此外,还有《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自1996年4月1日起施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4)其他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

①1999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招标投标法》,计68条。

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②2001年11月1日,围家质检总局、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发布的《设备监理管理暂行办法》,计21条。

自2001年11月1日起施行;③1999年3月15日,全国人大通过的《合同法》,计428条。

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④2008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循环经济促进法》,计58条。

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⑤2005年7月2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二、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应充分了解和运用国家制定的有关政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各级政府对企业都实行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的办法与措施,通过发布政策和规定,引导和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政府的政策是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发展的情况,掌握时机,利用政策的条件,特别是优惠措施,推动设备管理各项工作。

下面介绍一些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有关设备工作的文件,供大家选择和采用。

(1)2007年3月16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计60条,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其中第四章为“税收优惠”,第27条规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Fj的所得;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等,均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第32条规定:企业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第34条规定: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

(2)2007年8月10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以财建[2007]371号文印发《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办法》明确奖励对象(技术改造项目),为《“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国家发改委发改环资[2006]457号文)中确定的燃煤上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和能量系统优化等项目。

奖励标准为:东部地区根据节能量按200元/t标准煤,予以奖励;中西部地区按250元/t标准煤,予以奖励。

(3)2007年9月22日,财政部、商务部发布《进口贴息资金管理办法》,随后9月27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印发《关于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的通知》。

对于列入目录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进VI的,国家给予贴息支持。

目录分为4部分:①鼓励引进的先进技术,共44项;②鼓励进口的重要装备主要指国内尚不能制造的、国民经济各领域急需的重要设备,共106项;③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的制造技术,共66项;④资源性产品和原材料等。

(4)2007年10月28日,十届伞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修订通过的《节约能源法》,第61条规定:国家对生产使用列入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公布的《节能技术、节能产品推广目录》的技术、产品,实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

(5)2007年11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计133条,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其中第60条规定了同定资产折旧的最低年限。

例如:各种机器、机械、火车、轮船等生产设备,为10年;生产经营用的工具、器具等,为5年;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电子设备,为3年。

(6)2008年8月2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

《目录》列入了8类(行业)、50种设备。

例如:煤矿行业的瓦斯含量监测设备;化工行业的管道防腐检测仪;铁路行业的列车轴温红外线探测跟踪设备等。

根据文件规定:企业购买、使用《目录》中的安全生产专用设备,将享受设备总投资额10%左右的企业所得税抵免优惠。

与此同时,国务院有关部门还发布了《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其中《节能节水目录》(2008年版)就涉及节能设备13类,节水设备5类。

《目录》所列节能设备包括:①能效标准达到GB 18613-2002的节能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②能效标准达到CB 19576-2004的空调机(组);③能效标准达到G819761-2005的节能型风机;④能效标准达到GB 19762-2005的节能水泵;⑤能效标准达到GB 19153-2003的高效空气压缩机;⑥电压≤10kV、额定容量>500kV A的电动机用变频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