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发育程度分级
岩溶发育程度划分标准
岩溶发育程度划分标准一。
岩溶发育程度的划分,那可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简单来说,它就像是给岩溶这个“神秘家伙”的成长阶段做个评判。
1.1 轻度发育。
这就好比是岩溶刚刚起步,只是有些小小的迹象。
可能就是偶尔能看到几个浅浅的溶蚀坑,或者一小段不太明显的溶蚀裂隙。
就像小孩子刚刚学会走路,还走得不太稳当。
比如说在某些山区,你仔细观察,能发现石头上有那么一点点被水侵蚀的痕迹,这可能就是轻度发育的表现。
1.2 中度发育。
这时候岩溶就有点“小有所成”啦。
溶蚀的洞穴开始增多,规模也稍微大了些。
可能会有一些比较明显的地下河通道,或者形状较为规则的溶洞。
打个比方,就像是一个青少年,开始展现出自己的特点和能力。
比如在一些地方,你能走进一个比较宽敞的溶洞,里面还有一些石笋、石柱啥的,但数量不算太多,规模也不是特别大,这往往就是中度发育的特征。
二。
2.1 强烈发育。
那可真是岩溶的“高光时刻”!大规模的溶洞群、错综复杂的地下河系统,还有各种奇特的岩溶地貌。
简直就是一个“地下迷宫”!比如说广西的一些地方,那溶洞大得能开演唱会,地下河奔腾汹涌,让人惊叹不已。
2.2 极强烈发育。
这简直就是岩溶的“巅峰状态”!岩溶作用几乎无所不能,形成的地貌景观让人目瞪口呆。
巨大的天坑、深不见底的竖井,还有连绵不绝的峰丛峰林。
就像一位绝世高手,技艺登峰造极。
像重庆的武隆,那壮观的景象,就是极强烈发育的绝佳例证。
2.3 影响因素。
岩溶发育程度可不是随便定的,它受到好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气候,雨水多的地方岩溶发育往往更厉害;还有岩石的性质,容易被侵蚀的岩石更容易形成大规模的岩溶。
再就是地质构造,断裂带附近岩溶通常更活跃。
三。
3.1 实际应用。
了解岩溶发育程度的划分,那用处可大了去了。
搞工程建设的时候,要是不清楚地下岩溶的情况,那可能会出大问题。
修桥修路、建房子,都得避开那些强烈发育的区域,不然地基不稳可就麻烦啦。
3.2 保护意义。
这对保护自然景观也很重要。
岩溶发育的分布规律
岩溶发育的分布规律
1.岩石类型:质纯层厚的石灰岩中,岩溶发育形态齐全,规模较大;含泥质
或其他杂质及薄层的岩层,岩溶发育较弱。
2.水流活动:在岩石裸露的分水岭和地形陡峻斜坡地带,地表径流大,水以
表面侵蚀为主,溶沟、溶槽、石芽等发育。
在地形平缓地带,地表水易下渗,地表、地下岩溶形态一般均较发育。
3.节理裂隙、断裂带:在节理裂隙的交叉处或密集带,以及沿断裂带岩溶显
著发育。
4.地壳活动:地壳上升地区,岩溶以垂直方向发育为主;地壳相对稳定地区,
岩溶以水平发育为主;地壳下降地区,既有水平发育又有垂直发育。
铁路路基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岩溶采空区灌浆
➢ 2)、塌陷因素分析 ➢ (1)岩溶塌陷坑的特征
➢ 岩溶塌陷平面形态以圆形至椭圆形为主。 纵剖面形态有坛状、井状、倒置漏斗状, 也有正漏斗状、碟状及不规则状。
➢ (2)岩溶塌陷的成因类型
➢ 主要有两类,即自然的岩溶塌陷和人为的 岩溶塌陷。
➢ 自然岩溶塌陷是指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塌陷。
➢ 人为岩溶塌陷是由于人为活动,如抽水、 基坑排水、地面渗漏、蓄水及荷载、列车 震动、爆破等一系列活动,加速了地下水 的活动及改变土洞的自稳条件,土洞扩大, 土洞盖层失稳,从而促成岩溶塌陷的加速 产生与发展。
➢ 1、单个不稳定岩溶形态处治深度
➢ 1)浅层及开口型溶洞采取揭盖回填M7.5浆 砌片石或封闭措施。
➢ 2)裸露型岩溶地面以下25m深度内存在不 稳定溶洞的地段,有针对性的采取跨越、 揭盖回填、钻孔充填措施。当采取钻孔充 填时,钻孔深度应至溶洞底板以下2m,一 般最大处理至路基面以下10m;对存在多层 溶洞的,应查明溶洞发育情况,计算分析 安全的加固深度。
➢ 3)易塌陷及极易塌陷区存在较大空溶洞、 土洞时,应按单个易塌岩溶形态处治思路 进行揭盖回填或钻孔充填处理,填充料为 砂、碎石(揭盖回填为片石)。
➢ 2、充填注浆、渗透注浆加固深度
➢ 1)表层土厚度小于30m地段,以钻孔注浆 充填基岩面下5m的岩溶形态,渗透注浆封 闭土石界面的开口岩溶形态和固结土石界 面附近土体,形成水平向隔水帷幕;在加 固深度范围有溶洞时,则钻孔注浆至溶洞 底板以下2m。
4.7
2.05
7.33
28.2
6.25
14.43
2.4 岩溶塌陷现状分析
➢ 既有铁路岩溶地面塌陷多集中在岩溶发育的东 安、永岁、兴安、灵川~二塘地区,均属岩溶发 育中等~强烈的地段,其中以灵川~二塘区段最 为严重,为厚层—巨厚层状纯灰岩分布的岩溶强 烈发育区,地貌分区属典型的全岩溶区。
关于岩体分级的介绍
岩体是指与工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地质体,其基本单元为不同大小、不同形状、被结构面分割的岩块,也称为岩石。
因此,岩体的分级应该考虑岩石的坚硬程度、把岩体分割成为岩块的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地下水的情况及地应力的情况等因素。
岩石的坚硬程度主要与岩石组成成分性质类别有关,也与其受风化营力作用的程度有关。
一般的建筑工程场地,其下伏基岩变化不大,很少从一类基岩突然跨越到另一类基岩。
因此,在同一工程场地内,研究由于岩石风化造成的强度差异有着重要的工程使用意义。
1.岩体的基本特征分析2.1.岩石风化程度鉴别分析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等的风化营力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和化学的变化,使岩石崩解破碎以至逐渐分解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4]。
通俗地讲,岩石的风化程度就是指其“腐烂”程度,只与岩石本身蚀变程度有关,与其是否受构造影响无关。
岩石逐渐被风化内在变化上表现为结构变化和矿物成分变化,风化程度越高,其结构被破坏的程度越强。
矿物成分的变化首先体现在节理面有次生矿物生成,随着风化程度的加强,岩石的矿物成分也有显著变化。
以板岩为例,微风化板岩结构致密均匀,中等风化板岩结构较致密,强风化板岩结构较为疏松,并且矿物成分也有着显著变化。
一般板岩的矿物成分组成见表1,从表1 中分析得出: 中、微风化板岩与强风化板岩的矿物成分有着较大的差别,中、微风化板岩中尚没有粘土矿物生成,而强风化板岩中则有较多的次生粘土矿物高岭石生成,并且含量达到了28. 1%。
从矿物含量分析中还可以看出,强风化板岩中玉髓( Cha) 石英( Q) 、长石和绿泥石的的含量分别比微风化板岩减少了13. 1%、9. 3%、10. 2% ,比中等风化板岩减少了6. 6%、3. 2%、15. 2%。
其中,长石和绿泥石的减少主要是由于风化作用转变成了化学程式组成更为稳定的高岭石。
岩石风化后结构变疏松,因此外在变化上主要表现为裂隙增多,工程勘察时钻进方式和速度都有所不同。
岩溶围岩分级初步探讨
岩溶是水对可溶岩的化学溶解作用与机械破坏 作用以及由于这些作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与形态的 总称 [ 3 ] 。
岩溶形态 :在一定地质 、地理条件下 ,水对碳酸 盐岩的溶蚀及侵蚀 ,产生一系列特殊的岩溶形态 。 不同的岩溶形态在空间上按一定的规律又构成岩溶 组合形态 ,它既构成了一定范围的特定地貌景观 ,也 反映了不同地区在其岩溶发育阶段上的不同特征 。
溶发育岩石的物理力学试验基础上 ,根据定性指标
和定量指标进行综合判定 ,避免仅根据某单一指标
或肉眼判断 。
首先 ,合理确定影响岩溶发育程度评价定性指
标和定量指标 ; 其次 ,根据岩溶发育的主要控制因
素 ,对研究区岩溶发育程度给出一个定性判断 ;然后
将定性判断分值与定量指标带入公式计算岩溶发育
程度修正系数 CkD 值 。初步建立岩溶发育程度修正 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
表 1 岩溶发育程度的评价表 Table 1 Evaluation table of Karst development degree
编 岩溶发育 主要的 号 程度分级 岩溶形态
主要特征
1
不发育
溶蚀元 、 溶蚀元或称岩溶元 ,是岩溶形态发育的 溶孔 基本单元 ,其下一步生长形态为溶孔 。
2 轻微发育
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是岩溶发育程度评价的定 性基础 ,岩溶发育程度评价的定性划分也应在此基 础上进行 。
通常 ,可溶岩质越纯 、越厚 ,可溶岩与非可溶岩 接触的地带 ,构造切割越强烈 ,节理 、裂隙 、层面或断 层破碎带相交的“三角形 ”切割地带 ,以及地下水迳 流条件好 、流速快的区域 ,岩溶极易发育 。仅依据定 性分析不够 ,还应将定性指标定量化 ,通过定量数据 评价定性指标 。初步确定如下数学指标 :可溶岩质 的纯度 ,可溶岩的厚度 ,与非可溶岩的接触情况 ,构 造切割情况及地下水径流循环条件等 (表 2) 。
非煤矿山岩溶发育程度划分标准
非煤矿山岩溶发育程度划分标准如下:
岩溶发育强烈区:主要特征是岩溶现象极为发育,形成各种类型的溶洞、溶槽、溶井等。
溶洞的洞径大,洞深浅不一,有大量石钟乳、石笋等次生沉积物。
在地下水作用下,形成地下暗河,洞内有时有地下水出露。
该区分布范围小,仅占总面积的2.3%。
岩溶中等发育区:主要特征是岩溶现象发育,形成较大的溶洞、溶槽、溶井等。
溶洞的洞径较大,洞深较浅,有少量石钟乳、石笋等次生沉积物。
该区分布范围较大,占总面积的10.5%。
岩溶弱发育区:主要特征是岩溶现象发育较差,仅在局部地段形成一些小的溶洞、溶槽、溶井等。
该区分布范围较大,占总面积的23.5%。
岩溶非发育区:主要特征是岩溶现象不发育,未发现明显的岩溶形态。
该区分布范围最大,占总面积的64.7%。
请注意,具体的划分标准可能因地区和行业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非煤矿山设计和开采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条件和相关规定,确保安全。
《公路岩溶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解析在线自测
《公路岩溶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解析(每日一练)单项选择题(共5 题)1、某隧道进口段的围岩为中厚层状中风化灰岩,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Rb=46MPa,节理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局部较破碎,岩体完整性系数为Kv=0.63,岩溶强发育,岩溶水发育,岩溶影响修正系数K0、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K1、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K2、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K3分别取值为0.45、0.23、0.32、0.5,则该地段的围岩级别为: (A)A、ⅢB、ⅣC、ⅤD、Ⅵ答题结果: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地段围岩为中厚层状中风化灰岩,节理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局部较破碎,岩溶强发育,岩溶水发育,查阅表4.5.4-1,该围岩定性分级为Ⅳ级;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46MPa,岩体完整性系数为0.63,岩质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393.5,代入到式(4.5.4-1)中,得到岩体质量指标[BQ]=393.5-100*(0.45+0.23+0.32+0.5)=245.50;综合后该围岩分级为Ⅴ级,选C。
2、在进行隧道详细勘察时,某一地段的洞身围岩主要为白云质灰岩,地表有大量洼地、漏斗分布,该地段通过向斜核部,溶蚀强烈,物探结果显示可能有大型溶洞分布,水文地质勘察显示该地段洞身位于季节变动带,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好,预测可能发生5000m3/d~10000m3/d的集中涌水,则该地段的岩溶地质复杂程度可划分为: (C)A、简单B、中等C、复杂D、极复杂答题结果: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地段的洞身围岩主要为白云质灰岩,是次纯碳酸盐岩,地表有大量洼地、漏斗分布,该地段通过向斜核部,溶蚀强烈,物探结果显示可能有大型溶洞分布,查阅表3.0.2-2,该地段的岩溶发育程度划分为强发育;水文地质勘察显示该地段洞身位于季节变动带,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好,预测可能发生5000~10000m3/d的集中涌水,查阅表3.0.2-3,该地段的岩溶水发育程度划分为发育;综合,岩溶发育程度为强发育、岩溶水发育程度为发育,查表3.0.2-1,该地段的岩溶地质复杂程度可划分为复杂,选C。
岩溶形态
第二章岩溶形态喀斯特地貌形态分类一、地表喀斯特:蚀余形态:石芽与溶沟,漏斗与落水洞,溶蚀洼地与溶蚀盆地、干谷与盲谷,峰丛、峰林和孤峰等。
堆积形态:泉华、瀑布华、钙华堤坝等二、地下喀斯特:蚀空形态:喀斯特管道、地下河(湖)、溶洞等堆积形态: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灰华等三、地表岩溶形态:呈现在岩溶化地块表面的形态和现象。
向上突起正地形:石芽与溶沟、石林、峰林、峰丛、喀斯特丘陵向下凹陷负地形:落水洞、干谷和盲谷、喀斯特洼地1. 石芽和溶沟:1)溶痕:水的溶蚀和冲蚀,以及植物的作用,使岩石层面和节理处开始形成微小沟槽,以及加深扩大的沟、小盆、斗和不规则坑等,统称为溶痕。
是溶沟的雏形。
长几厘米至几米,宽仅几厘米。
2)溶沟:石灰岩表面的溶痕进一步溶蚀加深形成沟槽形态,称为溶沟。
沟槽间突起的部分为石芽。
石芽溶沟可分为三种类型:山脊式石芽溶沟、长垣状石芽溶沟(又称车轨状)、棋盘状石芽溶沟:湖北宜昌陈家湾最为典型。
溶沟宽十余厘米至2米,深由数厘米至3米,长度不超过深度5倍者为溶沟,大于5倍者为溶槽,其底部往往被土及碎石所填充。
当石芽全被溶蚀残余堆积物-----红土所掩埋,则为埋藏石芽。
2. 漏斗和溶蚀洼地:(1)漏斗:是地表水沿节理裂隙不断溶蚀,并伴有塌陷、沉降、渗透及溶滤作用发育而成的。
中、小型封闭洼地,呈碟形或负锥型,口大底小,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在100米以内,漏斗下部常有管道通往地下,地表水沿此管道下流,如果通道被粘土和碎石堵塞,则可积水成潭。
漏斗是喀斯特发育初期阶段的产物,它是喀斯特水垂直循环作用的地面标志,因而漏斗多分布在岩溶化的高原面上。
如果地面上有成连续分布的成串漏斗,这往往是地下暗河存在的标志。
按地貌成因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塌陷漏斗:主要由于地下的岩溶水不断作用,扩大地下坑道或溶洞,以及地下水位的降低,使这些坑道或溶洞的顶部发生崩塌和塌陷。
2)溶蚀漏斗:主要是地表水沿着节理裂隙、构造裂隙向下不断地溶蚀,使地表下降而产生的。
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级
4
河沟纵坡
>12°(21.3%)
12
12。〜6。(21.3%〜
10.5%)
9
6。〜
3o(10.5%〜
5.2%)
6
<3°(5.2%)
1
5
区域构造影响程度
强抬升区,6级以上地震区,断层破碎带
9
抬升区,4〜6级地震区,有中小支断层
7
相对稳定区,4级以下地震区,有小断层
5
沉降区,构造影响小或无影响
1
6
流域植被覆盖率
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级
表1滑坡发育程度(稳定性)分级表
判据
发育程度(稳定性)分级
弱发育(稳定)
中等发育(欠稳定)
强发育(不稳定)
发育特征
①滑坡前缘斜坡较缓,临空高差小,无地表径流流经和继续变形的迹象,岩土体干燥;
②滑体平均£度<25。,坡面上无裂缝发展,其上建筑物、植被未有新的变形迹象;
③后缘壁上无擦痕和明显位移迹象,原有裂缝已被充填
5)地下水位变幅大
中等发育
1)以次纯灰岩为主,地下存在小型溶洞、土洞等;
2)地面塌陷、开裂明显;
3)地表建(构)筑物变形有开裂现象;
4)上覆松散层厚度30In-80叱
5)地下水位变幅不大
弱发育
1)灰岩质地不纯,地下溶洞、土洞等不发育;
2)地面塌陷、开裂不明显;
3)地表建(构)筑物无变形、开裂现象;
4)上覆松散层厚度>80m;
>10m
5
IOin~5m
4
5m〜Im
3
<1m
1
13
流域面积
O.2km2—5km2
5
5kπ?〜IOkm2
不良地质描述
不良地质描述(一)岩溶1、可溶岩地层岩性桥址区内出露的可溶岩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 1j 3)灰岩地层,分布于全桥址区内,纯度较高。
2、岩溶形态特征本段碳酸盐岩地层经历了长期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地表岩溶形态。
根据外业调查,地表可见小溶洞、溶沟、溶槽等;地下岩溶形态可通过钻探揭示,共完成5个钻孔,其中有2个钻孔揭示溶洞,钻孔遇洞率约40%,各孔揭示溶洞的钻孔岩溶率见表1,溶孔、溶洞如下图。
图1DZ-SNX-0-01溶孔图2DZ-SNX-0-01溶洞图3 DZ-SNX-4-01溶洞图4DZ-SNX-4-01溶洞3、岩溶发育强度分区溶孔溶洞溶洞溶洞区内岩溶发育强度分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三段(T 1j 3)属于强岩溶发育区,面岩溶率大于5%,从地表岩溶发育程度和钻探揭示溶洞情况分析,桥址区内岩溶发育强度为弱~中等发育。
4、工程影响评价当桥墩置于溶洞上时,极易造成溶洞坍塌,导致桥梁结构受损,甚至破坏,对工程影响极大。
影响范围为全桥址区。
5、措施建议于10m 。
(二)膨胀土碳酸盐岩分布地段风化残积的红黏土,多具弱膨胀性,且不能直接用作路基填料,对桥工程影响较小。
(一)岩溶1、可溶岩地层岩性桥址区内出露的可溶岩地层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一段(T 2b 1)地层,岩性以泥灰岩为主,主要分布于DK613+950~DK614+760、DK615+480 ~DK616+066.69里程段。
2、岩溶形态特征根据外业调查,地表少见小溶洞、溶沟、溶槽等地表岩溶形态;地下岩溶形态可通过钻探揭示,共完成74个钻孔,其中有3个钻孔揭示溶洞,钻孔遇洞率约4.05%,各孔揭示溶洞的钻孔岩溶率见表1,溶孔、溶洞如下图。
图2DZ-PY-16-01溶洞图3DZ-PY-19-01溶孔溶洞溶孔图4 DZ-PY-19-01溶洞图5DZ-PY-19-01溶洞图6DZ-PY-58-01溶洞3、岩溶发育强度分区从地表岩溶发育程度和钻探揭示溶洞情况来看,桥址区内岩溶发育强度为弱~中等发育。
岩溶发育的类型及对工程的影响 段苗刚
岩溶发育的类型及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姓名段苗刚(专业土木工程学号201111003347)摘要:岩溶是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的结果关键词:1.1按岩溶发育条件分类岩溶发育条件是岩石的可溶性与裂隙性,以及水的侵蚀性及流通条件。
因此设计时,一般可将分为以下几类:(1)地下水沿层面流动,形成沿地层走向,即沿层面发育的岩溶。
(2)地下水沿节理裂隙及其密集带运移,形成沿节理缝隙发育的岩溶。
(3)沿断层发育的岩溶。
(4)沿向斜结构核部发育的岩溶。
1.2按岩溶地区地下水垂直分布进行分类岩溶发育的垂直分布带性取决于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的垂直分布,有以下特点:(1)垂直渗流带位于地下水排泄基准面以下,为临时性地下水运动带,以垂直运动为主,地表水通过裂张隙垂直向下运动。
如呈漏斗状,称为漏斗,呈井状称为落水洞。
大量的漏斗和落水洞等多发育于本地带内。
但是要注意,在本带内如有透水性差的凸镜体岩层存在时,就形成“悬挂水”或“上层滞水”。
(2)季节交替带地下水运动随季节变化,呈周期性交替。
干季时地下水位最低,而雨季时,地下水上升至最高水位,该带为全部地下水饱和,渗透水流为平动,因而在本带形成的岩溶通道是水平的与垂直的交替,如大型暗洞、暗河、地下湖。
隧道通过时具有高—极高的风险。
(3)水平径流带位于水平地下排泄基准面附近,地下水的运动相对强烈,常构成相互连通的地下通道,工程位于此带时,其对工程的危害极大,风险极高。
(4)深部缓流带此带中岩溶一般不发育,但条件适宜时(如:深部岩溶水具承压性,深部岩溶水温较高,深部岩流水经碳质页岩时)也能形成相当规模的熔洞,对缝隙工程建设造成极大影响。
上述讨论了水的活动引起各种岩溶现象,但是水的活动不仅限于其岩围的溶蚀和冲刷,而更多时候岩溶水还可以造成很多堆积现象,最普遍的即为石钟乳、石笋、石柱、钙华等。
2.岩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及危害主要有:洞害,水害,洞穴填充物及坍塌,洞顶地表坍塌四方面,其中尤其以岩溶水对隧道危害最大。
崩塌(危岩体)、泥石流规模级别划分实用标准
表6 滑坡、崩塌(危岩体)、泥石流规模级别划分标准表13 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分级标准表14 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特征简表泥石流调查表样例一、调查表表1泥石流(潜在泥石流)调查表表2泥石流(潜在泥石流)调查表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表3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易发程度)数量化表二、填表说明泥石流调查要点泥石流沟谷在地形地貌和流域形态上往往有其特殊反映,典型的泥石流沟谷,形成区多为高山环抱的山间盆地。
流通区多为峡谷,沟谷两侧山坡陡峻,沟床顺直,纵坡梯度大。
堆积区则多呈扇形或锥形分布,沟道摆动频繁,大小石块混杂堆积,垄岗起伏不平。
对于典型的泥石流沟谷,这些区段均能明显划分,但对不典型的泥石流沟谷,则无明显的形成区、流通区与堆积区。
研究泥石流沟谷的地形地貌特征,可从宏观上判定沟口是否属泥石流沟谷,并进一步划分其区段。
调查范围应包括沟谷至分水岭的全部地段和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地段,主要包括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
应调查下列内容:(1)冰雪融化和暴雨强度、前期降雨量、一次最大降雨量,一般及最大流量,地下水活动情况;(2)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松散堆积物的物质组成、分布和储量;(3)沟谷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沟谷的发育程度、切割情况、坡度、弯曲、粗糙程度。
划分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圈绘整个沟谷的汇水面积;(4)形成区的水源类型、水量、汇水条件、山坡坡度、岩层性质及风化程度,断裂、滑坡、崩塌、岩堆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可能形成泥石流固体物质的分布范围、储量;(5)流通区的沟床纵横坡度、跌水、急湾等特征,沟床两侧山坡坡度、稳定程度,沟床的冲淤变化和泥石流的痕迹;(6)堆积区的堆积扇分布范围、表面形态、纵坡,植被,沟道变迁和冲淤情况;堆积物的性质、层次、厚度、一般和最大粒径及分布规律。
判定堆积区的形成历史、划分古泥石流扇和新泥石流扇,新泥石流扇的堆积速度,估算一次最大堆积量;(7)泥石流沟谷的历史。
岩溶地区岩溶发育等级的确定
岩溶地区岩溶发育等级的确定摘要:近年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岩溶地区被建造越来越多重要性等级各有不同的建(构)筑物。
使得岩溶地区岩溶发育等级的确定,成为岩溶问题的一个焦点,其关乎对岩溶问题的处理方式以及岩溶地区建设建(构)筑物的适宜性。
本文系统介绍了岩溶地区岩溶发育等级的判断方法,旨在为岩溶地区工程建设提供合理的分析方法和可操作性的依据。
关键词:岩溶地区;岩溶发育等级;定量化指标;宏观特性在工程中,常常需要定量描述岩溶地区是否适宜建造建(构)筑物的标准,以便工程设计人员参照执行。
但现有官方规范及地质手册等资料对岩溶地区岩溶发育等级的确定标准略有差异。
而确定岩溶发育等级又成为岩溶问题处理方式以及在岩溶地区建设建(构)筑物适宜性评价的重要标准。
因此,岩溶地区岩溶发育等级的确定成为迄今处理岩溶问题的焦点之一。
确定岩溶发育等级可为掌握岩溶性状的演化规律,将定量化指标与岩溶问题的宏观特性联系起来,为岩溶问题处理过程的描述等提供有力的依据。
因此确定岩溶发育等级的判断标准是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岩溶发育等级的定量化指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以下简称“文献一”)表6.6.2中对岩溶发育等级的确定提供了三种定量化指标:①相邻钻孔间临空基岩面的高差大小;②钻孔见洞隙率;③线岩溶率。
《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以下简称“文献二”)表6-2-1和表6-2-2中对岩溶发育等级的确定提供了除以上三种定量化指标外的两外两种定量化指标:④地标岩溶发育密度和⑤单位涌水量。
1.1相邻钻孔间临空基岩面的高差大小文献一和文献二中均指出:当相邻钻孔间存在临空面且基岩面高差大于5m时,为岩溶强发育;当相邻钻孔间存在临空面且基岩面高差小于2m时,为岩溶微发育;当相邻钻孔间存在临空面且基岩面高差介于2~5m之间时,为岩溶中等发育。
文献一和文献二中此指标判断标准一致。
1.2钻孔见洞隙率文献一和文献二中均指出:钻孔见洞隙率大于30%时,为岩溶强发育;钻孔见洞隙率小于10%时,为岩溶微发育;钻孔见洞隙率介于10%~30%之间时,为岩溶中等发育。
岩溶发育程度分级
A.0.3 场地岩溶发育程度定量分级应符合表 A.0.3 的规定。
131
表 A.0.3 岩溶发育程度定量分级
分级
岩溶发育特征
① 钻孔遇洞率>30%,或线岩溶率>10%,或土洞率>10%。
岩溶强发 ② 沿结构边线或地基柱列线方向的基岩面起伏高差平均值>
育
5m。
③ 基岩内岩溶裂隙或串珠状溶洞发育深度>20m
育
2m。
③ 基岩内岩溶裂隙或串珠状溶洞发育深度<5m
注:1 各等级的 3 项条件中,有一项符合者即判定为相应岩溶发育等级。
2 考虑到小型洞穴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有限、且易于处理,钻孔遇洞率统计时,只
统计尺寸大于等于 0.5m 的岩溶洞穴。
3 当钻孔遇洞率为 0,沿结构边线或地基柱列线方向的基岩面起伏高差平均值>
有一定连 溶槽、石牙 模 岩 溶 岩; 中
续厚度。 较发育,偶 管 道 水 4. 石炭系大塘组(C1d)灰岩、泥质 等
如碳酸盐 见 小 规 模 分 布 , 灰岩、泥质白云岩; 发
岩夹碎屑 岩 溶 塌 陷 泉 水 出 5. 石炭系岩关组(C1y)灰岩、泥质 育
岩层组 现象。地下 露较少 灰岩;
土洞、溶洞
有 时 见 岩 分 布 , 灰岩;
岩。如均
育
溶 塌 陷 现 泉 水 分 6. 石炭系马平群(C3mp)灰岩、白
匀碳酸盐
象。地下土 布较多 云岩;
岩层组
洞、溶洞发
7. 石炭系黄龙群(C2hn)灰岩、白云
育
岩;
8. 奥陶系桐梓、红花园组(O1t+h)
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
9. 寒武系清虚洞组(∈1q)灰岩、白
溶洼地、落
(T1m)或谷朗组灰岩、白云岩,时
中国典型岩溶发育区域划分
Advances in Geosciences地球科学前沿, 2018, 8(4), 845-851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8 in Hans. /journal/aghttps:///10.12677/ag.2018.84092Typical Zone Division of KarstDevelopment in ChinaXianfa Cao1,2, Hailing Li11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2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Geo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Guilin GuangxiReceived: Jul. 27th, 2018; accepted: Aug. 12th, 2018; published: Aug. 20th, 2018AbstractDetermining the typical area of karst development in China would provide positive reference for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karst areas in China. By quantitative or semi-quantitative analyzing 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formation lithology of carbonate rocks in China, regional diffe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 development in carbonate rock regions in China are evaluated, and finally the representative karst zone in China is reasonably and theoretically delineated and demonstr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ure Carbo-nate rocks in southwest of China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climate zones which are very favora-ble for karst development, distribute continuously and massively, and therefore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most typical karst area. This is also a very explanation that karst morphology devel-ops completely. Especially, karst in the zone including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southeast and northeast of Guizhou Province, and southeastern of Chongqing Municipality,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karst region in southwest of China because of its purest carbonate rocks.KeywordsCarbonate Rocks; Karst Area; Representative Karst Zone中国典型岩溶发育区域划分曹贤发1,2,李海玲11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广西桂林2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收稿日期:2018年7月27日;录用日期:2018年8月12日;发布日期:2018年8月20日曹贤发,李海玲摘 要划出中国岩溶发育的典型区域对中国岩溶区的工程地质理论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酸盐岩夹 70~ 碎屑岩层组 90
30~ 10
夹层型沉积,碳酸盐岩连续厚度大, 碎屑岩夹层明显,酸不溶物含量大 于 10%,小于 30%
碳酸盐岩与 碎屑岩互层
岩组
30~ 70
碎屑岩夹碳 ≤30
酸盐岩层组
70~ 碳酸盐岩、碎屑岩互层沉积,酸不 30 溶物含量大于 30%,小于 70%
>70
夹层型沉积,碎屑岩连续厚度大, 碳酸盐岩呈夹层状分布,酸不溶物 含量大于 70%
6. 泥盆系尧梭组(D3y)灰岩、白云
较发育
岩;
7. 泥盆系望城坡组(D3w)瘤状灰
岩、泥灰岩及含燧石结核灰岩
不纯碳
酸盐岩层
地表岩
组,其中
溶形态稀
的碳酸盐
1. 三叠系松子坎组(T2s)白云岩、
疏发育,主 岩 溶
岩呈间互
泥质白云岩、溶塌角砾岩
岩
要为溶沟、 裂 隙 多
状分布、
2. 寒 武 系 娄 山 关 群 (∈2-3ls) 白 云
附录 A 岩溶发育程度分级
A.0.1 场地岩溶发育程度定性分级宜符合表 A.0.1 的规定。溶水
级 层组类型 特征
特征
贵州代表性地层
1. 三叠系狮子山组(T2sh)灰岩、白
云岩;
2. 三叠系永宁镇组(T1yn)灰岩、白
云岩夹泥岩;
地表岩
3. 三叠系安顺组(T1a)、茅草铺组
溶洼地、落
(T1m)或谷朗组灰岩、白云岩,时
出露面
水洞、漏斗 地 下 夹溶塌角砾岩;
积较广、
岩
等多见,溶 有 岩 溶 4. 三 叠系 大冶 组 (T1d) 或 夜郎 组
连续厚度
溶
沟、溶槽、 管 道 水 (T1y)灰岩;
较大的纯
强
石牙密布, 或 暗 河 5. 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P1q+m)
碳酸盐
发
云岩
129
分 碳酸盐岩 岩溶发育 岩溶水
级 层组类型 特征
特征
贵州代表性地层
次纯碳
1. 三叠系杨柳井组(T2yl)白云岩
酸盐岩层
夹泥质白云岩;
组,其中 地 表 岩
2. 三叠系关岭组(T2g)白云岩、白
的碳酸盐 溶洼地、落
云质灰岩、泥质白云岩、溶塌角
岩呈条带 水 洞 、 漏 地 下 砾岩; 岩
状分布、 斗、溶沟、 有 小 规 3. 二叠系长兴、大隆组(P2c+d)灰 溶
5m、5m~2m、<2m 时可分别定为表生岩溶强发育、中等发育和弱发育。
132
有 时 见 岩 分 布 , 灰岩;
岩。如均
育
溶 塌 陷 现 泉 水 分 6. 石炭系马平群(C3mp)灰岩、白
匀碳酸盐
象。地下土 布较多 云岩;
岩层组
洞、溶洞发
7. 石炭系黄龙群(C2hn)灰岩、白云
育
岩;
8. 奥陶系桐梓、红花园组(O1t+h)
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
9. 寒武系清虚洞组(∈1q)灰岩、白
A.0.3 场地岩溶发育程度定量分级应符合表 A.0.3 的规定。
131
表 A.0.3 岩溶发育程度定量分级
分级
岩溶发育特征
① 钻孔遇洞率>30%,或线岩溶率>10%,或土洞率>10%。
岩溶强发 ② 沿结构边线或地基柱列线方向的基岩面起伏高差平均值>
育
5m。
③ 基岩内岩溶裂隙或串珠状溶洞发育深度>20m
分类
纯碳 酸盐 岩类
次纯 碳酸 盐岩 类
不纯 碳酸 盐岩 类
表 A.0.2 碳酸盐岩层组类型的划分
亚类
厚度百分比 (%)
碳酸 碎屑 盐岩 岩
岩性组合特征
均匀灰岩层 ≥90
组 均匀白云岩
≥90 层组 均匀白云岩
≥90 灰岩层组
<10 <10 <10
连续沉积的灰岩,无明显碎屑岩夹 层(<5m),酸不溶物含量小于 10% 连续沉积的白云岩,无明显碎屑岩 夹层(<5m),酸不溶物含量小于 10% 灰岩、白云岩互层或夹层沉积,无 明显碎屑岩夹层,酸不溶物含量小 于 10%
① 钻孔遇洞率 10%~30%,或线岩溶率 3%~10%,或土洞率 0~
岩溶中等 发育
10%。 ② 沿结构边线或地基柱列线方向的基岩面起伏高差平均值 2m~5m。
③ 基岩内岩溶裂隙或串珠状溶洞发育深度 5m~20m
① 钻孔遇洞率<10%、线岩溶率<3%、无土洞。
岩溶弱发 ② 沿结构边线或地基柱列线方向的基岩面起伏高差平均值<
有一定连 溶槽、石牙 模 岩 溶 岩; 中
续厚度。 较发育,偶 管 道 水 4. 石炭系大塘组(C1d)灰岩、泥质 等
如碳酸盐 见 小 规 模 分 布 , 灰岩、泥质白云岩; 发
岩夹碎屑 岩 溶 塌 陷 泉 水 出 5. 石炭系岩关组(C1y)灰岩、泥质 育
岩层组 现象。地下 露较少 灰岩;
土洞、溶洞
育
2m。
③ 基岩内岩溶裂隙或串珠状溶洞发育深度<5m
注:1 各等级的 3 项条件中,有一项符合者即判定为相应岩溶发育等级。
2 考虑到小型洞穴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有限、且易于处理,钻孔遇洞率统计时,只
统计尺寸大于等于 0.5m 的岩溶洞穴。
3 当钻孔遇洞率为 0,沿结构边线或地基柱列线方向的基岩面起伏高差平均值>
溶
溶槽等。地 被 充
且单层厚
岩;
弱
下岩溶形 填,泉
度较薄。
3. 寒武系高台组(∈2g)白云质粉
发
态以溶孔、 水 出 露
如碳酸盐
砂岩,泥质白云岩夹白云质黏土
育
晶孔、溶蚀 较 少 或
岩与碎屑
岩;
麻面为主, 无泉水
岩互层岩
4. 寒武系石冷水组(∈2s)白云岩
无土洞发
组、碎屑
育
岩夹碳酸
盐岩
130
A.0.2 碳酸盐岩层组类型的划分应符合表 A.0.2 的规定。