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关于城市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城市家庭隔代教育问题我们实行了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从一开始收集隔代家长信息,整理隔代案例,现已转为对隔代家长的教育,为充分了解隔代家长的整体情况,我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家访等多种形式摸清隔代家长的类型,原因,隔代家长学历,进而对隔代家长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协助隔代家长准确教育好孩子,充分利用隔代教育力量,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化弊为利。

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㈠、调查对象本研究的样本是文化路小学二年级十一班、三年级九班、四年级十班、五年级六班和六年级一班的总共334名学生。

分别为小学的低中高年级,全体学生参与,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式,抽取个别学生实行个案调查,以确保收集信息的准确性。

1、问卷。

问卷主要是面向家长。

问卷主要反映隔代家长的学历文凭,在隔代教育中的问题,教育方法等。

为下一步对隔代家长的教育提升针对性的建议。

问卷自我设计(调查问卷附后)。

2、操作家长卷发放于2012年 12月 21 日。

由班主任发放问卷,由学生带回家,由家长作答。

共计发放问卷348份,收回348份,有效100%。

3、数理统计本研究对调查数据实行了百分比统计与常规性统计的分析与研究。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表1 各班隔代教育人数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调查分析:从表1中能够看出,随着年级增加,隔代家庭教育逐渐减少,呈下降趋势。

原因:(1)孩子年龄增加,孩子对隔代家长的依赖减弱,不如低年级的孩子依赖感强,孩子更多的喜欢和父母在一起,对祖父辈兴趣降低,导致隔代家庭教育减少。

(2)随着年级的增加,孩子学习的知识隔代家长已不能胜任辅导工作,需要年轻的父母来辅导孩子学习,导致隔代教育的减少。

(3)一些隔代家长年纪增加,身体已无法照顾孩子学习生活。

结论:隔代家庭教育重心应面向低中年级隔代家长,兼顾高年级。

表2 各年级学生隔代家长教育类型调查分析:从表2中能够看出,完全由隔代家长教育的类型只有10人,占5.15%,而三代同堂参与孩子管理的类型有73人,占到37.63%原因:(1)文化路小学是一所城市重点小学,家长都是城市户口,在外打工工作的占少数,绝大部分在城市工作,能够参与孩子管理。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隔代教育是指在父母缺席的情况下,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代替完成教育工作。

在现今的社会生活中,隔代教育现象越来越常见,这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为了更好地了解隔代教育的情况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次针对隔代教育的调查。

问卷调查我们从北京市朝阳区的一所小学中选择了120名学生和其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这些学生的表现在学校中不尽相同,有的成绩很好,有的则表现不太好。

在调查中,我们针对学生的孝敬、道德、学习、社交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问题,以了解家庭教育和隔代教育对这些方面的影响。

调查结果基于调查结果,我们发现隔代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复杂的。

在孝敬方面,大多数被隔代教育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孝敬心。

他们认为长辈给予了他们关注,需要回报其长辈的付出。

在道德方面,被隔代教育的学生与被父母教育的学生表现没有明显差异。

这表明长辈在道德教育方面同样有着巨大的作用。

在学习方面,被隔代教育的学生在成绩、自律和探究方面表现出了比被父母教育的学生更多的问题。

他们往往积极参加学校里的活动,因此缺乏了专注和自律性。

同时,他们对学科的深度也缺乏所需的自控。

因为隔代教育的家庭是同一代的成年人,他们与幼儿交流可能更加容易,但在交流技能、学业水平、推荐日常可怡读的书籍等方面则比较薄弱。

在社交方面,被隔代教育的学生在几乎所有方面均明显不足。

他们与同龄人相比,通常更内向,不愿意开展新的社交活动。

他们缺少自信,也往往缺乏社交技巧。

他们不同于被父母教育的学生通常有机会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因此,给了孩子自信和尝试新的事物的勇气。

相反地,隔代教育的学生只会遇到从家庭传下来的社交方式。

结论基于调查的结果,隔代教育家庭肯定有许多正面的教育作用,但也有可能会制作孩子发挥潜力的信心和自律能力。

为此,我们应该鼓励长辈参与孙子女的教育工作,同时建议他们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平。

长期以来,社区和学校也应该提供必要的帮助,为家庭提供更多培训、资源和支持,从而保证孩子能够在更好的教育环境下成长。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时代的开展与进步,为青年人的开展提供更大的平台。

到经济兴旺地区寻找时机,打工挣钱,是很多青年人的选择。

胡总乡地处皖北,经济开展比拟落后,属于劳务输出型乡镇。

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留守在家,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

因此,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成为农村中最为普遍的现象。

儿童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也关系到家庭的幸福。

作为教育的一个方面,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所以研究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不仅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对象胡总中心校中小学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三、调查方法我们于10月24——26日对胡总中心校中小学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人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次共发放问卷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50份,完成率为100%。

四、调查结果问卷为安徽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统一制定,包括六个局部。

调查结果如下:〔一〕隔代监护人及家庭情况150人中,隔代监护人有134人为留守儿童的祖父母,16人为外祖父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3人,初中54人,小学50人,初识字14人,不识字19人,136人为农民,14人是干部职工,家庭经济来源大局部靠打工,家庭富裕2人,一般138人,10人家庭困难,平时能看书看报的11人,催促辅导孩子学习的40人,能给留守儿童单独学习场所的39人,有桌椅灯具、必须的学习用品和学习图书资料的27人,希望孩子能上大学的66人,能有好工作的43人,能挣钱的11人,品学兼优的22人,做新时期的农民的8人。

〔二〕对家庭教育的认识150人中,认为家庭教育很重要的76人,认为重要的60人,认为可有可无的6人,说不清的8人。

〔三〕代管孙辈的管理教育内容管吃饱、穿暖75人,管人身平安29人,管身体健康61人,管上网逃学28人,关心孩子在想什么17人,关心孩子学习成绩79人,教做好人好事43人,催促孩子按时起床睡觉40人,催促孩子读书做作业57人,培养孩子劳动习惯58人,重视孩子道德品质教育52人。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摘要:随着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变化,隔代教育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本报告旨在调查隔代教育的现象、原因和影响,并提供相关建议。

引言:隔代教育是指由祖辈或其他亲近的长辈代替父母对儿童进行教育和照顾的情况。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对于事业和生活的压力增加,许多家庭不得不依赖父母或其他长辈来照顾孩子。

本报告将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一、隔代教育的现象: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隔代教育在近年来逐渐增加。

在被调查的家庭中,约有70%的家庭表示他们的孩子接受过隔代教育,其中大多数是由祖父母承担着教育和照顾的责任。

这一现象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和家庭中的独生子女。

二、隔代教育的原因:我们调查发现,隔代教育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父母的工作压力导致他们无法全职照顾孩子,因此便将孩子托付给祖父母来照料。

其次,家庭收入不足导致父母无法请佣人或送孩子去幼儿园,只能依靠祖父母来照料孩子。

最后,有些父母认为祖父母是最好的教育者,他们相信祖父母会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

三、隔代教育的影响:虽然隔代教育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了一些便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影响。

第一,隔代教育可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疏远。

由于长时间的分离,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时间减少,可能会影响到亲子关系的建立。

第二,隔代教育可能导致孩子过度依赖祖父母,缺乏自主性和自信心。

第三,由于祖父母的年龄和体力限制,隔代教育可能无法提供全面的教育和照顾,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发展。

四、应对隔代教育的建议:为了更好地应对隔代教育带来的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父母要保持与孩子的密切联系,无论工作忙碌与否,都要花时间关心孩子的成长。

其次,父母和祖父母之间要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教育需求。

第三,社会应提供更多的免费或廉价的托儿服务,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最后,我们鼓励家庭成员间建立更密切、更亲密的关系,共同承担教育和照顾的责任,以确保孩子的全面发展。

结论:隔代教育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带来了便利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隔代教育的开题报告

隔代教育的开题报告

隔代教育的开题报告隔代教育的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各种原因,越来越多的孩子被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长大,这种教育方式被称为隔代教育。

本文旨在探讨隔代教育的现状、优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隔代教育的现状在中国,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根据统计数据,超过30%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受过隔代教育。

这种教育方式通常出现在父母因工作、离婚、外出打工等原因无法亲自照顾孩子的情况下。

隔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孩子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接受他们的照顾和教育。

三、隔代教育的优势隔代教育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优势。

首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通常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教育智慧,能够传授孩子许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隔代教育有助于加强家庭纽带,增进代际间的感情交流。

孩子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亲密关系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

此外,隔代教育也能够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使他们更好地专注于工作和事业发展。

四、隔代教育的挑战然而,隔代教育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可能与现代教育理念不一致。

他们可能更加重视传统价值观和纪律要求,而忽视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其次,由于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限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可能无法满足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需求。

此外,隔代教育也可能导致代际间的沟通障碍,造成教育理念和价值观的冲突。

五、解决方案为了充分发挥隔代教育的优势,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上述挑战。

首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应该接受一定的教育培训,了解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

其次,父母应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保持密切的沟通,共同商讨孩子的教育问题,确保教育观念的一致性。

同时,父母也应充分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支持。

此外,学校和社会组织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帮助隔代教育更好地实施。

六、结论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常见的教育方式,既有优势也面临挑战。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汇报人:2024-01-11•引言•隔代教育现状•隔代教育的优劣分析目录•隔代教育成功案例分享•隔代教育的改进建议•结论01引言0102背景介绍隔代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年轻父母的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隔代教育现象越来越普遍,许多年轻父母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选择将孩子交给祖父母抚养。

促进家庭和谐、孩子健康成长,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数据支持,推动隔代教育相关政策的完善和发展。

研究隔代教育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目的与意义02隔代教育现状隔代教育普及程度隔代教育在中国较为普遍,许多家庭由于父母工作忙碌或外出务工,将孩子托付给祖父母抚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隔代教育的普及程度在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状况的家庭中存在差异。

主要形式为祖父母承担孩子的日常生活照料和部分教育辅导,父母则在工作之余尽可能地参与孩子的教育和家庭生活。

隔代教育的方式和程度因家庭情况、祖父母的教育背景和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而有所不同。

隔代教育主要形式由于祖父母的教育观念可能较为传统,与现代教育理念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

问题隔代教育中父母角色的缺失可能影响亲子关系的建立,同时祖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教育能力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挑战隔代教育中的问题与挑战03隔代教育的优劣分析隔代教育者通常具有丰富的生活和育儿经验,能够提供给孩子更为成熟的指导和照顾。

经验丰富文化传承补充父母时间隔代教育有助于传统文化和家族价值观的传承,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在双职工家庭中,隔代教育可以弥补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足,提供更多的照顾和支持。

030201隔代教育者可能持有与父母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导致教育过程中的摩擦和冲突。

观念差异隔代教育者可能会过度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过度溺爱由于年龄和时代差异,隔代教育者与孩子之间可能存在沟通障碍,影响教育效果。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

更好的照顾
由于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原因, 祖辈家长往往更有时间和精力 照顾孙辈,为年轻父母减轻负
担。
隔代教育的劣势
观念差异
祖辈家长和年轻父母在教育观念、生活观念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容易导致教育理念不同,产生矛盾。
过度溺爱
祖辈家长往往更容易过度溺爱孙辈,导致孙辈缺乏独立能力和自 我管理能力。
沟通障碍
科技手段在隔代教育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如在线课程、智能 学习工具等,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
个性化需求增加
随着人们对教育需求的提高,隔代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以 满足不同家庭和孩子的特殊需求。
隔代教育的未来发展挑战
代际沟通障碍
在隔代教育中,代际沟通是一个常见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加以解决,如增加亲子互动、建立沟通机制等。
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社会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如社区教育 、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育等,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减轻 老人的负担。
国家层面的解决方案及建议
制定相关政策
01
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隔代教育的开展,同时为
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加强教育培训
02
国家应该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和能力,帮助他
鼓励孩子自我探索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自我探索和学习 ,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避 免过分依赖老人。
社会层面的解决方案及建议
1 2 3
加强社会支持
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如提供隔代 教育咨询服务、举办相关活动等,以帮助家庭 更好地应对隔代教育问题。
推广现代教育理念
社会应该积极推广现代教育理念,引导人们更 加重视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避免 过分依赖老人。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隔代教育是指由祖辈或者外祖父母等长辈代替父母对孙辈进行教育。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家庭结构变化的加速,隔代教育在中国家庭中越来越普遍。

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和小城市地区,隔代教育更为普遍。

但是,隔代教育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境,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提出合适的策略和措施。

1、家庭结构变化影响隔代教育随着城市化和家庭结构变化的不断推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而祖父母成为孩子们最亲密的陪伴者。

在城市中,很多年轻人都在外地打拼,他们繁忙的工作生活和缺乏关注孩子的时间也加速了隔代教育模式的形成。

同时,由于一些家庭只有父母一方在外打工,所以孩子们被留在家乡,由祖父母抚养,这也是隔代教育普遍的原因之一。

2、国家政策扶持隔代教育由于隔代教育有助于减轻父母的压力和负担,所以国家也在政策上予以扶持。

比如中央财政近年来提供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项目”,旨在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需要对隔代教育的老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育儿能力和意识。

3、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尽管隔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父母减轻了生活压力,保障了孩子的成长和安全,但是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具体包括:长辈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滞后;由于老人年龄大,身体机能下降,不能提供孩子一定的照料;老人常常会为了宠孙子放任其行为;祖父母对孙辈的关心过度,会过度干涉孩子的生活,导致孩子失去独立性等。

二、策略研究1、建立社区育儿机构可以在社区内建立一些育儿机构,让孩子们在家长和祖父母的陪伴下进行教育和成长。

这样的机构可以提供孩子们和祖父母们一些教育指导和方法,既能保障祖父母的身体健康,也能使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

2、注重教育方法创新在中老年人中,存在一定的文化和知识落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一些教育指导,使其能够接受更适合孩子们成长的方法和理念。

同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也需要注重教育方式的创新,例如采用“干涉-自主”方法,使孩子们能够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成长,不失去独立性和创造力。

隔代教育案例分析报告(2篇)

隔代教育案例分析报告(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出现了“421”的家庭结构,即一个孩子由四个老人和一个父母共同抚养。

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隔代教育现象日益普遍。

隔代教育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报告将以一个具体案例为基础,分析隔代教育的优势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案例描述案例一:小明的隔代教育经历小明,男,7岁,父母在外地工作,小明由爷爷和奶奶抚养。

小明的爷爷和奶奶都是退休教师,文化水平较高,对小明的教育非常重视。

优势分析:1. 教育资源丰富:爷爷和奶奶都是退休教师,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知识储备,能够为小明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2. 教育方法科学:爷爷和奶奶在教育小明时,注重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3. 亲子关系和谐:由于父母在外地工作,小明与父母的关系相对疏远,而与祖父母的关系更加亲密,有助于小明形成健康的情感和心理。

问题分析:1. 溺爱现象:虽然爷爷和奶奶的教育方法较为科学,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有时会对小明过度溺爱,导致小明形成依赖心理。

2. 教育观念差异:由于年龄和成长环境的差异,爷爷和奶奶的教育观念与小明父母的观念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导致教育过程中的冲突。

3. 隔代沟通障碍:小明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障碍,这可能导致父母无法及时了解小明的成长状况,影响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三、案例分析隔代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对案例一的分析:1. 隔代教育的优势:- 教育资源丰富:退休的祖父母往往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孙子孙女提供更广泛的学习资源。

- 情感支持:祖父母对孙子的关爱往往更加无私和包容,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情感和心理。

- 教育方法多样:祖父母的教育方法往往更加灵活,能够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

2. 隔代教育的问题:- 溺爱现象:祖父母可能对孩子的要求过于宽松,导致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和不良习惯。

隔代教育我国城市的现状分析及其走向

隔代教育我国城市的现状分析及其走向

二、隔代教育的未来走向
1、家庭教育方面
1、家庭教育方面
随着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和人们对隔代教育现象的度提高,家庭教育将逐渐 走向科学化、理性化。祖辈家长们将更多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更合理 的方式参与孙辈的教育。
2、学校教育方面
2、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将逐渐加强对隔代教育现象的,通过提供相关培训和资源支持,帮助祖 辈家长更好地参与学校教育。此外,学校还将积极引导和协调祖辈家长与年轻父 母之间的关系,共同推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隔代教育我国城市的现状分 析及其走向
目录
01 一、隔代教育的现状
03 三、对策建议
02
二、隔代教育的未来 走向
04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改变,隔代教育现象在我国城市中越来越 普遍。所谓的隔代教育,指的是祖辈家长参与孙辈的抚养、教育和管理过程。在 我国的城市地区,由于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许多年轻父母在繁忙的工作和生 活压力下,难以承担全部的育儿职责,因此,隔代教育便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家庭 教育方式。然而,隔代教育在实践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和解决。
2、学校教育方面
2、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应加强对隔代教育现象的,通过组织相关培训、座谈等方式,提高祖辈 家长对教育的认识。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设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等 途径,加强与祖辈家长的沟通和协调。
3、社会教育方面
3、社会教育方面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重视隔代教育现象,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源支持等 途径,促进隔代教育的健康发展。例如,可以设立专门针对祖辈家长的教育培训 机构,提供科学育儿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又如,可以加强社区建设,利用社区资 源为祖辈家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隔代抚育调查报告

隔代抚育调查报告

隔代抚育调查报告隔代抚育调查报告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过去,大多数家庭都是由父母和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

然而,如今,随着经济压力的增加和职业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选择将子女寄养给祖辈或其他亲属来抚育。

这种家庭模式被称为隔代抚育。

隔代抚育带来了许多争议和讨论。

有人认为,这种抚育方式对于子女的成长和发展不利,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

然而,也有人认为,隔代抚育可以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和更稳定的生活环境,对子女的教育和成长有积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隔代抚育的现状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我们选择了不同地区和社会经济背景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了相关数据和信息。

调查结果显示,隔代抚育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家庭模式。

据统计,超过50%的家庭选择将子女寄养给祖辈或其他亲属。

这种选择主要是由于父母工作忙碌、经济压力大以及教育资源不足等原因所驱动的。

然而,隔代抚育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父母与子女分离的时间较长,子女可能会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导致情感上的孤独和不安全感。

其次,由于祖辈或其他亲属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可能与父母不同,子女在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方面可能会受到影响。

然而,调查结果也显示了隔代抚育的一些积极影响。

首先,隔代抚育可以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使子女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培养。

其次,祖辈或其他亲属通常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教育经验,可以为子女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最后,隔代抚育还可以加强家族的凝聚力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认为,隔代抚育既有积极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实现子女的全面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大对隔代抚育家庭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帮助祖辈或其他亲属提升教育水平和育儿技能。

其次,父母应更加关注子女的情感需求,积极参与子女的成长和教育,与祖辈或其他亲属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隔代教育现象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常见。

这种现象指的是祖辈或长辈对子女的教育干涉或者说是参与,而非子女的亲生父母对其的一系列教育。

隔代教育在很多情况下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帮助其健康成长,但在另一些情况下,长辈群体的教育观念与时代背景脱离,可能带有些许不当之处。

为了更好的探究隔代教育的特点和影响,本次调查报告选取了100名受访者,分别就“隔代教育现象是否存在”、“长辈对后代教育的看法”和“长辈参与后代教育的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调查收集。

以下是详细的数据分析和研究结论。

I. 隔代教育现象是否存在?为了了解隔代教育的存在程度,调查问卷尤其强调了这一问题的调查。

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或周围的孩子确实存在隔代教育现象,其中女性比例更高,达到了80%以上。

这也说明在当今社会中,隔代教育现象越来越普遍,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II. 长辈对后代教育的看法对于“长辈对后代教育的看法”这一问题,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认为长辈移情别恋、娇纵等倾向仍然存在,其中有45%的受访者认为排行党现象也普遍存在,长辈对于优秀孩子常有偏爱与期望,而对于不成才的孩子常常漠视或呵护过度等。

另外,在其余35%的受访者中,很多人表达了长辈们分亲疏的怀旧心态和纠结以往的教育方式是否会令孩子更加优秀的疑虑。

这一问题也说明,虽然长辈们积极参与后代教育是认真的,但有时缺少全面、科学的思考和方法,有时甚至多是出于自己的个人意愿,而非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和成长规律。

III. 长辈参与后代教育的方式在“长辈参与后代教育的方式”这一问题中,调查数据显示,约40%的受访者表示奶奶参与后代的教育更多是依托于生活上,包括日常操持孩子、生活纪律的引导等。

约35%的受访者表示长辈在知识教育及思想方面参与较多,可能会对孩子进行超前的学习或讲述自己对于社会、人生等方方面面的见解。

约15%的受访者则表示长辈参与后代教育比较“零散”,大多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而只是表现为对孩子日常行为、行事方式等方面的引导。

隔代教养调研报告

隔代教养调研报告

隔代教养调研报告隔代教养是一种现象,指的是父母不在孩子身边,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子女的教育方式。

这种教养方式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常见,因此,我展开了一项关于隔代教养的调研工作。

首先,我对一百名隔代教养的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他们与父母的亲密程度、个人成长感受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

结果显示,大部分儿童与父母的互动时间较少,他们很少能够亲身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在个人成长方面,超过六成的儿童对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支持表示不满意。

此外,有三成的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而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孤独感和情绪不稳定等。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隔代教养的现状,我还进行了一些深度访谈。

我采访了十名从小受隔代教养的儿童和他们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在访谈中,我了解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普遍存在教育理念陈旧、缺乏现代教育观念的问题。

他们通常倾向于保守和传统的教育方式,比如过度纵容孩子、缺乏积极引导和理解等。

同时,由于年纪较大,他们对现代教育方法和技术也不太熟悉,无法提供与时俱进的教育。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隔代教养就完全没有好处。

在访谈中,我也注意到一些正面的因素。

首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通常对孙子孙女有更多的耐心和关爱,给予了他们额外的呵护和宠爱。

这对于儿童的心理成长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其次,隔代教养也可以促进家庭的凝聚力,增强亲属关系的紧密度。

对于解决隔代教养带来的问题,我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社会应加强对隔代教养的关注和研究,提供相关的政策和支持措施,同时鼓励父母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其次,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应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学习现代教育观念和技术,以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孩子。

最后,父母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之间应加强沟通,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共同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综上所述,隔代教养是一种现象,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隔代教养也有一些积极的因素。

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和建议,我们可以促进隔代教养的发展,并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隔代教育调查报告范文Sample report on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汇报人:JinTai College隔代教育调查报告范文前言: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

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

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没有隔代教育。

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

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

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下,该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xxx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认为,做家长的,特别是隔代家长们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

王极盛在数万人中间做的一项调查表明,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中,隔代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

如何看待中国的隔代教育,长远看隔代教育弊大于利,但也不能全盘否定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我们积极引导,通过开展大量的鲜活的、校本的隔代教育应用性课题,帮助更多的祖辈家长们成为与时俱进的合格家长,让隔代教育成为“特色教育”,通过学校、社会与家庭相互配合,合力打造新式的隔代教育。

(二)研究意义:教育质量关乎国民素质,社会越来越关注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隔代教育调研报告

隔代教育调研报告

隔代教育调研报告隔代教育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变革,隔代教育现象日益普遍。

隔代教育是指祖父母或其他长辈与孩子共同生活、共同教育的一种家庭模式。

然而,这种教育模式在我国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隔代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并探讨隔代教育模式下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7份。

同时进行了15次访谈,涵盖了隔代教育家庭的不同情况。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隔代教育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隔代教育对孩子成长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首先,孩子能够接触到不同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经验,从而拓宽了视野,增加了知识和技能。

其次,祖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对孩子的情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让孩子感到安全和被重视。

最后,由于祖父母通常更有耐心和经验,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2. 隔代教育下存在的问题然而,隔代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隔代教育可能导致家庭角色的不明确,造成家庭成员间的角色冲突和沟通困难。

其次,祖父母的教育方法和价值观可能与现代社会的要求不符,使得孩子的价值观念存在偏差。

此外,祖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宠爱和溺爱也有可能导致孩子缺乏自主能力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3. 解决隔代教育问题的建议为了解决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理解,建立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关系;(2)定期组织家庭教育讨论会,向祖父母传授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导他们正确教育孩子;(3)鼓励孩子参与社交活动和团体活动,培养其独立性和社交能力;(4)父母要对孩子的教育负起主要责任,避免将责任全面转移给祖父母。

四、结论本次调研结果显示,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未来的隔代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沟通和理解,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配合。

同时,要关注祖父母的教育方式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教育孩子,避免过度溺爱。

浅谈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

浅谈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

浅谈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指导研究内容提要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很多人把孩子留在家里让老监护抚养,这样难免造成了隔代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家庭现状问题.在祖辈家长与父辈家长之间,在隔代教育家庭中,祖辈家长与父辈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就会出现了一些分歧现象,偶尔还会发生矛盾冲突也不少见。

主题词认识理智责任理解隔代教育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

教育孩子关键不在于谁带,主要在于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孩子,即使有老人的帮忙,也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以弥补老人教育孩子的不足。

父母和祖父母的教育常会发生冲突,因此需要不断沟通。

遇到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不妨避开孩子,找个时间和老人好好谈谈,多与老人交流新的教育理念、方法.一、统一认识求同存异由于出生与成长的环境和时代有着显著的差异,两代人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自然也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比如,年轻一代可能更注重宝宝智力培养、个性发展,他们往往会更多地向宝宝传递知识,给他更多自由,让他自由探索;而祖辈们则更看重道德教育,可能就会给宝宝更多的约束.在教育宝宝的事情上尽管两代人的教育理念不同,但要尽量平心静气多一些沟通,多一些理解,只有统一认识,才能避免在宝宝面前暴露分歧,防止宝宝利用这种分歧要挟父母或者祖辈,引发更多的问题的产生。

父母们应尽量多向祖辈请教,多一些温和的沟通,而祖辈们最好利用各种渠道多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用发展的眼光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充实、完善自己。

有时面对孩子的偏食,家庭中每一位成员必须建立“统一战线",形成“合力育儿"。

如宝宝挑食时,作为奶奶的不能没有原则的迁就孙子的不合理要求,甚至指责儿媳对宝宝的教育。

假如我是宝宝的奶奶,面对孙子的目光,首先应态度鲜明,对孙子表明自己的观点:多吃蔬菜,才能使自己的身体更健壮。

积极鼓励孩子多吃蔬菜,当好儿媳的配角。

如果“这一招"仍然无效的话,那么与其在孩子面前与宝宝妈妈“对着干”还不如暂时回避,使宝宝失去一个支撑他的“靠山”。

实践报告隔代教育

实践报告隔代教育

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隔代教育现象在我国日益普遍。

隔代教育是指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对孙子女、外孙子女的教育和抚养。

这种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教育的不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隔代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隔代教育的对策,以期为我国隔代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隔代教育的现状1. 隔代教育现象普遍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家庭结构的变化,隔代教育现象日益普遍。

许多年轻父母因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将孩子交给长辈抚养。

据统计,我国约有60%的儿童接受隔代教育。

2. 隔代教育存在性别差异在隔代教育中,女性长辈参与的比例较高。

据调查,80%的隔代教育由祖父母承担,其中女性祖父母占比超过60%。

这可能与女性在家庭中的传统角色有关。

3. 隔代教育存在教育观念差异由于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的不同,隔代教育中存在教育观念差异。

一些长辈的教育观念较为传统,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孩子个性发展;而年轻父母则更注重孩子的兴趣培养和全面发展。

4. 隔代教育存在教育方法不当部分长辈在隔代教育中,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和独立性;有的长辈过于严厉,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此外,部分长辈教育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

三、隔代教育的对策1.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隔代教育者的家庭教育指导,提高他们的教育素质。

通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培训班等形式,使长辈了解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 促进代际沟通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促进长辈与年轻父母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通过家庭会议、亲子活动等形式,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3. 提高隔代教育者的教育素质鼓励隔代教育者参加教育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方法。

同时,对有特殊需要的隔代教育者提供专业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教育责任。

4.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障隔代教育者的权益,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家庭教育。

隔代调研报告

隔代调研报告

隔代调研报告隔代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在现代社会,老年人越来越多地面临着与年轻人的代沟。

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念有着较大的差异。

为了了解隔代调研的情况和现象,我们进行了一次隔代调研。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 了解隔代调研的现状和原因。

2. 探讨隔代调研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3. 分析隔代调研对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心理和生活的影响。

4. 提出针对隔代调研问题的建议和解决方法。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们在社区中抽取了一定数量的老年人和年轻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来了解他们对隔代调研的认知和体验。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深入了解调研对象的想法和感受。

四、调研结果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结果:1. 认知差异:老年人和年轻人对隔代调研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

老年人普遍对隔代调研的概念不了解或存在认识误区。

2. 沟通障碍:隔代调研对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沟通造成了障碍。

年轻人更习惯于使用科技手段进行沟通,而老年人更喜欢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

3. 心理压力:隔代调研对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老年人可能会感到被孤立和被忽视,而年轻人则可能感到无所适从和不知所措。

五、影响和建议1. 家庭和社会关系:隔代调研对家庭和社会的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家庭内部的沟通和理解不足可能引发冲突,社会上的隔代调研问题也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2. 心理健康:隔代调研对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应对隔代调研带来的压力和困惑。

3. 提出解决方法:针对隔代调研问题,我们建议加强社区教育和老年人的科技素养培养,增加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互动平台,提高彼此的了解和沟通的能力。

六、结论通过这次调研,我们了解了隔代调研的现状和影响,发现了问题所在,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市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兖州市文化路小学
杨敏侯红梅刘艳青 2011.1.15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30-40岁左右的年轻人工作繁忙,这一群体中大部分的孩子都处在小学阶段。

这就造成小学生中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小。

爷爷奶奶成为孩子的“守护人”成为普遍现象,隔代教育成为城市孩子面临的新问题。

目前,隔代教育学生的比例多大?父母是什么心态?与老人在一起到底有何利弊等等,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当前农村小学隔代教育的状况,我们决定通过自己制作的问卷来进行调查和研究。

一、调查的基本结论
㈠、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样本是文化路小学二年级九班、三年级四班、四年级一班、五年级四班和六年级四班的总共318名学生。

分别为小学的中高年级,全班参与调查,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翔实地反映本校隔代教育的现状。

㈡、研究方法
1、问卷。

本问卷主要是家长卷。

问卷以长期教学中和学生交流、家长沟通涉及的问题为基础,着重反映隔代教育对学生学习与行为上的影响。

问卷自我设计(调查问卷附后)。

2、操作
学生卷与家长卷发放于2011年12月30日。

由班主任发放问卷,由学生带回家,由家长作答。

共计发放问卷318份,收回318份,有效100%。

3、数理统计
本研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百分比统计与常规性统计的分析与研究。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1 各班隔代教育人数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由表1可见,本研究所选样本为我校有一定代表意义的组成班级,学生性别、年级人数分布上符合研究需求,因此所得调查数据是有效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表2 各年级学生在隔代教育上的差异
隔代共同居住的占总调查人数的41.89%,由此看出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和祖父母(父母)一同居住的,三、五、六年级学生家庭中隔代教育现象占有一定比例。

(二)、新课程实验以来,要求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由于19.36%的学生都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直接照顾,对学生溺爱,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学生行为习惯差、学习习惯差,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由于19.36%的学生都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直接照顾,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文化程度,均无力辅导学生的作业,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力度显得还不够。

(三)“隔代教育”孩子的父母工作,一般晚上回家,还有的一周一次,还有的家长一年才回一次家。

“隔代教育”儿童主要是通过电话与父母进行联系,但次数很少,在问及父母对自己关心的态度时,有68%的孩子表示希望与父母在一起,渴望和他们生活在一起,10%的孩子表示“无所谓”。

在生活上,有68%的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有35%的儿童与监护人发生过矛盾,其中经常发生矛盾的有18%。

在学习上,发现有43%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30%的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尤其是各班成绩倒数后几名的几乎都是接受“隔代教育”的学生。

在心理上,有12%的儿童不愿与别人交流,产生了严重的自卑、自闭心理。

2、存在的问题
(一)个性发展深受束缚。

老年人特别疼爱孩子,对隔辈的孙子孙女容易迁就和溺爱,怕出差错对不起儿女,怕儿女责怪,于是老人样样依着孩子、保护孩子,把孩子放在核心位置,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对孩子的吃喝拉撒全部包办代替,使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形成了自私、胆小、任性、倔强、娇气的不良个性。

(二)心理健康难以保障。

孩子与隔代家长长期生活在一起,长期沉浸于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耳濡目染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易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

由于父母在外务工回家次数少,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无法引导和关心,往往用物质弥补,子女的“情感饥渴”导致对家长的怨恨,从而产生了厌世、自闭、自卑和逆返心理。

(三)人格培养凸显危机。

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缺乏亲情沟通,祖辈们又往往无法进行正确管教和引导,致使“隔代教育”孩子会出现内向、孤僻、沉默、冷漠、自私、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等。

调查发现,在“隔代教育”孩子中,有23%的人从不与同学、父母、监护人谈心,42%的人偶尔会与别人谈谈心,在受到同学欺负后,24%的人表示“无所谓”,12%的人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报复”。

“隔代教育”孩子不健全的人格,使他们的行为出现了过激和偏差。

(四)道德教育问题突出。

“隔代教育”孩子待人处事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和冲动性,有有还染上了社会不良习俗,有的甚至走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据学校反映,“隔代教育”孩子越多的班越难管,违规违纪现象越多,道理教育已成为学校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五)学习状况令人忧心。

大多数的“隔代教育”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

小明徐红展在文化路小学五年级就读,他的父母为了生计双双赴青岛打工,他被托付给爷爷奶奶照管。

两位老人对小外孙十分溺爱,非常迁就,使孩子养成了任性、倔强的性格。

由于缺少最直接的父母的亲情关爱,徐红展从
小就对人冷漠,在学校时经常不说话。

老师找他谈心,他置若罔闻,学习成绩总是在后面“赶鸭子”,课堂作业更是很少按时完成。

据调查发现,“隔代教育”的学生有43%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有30%的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尤其是各班成绩倒数后几名的几乎都是接受“隔代教育”的学生。

四、原因剖析
(一)工作繁忙使“隔代教育”走向必然。

照管这些孩子的责任往往落在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隔代教育”由此形成。

(二)存旧的观念无法担负养育重任。

老年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都比较陈旧,隔代教育往往意味着由文盲或半文盲来抚养孩子,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他们都无法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重任。

对于隔代人的教育,他们往往仅停留在保证吃饱、穿暖的层面上,部分监护人连孩子在校读几年级几班、班主任姓什么都不知道,更谈何家庭教育?
(三)不当的管理方式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

由于祖辈对孙辈往往较多地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但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即使孩子犯了一些过失,也认为“树大自然直”,姑息纵容,使孩子得不到正确、严格的家庭教育。

祖辈家长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还造成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批评,容易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

有的孩子学习不够用功,得过且过。

五、讨论和建议
(一)、建立隔代教育儿童成长档案。

1.要对隔代教育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做到“五个清楚”,即清楚孩子们的姓名、性别、年龄;清楚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清楚孩子们的体质状况、有无病史;清楚孩子们的父母外出务工地点、联系方式;清楚孩子们的***人姓名、住址和联系电话。

2.要对隔代教育儿童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并主动和此类儿童父母或***人取得联系,了解其家庭对子女学习、生活、心理、思想等方面的需求,为切实解决孩子们的实际困难提供准确信息。

(二)、构建隔代教育儿童监护网络
1.要构建以隔代教育儿童亲属为主体的监护网。

除父母为法定监护人外,要落实好由嫡系亲属或旁系亲属承担的临时监护人,并督促其履行监护责任。

2.要构建以教师为主体的帮护网。

组织全校教师与隔代教育儿童“一对一”进行帮护,在学习上优先辅导,在生活上优先照顾,在活动上优先安排,接近时多看一眼,亲近时多问一声,走近时多帮一把,让这些孩子们在校胜似在家,时刻感受关爱。

3.要构建以社团组织和志愿者为主体的关爱网。

要积极联系社区、村委会及镇有关部门牵手隔代教育的留守儿童,组织群众志愿者和孩子们结对帮扶,不断向社会延伸隔代教育留守儿童关爱网。

(三)、开展在校隔代教育儿童帮扶活动
要围绕“牵手留守儿童,爱心温暖童心”主题积极组织开展帮扶活动。

一要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师生结对帮扶活动。

要本着双方志愿的原则,组织结对师生开展帮扶活动。

要全程关注帮扶对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关心其思想、情绪、行为习惯和成长需求,并给予适当的经济和物质支持;
二要组织开展“同在蓝天下,携手共成长”好同学手拉手活动。

要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隔代教育儿童与伙伴相互沟通、交流。

特别要让品学兼优的学生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影响带动孩子们向着健康良好的方面发展。

要依托以“文明做人,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德育宣传活动,努力创设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和多方互动的成长空间,让包括隔代教育儿童在内的广大未成年人尽情享受成长快乐。

在帮扶过程中,要确保做到“六个一”,即①每周与孩子们谈一次话,②每月与孩子们的父母通一次电话(或写一封信),③每月与孩子们的任课老师交换一次信息,④每学期陪孩子们过一个双休日,⑤每学年送一本课外书籍给这些孩子们,⑥每年帮隔代教育儿童至少解决一个生活或学习困难。

学校全体工作人员也要积极参与这些孩子的结对帮扶活动。

(四)、搭建在校隔代教育儿童的关爱平台
为了弥补隔代教育儿童的亲情缺失,学校将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搭建关爱平台,对这些孩子们实施特殊关爱,让他们充分感受校园的温暖。

关于城市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兖州市文化路小学
杨敏侯红梅刘艳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