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
地理信息系统的期末考试复习归纳
1.信息与数据的基本概念信息即信号、消息、意义,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体物理设备形式的改变而改变数据:是指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以及它们能转换成的数据等形式。
2.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地理数据的解释(邬伦,GIS原理)。
3.地理信息的特征:空间定位性、多维结构性、动态性4.数字地球:可以理解为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通俗的说就是虚拟地球。
5.完整的GIS主要由4-5个部分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空间数据、用户、应用模型6.GIS的功能:一、基本功能:1.数据的采集与编辑2.数据存储与管理3.数据处理与变换4.空间分析与统计5.产品制作与演示6.二次开发和编程二、应用功能:1、资源管理2、区域规划3、国土检测4、辅助决策(商业服务和公共服务)7、Roger Tomlinson从1963年开始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即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被誉为地理信息系统之父。
8、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空间特征-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的地理位置以及空间位置相互关系属性特征-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的特性时间特征-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随时间的变化9、拓扑关系的类型拓扑邻接: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拓扑关联: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拓扑包含:同类不同级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10、分析图拓扑邻接:N1/N2 ,N1/N3 ,N1/N4 ;P1/P3 ;P2/P3拓扑关联:N1/е1、е 3 、е 6 ;P1/е1、е 5 、е 6拓扑包含:P3与P4栅格数据:栅格数据结构就是像元阵列,每个像元的行列号确定位置,用像元值表示空间对象的类型、等级等特征。
每个栅格单元只能存在一个值。
位置很容易隐含代码代表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的编码(栅格数据结构的特点:属性明显、位置隐含)编码方法:直接编码方法(栅格矩阵结构)、压缩编码方法(链式编码、游程长度编码、块式编码、四叉树编码)矢量转换栅格第三章数据变换:从一种数学状态到另一种数学状态的变换,包括:几何纠正、投影转换和辐射纠正。
地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节导论>数据和信息的基本概念:1•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字符,可以用以定性或定量的描述事务的特征和状况。
2.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等介质来表示时间、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数据的处理与解释:所谓的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刷选、排序、计算、分析、模拟等操作。
其目的在于:1•把数据转化成便于分析观察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
2•把数据加工成对正确管理决策有用的数据。
3•把数据存储起来供后续使用。
>地理信息和地理数据的概念:1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意义。
2•地理数据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是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
图像图形的总称。
>地理信息的特征:(重点)1)空间特征:地理信息具有空间特征,属于空间信息,其数据是与确定的空间位置联系在一起,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他类型信息的一个最显著标志。
2)属性特征:通常在二维空间的定位基础上,按专题来表达多为层次的属性信息。
3)时序特征:通常可以按时间的尺度来区分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概念的衍生问题:1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是地理数据或称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的最根本特点是每一个地理实体都按统一的地理坐标进行记录,实现对其定位定性、定量等信息的描述。
2•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它的空间数据结构和有效数据集成、独特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可视化表达手段等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问答题):主要概括为五个方便-----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是地理数据,它具体描述地理现象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空间特征是指地理现象的空间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其数据称为空间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期末考试题目复习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操作尺度:对空间实体、现象的数据进行处理操作时应采用最佳尺度,不同操作尺度影响处理结果的可靠程度或准确度3.地理网格:是指按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形成的网格。
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简化和抽象表达,并将抽象结果组织成有用、能反映形式世界真实状况数据集的桥梁。
4.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简化和抽象表达,并将抽象结果组织成有用、能反映形式世界真实状况数据集的桥梁。
5.对象模型:将研究的整个地理空间看成一个空域,地理现象和空间实体作为独立的对象分布在该空域中。
6.地图数字化:根据现有纸质地图,通贯手扶跟踪或扫描矢量化地方法,生产出可在技术机上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数字化数据。
7. 拓扑关系:图形在保持连续状态下的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
8.空间数据结构:对空间逻辑数据模型描述的数据组织关系和编排方式。
9.影像金字塔结构:在同一的空间参照下,根据用户需要以不同分辨率进行存储与显示,形成分辨率由粗到细,数据量由小到大的金字塔结构。
10.空间索引: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
11.空间数据查询:其属于空间数据库的范畴,一般定义为从空间数据库中找出所有满足属性约束条件和空间约束条件的地理对象。
12.空间分析:以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为基础,异空间数据运算、空间数与属性数据的综合运算为特征,提取与产生新的空间信息的技术和过程。
13.栅格数据的追踪分析:对于特定的栅格数据系统,有某一个或多个起点,按照一定的追种法则进行追踪目标或者追踪的空间分析方法。
14.数字高程模型: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数字化模拟,高程数据通常采用绝对高程。
地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
第一章1.信息: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特征: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2.数据:指输入到计算机并能被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象等符号。
3.两者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表达、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形与质的关系。
人的知识、经验作用到数据上,可以得到信息,而获得信息量的多少,与人的知识水平有关4、信息的基本属性:①事实性②等级性③可压缩性④扩散性⑤传输性⑥分享性或共享性⑦价值性⑧转换性5、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6、地理信息具有区域性、多维结构特性和动态变化的特性。
7、信息系统是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
8.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模拟、分析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9、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2)系统以分析模型驱动,具有极强的空间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3)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10、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类:按功能分类: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工具。
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11、GIS的操作对象为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特征:几何、属性、时间数据;空间数据组织:矢量结构、栅格结构;空间数据管理:几何数据:文件属性数据:关系数据库12、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查询与分析、数据显示与输出(ppt)(5空时).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储存于管理数据处理和变换产品制作与演示二次开发和编辑(上届的) (六空时)(ppt中的:数据获取、编辑变换与处理、数据组织与管理、检索与分析、数据输出、用户界面、二次开发)13、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①GIS与CAD、CAM坐标参考系统处理图形、非图形数据;对空间对象的空间相关关系建立和处理CAD不能建立地理坐标统和完成地理坐标变换;CAD处理多为规则图形,而GIS为非几何图形;CAD图形功能强而属性处理能力弱,而GIS图形与属性的操作比较频繁,且专业化特征比较强;GIS的数据量比CAD大得多,数据结构、数据类型复杂,数据之间联系紧密;CAD不具备地理意义上的查询和分析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
第一章1.GIS起源于人口普查,土地调查和自动制图,1960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提出了把地图变成数字形式的地图,1963年,又提出GIS这一术语。
2.GIS系统受政府关注:美国前总统戈尔的“数字地球”。
3.GIS的基本构成包括5个方面: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4.GIS的特点,属于空间信息系统,能够处理空间定位数据,具有空间分析功能。
5.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定义: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6.输入设备(信息采集)数字化仪、扫描仪、GPS、解析测图仪、遥感处理设备等。
输出设备:打印机、绘图仪、显示终端等。
第二章1.空间拓扑关系:描述两个对象之间在拓扑变化下保持不变的几何属性。
用来表示要素之间的连通性和邻接性的关系。
基本的拓扑关系:拓扑邻接、拓扑关联、拓扑包含2.地理信息的特征:空间特征:空间特征是指地理现象和过程所在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级和特征,以及与相邻地理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关系,包括方位关系、拓扑关系、相邻关系、相思关系等。
空间位置可以通过坐标数据来描述,称为定位特征或定位数据;空间关系称为拓扑特征或拓扑数据。
属性特征:是指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所具有的专属性质,通常包括名称、数量、质量、性质等,成为属性数据。
时间特征:时间特征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地理现象和过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称为时态数据。
3.矢量数据结构:通过记录空间对象坐标的空间关系来表达空间对象的位置。
4.栅格数据结构:实际就是像元阵列,每个像元的行列号确定位置,用像元值表示空间对象的类型、等级等特征。
每个栅格单元格只存在一个值。
5.栅格数据结构存储类型:●栅格矩阵结构●游程(行程)编码结构●四叉树结构6.游程编码结构冗余度:P548. (了解)按数据发布形式,GIS中的空间数据可分为4D数据:DLG DRG DEM DOM9.数据输入和编辑操作包括:矢量数据输入与编辑、栅格数据输入与编辑矢量数据输入与编辑:跟踪数字化、扫描矢量化、数字测图仪、数据结构转换栅格数据输入与编辑:图像扫描、遥感解译、数据结构转换10.空间数据的编码:也称为特征码,是指将数据分类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
地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
(完整word版)地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亲爱的读者: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
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1.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数据库有什么异同?与地理信息的关系是什么?2.地理信息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有哪些?3.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都包含哪些?4.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哪些?基本功能与应用功能是根据什么来区分的?5.与其他信息系统相比, 地理信息系统的哪些功能是比较独特的?6.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理论基础有哪些?是否可以称地理信息系统为一门科学?7.试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前景。
8.GIS近代发展有什么特点?11 . 你认为地理信息系统在社会中最重要的几个应用领域是什么?给出一些项目例子。
第二章空间数据结构1. GIS的对象是什么? 地理实体有什么特点?2.地理实体数据的特征是什么?请列举出某些类型的空间数据.3. 空间数据的结构与其它非空间数据的结构有什么特殊之处?试给出几种空间数据的结构描述。
4. 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的区别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5. 矢量数据在结构表达方面有什么特色?6. 矢量和栅格数据的结构都有通用标准吗?请说明。
7. 栅格数据的运算具有什么特点?8. 栅格与矢量运算相比较各有什么特征?9. 矢量与栅格一体化的数据结构有什么好处?10. 请说明八叉树表示三维数据的原理。
第三章空间数据库1 . 数据库主要有哪几个主要的结构成分?2 . 数据库是如何组织数据的?3 . DBMS 的作用是什么?4 . 地理实体如何存放在数据库里?5 . 请简要说明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的结构特点。
6 . 对象数据模型有什么特点?7 . 时间在地理信息系统内有什么意义?如何保存时间信息?8 . 如何设计空间数据库?9 . 对空间数据库进行维护有什么意义?第四章空间数据采集和质量1. GIS 的数据源有哪些?2. 请举例说明GIS对数据的质量要求。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期末复习重点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期末复习重点一、客观题部分1、下列不是输入设备的是(D)A数字化仪B扫描仪C键盘D电脑桌面2、GIS有与其它信息系统的重要区别是GIS具有(C)A数据输入功能B数据管理功能C 空间分析功能D数据输出功能3、GIS硬件系统不包括(A)A操作系统B输入设备C处理设备D存储设备4、GIS支撑软件不包括(D)A Windows操作系统B数据库管理系统C图形处理系统D ARGIS5、GIS平台软件不包括(C)A ARGISB SupermapC ENVI6、点太密集时,采用数据压缩的方法7、面状实体的表示方法(x1,x2)……(xn,yn)(x1,y1)8、(1,5)代表行列数9、栅格结构与矢量数据结构相比,数据复杂,冗余度大。
10、数据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原始记录,是一种未经加工的原始资料。
11、地理对象或地理现象的数据描述一般包括空间位置、属性数据、时域数据。
12、地理信息系统:既是跨越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一门应用基础学科,又是一项工程应用技术,它是以地学原理为依托,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研究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管理、分析、建模、显示和传播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以解决复杂的管理、规划和决策等问题。
13、地学模型:根据具体的地学目标和问题,以GIS已有的操作和方法为基础,构建能够表达或模拟特定现象的计算机模型。
14、GIS的组成:硬件系统(包括输入设备、管理设备、存储设备和输出设备)、软件系统(GIS支撑软件、GIS平台软件、GIS应用软件)、空间数据、地学模型和应用人员。
15、地理空间数据: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件、数字和表格等。
16、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机助地图制图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析方面。
17、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题整理过后
1、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综合分析和应用的技术系统。
按功能划分,在应用功能上分为工具式GIS、应用式GIS、大众式GIS;在软件功能上,专业GIS、桌面式GIS、手持式GIS、组件式GIS、GIS浏览器。
按数据结构:矢量GIS、栅格GIS、矢量--栅格GIS按数据维度:2DGIS、3DGIS、时态GIS按软件开发模式与支持环境划分:GIS模块、集成式GIS、模块化GIS、核心式GIS、组件式GIS 和WEBGIS、互操作GIS2、数据库结构的分类与特点。
矢量数据库:文件-关系数据库的混合管理栅格数据库:文件管理方式全关系数据库管理文件-数据库管理方式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关系数据库管理方式3、数据、信息的定义、两者特点与关系。
数据: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数据特点:数量性、离散性、具体性。
信息:是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事实的知识,是事物或物质特征的表征,是数据、消息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信息不对称性。
关系:信息来源于数据,是数据内涵的意义和对数据的内容和解释。
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数据是客观对象的一种表示,其本身并不是信息。
数据所蕴含的信息不会自动呈现出来,需要利用一种技术,如统计、解释、编码等对其解释,信息才能呈现。
4、数据的类型。
按数据来源分类:1.地图数据;2.影像数据;3.文本数据按数据结构分类:1.矢量数据;2.栅格数据按数据特征分类:1.空间数据;2.非空间属性数据按几何特征分类:1.点;2.线;3.面、曲面;4.体按数据发布形式:1.数字线画图;2.数字栅格图;3.数字高程模型;4.数字正射影像图5、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与输入(2)数据编辑与更新(3)数据存储与管理(4)空间查询与分析(5)空间决策支持(6)数据显示与输出6、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是指根据分析对象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距离的带状区,用以识别这些实体或者主体对邻近对象的辐射范围或者影响程度,是解决邻近度问题的空间分析工具之一。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期末考试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1、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和图像。
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
2、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运用和解算,数据即使是处理后的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3、信息来自数据,具有以下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
4、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好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5、地理信息特征:首先,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其位置的识别是与数据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空间性)。
其次,地理信息具有多维结构的特点(多维性)。
第三,地理信息的时序特征很明显(时序性)。
6、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与管理问题。
①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
②GIS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区别于其它信息系统的根本标志)。
③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混合数据结构和有效的数据集成、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快速的空间定位搜索和复杂的查询功能、强大的图形创造和可视化表达手段、以及地理过程的演化模拟和空间决策支持功能等.7、GIS分类:根据研究范围,分为全球性与区域性信息系统;根据研究内容,分为专题信息系统与综合信息系统;根据使用的数据模型,分为矢量、栅格与混合型信息系统. 8、GIS的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GIS的基本功能:①数据的采集与编辑.②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③数据处理与交换。
④空间分析与统计(拓扑叠合、缓冲区建立、数字地形分析、空间集合分析)。
⑤产品制作显示。
⑥二次开发与编程。
9、GIS的应用功能: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辅助决策。
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1、地理空间上至大气电离层,下至地幔莫霍面,是生命活跃的场所。
地理信息系统期末学习知识点
1、地理信息的特色:空间定位特色、多维构造特色、动向文化特色2、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一样的方法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收集、管理、办理、剖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3、 GIS 的功能:基本功能:(1)( 2 数据格式化、变换、概化(3)查问、检索、统计、计算功能(4)数数据收集、查验与编写据的储存与组织( 5)模型剖析(6)显示空间剖析功能: (1)空间检索(2)空间拓扑叠合剖析( 3)空间模拟剖析4、 GIS 的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模型、应用人员5、 GIS 的发展趋向:(1)地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技术(2)地理信息系统家产化的发展势头强烈(3)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化已构成此刻社会的热门(4)地理信息科学的产生和发展6、地理空间:一般指上至大气电离层、下至地壳与地幔交界的莫霍面之间的空间地区7、矢量表示法:采纳一个没有大小的点(坐标)来表达基本点元素8、拓扑关系的种类及意义种类:拓扑毗邻(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同样种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拓扑关系(指存在于不一样种类空间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拓扑包含(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同样种类但不一样样级的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意义:( 1)依据拓扑关系,不需要利用坐标或许计算距离,就能够确立一种地理实体相关于另一种地理实体的空间地点关系(2)利用拓扑数占有益于空间因素的查问(3)能够利用拓扑数据作为工具,重修地理实体9、栅格数据构造的特色:属性显然、定位隐含10、矢量数据构造的长处:( 1)数据构造紧凑(2)便于网络剖析(3)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高( 4)便于面向实体的数据表达弊端:( 1)数据构造复杂(2)不利于叠加剖析(3)不易与RS 联合(4)软硬件技术要求高栅格数据构造的长处:( 1)数据构造简单(2)便于叠加剖析(3)易于RS联合(4)输出快,成本低弊端:( 1)数据量大(2)投影变换复杂(3)图形质量差(4)现象辨别成效差11、数据变换:数据从一种数学状态到另一种数学状态的变换12、仿射变换的特色:直线变换后仍为直线、平行线变换后仍为平行线、不一样方向上的长度比发生变化13、空间数据压缩:从空间坐标数据会合中抽取一个子集,使这个子集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最好的迫近原会合而又获得尽可能大的压缩比。
地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专业术语:1.数据是指对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包括数值、字符、图像、图形、声音、视频等。
在计算机中数据按符号进行存储和处理。
2.信息狭义信息论的定义:两次不定性之差,即指人们获得信息前后对事物认识的差别。
广义信息论的定义:指主体(人、生物、机器)及客体(环境、其他人、生物或机器)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切有用的消息或知识,是表征事物性质、特征和状态的一种普遍形式。
3.地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和人的有机组合,用来有效地获取、存储、更新、处理、分析和显示所有及地理(空间)有关的各类信息二、基础部分1.地理特征和现象的数据描述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及时域特征三部分。
2.的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编辑和处理2、数据存储和数据库管理3、空间信息的处理和变换4、空间信息的浏览和查询5、信息显示和输出6、空间分析和空间模拟7、二次开发功能3.的基本组成部分: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网络、空间数据、应用模型管理及应用人员。
4.介绍几款常用的工具型平台:介绍几款常用的工具型平台: (、 )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公司 .产品。
提供了用于地理数据的自动输入、处理、分析和显示的强大功能 , 。
.桌面型,由于其数据结构,空间分析功能相对较弱。
但由于造价低,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
3D 。
创建及管理空间数据的主要的工程平台。
通过使用强大的;工具使工作流程化,提高工作效率。
:科学院超图公司。
:武汉测绘大学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三、拓展部分1.谈谈你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1地理信息系统是传统科学及现代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明显的体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征,这些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同样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2地理信息系统通常是指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需要得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中,信息的流动及信息流动的结果,完全由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和数据的交换来仿真;3.处理的对象为地理空间信息。
地信期末复习(全)
一、名词解释(2分*5个)1.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2.空间索引: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
3.游程编码结构:是在栅格数据矩阵中,逐行将相邻同值栅格合并,记录合并后栅格的值及合并栅格的数量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4.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指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和,一般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形式存储在硬盘、光盘等介质上的。
5.空间数据内插:通过已知点或多边形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多边形分区数据的方法称为空间数据的内插。
6. 空间元数据:空间元数据是指在空间数据库中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和管理方式等特征的数据,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
7. 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基于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它是以地球科学原理为依托,通过分析算法,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构成、空间演变等信息。
8. 信息: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9. DTM:即数字地形模型,是用数字化的形式表达的地形信息。
10.栅格数据结构: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简称栅格数据结构,是将空间分割成规则的网格,称栅格单元,在各个栅格单元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11.游程编码结构:是在栅格数据矩阵中,逐行将相邻同值栅格合并,记录合并后栅格的值及合并栅格的数量。
12.几何纠正:为了实现对数字化数据的坐标系转换和图纸变形误差的纠正。
13.空间数据库:为GIS提供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方法。
14.空间叠合分析:指在相同的空间坐标系统条件下,将同一地区两个不同地理特征的空间和属性数据重叠相加,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
地信期末复习(全)
一、名词解释(2分*5个)1.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2.空间索引: 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
3.游程编码结构:是在栅格数据矩阵中,逐行将相邻同值栅格合并,记录合并后栅格的值及合并栅格的数量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4.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指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和,一般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形式存储在硬盘、光盘等介质上的。
5.空间数据内插:通过已知点或多边形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多边形分区数据的方法称为空间数据的内插。
6. 空间元数据:空间元数据是指在空间数据库中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和管理方式等特征的数据,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
7. 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基于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它是以地球科学原理为依托,通过分析算法,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构成、空间演变等信息。
8. 信息: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9. DTM :即数字地形模型,是用数字化的形式表达的地形信息。
10.栅格数据结构: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简称栅格数据结构,是将空间分割成规则的网格,称栅格单元,在各个栅格单元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11.游程编码结构:是在栅格数据矩阵中,逐行将相邻同值栅格合并,记录合并后栅格的值及合并栅格的数量。
12.几何纠正:为了实现对数字化数据的坐标系转换和图纸变形误差的纠正。
13.空间数据库:为GIS 提供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方法。
14.空间叠合分析:指在相同的空间坐标系统条件下,将同一地区两个不同地理特征的空间和属性数据重叠相加,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精编
复习资料1、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
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类根据数据分类(1)矢量数据格式GIS系统(2)栅格数据格式GIS系统(3)混合数据格式GIS系统根据研究内容分类(1)专题GIS(2)综合GIS(3)GIS工具根据研究范围分类(1)全球地理信息系统(2)区域地理信息系统(3)国家地理信息系统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研究内容。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内容(1)资源管理;(2)区域规划;(3)国土监测;(4)辅助决策。
3、 3S技术的定义3S技术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4、数据库定义;数据库结构分类有哪些?数据库: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在计算机系统中以特定的结构组织,存储(存贮)和应用的相关数据的有序集合。
数据库结构分类(1)层次式数据库;(2)网络式数据库(3)关系式数据库5、空间数据库设计有哪些基本步骤?GIS空间数据库的设计需要经历一个由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再到计算机世界的转化过程。
(1)需求分析。
(2)概念设计。
(3)逻辑设计。
(4)物理设计6、数据、信息的定义、两者特点与关系。
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信息(狭义):两次不定性之差。
即指人们获得信息前后对事物认识的差别。
信息(广义): 是指主体(人、生物和机器)与外部客体 (环境、其它人、生物和机器)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一切有用的消息和知识。
两者特点与关系(1)数据与信息不可分离,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含义。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期末考试题目复习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操作尺度:对空间实体、现象的数据进行处理操作时应采用最佳尺度,不同操作尺度影响处理结果的可靠程度或准确度3.地理网格:是指按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形成的网格。
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简化和抽象表达,并将抽象结果组织成有用、能反映形式世界真实状况数据集的桥梁。
4.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简化和抽象表达,并将抽象结果组织成有用、能反映形式世界真实状况数据集的桥梁。
5.对象模型:将研究的整个地理空间看成一个空域,地理现象和空间实体作为独立的对象分布在该空域中。
6.地图数字化:根据现有纸质地图,通贯手扶跟踪或扫描矢量化地方法,生产出可在技术机上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数字化数据。
7.拓扑关系:图形在保持连续状态下的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
8.空间数据结构:对空间逻辑数据模型描述的数据组织关系和编排方式。
9.影像金字塔结构:在同一的空间参照下,根据用户需要以不同分辨率进行存储与显示,形成分辨率由粗到细,数据量由小到大的金字塔结构。
10.空间索引: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
11.空间数据查询:其属于空间数据库的范畴,一般定义为从空间数据库中找出所有满足属性约束条件和空间约束条件的地理对象。
12.空间分析:以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为基础,异空间数据运算、空间数与属性数据的综合运算为特征,提取与产生新的空间信息的技术和过程。
13.栅格数据的追踪分析:对于特定的栅格数据系统,有某一个或多个起点,按照一定的追种法则进行追踪目标或者追踪的空间分析方法。
14.数字高程模型: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数字化模拟,高程数据通常采用绝对高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测性数据分析:采用各种技术(诸如统计图、示意图和散点图)来查验数据,就像统计分析的第一步骤。
动态图形:一种数据探查方法,可直接对在多个动态链接视窗中显示的统计图和示意图的数据点进行操作。
地理可视化: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它是将地理空间数据通过制图学、GIS、图像分析和探索性数据分析进行综合的过程。
等积投影:以正确的相对大小来表示面积的一种地图投影。面积相等,长度和角度有变形。
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为投影面的投影。
圆柱投影:以圆柱面为投影面的投影。
方位投影:以平面为投影面的投影。
投影变形:椭球面是一个凸起的、不可展平的曲面。将这个曲面上的元素(距离、角度、图形)投影到平面上,就会和原来的距离、角度、图形呈现差异,这一差异称为投影变形。
地理信息系统指用于采集、储存、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地理参照数据又称地理空间数据,是用于描述地区表面空间要素的位置和特征的数据。例如道路、宗地和地球表面的植被覆盖等。
地理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的量化表达,一般包括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关系数据三类。
(1)空间数据:描述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形状、大小等的数据,常分为点(工厂、学校、医院等)、线(河流、街道、公路等)、面(湖泊、森林、草原等)三种类型。
多对多:指目标表中的多条记录可以与源表中的多条记录关联。
规范化:将一个包含所有属性数据的表格分解成小的表格,同时,在关系数据库中保持表格之间必要的链接的过程。
地图学:涉及制作和研究地图的所有方方面面。地图学的一个基本元素就是符号化,即用不同的地图符号去表示不同的空间要素。
统计图地图:以饼状图或柱状图为地图符号的地图。
要素属性表:存储要素空间数据的属性表格。每个矢量数据必须有一个要素属性表。
属性表由行和列组成,每一行代表着一个空间要素,每一列代表空间要素的一个特征,列与行相交显示特定要素的特征值。行又称为记录或元组,列又称为字段或项。
字段:表格中的列,记述空间要素的一个属性。
记录:表格中的一行,代表一个空间要素。
线的平滑是对线添加新节点使之平滑的过程,新节点通常由样条等数学函数产生。
定位错误:与地图要素位置有关的错误。诸如多边形缺失或与空间要素几何错误有关的线条扭曲。
地图拓扑:图层之间单一要素重合部分拓扑关系的临时集合。例如,可以在土地利用图层和土壤图层之间建立地图拓扑,使它们的外部轮廓重合。
非拓扑编辑:非拓扑数据的编辑。指可以修正简单要素、基于现有要素创建新要素等基本编辑操作。
矢量数据模型:用点及其x、y坐标构造空间要素的数据模型。
拓扑:一个数学分支,研究几何对象在弯曲或拉伸等特定变换下仍维持不变的性质。应用在GIS中,确保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能明晰表达。
点:由一对坐标表示的,且仅有位置性质的空间要素,也称结点。
线:由一系列的点来表示且具有位置和长度等几何特性的空间要素,也称弧或边。
布尔连接符:用于构建复合表达式的AND、OR、XOR或NOT等关键字。
布尔表达式:字段、数值和逻辑运算符的组合,诸如“class”=2,由它导出为真(True)或为假(False)的评价。
刷亮:用于在多视图中选择和高亮显示逐级子集的一种数据探索技术。
包含:在数据查询中用于选择落在指定要素之内的要素的一种空间关系。
地图到地图变换:刚数字化完毕的地图,无论是经手工数字化还是扫描文件的跟踪,其单元都是基于数字化仪的单位。而数字化仪的单位可能英寸或点/英寸。这种刚数字化完毕的地图转换到投影坐标的几何变化过程,称为地图到地图的变换。
影像到地图变换适用于遥感数据,即把卫星影像的行与列坐标转换成真实世界坐标的几何变换类型。
几何变换是利用一系列控制点和转换方程式,将地图或影像从一种坐标系统变换成另一种坐标系统的过程。
纠正:用估算系数和变换方程,计算数字化地图的要素或影像的像元的x、y坐标。这一步也叫影像分析纠正。
重采样:将原始影像的值或推导值赋予新转换图像每个像元的过程。
仿射变换:对矩形对象作旋转、平移、倾斜和不均匀缩放,但保持线的平行性的一种常用的几何变换方法。
合并是用两个表格的共同关键字把两个表格合并在一起的关系数据库操作。适用于“一对多”和“多对一”。
关系数据库的表格之间(更精确的说是表格中的记录之间)通常包括4中关系类型:
一对一:指源表和目标表中都分别只有一个记录是互相关联的。
一对多:指目标表中的一条记录可以与源表中的多条记录关联。
多对一:与一对多相反,目标表中两个以上的记录与源表中的一个记录关联。
大地基准面:用于尽可能与大地水准面密合的一个椭球曲面,是人为确定的。
参考椭球对地球形状长轴a(赤道半径),短轴b(极半径),扁率f测定后,还必须确定大地水准面与椭球体面的相对关系。即确定与局部地区大地水准面符合最好的一个地球椭球体——参考椭球体
参考球体:地球的简化模型,在其基础上构建地图投影,又称名义球体或生成球体。
主比例尺:与参考椭球的比例尺相同的比例尺,是指球体半径和地球半径(6378 km)的比值。
比例系数:即局部比例尺(投影面上有变形处的比例尺)与主比例尺的比值。标准线的比例系数为1,如果偏离标准线,则比例系数就会变为小于1或大于1
地理关系数据模型:一种GIS数据模型,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存储在两个分离而又相互联系的文件系统中。
Shapefile:ESRI产品中采用的标准非拓扑矢量数据格式。
Geodatabase:ESRI公司开发的基于对象的矢量数据模型。用点、聚合线和多边形来表示基于矢量的空间要素。将矢量数据集组织成要素类(存储具有相同几何类型的空间要素)和要素数据集(存储具有相同坐标系和区域范围的要素类)。
栅格数据模型:一种数据模型,使用行、列和像元来构建空间要素。用规则的格网覆盖整个空间。格网中的各个像元值与其位置上的空间现象特征相对应,像元值的变化反映了现象的空间变异。
色调,是一种色彩与另一种色彩区别的性质,如红色与蓝色即为不同的色调。
明度,是一种色彩的亮度或暗度,其中黑色为低值而白色为高值。
彩度,又称为饱和度或强度,指的是一种色彩的丰富程度或鲜艳程度。完全饱和的色彩为纯色,而低饱和度的颜色则偏灰。
邻接:用于选择具有共享边界的要素的一种空间关系。
属性数据查询:通过对地图属性数据的操作而获取数据的过程。
邻近点插值法:采用邻近点像元值估算新像元值的重采样方法。
双线性插值法:通过4个相邻像元的距离加权平均值估算新像元值的重采样方法。
三次卷积插值法:通过16个相邻
地面控制点:从图像到地图变换时使用的控制点。
均方根误差:在几何变换中,用均方根估算控制点实际位置和估算位置的偏差的统计方法。是度量几何变换质量的一种定量方法。它度量控制点从真实位置到估算位置之间的位移。
栅格数据模型:一种用格网和像元来表示要素空间变化的空间数据模型。用格网中的像元表示点要素。适用于表示连续要素(指观测值连续的数据,如降水量、高程等)。
地理坐标系统是地球表面空间要素的位置参照系统。
投影坐标系统:基于地图投影的平面坐标系统。
椭球体:近似表示地球的模型,也称为椭球。
大地基准是地球的一个数学模型,可作为计算计算某个位置地理坐标的参照或基础。用作大地坐标系的基本参考依据和大地坐标计算的起算数据
(2)属性数据:描述地理要素特征的数据,如河流长度、站点名称、流量、限速、方向等
(3)关系数据:描述地理要素之间空间关系的数据,一般用拓扑学来表达。拓扑学是对呈点、线、面状分布的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明确定义的数学方法,包括相邻、关联、包含等。
矢量数据模型:一种空间数据模型,采用点及其X、Y坐标来构建点、线、面空间要素,适用于表示离散要素(观测值不连续的数据,形成分离的实体,并可单个的识别)。
地理参照栅格数据:经过与投影坐标系统匹配处理的栅格数据通常称为地理参照栅格数据
整型栅格数据:像元值为整数的栅格数据。
浮点型栅格数据:包含连续值像元的栅格数据。
数据压缩指数据量的减少,尤其用于栅格数据,对数据传递和网络制图很重要。
栅格化: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
矢量化:栅格数据转换成矢量数据。
数字高程模型(DEM):一种数字模型,等间隔海拔数据的以栅格格式排列。
聚合容差:用来接合点和线的容差,其功能和模糊容差相似。如果点和线的距离在指定容差范围内,聚合容差操作就能接合顶点和线。
悬挂长度:指定输出图层悬挂弧段最小长度的容差。
悬挂弧段:左右两侧为同一多边形的弧段,并且弧段终点有悬挂节点。
悬挂节点:未与其他弧段相连的弧段终点的节点。常见的线要素拓扑错误,是指一个点(节点)处没有完全接合。如果在线之间存在缝隙,此类错误叫未及或欠头,而如果一条弧段过长则称过伸。这两种情况都将在悬挂的结束点产生悬挂节点。
面:由一系列连接弧段组成,具有位置、面积、周长性质的空间要素。
弧段:有向线又称弧段(有两个端点的线段),弧段汇聚或相交处的点称为节点(线的起始点或终止点)。
路径:在投影坐标系统上可进行线性测量的线状要素。
区段:路径的一部分,指coverage中直接属下的弧段和沿弧段的位置。
Coverage和Shapefile属于地理关系数据模型,利用分离的系统来存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Coverage是拓扑的, Shapefile是非拓扑的。
区间数据:已知数值间隔的数据,如温度记录。
标称数据:描述不同种类的数据,如土地利用类型或土壤类型。
数值数据:以区间或比率标尺量测的数据。
有序数据:按等级排列的数据,如大、中、小城市。
比率数据:已知数值间隔的数据,且基于有意义的0值,如人口密度。
关联:用两个表格中的一个共同关键字两个表格暂时联系起来的关系数据库操作。只是临时性地把两个表格连接在一起,而各表格保持独立。对4种关系类型都适合。
标准线:投影面与参考椭球相切的线,标准线没有投影变形,其上的比例尺与参考椭球比例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